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3
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能量来源分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特点是: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逐年下降,来源于脂肪 的能量逐年上升。上世纪50年代初期,来源于碳水化合物 的能量70%~75%,80年代降至60%~65%,90年代降至 59%;来源于脂肪的能量50年代为15%~20%,80年代为 25%,90年代增至28%,市区高收入居民已达31.2%,超 过30%。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1982年为蛋白质总量的 15.5%,1992增至36.0,膳食蛋白质质量有所改善。
医学课件ppt
2
1万年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农业 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类发明了谷类 耕作和饲养动物,生产和储存食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 提高,开始了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的转变,但由于生 产力水平低下和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一直到2000年 前人类绝大多数过着以素食为主的生活
医学课件ppt
第二种类型 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大。 谷物消费量人均仅160~190g/d;动物性食物,肉类 约 280g/d 、 奶 及 奶 制 品 300 ~ 400g/d 以 上 、 蛋 类 40 g/d左右。能量摄入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左 右、脂肪130~150g,属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 低纤维,所谓“三高一低”膳食模式,以欧美发达国
家膳食为代表。尽管膳食质量比较好,但营养过剩。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医学课件ppt
10
高植物、低动物
第三种类型 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较少,膳 食质量不高,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都低,以发展中国 家的膳食为代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 的人均能量摄入量为2000~2300kcal 、蛋白质50g 左右、脂肪30~40g,能量勉强满足需要,蛋白质、 脂肪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严重社 会问题。
医学课件ppt
11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膳食 模式,但自上世纪末叶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 大城市变化最为明显。变化的特点是粮食在膳食 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
医学课件ppt
12
以上海市为例,动物性食物消费量1985年与1950年相比, 肉类增加2.8倍、蛋类增加4.9倍、水产品增加2.8倍。由肉、 蛋、水产品提供的能量1950年仅占总能量8.5%,1985年增 至17.5%,至上世纪90年代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
(3)能量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984年2594kcal,近几年仍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蛋白质83g/d,无大变化,脂肪增加较多, 为81g/d,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结构总体上 仍是比较合理的。
医学课件ppt
9
高动物、低植物
医学课件ppt
4
医学课件ppt
5
最为典型的是毛里求斯、新加坡和太平洋岛国瑙鲁
瑙鲁原为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 使该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幸 的是几年以后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大 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 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1992年调查上海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 物792g,其中谷类388g、薯类17g、豆类12g、蔬菜331g、 水 果 44g , 比 1982 年 减 少 了 77g , 其 中 谷 类 减 少 114g (23%);平均每标准人消费动物性食物258g,包括肉类 73 g、禽23 g、奶及奶制品43 g、蛋29 g、鱼90 g,动物性 食物消费总量比1982年增加155g(2.5倍),其中奶及奶制 品增加6.1倍、肉和禽增加2.1倍、蛋增加1.7倍,动物性食 物增长加速,肉类消费量已超过日本,蛋类和水产品与日 本相近,唯奶及奶制品仅相当于日本的1/4,这与我国经济增 长状况是一致的。
(1)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 至312g/d,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达298g/d ,加上薯类, 人均口粮(折合原粮)则达484g/d;
(2)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而且水产品食用量 较大。198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2g/d、牛奶及奶制品168g/d、 鸡蛋39g/d、鱼贝类95g/d,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 量的45%,水产品蛋白质又占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50%
经济发展导致不健康的生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 是完全可以改变和避免的 。
医学课件ppt
7
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类型:
1、动、植物比较均衡; 2、高动物、低植物; 3、高植物、低动物
医学课件ppt
8
动、植物比较均衡
第一种类型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 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有以下几个特点:
3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以及紧随的第二次农业 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革新 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食物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 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物,肉类食物的多少成 为老百姓的追求目标和炫耀财富的标志。
此外,人类的居住、交通、卫生和医疗条件也大大 改善,传染病和损伤引起的死亡大大减少,人均期 望寿命明显增加。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200 年内(而我国发生这种改变的时间更短),与人类 的进化史相比,这种变化显然太快了。这样不适应 导致了许多新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心脑血管疾 病和癌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医学课件ppt
1
一、人类膳食的变迁历程
远古时代(50万年前)人类的主要食物是野生植物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3--5万年前),人类开始经营采
集和狩猎(包括捕鱼)经济。主要食物仍为野生植物, 但也食用少量肉类。这种食物的特征是低脂肪、高纤 维素、富含维生素C,有足够的蛋白质。这种饮食结 构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前期(约1万年前)
经济发展和富有并不等于健康和幸福。经济发展加上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健康和幸福。
医学课件ppt
6
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流 行是有因果联系的三步曲。这一规律不断被重复和证 明,无一例外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流行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