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

合集下载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
恶 乎 往 而 不 可 潘冯刘
少媚艺 娥菲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原是也;无路可走,卒 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艺概》)
屈原和庄子超越社会时的出发点和方向是不同的,同样是否定社会,庄子 看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社会价值体系的虚伪,从而离世;屈原寄情楚国, 意欲改造现存社会而不得,唯有以死明志。刘熙载总结他们的人生:“有 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 是也。”(刘熙载《艺概》)相异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异的人生结局,并 形成了其对比互补的人生境界。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困境时,读一读庄子, 或许能从中领悟一些这位哲人关于生存的大智慧。


病人无“病”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 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 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逐相与为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互相谈论说:“谁能够把‘无’当 作头颅,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尻骨,谁知道死生存亡是 一体的,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了。”四人相视而笑,内心相契,于是就 一同做了朋友。
子祀曰:“女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 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 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浸假:假令(成《疏》);假使(宣颍说)
鸮:斑鸠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
子祀问道:“你厌恶吗?”
子舆说:“不,我为什么 厌 恶!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 就用它来报时;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我就用它打猫头 鹰烤了吃;假使把我的臀部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 就乘着它走,哪里还要另外的车马呢!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评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评析

《恶乎往而不可》评析1.评庄学“齐生死,同人我”之说……在老、庄书中,杨朱绪余之论,依然存在;然此非老、庄最高之义也。

盖杨朱所说,多吾人不自伤其生之道。

然处此世界中,吾人即不自伤其生,而他人他物,常有来伤我者。

吾人固须不自伤,亦须应付他人他物之伤我。

杨朱在此方面之办法,似只有一避字诀。

如“隐者”之“避世”,是其例也。

然人事万变无穷,害尽有不能避者。

老子之学,乃发现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知之者能应用之,则可希望“没身不殆”。

《庄子》之《人间世》,亦研究在人世中,吾人如何可入其中而不受其害。

然此等方法,皆不能保吾人以万全。

盖人事万变无穷,其中不可见之因素太多故也。

于是老学乃为打穿后壁之言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此真大彻大悟之言。

庄学继此而讲,“齐生死,同人我”。

不以害为害,于是害乃真不能伤。

由此言之,则老子之学,盖就杨朱之学更进一层;庄子之学,则更进二层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章曾子之易箦,其言如许,圣贤之学也;庄子为此论,又自豪杰。

叱者,呵止之声;避者,使其妻子远去也。

……鼠肝、虫臂,言至小之物也,……其文奇。

……铸金之喻,亦自奇绝。

……金若能言,人则必以为怪。

造物之视人,亦犹大冶之视金。

此等譬喻非庄子孰能之!(宋·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非常解脱之见,非常透脱之文。

化鸡、化弹、化轮马,触手拈来,悉入妙境,如金丹在握,随点瓦砾,尽成珍宝也。

非常透脱之见,非常解脱之文。

父母一喻,读之气降。

铸金一喻,读之意悚。

寐觉一喻,读之神超。

前两喻中夹一段正论,如层峰起伏。

末一喻两句陡住,如峭壁斩然。

小小结构,亦具奇致。

(清·宣颖《南华经解》)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设喻奇警。

(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3.评子舆“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一段话此等论议,此等文字,真是前无古后无今。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课件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课件
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从而更好地规划个人发 展路径。
自我超越
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 的舒适区,培养自己的适 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我实现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 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 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社会创新
鼓励人们勇敢尝试,推动 社会变革和进步,打破旧 有的束缚和限制。
对社会的启示
本研究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充分 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因素,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辩论。
现代意义
对现代人面对命运和困境时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意义
深化对自由意志和命运的理解
01
通过分析“恶乎往而不可”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人的自由意志
与命运的交织关系。
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02
为个人在面对命运挑战时提供哲学思考的方向,为社会提供理
解和应对命运与困境的理论基础。
利实施并按时完成。
团队合作
在团队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团 队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以达
到共同的目标。
质量控制
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 严格控制质量标准,确保产品或 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出现 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学习中的实例
时间管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规 划时间,分配好各科目的学习任 务和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
和成绩。
深度学习
在掌握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注重深 度学习,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本 质含义,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 综合素质。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五、恶乎往而不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庄子的蝴蝶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春光在欢语中播撒迟来的温馨,在遍地青绿的锦衣上点缀着几处艳红,在一片孤寂中泼洒着生命的流光。

蝴蝶也按捺不住这个时节的孤寂,在这片灿烂的火苗上方舞动着生命的光芒。

忙碌的黄牛细心咀嚼着春意的鲜美,却丝毫没有发觉身旁动人的舞蹈。

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静坐着一位老者,一位在时间长河中垂钓的老夜幕遮蔽了白日的喧嚣,一切又在幽暗中陷入了沉寂。

在那寂静无语的夜空下,一位智者神游在梦中,看见一群蝴蝶在梦中欢舞。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春秋无义战。

当时的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在这种情形下,他唯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

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制,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

于是,感悟世界的幻灭无常,认定驰心于外物,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读庄子的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

读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神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

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1世纪的科学知识,将使人类愈为抽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更为机械化,忽略人的内在生命。

在这疯狂的时代,庄子哲学也许有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文题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文题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恶乎往而不可》文题解析
“恶乎往而不可也”语出《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化当作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精心校对版。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恶乎往而不可”的基本概念。这是庄子对于人生处境的一种哲学思考,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一思想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和面对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知识点梳理
1.庄子简介
-生平背景
-著作特点
-哲学思想
2.《庄子·秋水》篇章简介
-文章主旨
-文章结构
-语言特点
3. “恶乎往而不可”的寓意
-恶乎往而不可的含义
-寓意背后的哲学思考
-与其他先秦诸子思想的对比
4.庄子的人生哲学
-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
-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5.先秦诸子思想比较
-儒家:仁爱、礼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恶乎往而不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法前行或进退两难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庄子的思想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庄子哲学的奥秘。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项目形式研究先秦诸子思想,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庄子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文本解读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庄子·秋水》原文,对“恶乎往而不可”的寓意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庄子思想。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庄子的思想较为深奥,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对“恶乎往而不可”的寓意及其哲学内涵的把握。其次,学生在分析、比较先秦诸子思想时,可能会因为理论知识不足而感到困惑。此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成然寐 蘧然觉 来酣然入睡 自在地醒来
CONTENTS
归纳要点
通假字
• 颐隐于齐 齐通“脐” • 不翅于父母 翅通“啻” • 女恶之乎 女通“汝” • 亡 予何恶 亡通“无” • 予因以求时夜 时通“伺” •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通“悬”
通假字
• 佚我以老 佚通“逸” • 取妻者止于外 取通“娶” •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兑通“悦” •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郤通“隙” • 故不足以滑和 滑通“汩”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知通“智”
CONTENTS
赏析第二则故事
COcoNnTtEeNntTS
文本分析:
一、试着用两句话概括一下奇丑无比的哀 骀它的魅力 二、孔子如何评价它 用六个字概括 三、 什么是“才全德不形”
哀骀它
才全而德不形者

哀公曰:“何谓才全 ”仲尼曰:“
死生存亡 穷达贫富 贤与不肖毁誉 饥
渴寒暑 是事之变 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
五、俄而子来 不久子来生了病 呼吸 有病 喘喘然将死急促将要死去 它的妻子孩 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围着它哭泣 子犁前去问 子犁往问之 曰:候它 对他们 说:“去 躲 「叱 避 旡怛化 」开 不要惊扰了变化 ”然后 倚其户与之语曰:倚在它 子来 的门上跟它交 「伟哉造化 又将谈说:“伟大啊造化 又将 奚以汝为 将奚以把您弄成什么呢 又将使您 汝适 以汝为鼠肝 去往什么地方呢 把您变成 乎 以汝为虫臂乎 老」鼠的肝脏吗 把您变成昆
我的感悟
• 庄子常常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光明的 前景 指出突围的途径 如果还记得庄子 三十五岁以后一定好好读读它
唯命之从
宾语前置
不爪剪
宾语前置
恶乎往而不可哉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与语曰:「孰能以 说:“谁能够把‘无’ 旡为首,以生为脊, 当作头,把‘生’当作脊 以死为尻,孰知死 背,把‘死’当作臀,谁知 生存亡之一体者, 道死生存亡是一体的,我 吾与之友矣,」四 们就跟他做朋友了,” 人相视而笑,莫逆 四人互相看着笑了笑,心 于心,逐相与为友, 中默契 意气相投 ,于是
就共同结为朋友,
研读文本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①读准字音、句读,能流畅朗 读全文, ②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字音识记
• 曲偻
lóu
• 句 gōu 赘

piánxiān
•鸮
xiāo
• 蘧 qú 然
颐 yí 沴 lì
怛 dá
CONTENTS
疏通文意
1、子祀、子舆、 子祀、子舆、子犁、 子犁、子来四人相 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谈论
COcoNnTtEeNntTS
2、在原文中找到描述子舆病情的语句, 面对病痛,子舆的心态如何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世俗 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
COcoNnTtEeNntTS
文本分析:
3、子来病情如何 面对病情,子来持怎样 的态度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 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子来将自己 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成然寐,蘧然觉,入睡,自在地醒来,
CONTENTS
归纳要点
通假字
• 颐隐于齐 齐通“脐”
• 不翅于父母 翅通“啻”
• 女恶之乎 女通“汝”
• 亡,予何恶
亡通“无”
• 予因以求时夜 时通“伺” •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通“悬”
通假字
• 佚我以老 佚通“逸” • 取妻者止于外 取通“娶” •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兑通“悦” •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郤通“隙” • 故不足以滑和 滑通“汩”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知通“智”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的意思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的意思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的意思《庄子》齐物论之十四: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注释】恶乎:疑问代词。

犹言何所。

忌讳。

【意思】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被什么遮蔽才出现了真伪?言被什么遮蔽才有了是非?道怎样往而不存?言怎样存而不可?【解读】“道恶乎隐而有真伪?”大道的弘扬忌讳人为的隐而不彰,因为那样一来,就会产生关于“大道真伪”的论辩;“恶乎”在这里更多的是“忌讳”之义。

“道”本来就无处不在,道是自然规律,道是真理,他们永远不变并存在。

那为什么会隐藏,为什么会出现真假呢?“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大道的论言忌讳人为的隐而不彰,因为那样一来,就会产生关于“大道是非”的论辩。

即使一句话,也会出现很多歧义。

比如“这个家伙太恶心了。

”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会理解你是跟他开玩笑,不会生气,甚至哈哈大笑。

但心胸狭窄没有把你当朋友的人,他就会理解你骂他、讨厌他,他恨死你。

人之间的矛盾、是非就是这么来的。

有道是“经是本好经,却让歪嘴和尚给念坏了”。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权力地位等利益;或是为了推广自己学说,排除异己学说的考量;或是为了成为一代宗师,扬名立万的私欲考量……有的人就故意的毁坏经典真谛,诋毁真理妙言。

这“有的人”里甚至不乏所谓的“圣贤”。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这两句话,特别注意。

“恶乎”,就是“哪里”,“恶乎往”,道到哪里?向哪里去找一个道,道也没有向别的地方去啊!“恶乎往而不存!”它本来就在这里啊!《金刚经》里“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一句,你就懂了。

“道恶乎往而不存”,意思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永远在这里,故名道。

道到哪里都存在,不会消失。

“言恶乎存而不可”,这个言语在哪里存在呢?道是无常,声是无常,言语讲过了就没有了,不会像物体一样存在。

“恶乎存”,话说过就过去了。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必一定要说你的话不对,我的才是真理呢!所以说过的话是不会存在的。

2020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Word含解析

2020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Word含解析

五、恶乎往而不可释文题《庄子·大宗师》中“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

谁够称得上做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人们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

这就叫做“道”。

“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思是“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文为:“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所选部分还是寓言故事,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悟深刻的思想。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就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死亡、长相丑陋……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纵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

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颐隐于齐.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女.恶之乎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亡.,予何恶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予因以求时.夜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不翅.于父母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佚.我以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⑧取.妻者止于外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⑨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⑩故不足以滑.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⑪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⑫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⑬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脐 肚脐 ②汝 你 ③无 不 ④司 “时夜”即“司夜” ⑤悬倒悬 ⑥啻只,仅仅 ⑦逸 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 ⑧娶 婚娶 ⑨窥 窥察 ⑩汩乱 ⑪悦 愉悦 ⑫隙 空闲的时间或地方 ⑬是 善、美(2)一词多义①更⎩⎪⎨⎪⎧岂更.驾哉: 更.上一层楼: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②罪⎩⎪⎨⎪⎧ 彼何罪.焉: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③善⎩⎪⎨⎪⎧ 乃所以善.吾死也:素善.留侯张良:④济⎩⎪⎨⎪⎧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⑤意⎩⎪⎨⎪⎧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醉翁之意.不在酒:攻其不备,出其不意.:⑥信⎩⎪⎨⎪⎧ 不至乎期年,而寡之信.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教案1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教案1Word版含解析

恶乎往而不可一、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2)学会面对人生困境时,要为自己找到实现人生突围的路径,完成精神的超越;(3)理解庄子文章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重难点:理解庄子深刻的哲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二、导入大家对自身的现状满意吗?如果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希望自己变得怎么样?(学生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多人对现状不满。

有些现状可通过努力得以改变,如成绩的提高、学习的进步;有些现状不可以改变,比如相貌、身高、出身等等),对于不可改变的现状,我们应如何面对呢?下面学习《恶乎往而不可》,看庄子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径,从而领略庄子的大智慧。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朗读,教师正音并范读,引导学生把握读音和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说出庄子在文中列举了生活中哪几种不可改变的现状?---- 残疾、死亡、丑陋三种。

(二)再读课文,理解庄子哲学内涵1、先学习“喘喘然将死”的子来的故事,理解庄子的生死观。

学生读第一则的最后一段,思考庄子借“喘喘然将死”的子来的故事要表现怎样的生死观呢?重点语句的分析:“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劳,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设置问题如下:I、庄子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什么?何喜欢他?-----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与寡人处,不至于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国无宰,寡人传国焉……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

”用一句话概括他的魅力------ “雌雄合乎前”川、俗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哀骀它使女人亲附,也能使男人亲附,他到底跟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才全而德不形”W、学生读“才全” “德不形”两段并理解什么叫“才全而德不形”。

----- “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渇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5.5 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5.5 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五、恶乎往而不可《庄子·大宗师》中“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

谁够称得上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人们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

这就叫做“道”。

“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文为: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

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所选部分还是寓言故事,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悟深刻的思想。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庄子的“安时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学习体会庄子寓言说理的技巧。

1.字音字形①尻.(kāo)②曲偻.(lóu)③颐.(yí)④句.赘(ɡōu) ⑤沴.(lì) ⑥跰.⑧县.解(xuán) ⑨怛.(dá)⑩蘧.然(qú) ⑪哀骀.它(tái) ⑫期.年(jī)⑬眴.若(shùn) ⑭翣.(shà) ⑮郤.(xì)⑯翦.(jiǎn) ⑰镆铘..(mò yé) ⑱刖.者之屦.(yuè jù)2.通假举要①颐隐于齐.:“齐”通“脐”,肚脐②女.恶之乎:“女”通“汝”,你③亡.,予何恶:“亡”通“无”,不④予因以求时.夜:“时”通“伺”,“时夜”即“伺夜”⑤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县”通“悬”,倒悬⑥不翅.于父母:“翅”通“啻”,只,仅仅⑦佚.我以老:“佚”通“逸”,安逸⑧取.妻者止于外:“取”通“娶”,婚娶⑨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规”通“窥”,窥察⑩故不足以滑.和:“滑”通“汩”,乱⑪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兑”通“悦”,愉悦⑫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郤”通“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⑬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时”通“是”,善,美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一起②子祀往问.之:问候,慰问③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屈曲不伸展的样子④阴阳之气有沴.:不和⑤女恶.之乎:厌恶⑥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假令、假如⑦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这里指车驾坐骑⑧无怛.化:惊恐⑨今一犯.人之形:遇,承受⑩成然..寐:安闲熟睡的样子⑪蘧然..觉:惊喜的样子⑫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倡导、带头⑬无聚禄以望.人之腹:本指月满,引申为满⑭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猜想,意料⑮不至乎期年..:一周年⑯少焉眴若....:少焉:不多时。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
小猪仔看重的不是母猪的形,而是“使其形者”,也就是使形成其为 形的精神。生命的本性在内而不在外:形体是外在的、僵死的、有限 的,精神则是内在的、鲜活的、无限的。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 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娶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 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 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 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鲜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 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造物者:指道。后文的“造化”,亦指道,因道能生物、化物。“造化”、 “造物者”成为现在哲学上的常用词,即出于此。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刘文典根据人间世中?支离疏顿隐于脐?中的?脐?字来说明此处的?齐?乃是?脐?的坏字并举出御览鹤林玉露的注引加以佐证同时他以成玄英疏中?头低则隐于骄?的说法进一步证明此处当为?脐?
恶 乎 往 而 不 可 潘冯刘
少媚艺 娥菲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原是也;无路可走,卒 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艺概》)
譬如现在一位铁匠正在铸造金属器物,那金属忽然从炉里跳起说:‘一定要把我造成 镆铘宝剑!’那铁匠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金属。现在造化者开始范铸人的形体, 那模型就喊着:‘变成人啊!变成人啊!’那造物者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人。人 们只获得形体就欣然自喜。如果知道人的形体,千变万化而未曾有穷尽,那么这种欢 乐岂可计算的清的吗!如果现在就开始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化者看成造诣极 高的铁匠,那到哪里而不可呢!”子来说完话,酣然入睡,又自在地醒来。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犭屯子食于其死母者, 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 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

“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

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

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选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虚构的寓言人物。

“相与语”就是在一起谈论,“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

“尻(kāo)”指臀部。

“莫逆”指意气相投、默契。

“首”“脊”“尻”是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三个部分,偏执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尻,实际上就是把“无”“生”“死”当作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偏执其中任何一个。

他们又把“死、生、存、亡”当作一个整体。

这是更加具体的一种表述。

其中的“亡”应当理解为“无”。

《庄子·至乐》篇对生命的完整过程有这样一种描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这里的“无气→无形→无生”阶段对应的是“亡”,“有气→有形”阶段对应的是“存”,“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对应的是“生”“死”;倒过来看,正是“死生存亡(无)”。

在现实生活中,死生存亡(无)之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是生与死。

既然它们是一体的,那么贪生怕死、好生恶死、乐生哀死就都是没有必要的了。

──要脊背不要臀部或者要臀部而不要脊背,都是十分荒唐的事情。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俄而”也作“俄尔”,意思是不久、顷刻。

“问”是问候、慰问的意思。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这是子舆说的话。

高中语文_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虽然之前学习过庄子的作品,但学生仍然对庄子的思想认知有距离,所以教学过程要立足学情,追求实效。

一、《课标》教学建议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相互探究,必要时老师可作适当的讲解。

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所追求的探究结果应该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拔高目标。

二、《庄子》选读教学建议1.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庄子思想的高妙及其不可替代的现代价值。

(2)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要素。

《庄子》中的文章或深幽,或浅豁,却都有奇妙过人之处。

(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但不要偏离教材的主旨,不要扯得太远。

2.在讲授本单元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概说部分,以了解庄子其人以及《庄子》其书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情况。

3.建议任课教师在教授本单元内容以前,阅读教材概说部分的相关内容,并且阅读教参有关材料。

这些材料,提供了古今一些重要学者对《庄子》及其艺术的整体性认识,有很高的参考、指导价值。

效果分析时下文言文教学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的理念没有更新,教法单一、陈旧、无效。

具体说来,当前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1、教学观念落后,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即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

这种教法,完全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串讲加分析。

这样做的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没有目标,不讲教法,不分主次以至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形成规律性认知,无法达到知识迁移,同样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恶乎往而不可》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恶乎往而不可》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恶乎往而不可》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讨论:刘熙载用“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一句话,来概括《庄子》一书的旨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
提示:刘熙载的评价,主要意思是说《庄子》一书常常能够从世人看不出价值的地方发现价值,常常能够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

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以及教师用书的选文解读。

二、文中将哀骀它及生病后的子舆的外貌描写得极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
提示:一方面,庄子这样写哀骀它和子舆,实际上是把他们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

在此基础上,再来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倾向,因为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篇》),即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

闻一多认为,从艺术上说,《庄子》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荒怪丑恶的趣味”(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

1/ 1。

〖2021年整理〗《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

〖2021年整理〗《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

《恶乎往而不可》选文解读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

“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

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

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选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虚构的寓言人物。

“相与语”就是在一起谈论,“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

“尻(āo)”指臀部。

“莫逆”指意气相投、默契。

“首”“脊”“尻”是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三个部分,偏执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尻,实际上就是把“无”“生”“死”当作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偏执其中任何一个。

他们又把“死、生、存、亡”当作一个整体。

这是更加具体的一种表述。

其中的“亡”应当理解为“无”。

《庄子·至乐》篇对生命的完整过程有这样一种描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这里的“无气→无形→无生”阶段对应的是“亡”,“有气→有形”阶段对应的是“存”,“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对应的是“生”“死”;倒过来看,正是“死生存亡(无)”。

在现实生活中,死生存亡(无)之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是生与死。

既然它们是一体的,那么贪生怕死、好生恶死、乐生哀死就都是没有必要的了。

──要脊背不要臀部或者要臀部而不要脊背,都是十分荒唐的事情。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俄而”也作“俄尔”,意思是不久、顷刻。

“问”是问候、慰问的意思。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这是子舆说的话。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五、恶乎往而不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静坐着一位老者,一位在时间长河中垂钓的老【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春秋无义战。

当时的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在这种情形下,他唯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

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制,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

于是,感悟世界的幻灭无常,认定驰心于外物,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读庄子的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

读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神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

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1世纪的科学知识,将使人类愈为抽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更为机械化,忽略人的内在生命。

在这疯狂的时代,庄子哲学也许有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

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Word版含解析

五、恶乎往而不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在一片寂静的山林中,静坐着一位老者,一位在时间长河中垂钓的老【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春秋无义战。

当时的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在这种情形下,他唯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

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制,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

于是,感悟世界的幻灭无常,认定驰心于外物,寻求个人心灵的安宁。

读庄子的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

读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神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

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1世纪的科学知识,将使人类愈为抽离;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使人类更为机械化,忽略人的内在生命。

在这疯狂的时代,庄子哲学也许有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

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骀它的形象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没有言说;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没有权位; ‚无聚禄以望人之腹‛,——没有财富;



‚知不出乎四域‛,——没有智慧;
‚以恶骇天下‛,——没有美好的容貌。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 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闷然而后应,泛(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 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观念。庄子以其智慧来关照人生 ,从根本上消除生死之争 ,摆脱了命
运的束缚,其精神最终指向理想的智慧之境。
丑人不‚丑‛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 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 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 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 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 的女人已经不止有十几个。

小猪仔看重的不是母猪的形 ,而是‚使其形者‛ ,也就是使形成其为
形的精神。生命的本性在内而不在外:形体是外在的、僵死的、有限
的,精神则是内在的、鲜活的、无限的。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 本矣。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娶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 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
是也。‛(刘熙载《艺概》)相异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异的人生结局,并
形成了其对比互补的人生境界。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困境时,读一读庄子, 或许能从中领悟一些这位哲人关于生存的大智慧。
题目解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恶乎往而不可也‛语出《庄子〃大宗师》,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 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 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他认为大道是宇 宙产生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和宗师。文中子舆、哀骀它等都 是大道形象的一种体现。它启示人们,得道真人,能顺应死生,顺 化而游。全文两段选文分别选自《大宗师》和《德充符》,通过对 丑陋古怪形象的描述,显示了从困境中突围的思想,体现了庄子的 一种人文关怀和思想睿智。

一:犹始,开始 《庄子今注今译》
心中安宁,不以死相累,从人生的 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

譬如现在一位铁匠正在铸造金属器物,那金属忽然从炉里跳起说:‘一定要把我造成 镆铘宝剑!’那铁匠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金属。现在造化者开始范铸人的形体, 那模型就喊着:‘变成人啊!变成人啊!’那造物者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人。人 们只获得形体就欣然自喜。如果知道人的形体,千变万化而未曾有穷尽,那么这种欢 乐岂可计算的清的吗!如果现在就开始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化者看成造诣极 高的铁匠,那到哪里而不可呢!‛子来说完话,酣然入睡,又自在地醒来。

庄子借孔子之口,再次强调了精神生命亦即内德的重要性,所谓 ‚才全而德不形‛是也。庄子先用犭屯子不食于死母的故事,来说 明精神重于肉体

郭象注 : ‚夫生者以才德为类 , 死而才德去矣 , 故生者以失类而走 也。… 情苟类焉,则形虽不与同而物无害心;情类苟亡,则形同母子而
不足以固其志矣。‛ (郭庆藩,第210页)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 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人生的大解脱, 这种解脱表征了生命的强度和韧度。

再说人的得生,乃是适时;死去,乃是顺应。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
变化的人,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到心中,这就是古来所说的解除
子祀曰:‚女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 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 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浸假:假令(成《疏》);假使(宣颍说)

鸮:斑鸠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

子祀问道:‚你厌恶吗?‛ 子舆说:‚不,我为什么 厌 恶!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 就用它来报时;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我就用它打猫头 鹰烤了吃;假使把我的臀部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 就乘着它走,哪里还要另外的车马呢!
子犁前去探望他,(对她们)说:‚去!走开!不要惊扰了将变化

的人!‛他靠着门向子来说:‚伟大啊!造化者!又将把你变成什
么呢?要把你送到哪里呢?把你变成老鼠的肝吗?把你变成小虫的
膀子吗?‛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 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 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 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权位 去救济别人的灾难,也没有钱财去养饱别人的肚子。而且又面貌丑 陋使天下人见了都感到惊骇,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不倡导,他的知见 不超出人世以外,然而妇人男子都亲附他。这必定有异于常人之处。

第 一 则故事表明像子舆、子来这样的人虽然面临着某种困 境,但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靠‚道‛,靠巨大的精神 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不能被困境压倒。
《大宗师》篇中直接涉及生死问题
第一个层次:善死
第二个层次:乐死

第三个层次:外死

庄子认为死亡既是必然的 ,又是自然的,且达到死而不亡的境界是可
恶 乎 往 而 不 可
潘冯刘 少媚艺 娥 菲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原是也;无路可走,卒
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艺概》)
屈原和庄子超越社会时的出发点和方向是不同的,同样是否定社会,庄子 看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社会价值体系的虚伪,从而离世;屈原寄情楚国,
意欲改造现存社会而不得,唯有以死明志。刘熙载总结他们的人生:‚有
见庄子所强调的是生命内在的‚神‛,相对于有限的‚形‛,只有
‚神‛才是永恒的、超越的。有‚形‛无‚神‛则犭屯 子弃之,形残
德全则众人慕之。哀骀它身为‚恶者‛,尚有如此大的魅力,正是因
为他有一颗顺应天德之心,使之超越权位、智慧、财富、容貌等社会
性的‚形‛的桎梏。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 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郄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 之谓才全。’
彼:指阴阳言(陈启天说) 子来说:‚儿子对于父母,无论要到东南西北,一切听命于父母。


自然对于人,无异于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从,那么我就捍违
不顺,它有什么罪呢?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辛劳,用
‘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安息。因而以生为安善的,也应该
以死为安善了!
今大冶铸全,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 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特犯人之形而 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了可胜计邪?今一以天地 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病人无“病”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 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 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逐相与为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互相谈论说:‚谁能够把‘无’当

作头颅,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尻骨,谁知道死生存亡是
一体的,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了。‛四人相视而笑,内心相契,于是就
能的。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变 化,而不是‚生‛,但并不是因为想‚死‛而注重死,更不是鼓励人去 死 ,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在此 , 彰显的 正是庄子对‚生‛的关怀和注重。庄子依据他的自然哲学基础,实现 了对死生大限的观念的突破 ,形成了一种安宁、恬静的心境 , 为人们 提供了一种解脱悲苦与恐惧的精神疗法,那就是‚死生存亡之一‛的
样的人呢?‛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犭屯子食于其死母者, 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 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孔子说:‚我也曾出使到楚国,恰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
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弃母猪逃跑了。因为母猪已经失去
知觉了,不像活着的样子了。可见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 形体,而是爱支配那个形体的精神。
对命运所 做的说明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全呢?‛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
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运命的 流行;好像昼夜的轮转一般,而人的知见不能揆度他们的起始。了解这一点就不 足以让他们扰乱了本性的平和,不至于让它们侵入我们的心灵。使心灵安逸自得 而不失怡悦的心情;使日夜不间断地随物所在保持着春和之气,这样就能萌生出 接触外物时与时退役的心灵。这就叫做才全。‛

刘文典根据《人间世》中‚支离疏,顿隐于脐‛中的‚脐‛字来说明此处的
‚齐‛乃是‚脐‛的坏字,并举出《御览》、《鹤林玉露》的注引加以佐证,同 时,他以成玄英疏中‚头低则隐于骄‛的说法进一步证明此处当为‚脐‛。
•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问候他。子舆说:‚伟大啊!那造物者, 将把我变成这样一个屈曲不伸的人啊!‛子舆腰弯背驼,五脏血管 向上,面颊隐到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了,颈后发髻朝天。阴阳之 气错乱不和。可是他心中闲适而若无其事,他蹒跚地走到井边照见 自己的影子,说:‚哎呀,造物者又把我变成这样一个屈曲不伸的 人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