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病毒性传染病:猪日本乙型脑炎
预防措施
防蚊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 香、驱蚊液等,以减少蚊子传播病毒的
机会。
检疫和隔离
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和检测,防 止病毒在猪群中传播。
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猪舍清洁卫 生,定期消毒,减少猪群密度,增强 猪只免疫力。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入 侵和传播。
血清学检测
检测病猪的血清抗体,以 确定是否感染了猪日本乙 型脑炎病毒。
病毒分离
采集病猪的脑组织或血液 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病毒 分离和鉴定。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鉴别
猪日本乙型脑炎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鉴别 。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猪日本乙型脑炎的症状与其他疾病也有相似之处,如流感、猪瘟等,需要进行详 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以鉴别。
研究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生物安全、免疫接种、 药物预防等,提高防控效果和减少病毒传播。
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1 2
病毒学研究
随着病毒学研究的深入,对病毒的遗传、变异和 传播机制将有更深入的认识,为防控提供更多线 索。
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将有助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的相 互作用机制,为疫苗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症状
患病猪通常表现为发热、精神不振、厌食、肌肉僵硬、步态不稳、游泳样动作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麻痹和昏迷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蚊子和蜱虫等昆虫叮咬患病猪后,再叮咬其他健康猪,从而 传播病毒。
直接接触
与患病猪直接接触,如兽医与病猪的接触,饲养员与病猪的 接触等,也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 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 划,并严格执行。
第五章猪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1个(只有毒力强、弱之分),但有许多变种, 往往引起非典型猪瘟。
3、体内分布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是脾脏、淋 巴结和体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27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培养特性
最常用的细胞是猪肾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
5、抵抗力
➢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温度、紫外线、干燥等都敏 感;
➢ 但存活的时间与所在的介质有很大关系,在猪肉、 猪肉制品中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 碱性消毒剂是最合适的消毒剂。
28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主要是猪、但野猪也可感染。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
29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流行特点
➢ 流行过程较缓; ➢ 无季节性,一般春、秋较为严重; ➢ 新疫区,没有免疫的猪,发病率、致死率高; ➢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但免疫好的母猪
20
第五章 第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
➢ 腹式呼吸,犬做姿势; ➢ 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痉挛性咳嗽;
病程1~2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 多见于老疫区架子猪、肥育猪和后
备母猪 ➢ 长期咳嗽,清晨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明显; ➢ 随病程延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次数
增加,腹式呼吸; ➢ 严重病例,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较长的小猪消
13
第五章 第一节 猪丹毒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全群进行检疫; 对病猪进行治疗; 隔离病猪; 搞好消毒工作; 处理: ➢ 粪便——发酵、销毁; ➢ 死猪——肉不可食用,要化制、深埋; ➢ 急宰——没病变的高温后食用。
三十二种常见猪病概述
猪病监测与诊断技术
01
建立完善的猪病监测体系,定期 开展疫情普查和抽样检测,及时 发现疫情。
02
掌握常见猪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 变化,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如病原学 检测、血清学检测等,对疫情进 行准确诊断。
03
加强与兽医部门的沟通协作,及 时上报疫情,获取专业支持和指
导。
04
猪病治疗与康复管理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营 养均衡,防止腹泻和便秘发 生。注意分娩前后的护理和 消毒工作。
PART 05
产科病
REPORTING
流产
病因
营养缺乏、应激、疾病感染、药物使用不当、饲养管理不当等。
症状
母猪在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消失等症状。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合理配种,避免近亲繁殖。
其他药物中毒
如土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猪的药物中毒 。
有毒植物中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毒芹中毒
猪采食了含有毒芹毒素的 植物后会引起中毒,表现 为兴奋不安、流涎、呕吐 、腹泻等症状。
苍耳子中毒
苍耳子中含有毒性成分, 猪摄入后会引起中毒,表 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便秘等症状。
其他有毒植物中毒
04
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管 理,防止病从口入。
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
01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 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02
选用质量可靠的疫苗,按照说明书要求正 确保存和使用,确保免疫效果。
03
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 添加预防性药物,提高猪群抵抗力。
猪病毒性传染病猪日本乙型脑炎
04
肝、脾、肾等器官 淤血和肿大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病因
鉴别诊断
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猪瘟、猪伪狂犬病 等
04
防治措施
Chapter
预防措施
01
疫苗接种
定期为猪群接种猪日 本乙型脑炎疫苗,提 高猪群的免疫力。
02
对确诊感染的猪只进行扑杀和无害பைடு நூலகம்处理,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消毒措施
对猪舍、用具、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消灭病毒传播源。
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
01
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支持治疗和护理来缓解症
状。
药物选择
02
可以使用清热解毒、抗炎、抗病毒等药物来辅助治疗,减轻症
状和预防继发感染。
注意
0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相关法律
02
流行病学
Chapter
易感动物
猪
最易感,尤其是繁殖母猪和幼猪。
其他动物
家畜、野生动物及鸟类等。
流行季节和地区分布
流行季节
主要在蚊虫繁殖季节,一般为4-10月。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亚洲和地中海地区国家。
人与动物的交互感染
人类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感染或通过蚊虫叮咬感 染。
动物感染途径
感染性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具有感染性,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感染猪只,也可 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病毒的抵抗力
01
02
03
抵抗力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对热 、干燥和消毒剂等理化因 素具有抵抗力,但在高温 下可被灭活。
猪的常见传染病(1)
猪的常见传染病(1)猪是一种常见的农畜动物,但是常常会感染各种病毒和细菌,造成不同程度的传染病,给猪的生产和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猪的传染病。
一、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
病毒通过鼻部、眼睛、口腔、肠道及泌尿系统等途径侵入猪体。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烧、咳嗽、咳血、腹泻、呕吐、皮肤出血、呼吸急促等,病死率高达90%以上。
预防措施是实行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强制疫苗接种。
二、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一种细菌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流产、死胎、早产、低体重仔猪等繁殖问题。
该病以春季和夏季多见,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三、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高烧、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皮肤发蓝、瘙痒、流产等。
该病传染性极强,通过空气、物品和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是严格检疫、隔离、强制消毒以及疫苗接种。
四、猪痢疾猪痢疾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便血等。
该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由于饮用水源不洁净和饲养环境不卫生所致。
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五、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腹泻、体温升高等。
该病通过空气、饮用水源和饲料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做好饲养环境卫生消毒。
总之,猪的传染病对于不仅对于猪的生产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于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在猪的饲养管理中,应当通过加强卫生消毒、定期检查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猪的传染病的发生。
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品,但是猪也容易得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为此,及时发现和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就常见的猪类疾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简要介绍。
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危害性的重要病毒性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禽病防治的重点之一。
猪瘟病毒菌株常常发生变异,因此猪瘟疫苗的疗效不尽相同。
猪瘟的主要防控措施是:定期的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维护。
2.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性接触传播。
该疾病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防治该疾病主要措施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强制生病猪集中处理和出售、疫苗预防等。
3. 传染性胃肠炎(TGE)传染性胃肠炎是由TGE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摄食和经口感染的病毒,使病原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肠黏液脱落,从而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导致猪发生腹泻、发热、厌食等症状。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消毒、食品卫生管理、疫苗预防等。
病情严重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4. 猪肺炎猪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比如肺炎球菌、病毒、支原体、放线菌等。
猪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卫生和通风,提高饲养和管理水平,加强检测和隔离感染猪,并通过疫苗预防措施进行疾病防控。
6. 猪菌痢猪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胃疾病,其特点是剧烈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合理用药等。
总之,猪的健康状态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定期对猪群做好检查、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加强疫苗预防等,才能预防和减少猪的生病率,保证养猪业的顺利发展。
猪病毒性传染病:猪水疱病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影响与危害 • 诊断与防治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猪水疱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 病。
症状
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口腔、鼻端、蹄部和乳房 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时导致跛行。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猪水疱病持续感染。
防控措施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血清学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猪只。同时采取免疫接种、 消毒、饲料管理等多方面综合防控措施。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诊断方法
目前对于猪水疱病的诊断主要依 赖于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 以及实验室诊断。其中,实验室 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抗 原检测、核酸检测等,能够较为 准确地确诊病情。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流行性水疱病。
03
防控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未感染的猪只进行紧
急免疫接种,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某猪场持续感染的防控措施
疫情描述
某猪场持续感染猪水疱病,虽然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和免疫接种计划,但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综合防控
深入研究猪水疱病的发病机制 ,探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有助于为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开 发新型疫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如何提高疫苗的免疫效 果、降低免疫副反应以及简化 免疫程序等方面的工作将是未 来的研究重点。
猪病毒性传染病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猪脑脊髓灰质炎。
本病最初发生于捷克捷申城,因而也称捷申病。
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和四肢麻痹。
【病原】其病原体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中的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其中血清1型毒力最强,是主要的病原,2,3,5型毒力较低。
病毒能耐酸和碱,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但用次氯酸钠、20%漂白粉和70%洒精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幼龄仔猪(4-5周龄)最易发病,成猪多为隐性感染。
病猪和健康带毒猪随粪便排出病毒,主要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经呼吸道和其他途径传染也有可能。
有新疫区,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在老疫区,多呈散发。
临床症状潜伏期平均约6天。
病的早期发热(40-41℃),不食,倦怠,随后不久发生共济失调。
病情严重者,出现眼球震颤,肌肉抽搐,头颈后弯,昏迷。
接着发生麻痹,有时呈犬坐姿势,或侧面躺下,受到响声或触摸的刺激时,可引起四肢不协调运动或头颈后弯,通常于出现症状的3-4天内死亡,有些病例于急性期过后,在精心护理下可免一死,但残留有肌肉萎缩和麻痹症状。
由毒力较低的毒株引起的病例症状较轻,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
病初体温升高,后腿控制能力减退,运动失调,背部软弱,这些症状大多可在几天内消失,有些病猪随后出现易兴奋,平衡失调,运动失控,最后是肢体麻痹等症状,因此,称其为良性地方性轻瘫。
【病理学】病变主要分布在脊髓腹角、小脑灰质和脑干。
肉眼病变不明显,组织学检查可见非化脓性脑脊为质炎变化,灰质部分的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聚集,有明显的噬神经现象,小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明显的管套现象。
在神经细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病程较长的,心肌和肌肉有萎缩现象。
【诊断】病毒分离是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
特别是对新发生本病的地区更为重要。
以无菌操作从病猪采取小脑和脊髓的灰质部,冷藏或放入50%甘油生理盐水中,送实验室检查。
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二)(2024)
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二)引言概述: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对猪场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传染病不仅给养猪户带来经济损失,也给猪的健康和福祉造成了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包括猪瘟、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猪类副传染性肺炎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并分析其病因、症状和预防控制措施。
正文内容:一、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由猪瘟病毒引起。
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猪、食用病死猪肉或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泪、鼻流清涕、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瘟的传播,养殖场应采取隔离、灭鼠和消毒等措施。
猪瘟疫苗也是防治的重要手段。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经由污染的物体传播。
感染的猪通常出现发热、湿疹、唾液增多和蹄部损伤等症状。
控制口蹄疫的关键是提高卫生水平,确保猪舍干燥清洁,并加强检疫措施。
以灭活疫苗为主的疫苗接种也是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方法。
三、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道疾病。
该病通过粪便或粪便污染的物品传播。
感染的猪表现出腹泻、食欲下降、呕吐和腹泻物呈水样等症状。
为了控制和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养殖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包括定期清理猪舍、饲养设备和水槽,并提供良好的饮用水。
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手段。
四、猪类副传染性肺炎猪类副传染性肺炎是由副传染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该疾病通过气溶胶传播,容易在低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感染。
感染的猪表现出咳嗽、喘息、打喷嚏、流涎、眼结膜充血和鼻流黏液等症状。
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类副传染性肺炎,养殖场应注意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并增强猪只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猪类副传染性肺炎的重要方法。
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
感染的母猪表现出流产、胎儿死亡和新生猪猝死等症状。
猪五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治要点
1猪瘟猪瘟又称为“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为脾脏边缘梗死和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
临床表现。
早起食欲不振、精神沉郁。
喉头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四肢皮肤出血,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出血,肾脏点状出血,膀胱点状出血;急性感染时,盲肠浆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边缘梗死。
防治措施。
猪瘟防治,免疫是关键。
疫情严重的猪场,仔猪吃初乳前2h,注射猪瘟疫苗,即“超免”。
商品猪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确定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种猪免疫监测进行1~2次·年-1,抗体不达标者补免后监测,再次不达标则坚决淘汰之。
加强免疫。
引入猪群前进行猪瘟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购买猪群进入猪场后进行隔离饲养,排除有带毒可能后方可进入猪场。
2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和多种野生动物均可感染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伪狂犬病的猪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和神经综合征。
其中新生仔猪最为敏感,偶见呕吐腹泻,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和四肢划水样等运动;育肥猪则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但多数只呈现隐性感染,并长期带毒或排毒。
母猪如在怀孕初期感染可在感染后约20d发生流产,如在怀孕中期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常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
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常表现睾丸肿胀或萎缩,并逐渐丧失种用能力。
防治措施:目前防治伪狂犬病还没有特效药物,疫苗免疫是防治伪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的监管工作也是防治本病的措施之一,由于鼠类是伪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因此灭鼠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严格对猪、牛等牲畜进行分群饲养,可以避免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家畜间的交互感染。
要采取措施,净化猪群,采用基因缺失疫苗配合血清学检测方法,淘汰IgE 抗体阳性猪,逐步建立伪狂犬病阴性猪群,从而根除猪伪狂犬病。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其主要特征: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繁殖障碍及仔猪的呼吸症状。
猪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的检疫技术
实验室采用免疫荧光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
测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02
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
特异性抗体进行诊断
03
04
疑似病例:抗原检测阳性或抗
体检测阳性
05
确诊病例:抗原检测阳性且具 有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06
防治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治疗措施
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使 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药物
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 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扩散
流行特点:高度传染性,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新发病区
病情严重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01
慢性型:长期稽留热,消瘦,便秘与腹泻 交替,皮肤出现坏死灶
03
02
急性型:高热稽留,食欲不振,眼结膜炎, 皮肤出血点
04
病理变化
急性型: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 膀胱有点状出血
05
06
慢性型: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回盲肠口附 近纽扣状溃疡
猪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的检 疫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猪瘟检疫技术 • 猪蓝耳病检疫技术 • 猪伪狂犬病检疫技术 • 猪乙型脑炎检疫技术
01
猪瘟检疫技术
病原学特点与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
病原:猪瘟病毒,属于黄病 毒科
01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血液
、精液、分泌物等
02
03
易感动物:猪
04
05
常见的猪烈性传染病
目录
• 猪瘟 • 猪口蹄疫 • 猪蓝耳病 • 猪伪狂犬病
01 猪瘟
病原学
01
02
03
04
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形态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3844纳米,有包膜。
基因组
单股正链RNA,约12kb。
抵抗力
对酸、碱、热等条件敏感,对 紫外线、乙醚、氯仿等有一定
抵力。
流行病学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 乳汁传播。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01
猪最易感,其他动物如牛、羊、犬等也可感染,但症状较轻。
流行季节
02
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情。
发病率与死亡率
03
伪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对于妊娠母猪和新
生仔猪。
临床症状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主要症状
持续感染猪只生长缓慢,机体消瘦,死亡率低;部分猪只出现耳朵发绀,咳嗽、气喘等 症状。
妊娠母猪
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
04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
猪疱疹病毒属。
生物学特性
病毒为双股DNA,对干燥和腐败 较为敏感,阳光直射可使其迅速失 去活性。
慢性型
蹄部发生变形、疼痛,步态不 稳。
03 猪蓝耳病
病原学
01
02
03
病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分类
单链RNA病毒,属于套式 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 动脉炎病毒属
特点
对环境敏感,对外界抵抗 力较弱,对酸碱度变化较 敏感
猪的常见传染病有哪几种?如何防治?
猪的常见传染病有哪几种?如何防治?养猪最怕传染病,一头猪得了传染病,往往会蔓延全群,甚至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损失。
猪的常见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喘气病、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病等。
现将各病的起因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1)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危害最大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此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预防方法主要是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每年舂、秋两季,给猪定期肌肉注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1毫升,要做到一头不漏。
仔猪生后20天注射一次t断奶再注射一次。
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猪瘟血清治疗。
(2)猪丹毒。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3-12月龄的架子猪。
预防猪丹毒,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抵抗力外,应按期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每头皮下注射5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治疗猪丹毒的最好药是青霉素。
用量是每公斤体重用粉剂5000-6000单位,每天肌肉注射2-3次,用20%磺胺噻唑注射液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3)猪喘气病。
一是由于猪喘气病枝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染.此病的预防首先是要注意防止引进病猪。
其次要经常注意观察和及时发现,隔离病猪。
三要实行人工授精配种,防止公猪、母猪相互接触感染。
四要加强饲养管理,早春注意保暖,增加营养。
猪喘气病可用土霉索、卡那霉素治疗。
(4)仔猪白痢。
是哺乳仔猪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不适合,造成体质衰弱而又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
预防本病应加强母猪饲养、合理搭配饲料,按不同妊娠阶段特点喂给含有充足营养的饲料,并搞好猪舍卫生。
在仔猪哺乳阶段,要根据母猪奶水多少,适当地增减仔猪饲料喂量,做到既能使仔猪吃到足够的母乳,又不致因为吃了过浓的母乳消化不了而得白痢病。
预防仔猪白痢病,可在仔猪出生后15天,分别肌肉注射0。
1%的亚硒酸钠1-2毫升。
母猪临产前一个月内分两次注射亚硒酸钠,每次注射10-20毫升。
一旦仔猪得了白痢病,可以腹腔注入5%葡萄糖盐水IO-20毫升。
(5)仔猪黄痢病。
猪的常见传染病-V1
猪的常见传染病-V1猪的常见传染病作为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产业,在猪饲养中,疾病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了解猪的常见传染病可以帮助养殖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1. 猪瘟病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病猪表现出呼吸困难、皮下出血点、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猪瘟病的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或消化道。
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黏液分泌增加等症状。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饲料安全、提高猪的免疫力等。
3.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播。
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腹泻和皮下出血等症状。
预防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和合理饲养管理。
4. 猪肺炎猪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病猪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鼻涕增多和食欲不佳等。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疫苗接种、保持猪栏卫生和严格隔离病畜等。
5. 猪霍乱猪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粪-口和口-口传播。
病猪表现为腹泻、脱水、发热和食欲不振等。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加强饲料卫生安全、隔离患病猪只、注重水源的卫生等。
总之,了解猪的常见传染病对于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死胎和木乃伊胎
神经症状和脑炎
睾丸炎
(八)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ous diease) 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的繁殖障碍病,
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
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母猪本
身无明显症状。
病原
死胎和木乃伊
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一)猪瘟 (二)猪繁殖障碍综合症 (三)猪圆环病毒感染
一、猪病毒性传染病
(四)猪伪狂犬病 (五)猪口蹄疫 (六)猪传染性胃肠炎 (七)猪日本乙型脑炎
猪 常 见 传 染 病
(八)猪细小病毒病 (一)猪丹毒 (二)猪肺疫
(三)猪链球菌病
二、猪细菌性传染病
(四)仔猪副伤寒 (五)仔猪黄痢 (六)仔猪白痢 (七)猪水肿病 (八)仔猪红痢
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rovirus, PCV)。 该病毒由Tischer等(1974)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 认为它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来被证实为一种单股、 环状的DNA病毒。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 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17nm,含有单 股负链环状DNA。PCV以滚环复制方式进行复制。 PCV 有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基因组全长 1.759kb,PCV-2为1.768或1.767kb,两者的核苷酸序 列同源性低于80%,而同一血清型中各毒株之间的核 苷酸同源性在96%以上。
猪是PCV的主要宿主。猪对PCV有较强易感性,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
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发
病,多集中在5-8周龄,尤其在6-12周龄最多见。
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01
目前仍认为猪瘟病毒为单一血清型,尽管分离不少变异性毒株,但都是属于一个血清型,所以HCV只有毒力强弱之分。
01
病原
03
02
01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并延续整个病程。
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
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造成的发病率高。慢性的感染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
仔猪水肿病
病原菌 吸附于易感猪小肠绒毛
01
产生毒素
02
肠道粘膜与肌层间水
迅速死亡
05
仔猪水肿病发病机理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
01
02
03
04
05
断奶后至4月龄、生长速度快的仔猪
体温无明显变化,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主要病理变化为胃粘膜与肌层间以及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
病毒可随风飘落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体温上升至40-41°C,食欲减少,精神不振
01
口腔内外,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米粒大小的水泡,可融合呈豆粒大小的水泡。水泡内初期为淡黄透明液体,以后变成浑浊的粉红色。
02
水泡破裂后体温下降,破裂的水泡如无继发感染,可在1周内结痂愈合。继发感染后可发展成化脓性或腐烂性炎症,严重的表现为蹄壳脱落。
保持畜舍卫生,减少应激,保证营养 对发病的猪可采取限制采食,口服抗菌素,给予盐类泻剂,促进毒素排泄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等。本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妊娠母猪的繁殖和呼吸症状,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抵抗力 抵抗力弱; 对脂溶剂、强酸、强碱敏感, 2%氢氧化钠、2%漂白粉是最适宜的消毒剂,消毒效
果良好。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缺乏母源抗体的仔猪最易感。
2、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分布于全身组织器
而不管猪的年龄或体况如何。 (2)中等毒力的毒株 ➢ 诱发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3)低毒力毒株: ➢ 胚胎感染或新生仔猪感染后,导致免疫失败和死亡; ➢ 妊娠母猪感染,造成死产、弱仔及新生仔猪先天感染、
免疫耐受和终身带毒、排毒等状况。 (4)无毒力毒株
引起持续性感染,但无症状。 HCV毒力不稳定,通过猪体一代或多代后毒力增强。
血管稍高出于周围表面,呈紫黑色,以周围多见。
➢ 心脏、肺脏、膀胱、胆囊、胃肠粘膜会有大小不 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 喉头、咽部粘膜、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 ➢ 扁桃体发生梗死; ➢ 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出血和坏死; ➢ 大多有脑炎病理变化。
2、慢性型:
➢ 主要为坏死性肠炎,特征性病变为肠管的扣状溃疡。 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黏膜出现伪膜性坏死和溃疡,
HCV对血管上皮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在血管上 皮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肿胀、坏死,进而导致组 织器官充血、出血、坏死、梗死。
HCV损害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系统,破坏淋巴结、 引起胸腺和骨髓萎缩,引起外周血液中T、B淋巴 细胞大量减少。
五、症状
1、急性型:由强毒引起 ➢ 病初:精神沉郁、行动缓慢,食欲减少,体温升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 典》中,将猪瘟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 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也被列为一类 传染病。
二、病原体
1、分类、形态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 球形、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 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有高度的同源性,既有
血清学交叉反应,也有交叉保护作用。
(41-42)、高热稽留,怕冷聚堆; ➢ 结膜炎,流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眼睑粘连; ➢ 先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内尿液,用手挤压流出白色浑
浊恶臭液体; ➢ 随着病程发展,病猪步态不稳,后肢麻痹; ➢ 耳、鼻端、四肢内侧和腹下充血、淤血、出血; ➢ 急性猪瘟多在10-20d死亡,而亚急性猪瘟病程多在30d
HCV呈球形,大小40-50nm
2、增殖
HCV经常用猪肾上皮细胞细胞PK-15、SK-6、猪 睾丸细胞ST培养,但不能产生细胞病变 (CPE)。
与新城疫病毒共同培养,可增强后者的致细胞病 变作用,称为“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是鉴别 HCV的方法之一。
3、血清型 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分离毒株其毒力不同。 4、毒力强弱 (1)强毒株 ➢ 引起急性猪瘟,死亡率高,通常在1~2周内致死感染猪,
和四肢皮肤发生坏死; ➢ 后期站立不稳,后肢瘫痪; ➢ 病期2-3个月。
六、病理变化
1、急性型、亚急性型: ➢ 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 ➢ 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 ➢ 以淋巴结、肾脏出血最为常见; 全身淋巴结,尤其是颈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水肿、
出血,呈红黑色外观,切面呈周边出血,大理石样花纹; 肾脏皮质有针尖大出血点,呈“雀斑肾”; ➢ 脾出血性梗死,最具有诊断意义,毛细血管栓塞所致,
官、体液中,尤其血液、淋巴结、脾脏含毒量最 高。
潜伏期排毒、感染毒力较弱的毒株康复后呈慢 性感染猪,危险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呼吸道、结膜和生殖道粘膜感染染,是猪瘟免 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四、发病机理
HCV进入机体,在扁桃体大量繁殖,随后经淋巴 管到达淋巴结继续增殖,然后到达外周血液和全身 组织;
之内。
2、慢性型
主要特征为: ➢ 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 ➢ 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精神不振、嗜睡; ➢ 部分病猪在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梢有紫斑或坏死
痂; ➢ 病程长,生长缓慢,很难康复,不死的猪成为“僵猪”
3、持续感染型 弱毒株引起,感染猪持续带毒 ➢ 妊娠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产木乃伊、畸形
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败血性传染 病。
其特征是:发病急,高热稽留,组织器官广泛性 出血,脾脏出血性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 肠炎,
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等混发或 继发。
2、危害 自19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HC以来,HC在各养猪
国家都有不同程度流行,因其传染性强,流行范围 广,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溃疡凸出黏膜似纽扣状。 ➢ 浆膜、黏膜出血和脾脏梗死病变缺乏或不明显。
3、持续感染型: ➢ 胎儿木乃伊化、死产和畸形; ➢ 死亡的胎儿皮下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皮肤和内
脏器官出血; ➢ 胎儿畸形包括头和四肢变形,肌肉发育不良。
4、温和型猪瘟(非典型性):
➢ 淋巴结肿大,出血或不出血; ➢ 肾脏出血点不一致; ➢ 脾脏稍肿大,有1-2处梗死灶; ➢ 慢性回盲瓣有溃疡和坏死病理变化,很少出现纽扣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传播快、流行广,多为混合感染,有的引起严重
的免疫抑制和繁殖障碍; 猪瘟、猪伪狂犬病、PRRS、猪圆环病毒感染Ⅱ
型、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腹泻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疫苗免疫进行预防。
猪瘟
(hog cholera)
一、概述
1、定义 猪瘟(Swine fever,SF或Hog cholera,HC)是由猪
胎、死胎、弱胎以及外表健康的感染仔猪等。 ➢ 胚胎感染低毒力HCV(胎儿): 如产下正常仔猪,则终生带毒,免疫耐受(不能产生
对HCV中和抗体); 仔猪出生几个月后:结膜炎、皮炎、下痢和运动失调,
如磨牙、转圈等,存活6个月,最终死亡。
4、非典型性猪瘟 ➢ “温和型猪瘟”或“无名高热”; ➢ 症状轻,体温一般在40-41℃; ➢ 皮肤一般无出血点,腹下多见淤血和坏死,耳朵、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