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答题方法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本题第(2)问的求解关键是对新的数列求和并 进行等价转化, 将复杂数列的前 2n-n-1 项和问题转化为等 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问题,进而求解.
【解】 因为 a1,a3,a7 成等比数列,{an}是公差 d≠0 的等差数列,所以(a1+2d)2=a1(a1+6d),整理得 a1=2d. b2 a3 a1+2d 又 a1=2, 所以 d=1, b1=a1=2, q= = = = 2, b1 a1 a1 - 所以 an=a1+(n-1)d=n+1, bn=b1· qn 1=2n, 所以 anbn=(n +1)· 2n .
∵f(-1)=2,
2 4 f3= , 27
f(0)=0, f(1)=0,
∴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 2. ②当 1≤x≤e 时, f(x)=alnx, 当 a≤0 时, f(x)≤0;当 a>0 时, f(x)在[1,e]上单调 递增,∴f(x)在[1,e]上的最大值为 a. ∴当 a≥2 时, f(x)在[-1,e]上的最大值为 a; 当 a<2 时, f(x)在[-1,e]上的最大值为 2.
因为 y1+y2=k(x1+x2)+2 2, ③ → → 所以向量OP+OQ与向量(- 2,1)共线等价于 x1+x2= - 2(y1+y2). 2 将②③代入上式,解得 k= ,矛盾, 2 → → 所以不存在常数 k,使得向量OP+OQ与向量(- 2,1) 共线.
【规律总结】 整体处理这种策略在求解解析几何问题 时常常被使用,而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只要能够利用整体处 理的方法,也应该尽量使用这种策略,这样既可以简化求解 过程,又可以避免繁杂的运算.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名著《怎样解题》里,把 数学解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划分为: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 现计划→回顾.这是数学解题的有力武器,对怎样解答高考 数学题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求解解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解题目标是什么?) 这是解题的开始,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 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 点、结构,多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式, 而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角度来识别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以及 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学式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利于 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规律总结】 对于解析几何问题,其求解常常以图形 分析开始,以数式运算结束.因此,求解时要注意数形结合 思想的运用,一开始要抓定义,要注意模式化运算.
三、分类讨论求解解答题 解题过程中,解到某一步时,被研究的数学对象已包含 了多种可能的情形,而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形式继 续进行,这时我们可以选定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划分成 几个能用不同形式去解决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加以 解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分类讨论策略.这种解 题策略体现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积零为整的思想.
因 T1 在线段 MF 外,T2 在线段 MF 内, 故||MT1|-|FT1||=|MF|=2,||MT2|-|FT2||<|MF|=2. 若 P 不在直线 MF 上,在△MFP 中有||MP|-|FP||<|MF| =2. 故||MP|-|FP||只在 T1 点处取得最大值 2, 此时点 P 处的 6 5 2 5 坐标为 ,- . 5 5
【分析】 本题第(2)问的求解关键是利用“设而不求” 的技巧,进行整体处理,从而简洁、轻松地建立关于参数 k 的关系式,并求得 k 的值.
x2 得 +(kx+ 2)2=1. 2 1 2 2 整理,得2+k x +2 2kx+1=0.
x2 2 【解】 (1)W 的方程为 +y =1(y≠0). 2 (2)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 2,代入曲线 W 的方程,
解答题解题方法 1.解题思维的理论依据 针对备考学习过程中,考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听 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放就忘,做了大量的数学习 题,成绩仍然难以提高的现象,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学习 方式、方法进行反思,解决好“学什么,如何学,学的怎么 样”的问题. 要解决这里的“如何学”就需要改进学习方式, 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自觉地分析问题,弄清题意,善于 转化,能够将面对的新问题拉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在最短 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例 2】 设圆 C 与两圆(x+ 5)2+y2=4,(x- 5)2+y2 =4 中的一个内切,另一个外切. (1)求 C 的圆心轨迹 L 的方程; 3 5 4 5 (2)已知点 M ,F( 5,0),且 P 为 L 上动点, , 5 5 求||MP|-|FP||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
f-1=2, 2-b+c=2, 由题意得: 2 即 4 4 -3× + +b=0, f′ =0, 9 3 3 解得 b=c=0.
3 2 - x + x x<1, (2)由(1)知:f(x)= alnx x≥1.
①当-1≤x<1 时, f′(x)=-x(3x-2), 2 解 f′(x)>0 得 0<x< ; 3 2 解 f′(x)<0 得-1≤x<0 或 <x<1. 3 2 2 ∴f(x)在[-1,0)和3,1上单减,在0,3上单增, 2 由 f′(x)=-x(3x-2)=0 得 x=0 或 x= . 3
解答题规范答题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通常是 高考的把关题和压轴题, 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 目 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综合型转化为知识、方法 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在高考考场上,能否做好解答题, 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学会怎样解题,是 一项重要内容.本节结合具体的题目类型,来谈一谈解答数 学解答题的一般思维过程、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即所谓的 “答题模板”.
【例 3】
已知函数
3 2 - x + x +bx+c f(x)= alnx x≥1
x<1

2 图象过点(-1,2),且在 x= 处取得极值. 3 (1)求实数 b,c 的值; (2)求 f(x)在[-1,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的最大值.
【解】
(1)当 x<1 时, f′(x)=-3x2+2x+b,
【解】
图1
(2)过 M,F 的直线 l 方程为 y=-2(x- 5),将其代入 L 的方程得 15x2-32 5x+84=0. 6 5 14 5 解 得 x1 = , x2 = ,故 l 与 L 的交点为 5 15 6 5 14 5 2 5 2 5 T1 , T . ,- , 2 15 5 15 5
第四步: (反思解题思维过程的入手点、 关键点、 易错点, 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考查的知识、技能、基本活动经 验等.) (1)回头检验——即直接检查已经写好的解答过程,一般 来讲解答题到最后得到结果时有一种感觉,若觉得运算挺顺 利则好,若觉得解答别扭则十有八九错了,这就要认真查看 演算过程. (2)特殊检验——即取特殊情形验证,如最值问题总是在 特殊状态下取得的,于是可以计算特殊情形的数据,看与答 案是否吻合.
1
(1)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anbn}的前 n 项和为 Tn=n· 2n .

(2)新的数列{cn}的前 2n-n-1 项和为数列{an}的前 2n-1 2n-12+2n 项和减去数列{bn}的前 n 项和, 所以 S2n-n-1= - 2 21-2n - - - =(2n-1)(2n 1-1),所以 S2n-n-1-22n 1+3· 2n 1=1. 1-2
“答题模板”就是首先把高考试题纳入某一类型,把数 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 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即化整为零.强调解题程序化,答题 格式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答 题效率的最优化.
模板一
三角函数求值及单调性
2
3 【例 1】 设函数 f(x)= 3cos x+sinxcosx- . 2 (1)求函数 f(x)的最小正周期 T, 并求出函数 f(x)的单调递 增区间; (2)求在[0,3π]内使 f(x)取得最大值的所有 x 的值.
【分析】 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双曲线 的位置关系,主要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运用.解 决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灵活运用两点间的 距离公式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 三边的性质.
(1)设 C 的圆心的坐标为(x,y),由题设条件知 2 x 2 2 2 2 x+ 5 +y - x- 5 +y 化简得 L 的方程为 - =4, 4 y2=1.
【规律总结】 在应用等价转化策略去解决数学问题时, 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套用,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数 与形之间进行转换, 也可以在宏观上进行等价转化(如在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普通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还 可以在符号系统内部实施转换.因此,应用等价转化策略解 决数学问题,要合理地设计好转化的途径和方法,避免生搬 硬套.
一、整体处理策略求解解答题 整体处理,就是利用问题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整 体代入、 整体运算、 整体消元、 整体合并等方法来处理问题. 它 常常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提高解题速度. 在解析几何中, “设 而不求”的技巧就是整体处理的最好体现.
【例 1】 已知点 A(-1,0),B(1,0),△ABC 的周长为 2 +2 2.记动点 C 的轨迹为曲线 W. (1)直接写出 W 的方程(不写过程); (2)经过点(0, 2)且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与曲线 W 有两个 → → 不同的交点 P 和 Q,是否存在常数 k,使得向量OP+OQ与 向量(- 2,1)共线?如果存在,求出 k 的值;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二、数形结合求解解答题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 “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 种是借助于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 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另一种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 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 的.因此,解题中的数形结合,就是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既 要分析其代数含义又要分析其几何意义,力图在代数与几何 的结合上找出解题思路. 运用数形结合策略时要注意特殊性, 否则解题会出现漏洞.

直线 l 与曲线 W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P 和 Q 等价于 Δ=8k2 1 2 2 2 2 -4 2+k =4k -2>0,解得 k<- 或 k> . 2 2 设 P(x1,y1),Q(x2,y2), → → 则OP+OQ=(x1+x2,y1+y2), 4 2k 由①得 x1+x2=- . ② 1+2k2
四、等价转化求解解答题 等价转化策略就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 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转化, 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百度文库式 化、简单的问题.
【例 4】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 d 不 等于 0.a1=2,设 a1,a3,a7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bn}的前 三项. (1)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 Tn; (2)将数列{an}中与{bn}中相同的项去掉, 剩下的项依次构 成新的数列{cn}, 设其前 n 项和为 Sn, 求 S2n-n-1-22n-1+3· 2n -1 (n≥2,n∈N*)的值.
第二步: (探究问题已知与未知、 条件与目标之间的联系, 构思解题过程.) 根据审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得到的信息, 全面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形成书面的解题程序, 书写规范的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其实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以及运算转化等能 力.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也就是说考生写出哪步,分数就 给到哪步,所以卷面上讲究规范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