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政策决策的基本模式

合集下载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一、名词解释1.伍德罗·威尔逊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

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

其主要要点包括: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

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

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

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

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

权力制度文化

权力制度文化

权力·制度·文化以下资料不是整本书的整理,是一些重要部分的整理。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一战之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抨击了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典型实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屡遭失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世界设想的过于理想,与现实脱节。

卡尔指出现实主义所重视的第一要素是权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怎么样看待权力和道德。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道德是不行的,但个人道德和私人道德不是同一回事。

二战的实际似乎印证了卡尔的预言。

《二十年危机》使得理想主义发展出现“断裂”,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重要铺垫。

(名词解释考点)卡尔关于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 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

摩根索1948年发表《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标志现实主义学说的创立。

理论前提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性。

理论核心是权力政治。

(名词解释考点)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1.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者2.无政府主义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3.国家最大限度追求权力或安全4.国家通常采取理性的政策(国家是理性的)5.国家有时也会依靠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实现其目标6.国家体制诸方面,特别是国家间权力分配,是形成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基本模式的重要原因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

2.权力界定国家利益3.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4.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5.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

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发表于1979年(名词解释考点,见资料P6 页底)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要不断追求权力,新现实主义认为对于国家,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有风险。

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

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

陈乔之邵镔: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作者:陈乔之邵镔摘要: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全过程,论述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对华政策的决策模式。

结合美国学术界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美国政治的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多元社会模式。

尼克松政府的对华决策符合理性行为体模式,福特政府的决策模式是多元社会模式,而卡特政府的对华政策更符合官僚政治模式。

关键词:决策模式;政策;关系正常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展开了 3 次辩论。

第一次辩论发生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50 年代初,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第二次辩论贯穿整个 70 年代,核心是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第三次是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

本文回顾了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第二次辩论,试图从中找出美国对华政策中一些规律性的因素。

一、尼克松:大步流星从 1949 年到 1969 年尼克松上台时,美国政府一直奉行孤立、遏制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

在美国,素以“反共斗士”著称的尼克松当选为美国第 37 任总统。

美国人信赖他与共产党中国打交道,相信他不会重蹈民主党在 40 年代末的覆辙。

在中国,意识形态的狂热让位于对国家利益的理智计算,珍宝岛的枪声使中共最高层的决策者意识到必须认真考虑对付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

当时中国高层的基本判断是:苏联的威胁大于美国的威胁[1](P225)。

从国际形势看,美攻苏守让位于苏攻美守,中美联合抗苏成为可能。

尽管苏联咄咄逼人,但在中美苏三角战略态势的转换中,中国和美国处于主动,其中美国的主动性尤为明显,而苏联基本上处于被动应付局面。

打开中国大门的功劳首先要归功于尼克松本人。

1967 年,尼克松就在颇有影响的《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越南之后的亚洲”的文章。

他认为将有近十亿人口的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是不明智的。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第四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第四章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都是每一个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必须认真面对并且妥善处理的头等大事。

外交政策,既是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外交实践中,外交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为外交实体规定其进行外交活动的行动准则,并据此提出外交实体的基本外交内容。

外交决策,是使外交政策成其为外交政策所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外交决策,一般指的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酝酿、制定和选择。

外交政策与外交战略、外交策略都是外交决策的对象。

经过外交决策之后,外交政策方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会被付诸现实的外交实践。

由此可知,凡属外交政策,必然都要经过外交决策。

只有经过了外交决策并被付诸外交实践的外交政策,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外交政策。

第一节外交政策一、外交政策的范畴1外交政策的实质所谓外交政策的实质,在此是指外交政策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自身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

所谓政策,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政党或集团为了实现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体计划而具体制定的行动准则。

因此,外交政策指的就是外交实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为实施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外交战略而具体制定的行动准则。

在外交政策的上述定义中,有下列要点必须注意:其一,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是外交实体。

在一般情况下,外交政策主要都是由主权国家制定的。

其二,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其制定者为自己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其三,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其制定者既定的外交战略。

其四,外交政策的适用范围是一定的历史时期。

在任何情况下,外交政策都必须与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时期相适应。

与此同时,还必须特别强调,外交政策乃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指导自身外交活动的行动准则,这一点是外交政策的最重要的属性,也是其根本实质之所在。

在国外,绝大多数学者专家也持此观点。

但是,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对外交政策的实质有着另外的理解。

其代表性观点是认为外交政策在其实质上与外交战略是同一概念。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1.和平发展: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秉持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独立自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互利共赢: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4.和平解决争端: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5.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6.区域合作:中国积极发展多层次、广泛领域、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推进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

7.人文交流:中国重视人文交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总之,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和平发展、独立自主、互利共赢、和平解决争端、全球治理、区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原则和政策。

- 1 -。

印度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与模式的开题报告

印度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与模式的开题报告

印度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与模式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印度是亚洲大陆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家,在地缘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印度对外政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与邻国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关系,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参与以及国际合作与联盟等。

印度的对外政策在面对地缘政治上的变化时,也不断的调整和改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印度对外政策决策的过程及模式,探讨印度对外政策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以期为深入了解印度对外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
1.印度对外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2.印度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和程序
3.印度对外政策的决策者及其角色分配
4.印度对外政策中的决策因素和权衡
5.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利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深入探讨印度对外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模式。

五、预期成果
通过对印度对外政策决策的过程和模式的研究,可不断完善和深化对印度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印度对外政策的演变和发展状况,以及印度该如何优化自身的对外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关锦炜2009年10月29日15:44【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分享到QQ空间分享(《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这一政策,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将近年来国内学界有关“一边倒”政策的研究综述如下:一、关于“一边倒”的选择成因近年来,随着对“一边倒”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一边倒”的选择成因提出了新的见解。

按照内外因素的划分,可以把这些见解归结为三个不同层面,分别以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同美苏意识形态的亲疏与新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中共自身的革命逻辑和判断所产生的影响为着眼点,对“一边倒”的选择成因展开分析。

1.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产生的影响。

国际格局和美苏的对华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中共作出“一边倒”政策的选择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学者都是从这两个视角进入展开分析的。

有学者就提出,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一边倒”的形成,认为当时的国际关系有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以及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两条线索。

在这种新格局下,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边倒”方针正是上述国际关系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①有人也持相似观点认为,新中国诞生之时,正是东西方冷战升级,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时候,美苏两国都不可能允许新中国在它们之间采取某种较为平衡的政策,新中国要保持中立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两大阵营中作出抉择,也就是选择“一边倒”。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外交政策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

它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国际处境、国际地位、执政倾向以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各项内政方针的立场和出发点。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密切,相互支援和合作,苏联向中国提供大量贷款,派遣大批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

同时,双方经过协商决定,苏联把在中国大连租用和代管的中国财产、大连的行政权和长春铁路移交给了中国。

“一边倒”的决策功不可没,它使新中国得以站稳脚跟,打破西方的封锁,并发展了自己的经济。

一、“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提出“一边倒”是指在西方国家对我敌视的情况下,我国外交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方面的一个主要标志是1950年初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同盟条约。

但“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两极化方向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必然要有所倾斜。

1949年6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之际,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这就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最早也是最准确的阐述。

因此,新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的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外交政策分析与模式

外交政策分析与模式

外交政策分析的路径与模式[①]《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内容摘要:虽然外交政策是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但与国际政治研究相比,外交政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对外交政策分析的特征、价值进行了总结,并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四种分析模式出发,对现有外交政策分析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

根据本文的归纳,外交政策分析存在四种路径九种模式。

但是,不管那种路径与模式都未能解决外交政策分析的三个关键难题,因而并不能对外交政策提供令人满意的分析。

为此,本文最后指出,如何整合不同路径与不同模式以提供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是外交政策分析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外交政策分析、施动者-结构、解释、理解[作者简介]李志永,湖北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外交政策分析、中国外交、公共外交等,lizhiyong0424@。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诚信楼8层72号信箱(100029)。

克里斯托夫·希尔指出,“外交政策是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核心部分,即使它远难称得上这一问题的全部。

由于某些好的和坏的理由,它目前被忽视了,但它必须回答中心位置。

”[②]保罗·科维特(Paul Kowert)也指出,“由利益可能截然不同的公民所组成的民族国家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外交(或任何其他)政策以服务于‘公共’利益呢?这一集体行为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国家合作途径问题,都是国际关系的主导性问题。

”[③]换句话说,国家的外交政策到底是如何决定的及其行为规律构成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主导性问题,这正是外交政策分析要回答的根本主题。

本文将从方法论与认识论入手,对外交政策分析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推动我们对外交政策的理解,促进外交政策分析研究的深化。

一、外交政策分析的特征与价值国际关系是行为体(现今主要是国家)互动造就的人类现象,而就单个行为体而言,任何由国家引起的重大国际政治现象均是不同外交决策或决策[④]相互作用的结果。

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自从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的制定外交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它每前进一步,显示出出外交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从建国初的“一边倒”方针,到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再到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

在新世纪,打开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纪元。

一、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一阶段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发展好友合作关系,把中同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基本奠定了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实行“一边倒”是新中国外交迈出的第一步,总的来看,这个决策是成功的。

在“一边倒”的格局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以大国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二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在时局动荡不安之中,稳住阵脚,面对敌人的挑衅,无所畏惧,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尊严。

中国继续支持亚非拉等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和维护独立的斗争,创造性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主题,广泛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一方面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坚决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积极支持第三世界人民为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赢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信任。

从而中国与一批亚、非、拉国家及西欧的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解决了同某些邻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签订了一系列边界条约。

但是,当时的领导者对资本主义的危机估计过高,从而在外交上也有一定的偏颇。

三、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三阶段70年代,毛泽东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格局,打破了外交的僵局,使外交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外交政策中利益交换的博弈论分析

外交政策中利益交换的博弈论分析

外交政策中利益交换的博弈论分析一、外交政策中利益交换的基本概念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其核心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经济、政治、事等领域,还涉及到文化、社会等方面。

利益交换的博弈论分析,是指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国家在外交政策中如何通过利益交换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和行为。

1.1 利益交换的定义与特征利益交换是指国家在外交政策中,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动,进行利益的交换和转移,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交换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互动性:利益交换是双向的,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互动。

- 互利性:利益交换的目的是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 动态性:利益交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交换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 复杂性:利益交换涉及的因素众多,包括经济、政治、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1.2 利益交换的类型利益交换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济利益交换:如贸易、、援助等。

- 政治利益交换:如外交支持、政策协调等。

- 事利益交换:如事合作、安全保障等。

- 文化利益交换:如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

- 社会利益交换:如移民、旅游等。

二、博弈论在外交政策中利益交换的应用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具有决策能力的个体或团体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数学理论。

在外交政策中,博弈论可以为国家提供一种分析和预测其他国家行为的工具,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外交策略。

2.1 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者:博弈论中的参与者是指在博弈中做出决策的个体或团体。

- 策略:策略是指参与者在博弈中可能采取的行动或选择。

- 收益:收益是指参与者在博弈中可能获得的利益或损失。

- 均衡:均衡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策略的状态。

2.2 博弈论在外交政策中的应用博弈论在外交政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测其他国家的行为:通过博弈论的分析,可以预测其他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从而为自身的外交决策提供参考。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国际关系理论1.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出现与第⼀次世界⼤战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的结果。

理想主义的代表⼈物有: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四点纲领)、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中⽴与集体安全》、《国联与法权》)、约翰?默⾥。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性是善良的,或⾄少是可以改造的,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不是⼈性的产物,⽽是环境的结果。

战争之所以发⽣是因为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些⼈的良知误⼊歧途,⼈类可以通过教育改造⼈性,避免战争。

(2)倡导国际主义,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理想主义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对外政策中强调国家利益是狭义的民族主义的表现。

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对外决策的民主进程,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的起因。

(3)建⽴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保卫世界和平。

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的“宠物”,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理想主义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

(4)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的⾏为,从⽽最终使世界避免战争。

(5)提倡国际道德,确保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维护国际道德的途径使,通过国际联盟对实⾏侵略的国家进⾏制裁;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作⽤,提⾼民众的觉悟和⽂化素质。

从以上可知,“国际主义”、“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道德”在很⼤程度上代表了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外交实践。

2.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的扛⿍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其核⼼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1)政治是根植于⼈性的客观法则所⽀配的。

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存的法则;(2)以权⼒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个独⽴的研究领域,⽽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论理学、美学和宗教学;(3)以权⼒界定利益的核⼼概念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

浅析外交政策制定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浅析外交政策制定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成一个临界点 ,这个临界 点是方 案 可行 和不可行的分界线 。当一个方案 的预测结果超 过临界点
分发展起 来的。 理性选择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现实 主义 , 出发点是 国家 中心学说 。 以及国家利益 、 自助和无政府状态等 观念 。在现 实主义范式中 , 国家是理性行 为体是一个 基本观点 。“ 现实主义 认为 。 国际政治 学所研究 的就是在无政府 的 国际体系 中, 国家作 为主要行为体追求权力与安全的过程 。 这个 过程是 理性 的 。 即用 有 目的 的政 策争取 自身 环境 的最优 和 自身利益 与权力 的最 大 化 。” 现实主义的这一理性行为假说 , 成为 外交决策学 自诞 生以 来, 影 响最大 、 应用最广泛 、 学者最多 的理性选择学派的基础。 理性选 择理论是 经济学方 法在其他社 会科学领 域的应用 。 理性行为 的前提有三 , 依次是采取行动 的 自主性 、 目的性 以及行 为者对 面临的 目标 和手段 的权衡和比较 。而判断是否是理性选 择 的一个标准 则是 是否严格 遵从最大化 目标收益原则 。遵守了 这一原 则才能被看 做是理性的选择。这里的最大化 目标收益是 说在 条件许 可的范围内实现需求的最大满足 。理性 的定义通常 是对 目的与手 段之间关系的描述。理解理性选择 的内涵要从 目 标 的设定 和手段 的选择两方 面来看。 首先是 目标选择 的偏好 , 即 把国家假设成 为理性行为体 , 赋予其人性 的特征 , 在这里 国家像 人 一样思考 问题 , 像人一样有一定 的偏好 。
式是对传统理性选择模式 的优化和发展 。 三、 理 性选择 模式 的方法 论 理性选 择理 论的方法论是博弈论 。“ 进行 博弈时 , 一个 局 中 人是将 自己置身于其他局 中人 的位置 ,通过 预测其他 局中人将 选 择的熊东来计算 自己的获益 函数 ,并 最终决定 自己最理想 的 行 动。” 博弈论改 变了过去外交政策分析 的历史归纳法 , 运用逻 辑 推理 的方法 , 运用假 设一推理 ( 演绎 ) 一结果 ( 决策 ) 这一博弈 论 原理分析外交决策 的。博弈论 有两 种基本模式 , 分别是零和博

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

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

双层博弈理论内政与外交的互动模式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双层博弈理论,特别是其在内政与外交互动模式中的应用。

双层博弈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为理解国家行为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理论强调,内政与外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动态过程。

通过双层博弈的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者的决策逻辑,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产生影响。

在双层博弈理论中,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被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国内层次上,政治力量、利益集团、社会舆论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政策制定过程;国际层次上,国家间的互动、国际制度、国际环境等因素则对国家外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这两个层次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构成了双层博弈理论的核心内容。

本文首先将对双层博弈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其发展历程和基本框架。

然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双层博弈理论在内政与外交互动模式中的实际应用。

这些案例将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制定过程,以展示双层博弈理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我们将对双层博弈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双层博弈理论的视角,进而深化对内政与外交互动模式的认识。

我们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二、双层博弈理论的核心要素双层博弈理论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国内政治层面和国际政治层面。

这两个层面在双层博弈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国家的外交政策决策。

在国内政治层面,双层博弈理论强调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和互动。

这包括不同政治党派、利益集团、社会舆论等多种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商。

这些力量在国家外交政策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博弈和互动直接影响着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国内政治层面的博弈和互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利益、社会结构等。

在国际政治层面,双层博弈理论关注国家之间的博弈和互动。

中国的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09级英语专业二班朱梦娟学号:20091601236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

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对彼此之间的分歧,应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对话,不搞对抗,妥善加以解决。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中国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

权力制度文化整理

权力制度文化整理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和问题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一战之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抨击了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典型实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屡遭失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世界设想的过于理想,与现实脱节。

卡尔指出现实主义所重视的第一要素是权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怎么样看待权力和道德。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道德是不行的,但个人道德和私人道德不是同一回事。

二战的实际似乎印证了卡尔的预言。

《二十年危机》使得理想主义发展出现“断裂”,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重要铺垫。

(名词解释考点)卡尔关于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 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

摩根索1948年发表《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标志现实主义学说的创立。

理论前提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性。

理论核心是权力政治。

(名词解释考点)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1.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者2.无政府主义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3.国家最大限度追求权力或安全4.国家通常采取理性的政策(国家是理性的)5.国家有时也会依靠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实现其目标6.国家体制诸方面,特别是国家间权力分配,是形成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基本模式的重要原因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

2.权力界定国家利益3.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4.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5.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

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发表于1979年(名词解释考点,见资料P6 页底)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要不断追求权力,新现实主义认为对于国家,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有风险。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4
本国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技术 设备等进口则不予过分限制或给予优惠待遇。 (2)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即对外汇流动、外汇 买卖、国际结算实行控制,保证国家集中使用外 汇,利用数量型外汇管制、成本型外汇管制及混合 型外汇管制等多种方式对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 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在外汇数量和汇率方面给予优 惠,对其他工业制成品和生活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 则予以外汇限制,从而限制进口。
7




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全部自 由兑换。 (3)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为外国投资者提供 各种优惠和方便,包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最惠 国待遇”、“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 等。 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和 外贸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但却既有相同之处也 有不同之处。 3.1 异同比较 ①目标不同。 两者都以制造业的发展为振兴经济的起点,但是 8 市场导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9
③ 都以发展本国工业、振兴民族经济为最终目的, 但实现方式不同。 进口替代立足国内市场,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和 扶植国内工业,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的工业体系; 出口导向则面向国际市场,通过鼓励出口,扩大出 口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利用国际市场和规模 经济效益发展国内工业。 3.2 利弊比较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对一国产生的经济后果也是 各有利弊的。 3.2.1进口替代之利 ①实施进口替代为一国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 10 可图的市场,使该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迅
具体表现东部沿海地区模式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产业使开放型经济成分和比重不断增加首先形成以进口替代为主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向以出口替代为主进出口替代相结合模式的过渡当沿海地区经济技术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地情况下就会实现最终的目标过渡转变为完全的出口导向模式

外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1)外交主体当代外交主体首先是各个主权国家。

其次是国家联合体。

(2)外交执行者在严格定义的外交概念中,正式代表国家的人员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以及其他经正式授权的代表,如驻外使节等。

正式国家的结构包括中央政府、外交部和常设驻外使团。

(3)外交基础和目的外交是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范范围和基础上实行的。

外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或国家联合体的对外或国际政策。

外交是对外政策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4)外交的方式和武力不同,外交是国家用和平方式处理相互之间的纠纷和利益冲突,促进共同利益实现的更为文明的手段。

(5)外事外事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以及政党、议会、军队、地方和民间团体的对外交往活动。

二是指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种机构和团体所从事的对外交往活动。

(6)外交和谈判的重要意义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就强调了外交和谈判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努力通过谈判、收买、离间来瓦解敌人;可并用或分用这些办法;不必诉诸战斗。

”(7)专职外交机构的建立1445年向那不勒斯和热内亚以及于1458年想罗马和威尼斯相继派出大使后,米兰公国成为欧洲第一个建立自己的外交机器的国家。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再以条约的新形式确认了常驻外交使节制度1815年,欧洲八个国家在维也纳和会上签署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8)联合国宪章指导外交的基本原则最基本的外交准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宪章>,可以归纳为: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支持联合国采取的防范和强制行动、敦促非联合国会员国尊重宪章、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处于会员国内部管辖之事务。

)(9)五项原则的核心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外交礼仪自古以来,外交礼仪都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朝设有宾官;周朝重礼,设立春官;两汉至隋唐宋元明清以后,各朝设立礼部、鸿胪;魏晋出现“四夷馆”(11)外交特权与豁免三种理论代表性说、治外法权说、职务需要说(12)外交机构一般包括外交决策机构和外交执行机构。

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多项选择、单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 、国际体系:指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彼此互动而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

2、国际格局:指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和态势。

3 、国际秩序:以一定国际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4、国家权力;是一国控制或影响国际环境和他国意志与行为的能力,是一国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手段。

5、亚洲安全观: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6、均势外交: 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

7 、首脑外交:指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的外交活动8 、公众外交:指一国面向国内外公众营建总体。

9、布什主义: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美国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

“布什主义”的显著特征在于他提出了一反国际法规则的所谓“先发制人”政策,所以“布什主义”也被称为“先发制人主义”。

10、示范性冲突:11、全球问题: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并严重威胁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内涵: (1) 国际社会层面 (2)社会人类学层面 (3)自然与社会层面12、雅尔塔体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 1943 、11)、雅尔塔会议( 1945 、2) 和波茨坦会议( 1945 、7)上对如何处理和安排战后的欧洲和世界、对日战争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13 、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一战前后的事情。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

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二.方法论概述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1.系统层次。

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

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

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政策决策的基本模式对外政策决策分析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研究领域始于现实主义影响极盛、决策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得到长足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1。

当时国际关系学者们研究一国对外政策的初衷是试图考察政府的“意图和战略,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定义如何转变为行动。

”2。

及至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决策理论研究领域中,将一国的对外政策的决策者(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视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Unitary rational actor)或“一般行为体”(actor-in-general),并被视同国家行为体甚为流行。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决策者“暗箱”(black box)运作的结果。

至此,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形成了对外政策决策理论、对外政策比较研究理论和对外政策环境理论三个理论框架。

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外政策决策理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90年代至今由进了一个活跃期。

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激发了学者对具体行为者理论的新兴趣,研究者们将具体行为体理论与一般行为体理论相结合,在上述三个研究框架之内,将对外政策决策的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决策学、领导人特性、文化与认同、前景理论等。

3几十年来,学者们围绕对外政策的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世界上一些重大的对外政策决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对影响对外政策形成的因素作了自己的总结和归纳,从而在外交决策领域积累出许多理论分析模式。

从国家权力与对外政策的关系分析的角度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有——一、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决策模式现实主义(含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地理、自然环境和人口占重要地位;一国通过胁迫方法来使用国家权力,武力的使用是可以接受的;制定外交政策时假定国家是单一行为体,强调决策的理性模型;外在的、国际的因素是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41Deborah J. Gerner, The Evolution of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in Laura Neack, Jeanne A. K. Hey and Patrick J. Henney, ed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ts Second Generation,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1995, p.17.2Magaret G. Hermann, Leaders an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Dan Caldwell and Timothy J. Mckeown, eds., Diplomacy, Force, and Leadership, Essays in Honor of Alexander L. George, Westview Press, Boulder and Oxford, 1993, p.78.3王逸舟:《国际政治理论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96、99~123页。

4参见【美】卡伦·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在这个理论框架之下,现实主义的外交决策模式主要有两个——(一)国外因素模式在国际关系研究上曾居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主要由国外因素来决定。

根据这种主张,国内因素充其量不过是从属的或扰乱的因素。

按照这种传统的观点,处在一定国际条件下的国家,其追求国家利益的最佳行动,对于任何人(制定和实施政策的人、全体人民、政策观察评论者)来说都应非常清楚。

如果国家未能采取最佳行动,就应从诸如领导人判断错误以及造成他们判断错误的官僚机构无能或舆论压力等国内因素上找原因。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能正确地测定与国家对外政策相关的国外因素如地缘政治学条件、国际间力量分布等,或者如果国内不出现扰乱因素,就能正确地预测国家今后应采取的对外行动。

这样,无论是对过去政策的解释,还是对将来政策的预测,国外因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能在多大程度准确测定作为国家对外政策决定因素的国外各项条件?事实上,国外因素模式的解释框架,对于研究某个国家对外政策的一般特征来说,的确具有一定的意义。

因为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各国地理历史条件等,都是难于变化而较为持久的环境因素。

别说大多数中小国家,即使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简单控制这些既有条件,并且制约着它们的对外政策。

这些被认为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各种因素中的常数,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

它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易变因素—诸如掌握国家政权的个人或集体的性格、能力,国民所具有的文化上、政治上的行为方式或思考方式等变数。

所以,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一般方向和风格,多半可以通过与国外因素即国际体系相关的各种因素加以说明。

但是,如果一旦把分析的标准置于特定情况和具体问题的决定上,国外因素模式的解释框架所具有的说服力,就变得极为有限。

尤其当分析者不只是分析一个孤立的决策,而要同时分析许多决策或按时间顺序分析时,其难度就更大。

(二)理性选择模式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n·T·Allison)经过对传统的决策理论进行整理,提出了“理性选择模式(Rational choice model)”,也称阿利森的第一模式。

124页。

理性选择理论以人类的理性为理论前提,强调人在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强调政策既是“基于理性计算的选择”,也是智慧运用过程的产物。

5根据这一理论,所谓外交决策就是最高决策者基于对国家利益及其实现条件的精确计算而作出的最佳合理选择。

这无疑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理想模式,同时也是传统外交史学和国际政治学的主流分析方法。

虽然在内政问题上意见分歧、相互争斗,但只要与对外政策有关,国民就会为共同利益而一致合作,这是近代民族国家的理想。

然而,这种国民一致是建立在国家利益明确和追求手段非常清楚以及为大多数国民所意识到的基础上的。

而且,放开视线看对外政策还会发现,上述那种国民或决策者为了国家利益而意见一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外政策,能够自觉而理性地应付国际环境情况,却是非常少见。

事实上,在对外政策形成过程中,如何克服国内制约条件,形成有机的合乎目的的政策并加以实行,这是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内部有着复杂的政治系统,多种因素在影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

在许多情况下,对于“外交”而言,决策者们更苦于“内交”。

由于内政方面的制约条件,本以为是最合乎目的的政策却被扭曲,这种情况不胜枚举。

此外,各种政治决定,并非是单独的个人,而是各种组织中的或由这些组织支持的若干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仅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认识不同,而且各自所属组织的利益和要求也不同。

因此,人们对国家利益抱有的观念当然也就不一样。

能够左右许多观点各异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相互作用,这种具有强大力量的个人或集团,在近代国家只是个例外而已。

国家的对外政策很少能按特定个人的意愿和计算来选择。

这表明,政治性决定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基于明确目标和精确计算的选择,而是在包含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暧昧情况下所进行的大体可以满足的适当选择。

为了理解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还需要有分析国内决策过程中的许多变数并阐明其相互间关系的模式。

(三)梯形模式“梯形模式”的基本原理来源于控制论。

控制论强调,大凡自动机器都能够自动地接收信息,并通过反馈系统调节自身的动能和运作。

美国哈佛大学卡5【美】格雷厄姆·阿利森、菲利普·泽利科:《决策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英文版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尔·多伊奇非常机智了将这一控制论原理和技术方法运用到了国际政治学之中,以此来解释和评价相应的外交政策的决策原理。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整个外交决策体系是相对闭合的政治系统。

当政府进行外交决策时,必须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并且对信息进行反馈和修正。

多伊奇将上述理论进一步设计“梯形模式”(如左下图):Array这五种层次的权力单位都是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其中的每种要素都是作为整个梯形系统的子系统出现的,每一个系统内部的信息处理模型被称为“黑箱”不断了进行内部决策。

五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黑箱”进行信息搜集、数据整理、比较判断,形成各自的制约力或影响力。

而五个子系统之间又相互作用,按照其影响力的大小,以梯形模式排列组合,共同组成了对外决策的关系模型。

多伊奇的外交决策“梯形模式”在国际关系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它的优点在于,将外交决策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以结构主义观点,对决策要素进行分类和层次化处理:用系统论观点将外交决策系统化,尤其重视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体现了行为主义分析方法,尽力实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合。

然而,“梯形模式”的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该命题的整合更像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方式。

更准确地讲,这种分析更像是国内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

如果说社会学意义的分析较能有效说明国内决策的整个过程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辆问题从来都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在更加复杂的国际事务中似乎缺乏全面有力的说明。

二是“梯形模式”显然缺乏大量的必要要素的支持,如宗教、文化、国民性、地缘、族际心理、大国关系等的判断和分析。

要知道,国际事务的复杂性远不是一个国内社会学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当然,仅仅依靠国内的支持要素进行外交决策也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是,这种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肯定是受到怀疑的。

三是在五个子系统的排位次序上有欠缺的地方。

在社会经济权贵和政府系统的比较中,很显然,后者对外交的直接作用要明显大一些,尽管前者多以利益集团的身份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6。

(四)斯奈德模式斯奈德的外交模式分析似乎多少能够弥补一下“梯形模式”的缺陷。

该模式的贡献在于,它将外交决策的制约因素从更加广泛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将决策置于国外决策的真实过程。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斯奈德特别强调文化在外交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很显然,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

他估计到了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强大的辐射力,并赋予了文化在外交决策中的重要地位。

7当然,这一模式的缺点同样也是存在的,至少在外交的经济因素等方面没有被得到应有的重视。

众所周知,经济始终是国际社会中所有关系变化和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主要潮流。

因此,经济在任何国家的外交决策中都会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

二、自由主义的对外政策决策模式自由主义(含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权力有多种来源,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权力;一国使用国家权力时有广泛的方法,喜欢选择非胁迫性替代手段来行使权力;决策的官僚模式和组织模式是制定外交政策时的主要模式;国内因素是外交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