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生活化数学教学”

南屏小学张德洁

摘要: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学习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学习的素材,使他们感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创设情境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一、“生活化数学教学”主张的产生

从学校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2003年接一年级,拿到教材一看,与自己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这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随着更新,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动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内容,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的过程中,又有幸在临沧市实验小学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上的两节课,深刻体会了她说的一句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后来经过自己对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从教材编排上,有的教学内容与我们学生已有知识相距太远,学生无法理解,因此,对数学失去兴趣,越到高年级差距越大。经过不断摸索、思考,我决定尝试小课题研究:从一年级开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并在当堂课上用所学知识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能提出问题比会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生活化数学教学”三步曲

(一)课前收集数学信息,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研读教材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数学服务,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统计”时,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去统计一下青华完小各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通过课前检查,学生已掌握了各年级、各班的学生数,在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调查情况,学生踊跃发言,这时,教师适当导入新课:“你想知道哪个年级的学生最多,哪个年级学生最少吗?”引入统计图,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上课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帮助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心理学家的上述研究告诉我们,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儿童更好的理解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是什么,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能够想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轻松地发挥自身的非正式但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再逐步学会减少对情境的信赖,从归纳和抽象中获得自己的力量。

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112-113页的“数学广角”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习惯,对教材作了适当的调整,教材例1中安排了烙饼,妈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例2:要阿姨来做客,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沏杯茶(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根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客人到家里先给客人沏茶,再让客人尝妈妈的“拿手菜”烙饼,引出例2中的问题,学生对这些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关的真实问题,往往会表现出极大兴趣,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猜测、计算、验证,最后抽象为数学方法,并进一步解决生活中同一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变换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三)课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如果脱离了实际,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更谈不上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了。

在学生参加了“红领巾交易会”后,我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给所带物品标上价,并且计算自己一共卖了几件物品,共卖得多少元?或有多少同学来卖你的物品,用的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你是怎样找给他钱的?再例如,我们班有31名同学参加交易会,吃快餐每人3元,喝水每人2元,坐公共汽车每人2元,老师带300元钱够不够?……在这样的练习中,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将书本上的数学搬到生活中,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回归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有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数学教学”具体操作要点

“生活化数学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备课非常关键,熟悉教材是否能让本班学生接受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可尝试换用教学内容,如:六年级的统计,教学内容是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因学生对“降水量”这个概念太陌生,所以,我让学生课前去调查青华完小各年级、各班的学生数,在上课时,让学生汇报、制作统计图,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这让学生经历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制作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感到高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动起让学生求得成功的体验。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

1、听算训练。加强听算训练,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对口算和计算过程的熟练运用,其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聚中学生的注意力。

2、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