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

合集下载

病理报告有什么内容

病理报告有什么内容

病理报告有什么内容病理报告是由病理学医生撰写的一份医学文档,用于描述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对病理标本的鉴定、分类和评估。

病理报告提供了一种基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客观评价,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和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常见元素。

病理报告的基本结构病理报告通常分为标本信息、疾病描述、病理诊断和附述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 标本信息标本信息一般包括标本标识、采集日期、标本类型、采集部位等内容。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报告的来源和准确性。

2. 疾病描述疾病描述是病理报告的核心内容,用于详细描述病变的组织学特征、病程和病理机制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学特点:对标本进行镜下观察,并描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细胞组织结构、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关系等。

- 病程描述:描述病变的发展过程、病变范围和病变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进展和预后。

- 病理机制:描述病变的形成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和病理生理学反应等。

3. 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病理报告的核心部分,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诊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诊断:病理学家根据病理变化和表现特点确定的最主要的病理诊断。

- 次要诊断:当标本存在多个病理改变时,附带诊断其他相关病理改变。

4. 附述附述部分是病理报告的补充说明,用于提供其他有关信息和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能的预后和预后因素:根据病理学特点和病程描述,对预后进行预测,并指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

- 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如需进一步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或分子遗传学检查等,可以在附述部分提供相关建议。

-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建议: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其他常见元素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病理报告还可能包括一些其他常见元素:- 医学图像和标本照片:为了更好地理解病理变化,病理报告可能会附带医学图像和标本照片,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直观了解病变情况。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描述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描述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描述一、引言肉芽组织是指由炎症反应引起的新生组织,其特征为血管增生和炎细胞浸润。

在临床和病理学中,肉芽组织常见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肺结节病等。

肉芽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肉芽组织的镜下观察描述入手,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二、肉芽组织的形成1. 炎性刺激:任何刺激物质(如感染微生物、异物等)都能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和化学反应,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到局部。

2. 细胞因子的释放:浸润到局部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会释放多种促进血管生成和纤维母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如PDGF、VEGF等。

3. 血管生成:由于生长因子的作用,局部毛细血管增多、扩张,形成了新的血管网络。

4. 纤维化:新生的纤维母细胞在血管周围聚集,并分泌胶原蛋白等基质成分,形成纤维组织。

三、肉芽组织的镜下观察1. 血管增生:肉芽组织中最明显的特征为血管增生。

这些新生血管通常呈毛细管状或小动脉状,壁薄、密度较大。

2. 炎性浸润:肉芽组织中还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

主要浸润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是肉芽组织中最常见的浸润性免疫反应元素,其核大、色深、胞质丰富,可吞噬和消化异物和坏死组织等。

淋巴细胞则主要参与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3. 核碎片:由于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作用,因此肉芽组织中常可见到大量的核碎片。

这些核碎片通常为淡紫色、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

4. 纤维母细胞:在肉芽组织中,纤维母细胞是负责产生胶原蛋白等基质成分的主要细胞。

这些细胞呈梭形或星形,有较长的突起,并可见到许多小分泌颗粒。

四、不同疾病中肉芽组织的特点1. 结核性肉芽组织:结核性肉芽组织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

在镜下观察中,结核性肉芽组织中可见到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还有许多干酪样坏死物质和钙化灶。

2.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病理诊断报告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是病理医生对组织标本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后所做出的结论性文件。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正确理解和解读病理诊断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和病人的治疗效果。

那么,病理诊断报告究竟应该如何看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份完整的病理诊断报告通常包括病历摘要、镜下所见、病理诊断、免疫组化结果等内容。

在阅读病理诊断报告时,我们可以先从病历摘要开始,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内容。

其次,镜下所见是病理诊断报告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病理医生会详细描述组织标本的形态特点、细胞结构、病变情况等,这些描述对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非常重要。

因此,在阅读病理诊断报告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镜下所见的内容,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意义。

接着,病理诊断部分是病理医生对镜下所见所做出的结论性表述。

在这一部分,病理医生会根据镜下所见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具体的病理诊断结果,包括病变的性质、分级、浸润深度、侵袭范围等。

因此,在阅读病理诊断报告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病理诊断部分的内容,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

最后,免疫组化结果是病理诊断报告的补充部分。

在这一部分,病理医生会对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确定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预后评估。

因此,在阅读病理诊断报告时,我们也需要留意免疫组化结果的内容,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正确理解和解读病理诊断报告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阅读病理诊断报告时,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重点关注镜下所见和病理诊断部分的内容,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病理科显微镜报告解读

病理科显微镜报告解读
病理科显微镜报告解读
病理科显微镜报告是病理学家通过对组织或细胞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 论和诊断。以下是一般病理科显微镜报告的解读要点:
1. 标பைடு நூலகம்来源:报告会明确标明病理标本的来源,例如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等。
2. 组织结构:报告会描述标本中观察到的组织结构特征,包括不同细胞类型的分布、排列 方式、细胞形态等。
6. 补充信息:有时报告还会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如病变的分级、分期、预后等。 请注意,病理科显微镜报告是由专业的病理学家根据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医 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您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读报告,请咨询您的 医生或病理学家,他们将能够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3. 细胞形态:报告会描述细胞的形态特征,如细胞核的大小、形状、染色性质、细胞质的 特征等。
病理科显微镜报告解读
4. 病变描述:报告会描述病理标本中存在的异常或病变,包括细胞异常、组织结构异常、 炎症、肿瘤等。
5. 诊断:报告会给出对观察到的病变的诊断结果,例如良性或恶性肿瘤、炎症性病变、感 染等。

病理学病例分析范文

病理学病例分析范文

病理学病例分析范文病理学病例分析可以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组织标本的病理学分析等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变特点。

一次完整的病例分析需要详细描述病例的相关信息,并对可能的诊断进行讨论和分析。

本文将以一例乳腺癌为例,进行病理学病例分析。

病例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左侧乳房肿块,并伴有乳房疼痛。

体格检查发现左乳房有明显肿块,直径约3cm,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晰。

没有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显示乳房肿块周围皮肤无红肿,乳房皮肤温度正常。

乳房B超检查结果提示肿块呈分叶状,并显示有异常血流信号。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对该患者的乳腺病变进行以下分析。

乳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乳腺癌是引起乳腺肿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考虑乳腺癌的可能性。

基于乳腺癌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比如肿块质地坚硬、肿块边界不清晰,我们应高度怀疑这种情况。

此外,乳腺癌可出现乳房疼痛,尤其是当肿瘤侵犯神经时。

但这种临床表现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不具特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在诊断乳腺疾病时,B超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

根据B超检查结果,乳腺肿块呈现分叶状,并显示有异常血流信号,这进一步提示了乳腺癌的可能性。

分叶状的肿块形态是乳腺癌的典型表现之一,而异常血流信号则可能反映了肿瘤血供的改变。

为了更明确地确定诊断,病理学分析对于乳腺肿块是非常关键的。

为此,患者需要进行乳腺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分析可以通过镜下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分级。

根据乳腺病理学分析的结果,可以判断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

良性病变通常有清晰的边界,细胞排列有序,没有明显异型性。

乳腺癌则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包括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的增多、细胞核增大等。

此外,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比如雌激素受体和HER2综上所述,对乳腺癌的病例分析,我们应该首先怀疑乳腺癌的可能性,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认。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脂肪瘤: 送检肿物由分化好的脂肪细胞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隔,表面见纤维性包膜。

送检胆囊粘膜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局部粘膜上皮脱落,腺体伸入肌层形成R-A窦,壁间血管扩张充血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慢性胆囊炎。

平滑肌瘤:送检子宫肿物见瘤细胞呈编织状、条束样排列,瘤细胞长梭形,胞浆丰富,嗜伊红,细胞核长梭形或者点状,两端钝圆,染色质细颗粒状,未见核分裂象。

肿物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局部伴玻变,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编织状、条束状排列,胞浆丰富,核大深染,无异型。

另见宫内膜呈增殖状改变,间质伴出血。

增殖期子宫内膜。

组织未见明显被覆上皮,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呈囊性扩张,部分腺体鳞化。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及腺体鳞化。

慢性宫颈炎。

: 送检宫颈组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或者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上皮下组织疏松水肿,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

宫颈组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局部上皮缺失,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鳞化。

另见息肉样物被覆柱状上皮,间质纤维血管增生。

组织中见破碎宫内膜腺体增生,形态轻度不规则,间质较致密伴出血。

另见组织呈息肉样增生。

符合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双侧)慢性扁桃体炎: 送检扁桃体组织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滤泡增多,生发中心扩大,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

肠及肛门管状腺瘤:送检组织由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构成,部分杯状细胞减少或者消失,腺体被覆单层或者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核呈杆状、浓染,向肠腔上移,但总体不超过1/3,间质疏松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恶性间质瘤。

食管肿物组织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多边形,胞浆较丰富,红染,核卵圆形,短梭形,大小不等,有一定异型,分裂象易见,部分区域瘤组织有坏死;食管两端切缘未见瘤组织浸润。

免疫组化:Actin弱(+),CD117(+),CD34(+),S-100(-)。

病理报告明确诊断

病理报告明确诊断

病理报告明确诊断一、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临床病史患者主诉为XXX,症状XXX,就诊时已经持续XX天。

患者过去无明显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无明显遗传疾病。

三、病理检查结果1. 标本来源病理标本来源:XXX2. 活体组织标本外观标本来源于XXX部位,外观呈现XXX3. 组织学特征组织学观察发现XXX,经过显微镜下观察,出现以下病变特征:1.特征一:描述特征一,包括炎症反应、细胞改变等。

2.特征二:描述特征二,包括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3.特征三:描述特征三,包括异常细胞增生、组织结构改变等。

4. 免疫组化染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如下:•标记1:结果描述1•标记2:结果描述2•标记3:结果描述3根据以上病理检查结果,得出明确诊断如下。

四、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病理检查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的诊断结果为:XXX疾病(完整疾病名称)病理分级病理分级:XX级诊断依据1.根据组织学特征特点,与已知疾病进行比对分析。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XXX疾病具有一致性。

3.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症状,综合判断得出最后诊断结果。

五、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提出以下治疗建议:1.建议患者进行XXX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

2.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3.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调整、锻炼等。

六、病情预后根据目前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诊断,病情预后如下:1.如果及时接受合理有效的治疗,病情预后较好,可以达到完全治愈或病情缓解。

2.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并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3.对于病情预后较差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治疗。

七、后续随访根据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患者将进行后续随访,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定期随访的目的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炎症性肠病活检标本报告中的病理描述

炎症性肠病活检标本报告中的病理描述

炎症性肠病活检标本报告中的病理描述1.粘膜类型病理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或者回肠炎,在空肠可以称为慢性小肠炎。

2.炎症的活动性(判断标准)(1)无活动性:上皮内无中性粒细胞、无糜烂和溃疡。

(2)轻度活动性:存在隐窝炎的隐窝不超过总数的25%,罕见隐窝脓肿(每天活检组织不超过1个)。

(3)中度活动性:>25%的隐窝存在隐窝炎。

或者多个隐窝脓肿,或看到少量小的那么糜烂。

(4)重度活动性:存在溃疡或多灶糜烂。

3.炎性细胞浸润范围及深度(1)是否存在粘膜基底部浆细胞增多,是炎症性肠病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尤其是UC的重要指标。

(2)UC的病变比较表浅,在组织病理上主要局限于粘膜层,有时可累及粘膜下层。

(3)CD的炎症往往是透壁性的,透壁性炎可以表现为粘膜下层和肌层淋巴滤泡的显著增生,进而发展为瘘管,在组织上主要形成透壁性炎症和裂隙状溃疡(阿弗他溃疡)4.隐窝及绒毛结构的改变隐窝结构异常:就是隐窝结构变形,如隐窝萎缩,隐窝扩张、扭曲,隐窝扩张、扭曲,隐窝分支或隐窝拉长;这种改变是局灶、多处,还是弥漫。

5.化生性改变1.潘式细胞化生:UC有结肠脾曲以远结直肠粘膜的潘氏细胞化生。

2.幽门腺化生:肠腺体的损伤在修复过程中被类似于幽门的分泌中被类似于幽门的分泌中性粘液的复合腺体所取代,常见于CD6.肉芽肿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中肉芽肿被定义为:至少5个以上类上皮细胞(激活的组织细胞伴有均质红染得胞质)构成的结界清楚结节,伴或不伴有多核巨细胞反应。

需对肉芽肿的形态、数量、是否存在坏死等进行描述1.克罗恩病的肉芽肿直径100-400um之间,类上皮细胞排列紧凑,边界清楚,无坏死、融合等结核相关疾病。

2.微小肉芽肿(未成熟肉芽肿);是小灶的类上皮细胞聚集,体积小,直径在200um以下,可见于克罗恩病和普通细菌(或病毒)感染。

3.结核病肉芽肿直径在400um以上,肉芽肿坏死、融合。

4.隐窝破坏所致的肉芽肿:此类肉芽肿不应视作克罗恩的依据。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

病理诊断报告怎么看病理诊断报告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病理诊断报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病理诊断报告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看懂病理诊断报告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结构。

病理诊断报告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临床资料、标本名称、镜下所见和诊断结果。

其中,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等相关信息;标本名称则说明被检查的组织或细胞样本;镜下所见是病理医师对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后所得到的结果描述;而诊断结果则是病理医师结合临床资料和镜下所见所得到的最终诊断结果。

其次,理解病理诊断报告中的常见术语。

病理诊断报告中的术语通常都是医学专业术语,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抽象难懂。

但只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内容。

比如,细胞学检查中的“不典型细胞”通常表示患有肿瘤病变的可能性大,而“恶性细胞”则表示已经明确存在癌症细胞。

而在组织学检查中,常用的术语包括“增生”、“炎症”、“变性”等。

最后,在看诊断结果时,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病理诊断报告的诊断结果只是医生对检查样本所得结果的一个判断,而不是病人的具体病情。

因此,在看病理诊断报告时,一定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结合多个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一定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结构,了解其中的常见术语,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就可以更好地看懂病理诊断报告。

同时也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自行诊断或者自行治疗,而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描述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描述

肉芽组织镜下观察介绍肉芽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类型,其具有快速生长和修复组织的功能。

肉芽组织在人体内经常出现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但在病理状态下也会产生。

肉芽组织的观察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来完成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组织成分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肉芽组织在显微镜下的观察中,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通常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高度细胞密度:肉芽组织中的细胞密度明显增加,细胞紧密排列。

这是由于肉芽组织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细胞参与。

2.富含血管:肉芽组织中具有大量的新生血管。

这些血管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分布,形成血管丛。

这种密集的血管分布有助于为肉芽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3.明显的炎症反应:肉芽组织中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炎症细胞的浸润。

常见的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肉芽组织的组织成分肉芽组织主要由以下几种组织成分构成:1.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肉芽组织的主要细胞种类,其参与了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修复过程。

成纤维细胞通过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分子,形成纤维结构支持和修复组织。

2.血管内皮细胞:肉芽组织中的新生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平滑的表面,有助于血流的顺畅流动,为肉芽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3.炎症细胞:肉芽组织中的炎症细胞起到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袭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巨噬细胞是最常见的炎症细胞类型,其通过吞噬病原微生物和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的愈合。

肉芽组织在疾病中的作用肉芽组织在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某些疾病中也会出现异常增生或过度反应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与肉芽组织相关的疾病:1.炎症性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中,肉芽组织可在关节内和周围形成。

这种异常的肉芽组织可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2.肿瘤形成:在某些肿瘤中,肉芽组织的形成可以作为早期肿瘤的标志。

肉芽组织的出现可能与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有关。

3.瘢痕形成:在创伤愈合不良的情况下,肉芽组织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

病理报告良性

病理报告良性

病理报告: 良性病变介绍病理报告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良性病变的病理报告,帮助读者了解该病变的特点、诊断过程以及潜在治疗方案。

病例信息•患者信息:男性, 45岁•主诉:腹部疼痛病理检查标本信息•标本类型:腹部肿块组织•标本来源:手术切除标本外观•外观描述:标本呈灰白色结节状,直径约3厘米。

病理组织学特征•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显示良性病变,由成熟的腺体组织组成,无明显的异常细胞形态学特征。

•组织学类型:腺体瘤诊断临床诊断•腹部肿块病理诊断•良性腺体瘤讨论腺体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起源于腺体组织。

本例中的腺体瘤呈灰白色结节状,直径约3厘米,组织学观察显示成熟的腺体组织,没有明显的异常细胞形态学特征。

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引起不适或压迫周围组织。

对于本例中的腹部肿块,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结论本例中的病理报告确认腹部肿块为良性腺体瘤。

良性病变通常预后良好,但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定期进行随访。

对于腺体瘤等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

注:本文所涉及的信息仅为示例,与任何实际病例无关。

文章中的病例仅用于展示如何撰写一份良性病变的病理报告。

炎性湿疹病理报告

炎性湿疹病理报告

炎性湿疹病理报告炎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病理报告来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将按照步骤思考的方式,来解析炎性湿疹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基本信息炎性湿疹病理报告包含了许多基本信息,如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

此外,还会有临床病史、检查日期、送检医生和病理号等内容。

二、镜下形态学描述炎性湿疹病理报告的重点是对病变组织的镜下形态学描述。

在此部分,病理医生会详细描述病变的特征和组织结构的改变。

炎性湿疹的镜下特征主要包括表皮的角化不良、表皮层和皮肤附属器官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真皮层的炎症反应。

其中,表皮的角化不良表现为表皮层的增厚、角质层的增多和角化不全。

而炎症细胞浸润则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此外,炎性湿疹还常伴有真皮层的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这些变化在镜下也会被描述出来。

三、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为了进一步确定炎性湿疹的类型和特征,病理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检测。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鉴别不同类型的炎性湿疹,并确定病变组织中的炎症细胞类型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特殊染色包括HE染色(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染色)、伊红染色(嗜酸性粒细胞的染色)和马尔兹染色(真菌的染色)等。

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则可以通过特定的抗体来检测炎症细胞的特定标记物,如CD3抗体(T淋巴细胞标记物)和CD20抗体(B淋巴细胞标记物)等。

四、病理诊断根据病理报告中的镜下形态学描述和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结果,病理医生会给出炎性湿疹的病理诊断。

炎性湿疹的病理诊断主要根据其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进行,如表皮的角化不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以及真皮层的炎症反应等。

此外,如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查出现特定的结果,也可以进一步确定炎性湿疹的类型和特征。

五、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炎性湿疹的病理报告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还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制定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病理报告,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具体特征,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病理检查报告

病理检查报告

病理检查报告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55岁住院号:123456789
检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检查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患者于20XX年XX月XX日接受了病理检查,以下是检查结果的详细描述:
1. 临床资料:
患者主诉XXXX,伴有XXXX症状。

既往病史包括XXXX。

2. 标本情况:
检查标本为XXXX(如组织活检、细胞涂片等),标本来源于患者XXX部位。

3. 组织学检查:
经组织学检查,镜下观察标本显示:
(根据检查结果逐一描述所见,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节)
3.1 组织学特征:
引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详细描述标本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以及细胞形态等。

3.2 细胞学特征:
引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详细描述标本中的细胞类型、核形态、染色质分布等细胞学特征。

3.3 病理诊断:
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给出病理诊断,如炎症、肿瘤类型等。

(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相关小节)
4. 指导意见:
根据以上病理检查结果和病情表现,给出医生的治疗建议或者其他有益的指导意见。

5. 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得出结论,如病变性质、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

以上是关于患者XXX的病理检查报告,仅供临床参考。

如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签名: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报告描述

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报告描述

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报告描述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X
病理号:XXX 标本类型:肾活检
临床诊断:疑似肾小球疾病
病理诊断:
1.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肾小球内见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增生明显
- 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电子显微镜示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无明显异常改变
- 免疫荧光检测示IgA、C3阳性,IgG、IgM阴性
2. 肾小管间质慢性炎症
- 肾小管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
- 少量纤维化改变
- 未见明显间质水肿或坏死
3. 肾小管萎缩
- 部分肾小管萎缩变性,管腔内有少量管型形成
- 未见明显肾小球硬化或炎症反应
- 未见明显间质纤维化
病理诊断补充说明:
1.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
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区的增宽和系膜细胞的增生。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IgA和C3阳性,提示免疫反应参与了病变的产生。

该病变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

2. 肾小管间质慢性炎症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伴发病变,其特征为肾小管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

该病变常见于长期存在的肾小球疾病,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免疫反应有关。

3. 肾小管萎缩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的表现,其特征为肾小管的萎缩变性和少量的管型形成。

该病变常见于肾功能衰竭、长期药物使用或慢性肾脏疾病等情况。

该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慢性炎症及肾小管萎缩的病理改变。

进一步的临床病史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管理。

病理结果分析报告

病理结果分析报告

病理结果分析报告简介病理结果分析报告是一份综合评估患者健康状态的重要文档。

它是通过分析组织、细胞等样本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特征,得出对患者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结论。

该报告往往由病理学家撰写并交给临床医生,以协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

报告内容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姓名]•年龄:[年龄]•性别:[性别]•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标本信息•标本部位:[部位]•标本来源:[来源]•操作医生:[医生姓名]镜下所见在本次分析中,我们对标本进行了显微镜下的观察。

1.【所见 1】:详细描述镜下所见,包括有关细胞、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结果。

例如:细胞核大小、形态、染色性质;胞浆的颜色、伸展性等。

2.【所见 2】:进一步描述所见,如果有多个所见,继续按列表方式陈述。

3.…诊断根据所见的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我们对患者的疾病做出以下诊断:1.【诊断 1】:给出疾病名称和病理特征的描述。

2.【诊断 2】:如果有多个诊断,继续按列表方式陈述。

3.…评价针对对所见和诊断,我们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进行评估。

1.【评价 1】:根据分析结果,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例如:判断肿瘤的分期、评估患者的生存期预测。

2.【评价 2】: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进行评价。

3.…结论综合所见、诊断和评价,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结论 1】:总结疾病诊断和预后的重要信息。

2.【结论 2】:如果有多个结论,继续按列表方式陈述。

3.…总结病理结果分析报告是对患者标本进行综合分析后的文书记录,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病情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清晰、准确地描述镜下所见和疾病诊断,报告能够提供有关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注意:病理结果分析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脑脓肿病理标本描述

脑脓肿病理标本描述

脑脓肿病理标本描述
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理标本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脑脓肿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脑组织受到细菌感染而产生的化脓性炎症,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并形成脓肿。

在脑脓肿的病理标本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

这些炎性细胞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它们聚集在感染部位,试图清除感染源。

此外,脑脓肿标本中还可见到坏死组织和脓液积聚,形成了包膜囊肿,囊肿周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在病理标本的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脑脓肿内部的结构。

通常可以看到中心坏死区域,周围是炎性细胞浸润区和纤维组织增生区。

在脑脓肿的周边组织中,还可见到血管增生和出血现象。

这些病理改变是脑脓肿的典型特征,有助于确诊和鉴别诊断。

除了炎症和坏死的病理改变外,脑脓肿的病理标本还可以显示引起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通过特殊染色技术,可以观察到细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和形态特征,有助于确定感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脑脓肿病理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对于医生诊断和治
疗脑脓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病理标本中的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包膜囊肿等特征,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及时获取和分析脑脓肿病理标本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规范

病理疾病诊断镜下描述规范

病理诊断病例镜下脂肪瘤: 送检肿物由分化好的脂肪细胞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隔,表面见纤维性包膜。

送检胆囊粘膜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局部粘膜上皮脱落,腺体伸入肌层形成R-A窦,壁间血管扩张充血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慢性胆囊炎。

平滑肌瘤:送检子宫肿物见瘤细胞呈编织状、条束样排列,瘤细胞长梭形,胞浆丰富,嗜伊红,细胞核长梭形或点状,两端钝圆,染色质细颗粒状,未见核分裂象。

肿物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局部伴玻变,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编织状、条束状排列,胞浆丰富,核大深染,无异型。

另见宫内膜呈增殖状改变,间质伴出血。

增殖期子宫内膜。

组织未见明显被覆上皮,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呈囊性扩张,部分腺体鳞化。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及腺体鳞化。

慢性宫颈炎。

: 送检宫颈组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上皮下组织疏松水肿,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

宫颈组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局部上皮缺失,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鳞化。

另见息肉样物被覆柱状上皮,间质纤维血管增生。

组织中见破碎宫内膜腺体增生,形态轻度不规则,间质较致密伴出血。

另见组织呈息肉样增生。

符合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双侧)慢性扁桃体炎: 送检扁桃体组织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滤泡增多,生发中心扩大,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

肠及肛门管状腺瘤:送检组织由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组成,部分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腺体被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核呈杆状、浓染,向肠腔上移,但总体不超过1/3,间质疏松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恶性间质瘤。

食管肿物组织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多边形,胞浆较丰富,红染,核卵圆形,短梭形,大小不等,有一定异型,分裂象易见,部分区域瘤组织有坏死;食管两端切缘未见瘤组织浸润。

免疫组化:Actin弱(+),CD117(+),CD34(+),S-100(-)。

胃肠镜病理报告

胃肠镜病理报告

胃肠镜病理报告概述胃肠镜病理报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胃肠道组织进行检查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依靠胃肠镜检查及病理判断,胃肠镜病理报告是医疗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胃肠镜病理报告的撰写要点和常见内容。

胃镜病理报告取材位置描述标明是胃体、胃底、胃角、胃体部分、胃窦、贲门等。

取材部位标明病变部位,如溃疡边缘、楔形切口侧缘或病变部位周围粘膜。

数目标明取材片数目。

取材方式标明取材方式,如刮取、剪取、切取、冲洗、胃底黏液吸取等。

组织学类型根据患者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瘤、腺癌、肉瘤、混合型、间质瘤等。

组织学分级根据组织学分级标准,依次为低分级、中分级和高分级。

孔径狭窄程度根据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标明狭窄程度。

脱落细胞检查结果标明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包括活检和刮取。

腺体的形态特点说明腺体的形态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组织学类型分类根据组织学类型,进行详细分类,如胆固醇结晶病、多发型息肉病等。

病变部位描述标明病变部位具体位置,如十二指肠球部、胃窦部、胃底等。

病变部位内病变标明病变部位内是否存在病变。

病变部位外病变标明病变部位外是否存在病变。

病变部位周围淋巴结情况标明病变部位周围淋巴结情况,包括大小、数量、触感等。

病变部位神经浸润标明病变部位是否存在神经浸润。

血管周围瘤栓标明病变部位是否存在血管周围瘤栓。

其他特殊病变标明病变部位是否存在其他特殊病变。

肠镜病理报告取材取材部位标明病变部位,如肠道段落、结肠、直肠等。

数目标明取材片数目。

取材方式标明取材方式,如刮取、冲洗、切取等。

组织学类型根据患者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瘤、腺癌、肉瘤、混合型、间质瘤等。

组织学分级根据组织学分级标准,依次为低分级、中分级和高分级。

脱落细胞检查结果标明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包括活检和刮取。

病变部位描述标明病变部位具体位置,如乙状结肠、结肠内病变等。

病变部位内病变标明病变部位内是否存在病变。

病变部位外病变标明病变部位外是否存在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诊断病例镜下脂肪瘤: 送检肿物由分化好的脂肪细胞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将其分隔,表面见纤维性包膜。

送检胆囊粘膜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局部粘膜上皮脱落,腺体伸入肌层形成R-A窦,壁间血管扩张充血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慢性胆囊炎。

平滑肌瘤:送检子宫肿物见瘤细胞呈编织状、条束样排列,瘤细胞长梭形,胞浆丰富,嗜伊红,细胞核长梭形或点状,两端钝圆,染色质细颗粒状,未见核分裂象。

肿物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局部伴玻变,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编织状、条束状排列,胞浆丰富,核大深染,无异型。

另见宫内膜呈增殖状改变,间质伴出血。

增殖期子宫内膜。

组织未见明显被覆上皮,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呈囊性扩张,部分腺体鳞化。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及腺体鳞化。

慢性宫颈炎。

: 送检宫颈组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上皮下组织疏松水肿,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

(宫颈)粘膜慢性炎伴糜烂。

宫颈组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局部上皮缺失,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间质纤维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鳞化。

另见息肉样物被覆柱状上皮,间质纤维血管增生。

组织中见破碎宫内膜腺体增生,形态轻度不规则,间质较致密伴出血。

另见组织呈息肉样增生。

符合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双侧)慢性扁桃体炎: 送检扁桃体组织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淋巴滤泡增多,生发中心扩大,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

肠及肛门管状腺瘤:送检组织由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组成,部分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腺体被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核呈杆状、浓染,向肠腔上移,但总体不超过1/3,间质疏松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恶性间质瘤。

食管肿物组织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多边形,胞浆较丰富,红染,核卵圆形,短梭形,大小不等,有一定异型,分裂象易见,部分区域瘤组织有坏死;食管两端切缘未见瘤组织浸润。

免疫组化:Actin弱(+),CD117(+),CD34(+),S-100(-)。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送检鼻窦粘膜组织可见弥漫的瘤细胞浸润,瘤细胞挤压变形明显,细胞体积较小,胞浆少,核较圆,深染,有散在的点状坏死。

免疫组化:CD20(+),CD45RO散在细胞(+),CD56(-),Syn(-),Vimentin (+),S-100(-),CgA(-),Actin(-)。

(回肠末端)美克尔憩室伴胃粘膜及胰腺异位: 送检组织被覆胃粘膜,粘膜内腺体排列规则,腺上皮高柱状,可见嗜酸性的壁细胞,细胞大小较一致,无异型,局部可见胰腺组织,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

慢性阑尾炎: 送检阑尾组织各层结构清楚,阑尾粘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脂肪化生及散在浆细胞浸润。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送检阑尾各层结构清楚,阑尾壁间血管显著扩张充血伴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送检阑尾组织粘膜面部分坏死脱落,阑尾壁各层有疏密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微小脓肿形成,浆膜面可见纤维素渗出。

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 送检阑尾组织粘膜面部分坏死脱落,阑尾壁各层均可见大量的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肌层脂肪组织增多,浆膜面可见纤维蛋白和白细胞组成的薄膜覆盖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送检阑尾粘膜部分坏死脱落,全层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肌层结构消失,有出血,浆膜层血管扩张、充血及出血,周围脂肪组织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外痔、内痔、混合痔改变: 送检组织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其下主要由扩张、薄壁而充满血液的静脉组成,间质中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送检直肠组织被覆腺上皮,腺体排列规则,内衬柱状上皮,细胞无异型,粘膜下组织明显出血及血管扩张淤血,可见部分管壁增厚的血管。

送检直肠内粘膜组织部分被覆柱状上皮,部分被覆鳞状上皮,上皮排列规则,细胞无异型,粘膜下血管增生,血管扩张充血,管壁增厚,部分管腔内见血栓形成并机化。

绒毛状腺瘤: 送检组织可见多个指状突起,表面为增生的腺上皮排列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轴心为疏松结缔组织,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慢性溃疡伴出血梗死: 送检肠组织粘膜脱落消失,表面有坏死及炎性渗出物,其下为增生小血管、纤维母细胞伴多量炎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肠壁大片出血梗死。

憩室: 送检憩室组织粘膜存在,细胞无异型,肠壁各层结构存在,肌层变薄,少许炎细胞浸润。

腺瘤并局部癌变: 送检组织见瘤细胞成腺管状、乳头状排列,多数区域细胞排列尚整齐,极向一致,部分区域细胞异性明显,核大、深染,并浸润生长至间质,间质内有炎细胞浸润。

(直肠)幼年性息肉: 送检组织表面有溃疡,可见较多新生血管和炎细胞浸润,深层腺体增生,腺体间结缔组织内可见大量血管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腺管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异型性,腺腔内有大量粘液潴留而显著扩张呈囊状。

(回肠)符合粘连性肠梗阻;(左侧腹壁)符合皮赘: 送检回肠粘膜固有层见多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并淋巴滤泡形成,局部粘膜腺体增生,腺上皮为柱状,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无异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

浆膜层纤维组织明显增生;送检(皮赘)组织被覆鳞状上皮,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整齐,基底膜清晰,上皮下为大量胶原纤维,呈纵横交错疏松排列,可见部分皮肤附件结构。

(乙状结肠)增生性息肉: 送检组织腺体组织稍增生,腺上皮为柱状粘液上皮,其间散在少量杯状细胞,部分腺腔内粘液潴留。

腺体间质内少量纤维组织增生,散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直肠)炎性纤维增生性息肉: 送检组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异型,上皮下、腺体间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可见大量血管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腺腔内有大量粘液潴留而显著扩张呈囊状。

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腺体不典型增生:送检肿物组织内见瘤细胞呈管状,绒毛状排列,部分区域腺上皮细胞核上移,呈假复层结构,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

中分化腺癌:送检结肠组织病灶内见瘤细胞呈不规则腺样或筛网状排列,浸润性生长,侵及肠壁全层,瘤细胞界限不清,核浆比失调,核大而浓染,极向消失,核膜清晰,染色质浓集,核分裂象可见,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送检及自检双侧切缘未见瘤细胞残留;自检肠壁处淋巴结3枚见一枚癌转移(1/3);肠系膜中部淋巴结4枚(0/3)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3枚(0/3)均未见瘤组织浸润。

息肉组织由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组成,部分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腺体被覆单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核呈杆状、浓染,向肠腔上移,但总体不超过1/3,间质疏松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送检肝组织内见瘤细胞浸润。

1、(直肠)中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2、双侧切缘未见癌残留;3、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升结肠肿物活检组织)管状绒毛状腺瘤并多灶性癌变:送检切片中见柱状上皮与粘液柱状上皮增生形成锯齿状的指状突起及大小不等较规则的腺腔,瘤细胞大部分核位于基底部,胞浆内见粘液。

部分瘤细胞核浆比例明显失调,核增大而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形成筛孔状,并微小浸润固有层间质组织。

1、结肠高分化腺癌,累及全层;2、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3、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6):送检结肠组织病灶处见异型的瘤细胞排列呈不规则腺腔样,浸润性生长,累及肠壁全层,瘤细胞大小不一,胞浆丰富,核大而深染,形状各异,染色质浓集,可见核分裂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炎反应;两切缘未见瘤组织残留;自检淋巴结6枚,均未见瘤组织转移。

、(右半)结肠中分化腺癌,累及全层;2、双侧切缘未见癌残留;3、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0/16):送检结肠组织病灶内见瘤细胞呈不规则腺样或筛网状排列,浸润性生长,侵及肠壁全层,瘤细胞界限不清,核浆比失调,核大而浓染,极向消失,核膜清晰,染色质浓集,核分裂象可见,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双侧切缘未见瘤细胞残留;送检淋巴结8枚,均未见瘤组织浸润。

1、直肠低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2、两切缘未见癌残留;3、淋巴结癌转移(6/7): 送检直肠病灶处见异型瘤细胞呈条索状或散乱排列,浸润性生长,累及肠壁全层,瘤细胞胞浆丰富,核形态多异并浓染,瘤组织坏死明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炎反应;两切缘组织未见瘤细胞浸润;自检淋巴结7枚,其中6枚均见瘤细胞浸润。

1、结肠粘液腺癌,部分为高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2、两切缘未见癌残留;4、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35): 送检乙状结肠肿块见瘤细胞呈不规则腺管样结构,弥漫浸润肠壁全层,腔内淤积大量粘腺液样分泌物,部分区域形成粘液糊,瘤细胞漂浮在粘液糊中,局部似以腺样结构的瘤组织为主,周围间质纤维性增生并伴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瘤细胞排列拥挤,核形态大小不一并深染,核分裂象多见;送检两切缘组织未见瘤细胞浸润,自检乙状结肠及肠系膜淋巴结12枚,回盲段系膜淋巴结22枚;送检的淋巴结1枚,其中一枚为脂肪及结缔组织,所有淋巴结均呈反应性增生1、结肠粘液腺癌,部分为高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2、两切缘未见癌残留;4、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35): 送检乙状结肠肿块见瘤细胞呈不规则腺管样结构,弥漫浸润肠壁全层,腺腔内淤积大量粘液样分泌物,部分区域形成粘液糊,瘤细胞漂浮在粘液糊中,局部似以腺样结构的瘤组织为主,周围间质纤维性增生并伴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瘤细胞排列拥挤,核形态大小不一并深染,核分裂象多见;送检两切缘组织未见瘤细胞浸润,自检乙状结肠及肠系膜淋巴结12枚,回盲段系膜淋巴结22枚;送检的淋巴结1枚,其中一枚为脂肪及结缔组织,所有淋巴结均呈反应性增生送检组织见瘤细胞呈密集巢团状排列,并可见到管腔样结构,瘤细胞体积较小,大小相对一致,染色质较细腻,分裂象可见,瘤细胞浸润肠管全层,两切缘未见瘤细胞残留,检出淋巴结5枚,均未见瘤组织浸润。

免疫组化:CyA(++),CEM(+++),CgA(++),Vimentin(++)。

间质瘤: 送检肿瘤组织瘤细胞呈编织状、栅栏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分界不清,核杆状,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未见核分裂像。

间质中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少量炎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化脓性阑尾周围炎: 送检阑尾组织粘膜面部分坏死脱落,阑尾壁各层有疏密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微小脓肿形成,浆膜面可见纤维蛋白脓性渗出物。

免疫组化:ER()、PR()、EGFR()、Her-2()、VEGF()、CD117()、P53()、Ki-67 %瘤细胞阳性、Bcl-2()、IGFR()、PCNA()(左顶部)脑膜瘤(过渡细胞型): 组织部分瘤细胞梭形,排列呈束状或编织状,部分瘤细胞多角形,似合体细胞样,两种细胞互相交错,形成许多漩涡状结构,漩涡中央可见较多砂粒体样结构。

(左乳房)表皮囊肿。

: 送检肿物见薄层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囊壁样结构,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异型,腔内有大量均质红染无结构的角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