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

合集下载

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二)

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二)

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二)作者:孙卫国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9年02月19日三、两征朝鲜与清和朝鲜宗藩关系的确立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上台,为了打破明朝所谓三方布置之策,【明末为了抑制后金,提出以辽东、皮岛、朝鲜为三方合击之势,采围堵之策.具体可参见李光涛:《毛文龙禳乱东江本末》,《明清档案论文集》,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3-254页.】派阿敏率军攻打驻守皮岛的毛文龙,顺击朝鲜。

但没想到朝鲜不堪一击,不足半月即迫近京城,朝鲜部队溃不成军,迫使朝鲜盟誓,从而与朝鲜建立兄弟之国的关系。

十年后,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以朝鲜不朝贺为由,再次出兵,迫使朝鲜国王仁祖订立城下之盟。

朝鲜与清由兄弟之国的平等关系变为宗藩关系,从而确立了随后200多年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基调。

两次战争迫使朝鲜屈服,但朝鲜始终未能心服,在清朝的武力征服下,朝鲜成了清的藩属,但朝鲜却千方百计维持与明朝的关系。

明朝灭亡后,朝鲜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大讲尊周之道,既表明朝鲜承继了中华正统,同时表明其反清的立场。

天聪元年(1627)正月初八日,皇太极命阿敏率军攻打驻守朝鲜的毛文龙,顺便攻打朝鲜。

十四日攻入义州,长驱直入,朝鲜军队望风披靡,廿一日克安州,廿六日入平壤,遂开始与朝鲜谈判。

朝鲜虽然军事上远不是后金的对手,但在谈判过程中却充分显示了作为“礼义”之邦的特色。

朝鲜为了确保与明朝的君臣关系,坚持事大理念,与阿敏的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谈判,顽强地对抗后金。

朝鲜之所以这样做,固然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但更重要的是基于春秋义理。

从正月二十七日阿敏试着遣人致书于朝鲜国王仁祖开始,一直到三月三日,后金八大臣与朝鲜盟誓,历时月余,谈判过程较之战争经过长了许多。

后金最初坚决要求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而后金与朝鲜则约为兄弟之邦。

但朝鲜极力反对断绝与明朝的关系,因“大义所系,断不可许”。

【《李朝仁祖实录》卷15,仁祖五年二月己亥.】朝鲜举国上下咸认为:“此则君臣天地,大义截然,有以国毙,不敢从也。

浅论清军入关前大清的对朝政策

浅论清军入关前大清的对朝政策

浅论清军入关前大清的对朝政策摘要:1637年,在大清的胁迫下,朝鲜与大清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

在清军入关前,清政府根据当时朝鲜所起的战略作用,制定了从示好拉拢到威胁压迫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清朝入关前;朝鲜;政策一、示好拉拢后金时,努尔哈赤就意识到了朝鲜在战略上的优势地位,竭力讨好朝鲜,试图割裂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向朝鲜表达共筑反眀战线的意愿。

皇太极继承汗位,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当时正值清军和明军在关外争夺呈白热化,而朝鲜扼守着关外与关内的要冲。

皇太极为了得到这个可以对抗大明的砝码,派遣使者致书朝鲜示好。

但是朝鲜很快拒绝了大清的示好,这让皇太极十分恼怒。

其实朝鲜在当时的决定是具有合理性的。

明朝建立伊始,就与朝鲜建立了良好的朝贡关系,“壬辰战争”中万历皇帝派兵入朝,驱逐日本军队出朝鲜,拯救朝鲜于危亡之中,眀王朝更成了朝鲜李氏王朝的救星。

“世守忠贞,永资屏汉”①,是李氏朝鲜向大明许下的誓言,朝鲜对明朝的忠诚,大清仅凭借一纸文书是难以撼动的。

再者,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当时明清角逐,孰赢孰输还没有定论,任何一个草率的决定都会让朝鲜饱受灾祸,而且从表面上看,当时明朝所占之地和兵员都超过大清,故朝鲜继续选择维系与明朝的关系也在情理之中。

二、发动战争,确立宗藩关系明朝也尤为重视朝鲜的战略地位,希望通过联络朝鲜,构筑关外明军和朝鲜军队的联合战线,确保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海上通道的畅通无阻,随时接济关外的明朝军队,起到牵制大清的作用。

皇太极十分担忧朝鲜与大明联合,所以当朝鲜拒绝他的请求后,他就改变了自努尔哈赤时就实行的对朝鲜的讨好拉拢政策,转而用征服战争来强制朝鲜归顺大清。

1627年皇太极以“四大罪状”攻打朝鲜,并主要攻打驻扎在朝鲜的眀军,削弱明军力量。

此战中朝鲜大败,后金胁迫朝鲜签订《江都和约》,与之形成兄弟之邦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明王朝因为本国混乱,无暇顾及后金在朝鲜的为所欲为,并没有尽到一个宗主国保卫其附属国的责任,这让朝鲜对眀失望的同时也再也不敢公开支持明朝。

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

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

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班级:行政管理一班学号:130302101 姓名:王徐旺宗藩体制是东亚地区中国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间的一种不平等的封建国际系统结构。

封建宗藩体制的解体,是晚清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鸦片战争后,亚洲国际政治舞台上存在两种不平等的国际系统结构:一种是西方殖民帝国与殖民地国家构成的殖民体系;一种是清王朝与周边国家构成的宗藩体系。

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已失去了往日的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被纳入殖民体系的范畴。

另一方面,中国仍是宗藩体制下的宗主国,笼罩着“天朝上国”的神光,对各藩邦“施字小之恩”,并力图维持这种古老的封建宗藩体制。

可以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包括琉球问题、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都与这个问题有直接联系。

所以简要分析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及其原因。

一、晚清宗藩体制建立的原因晚清宗藩体制是清王朝与藩邦之间封建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它是儒家王道思想在国际舞台上的延伸与扩展。

“天朝”与“藩邦”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垂直关系,是不平等的封建国际关系。

宗藩体制是通过朝贡、敕封等一系列封建礼仪来维系的。

政治上,宗藩体制表现为封建礼仪的不平等,如藩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宗主国朝贡称臣,奉天朝正朔,宗主国对藩邦进行敕封等,表现了宗藩之间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经济上,宗藩体制通过朝贡、赏赐及附载贸易,增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

文化上,宗藩体制促进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宗藩体制的形成和维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这种体制存在的前提是宗主国国力强大、藩邦弱小,双方国力对比悬殊,藩邦慑于中国武力的强大,而循守贡献礼仪,对宗主国俯首称臣。

因而,清朝宗藩体制都是在清朝处于全盛时期确立的。

而且,清朝与朝鲜和缅甸的宗藩关系就是直接通过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

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非成文契约性及其更张

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非成文契约性及其更张

契 约性 的特征 和演变进 行论 述 , 以求 教于学 界 同仁 。
中朝 宗 藩 关 系的 非 成 文契 约 性之 形 成 与表 现
下来 。在 明清两代 , 中朝 宗藩 关 系 以 经 常性 的朝 贡
赏 赐和使节往 来 为主要表 现形式 。这种 关系 没有成 文条 约来 明确 双方 的权利 和义 务 , 明显 地 表现 出 即 非成 文契约性 的特 征 , 因而完 全 不 同 于 当时 欧美 国 家 已经 形成并 趋 于完备 的近代 国际关 系模式 。 中朝 中朝之 间 的朝 贡关 系 有着 悠久 的历史 , 是从 但 严 格意义 上来说 , 中朝宗 藩 关 系 的制 度化 是 在 明代
论清代中 朝宗藩关系的非成文契约性及其更张
孙 防
( 山东 大 学 历 史 文 化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0 0 ) 5 10

要: 清代 中 国和 朝 鲜 的 宗 藩 关 系是 不 同于 近 代 以缔 约 为 主要 形 式 的 双 边 关 系, 确 认 和 维持 并 无成 文 条 约 其


宗藩关 系 的非 成文 契约性 一直持 续到 1 9世纪 8 0年
代清朝 实行“ 约保 藩” 策时为 止 。 立 政 非 成文契 约性 的特征对 中朝关 系 的历史走 向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 响 。这 一特征 的长 期延续 及其 与近代
初 年完成 的 。中国和朝 鲜在领 土 幅员 和综合 实力 的 对 比上 , 处于极 度 的不 对称 状 态 。朝鲜 在 地理 上 都 的开放性 , 决定 了 自身容 易遭 受陆上 和海上 的入侵 , 因此无论 是在统 一 时期 还 是在 分 裂 时期 , 鲜对 长 朝 期 的 国家 安全都有 强烈 而持续 的诉求 。 自从 朝鲜半

甲午战争前朝鲜对华经济贸易关系及其历史影响

甲午战争前朝鲜对华经济贸易关系及其历史影响

2015年3期总第778期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这场战争严重改变了东北亚国际秩序,使朝鲜被日本拉出了以清政府为核心的宗藩体系,中朝两国不但在政治关系上走向近代化,在经济贸易关系上也逐渐开始按照近代通商规则办事,摒弃了以往朝贡贸易为主的经济贸易形式。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朝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尤其是其中的朝贡贸易,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圈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典范。

从1392年李氏朝鲜建国,到1897年“大韩帝国”建立,在这五百余年的时间里,朝鲜是中国最稳定的外藩,从而也与中国保持了稳定的经贸往来,研究甲午战争前朝鲜对华经济贸易关系,分析其历史影响,对中国进一步扩大与朝鲜和韩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甲午战争前中朝两国间经济贸易概述甲午战争前的中朝两国间贸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方面是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另一方面是官方主导民间经营的边市贸易。

其中,前者在中朝两国间贸易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这也体现出当时整个中华文明圈区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特色:即政府对经济贸易发展高度控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中华文明圈地区的区域内国际贸易发展规模虽然比较客观,但是质量和效益却不如同时期西方文明圈的区域内国际贸易。

为了深入分析中朝两国间经济贸易,这里主要分析研究作为当时中朝贸易支柱的朝贡贸易。

1.明鲜朝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1)明鲜朝贡贸易的形成朝贡贸易是中华文明圈文化观念上多层次文化圈和政治上宗藩体系在经济上的直接体现。

明朝初年,朝鲜接受中国册封,并被明太祖朱元璋列入“不征之国”,正式被纳入以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之中。

在此后的历史中,明鲜朝贡贸易虽然不如郑和下西洋时期印度洋沿岸各国与明代中国之间朝贡贸易那么光辉耀眼,但也有所发展。

明鲜朝贡贸易初期形式简单,主要是使臣代表国王入朝上贡,然后接受皇帝的赏赐。

这一贡一赐之间,价值规律并没有起决定作用,往往是其政治性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性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朝贡的朝鲜“燕行”人员所从事的使团贸易逐渐取代了这种简单的贡赐关系,成为朝贡贸易的主体,而其中主要形式就是“八包贸易”。

中日甲午战争导火索为什么是朝鲜?

中日甲午战争导火索为什么是朝鲜?

中日甲午战争导火索为什么是朝鲜?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从甲午战争至今的一个多世纪,朝鲜半岛仍是东亚乃至国际社会的特殊焦点。

历史与现实相纠缠,也使得它今天的现实更为复杂。

也正因为此,更值得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疏理当年中日这场甲午之战的起源。

东学之乱1894年,弥漫于整个东亚的不安定,首先是从中日之间的小国朝鲜引起的。

而新年之初即爆发的这场政治动荡,又似乎预示了它的影响将超越整个甲午之年,甚至更加久远,最终直接引发整个东亚格局的大动荡。

甲午年正月初十,朝鲜全罗道古阜郡爆发了一场农民骚乱。

骚乱起因很简单:粮食连年歉收而地方官员依旧以高压姿态征以重税。

其实1894年的这场农民起义,并不是朝鲜历史上石破天惊的第一次,而只是近几年绵延不断的农民骚乱的又一起,也是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下,底层民众孤注一掷式的反抗。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甲午之年的这场农民起义,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令当权者心惊肉跳的巨大能量。

起义者领袖是东学党人全琫准——东学党人自称“东学道”,其创始人叫崔济愚。

1860年某一天,崔济愚自称得到天主启示,授予咒文,布教济民。

东学道虽然从创立之初就被朝鲜政府当作“左道”、“邪教”而严加禁止,创始人崔济愚也很早就被处死,但是它提出的诸如“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等口号,很好地迎合了中下层民众,因而在地下得以迅速传播。

这次起义更像是东学党人积蓄了若干年能量的一次总爆发,东学军纪律异常严明,最初取得节节胜利。

沿途参加东学军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起义队伍一路高歌猛进。

到了5月底,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东学党声势大振,其他地区的东学道徒也群起响应,东学军规模空前盛大,已席卷了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拥有十几万武装力量了。

起义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不断传到首都汉城,42岁的朝鲜国王——高宗李熙一直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到了1894年,统治朝鲜的李朝已持续了5个世纪。

1863年,朝鲜国王哲宗李昪驾崩,因其早逝无子,出身皇族的李熙继了位。

近代之前朝鲜对华观点演变

近代之前朝鲜对华观点演变

③ 明清之际朝鲜对华观嬗变之原因
首先,朝鲜王朝自古秉承以春秋义理为核心的中华正统观, 这种正统观决定了其对明、清两朝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
其次,清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是在武力征服的基础之上所建立 的,清对朝鲜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进行了严 格的限制和苛刻的要求。
再次,特定朝代与历史上的个案现象也对这种对华观的嬗变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作为人质入清的孝宗王回国后积 极倡导“北伐”;日本、南明、台湾等势力对清初政权的虎视 等等,无论王族内部抑或外部政局,多方面的因素交织重合, 最终导致了明清朝更迭期朝鲜对华观的明显转变。
3. 朝鲜“北学派”的对华观
①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正常化
首先,清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客观上推动了满清与朝鲜 关系的正常化。 其次,清朝儒化政策的实行逐渐淡化了传统意义之上的 “华夷之辨”。事实上,满清为有效巩固其政权,早在 入关伊始即大兴儒化之策,以“君权神授”说,极力强 调其政权合乎儒家之道统。 再次,清顺治、康熙两代对朝的怀柔政策直接刺激了两 国关系的不断改善。
近代之前朝鲜对华观点的演变
LI HUI
பைடு நூலகம்
演变轨迹:事大
华夷
北学
1. 朝鲜王朝自建立之初即与明朝确立了传 统的宗藩关系,对明“事大以诚”。 2. 伴随着明清朝的更迭,朝鲜对华观亦随 之发生巨变,对清“华夷观”大行其道, “反清复明”的论调甚嚣尘上。 3. 在清朝政权不断巩固及其对朝鲜政策不 断调整的过程中,朝鲜“北学派”应运 而生,他们主张抛弃华夷之辨,北学清 朝。
在“壬辰倭乱”之后,李氏朝鲜对明的事大心理之外,更多 了感恩之念,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也随之达到了极限。
16世纪末叶,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他为 了转移国内矛盾,满足封建主和商人的贪欲,于1592 年悍然入侵朝鲜。积弱积贫的朝鲜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一岿千里,不得不向明朝求援。 1592年7月,明朝派五千士兵赴朝参战。同年12 月,又派了以宋应昌为经略,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的 四万三千名援军。中朝军民并肩作战,壬辰卫国战争 自1592年始至1599年终,历时七年,明朝“縻饷数百 万,举国援朝”,捍卫了藩属国的国家利益,也以此 不断强化了中朝宗藩关系。朝鲜更是抱以“万历再造 之恩,将百世不忘也”之心志,将“慕华”与“感恩” 思想相结合,宣扬“竭一国之力,以奉天朝将官”。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7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 城南,特崇享壬辰战争中明朝兵部尚书邢玢、经略杨 镐,宣祖亲书“再造藩邦”匾额揭于宣武祠,种种 “感恩”意识广为所见,中朝两国关系也在这种“再 造之恩”意识的强化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巩固。

清代朝鲜通事家族的形成、更迭与衰落——政治与语言的抉择

清代朝鲜通事家族的形成、更迭与衰落——政治与语言的抉择

清代朝鲜通事家族的形成、更迭与衰落———政治与语言的抉择⊙李忠辉(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天津 300204)[摘 要]自后金起,获得清朝政治信任的部分朝鲜通事①,利用选任制度与政治资源,以子孙沿袭通事一职,如此形成了通事家族。

顺治时,正黄旗包衣出身的朝鲜通事金新达礼家族,借多尔衮一派失势之际,通过政治斗争,取代了把持朝鲜事务的多尔衮系朝鲜通事郑命寿一派,成为清代最为著名的朝鲜通事家族。

然而自雍正起,该家族成员虽仍继续出任朝鲜通事,但因语言能力丧失,已无法通语。

因此,精通朝鲜语的凤城徐氏、文氏、吴氏等通事家族,逐渐取代了金新达礼家族等通事,担任实际译者工作,确立了语言技术型通事家族的地位。

至清末,随着通事家族数量的减少,特别是朝鲜语言能力的集体丧失,朝鲜通事家族走向了没落。

[关键词]清代;中朝翻译;朝鲜通事家族;更迭;中朝翻译史[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0X(2019)04-0038-08一、前言史载,清代自后金时期起,便设有大量朝鲜通事,掌译朝鲜语之事,[1]在清代与朝鲜王朝的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中发挥了内通外达的作用。

依《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这些朝鲜通事多由编入满洲八旗的朝鲜包衣所任,且多为世袭,[2]289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

其中,不乏如郑命寿、金新达礼、文氏、徐氏、吴氏等较为著名的朝鲜通事家族,活跃于清代各时期的外交舞台,留下诸多史料,成为研究清代朝鲜通事与中朝关系的重要素材。

作为翻译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领域,有关清代朝鲜通事及通事家族之探究,业已引起学界关注,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

其中,《凤城县文、徐氏谱书初探》《清代朝鲜族旗人文氏族谱浅析》《满洲八旗中高丽士大夫家族》《汉至清代朝鲜语译员的设置及活动研究》《朝会同四译馆中的朝鲜通事考论》《朝鲜通事古尔马浑(郑命寿)考》等,不仅在朝鲜通事的来源、选拔、培养、职责与历史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且针对郑命寿、金新达礼、徐氏、文氏、吴氏等家族的考证也多跃于纸面,就他们的家族世系与地位等进行了详尽探究。

论福泽谕吉对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否定

论福泽谕吉对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否定

论福泽谕吉对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否定董顺擘【摘要】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实现侵略朝鲜的目的,在中朝宗藩关系问题上试图通过与中朝两国签订近代条约的方式,利用国际法与宗藩观念在属国、主权等问题上的分歧,来否定中朝两国之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宗藩关系.朝鲜壬午兵变时期,福泽谕吉为了支持日本政府的对朝政策,从中朝宗藩关系形成的历史上和实质上以及与近代条约的矛盾上,分两次对中朝宗藩关系进行了否定,其目的就是为日本政府排除中国在朝势力,进而侵略朝鲜寻找借口.【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6)001【总页数】7页(P61-67)【关键词】福泽谕吉;中朝宗藩关系;国际法;宗藩观念【作者】董顺擘【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天津3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313.9福泽谕吉(1835-1901年)作为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日本“近代化的指导者”,利用出书、办学、办报,在大力进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启蒙宣传、推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在其思想的中后期曾积极鼓吹对中国与朝鲜等亚洲邻国进行侵略的军国主义思想。

朝鲜壬午兵变时期,福泽谕吉为了支持日本实现排除中国在朝势力,进而侵略朝鲜的目的,在其主办的《时事新报》上发表数篇文章,分两次对清代中朝两国之间的宗藩关系进行了否定。

通过考察这两次否定,我们可以了解福泽谕吉对中朝宗藩关系的认识,并能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时期日本政府的对华、对朝政策。

一、朝鲜壬午兵变前中日两国关于中朝宗藩关系的博弈清代中国与朝鲜的传统政治关系,广大学者使用了“宗藩关系”、“宗藩体制”、“宗属关系”、“朝贡关系”、“朝贡体制”、“册封关系”或“天朝礼制体系”等概念,其性质与含义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①虽然存在这些争议,但也丰富了我们对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理解。

本文为了保持与文中所引原始资料的一致性,使用“宗藩关系”这一概念。

宗藩关系起源于秦汉,成熟于隋唐,鼎盛于明清,是以宗主国的册封和藩属国的朝贡为基本前提构成的国际秩序,是东亚地区特有的非近代的国际关系体系。

【doc】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

【doc】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

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第29卷第5期VD1.29No.5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JoumalofChange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elenees)2010年9月S印.2010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李晓光,陶常梅2(1.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2;2.合肥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合肥230061)[摘要]中朝传统的宗藩关系随着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尽管朝鲜的"独立自主"是短暂的,但中韩关系还是开始了向近代外交的迈进.这一变化,从清政府驻韩使节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印证.[关键词】晚清;驻韩使节;中韩近代外交;正常化[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0)05—0042—04晚清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由衰落走向灭亡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也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清政府的外交也不得不随之改变,进而中国传统的对朝政策伴随着清朝对外关系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尽管清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国对朝传统政策存在的危机,而且为了解除危机,也将对朝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但最终也没能使对朝传统外交政策继续下去.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中朝传统的宗藩朝贡关系走到了尽头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中朝关系在经过一番调整后进入了短暂的平等外交阶段.从清政府派驻韩使节的变化,可以看出中韩关系一步步走向了正常化,并签订了标志中韩问平等外交关系的第一个条约——《中韩通商条约》.尽管这种平等的外交关系很短暂,但中韩关系还是向前迈了很大的一步.一,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背景晚清政府被迫将中国宗藩体制下的传统外交模式让位于新兴的近代外交模式,开启了中朝关系短暂的新篇章.面对这样的改变,清政府是无奈的,又无法阻止,这是由下面的原因造成的. 1.晚清中朝传统宗藩关系遭遇挑战并开始调整近代以后,中国传统的对朝外交政策出现了危机,这既有不可逆转的国际因素,也有清朝和朝鲜国本身的原因.在清朝方面,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的外交和外交政策发生了改变,同时,中国的思想界也开始活跃起来,对外部世界开始重新认识并向近代思想迈进.在朝鲜方面,日本借"云扬号事件"发动了对朝战争,迫使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这成为朝鲜脱离清中朝宗藩关系的第一步,中朝宗藩关系开始遭遇到了挑战.在日本吞并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后,清政府意识到了日本对朝战争并迫使其签订《江华条约》不是最终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要将朝鲜变成第二个琉球.换句话说,就是琉球事件直接促使清政府改变了对朝外交政策.在以后与朝交涉中,清政府加强了对朝军事合作,强化了外交中的领导地位,并改变与朝经济交流模式.清政府所做的这一切,是对此前中国对朝政策的重大调整,唯一的目的就是强化中国"宗主国"的地位,使中朝宗藩关系能沿着既有的轨道走下去.2.甲午战争使中朝传统宗藩关系终结1894年,日本凭借对俄英的外交承诺与保证,依靠美国的外交支持,获得了有利于对清开战的国际形[收稿日期】2010—04—27[作者简介]李晓光(1978一),女,吉林大安人,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中韩日关系史研究.42?势.同时,利用朝鲜国内农民起义的变乱积极出兵朝鲜.而此时的清朝则无力对抗日本,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建议中Et两国军队同时从朝鲜撤退.清朝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日本的同意,中Et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携同参议李经芳,参赞马建忠离天津前往日本谈判.4月17f3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的第一款中明确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标志着中国对朝传统外交政策——宗藩关系的彻底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东亚华夷秩序的终结.1898年,清政府派徐寿朋为驻朝公使,开始了与朝鲜恢复外交关系的新的一页.但派驻公使并不是一开始就实行的,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的.二,从清派驻韩使节的变化看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尽管甲午战后,中日两国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明确规定朝鲜"独立自主",中朝间传统的宗藩朝贡关系也因之终结,但是,中朝间并没有建立正式的近代外交关系,下面就从清驻韩使节的变化来看一下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1.商务总董甲午战前,袁世凯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代表清政府在朝鲜处理中朝间的关系.就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袁世凯再三请求清政府允准其回国,7月19日袁世凯奉调回国,他的职位由唐绍仪署理.而这时朝鲜所处的形势也日益危重,为使清政府能随时了解朝鲜的情况,驻韩人员要随时把朝鲜的情况向清政府报告.因此,唐绍仪在清政府没有下达正式任命前,就已经代替袁世凯在朝鲜行使职权了,从7月14日起,国内收到的电报就已由唐绍仪署名拍发了.唐绍仪接任后,继续在公署向李鸿章和总署通报朝鲜局势,一直坚持到7月22日.7月23Et,Et军围攻朝鲜王宫,也攻掠了中国驻韩总理公署.唐绍仪到英国总领事署暂避,他与国内的联系就此中断.8月1日,唐绍仪又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到仁川搭乘德国轮船抵达烟台.8月4日,他再乘船赴天津述职,结束了代理袁世凯担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职务.这样,在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就没有中国的政府官员主持事务.总理衙门于1895年2月1日致英国公使欧格纳函称:"查贵国前署总领事在朝鲜驻扎,经袁道{乇其代为照料,足徵睦宜相关,甚为可感……所有中国在韩商民以及公署房屋,本署均托其随时代为保护……必能善为兼顾,使华民均受其惠也."[]清政府将在朝华侨事宜委托英国驻朝使节代为管理,在朝侨民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为了商务需要和尽量维持清朝在朝鲜的特殊政治地位,清政府也不能无人在朝.为此,时任浙江温处道的袁世凯给北洋大臣王文韶的建议是"拟请咨明总署,由宪台遴派熟习情形为守兼优之员往驻韩京,名系充当商董,隐以维持商务,遇事请驻韩英员出名办理,并坐催各项债款.至朝鲜情形,亦可随时探报."[]也就是说清政府要选派一个熟悉朝鲜情形的官员,以商董的名义去朝鲜首都,明可维持商务,暗可随时探报朝鲜国内的状况.因此,《马关条约》签订后,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回复总理衙门的公函时称"韩事未定,仍以饬派商董经理为宜."l2J12月1日,王文韶又咨呈总理衙门:"照得上年朝鲜肇乱,所有通商各口华民商务,系驻韩英总领事代为经理.现在中日和议已成,华商之在韩贸易者,须有商董照料,以资保护而兼弹压.查三品衔候选知府唐绍仪,在韩年久,熟悉情形,堪以派为朝鲜通商各口华民总商董,遇有交涉事件,商请英总领事妥为办理,并随时催还朝鲜贷款.应需薪水,公费等项,照另单酌定数目,在于收回韩款项下核实支销."[]由此可以看出,商务总董不具有官方性质,不代表清政府在朝鲜行使权力.它是民间性质的,所需要的经费都是从其在韩收回的款项下支出.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他对朝鲜"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不甘心完全承认的,但又不愿意就此失去与朝鲜的联系渠道的复杂心态.对此,王文韶在复文中有明确的表述:"朝鲜局势未定,改委员为商董,庶不着迹.盏筹周至,钦佩无量.经费由索回韩款项下开支,亦与出使无涉."[2]清政府根据王文韶的建议,决定委派唐绍仪为"朝鲜通商各口华民总商董",前往朝鲜照料在韩华商的利益.稍后,他的名义再改为"委办朝鲜商务总董".唐绍仪就任商务总董后,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仁川,汉城,龙山三处委员,每处各设书识一名,仁川听43?差三名,汉城听差二名,日本通事和朝鲜通事各一名.另外,元山和釜山两口华商不多,书识,听差每口各设一名.-在这个时期,唐绍仪在朝鲜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立约与派使问题,巧妙地与韩周旋.2.总领事唐绍仪在朝鲜虽为商务总董,但并无官方的地位,一切中朝交涉仍然由英驻韩总领事代理.这样,朝鲜也以此为借口,不承认商务总董的权力.1896年7月16日,总理衙门电商正在法国访问的李鸿章.李鸿章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回电中指出:"查英,法,德驻韩皆总领事,南美如秘鲁,伯理维亚等小国,俄,奥,德亦派总领事.按公法应由总署寄信凭于彼外署,不递国书.尊拟准订通商章程,设总领事正合."J7月27日,总理衙门上奏:"豫筹朝鲜通商办法,拟准商订通商章程,准设领事,不立条约,不遣使臣,不递国书.中国派总领事一员驻扎汉城,代办使事,以存属国之体."【2J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与朝订立通商章程和向朝鲜派驻总领事之事的态度开始转变,但还没有完全承认朝鲜"独立自主",还想继续维持清朝曾为上国的尊严和体面. l1月5日,委办朝鲜商务总董唐绍仪给总署的函中再次提到向朝鲜派驻总领事之事,"窃以韩王派使念切,此时卑府虽经暂为驳阻,不过一时权宜,若不变通,设法与之订立贸易章程,恐其一旦派使前来呈递国书,尤难置之不理?…??似莫若由均署援照公法寄文文凭于其外部之例,知照该国外部,仿照英德特派总领事驻扎韩京,妥议税则,并派领事分驻各口."他还指出,这样"可息韩王派使之心,并可免他国使员煽惑之议,且日后中韩交涉之事,亦得有所持循矣."j11月18日,总理衙门附奏札派总办朝鲜商务总董候选知府唐绍仪充驻扎朝鲜总领事,在致朝鲜外务部照会稿中称"……查有三品衔候选知府唐绍仪熟悉情形,公正明练,堪以派往朝鲜,作为中国驻朝鲜总领事官,先行会同贵外部妥细拟章程,禀由本王大臣核定具奏."l2]24日,总理衙门上奏光绪帝的奏章得到批准.唐绍仪被任命为驻朝总领事,使唐绍仪在朝鲜有了正式的,官方的身份和职权,负责与韩国进行中韩通商章程的交涉事宜.中朝正式建立了官方的联系,这是中朝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前奏. 1898年10月14日,唐绍仪接到本籍来电报"丁外艰",急切回家奔丧,因此,让汤肇贤暂行代理总领事之职.1O月22日,唐绍仪接到总理衙门电谕,批准他回原籍奔丧,并正式任命汤肇贤暂时代理总领事.四天后,唐绍仪将关防文卷及报销册等移交给了汤肇贤.3.公使1897年l0月12El,朝鲜国王在国内民众的拥戴下正式宣布称帝,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这使韩国在政治上处于跟中国,日本同等的地位.鉴于国际形势和中朝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总理衙门对韩的态度有所改变,认识到:既然令朝鲜自主,就应当按公法遣使订约,"以广怀柔之量,而联车辅之情."l2J于是,清政府不再背有大国包袱,同意与韩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向韩国派驻公使.1898年8月11日,光绪帝下旨命:翰林院编修张亨嘉着赏给四品衔,派充驻扎朝鲜国四等公使.但张亨嘉以"亲老丁单,势难远役,沥陈下悃"为由拒绝充朝鲜公使,清政府奏准.[]接着,礼部谨奏为请旨事,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称: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安徽按察使徐寿朋着开缺,以三品京堂候补,派充出使朝鲜国钦差大臣.【2】光绪皇帝又于1O月20日下谕旨,"派原安徽按察使徐寿朋以二品衔候补三品京堂作为全权大臣与韩国外部酌议通商条约事宜."l2J由于清廷官僚机构办事拖拉和朝鲜国内政局的不稳,1899年1月25日徐寿朋才以"全权大臣"的身份抵达汉城.次日,徐寿朋向韩国外部大臣朴齐纯递交了照会和国书副本抄录.照会中写道:"本大臣钦奉我大皇帝谕旨,派充全权大臣,敬赍国书前来贵国,酌议通商条约,兹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行抵贵国都城.请烦转奏贵国大皇帝,请示觐见日期时刻,以便亲赍国书."-4J2月1日,徐寿朋觐见韩国皇帝,呈递国书.国书中写道:"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韩国大皇帝好……中国认明贵国独立自主,怀远旧好,近察时艰,辅车唇齿之义,尤当共切讲求."J这封国书完全体现了中国对韩国"独立自主"地位的承认与尊重,44?从此,中韩关系进入了平等交往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日,徐寿朋与韩外务大臣朴齐纯开始就签订《中韩通商条约》举行会议,经过近半年的会谈,中韩两国就《中韩通商条约》的条款大致达成了一致意见.中韩双方于9月11日在汉城签订《中韩通商条约》,内容共计15款.《中韩通商条约》经两国皇帝批准后,于同年12月15日在汉城互换后,立即生效.《中韩通商条约》的签订,彻底结束了中朝间的宗藩关系,标志中朝两国平等外交关系正式建立.此后,根据此条约,中朝两国互派使节驻扎对方首都.清驻朝鲜总领事馆设在汉城,于仁川,釜山,镇南浦设领事馆.韩国首任驻清使节为沈相薰,他于1900年2月赴北京就任.在这个短暂的平等外交时期,中国派驻韩国的公使共有徐寿朋,许台身,曾广铨三位.在日本逼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剥夺大韩帝国的外交权后,各国都撤回了驻韩公使.1906年2月3日,中国政府也撤回了出使韩国的大臣曾广铨,改设总领事馆,派马廷亮为首任驻韩总领事,这是中韩关系的一大转折.三,总结甲午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与朝鲜传统的宗藩关系得以终结,并开启了新的一段外交历程.通过清派驻韩的民间性质的商务总董,再经过官方性质的总领事的过渡,到官方性质的公使确立等使节的变化历程,可以看出这种新的外交关系的确立过程,也是清政府在逐渐摆脱对朝鲜那种固有的观念的过程.尽管那种固有的大国观念还没有彻底从清统治者的意识中抹去,但清政府为了迎合世界的变化,也为了自己能在这一潮流中站稳脚,还是顺应了这一变化.[参考文献][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M].北京:三联书店,1957:614.[2]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历史研究所,1972:4029,4517,4540,4563,4561,4968,4958~4959,4965,5133,5135,5165,5160.[3]中国史学会.中日战争:第4册[M].新知识出版社,1956:239.[4]高丽大学校亚细亚问题研究所.旧韩国外交文书:第9卷:清案2[M].韩国:高丽大学出版部,1962:323,324.DiscusstheCourseoftheSino——KoreanRelationshipStridingforwardModernDiplomacyLIXiao——guang(1.InstituteofNortheastAsianStudies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Chuangchun130032,China;2.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TheSino——Koreantraditionalsuzerain—-vassalrelationsendedwiththefailureoftheQinggovernmentintheSino—Japanesewar.ThoughKorea'S"independence"isimpermanent,theSino—Koreanrelationshipstillbegantostrideforward/nodemdiplomacy.ThischangecouldbeverifiedfromchangesoftheQinggovernmentenvo ysstationedinKorea.Keywords:I_ateQingDynasty;envoysstationedinKorea;Sino—Koreanmodemdiplomacy;normalization45?。

论晚清时期的中朝关系

论晚清时期的中朝关系

论晚清时期的中朝关系
苑宏光;李荔
【期刊名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在历史上 ,中国与朝鲜一直是宗藩关系 ,但到了晚清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势力介入中国与朝鲜 ,致使中朝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晚清政府为了防止朝鲜被帝国主义列强所侵 ,积极使中国的宗主权实质化 ,利用各种机会和办法加强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

朝鲜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怂恿下 ,急欲摆脱清朝政府的控制。

晚清时期中朝关系的变化 ,体现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
【总页数】4页(P)
【作者】苑宏光;李荔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
【相关文献】
1.论晚清时期的中朝关系 [J], 苑宏光;李荔
2.习主席访朝与新时期中朝关系 [J], 陈向阳
3.文庙祭礼变动与16至18世纪中朝关系的演进
——以朝鲜王朝启圣祠为中心 [J], 李佳
4.关于东北亚安全格局及中朝关系思考 [J], 赵婉琳
5.朝鲜对华认知与中朝关系发展——基于《劳动新闻》(2009-2018)涉华报道的分析 [J], 朴东勋;李军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照片:中国清朝历史上的九大藩属国,你知道几个?

老照片:中国清朝历史上的九大藩属国,你知道几个?

老照片:中国清朝历史上的九大藩属国,你知道几个?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国土就是现在的朝鲜和韩国,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初为明朝藩属国,后来成为清朝藩属国,在甲午战争后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被日本吞并,现分裂为朝鲜、韩国。

缅甸,1752年雍籍牙建立缅甸王朝,1769年中缅战争后成为清朝藩属国,公元1885年,贡榜王朝被英国灭亡,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

南掌即今天的老挝,建立于1353年,初为明朝藩属国,明亡后成为清朝藩属国,189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改国名“老挝”,南掌王国灭亡。

尼泊尔,1768年沙阿王朝建立,1791年开始成为清朝藩属国,1901年被英国控制,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苏禄即今天的菲律宾,1390年,苏禄王国建立,初为明朝藩属国,明亡后成为清朝藩属国,公元1851年受西班牙所迫,结束对清朝的宗藩关系。

锡金王国(1642年-1975年),1642年建立,18世纪开始成为清朝藩属国,19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公元1975年被印度吞并,锡金王国灭亡。

暹罗即今天的泰国,1652年,暹罗大城王朝成为清朝藩属国,后经历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延续对清朝的宗藩关系,1855年受英国所迫,结束对清朝的宗藩关系。

这也是大清王朝唯一一个还存在的藩属国。

越南,1802年,阮世祖阮福映在越南建立阮朝,1804年开始定国号“越南”,成为清朝藩属国,1885年中法战争后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945年,阮朝灭亡。

琉球王国(1429年-1879年),琉球群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国家,1429年建立,初为明朝藩属国,清朝建立后为清朝藩属国,1879年被日本吞并,改称“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

1895马关条约内容

1895马关条约内容

1895马关条约内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那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1895马关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895马关条约内容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万万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彼此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由于马关条约中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危害了沙俄在东北的权益,故于马关条约签署后六天则受俄罗斯、法国及德国的干涉,称为三国干涉。

日本于是被迫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清廷须缴付三千万两“赎辽费”作为补偿。

《马关条约》签署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

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

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

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

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

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

陆上战斗军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

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

清入关前与朝鲜的关系

清入关前与朝鲜的关系

清入关前与朝鲜的关系建州女真在势力强盛时,乘虚入寇,或助明朝攻蒙古;或乘明朝无暇顾及时,抄掠明朝边境;或南下向朝鲜攻击。

势衰时便卑辞求内服,同时受三方官职,乞求赏赐粮食。

因此朝鲜与清朝宗藩关系发展的艰难,与朝鲜长期同清人祖先女真交往密切相关。

因为朝鲜在长期与女真的往来中,一直将女真看作是“夷”、“胡”,文化上始终认为朝鲜较女真高出一等。

而在双方交往中,亦存在过某种程度上的上下尊卑不平等关系,这些都是阻碍双边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

但朝鲜与女真关系时好时坏,关系好时则和平相处,相互贸易;关系不好时,则施以战争。

朝鲜多次出兵扫荡女真驻地。

女真在不能与朝鲜贸易时,往往在朝鲜边境抢掠财物,以维持生计,朝鲜则派兵进攻,故而战事不断。

在“壬辰倭乱”期间(1592—1599),朝鲜明显感觉建州女真势力大增,因为期间努尔哈赤曾请求出兵助战,遭到朝鲜拒绝,但足以使朝鲜警觉。

战后不久,朝鲜派使臣申忠一出使建州,侦探情况。

朝鲜国王宣祖去世后,光海君继位。

因为诸多原因,光海君开始调整其对明朝与建州女真的策略。

清军在入关前已经摧毁了朝鲜的大部分军事力量而且,朝鲜从李朝经历开始就扮演着明朝的“铁杆粉丝”角色。

其对明朝的依赖程度和对明朝的忠诚度,都是其他任何番邦所很难做到的事情。

清朝如果将其灭国,等于“成全”了李朝的千古忠诚角色。

但将之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就可以给明朝的国际体系挖墙脚。

在没有其他势力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朝鲜就有扮演藩属国的义务和角色。

两征朝鲜与清和朝鲜宗藩关系的确立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上台,为了打破明朝所谓三方布置之策,派阿敏率军攻打驻守皮岛的毛文龙,顺击朝鲜。

朝鲜部队溃不成军,迫使朝鲜盟誓,从而与朝鲜建立兄弟之国的关系。

十年后,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以朝鲜不朝贺为由,再次出兵,迫使朝鲜国王仁祖订立城下之盟。

朝鲜与清由兄弟之国的平等关系变为宗藩关系,从而确立了随后200多年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基调。

但朝鲜始终未能心服,在清朝的武力征服下,朝鲜成了清的藩属,但朝鲜却千方百计维持与明朝的关系。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其统治期间与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保持了较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的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交往可分为几个时期:康熙时期、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和咸丰时期。

本文将对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进行简要介绍。

康熙时期是清朝与朝鲜外交关系的开端。

康熙帝统治期间,清朝向朝鲜提出所谓的“亲贤大计”,即通过朝鲜向明朝留下的皇室后裔密切接触,以拓展自身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康熙帝还通过匡时弼方针,尊重朝鲜的内政事务,并对朝鲜进行保护。

清朝还对朝鲜进行了军事援助,帮助其抵御外敌入侵。

雍正时期,尽管清朝仍继续维持着与朝鲜的友好关系,但与康熙时期相比,双方的外交交往有所减少。

雍正帝对朝鲜采取了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同时逐渐削弱对朝鲜的影响力。

雍正帝的辽东巡视更加巩固了清朝对朝鲜的控制,并在外交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乾隆时期,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再次得到恢复,双方重新开始了交往。

乾隆帝重视朝鲜的经济发展,并努力提升双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乾隆帝还制定了对朝鲜的宗藩制度,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但也尊重了朝鲜的国内事务。

清朝与朝鲜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繁荣与发展。

咸丰时期,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紧张的阶段。

咸丰帝统治年间,清朝对朝鲜采取了强硬态度,要求其对外政策服从于清朝的利益。

朝鲜也因遭受侵略而寻求西方列强的支持。

然而,清朝与朝鲜在面对西方列强与明治维新的日本的压力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利益,双方得以在外交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总结而言,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康熙时期,清朝主动接触朝鲜,并加强了对其的保护;雍正时期,清朝对朝鲜的影响力减弱;乾隆时期,两国关系有所恢复,并在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咸丰时期,双方关系紧张,但也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是东亚地区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1895马关条约内容

1895马关条约内容

1895马关条约内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那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1895马关条约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895马关条约内容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万万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彼此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由于马关条约中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危害了沙俄在东北的权益,故于马关条约签署后六天则受俄罗斯、法国及德国的干涉,称为三国干涉。

日本于是被迫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清廷须缴付三千万两“赎辽费”作为补偿。

《马关条约》签署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

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

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

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

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

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

陆上战斗军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

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外交 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系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外交 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外交古代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宗藩关

导语:众所周知,中国是东亚文化母国,因此我国自古就有居高临下的一种极度自豪感。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也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形式
众所周知,中国是东亚文化母国,因此我国自古就有居高临下的一种极度自豪感。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也往往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形式——宗藩关系。

所谓宗藩关系,就是我们中国王朝为宗主国,附近的小国为附属国也就是藩属。

在这种外交特点之下,我国皇帝与别国君主就不是对等地位,而有着君臣之别。

说起宗藩关系,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就是“册封”。

一般由中国皇帝下旨册封别国君主为该国的合法领袖,这可以说是”商周制度“的延续。

而我们中国最著名的附属国莫过于朝鲜,越南,琉球这三个。

中国(周朝-唐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朝鲜,自从周朝开始就逐渐被纳入我国的宗藩体制之中。

唐朝前期,由于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代人再接再厉的消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使得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国成为了朝鲜三分之二领土的统治者。

韩国往往把这一时期的新罗国叫做“统一新罗”。

而此时朝鲜半岛北部则被唐朝和渤海国分别统治。

韩国近年来仿照中国南北朝,将统一新罗和渤海国并称为“南北国”。

但是,无论是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是渤海国,全部都是唐朝的臣子。

就好比公元632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六年即位的著名的新罗国的善德女王,她作为新罗国的第一位女王极富传奇色彩。

对于唐朝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摘要:后金与朝鲜本是兄弟之国,但因两国关系未得到有效的维持使得兄弟关系进入紧张态势。

崇德元年皇太极派兵征战朝鲜,朝鲜战败求和,与清朝结成“君臣之盟”,由过去的兄弟关系转变成君臣关系,标志着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正式确立。

关键词:清朝;朝鲜;宗藩关系;形成与确立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0-02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为下降,女真族的后金政权开始强大起来。

天聪元年,后金君主皇太极遣兵入侵朝鲜,朝鲜被迫与后金议和,丁卯盟誓,结为兄弟之国。

但当时朝鲜由亲明的西人派执掌政权,依然保持与明朝的关系,收留明朝战败逃至朝鲜的将领,对后金持敌对态度,对于皇太极征调兵船故意拖延。

1632年,皇太极派巴都礼、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鲜颁定贡额,仁祖仅同意贡献贡额的1/10,推托说金银、牛角不是朝鲜的特产,拒绝献出。

此后还曾又多次拒绝互市,朝鲜的这一系列举动激怒了皇太极。

1635年,皇太极准备称帝,遣使通报朝鲜,朝鲜将后金使臣囚禁,宣布不承认1627年的城下之盟。

使者逃回后金,报告皇太极,皇太极大为光火,于崇德丙子年,再次发动征朝鲜的战争,朝鲜战败求和,与清朝结成“君臣之盟”。

这便是清朝与朝鲜由兄弟关系转变为君臣关系的重要标志,由此,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开始确立。

下面做详细论述。

一、萨尔浒之役前后朝鲜与后金的关系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并掌握后金政权,他在不知朝鲜实力的前提下,为谋求朝鲜在明金交战中保持中立,一度对朝鲜发动和平外交攻势,然而他的梦想随着朝鲜的不配合而破灭。

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役取得辉煌战绩、以少胜多,在这种形势下,朝军主帅姜弘立、金景瑞带领曾被明朝征调参与此役的朝鲜将士降服并投靠了努尔哈赤。

后努尔哈赤令使节与投降将士携书至朝鲜,但书中努尔哈赤并未责怪朝鲜参加此次战役,而是提及后金与朝鲜和好由来已久。

由此不难看出,努尔哈赤意在拉近与朝鲜的关系,不愿与朝鲜为敌。

显然努尔哈赤的此番做法是为了避免在与明交战时遭遇朝鲜与明的两面夹击。

而朝鲜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与后金的关系群臣意见不一,但由于这次战役增进了后金崛起的动力,同时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实力,造成了“金盛明衰”的大势所趋。

在这种形势下,朝鲜自然清醒地意识到衰落中的明朝再无实力继续维持东北亚地区的秩序,于是朝鲜开始推行在尊重明鲜宗藩体制的前提下,灵活地与后金开展外交。

二、“丁卯之役”后朝鲜与后金的关系皇太极于后金天聪丁卯元年(1627年)即汗位,而此时朝鲜仍为明朝的藩属,仍充分尊重明朝的宗藩体制。

皇太极深知明若想征战后金,必定会主动联络朝鲜,因为朝鲜与后金仅一江之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明一旦与朝鲜联手,对于后金而言,就被夹攻其内,后金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终究无力回天。

这对于后金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后金而言,如果想避免这种尴尬境地,必须想法使朝鲜在明金战局中要么保持中立、要么与己为友。

后金苦苦伺机,终于找到了以朝鲜未吊唁努尔哈赤之丧并出兵助瓦尔喀攻打后金的借口。

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命令阿敏等统军三万发动“丁卯之役”入侵朝鲜。

由于后金在萨尔浒之役后实力大增,与朝鲜实力形成鲜明的实力较量,且朝鲜仓促应战,使得金军渡过鸭绿江后一路势如破竹,相继占领义州、定州、平壤诸城,掠夺大量财物还掳获了众多的人口,以此来削弱朝鲜的势力、巩固金的后方。

在后金凶猛而强大的攻势之下,仁祖逃至江华岛避难,被逼无奈朝鲜遂与后金议和,“告天盟誓,永为兄弟之国,共享太平”。

这就标志着后金与朝鲜兄弟关系的正式确立。

虽然朝鲜与后金议和为兄弟之国,但两国平壤之盟颇多朝鲜单方面应遵守的条款,且隐含有用明朝之宗藩礼仪对待后金之意[1]176。

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朝鲜的不满并导致两国关系十分不和谐,争端频频。

现就二者在“丁卯之役”后的关系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丁卯之役”后,后金迫使朝鲜献纳岁币、开始通商,两国每年还互通使节两次,定朝鲜于每年的一二月份、八九月份向后金派出春信使和秋信使,后金在朝鲜使臣回国后再派使者赴朝鲜。

但由于朝鲜始终是明朝的藩属,所以在后金互通使节等事宜上始终是背着明朝偷偷进行。

后金对朝鲜献纳岁币、通商等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朝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解决后金国内经济困乏与其实力急剧扩张矛盾的有效手段。

这使得朝鲜在与后金的交往过程中越发地讨厌和厌恶后金,在对后金定期缴纳的“方物”时,想方设法找机会削减,这也招致了皇太极的不满和指责:尔供奉明国,礼物甚多,独于贡朕区区之物,辄生怨望[2]。

然而,引起后金与朝鲜矛盾的还是从被后金俘虏逃回朝鲜的人。

后金要求朝鲜将所逃之人归还,而在此问题上朝鲜不但加以拒绝,还为拒绝还人进行申辩。

朝鲜认为这些人本身就是朝鲜的国民,只不过由于你们的入侵将他们俘虏在你国境内,他们在那里十分怀念故乡及其亲友,所以冒着被杀的风险从你国逃脱出来,这是人间最真的情怀,连上天都会怜惜和同情的,我作为国民的首领,没保护好他们被侵略,哪有他们自己逃脱我又将他们再送还你国的道理。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由于1633年明朝叛将孔有德等投奔后金而来,后金要求朝鲜向其提供粮饷,朝鲜未按照后金要求提供粮饷。

此外,朝鲜由于始终认为自己的文明程度高于后金,对后金的通知内心不服,所以在向后金进贡赠送礼物时,不但不按时供奉,所赠送礼物的数量也不固定,这次数量符合要求,下次就无故减少,在所赠礼物的质量上还与送给明朝的礼物货色相差甚远。

反而派兵协助明军追杀孔有德等叛将。

朝鲜的如此举动使得本身就比较微妙的朝金关系更加紧张,这也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诸多的伏笔。

总之,在“丁卯之役”后,后金在政治上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经济上也切实得到了不少的实惠,由于征战使得后金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后金对朝鲜的进贡比较依赖,对其贡品极为重视。

在军事方面,后金逐渐解除了明和朝鲜两面夹击的尴尬境地。

三、丙子之役清朝与朝鲜成立宗藩关系由于如上所述的朝鲜与后金两国在经济政治上积淀的种种矛盾,使得两国的关系日渐紧张。

随着皇太极对朝鲜不满的日益加剧,后金借着朝鲜斥绝金使和拒上皇太极尊号的幌子,再次发动对朝鲜的战争。

1635年,皇太极打败林丹汗,获得传国玉玺,告天授之,这自然也少不了告之朝鲜。

于是,皇太极派使臣致书朝鲜国王共同劝进尊号。

没想到此举却招致了朝鲜国上下的激怒,甚至招致了百余名太学生的联合请愿上书,要求斩掉使臣并将国书焚烧,在这种大的气候下,朝鲜国仁祖拒绝接见后金使臣,也未收受后金的国书,后金使臣回国如实禀告,皇太极大怒,至此,后金与朝鲜两国的关系完全破裂。

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建国号为大清。

被朝鲜因拒上皇太极尊号而激怒的皇太极于1636年12月亲自率大军对朝鲜征战。

经过数天的激战,皇太极下达了关于要求朝鲜国王亲自出城投降的诏书。

经过清与朝鲜两国的一番较量,朝鲜国国王在清太宗皇太极的武力威胁下,终于无法顶住巨大的压力,决定出城向清太宗归降,并派遣了李弘胄等大臣赶赴清营地奉上答应归命大清的国书。

同年,朝鲜国向清太宗皇太极降服,俯首称臣。

两国间建立了盟约,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作“三田渡之盟”。

在两国建立的盟约中,就征兵、进贡数量等方面都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为表示诚意,朝鲜还将长子、再令一子为人质奉与大清。

这些内容在《清太宗文皇帝实录》中都有记载,在该书的第三卷,还有如是记录:“新旧城垣,不许擅筑,尔国所以瓦尔喀,俱党刷送。

日本贸易,听尔如旧。

当导其使者来朝,朕亦将遣使与彼往来也……每年进贡一次。

”恰恰是此国书的奉上,才标志着朝鲜不再是明朝的藩属,而转为大清的藩属,也就是说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正式确立。

但是朝鲜和大清朝两国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大清朝对朝鲜的君臣统治是靠其对朝鲜的武力征服而确立的,这就势必造成二者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着某种障碍。

大清朝为了加强对朝鲜的统治和对明朝战争的需要,始终在对朝鲜国民进行政治上的压制和思想上的统治,并一直对朝鲜进行经济削弱。

这对于朝鲜这样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和思想影响的国家而言,在其内心深处根本无法接受受制于大清朝统治的事实,因为在他们看来,朝鲜的文化程度和观念远远优于大清朝,受他们的统治并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对于朝鲜而言是无比的屈辱,他们是十分不甘心的。

受这种思想意识的干预,朝鲜国对于大清征兵、助粮等种种要求都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推诿、能拖延的则拖延,能推诿的就故意推诿,朝鲜的这种做法致使它与大清的矛盾日益尖锐,瓜葛不断,两国关系日益紧张。

四、入关后清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发展随着明朝的灭亡,大清定鼎中原,这使得大清对东北亚秩序的维持变得明朗化。

随着大清政治地位的日渐稳固,其对朝鲜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由过去的高压政策改为笼络政策,比如:清朝曾六次主动减免朝鲜的岁币,这也为清朝改善同朝鲜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它既降低了朝鲜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朝鲜的精神负担。

在清兵入关之后,首都迁至北京后朝鲜对于清朝的重要战略位置不如以前那么重要,这使得清朝对朝鲜的政策开始由压制改为笼络。

但是,清朝和朝鲜的关系始终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直到平定三藩后才将这些不稳定因素消除。

也恰恰在此时,朝鲜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清朝心存鄙夷,虽存在反清复明的情绪,但在对待清朝上始终坚持宗藩礼仪,使得两国关系一直都能维持顺利开展。

直到此时,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才真正进入正常而稳定的轨道。

通过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朝鲜宗藩关系的确立单靠武力压迫是很难维持稳定的,只有宗主国与藩属国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才能维持长久而稳定的宗藩关系。

宗藩关系的确立虽然在某些方面会给藩属国国民的权利带来影响,但考虑到这种关系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秩序的稳定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还是应充分肯定宗藩关系的。

参考文献[1]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清太宗文皇帝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