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与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课件

媒体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 渠道宣传普通话,提高人们对 普通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训与辅导
开展普通话培训和辅导工作, 帮助人们提高普通话水平,特 别是对于教师、公务员等职业 人员。
鼓励社会参与
通过举办普通话比赛、演讲比 赛等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
参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04 方言与普通话的和谐共存
方言的分类
根据方言的差异程度,可以将方 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 域方言是因地域而异的,社会方 言是因社会群体而异的。
普通话的定义与重要性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 语。
普通话的重要性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国 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 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和信息交流。
普通话推广的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不同方言之间的 沟通障碍逐渐凸显,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迫切需求。
历史上的普通话推广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政府通过教育、媒体和文艺等多种渠 道推广普通话,并在学校教育中强制推行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与现状
1 2 3
普通话普及率
目前,中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 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通话普 及率仍然较低。
谐共存。
05 方言与普通话的教学研究
方言教学的重要性
传承文化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通过方言教学可以传承地 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 。
沟通交流
方言是人们的母语,掌握 方言有助于在特定地域内 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利用媒体平台传播方言文化,如广播、电 视、网络等,扩大方言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THANK YOU
韵母的结构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韵母的结构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的复 元音韵母ai、ei、ao、ou在某些方言中可能变为单元音韵 母[a]、[e]、[o]、[u]。
韵母的发音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某些韵母的发音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 的后响复元音韵母ia、ie、ua、uo在南方方言中常常变为 前响复元音韵母iê、uê。
普通话中的“互联网”,方言中可能 表达为
词法差异
词的构成
普通话主要依靠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而方言则更多地采用词根附加词缀或 词根重叠的方式。
词语的用法
方言中某些词语的用法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例如“着”在方言中表示进行时态 ,而在普通话中则没有这个用法。
普通话和方言是共存共荣的关系,普通话是共同语,方言是地域性语言。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方言文化,让方言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其独特 的作用。
02
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差异
声母的差异
01
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
某些方言中存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如唇齿轻擦音f、喉塞音h、舌根
维护国家统一
普通话的普及有助于增强 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方言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承
01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方言就是保
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的完整性。
社会和谐
02
方言的消失可能导致地域文化的消失,进而影响社会和谐与民
族团结。
研究价值
03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讲解学习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1、方言的形成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
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
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
普通话与本地方言

普通话与本地方言对应规律研究手册绪论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是全国通用语,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是汉语发展总的趋势。
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经济交往;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各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通用的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国家语委坚持“一个中心、四个重点领域、三项基本措施”的工作思路。
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对城市、行业和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对特定岗位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活动。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的规定,学校应切实采取措施,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宣传保障,语文教学是主渠道。
四、怎样学好普通话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有决心和勇气,还得有学习方法。
所谓决心和勇气,就是首先得过“面子关”。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区别: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华语。
2、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话的标准口音: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普通话发音图谱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
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
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
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方言的语言特征: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
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bai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du础的方言,以典范的zhi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dao民族共同语。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一、概念不bai同
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du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zhi(官话)为基础方言dao,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方言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二、法律地位
1、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方言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不作为通用语言。
三、语法不同
1、普通话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
2、方言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02
方言的特点
方言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不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
03
方言的价值
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学价值。
同时,方言也是语言多样性的体现,对于维护语言生态平衡和促进文化
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02 普通话与方言的语音比较
声母比较
普通话声母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包括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 根音等。
方言声母
方言的声母数量可能多于或少于普通话,发音也可能与普 通话存在差异。
差异举例
普通话的“波”和“坡”的声母是双唇音“b”,而一些方言中 可能将“波”发为唇齿音“f”,类似于英语中的“v”。
韵母比较
普通话韵母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包括单元音、双元音、 鼻音等。
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重视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实现途径
通过政策引导、教育普及、文化交流等方式,促 进普通话与方言的互补与融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代汉语标准语。
普通话的特点
普通话具有清晰、准确、标准、统 一的特点,是现代汉语的共同语, 也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的地位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语言, 是国家教育、广播影视、公共服务 等领域的主要用语。
方言的定义与特点
01
方言的定义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某一地区或某一社群所使用的语言。
表达方式比较
普通话与方言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例如,某些方言中 会采用特殊的语气词、助词或连词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思 ,而在普通话中则没有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普通话与方言是中国语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各地公共场合、教育系统和媒体广泛采用的标准语言;而方言则是各个地方或区域所使用的本地语言。
一、语音区别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以北方官话为主要特点,发音清晰准确,音调平坦。
而方言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各个方言区域之间的语音差异非常显著,比如广东话的语音较为复杂,拼音与普通话拼音有很大差别。
二、词汇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同于方言的繁杂多样,它的词汇更加标准统一。
不同地方的方言则具有各自的特色词汇,如四川话中的“吃饭”在普通话中叫“吃饭”,而在四川话中称为“吃饭”。
三、语法区别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相一致,故其语法体系较为规范。
然而,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方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四、用途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和官方文件等场所。
而方言主要被本地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五、地域区别方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几乎每个省份、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方言。
而普通话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六、影响区别普通话对于促进全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
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用途、地域和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国家一体化和沟通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表现,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传统。
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应该加以珍惜和传承。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阅读答案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阅读答案《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阅读答案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普通话与地方话

普通话与地方话篇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主要关系综述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口庞杂、方言纷繁的国度。
在这之中,操“两种”语言者不在少数。
但如今,学术界关于兼说普通话和方言这一语言现象是属于“双语”还是“双言”现象争执不休。
给语言学习者在准确理解诸如“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本族语”等概念是造成一定的困扰。
下面我将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
此外,我还将就在政府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我的家乡话所面临的窘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双语双言关系引言:我国幅员广阔,方言和与语言众多,语言使用情况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对于其关系的研究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我主要就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由于学界的某些观点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使得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复杂性方面有些困难。
这里专门就我在课堂上同学们的理解有争议的涉及到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的某个角度提出我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理解普通话与方言是属于“双语”、“双言”亦或是“双方言”与理解“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 与“民族语”是想通的。
下面我将具体阐释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定义为“双言”更为合适。
二、以我的家乡方言为例,在普通话的推广愈加深入与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真真切切的做好保护方言的自然延续,从而达到保持民族文化多样的目的,而非只是政策上喊喊口号。
以上两个问题是语言学界就普通话与诸多方言的关系来说讨论的最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一、普通话与方联系密切我之所以理解普通话与方言是属于“双语”、“双言”亦或是“双方言”与理解“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 与“民族语”是想通的,主要是源于其都是讲的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在学习陈昌来先生的应用语言学导论里面有关“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概念时,陈昌来在陈述第一语言的概念时说“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身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普通话与方言

思考:
• 一、 什么是普通话(Mandarin )?什
么是方言(dialect)?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 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在台湾称 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 中国大陆则称为普通话。
• 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狭义的现代 汉语。
共同语:指一个部落或民族内部大多数 成员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语言。
•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是古吴语和古楚语的 交汇处。
• 7、客家方言区
•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
口约占汉总人口的百分之四,是客家民系 的共同语,主要分布在两广、闽、赣等省。 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地区说客家方言。
• 10大方言区:88—90年,中国社科院编绘 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北方方言改“官 话大区”,另外“晋语”、安徽的南部的 “徽语”,广西的“平话”也单列一区。
1、北方方言区
•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人 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民族居住的地区,长江 以南镇江到九江,湖北(东南一带除外)、云、 贵、川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海南崖县有 “军话”。
• 二、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 1、统一社会的分化、瓦解或形成相对 独立的区域,统一的语言也随之分化 而产生方言。(封建割据)
• 2、人口大规模的迁徙
• 吴、湘、粤、闽、赣、客家方言都是不同历史 时期从中原地区移民南迁而带来的方言。
• 3、地理位置的阻隔
• 山川\河流形成众多的方言差异。 • 还有民族的融合及语言的接触等原因
• 一、普通话与方言的定义 • 二、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 三、汉语可划分为几类方言?方言间的差别在哪? • 四、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哪种方言? • 五、普通话与方言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 六、 如何判别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话”究竟是不同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是太阳的本事大。
黐
粘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广东话 国语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日常用语中粤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多达50%以上。
大白菜 包心菜 绿豆芽 黄豆芽 空心菜 茄子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添加标题
“有点怪”的结构
添加标题
怪不得
添加标题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添加标题
我先走了
添加标题
我走先
添加标题
公鸡
添加标题
「鸡公」
添加标题
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
粤语的变化: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添加标题
普通话
添加标题
粤语
添加标题
商店
添加标题
「士多」(store)
添加标题
沙拉
添加标题
「沙律」salad
你知道吗?
普通话「打的」怎么来的?
粤语「搭的」(「搭的士」的简称,香港不通用)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03
01
02
01
添加标题
你知道吗?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其实“搞定”来自于粤语“搞掂”,“搞掂”传入其他地区时,“掂”字被误写成“定”字,时间一长,假的变成真的。“搞定”使用率反而高过了“搞掂”,于是,“搞定”搞定了“搞掂”。
普通话与方言知识

普通话与方言知识普通话与方言知识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最经典的语言艺术,她拥有最庞大的人群,而且音调圆润、动听,具有语调、节奏、韵律之美。
我们的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文字之林中唯一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文字。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普通话与方言知识,欢迎学习!一、普通话的定义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国务院于1956年2月6日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2、所谓“共同语”,是指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就是汉民族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3、所谓“普通”,就是“普遍、共通”的意思。
4、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做了明确界定。
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一)是公民遵纪守法的必要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是法律赋于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二)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国际交往中使用国家统一的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需要。
(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养的基本内容,因此,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广普及普通活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五)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普通话与方言作文

普通话与方言作文篇一《普通话与方言:一场奇妙的语言之旅》在咱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普通话和方言就像两个性格迥异却又紧密相连的小伙伴。
普通话呢,就像是走在时尚前沿的都市白领,穿着整洁,举止得体,到哪儿都能代表咱们大中国和人顺畅交流。
而方言,则像那老家村里的亲切大叔,带着浓浓的乡土味,一开口就能让你想起故乡的山水和亲人。
我就讲讲我自己的经历。
前几天我到南方的一个小镇旅行。
小镇的风光那是美如画啊,古色古香的街道,潺潺的流水,还有那亲切的人们。
我刚到那儿的时候,就进了一家小饭馆,看着那菜单上的菜名有点懵,好多都是我没听说过的名字。
我就用我那标准的普通话问老板:“老板,这个菜里面都有啥呀?”老板一听就是个当地人,一口浓重的方言就冒出来了,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串。
我当时就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个啥都不懂的小呆瓜。
老板看我那迷茫的样子,就赶紧切换到他那塑料普通话模式,慢慢地跟我解释。
我这才明白,哦,原来这个菜是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野菜和新鲜的小鱼一起炖的呢。
这个时候我就感受到了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小摩擦。
后来我在小镇住了几天,慢慢发现方言就像这个小镇的灵魂一样。
我跟着一个当地的老奶奶学了几句方言,当我说出那几句不怎么标准的方言时,周围的人都笑了,那是一种很亲切的笑。
就像在夸我这个外乡人努力融入他们的小世界一样。
从这个事情啊,我就觉着普通话和方言都有自己的魅力。
普通话方便我们走南闯北,大家交流起来都顺畅。
方言却能保留着一个地方的独特韵味,怎么说呢,它就像一个宝藏,藏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还有人情味儿。
篇二《普通话和方言:双子星的魅力》我一直觉得普通话和方言是语言世界里的一对双子星,各有各的闪耀之处。
普通话的功能类似通用货币,无论你走到哪,拿出它那都好使。
但方言就像是祖传的宝贝,每个家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那一份。
就说上次我参加高中同学聚会这件事吧。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
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刚开始大家都用普通话聊着各自的大学生活,工作情况什么的。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台湾称之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之为华语,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普通话。
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
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
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
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
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
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
(给我一本书)我给一个苹果他。
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影响

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影响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方言指地域方言,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影响。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联系影响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
可以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作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1、方言与普通话的联系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在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所谓的方言也是方言,标准语也是方言的一种。
”普通话原来是北方方言中的一支,由于它在历史形成中对全民族影响较大,所以大家规定拿它为基础向全国推广,成为全民族和全国的通用语。
称汉语的各种方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体,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有那种“地方普通话”才是普通话的变体分支,而像上海话、广州话等方言与北京话一样,至少都是中古汉语的分支和地方变体。
同一族的语言,主要在地理上的渐变出来的分支,通常称之为方言,分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语言了,往往是受政治上的分支的制约,与语言的本身不是一回事。
因此从语言学来看,方言和语言没有界限。
中国地域广阔,语言情况复杂,全国使用一种国家通用语在现代社会是大有好处的。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

用 人 口最 多 的 民 族 共 同 语 。汉 语 方 言 是 中 国 地 域 文 化 的 载 体 , 是 总 体 文 明 的土 壤 , 是 社会 生 活 链 中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是 一 定 地 区 人 民 的交 际 工 具 和 思 维 工 具 , 是 和 一 定 地 区 的 地 域 文 化 相 联 系 的 。怎 样 看 待 推 广 普 通 话 和 使 用 方 言 的 关 系 , 我 觉 得 这 涉 及
一
当今 社会 是 大 改 革 大 发 展 的 社 会 , 是 大 流 动 的社 会 , 是 统 一 性 与 多 样 性 相 结 合 的 社 会 。这 样 的社 会 必 然 促 使 语 言 及 语 言 生 活发生激烈的变化 。因此 , 对 于 方 言 兴 衰 演 变 以 及 某 些 方 言 濒
危乃至逐渐消亡的现象 , 我们应当客观地 、 理性地去 看待 。
通话 在 社 会 语 言 生 活 中 的 主 导 作 用 越 来 越 大 , 但 在 我 国 深 化 改 革开放和加速建设现代化 , 进一步发展 、 完 善 国 内 统 一 市 场 的 今 天, 普通 话 还 不 能 满 足 各 方 面 的 需 要 。普 通 话 的 普 及 标 准 一 般 来 说 主要 有 两 条 : 一 是 会 说 普 通 话 的 人 是 否 已 占全 部 人 1 3的 大 多数 , 大致要在 7 O 以上 ; 二是教学 、 传媒 、 公 务 和社 会 公 共 服 务 是 否 普 遍 使 用 普 通 话 。据 全 国语 言 文 字 使 用 情 况 调 查 领 导 小 组 最 近 正 式 发 布 的信 息 , 现在全 国 1 5岁 至 6 9岁 的人 群 中 , 会 使 用 普通话 的 占 5 3 , 因此 可 以 说 , 普通话 在我们 国家远 没有 普及 , 社 会 交 际 中还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语 言 障 碍 , 即使 是 在 比较 发 达 的 东部 地 区 , 社 会 语 言 生 活 中使 用 方 言 还 相 当普 遍 。推 广 普 通 话
解决普通话和方言差异的挑战

解决普通话和方言差异的挑战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而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共同语言。
普通话是汉字表音文字音韵规范的标准汉语,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许多人都会说普通话。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中国各地方言也各具特色。
方言是一种区域性的语言系统,由于习惯及其它原因,与普通话出现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经常会带来一些挑战,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使得普通话和方言可以更好地共存,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的现状在中国,方言的地位和影响不可忽视。
虽然在日常的交流中,许多人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地方在使用方言。
在不同的地区,方言的语音、语调和用词等都有所区别,有时候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有差别。
例如,在北京地区,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说普通话的语音、语调和音乐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并不仅仅在语音方面,在用语上也有所区别,一些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有很多单词的意义不同或者是在语法上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和困惑。
二、解决方言和普通话差异的挑战1、提倡普通话当前,普通话已经被纳入了国家基本教育,许多学校都会教授普通话,普及普及的话是解决方言和普通话差异的有效途径。
当我们倡导使用普通话的时候,可以逐渐让方言的使用范围减小,使得大家可以更好的沟通交流。
2、加大普通话教育力度为了让更多的人会说普通话,我们需要加大普通话教育的力度。
这可以从教育上入手,从小学普通话的教育开始,使得每个人从小就受到普通话的熏陶和影响。
同时,在社会工作中,可以不断加强对普通话的规范化使用,让大家养成好的语言习惯和使用习惯。
3、注重方言保护方言是我国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方言也承载着地区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在解决方言和普通话差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方言的保护。
我们应该发扬方言的特点,保留方言的文化价值。
同时,在社交中,也应尊重方言,给方言使用者流出语音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时间:2005-04-18 编辑: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这是我国近期社会语言生活中出现的重要而实际的问题,社会上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
我想这当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讨论,二是怎样看待推广普通话与“保卫方言”。
我搞了一辈子语言学,许多精力用在调查、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及其相关问题,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些实际感受,现在简要谈谈我的想法,同朋友们讨论。
首先,怎样认识这场讨论。
作为语言研究与语文工作者,我认为这是极大的好事儿,因为我们的语言问题过去很少引起社会这样关注。
一般人都认为语言与语言问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同穿衣吃饭一样平常,现在有这么多人参加讨论,这说明大家关心这个问题,社会关心这个问题。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说,语言存在于社会,应用于社会,它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民族等,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
现在这场讨论必然促使大家认真思考,到底怎样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处理不妥当就会影响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语言生活,这是非常实际的。
这场讨论还会促使国家有关部门和我们语文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有关问题,理性总结过去的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将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更好,并继续推向前进。
第二,怎样看待推广普通话和“保卫方言”?我觉得这涉及几个具体问题,需要很好讨论、认真研究。
1.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
因此我赞同“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的说法,也可以认为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2.关于推广普通话。
世界上一般国家、民族都不同程度地重视、推广共同语和标准语,以利社会交际和事业发展。
我们国家也是如此,自古以来就推行共同语“雅言”“通语”“官话”和“国语”,以适应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这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交际的需要,这是大家都了解、看到的客观事实。
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不能没有普通话,国家当然应当重视并加强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很好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难想像,如果没有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们国家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事业发展,交际便利,普通话功不可没。
3.当前普通话是不是已经普及,已经完全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认为普通话的普及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说普通话的人是否已占全部人口的大多数,大致要在70%以上;二是教学、传媒、公务和社会公共服务是否普遍使用普通话。
显然没有,据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最近正式发布的信息,现在全国15岁至69岁的人群中,会使用普通话的占53%,我认为实际使用普通话的人比例还要小一些,普通话在我们国家远没有普及,社会交际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即使是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语言生活中使用方言还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该使用普通话而没有用普通话的也很不少,如行政、司法、警务、公共服务等,对此大家都能感觉到。
尽管我们国家推广普通话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和实效,普通话在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但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速建设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完善国内统一市场的今天,普通话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还需加把劲儿!4.普通话是不是挤压了方言,方言是不是发生了危机,需要“保卫”了?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根据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确定的。
长期以来,国家推广普通话一直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方针和做法,在政策上与实际工作中一再申明,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让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方言的同时多掌握一种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利社会公共交际;推广普通话不是企图消灭方言,方言不可能人为消灭的,方言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并发挥其作用,为各地人民群众服务。
还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方言可以使用的情况,具体包括公务、播音、艺术、出版、教学、研究等需要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至于个人言语活动中使用方言,属于公民语言权利,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调整的范围,国家不予干涉。
国家对方言的态度十分清楚,并在法律、政策、要求上作了明确规定,给方言的使用与发展保留了相当的空间。
而在实际工作中,总的来看没有发生限制、挤压方言的情况,没有影响方言的存在与发展,方言在一定领域或特定地区一直在自由使用,没有受到侵犯,方言的变化并未引发危机,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一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实际上方言不需要“保卫”,因此“保卫方言”的提法是不正确、不恰当的,我们不能同意这种提法。
如果提“保护方言”,几十年来国家一直这样做,从多方面保护方言,为方言提供了相当的空间,相信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必要时还会有所加强。
5.怎样看待方言的变化及有些方言的萎缩或消亡?至于方言的变化,这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事实。
方言在长期演变中,因为社会发展、事物变化,以及方言自身等因素,有些适应社会发展等需要的方言会不断增强其功能与活力,成为强势方言,而有的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言会逐渐削弱其功能,成为弱势方言,有的还会发生萎缩,乃至濒危、消亡,这是方言进化的客观规律,是古今中外皆然的正常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言的演变、发展或萎缩,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兴衰变化的结果,是一个极其缓慢、长久的过程;一种方言的萎缩与消亡,一般要经历上百年乃至数百年,很少能够看到在几十年内一种方言就从社会语言生活中消失了,那怕是其活力很差的弱势方言。
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其特点与魅力,凡是使用方言母语的人,对自己的方言都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都深深地热爱、迷恋着自己的乡音,所以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历史名句留在诗史。
但是当今社会是大改革大发展的社会,是大流动的社会,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必然促使语言及语言生活发生激烈的变化。
因此,对于方言兴衰演变以及某些方言濒危乃至逐渐消亡的现象,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去看待。
当前,有些方言处于强势地位,如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有些方言则处于弱势地位,同普通话相比,方言总体上处于弱势,这虽是正常现象,但值得重视,对方言应多加关注、适当保护,从政策、舆论、措施等各方面,尽可能为方言的存在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多空间,并尽力延缓濒危方言的消亡,及时记录、妥善保存其珍贵资料。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问题,讨论讨论当然很好很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当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更丰富、更具体的材料与数据,从理论与实际等方面,把问题弄得更清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OVER普通话是汉语的代表,是汉语使用者交流的工具,它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在长期推广普通话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说普通话的氛围,生活的需要迫使人们都说起了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普通话已经得到了普及。
在普通话推广取得良好成果的情况下,方言却正在逐渐萎缩。
有人认为“方言的消亡是正常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在?我们应该看到在方言日益萎缩的情况下,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曲艺等地方精髓文化也深受其影响,在逐步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保护方言是十分必要的。
普通话普及与方言保护的关系就像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两者不能舍其一。
虽然方言的萎缩是推广普通话的客观结果,但是我们可以为方言留下一方生存的空间。
普通话可以作为工作语言,公众语言;而方言可以用于家庭生活和民间艺术。
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有些人能掌握多种语言,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
在普通话推广取得良好成果,方言却正在逐渐萎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不做什么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有规定在校不准说方言,但是学生却很少在学校说方言,孩子在学小说惯了普通话,在家里也说起了普通话,家里的大人也随之说起了普通话。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不一定说普通话,给方言留下一些空间。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将推普工作由指令性调整到指导性,并且将工作重点放在规范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水平上。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方言的萎缩不是人能阻挡的,是个自然的过程。
五彩缤纷的方言就像是五彩缤纷的民族一样,民族一律平等,各方言也是一律平等。
和谐语言生活包括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现在有一些省电台包括一些市电台会用一些地方方言来播音,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学校可能会设置一些地方语言的专业,您认为推广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加大学习,有什么冲突?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逐渐消失,咱们语言工作会不会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加大力度?[16:17][王登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问题。
关于电台、电视台里面播放的方言节目,其实国家广电总局最近几年不断地在推出一些新的规范化的要求。
比如说,像在广东,在建国初期作为对外宣传的需要,批准他们成立了一些广东话的电台或者频道,到了今天,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好多地方也还在做,这是一个背景。
[16:18][王登峰]另外一个,这些年确实方言的广播和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一方面广电总局在不断地进行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现在遵守相关规范和按照国家要求去做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太好。
有些地方可能并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约束。
比如说在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的要求,新闻类的节目不可以,播报新闻不能用方言播音,另外占的时间,播出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和方言类节目的总数比例也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所以这里面可能就是一个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由于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对本地区的文化可能有更多的关注,也是这样一个积极现象的有一点问题的表现。
[16:19][王登峰]另外关于方言保护的问题。
实际上从国家政策来讲,是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这是一个国策,是国家的利益,或者是国家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