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导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国与吾民》导读
赵光勇
我常在想,“中国人”这三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哪些东西,将“我们”和“他们”区分开来?“我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也是难以回答的,言人人殊。

对于外国人,那就更难了。

不可否认,“中国”与“中国人”,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因为,在外国人笔下,既有伏尔泰那样对中国政体的崇拜,也有孟德斯鸠对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在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中,中国人的形象是好面子、节俭勤劳、注重礼节的,外加一堆贬义词:“欺瞒、顽固、智力混沌、麻木不仁、排外、缺乏公共精神”;而在赛珍珠笔下,中国人虽然有陋习,但勤劳坚韧,热爱生命,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由此可见,要了解我们自己,同时要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难度不小,挑战很大。

《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原书为英文,1935年在美国出版,书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该书是作者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著作。

该书在为中国辩护的同时,不隐恶,不虚饰,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生存意义与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同时直面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性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书出版后,获得很高的评价。

在赛珍珠为该书做的序中,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吝溢美之词:“它(《吾国与吾民》)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

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钜丽、了完备、最重要的成绩。

尤可宝贵者,他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蒂巩固地深植于往昔,而丰富的鲜花开于今代。


《吾国与吾民》的成功,跟林语堂先生出色的英文写作能力分不开。

林语堂是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后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国文系和英文系任教。

作为一位中国人,他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浸淫中长大的,对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特质有最深切的体悟;作为一位作家,他对于生活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敏锐感;作为一位能熟练运用英文的作家,他能够将这一切呈现在英文世界的观众面前,向“他们”展现“吾国吾民”的生存状态、精神特质、生活与艺术。

他在自序中写道,“我堪能暴呈她(我心目中的祖国)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

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须他么的粉饰。

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


《吾国与吾民》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为“基本要素”,其中四章分别为“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和“人生之理想”。

这一部分可看作从精神文化角度对“中国人”的白描。

下部分共五章,分别为“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和“生活的艺术”,着眼于中国人的生活、娱乐和闲暇。

在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有一个总纲性的导言。

在上部的导言中,作者在一开始就点出了自己的写作主旨,即要向友邦人士阐释:中国是怎样一个国家?中国的命运将如何?作者写道,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存在”,侨居中国者,会生出种种带有感情性的观点,或爱中国,或憎中国,但总是感觉“神秘莫测”。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她的高龄,作者却认为,中国虽是一古老国度,仍是具有非凡活力的,有独特的种性和文化,能够“基业永续”;中国之“大”,能够从诋毁和宣传、贪官污吏、战争饥荒等挺过来,并对着一切“等闲视之”,带着笑意,笑意中有“懒于改革的惰性”和“高傲的保守性”。

在作者看来,这种“惰性”或者“高傲”,是何等动人?从这些语言中,我们看见:作者对于祖国的一颗爱心,从纸上跳了出来。

但是,作者对于祖国的爱,不是盲目的。

作者没有那些所谓的“中国通”的偏见和高高在上,也没有摩登青年在民族尊严和崇洋心理纠结下的纠结。

而之所以能避免后者的纠结,作者认为需要真诚的批评态度,加上精细深刻的观察。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滋养了中国人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认识一个民族的差异,理解一种文化,首先要研究这种文化浸润下的“人”。

而要理解什么是“中国人”,不能仅仅看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而要了解无数普通的中国人民。

尽管文化将中国人结合成为一个民族,但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脾气、体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种族性的差异,跟地理有关,跟历史有关。

文化的进步某种意义上带来中国人性格的温婉和体力的退化,而豪迈强健的北方民族,周期性地将其新血统混入中国,“异族血胤的混合与文化之交织,即为中华民族所以长存之一大原因。


中华民族得以长存,没有灭亡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其民族的持续力和文化的同化力来自哪里?在林语堂看来,一为家族制度,一为科举制度。

家族制度维持着社会的团结,科举制度实现了阶层的纵向流动与人才更新。

由于此种更新,特别精英人物“从乡村中来,又回到乡村”,使得两千年的文明生活,并没有表现出来沉沉暮气,间或有新的增长。

可以说,这个老大民族,好像仍处在童年。

第二章“中国人之德性”。

在这个话题上,林语堂的笔触是锋利的,内心是矛盾的。

他逐一分析了中国人的“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和“保守型”。

在分析中,作者对美德有赞扬,对恶行有批评,对一些中性的德性,给与了辨证的分析。

读完这一章,读者会发现,乐呵呵的林语堂先生,对于民族的劣根性,也有如鲁迅一般冷峻的眼光。

第三章为“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为何?中国人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章给出了林氏分析。

首先,林语堂说中国人是“智慧”的,但中国人的“智慧”不是西方人专业性的精深知识,而是“笼统的学问”,是实用之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世事洞明”和“人事练达”。

中国人的“智慧”往好处说是“清醒”,不好的说法就是“怯懦”;中国人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心灵的文雅,还表现为智巧、聪明与伶俐。

不可否认,中国人的智力,至少与欧美人士并驾齐驱。

谈完了中国人的高智商,林语堂笔锋一转,用“女性型”来描绘中国人“近乎女性的神经机构”:相信直觉、个人体验、敏感性、避免抽象、形象化思维。

也许,林语堂想表达的是:中国人是重感性的,与西方人的逻各斯精神形成明显反差。

中国人心灵的感性主义,女性化思考方式的“肤浅”,带来了科学的不发达,也形成了中国人心灵的第三个特质:缺乏科学精神。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心灵不适合科学方法的发育,原因是中国人相信感性和内省的力量,不愿意从事刻苦的钻研,中国人的“智慧”也不允许吾们投入到重复性的“呆笨苦役”之中去。

第四个特质是“逻辑”。

坊间戏言,有两类逻辑,一为逻辑,一为中国逻辑。

其意是指中国人没有逻辑思考的心灵。

在林语堂看来,缺乏逻辑思维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承认有确定的、可证实的真理,如果真有真理,那也是从暗示中、直觉中得出的;而且,“人情”在“道理”之上,“近乎人情”是比“合乎逻辑”更为强大的力量,在情和理之间,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中庸之道”。

接下来,林语堂继续谈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直觉”性,天马行空的联想以及由此带来的迷信。

此种迷信,是莫名其妙的信仰,还是对生活的戏谑?不得而知。

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用“拟想”概括中国人的想象力,中国人用“拟想”在悲愁的世界里寻找美、苦中作乐、享受生活。

第四章为“人生之理想”。

中国人的人生目的的价值为何?在林语堂看来,首先是人文主义的,是此岸的而非来世的,是俗世的而非天国的,“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人生。

”活在当下,活在家庭与社会中,其乐融融,舒适满足。

中国人的人文主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切学问,皆以人为中心。

一切智慧与知识,都是为了让“人”不失为“人”,都是为了人的舒舒服服地“享其生存”。

中国人的现实主义,是孔教精神之影响。

但孔子学说
的现世气质缺少了超越性,这个空白被中国的道教所填补,给中国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人文主义、超自然主义和自然主义构成了中国人的价值系统。

中国人不走极端,善于在不同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取中道,这便是中国的“中庸之道”。

在“中道”思维之下,也带来了中国人常被诟病的缺乏法治、无纪律、无规则和人情社会。

如果将人文主义归于孔子的贡献,那么自然主义的道教则是中国人精神的底色,也是中国人最纯真的人生理想,而佛教以其逻辑和哲学的力量,赢得了学者信徒,以其宗教的性质,为民间疾苦寻找了逃避的去处。

书的下半部分,林语堂描绘的是中国人的生活。

作者在前篇中国人精神气质、理想信仰以及思考方式的基础上,进而探究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包括两性关系、社会和政治生活、文化与艺术,等等。

作者认为,家庭是中国人素为看重的,而要了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则需从妇女的地位入手。

在中国,女性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这是孔氏学说结的果子之一。

孔氏学说要求女性的服从美德和家庭分工角色,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愈发强化了女性“遮掩的生活”。

然在家庭和婚姻中,女性并不像西方人认为的那样受到家庭专制的压迫。

从实际生活来说,在笼罩全社会的政治专制的压迫下,将妇女“深藏”家庭、“贤妻良母”的女性理想也许有可称道之处。

中国的女子教育、恋爱和婚姻,有着中国人特有的意蕴。

妓女和妾,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人家庭生活的调剂和补充,但缠足却是老祖宗的恶习,幸好已经被抛弃。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公共精神的缺乏。

中国的家族制度,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阻碍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

以家族伦理所拟制出来的社会伦理,竟发展出一种“家族的自私”,或许就是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的原因。

“家族的自私”,滋生出来的是徇私舞弊,是人情关系与政治腐败。

但家族制度,对于家族成员是保护的、救济的,但与社会的有机团结,却存在壁垒。

在这一章,作者还讨论了中国的特权与平等,中国仍是一个身份特权的社会,此种意识“很深地种植于中国人的心坎上”。

但奇怪的是,中国没有固定的阶级划分,阶级之间是流动的。

中国有四农工商四个阶层,但阶层之间并无隔绝,士这个阶层被赋予特权并受到礼遇。

然而,林语堂对于读书人的态度是尖刻的,说他们是“寄生虫”,是“破靴党人”。

接下来,林语堂提出了很精彩的“统治中国的三女神”的论述,认为面情、命运和恩典是“中国人经验思想体系中三大不变的定律”。

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乡属制度”即为中国式的基层自治制度。

中国一直在践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垂拱而天下治”,依靠的是同乡社团和地方自治。

中国人对于政府“父母般”的无限信任,将权力托付于政府和圣贤君子。

吾们信奉的是“贤能政府”,结果获得的却是坏分子的政府。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中国所需要的。

以法律来监督政府,将官员假定为恶棍,要求政府公开账目开支,否则,中国政府将永远像一家“杂乱无章的公司”。

林语堂对于孔子式贤能政府的嘲讽,对与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推崇,在林氏幽默之下,让我们发现了睿智的一面。

第七、八章分别为“文学生活”和“艺术家生活”。

在这两章,林语堂用诗性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人的文学和艺术。

中国文化既有说教的一面,也有性灵的一面。

中国的语言,保证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持续性,也影响了国民思想的保守性。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加大了中国人识字的难度,“变更中国社会的全部组织,更易了中国文化的全部面貌。

”在接下来的篇幅,作者进而讨论了中国的学术、学府制度以及不同的文学体裁,包括几次的文学革命。

在“艺术家生活”这一章,林语堂继续谈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气质,中国艺术的“纤细和谐”,艺术家的“隐逸超脱”。

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建筑,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灵性与技巧,与自然的调和。

“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式,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通过对于中国人娱乐生活的观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寻求欢娱的,是艺术性的,表现在一个印章、一件衣服、几块石头堆成的假山、窗外的几株竹子、一份菜肴,中国人都能为之陶醉。

中国人是生活艺术的大家,在物质的生活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作者最后再次提到孔子的“未
知生,焉知死?”,并以之总结全文,“其对于人生和知识问题的庸常的、非抽象的、切实的态度……构成吾们全国的生活和思想的特征。


距离1935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

今日之中国与中国人,与《吾国与吾民》中所描绘之中国与中国人,不可否认有着巨大的不同。

但是,文化是有惯性的,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稀能够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

一方面,我们很亲切,好像是在照镜子;另一方面,在阅读中,时时会有东西在撞击着我们,让我们时不时停下来,掩卷沉思。

这,也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们穿越了时间,在摇动我们的心。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