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一.一天的气温1,温度计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此外,大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二,风向和风力12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作东风。

3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又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4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5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

6 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气象观测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

其中,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三观测云和雨1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和阴。

2 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3漏斗式雨量器是由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量杯组成。

4 测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雨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就是降雨量。

5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6 如果没有下雨,我们可以用喷壶模拟降雨。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一、内容概括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四年级下册科学的全册知识点吧!这份《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内容吧!首先我们学习的是关于植物的知识,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和开花结果。

我们还探讨了植物是如何利用阳光、水和空气进行光合作用的,明白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知识,我们探索了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了解了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我们还探讨了动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知道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学习了关于物质的知识,我们了解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探索了物质的变化过程。

我们还探讨了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等,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我们还学习了关于力的知识,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力,以及力的作用方式和方向。

我们还学习了牛顿的运动定律,知道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解释了许多生活中的现象,让我们更加好奇和探索世界。

1. 介绍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科学的陪伴。

那么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探索世界的大门。

为什么要学科学呢?学好科学对我们来说意义可大了!首先科学课程让我们了解身边的世界,从天气变化到植物生长,从动物行为到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科学都能给我们答案。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水为什么是透明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科学的原理。

其次科学课程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事物、提出疑问、动手实验,通过亲自实践来验证答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更让我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独立思考。

科学课程激发我们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有无数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科学课就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那扇探索的大门。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2)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2)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昆虫的变态1.1 哺乳动物的繁殖•哺乳动物的特点:体表有毛发、胎生或卵生等。

•哺乳动物的繁殖:雌性哺乳动物通过生产胎儿,从而进行繁殖。

•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等。

•哺乳动物的繁殖特点:雌性哺乳动物具有哺乳行为,能够为幼崽提供奶汁,从而满足幼崽的生长发育。

1.2 昆虫的特点•昆虫的特点:有六足、体分头、胸和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等。

•昆虫的分类:昆虫分为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鳖目等。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有吸食性和咀嚼性两种食性,它们通过蜕皮生长、变态等方式完成生命周期。

1.3 昆虫的变态•昆虫的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其中,幼虫阶段食量大,生长迅速,蛹阶段身体变形,成虫阶段能够繁殖。

•昆虫的生长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通过蜕皮完成,每次蜕皮都代表着成长。

•昆虫的蛹化:蛹化是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过程,这期间昆虫会进入蛹壳内,进行身体的变形和发育。

第二单元: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2.1 食物与生活•食物的来源:充足的食物来源包括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

•食物的分类:食物可分为主食、副食和零食三个类别。

•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2.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酸的性质:酸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纸变红、与碱发生反应等特点。

•碱的性质:碱有碱味、能使红色石蕊纸变蓝、与酸发生反应等特点。

2.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红茶、红葱皮、菜汁、鲜黄瓜汁等。

第三单元:植物和水3.1 植物本身也需水•植物对水的需求:植物通过根吸水,进行光合作用,完成自身生长发育的过程。

•植物的根系:植物根系包括主根、侧根和细根等。

3.2 植物种子的发芽与生长•植物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由种皮、种胚和营养物质组成。

超详细-超有用--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四下)科学复习题

超详细-超有用--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四下)科学复习题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有些什么,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树上落下的枯叶、混杂的塑料袋等。

3、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粘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采集土壤用的工具有:铁铲、小铲、小桶或纸袋。

认识土壤实验中所需器材有:烧杯、5、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在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答: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在成分,最好的办法是:①捏土壤②把土壤放入水中③搅拌水中的土壤④烧土壤。

采集土壤用的工具有:铁铲、小铲、小桶或纸袋。

6、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答:保护土壤的方法是:①多施用生物有机肥。

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②减少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是一种很处理的生活垃圾。

它混入土壤,会影响作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起来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7、植物大多数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关于种子,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答:关于种子,我们能提出问题有:①种子有什么样的构造?②种子是怎么来的?③种子为什么会发芽?④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⑤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8、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

种子是有生命的。

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胚根会长出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

将一粒蚕豆种子浸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浸泡后的蚕豆种子的体积变大。

9、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

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土,如发豆芽就不要土。

10、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

答:温度对种子发芽有影响。

实验方法为:将两粒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下和冰箱中。

11、怎样做一做种子发芽所需水分条件的对比实验?答:在一块玻璃上绑有三粒种子,种子尖端向上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上面一粒种子完全暴露在空气里,标明“1”号。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综述本册教科书围绕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探索兴趣进行了系统安排和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生命、物理和自然现象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涵盖了一系列的科学知识点,涉及面广泛,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

接下来将分模块总结这些知识点,帮助四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是对地球的探索,学生将通过地球的形成、构造、运动等知识点的学习,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其次是生命科学部分,学生将接触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点,探索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接着是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光与影的形成、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运作规律。

最后是对自然现象的学习,包括风、雨、季节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现象,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接下来将对每一模块进行详细的科学知识点总结和分析。

1. 介绍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不仅是一门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领域知识的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理解自然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课程不仅帮助学生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课本内容的掌握:课本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学生应认真阅读课本,理解并记忆其中的科学知识点。

实践操作与探究: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应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注重联系生活: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应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物质的分类
-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 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
2.物质的性质
- 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物质的外观性质
- 可燃性、可溶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 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
1.机械
- 机械的功能和作用
- 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能量
-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能源与环境保护
- 常见的能源形式及其利用方式
- 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水的变化与运动
1.水的变化
- 水的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 蒸发、凝结、沉淀等水的变化现象
2.水的运动
- 水的流动和水流的特点
- 水的运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第四章:空气与天气
1.空气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空气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2.天气
- 天气的变化和气象观测
- 不同的气象现象和天气预报的意义第五章: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1.动物的生存环境
- 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性
- 动物的适应和保护
2.植物的生存环境
- 植物的生长需求和适应方式
-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期末复要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和掌握科学知识。

祝你考试顺利!。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一、植物1. 植物的特征:- 植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和呼吸。

- 植物有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食物。

2. 植物的种类:- 树木:如松树、橡树等。

- 草本植物:如小麦、水稻等。

- 花卉植物:如玫瑰、菊花等。

3. 植物的生长条件:- 光照:植物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 湿度:植物需要适当的湿度来保持生长。

- 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 土壤:植物需要富含养分的土壤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4. 植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植物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如大豆、玉米等。

- 嫁接繁殖:将两种植物的茎相互连接,使其生长为一体。

- 分株繁殖:将植物的根茎分开,分别种植成新的植株。

二、动物1. 动物的特征:- 动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移动和呼吸。

- 动物有头、躯干和四肢等部分。

- 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

2. 动物的种类:- 哺乳动物:如猫、狗等。

- 鸟类:如鹦鹉、鸽子等。

- 爬行动物:如蛇、乌龟等。

3. 动物的生活习性:- 饮食习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饮食需求,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

- 栖息地: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如陆地、水中等。

- 行为习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如迁徙、捕食等。

4. 动物的繁殖方式:-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如鸟类、爬行动物等。

- 胎生:动物通过胎盘将胎儿养育到成熟,如哺乳动物等。

- 单性生殖:某些动物可以自体繁殖,如蜥蜴、蚯蚓等。

三、天气与季节1. 天气现象:-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媚。

- 多云:天空有云,阳光不明显。

- 雨天:下雨,天空阴沉。

- 雾天:大气中有雾,能见度低。

2. 季节变化:-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芽。

- 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植物生长茂盛。

-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凋零。

- 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植物休眠。

3. 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春天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1506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1506

四年级下科学复习一、简答题:1、土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土壤主要由砂、粘土、水分、空气、腐殖质、盐等组成。

2、保护土壤时,为什么要多施用生物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3、植物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合适的温度。

4、植物种子的萌发是怎么回事?植物的种子获得适宜的条件后,胚边由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就是种子的萌发。

5、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点?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向地性,当水分分布不均的时候,根会向水源充足的土壤中生长——向水性、当肥料分布不均的时候,根会向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向肥性;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的——向上性,向光充足的方向生长——向光性。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通过根尖上的根毛吸收水分和肥料的。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的管子运输到植物的全身。

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光滑程度。

(2)运动物体自重。

8、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增加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加润滑油(剂)、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9、纸有哪些相同点?纸都是由植物的纤维组成的,有层次、有纹路、能写字、能燃烧、能被水浸湿等。

10、纸有哪些不同点?颜色、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硬度、光滑度等。

11、工业造纸的环节有哪些?原料、打碎、蒸煮、制浆、造纸(脱水)、成品。

12、制造再生纸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打碎、搅拌、消毒、沉淀、过滤、脱水。

13、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因为造纸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必须节约用纸。

节约一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而且减少了污染。

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回收废纸、废纸再利用、节约用纸等。

14、杠杆有哪些作用?(1)杠杆能传递力;(2)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支点距力点远距重点近时省力;(4)支点距力点近距重点远时费力,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18课全册)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18课全册)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

2、风力是指分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4、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

5、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

其中,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手持风速仪。

3、观测云和雨1、云和雨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气温计)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5.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夕卜,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温度表)。

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7.(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2: 00 8:00 14:00 20:00(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

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上午气温逐渐升高,下午气温逐渐下降,一般在午后14时温度达到最高。

9.气温计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四部分组成。

1L读取气温计上的数值时需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当液柱中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蚕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像这样的生长变化叫作变态发育。

2.蚕从卵孵化出幼虫开始,经历蛹、蛾(成虫)的变化,到最后死亡,这一过程叫作蚕的生命周期。

3.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生长周期。

答:青蛙:卵,蝌蚪,幼蛙,成蛙。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

4.还有什么动物也经历变态发育的过程?答:青蛙、昆虫第九课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

2.非生物:岩石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

3.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具有从外界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繁殖等共同特征。

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 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他们共同构成了环境。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题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题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题鄂教版四(下)科学全册复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第四单元一、填空。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单元一: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分类- 食物类- 器具类- 玩具类2. 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颜色、形状和质地的特征-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区别3.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分解和合成-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 物质的蒸发和凝华单元二:动物的生活和安全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的特点- 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 动物的生活性和行为2. 动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 水中生活的动物- 陆地生活的动物3. 动物的保护和安全- 动物的保护意义- 爱护动物的行为和态度- 预防动物伤害的常识单元三: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区别- 草本植物和乔木的特点-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结构2. 植物的生活性- 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 植物的呼吸和运输- 植物对温度和光的反应3. 植物的繁殖方式- 花的结构和功能-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单元四:自然界的变化和应用1. 自然界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变化- 地壳运动对人类的影响2. 物质的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科学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人工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电子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总结本教材的复习提纲整理了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册内容,涵盖了物质和能量、动物的生活和安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和应用等重要知识点。

通过复习提纲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h2 class="title-1 f14 lh28 mb6 blue" style="font-size: 14px; word-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tahoma, arial, 宋体, sans-serif; border-bottom: 1px solidrgb(238, 238, 238); color: rgb(0, 68, 153); padding:0px 0px 0px 5px; margin: 0px 0px 6px; line-height:28px;">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

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2、减少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

它混入土壤,会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集中起来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3、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空气、水)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radic;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radic;)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radic;)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radic;)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radic;)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radic;)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radic;)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把你研究的土壤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填入下表中。

3、根据第2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将几粒蚕豆种子在水中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推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3、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画图表示。

答:如下图。

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

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根的向水性?并画图表示。

答:4~7天后扒开锯末发现:菜豆的根都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证明植物的根都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第5课茎往哪边长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向阳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茎的生长特性?并画图表示。

答:如图设计实验。

7~10天内观察记录发现茎都向有孔的方向生长。

实验证明:植物茎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叫植物茎的向光性或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合理密植说明什么道理?)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第6课植物怎样“喝水”1、你观察了哪些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你是怎样设计实验研究植物怎样喝水的?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

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茎能输送水分的?答:在第2题实验中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

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第7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3、观察一种学习用品,提出一个想研究的问题?答:按压圆珠笔时发现圆珠笔笔芯能自动伸缩。

提问: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圆珠笔能伸锚,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答:圆珠笔能伸缩,这可能是因为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你是怎样猜想的?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

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弹簧是怎样使圆珠笔芯伸缩的?答:当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受力变短使圆珠笔芯伸出来;再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取消受力变长使圆珠笔芯缩进去的。

5、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答: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

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推测: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

实验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4、根据第二题实验,发现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5、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答: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

第10课、各种各样的纸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答: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

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答: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

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

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往两边拉,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纸的哪些不同的地方?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

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答: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

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第11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1、画图:用方块代替钩码,在杠杆尺上画出使杠杆尺平衡的做法。

2、观察你画的几种做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答:画的方法可以分为二类。

一是两边钩码个数相同,距离中心点相等,杆尺杠平衡;二是两边钩码个数不同,多的一边距离中心点短,少的一边距离中心点长,杠杆尺平衡。

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两边钩码的个数与挂的格数相乘积相等。

3、根据第1、2题研究的结果,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

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5、推测:如改变第4题中一边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杠杆会失去平衡。

6、通过第1、2题的研究,你发现杠杆有哪些作用?答:①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

②杠杆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③当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当支点离重力点远,而支点离用力点时费力省时间;当支点离重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离用力点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7、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于了杠杆?起到什么作用?答:手钳、指甲剪、起钉锤等杠杆省力;火钳、镊子等杠杆费力但省时间;托盘天平不省力也不费力。

8、名言:“假如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有什么科学道理?答:这是利用杠杆的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的科学道理。

第13课、玩气球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气球吹不起来。

2、推测:为什么产生第1题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

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第2题的推测?答: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

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提问: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