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说文解字_贡献及流传版本概述_王文娟

合集下载

许慎与《说文解字》讲义

许慎与《说文解字》讲义

许慎与《说文解字》•(一)许慎和《说文解字》•许慎(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今河南郾城县东),东汉著名经学家,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他据古文经的材料,参考秦汉各家的说法,以篆文为主,兼收古文、籀文,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约始作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写定,前后花了大约22年的时间。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经典著作,也是第一部字典。

现存《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宋徐鉉校定。

全书十四卷,合叙目一卷,共十五卷。

收小篆单字9353个,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

•(二)部首及部首的创立。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又云:“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由此可见,中国文字是由一些形体结构简单的所谓独体的文构成的。

《说文解字》就是一部说解文字的书。

•许慎根据9353个小篆单字的形体结构,归纳为540个部类,每部以一个结构最简单的文为首,以此代表客观事物不同的部类,部首由此而创立。

•《说文》540部首的编排,贯彻“始一终亥”,“据形系联,不相杂厕”的原则。

同一部首下所属字的编排,一般是把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排在一起,先实词字,后虚词字。

•(三)《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

•1、先分析部首,探讨部首字的意义;然后说明凡属于这个部首的字,都与这个部首的意义相关。

例如:•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2、每个字先讲字义,即所谓的本义;然后分析字形结构,常指出字的读音;有时还用六书理论对具体的字进行归类。

例如:•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凡豆之属皆从豆。

•告部:告,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

从口从牛。

《易》曰:‘僮牛之告’。

凡告之属皆从告。

•(四)《说文解字》中常见的说解术语。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概括200字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概括200字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概括200字《经典常谈〈说文解字〉概括》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经典常谈》里关于《说文解字》的那些事儿。

《说文解字》啊,就像是一座神秘的文字城堡,里面住着好多好多我们现在用的汉字的老祖宗呢。

我觉得《说文解字》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汉字侦探,它的任务就是把每个汉字的秘密都挖出来。

许慎这个大专家,他就像是这个侦探团队的老大。

他花了老长时间,把汉字按照不同的形状、声音还有意思,整整齐齐地分类。

这就好比是把一群调皮的小动物按照它们的习性、模样分别关进不同的笼子一样。

你看咱们现在写的字,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日”这个字,就是一个圆圆的太阳的样子,中间还加一横,可能是表示太阳里面最亮的部分。

这就像画一幅画一样简单直接。

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就是这么看着太阳,然后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把它记下来,慢慢地这个符号就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日”字。

这就像是一颗小种子,经过了好多好多年,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我记得我小时候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字特别神奇。

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山”字,我就想,这不就是三座小山堆在一起嘛。

那时候还不知道《说文解字》,要是知道了,可能就会觉得更有趣了。

我就会知道,原来这个“山”字的形状就是按照真正的山的样子来的呀。

《说文解字》里还有很多关于字的读音的解释。

有些字的读音听起来就像是在模仿这个东西的声音。

像“汪汪汪”的狗叫,在古代可能就有一个表示狗叫声音的字,它的读音就很像狗叫。

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就像大自然在给我们提示,告诉我们这个字该怎么读。

不过呢,《说文解字》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里面有些解释,我看了也是一头雾水。

也许是因为时间隔得太久了,很多当时的文化、习俗我们现在不太清楚了。

就好比我们现在看一些古老的外语,虽然字母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可是呢,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啊。

就像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一旦找到一点线索,就会特别兴奋。

《说文解字》对汉字研究的贡献(1)

《说文解字》对汉字研究的贡献(1)

汉字研究的重要性
汉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丰富 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可以深 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
汉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汉字仍然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汉字 的研究,可以改进和优化汉字的书写、排版、识 别等方面,提高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效率。
丰富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1 2 3
阐释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分析,揭示了汉字所蕴 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如尊卑、礼仪、道德 等。
展现了汉字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汉字书法艺术的研究,展现了汉字独特的 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推动了汉字书法艺术的传 承和发展。
促进了汉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和传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引言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的作者及成书时间:《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成书于 公元1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 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 辞书。
《说文解字》的内容及编排:《说文 解字》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 )1163个,共10516字,均按540个 部首排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CHAPTER 04
《说文解字》对汉字研究的 贡献
确立了汉字研究的科学体系
建立了汉字形、音、义的完整体系
01
通过分析字形,探究字音和字义,为后世汉字研究提供了基本
范式。
对汉字进行了系统分类
02
将汉字按照字形、字义和读音等标准进行分类,有助于深入研
究和理解汉字。
揭示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介两汉时期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的成型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学术思想的争鸣,尤其汉代崇尚经学,全都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语言学著作蜂出,许慎《说文解字》便是其中一部。

以下我便从四个方面对《说文解字》进行简要介绍:一、《说文解字》作者及成书年代: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漯河市召陵区许庄村人,生于约公元58年,卒于147年,约92岁。

许慎属古文学派,从师于古文经学大师贾逵,古文修养基础深厚,他创作《说文》与跟贾逵学习古文经有很大关系。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载:‚慎性实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

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说文》后叙称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始着《说文》贾逵尚在世。

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4年)与马融,刘珍及博士议郎五十余人在东观校五经,诸子和史传‚以文字未定未奏上‛,至其子许冲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献书。

前后历经二十二年,惨淡经营,可见许慎为成就此书花费了半生心血。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成书于洛阳),(汉)许慎撰。

成书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历时21年,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字书之一。

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书献给皇帝。

二、《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说文》不仅是一部古代文字学大典,而且也是一部‚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语)的百科全书。

《说文》涉及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礼仪等,因而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史料价值极高。

它不仅有助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字的音、形、义,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也适合于了解和爱好中国文字学的读者阅读。

《说文》十四卷,又叙目一卷为十五卷,每卷分上、下共三十卷,收字9353,又重文1163,注文约十三万余字。

《说文解字》的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的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的名词解释作为中国四大字书之一,《说文解字》是关于汉字的一部著作,由东汉时期的许慎所撰写。

作为一部古代字典,它不仅记录了汉字的结构、音韵、用法等基本信息,还融入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等方面的思考和解读,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说文解字》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

许慎,字巨然,汉朝末年东汉初年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之一,曾在汉光武帝的宫廷担任过鲁国太守的职务,后辞官退居到家,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和写作。

《说文解字》是许慎晚年所著,共二十卷,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

2. 《说文解字》的组成部分:印、句、释、源。

《说文解字》的组成部分,按照许慎的编纂思路,分为了印、句、释、源四个部分。

其中印主要是介绍汉字的形状、结构,句则涉及到汉字的用法和词义,释则解释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源则介绍了汉字的来源和演变历史。

3. 《说文解字》的作用:识字、读书、研究。

《说文解字》在古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识字和学习文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和用法。

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参考,可以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化、民俗、诗词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资料。

4. 《说文解字》的特点:形音义三合一、纠正错讹、融汇贯通。

《说文解字》的编纂思路独树一帜,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形音义三合一。

许慎认为,汉字的形、音、义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在编纂《说文解字》时,将这三者的关系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编纂思路。

同时,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还纠正了一些汉字的错讹和误解,为后人汉字的正规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还将当时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理论进行融合和整合,达到了融汇贯通的效果。

5. 《说文解字》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研究的经典之作,《说文解字》对中国文化、历史、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人研究汉字的来源、演变和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成为后世汉字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学者的重要参考。

论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多形字

论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多形字

论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多形字袁静【摘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汉字中有些形声字具有一个声旁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这些字被学术界称为多形字.目前学术界对于多形字的认识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总体来看,多形字是不存在的,是许慎错把象形字、会意字、一形一声的形声字分析成了多形字,从《说文解字》的体例及时代的局限等方面能够探究其出现的原因.【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说文解字》;许慎;多形字【作者】袁静【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2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对文字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六书”理论,其中对“形声”是这样说明的:“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316,并选“江”“河”两个字为例。

形声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音,被称为“声符”;另一部分表意,被称为“意符”,又称形旁。

《说文解字》中有些形声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形字。

如:“疌,疾也,从止从又,又,手也,屮声。

”[1]32一、《说文解字》中多形字的研究概况对于《说文解字》中的多形字,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认为多形字是不存在的。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一个形声字只要一个声旁就足够了。

形旁一般是用来指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别的,也没有超过一个的必要。

”[2]汤可敬在其论文《〈说文〉“多形多声”说研究》中分析了82个“多形多声”字,认为《说文解字》的“多形多声”说“往往是把多层形声字误解为多形字或多声字”[3],否定了多形字的存在。

彭霞等人在《〈说文解字〉形声字之“多形多声”问题分析——兼论形声字形成的层次性》中考察了77个多形多声字的结构和来源,认为形声字的“多形多声”说是许慎误解的结果,是应当被否定的。

说文解字常识介绍

说文解字常识介绍

说文解字常识介绍一、说文解字的编纂背景说文解字是由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编写而成,成书于公元121年至公元147年之间。

许慎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学者,他精通经史文献,对文字学有深厚的造诣,被誉为“文辞之精达”。

他在撰写《说文解字》之前,曾经在学术界和政府担任要职,为研究、整理文字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说文解字的编纂,正是基于对汉字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和整理,旨在为后人提供一部系统的汉字字典,帮助人们理解和使用汉字。

二、说文解字的组成结构说文解字分为上下两行,上行是字的形体,下行是字的解释。

在解释部分,许慎按照汉字的内在含义,以形声、会意、象形等方式进行解释,对每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说文解字按照汉字的部首进行排列,以三十六部首为序,便于查找和使用。

在编纂过程中,许慎注重字形、字义和字音的结合,努力使解释尽量贴近实际使用,对于每个字的解释一丝不苟,力求精准。

三、说文解字的主要特点1. 系统性和综合性:《说文解字》全书收录了9000多个汉字,囊括了当时已知的汉字大部分,涵盖了官话、闽南语、粤语等不同方言的词汇。

《说文解字》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使其成为一部涵盖面广泛,内容丰富的汉字字典。

2. 精细入微的解释:《说文解字》对每个字的解释都十分详尽,不仅包括了字的形态、来源和构造,还包括了字的义项、用法和发音。

这种精细入微的解释,为后人进行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 修辞和含义的解读:《说文解字》在解释汉字时,注重了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解释通俗易懂,并且在解析字的内在含义时,着重阐释了字的意义和象征特征,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四、说文解字在汉字学研究中的意义1. 汉字词源和演变的研究:《说文解字》通过对汉字的形体、构造和含义进行详细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汉字的发展轨迹和构造规律,对汉字词源和演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汉字教育的重要工具:《说文解字》是汉字教育的重要参考工具,它系统地介绍了汉字的形体和含义,对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字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39.《说文解字》一书共收篆字个,盒 一个,重文 1163个

39.《说文解字》一书共收篆字个,盒 一个,重文 1163个

39.《说文解字》一书共收篆字个,盒一个,重文
1163个
《说文解字》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后因年代久远而失传。

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如:清代的段玉裁注释本即用此版《说文》为底稿而加以注释。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

共收字头9353个,重文(古文、异体等)1163个,字头以小篆为准,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介

《说文解字》简介《说文解字》简介《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字叔重)编著的。

《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原书作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许慎说“文”解“字”: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编排: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结构,创立540个部首。

部首的排列次序,除“始一终亥”外,主要是“据形系联”(按照形体相似或相近的原则排列)。

每部中的字主要是根据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再分析其先后次序大致是“先实后虚”。

说解: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

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说文解字》由“文字”和“说解”两部分组成。

《说文解字》收正字及重文共10516个,可谓集汉代文字之大成。

重文即异体字,包括古文、籀文、篆文、秦刻石、或体、俗体、奇字、通人掌握的字、秘书中的字,共九类。

《说文解字》以小篆作为字头,与小篆不同的古文和籀文则作为重文。

这是正例。

有时为了立部的需要,把古文作为字头,把篆文列为重文。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约58年—约147年)著。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

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

一般由他人记述,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

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转》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1所作。

《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着重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作。

《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也是为解释《春秋》而作。

相传是子夏弟子鲁人谷梁赤所作。

经: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

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孔门弟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他开辩私学,广授门徒。

据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实未必是确数。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有七十七人,《孔子家语》后世记有72人,后世亦有七十二贤人的说法。

其中最杰出的十人被称为“孔门十哲”如好学者颜回、极孝者闵子骞、善辩者子贡、文学杰出者子夏。

四门十哲:四门是指:孔门四科,也便是“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学问。

“十哲”:十哲是孔子门下最良好的十位学生。

他们知识、学问、人品、道德都很优秀,排在前十位。

分别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钱剑夫
【期刊名称】《辞书研究》
【年(卷),期】1979(000)001
【摘要】<正>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完整的和最早的一部字典。

在它以前,已有一些带有字典性质的小学读物,如《史籀篇》、《苍颉篇》和《急就篇》等。

除《急就篇》外都早亡佚。

但据过去古书所引及其辑本,《苍颉篇》已具后来字典的规模,不单是小学识字课本。

所以,说我国古代没有字典,或者说我国字典的历史很浅,都是不符事实的。

【总页数】19页(P229-247)
【作者】钱剑夫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说文解字》贡献及流传版本概述 [J], 王文娟
2.论《说文解字注笺》对《说文解字》的阐释 [J], 王娅维
3.论《说文解字注笺》对《说文解字》的阐释 [J], 王娅维
4.试论《说文解字注》与《说文解字义证》"因形求义"思想的当代辞书学价值 [J], 刘伟
5.近二十年《说文解字》部类研究情况概述 [J], 裘晓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段玉裁创作的语言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2年。

《说文解字注》是有关《说文解字》注释、研究著作中用力较深、较有成就的一部。

该书共30卷。

该书全面阐述了汉字的构造原则,对经字、音韵亦多有创见。

书后附有《六书音韵表》,根据《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分古韵为六类17部,也是古音学的重要著作。

《说文解字注》三十卷,卷后附有段氏古音学著作《六书音韵表》五篇。

卷后所附,《六书音韵表》根据《诗经》用韵和谐声字,把古韵分为六类十七部,是《说文解字注》为《说文》诸字标注上古韵部的依据。

共五篇:第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这是全书的总纲,联系《广韵》,划出了古韵十七部的轮廓;第二,《古十七部谐声表》,结合文字谐声,列出了古韵十七部字的谐声偏旁:第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讲明各个韵部之间的沟通关系,把十七部按语音的远近分成六类,说明“同类为近,异类为远”:第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按十七部的顺序,排出《诗经》的用韵情况;第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排出《国语》《楚辞》等群经的用韵情况。

第四、第五两表,是用古韵十七部来分析《诗经》等经典著作的用韵情况,反过来,也是用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来作为古韵十七部的证明。

段玉裁为《说文》作注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品思想一、比勘二徐(徐铉、徐锴)本,刊正传写和刻本的谬误。

《说文》经过历代传写到宋代刻板,讹夺已多,明人用宋本开雕,又出现了一些错误。

段玉裁根据《尔雅音义》《玉篇》《韵会》《太平御览》等书对小徐本,特别是错误较多的大徐本进行了审慎的校勘,改订了不少地方。

二、阐明《说文》的体例。

许慎《说文》并没有凡例,段氏在注中实际上作了一些凡例,如关于分部、关于古籀、关于列字次序、说解、声训、“读若"等,段氏均在注文中逐一阐释其应用条例,方便了读者。

三,段氏在词汇研究方面,对《说文》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1)关于引申义和假借义。

《说文》只讲本义,不讲引申义。

文字学-说文解字

文字学-说文解字

四,《说文》的价值贡献 说文》
1.建立部首 . 2.训释本义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 4.以六书分析汉字 5.保存古代文化 5.保存古代文化
五,《说文》的局限性 说文》
1.析形的错误 1.析形的错误 2.释义的错误 2.释义的错误 3.部首编排法还不够科学 3.部首编排法还不够科学
第二节Leabharlann 《说文》学 说文》唐宋时期的《说文》 一,唐宋时期的《说文》学
1.李阳冰:字少温,约生于唐开元年间,卒年不详. 李阳冰:字少温,约生于唐开元年间,卒年不详. 李阳冰 李阳冰工篆书, 李阳冰工篆书,自称是秦朝李斯以后书写篆字的 第一人.曾刊定《说文》三十卷,今不传. 第一人.曾刊定《说文》三十卷,今不传.据 说文》徐铉校订本所引, 《说文》徐铉校订本所引,李阳冰大致做了不少 正形(纠正《说文》篆文的写法及形声的分析), 正形(纠正《说文》篆文的写法及形声的分析), 正义( 说文》的解说提出不同意见)的工作, 正义(对《说文》的解说提出不同意见)的工作, 他是第一个大胆怀疑许说的人, 他是第一个大胆怀疑许说的人,其中虽然有不少 误改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刊定《说文》 误改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刊定《说文》还是 有功绩的.是今天知道的最早对《说文》 有功绩的.是今天知道的最早对《说文》进行整 理和研究的学者. 理和研究的学者.
第三章
《说文解字》及《说文》学 说文解字》 说文》
第一节 许慎和《 许慎和《说文解字》
一,作者简介
许慎( 58年 约147年),字叔重 字叔重,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 汝南人, 博学经籍" 汝南人,"博学经籍",旁及先秦诸子百家和天 历算,医药,历史等, 文,历算,医药,历史等,为他以后著述打下了 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 他精通战国时六国文字,又贯通今文, 他精通战国时六国文字,又贯通今文,古文 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公元100年他草成不朽名著《说文解字》, 公元100年他草成不朽名著《说文解字》 100年他草成不朽名著 又经多次的补充,修订,于公元121年形成定稿. 121年形成定稿 又经多次的补充,修订,于公元121年形成定稿. 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 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一)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一)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一)《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精选《永乐大典》《汉书》《礼记》《诗经》《越绝书》《文心雕龙》《齐民要术》《水经注》《说文解字》《茶经》等经典典籍。

2022 年9 月24 日晚8 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永乐大典》。

《说文解字》创造了字典式的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

《说文解字》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一直成为编字典的一种主要体例。

《说文解字》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说文解字》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因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说文解字》通过对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章节梳理】作者特点价值《说文解字》章节内容秦以前秦以后《〈说文解字〉第一》特点:书体演变的时代。

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

演变:①识字是教育的初步。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

不久便有了隶书,识字变得简易。

②汉代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这是汉代隶书的标准。

魏晋之际,变为“正书”。

晋至唐代,又称为“隶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③汉初已有草书,称为“章草”。

魏晋称为“今草”。

④正书本是扁方的,从晋代开始,正书逐渐简化,到陈隋渐渐变方,至唐代又渐渐变长,这便是“行书”。

行书介于正书与草书之间,最为适用。

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象形字本于图画,假借字以声为主,形声字以偏旁分别,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程序。

东汉和帝时期许慎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9000个字。

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9000个字分属540个部首。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是元代书家高鹗编著的一部汉语词典,是中国迄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之一,也是山东省收藏最宝贵的字书,书名取自荀子《尚义·劝劳》中“说一解百。

解千,
字之本也”。

高鹗着述了汉语字词表达方法,为今后出版古籍字词用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借鉴,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现代汉语语言学。

《说文解字》共8卷,其分类法是按照“形声字、会意字、會形複合字、迁汉化音字”四部分分类。

另外,通过添加构字詞、义音字項,高鹗还对许多流行的口语词语进行了辨
析解释。

《说文解字》是世界上首部由一人编写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文字史之祖”,它
整理了2000多年来中国文字发展演变的情况,从各时期以几百个字集及其他文献文物中
处理出总计4800多个字词。

高鹗以字旁、字形及相关文字解释词语,伴随有篆隸楷书的
篆刻模本,使古文字保存完整而清晰,历代读者使用无困难,进而极大地促进了汉语文字
及其文化的传承。

《说文解字》为历代汉文阅读、学习、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此可看出它被普世学
术界所公认,作为历代文字史研究和汉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至今仍为汉文研究和汉语文
化保存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深远
的影响。

《说文》四大家名词解释

《说文》四大家名词解释

《说文》四大家名词解释
摘要:
一、介绍《说文》四大家的背景和成就
二、详细介绍每位大家的代表作和学术贡献
三、总结《说文》四大家的影响和地位
正文:
【提纲】
一、介绍《说文》四大家的背景和成就
《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杰出学者: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他们在清代学术氛围的熏陶下,致力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国的语言文字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提纲】
二、详细介绍每位大家的代表作和学术贡献
1.段玉裁:其主要著作《说文解字注》是对许慎《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和补充,书中对字的形义、音韵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被誉为清代学术的重要成果之一。

2.桂馥:其代表作《说文解字义证》以实证的方式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义进行了疏证,对字的形义、用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朱骏声:其著作《说文通训定声》是一部以音韵学为基础的字典,对字
的音、形、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析,对后世影响深远。

4.王筠:其著作《说文句读》、《说文释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说文解字》进行了讲解和诠释,使这部古代字典变得更加易懂,为普及《说文解字》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纲】
三、总结《说文》四大家的影响和地位
《说文》四大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学领域,也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著作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财富,也是普及汉字知识的重要教材。

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使他们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清代学术的杰出代表。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内容概括+真题集锦+朱自清轶事+读后感++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内容概括+真题集锦+朱自清轶事+读后感++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内容概括+真题集锦+朱自清轶事+读后感《说文解字》内容概括仓颉造字说: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zhòu)篇》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史籀”是“书记必读”之意,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仓颉篇》:李斯《仓颉篇》七章,赵高《爰历篇》六章,胡毋敬《博学篇》七章,所选字,大部分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汉初,三篇合一,单称《仓颉篇》。

西汉史游《急就篇》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小篆外,兼收籀文,“古文”,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

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杨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

l“小学”: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称“小学”,文字学。

【编者按:“小学”即是“学小”。

中国学问上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呢,那当然是文字啦,没有比汉字更基本的啦。

它就像一块砖一块瓦一样,由每块砖瓦才组成高楼大厦。

在国学上的“小学”指的是文字、音韵、训诂。

在清朝又开出来叫‘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三门学问在国学里被称为“小学”。

大学: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六书”: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名字到汉人书里才见,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互训)、假借。

书体衍变:小篆、隶书、汉隶(晋唐之间,又称为六分书)、草书(章草)、今草(魏晋)、正书、楷书(晋代)、真书(宋)、行书(起于晋代)。

【重点】名著与中考2021年中考首次出现古诗书法抄写题型,实际上考点是“书法字体识别与鉴赏”,与本书《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字体衍变”对标。

2021年广东卷2022年广东卷2022年禅城一模2022年南海区、三水区二模2022年禅城华英三模随读演练1.仓颉造字的传说,末期才有。

赵会玲期末论文说文解字

赵会玲期末论文说文解字

赵会玲期末论⽂说⽂解字《说⽂解字》概述及⽕部字浅议[摘要]《说⽂解字》在中国语⽂学史上占有⾮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历代学者都重视对其的研究,以⾄于从古⾄今关于《说⽂解字》的著作和名篇数不胜数。

⽽本⽂主要在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说⽂解字》的材料来源、版本注本及说解⽅式等作⼀个概述,并在此指导下,对⽕部字从分类、说解⽅式及功⽤三个⽅⾯进⾏浅议,以期对《说⽂解字》能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版本;注本;说解⽅式;⽕部字《说⽂解字》(以下简称《说⽂》)是我国语⽂学史中⼀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它为汉语字典创⽴了部⾸,⽤五百四⼗部统摄当时所有的⽂字,并逐字解释其形、⾳、义,把⽂字、声韵、训诂溶于⼀炉。

它还⼴泛地引⽤典籍,以证明其解释的可信度。

但是就《说⽂》本⾝⽽⾔,因其⽂字简古,不容易读懂,所以很多学者都试着为说⽂做注,于是就出现了⽐较著名的注家和注本,下⽂将⼀⼀介绍。

另外根据各注家对《说⽂》的解说,本⽂对其说解⽅式进⾏了归纳总结。

最后根据前⾯的解说重点对⽕部字进⾏分析,希望能对《说⽂》有更深的理解。

⼀、《说⽂》的材料来源《说⽂》的材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个⽅⾯。

⾸先是⽂字形体⽅⾯的材料来源,许慎在《说⽂》中说“今于篆⽂,合以古籀。

”,就是把周秦以来久经使⽤的九千三百五⼗三个篆⽂作为⽂字的主体规范。

此外,把⼀千⼀百六⼗三个古⽂、籀⽂、⼤篆等别体作为重⽂。

其次是对每个字说解的材料来源,许慎在《说⽂》序中说“博采通⼈,⾄于⼩⼤,信⽽有证。

”根据研究,《说⽂》对⽂字形⾳义各⽅⾯的解释引⽤了孔⼦、董仲舒等三⼗⼀家解说。

⼀云博⼠说也有⼋家。

引了汉代所传古代⽂献,如《易孟⽒》、《书孔⽒》、《诗⽑⽒》、《礼》、《周官》、《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三⼗四种⽂献古籍。

最后《说⽂》中引⽤⽅⾔俗语约有⼀百七⼗⼏条,其中见于《⽅⾔》⼀书的约有六⼗⼏条,但《说⽂》所引⽅⾔与《⽅⾔》⼀书相⽐,在⽂字上互有详略。

⼆、《说⽂》版本和注本《说⽂》是由许慎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完成的,并由其⼦许冲进献给朝廷。

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正统的辞典之一,其作者高吴贞安于约公元前2世纪成书,为各代书香文化辞典。

该书收录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汉字,并以按字顺序排列的方式对每个字的读音、义项等作了详细的记述,是文言文的重要资料。

《说文解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儒家文化中,书写符号以及汉字是儒家文学传播的基础,《说文解字》提供了古代汉字的来源和真正的意义。

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汉字和文学的“起源典籍”,称为“文字之祖”。

《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是对字的注释,每个字被称为“字根”,根据其字形读音、义项等特征给出解释。

《说文解字》中每个字根都分三层。

第一层是“正字”,即注释当时汉字的形状、读音和解释;第二层是“变字”,即注释当时汉字变形后仍保持意义不变的字根;第三层是“别字”,即注释与正字(即古代汉字)音形不一致但有着相同意义和记号的字根。

《说文解字》还记载了汉字的变形,按照变化的形态分为五类,比如旁化变形、转移变形、去等变形等。

旁化变形是指将汉字的部件、顶部或底部的部件移出原字的形式,可以形成新的汉字;转移变形是指把一个字的部件转移到另一个字上去,也可以形成新的汉字;去等变形是指将汉字中的某一部分去掉而形成新字。

此外,《说文解字》还包括中国古代文字现象及其形成等内容,以及古代文字的字体、古代汉字文献与技法、说文解字及古代汉字学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说文解字》,我们得以深入地了解古代汉字的字形、读音以及意义,进而探讨古代汉字文化,为《说文解字》的传播和研究做出贡献。

《说文解字》不仅是汉字的词典,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其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说文解字》继续担任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职位。

《说文解字》贡献及流传版本概述

《说文解字》贡献及流传版本概述

《说文解字》贡献及流传版本概述
王文娟
【期刊名称】《新世纪图书馆》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说文解字>所涉内容广泛,不仅对各代文字、文献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蕴藏着许多古代政治制度、农业、科技、琐事等內容,可以说是我国东汉前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之一.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王文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说文解字》的流传与版本 [J], 冯玉涛
2.《说文解字》版本研究综述 [J], 王伊佳
3.宋元递修小字本《说文解字》版本考述——兼考元代西湖书院的两次版片修补[J], 董婧宸
4.由《说文解字》的几个版本论到篆书创作中的字书运用 [J], 杨帆; 连超
5.大徐本《说文解字》四大版本小篆字形对比研究 [J], 周晓文;李国英;杨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
多条河流的名称 ,具体说 明了其发源地及流向 。 其 中有
多条为休 经 》 中未曾记载的 ,极大地弥补了 《 水经 》 的不足 ,亦
社会政治制度 、 天文历法 、 风俗习惯 、 医学科技等各方面的知 识 ,应用价值极高 。 以《 说文 · 支部 》“ 政字 ” 为例 , “ 政 ,正也 。从支 ,从正 ,正亦 声 。” 所谓 “ 正 ”, 就是使就范之意 。“ 政” 字从支 , “ 支” 本训 “ 小击
也 ”。 揣摩 “ 政” 之溯义殆 为 “ 强迫就犯 ”。 据此 , “ 政治 ” 本义是凭
不 可多得 的文献 。
籍提供了重要依据 ,是文字学上的巨著 。 《 说文解字 》 内容十
分丰富 “天地 、 鬼神 、 山川 、 草木 、 鸟兽 、 昆虫 、 杂物 、 奇怪 、 王 制、 礼仪 、 世间人事 ,莫不毕载 。” 可以说是汉代前的一部百科 全书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
, 幼

,

,



《 说文解字 》 系东汉著名经学家 、 文字学家许慎 约
年 ,字叔重 ,东汉汝南召陵人 所编纂 ,原书 篇 ,正文以小篆为主 ,收字 个 ,解说词

有证 ”。 经过十多年的悉心研究 ,终于在和帝永元十二年
篇 ,叙 目
年 正月草成此书 ,并附以 《 后续 》,此后不断修改 。汉安帝年
新世 纪 图书馆
编排都依此体例 ,至今沿用 。
年 第期
文献学与 目录学
为研究古代地理地貌 、 地壳变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诸如其他天文历法 、 风俗科技等不一一例举 。总之 , 《 说 文解字 》 包容万象 、 蕴含丰富 ,需要后人不断研究 ,加以利用 。
明确 “ 六书 ” 理论于文字构造之中
“ 六书 ” 最早见于 《 周礼 》,仅有名称 ,后人不断研究 、 丰 富 ,但均不成系统 。至许慎 《 说文解字 》 才第一次把 “ 六书 ” 理 论与汉字构造有机 、 系统地结合 。将小篆按字形构造区分为
宋伟明 《 说文解字 》 与许慎思想浅析 湘潭工学院学报 社
会版 ,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 史 北京 中华 书局 ,
刘新民 清代关于 《 说文解字 》 的论著 图书情报工作 ,
作 者信 息 黑龙 江省 图书馆助理馆 员 , 邮编 期 一 一 。
编校 彭 飞
借武力来实施的 , 是强权性的 。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制度的演 变 。再如 《 说文 · 水部 》 收字近 个 , 记载了江 、 淮、 河 、 济等
衍重刊仿宋小字本 ,即平津馆本 。民国影刊宋本 王赦 兰泉 所传小字本 ,即 《 续古逸丛书 》 和《 四部丛刊 》 初编影宋刊本 。 清陈昌治刻本 番禺陈昌治于清同治十二年
目 前流行最广 。
年 据孙星
《 说文解字 》 之前无引证形式出现 。 许慎在编纂时大量搜
集原始的古文字资料 ,并以此驳斥 “ 今文经 ” 学家的许多 “ 巧 说邪辞 ”, 实则为语言学的研究 , 乃至严谨的学风开辟了新
细注解 。至今可见的最早版本除唐写本 《 木部 》 残卷外 ,就只
有二徐本了 。现在流传的 《 说文解字 》 版本 ,多以 “大徐本 ” 为
蓝本 ,根据刊刻时代 ,可以分为明刊宋本 、 清刊宋 本和民国影
义” 的原则 。这为我们辨识古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 小篆记载 , 搭建辨识古字阶梯
刊宋本三大类 。具有代表性的有 明刊宋本 晚明毛晋和毛扁
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箱文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
极 的作用 ,并 且涉及 内容广泛 ,不仅在 学术上具有 不群 的贡
《 说文解字 》的贡献
《 说文解字 》 所收字来源广泛 ,析字严谨 、 规范 ,是我们认 识古文字 甲骨文 、 金文 的桥梁 ,更为我们注释古书 、 整理古
献 ,其实用价值更是影响深远 ,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和社会
这些都为他进一步修正完善 《 说文解字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说文解字 》 倾注了他毕生心血 ,终因病魔缠身在汉安帝建光
元年 年 遣子许冲献于朝廷 ,得以流传 。
形旁和声旁相结合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 说文解字 ” 就是对所 有汉字的本原加以阐释 ,故此得名 。 《 说文解字 》 完整而系统
衍 的平津馆丛 书本重刻为一篆一行本 。 此本属孙星衍系统 ,
《 说文解字 》 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 ,其校勘 、 撰著的著作
也不断出现 ,研究人员最多 、 成就最大的是清代 。 其中段玉裁
路 。《 说文解字 》 引用经文
条 其中包含 《 老子 》 、《 毛
诗 》、《 楚辞 》 等 , 引用其他古籍
名 ,后世版本有所改进 。
我国春秋时期就有字书出现 ,如 《 史搐 》 、《 仓颇篇 》 、《 急
就篇 》 等 ,但都是作为孩童启蒙识字的教材 , 编辑以易记 、 诵
读为主 ,并无任何解释 。 许慎则根据 “ 分别部居 ”、“ 据形系联 ”
的原则 ,将近万字按偏旁分部归类 ,统 系于
个部首之下 。
这种编排法一直影响着后世的辞书编撰 ,如 晋代吕忱的 《 字 林 》、 梁顾野王的 《 玉篇 》 等均依 《 说文解字 》 部首编排 , 明代梅 膺柞的 《 字汇 》 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 ,到清代的 《 康熙字典 》 的
文献学与 目录学
新 世 纪 图书 馆
年第 期
《 说文解字 》 贡献众流传版碑 概述
王文娟 黑 龙江省图书 馆
【 摘 要】《 说文解字》 所涉内 容广泛 ,不仅对各代文字 、 文献的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同时蕴藏着许多古代政治制度 、
农业 、 科技 、 琐事等内容 ,可以说是我国东汉前的一部百科全书 ,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多 得的重要文献之一 。 【 关键词 】 《 说文解字 》 版本
伽 文解字 》 总结小篆线条规律 ,保存了前秦大量的字体 ,
尤其是秦代以前的小篆 、 金文 、 糟文等上古汉语的文字 、 训话
以 及音韵资料 , 反映了古汉语文词以形义为主的面貌 。 因此对 探寻文字的本源 ,研究字义系统 ,辨别通假字 , 研究汉字之间
刊刻 , 即汲古阁本 。清重刊宋本 一 清乾隆三十八年
年 朱揭在汲古阁刊刻本基础上的仿宋重刊本 。清重刊宋本
二 清嘉庆十二年
年 额勒布所刻鲍惜分所藏宋本 , 年 孙星
即藤花榭本 。清重刊宋本 三 清嘉庆十四年
的各种关系意义重大 。可以说没有 《 说文解字 》,汉字原始形
构 、 本义和话音便无遵循之路 ,现代字体的整理也无据可依 。
首先使用 书证 和名人说引证
像物体形态的象形字 ,用符号表示抽象的指事字 ,有两个或 更多的象形 、 指事字组拼成会意字 , 由一声符和一字符构成 形声字 , 同一源头分化尊乳出转注字和利用同音字表意的假
《 说文解字 》的流传
《 说文解字 》 问世以来 ,倍受文学界关注 , 因而得以广泛 流传 。由于唐代李阳冰对其编排 、 纂法以致解说都做了大量
扬“ 五经之道 ”,辟 “ 巧 说邪辞 ”,提高古经学的地位 。 许慎秉 承文字训话之 道 ,根据先秦 古文字 经传 ,长期搜 集 小篆 、 箱文 、 六国古文等 文字材料 , 将其分 门别类 ,首次 系 统 阐明 了 “ 六书理论 ”,辨 明古人造字 条例 , 根据字形 分析每 一个 字的结构 、 读音 考究其本义 努力做到 “ 至于小大 信而
间许慎拜为校书郎中 ,校书东观 ,得见皇家藏书秘籍 。 许慎除 校书外 ,又经常给中宫近臣开课讲经 ,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 。
个 ,古文 、 箱文等异体重文
科 字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 、 影响最
大的字典 。 “文 ” 在古代是指独体象形字和指事字 , 这些字基 本能显示事物的原有形象 。 而“ 字” 则指由 “ 文” 引申和衍生的
条 ,引名人说
多家 如
的《 说文解字注 》、 桂馥的 《 说文解字义证 》、 王鸽的 《 说文句 读 》、《 说文释例 》 和朱骏声的 《 说文通训定声 》 最有名 ,尤以段
注为优 。 此外 ,近代的丁福保比较研究了各家专著 , 参考甲骨 文、 金文的资料 , 汇编成 《 说文解字话林 》 ,后来又补充资料续 编《 补遗 》 ,作为总注释 。 这些都为我们研究 《 说文解字 》 提供 了可靠的依据 。 参考文献
借字 。此六类例举说明 , 使 “ 六书 ” 成为了汉字的核心理论 。 形、 音、 义相结合的释字方式
许慎在对汉字进行字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 了一套形声
系统 ,将注音 、 解形和释义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 说文解字 》
中形声字约为 个 , 占 既 以上 , 其他不到 佩 的非形
声字也 大多是形声 字的声符 ,从而形 成了 “以形 为主 ,因形说
么 对文字学的贡献 开创 了部首编排辞书 、 字典 的体例
《 说文解字 》撰写目的及成书
许冲在 《 上 说文解字 表 》 中明确阐释了许慎著书的目
的 “臣父故太 尉南阁祭酒慎本以透受古 学 , 盖圣人不空作 ,
皆有依据 。 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 ,而文字意 ,其本由生 , 自《 周 礼 》 、《 汉律 》 皆当学六书 ,贯通其意 。 恐巧说邪辞使学者疑 ,慎 博闻通人 ,考之于透 , 作 《 说文解字 》。” 即不在训话本身 ,在发
改动 , 《 说文解字 》 原貌尽失 。 虽然北宋徐铱 、 徐错兄弟遵循许
慎本意 ,纠正了李阳冰的臆说 ,但原书已经无法恢复 。 徐兹奉
诏宋太宗所校订的版本 ,世称 “大徐本 ”。 “ 大徐本 ” 将原著分 为上下 卷 ,但无注解 ,又加人了原著没有的 多个字 , 卷 ,有详 分列在各部之后 。 又有 “ 小徐本 ”,为徐错所撰 , 共
王力 中国 语 言学史 北京 中 华 书局 ,
孔子 、 韩非子 、 贾 遴等 。但 《 说文解字 》 引证只有书名 ,没有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