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行学说(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热烈之意;上, 即上升。炎上,原指火具有温 热、蒸腾向上的特性,后引申 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 用的事物,均属于火。
3.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 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 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等农事活 动。由于农事活动均在土地上 进行,因而引申为凡有生化、 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均属于土。故有“土载四 行”、“万物土中生”和“土 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一)生理方面 1.按五行的特性来分别脏腑器官 的属性 如,木有升发、舒畅条达 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管 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故肝属 “木”;火有温热炎上的特性,心 阳有温煦之功,故心属“火”;土 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 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有肃降作用, 故肺属“金”;水有滋润、下行、 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的作 用,故肾属“水”。
“不及”是指某一行自身虚弱, 难以抵御来自所不胜者的正常 克制,使虚者更虚。仍以木克 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 土,若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 处于正常水平,土却难以承受 木的克制,导致木克土的力量 相对增强,使土更显不足,称 为“土虚木乘”。
(2)五行相侮 侮,有欺侮、 欺凌之意。五行相侮,是指五 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 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 侮”,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 平衡的另一种表现。五行相侮 的次序与五行相克相反。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 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 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 曰从革,土曰稼穑(se).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 类物质。“行”指运行或运动。 “五行”既指木火土金水五类 物质运动变化的状态。
二 、 五 行 学 说 的 基 本 内 容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 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 化的关系来阐释宇宙中各种事物或 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的。 (一)五行的特性 。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 屈也;直,伸也。曲直,原指树木 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又能 直的特性,后引申为凡有生长、升 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均属于木。
(四)治疗方面 根据五行学说, 既然疾病是脏腑之间生克制化 关系失调,出现“太过”或 “不及”而引起的,因此抑制 其过亢,扶助其过衰,使其恢 复协调平衡便成为治疗的关键。 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 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 子”,若按相克规律,其治疗 原则为“抑强扶弱”。
后世医家根据这些治疗原则,制定 出了很多治疗方法,如“扶土抑木” (疏肝健脾相结合)、“培土生金” (健脾补气以益肺气)、“滋水涵 木”(滋肾阴以养肝阴)等等。同 时,由于一脏的病变,往往牵涉到 其它脏器,通过调整有关脏器,可 以控制疾病的传变,达到预防的目 的。如《难经·七十七难》中说: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即是根据肝气旺 盛,易致肝木乘脾土而提出用健脾 的方法,防止肝病向脾的传变。
2.以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说明 脏腑器官之间相互资生和制约的关 系 例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 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 制约肝(金克木)等。又如,心火 可以助脾土的运化(火生土),肾 水可以抑制心火的有余(水克火), 其它依此类推。五行学说认为机体 就是通过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 的平衡协调,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 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 是存在着有序的相生、相克以 及制化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 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这是五 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
( 三 ) 五 行 的 相 互 关 系
(1)五行相生 生,即资生、 助长、促进。五行相生,是指 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资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借以说明 事物间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五 行相生的次序如下。
4.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 从,即顺从;革,即变革。从 革,是指金属物质可以顺从人 意,变革形状,铸造成器。也 有人认为,金属源于对矿物的 冶炼,其本身是顺从人意,变 革矿物而成,故曰“从革”。 又因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 杀伐,因而引申为凡有沉降、 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均属于金。
5.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 润,即潮湿、滋润;下,即向 下,下行。润下,是指水有滋 润下行的特点,后引申为凡具 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水。
《元亨疗马集》中提出的“察 色应症”,便是以五行分行四 时,代表五脏分旺四季,又以 相应五色(青、黄、赤、白、 黑)的舌色变化来判断健、病 和预后。如肝木旺于春,口色 桃色者平,白色者病,红者和, 黄者生,黑者危,青者死等。
又如《安骥集·清浊五脏论》中 所说的“肝病传于南方火,父 母见子必相生;心属南方丙丁 火,心病传脾祸未生;……心 家有病传于肺,金逢火化倒销 形;肺家有病传于肝,金能克 木病难痊”,即是根据疾病相 生、相克的传变规律来判断预 后。
木
五 行 相 生 示 意 图
金 土 水 相克 火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 “生我”及“我生”两方面的 关系。“生我”者为母,“我 生”者为子。以木为例,水生 木,水为木之母;木生火,火 为木之子。再以金为例,土生 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 为金之子。五行之间的相生关 系,也称为母子关系。
(2)五行相克 克,即克制、抑制、 制约。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 在着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 说明事物间相颉颃的一面。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 我”及“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 克者”为我所胜。以土为例,土克 水,则水为土之“所胜”;木克土, 则木为土之“所不胜”。又以火为 例,火克金,则金为火之“所胜”; 水克火,则水为火之“所不胜”。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也称为“所 胜、所不胜”关系。
引起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 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 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但不能 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克。 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但 若木气过于亢盛,金不但不能 克木,反而被木所反克,出现 “木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
“不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 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其所胜 的一行,反而受到它的反克。 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 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虚弱时, 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也会因 木之虚弱而对其进行反克,称 为“土侮木”。
一般来说,按照相生规律传变 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子病 犯母病情较重;按照相克规律 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重, 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三)诊断方面 五行学说认为, 动物体的五脏、六腑与五官、五体、 五色、五液、五脉之间是存在着五 行属性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脏腑 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异常变化可反 映于体表的相应组织器官,即“有 诸内,而必形诸外”,故脏腑发生 疾病时就会表现出色泽、声音、形 态、脉象诸方面的变化,据此可以 对疾病进行诊断。
(3)五行制化 制,即制约、 克制;化,即化生、变化。五 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 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 的关系。
制化: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中有
生有克,克中有生,生中有克, 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 这种生克的配合称“制化”。
五 行 制 化 示 意 图
水 火
土
木
金 水 木 金 土 水
2.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 及 是五行间生克制化关系遭受 破坏的结果。相乘、相侮是五 行间相克关系异常的表现,母 子相及则是五行间相生关系异 常的变化。
二 、 五 中 的 应 用 行 学 说 在 中 兽 医 学
在中兽医学中,五行学说主要 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动 物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五行属 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 分析脏腑、组织器官的各种生 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五行 的乘侮关系和母子相及来阐释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并指导 临床的辨证论治。
(3)母子相及 及,即累及、连累 之意。母子相及,是指五行之中互 为母子的各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异常的变化,包 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 母病及子 指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 异常,必然影响到子的一行,结果 是母子都出现异常。例如,水生木, 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无力 生木,则导致木的不足,最终是水 竭木枯,母子俱衰。母病及子的顺 序与相生的顺序相同。
表 1 -1 1 -1 五 行 表
五 (人)畜体 行
自然界
情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志 脏 腑 体 窍 脉 液 季 方 气 色 味 化 木 怒 肝 胆 筋 目 弦 泪 春 东 风 青 酸 生 火 喜 心 小 脉 舌 洪 汗 夏 南 火 灻 苦 长 肠 土 思 脾 胃 肌 口 代 涎 长 中 湿 黄 甘 化 肉 夏 金 悲 肺 大 皮 鼻 浮 涕 秋 西 燥 白 辛 收 肠 毛 水 恐 肾 膀 骨 耳 沉 唾 冬 北 寒 黑 咸 藏 胱
第二章
五行学说
一 、 五 行 的 基 本 概 念
《尚书. 大传》
“水火者,百姓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之所饮食也;金 木者,百姓之所 兴兴生也;土者, 乃物之所资生, 是为人用。”
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 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 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 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 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 以抽象概括,用来说明整个物 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 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 关系,而且还在不断运动、变 化之中,故称之“五行”。
( 二 ) 五 行 的 归 类
(二)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是 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 动物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 病理现象,进行广泛联系,按 五行的特性以“取类比象”或 “推演络绎”的方法,根据事 物不同的形态、性质和作用, 分别将其归属于木、火、土、 金、水五行之中。现将自然界 和动物体有关事物或现象的五 行归类,择要列表如下。
(二)病理方面 疾病的发生及 传变规律,可以用五行学说加 以说明。根据五行学说,疾病 的发生是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失 调的结果,五脏之间在病理上 存在着生与克的传变关系。相 生的传变关系包括母病及子和 子病犯母两种类型,相克的传 变关系包括相乘为病和相侮为 病两条途径。
1. 母病及子 是指疾病的传变 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 病传心(火)、肾(水)病及 肝(木)等。 2.子病犯母 是指疾病的传变 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 病传心(火)、心(火)病及 肝(木)等。
子病犯母 指五行中作为子的一 行异常,会影响到作为母的一 行,结果母子都出现异常。例 如,木生火,木为母,火为子。 若火太旺,势必耗木过多,导 致木的不足;而木不足,生火 无力,火势亦衰,最终是子耗 母太过,母子皆不足。子病犯 母的顺序与相生的顺序相反。
总之,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正 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相互资生、 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事 物维持正常协调平衡关系的基 本条件;而五行的相乘、相侮 和母子相及,则是五行之间生 克制化关系失调情况下发生的 异常现象,是事物间失去正常 协调平衡关系的表现。
3.相乘为病 即相克太过而为 病,其原因一是“太过”,一 是“不及”。如肝气过旺,对 脾的克制太过,肝病传于脾, 则为“木旺乘土”;若先有脾 胃虚弱,不能耐受肝的相乘, 致使肝病传脾,则为“土虚木 乘”。
4.相侮为病 即反向克制而为 病,其原因亦为“太过”和 “不及”。如肝气过旺,肺无 力对其加以制约,导致肝病传 肺(木侮金),称为“木火刑 金”;又如脾土不能制约肾水, 致使肾病传脾(水侮土),称 为“土虚水侮”。
(1)五行相乘 乘,凌也,有 欺侮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 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 度克制,即相克太过,是事物 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 表现,其次序同于五行相克。
引起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 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胜, 对其所胜加倍克制,导致被乘 者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正常 情况下木克土,如木气过于亢 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无不 足,但亦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 制,导致土的不足,称为“木 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