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课件《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理论.ppt
三、文字时代
文字的发明与使用,与工具、火和语言 本身一样,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 成果之一。科学、艺术、政治、宗教的 伟大活动都是因为人们能够阅读才得以 发生。
四、印刷时代
圣经的印刷标志着人类规模印刷的开 始,古登堡的意义在于消解了少数人对 阅读和书写的垄断,普及的文化给人类 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语言文 字在印刷出现之前已经流传了千百年, 只有当印刷使得文字成为平民百姓的传 播工具时,其巨大的影响力才充分的显 现出来。
二、社会心理学家:卢因
群体动力学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他个人的因 素,更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因素。
把关人
开创了把关理论研究的领域,把关理论成为揭 示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三、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
开创态度问题研究的先河
态度的概念在当今美国社会心理学中可谓是最 清晰、最不可取代的概念。
霍夫兰将心理实验方法引进到传播学领域,他 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 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 依据。
四、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1940年 伊里调查 《人民的选择》
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结束了“枪弹论”统治 传播学的研究时代。从此,传播效果研究进 入到了“有限效果论”时期。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人类对说话和语言这种行为方式的掌握,对个人 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后果。通过语言符号的使用, 人们可以记忆、传送、接收和理解的信息,在长 度、复杂性和精细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使用过 去的传播形式所能达到的程度。
使用语言的能力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得以大踏步向 前发展,世界各地的社会从而由捕猎加采集的生 活方式,过渡到伟大古典文明的发展过程。
[媒体广告]大众传播一ppt 165页
他认为,在麦克内利的模式中每 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彼 此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从那一系 列前后相连的把关环节中看不出哪个 关口最重要,最有意义。
2021/9/27
因此巴斯将新闻传播过程分为 “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 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 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者组 织。
2021/9/27
2021/9/27
包括电视、电影制片人,他们确定摄 影机应该指向哪里;包括影片剪辑,他 们在剪辑室内确定影片中应该剪掉和保 留哪些内容;包括图书管理员,他们确 定应该买些什么书籍;包括教员,他们 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科书和教科片 ;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他们确定把哪 些情况向上级汇报;甚至包括餐桌旁的 丈夫,他们确定当天在办公室里发生的 事件中,有哪些应该告诉妻子。的最合理的意见。
2021/9/27
约翰▪S▪密尔说:“假如全人 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 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 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 利。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即使这 个人拥有迫使全人类沉默的力量 ,他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利。”
2021/9/27
其基本主张有: ——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 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 人权益。
2021/9/27
——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 ,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 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 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2021/9/27
——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 “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 生,才能发展。
●广播的信息覆盖面较广,历 史也较长,特点是:
▲信息反应快; ▲收听者广泛; ▲不受环境限制。
2021/9/27
●电视是当代最时兴的大众传 播媒介,特点有:
▲生动形象,真实感强。 ▲覆盖面大; ▲时效性强。
人民大2024传播学概论(第四版)教学ppt组织传播
三、人力资源学派
• 人力资源学派认为,组织里的个人具有值得重视的感知能力,也 肯定个人劳动是 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强调员工思想和观 念对组织的智力贡献,员工是智力和 体力的贡献者。
•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和珍 ·莫顿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它 是人力资源学 派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布莱克和莫顿设计了一个 方格模式,作为训练管理者的工具。 他们分析了五种典型的管理 风格,认为团队型管理将员工和生产并重,有效激发了员工的潜 力,实现了生产和员工自我满足的双赢,是一种最为可取的管理 风格。
7.1 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定义
• 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 标的社会集合体。 通过协调活动,某种程度上的组织结构得以建 立起来,帮助组织成员处理相互之间以 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 其他人的关系。
•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 ( 1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 ( 2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 ( 3)组织系统的阶层或等级制。 • 从社会关系的分类出发,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 • ( 1 )经济组织。 • ( 2)政治组织。 • ( 3)文化组织。 • ( 4)综合性组织。
7.2 几种重要的组织学派
二、人际关系学派
• 在人际关系学派(Human Relations Approach)中的隐喻是家庭,这个 隐喻突出了 我们应理解组织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各种关系。一个家庭在 需要得到满足、有机会实现 自我时才能够顺利发展。这个学派认为, 组织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改善人际关系可以 实现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 提高。他们重视被古典管理学派所忽视的员工的个人需求、 工作中的 精神回报以及组织中员工的社会互动等问题。其中,马斯洛、麦格雷戈 、赫 兹伯格的理论对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60 年代的组织研究产生了 重要影响。
• 人力资源学派认为,组织里的个人具有值得重视的感知能力,也 肯定个人劳动是 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强调员工思想和观 念对组织的智力贡献,员工是智力和 体力的贡献者。
•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和珍 ·莫顿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它 是人力资源学 派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布莱克和莫顿设计了一个 方格模式,作为训练管理者的工具。 他们分析了五种典型的管理 风格,认为团队型管理将员工和生产并重,有效激发了员工的潜 力,实现了生产和员工自我满足的双赢,是一种最为可取的管理 风格。
7.1 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定义
• 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 标的社会集合体。 通过协调活动,某种程度上的组织结构得以建 立起来,帮助组织成员处理相互之间以 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 其他人的关系。
•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 ( 1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 ( 2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 ( 3)组织系统的阶层或等级制。 • 从社会关系的分类出发,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 • ( 1 )经济组织。 • ( 2)政治组织。 • ( 3)文化组织。 • ( 4)综合性组织。
7.2 几种重要的组织学派
二、人际关系学派
• 在人际关系学派(Human Relations Approach)中的隐喻是家庭,这个 隐喻突出了 我们应理解组织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各种关系。一个家庭在 需要得到满足、有机会实现 自我时才能够顺利发展。这个学派认为, 组织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改善人际关系可以 实现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 提高。他们重视被古典管理学派所忽视的员工的个人需求、 工作中的 精神回报以及组织中员工的社会互动等问题。其中,马斯洛、麦格雷戈 、赫 兹伯格的理论对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60 年代的组织研究产生了 重要影响。
第七章大众传播(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堡发明金属活字和印 刷机。
2、政党或政论报刊时期(观点纸)
这个时期的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 生活扮演了重要的角。但仍然不能被 成为大众传播媒介。
特点:
• 1、内容上以政论为主 • 2、发行对象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受其影
响的部分群众
• 3、发行量较小 • 4、价格昂贵
• 案例:
1896年8月9日在上 海创办了《时务报》。 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 戌维新运动时期出版的 一份主要的机关报,旬 刊,每期出二十余页, 三四万字一册,由汪康 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 总主笔。
(一)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各种论述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
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 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监视功能 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具有寻求、传递和接收信息 的功能,用于监视社会环境。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2)社会协调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操纵、决定和管理功能,对受众进行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 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 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 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 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美国传播学家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 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 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 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 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在梁启超主持下, 《时务报》先后出 版了六十九期,发 表了《变法通议》、 《论中国之将强》 等一大批鼓吹变法 的政论文章,最多 时日销达一万七千 份,成为当时国内 最受欢迎的一份报 纸。
2、政党或政论报刊时期(观点纸)
这个时期的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 生活扮演了重要的角。但仍然不能被 成为大众传播媒介。
特点:
• 1、内容上以政论为主 • 2、发行对象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受其影
响的部分群众
• 3、发行量较小 • 4、价格昂贵
• 案例:
1896年8月9日在上 海创办了《时务报》。 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 戌维新运动时期出版的 一份主要的机关报,旬 刊,每期出二十余页, 三四万字一册,由汪康 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 总主笔。
(一)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各种论述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
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 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监视功能 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具有寻求、传递和接收信息 的功能,用于监视社会环境。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2)社会协调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操纵、决定和管理功能,对受众进行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 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 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 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 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美国传播学家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 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 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 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 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在梁启超主持下, 《时务报》先后出 版了六十九期,发 表了《变法通议》、 《论中国之将强》 等一大批鼓吹变法 的政论文章,最多 时日销达一万七千 份,成为当时国内 最受欢迎的一份报 纸。
大众传播学第1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PPT精品
补充资料
“共享”说
源于拉丁语Communicare的意思“使共同”。亚历山
大·戈德的定义:“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
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施拉姆认为: ”传
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该定义强调了传
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
“影响”说
霍夫兰的定义:“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
202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属性 教学重点: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
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2020/1/30
大众传播
3
传播现象一: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
2020/1/30
大众传播
18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科学论:第一、二章 传播过程论:第三、四章 传播主体论:第五、六、七、八章 传播载体论:第九章 传播对象论:第十章 传播效果论:第十一、十二章 传播方法论:第十五章
2020/1/30
大众传播
19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2020/1/30
大众传播
4
传播现象二: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
2020/1/30
大众传播
5
传播现象三:月亮引起地球潮汐
2020/1/30
大众传播
6
月球与潮汐
2020/1/30
大众传播
7
2020/1/30
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一
元宵节的祝福短信“这春 节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 闭一睁,初一就过去了, 嚎?眼睛又一闭一睁,初 二就过去了,嚎?过年最 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 就是年三十儿可劲儿转发 拜年信息,你看都不看就 给我删了,白瞎我一毛钱。 比这还痛苦的事是啥?你 知道不?就是给你的祝福 短信还没发完,年十五就 过去了,嚎?”
传播与传播学演示课件
大众传播学
陈莲 主讲
1
2
3
《大众传播学》知识板块
? 概论——
传播学 ·传播
传播学研究史/ 中国 信息与符号 传播类型 传播模式
? 其他——
? 大众传播——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 跨文化传播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前沿、热点话题
4
参考书目
1、《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 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丰富翔实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成熟完备
? 所以,许多时候,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往往 说的是一回事。
9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效度与信度)
1、调查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
10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Who
(谁)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6
Ⅰ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7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分属三个层面: 一是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如
当下许多互联网的书籍都是从技术性角度探讨这一新兴的传播 方式;
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
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 如欧洲的传播研究对传播意义的追寻。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 ……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资料汇总
陈莲 主讲
1
2
3
《大众传播学》知识板块
? 概论——
传播学 ·传播
传播学研究史/ 中国 信息与符号 传播类型 传播模式
? 其他——
? 大众传播——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 跨文化传播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前沿、热点话题
4
参考书目
1、《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 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丰富翔实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成熟完备
? 所以,许多时候,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往往 说的是一回事。
9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效度与信度)
1、调查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
10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Who
(谁)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6
Ⅰ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7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分属三个层面: 一是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如
当下许多互联网的书籍都是从技术性角度探讨这一新兴的传播 方式;
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
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 如欧洲的传播研究对传播意义的追寻。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 ……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资料汇总
第六章 大众传播理论详细课件
《理解大众媒介》一书中,费西克列出以下图表
金融经济 1 生产者 制片商(厂) 2 节目
媒介经济
观众
商品
消费者
节目
发行者
观众
广告商
意义/快感
观众自己
(二)大众传播与信息环境
1、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着四个基本要素。在这个过程 中,人的行为决策是建立在环境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对不同的时代、不 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类来说,环境的规模不同,对环境的认知方式也不 同。与传统社会相比,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 (l)传统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建立在“第一手信息”基础之上。 (2)大众传播时代人与客观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大众 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①大众传播时代人的活动空间扩大。 ②个人必须依靠大众传播来认识把握环境。 ③大众传播所提示的环境不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 这样,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描述为:人认识大 众传播提供的信息环境,采取环境适应性行为,作用于真实的客观环境。 这种变化给人们环境认知和环境协调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第六章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 媒介——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 、广播、电视和网络)——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 播过程。 (二)大众传播的几个显著特征 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必须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实施传播; 3、必须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 扩散信息,使大众传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4、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是单向的; 5、它的单向传播信息是指向不确定的受众; 6、大众传播必须是公开的,在社会要素之间 进行。 *简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2003研 中传媒)
920622-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改)PPT2
4、证词法:要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说出 特定的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人的好话或坏话。
5、平民百姓法: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相信他或她 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 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6、洗牌作弊法:是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 实或谎言、清晰的或糊涂的、合法的或不合法的 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做尽可能好 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社会距离的范围一般在1.5—4米左右,这个距离适合于非个人 事务的谈话。在商务沟通场合,人们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范围内。
公共距离的范围一般在4米以上,这个距离适合于非个人性质的 沟通,例如,听演讲、听报告。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传播态度与情绪 辅助语言传播 代替语言
三、非语言沟通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不同年龄、身份、地位、性别的人在不同场合的 表现是不同的,所使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必须与整个的沟通气氛相一 致。
亲密距离的范围一般在O.5米以内,在空间很宽敞的地方,人 们之间如果保持这种距离通常意味着两者之间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般适用于家庭成员和亲密的朋友之间。
私人距离的范围一般在0.5~1.5米左右,这个距离适用于普 通朋友之间的交谈。这个距离既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声音,又 可以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
“如果你看不懂他人的脸色,就甭想读得出对方的心声” 。 人类至少有6种与生俱来的原始面部表情:喜悦、悲伤、厌恶、愤
怒,惊讶,恐惧。 1、笑容:是最复杂的身体语言之一,没有人能说得清人类有多少种
笑容,每一种笑容又具体代表什么样的含义。笑容也是所有身体语言 中受主观意识控制最弱的一种形式,没有人能够控制自己的笑容。因 此,笑容是识别、窥探别人内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2、皱眉通常表达一种痛苦、无奈、深思、百思不得其解的感受。 3、辨认表情的诀窍,在于分析脸部的几个重要线条:嘴角(上扬或下 垂),嘴形(张开或紧闭),眉毛(上扬或下垂),眼角(上扬或下垮),眼睛 (睁大或微眯),以及额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簇则眉间有 直纹)。分析沟通对象脸部某些区域的表隋与变化对辨认某些情绪很重 要。例如,辨别对方是否悲伤或恐惧,观察和分析他的眉毛及额头就 很有用;看其厌恶还是喜悦则以观察其嘴巴的表情最有意义。 ’
《大众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起源于19世纪末的传媒发展
详细描述传媒手段逐渐普及,人们对传媒的 信息传递和影响开始关注和研究。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经历了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主要 关注传媒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学科建立阶段则开始系统地研究传媒的信息传递规律和影响,多元化发 展阶段则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
VS
功能
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 、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传递信息
大众传播通过传递新闻、知识等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社会 动态和外部世界。
01
引导舆论
大众传播通过报道和评论等方式,影响 公众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引 导社会舆论。
02
03
塑造文化
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各种文化产品,如 电影、电视节目、书籍等,影响人们 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02
大众传播的媒介与形式
大众传播的媒介
1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载 体或工具,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2
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其优点是信 息量大、深度高、易于保存和携带。
3
电子媒介则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优点 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大众传播的形式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关系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媒介的选择会影响传播形式的表现和效果,而传播形式的创新也会促进媒 介的发展和变革。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涌现,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 界限逐渐模糊,二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大众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报纸 24 42
广播 26 30
杂志 7 23
书籍 9 33
合计 256 228
人们每天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占据了闲暇时间的一半以上
大众传播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 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 提供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 提供娱乐,获得放松和休息。
大众传播不仅仅是提供服务, 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 重要的影响。
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 •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
失去社会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五、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日平均接触传媒时间(单位:分钟)
中国人 日本人
电视 199 100
背景 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
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舆论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 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
众的神经负功能。
第七章 大众传播
怀疑态度:
清水几太郎: 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六、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 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 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 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 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 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 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传播类型:
微观
社
会
传
中观
播
宏观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汇总课件
传统媒介在历史上对于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新闻传播、教育普 及等。
新媒体崛起及其特点
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 ,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和即时性 ,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包括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等。
社交媒体:以社交网络为传播平 台,具有个性化、社群化和即时 性,用户可以自由发布和分享信
息。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
社会文化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01
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大众传播的内容、方式和
效果。
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反作用
02
大众传播通过传递信息、塑造形象等方式对社会文化产生反作
用,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促进
03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人类社会
个性化需求驱动创新发展
个性化需求定义
个性化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具有独特性和差异 性。
个性化需求驱动创新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众传播行业需要不断创 新和发展,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发展方式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喜好,提供 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传播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高的 效率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改变了
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技术创新对传播影响
数字化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高效,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
人工智能技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 智能化的分析和推荐功能,提高了信 息传播的精准度和效率。
移动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即 时、个性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 和时间限制。
新媒体崛起及其特点
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 ,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和即时性 ,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包括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等。
社交媒体:以社交网络为传播平 台,具有个性化、社群化和即时 性,用户可以自由发布和分享信
息。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
社会文化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01
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大众传播的内容、方式和
效果。
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反作用
02
大众传播通过传递信息、塑造形象等方式对社会文化产生反作
用,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促进
03
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人类社会
个性化需求驱动创新发展
个性化需求定义
个性化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具有独特性和差异 性。
个性化需求驱动创新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众传播行业需要不断创 新和发展,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发展方式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喜好,提供 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传播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高的 效率和更广泛的影响力,改变了
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技术创新对传播影响
数字化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高效,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
人工智能技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 智能化的分析和推荐功能,提高了信 息传播的精准度和效率。
移动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即 时、个性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 和时间限制。
920621-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PPT1
课程答疑时间:
周二下午
Email联系: zhouxh@
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第一编
第一节
大众传播概论
什么是大众传播
一、传播的基本类型 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Βιβλιοθήκη 传播的类型 手段: 规模:自我传播
亲身传播 人际传播
2.监测环境 大众传播对人们身处的世界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为人们的决策应对提供信息支撑。
瞭望哨
传媒的第一项 职能是监测环 境。 及时、准确地 向社会通报新 近发生的涉及 公众利益和国 家利益的重大 事项。
沙飞:抗战瞭望哨
关系) 新闻是一种信息——人们需要这种信息来对自己的 生活做出明智的调整。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7)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 1948)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大众传播可以使社会事件和人物 等正当化,树立威信,得到显著地位;也可使之威信 扫地,败下阵来。
“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 流过社会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 务。……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传播的 汪洋大海中,以至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 传播,我们将怎样生活。” ——施拉姆
四、什么是大众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大众传播研究史% 诠释与建构
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大利历史学 “ 家克罗奇认为历史不是纯粹的科学它 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即使我们所研 究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但是它必须在当前 的认识者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才能复活。编 年史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已经消逝了的 历史的残骸。
第一节 在争论中被建构起来 的传播研究史
第一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
第一节什么是话语研究 一、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什么是传播% 翻阅各种讨论传播的书籍我们发现 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取得 一致的看法当然循着不同的界定对 于传播现象的考察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
二、什么是话语研究 简单地说话语就是围绕着特定语境 (context)中的特定文本(text)所形成的传播实 践和社会实践。
第二节 传播是传递
一、信息与交通运输的隐喻
传 播是传递” 话语使用了一个隐喻 的 “ 那就是传播就像物质(原子)的位移有一个 东西从传者那里转移到了受者那里。
二、意义和语言的困境 意义的传递必须要经过一个编码与 解码的过程。在传递过程中我们首先将 意义编码成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然 后传递给受者后者再将这些符号按照自 己理解的规则解释成意义。
二、控制大众心灵 传播学的诞生也是 “有 意图地施加影 这 一话语兴起的产物。 响”
三、传播研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 对传播现象首次开展的系统研究就 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传播研究奠基人 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的5W模式里加入 取 得了什么效果” 个要素。这里的效 这 了“ 果是以传播者的意图实现与否作为标准。 也就是说传播活动以实现传播者有意图 的控制为目标。
一、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在“ 传 播是传递” 中 我 为 我们曾提到以“ ” 中心的传播僵局。但是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 不再以别人的理解一定要符合“ 我 ”的 看法作 为传通的标准如果我们看到多样的理解 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其中包含的平等与自 由我们对传播的理解就会进入一个新天 地。
三、传播的理想与唯我论
我 我 是 在传播过程中“ ”成 为中心“ ” 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 志。这种关于传播的话语是启蒙时代以 来个人主义与理性至上的产物。“ 我 ”作 为 一个理性的个体孤独地面对世界。
第三节 传播是控制
一、控制论视角下的传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 传 观 心灵共鸣恪守“ 播就是传递” 念可能导 向唯我论的僵局但是对于利益集团与商 业机构来说它们并不在意过程而在意结 果而且这样一种沟通不畅的状态正好给 它们提供了机会。
二、作为仪式的传播 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20世纪 初就曾提出传播是共享的概念。他这一观 点的提出是在对李普享和互动” 对“ 是 学化 科 “ ” 传 的 、播是 传 播理念的反拨。在“传 播是传递” “ 中个人和社群的价值被忽略人被 控制” 量化为一些外在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或者是 抽象的概念。
作为一个诞生时间不长的研究领域 大众传播的研究者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抱 有一种焦虑。尤其在刚刚涉足这个领域的 中国研究者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每年都 有大量关于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应该如 何发展的讨论。
思考与讨论 的 1、什么是话语分析% 除了用它来分析“ 传 播” 话语外 你能 等% 否试着用它来分析“信 息” 、 “文 化帝国主义” 话语 2、你能否在本书的其他传播理论中发现隐喻% 它们的前提 条件是什么% 3、除了信息、意义、意向外传播过程还传递了什么其他 客体% 传 播是控制” “ 与 播是权力 传 两 4、“ ” 种话语有何异同 % 传播是控制” 语在现在有存在的合理性吗 话 5、你认为“ % 为什 么%
第四节 传播是游戏
一、游戏研究的两个传统无论是“ 传 播是传递” 传 播是控制” 都把功利性放在了第一 还是“ 位把传播看做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
二、传播主观的游戏 把游戏与传播明确地联系在一起的 是英国学者史蒂芬森。他的传播游戏理论 虽然受到赫伊津哈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研究 的影响但是他更多地是从心理学的角度 讨论游戏与传播的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的撒播观念 这种崇尚绝对自由反对逻各斯中心 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态度在后现代主义 理论大师德里达那里有淋漓尽致的表达。 德里达认为所谓撒播就是在摆脱概念 的控制和决定作用的同时形成一种蕴含 比较丰富的语言或文本。
第七节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话语有三个 的 一、我与你“ 布 源头第一是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 伯的 我 —你”理 “ 论第二是文学批评家米哈依· 赫金的对话理论第三是产生于美国的实 用主义哲学。
这 6、请用现实中的例子来支持或反对“ 传 播是游戏” 个话语。 7、请你以中国2008年奥运会(或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分析大 众传播是如何建构共享的意义和文化的。 8、人们能否通过大众传播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共享和互 动% 如果能怎样实现% 如何不能为什么% 9、本章的关于传播的6种话语哪些相互兼容哪些相互矛 盾% 为什么% 10、除了本章提到的关于大众传播的6种话语以外你还能 从生活中找出其他的传播话语吗%
三、传播游戏理论的启示 史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并不是一个很 新的理论而且也曾受到不少学者的误解。
第五节 传播是权力
一、隐形的权力在《权力论》中丹尼斯· 朗 把权力的定义扩大为三种武力、操纵与 说服。大众传播成为第三种权力中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
二、符号与权力 权力的不平等由经济基础决定但是 却常常表现在语言和象征符号上。一些学 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播的语言交换上把 它看做是社会权力实施中介。
三、常识中的权力 女性主义的兴起让人们认识到传播 文本在对现实的表征(再现)中还包含着对 女性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是在用男性 的话语和男性的视角定义和解释所有的经 验而女性必须被迫使用男性的话语表达 一切男性的权力在这一过程中被合理化、 自然化女性则受到了排斥和贬低。
第六节 传播是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