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
盐碱地改良十措施

盐碱地改良十措施盐碱不仅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对农作物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要想夺取农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改良盐碱地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改良盐碱地必须采取如下十项措施:1、整地深翻法。
首先削高垫底,通过平整土地减轻盐碱危害:然后深耕晒垡,切断毛细管,提高土壤活性,以及肥力和土壤的通透性能。
这样有利于耕作蓄水,但在深翻碱地时,春宜迟,秋宜早,以保作物全苗。
2、增磷解碱法。
中等碱地,虽然出苗整齐,采用增磷解碱致死。
改良此类碱地,采用增磷解碱法较为适宜。
每亩碱地施过磷酸钙90〜100kg(最好与有机农肥堆沤后混施,施基肥沟撒效果最佳)。
然后深耕耙平。
由于磷肥呈酸性,大量施人碱地后,可达到酸碱中和,减轻碱性.增加产量之目的。
3、增施有机肥料。
碱性较轻的盐碱地,虽然能成苗,但作物长势不好,产量低.品级差。
此类土壤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料(即:农家肥)的方法去改良。
如:大量投入人粪尿、绿肥、饼肥、畜禽粪便、秸秆、麦草肥以及混合沤制的肥料,也可大大减轻碱害。
4、锄地刀坑法。
碱地作物出现滞长时,不宜平锄、浅锄,而应早锄,适当深锄刀坑(址碱性下沉),这样可以降低碱地危害程度,促进农作物正常生民发育5、沟种抗碱法。
每隔 1 米左右并排犁三犁,两边各翻一犁,用铁锹把沟中碱土起出,形成一条小沟,然后把有机肥料于磷肥堆沤的混合肥料施人小沟内,再顺沟浇水,同时还要注意中耕破除板结,最后播种农作物。
这样既能迫使碱害下沉,又能起到增磷解碱和压碱改良土壤的作用,大大减轻盐碱危害。
6、选用抗碱作物法。
可选种棉花、苜蓿、油葵、高粱、大豆、玉米、葡萄等抗碱等作物品种,从而减轻盐碱危害,确保作物增产丰收。
7、挖坑填沙法。
俗话说:“碱地铺沙,旺发庄稼。
”对于盐碱比较严重的土地,最好按照行距、株距挖坑(挖坑深度一般为20〜25cm左右)将坑内的盐碱土壤超出后.再填进沙土后,待雨后或浇水后再进行播种。
如此轮换挖坑填沙二三年.即可彻底把盐碱地改良过来,免费盐碱继续危害。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是一种土地类型,其含盐量、碱性较高,导致农作物难以
生长。
为了使这些土地可以利用起来,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对
盐碱地进行改良。
一、去盐法
1.灌溉法:利用地下水建成水井,用淡水灌溉盐碱地,将有害盐
分冲刷到土深层,通过排水处理或自然蒸发等方式排除,从而使得土
壤的含盐量降低,逐渐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状态。
2.堆肥法:通过将农业废弃物、畜牧粪便等有机物进行混合堆肥,让土壤充分吸收有机质和肥料等营养物质,从而中和土壤中多余的盐分。
二、改土法
1.石灰改良法:在盐碱地表层撒上一定量的石灰,以中和土壤中
过多的碱性物质,降低土壤的碱度,从而改良土壤的性质,为作物生
长提供更为友好的生长环境。
2.植物修复法: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
种植等方法,让这些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进行修复。
例如,沙地柿等植
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储存在体内。
三、防盐法
1.排盐渠道法:在盐碱地周边或下游建立排盐渠道,收集来自上
游的盐水并按常规排除其中的盐分,从而预防其反向流入盐碱地,保
护适龄农作物。
2.防渗隔离法:通过建立道路保护带或隔离地理屏障等措施,有
效限制盐碱地中过多的水分和钠盐等有害物质传播,以起到防盐作用。
综上所述,盐碱地改良措施众多,不同的方法可因地制宜,整合
运用也是可行的。
仅有一项方法难以解决盐碱化问题,我们需要多角
度入手,及时调整方案,才能让盐碱地变成宝贵的农耕土地。
盐碱地改良方案

盐碱地改良方案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pH值过低,且土壤中存在的盐分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土地。
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严重制约了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
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许多改良方案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改善盐碱地。
一、土壤改良措施1. 石灰添加:根据盐碱土壤的具体情况,适量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中和酸性物质,减少盐分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2. 石膏添加:石膏可以对盐碱土壤中的盐分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较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
3. 有机质施用:适量添加有机质可以提高盐碱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盐分对植物的影响。
4. 淋洗处理:通过大量的淋洗,将土壤中的盐分冲洗下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5. 垦殖排除:通过地下排水等方式,将含盐水分排除出土壤,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二、灌溉方式改进1. 清水灌溉:适用于盐碱地区的灌溉方式之一是清水灌溉,即使用没有盐分的水进行灌溉,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
2. 浸渍灌溉:浸渍灌溉是通过在浸水灌溉的基础上,降低水位,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一同向下渗透,达到清除盐分的目的。
3. 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灌溉方式,通过将水通过滴灌管缓慢滴入植物根部,减少水分流失和盐分积累。
三、植物选择1. 盐碱地适应性植物: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盐碱地适应性,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并发挥农业生产价值。
如碱蓬、红背委陵菜等。
2. 草本牧草:一些草本牧草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迅速,可用于养殖业的草料供应,如糙隐子草、苦荞、艾草等。
3. 林木树种选择:一些耐盐碱的林木树种可用于盐碱地的林业经营,如海桐、红豆杉、榉树等。
总结:盐碱地改良是解决盐碱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多种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盐碱土地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农业利用率。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类型,其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植物难以生长。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进行盐碱地改良。
本文将介绍三种基本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来减少或排除盐渍化现象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翻耕深松翻耕深松是物理法中最基础的措施之一。
通过将土壤深度翻耕到30厘米以上,可以打散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得盐分更容易被排出去。
同时,深松还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和保水能力。
2. 排灌排水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排灌排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土壤进行排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并增加潜在蒸发量。
同时,在排灌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充足的补水工作,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覆盖保温覆盖保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通过使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稻草等)来遮盖土壤表面,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覆盖材料还可以有效防止风沙侵袭,保护植物不受损害。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改变土壤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石灰施用石灰施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改良方法。
在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粉末,可以中和土壤中过多的酸性物质,并提高土壤pH值。
同时,石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钙离子浓度,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2. 硫酸铁施用硫酸铁施用是一种针对含铁盐碱地的特殊改良方法。
在含铁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铁,可以使得土壤中的铁离子与盐分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3.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施用是一种既能改良土壤性质又能提高植物生长的化学改良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鸡粪等),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指通过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改善盐碱地环境和促进植被恢复的一种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1. 土壤改良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无法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改良是盐碱地治理的基础和核心措施之一。
1.1 淋洗法淋洗法是通过大量的水分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以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度。
该方法适用于表层盐渍化较轻的盐碱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农作物收获后或休闲期,选择降雨丰富的季节进行淋洗。
2.在淋洗前,先进行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3.利用灌溉系统或喷灌设备,将大量清洁水均匀地浇洒在土壤表面。
4.淋洗时间根据土壤状况和淋洗效果而定,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淋洗。
1.2 石膏改良法石膏改良法是利用石膏添加到盐碱土壤中,通过与盐分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盐,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淋洗后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石膏。
2.利用耕作或机械设备将石膏与土壤混合均匀。
3.石膏的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和盐碱度而定,一般为每亩200-300千克。
1.3 有机质改良法有机质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淋洗后或石膏改良后的土壤上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
2.利用耕作或机械设备将有机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3.有机质的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和需求而定,一般为每亩5000-10000千克。
2. 农作物选择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选择适应盐碱地条件的耐盐碱农作物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选择耐盐碱性强、适应性好的农作物,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1 耐盐碱作物一些耐盐碱作物能够在高盐碱度条件下存活和生长,对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耐盐碱作物包括苦荞、海葡萄、百合等。
2.2 监测土壤状况在选择农作物时,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壤的盐分含量、pH 值等指标。
根据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避免因土壤条件不符而导致种植失败。
3. 灌溉管理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改良盐碱地至关重要。
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改良措施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土地。
这种土地通常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土地的利用。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措施,盐碱地可以被有效地改良,使其逐渐恢复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一、水分管理盐碱地的水分管理是改良的关键之一。
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 善用地下水资源:盐碱地的地下水往往含有较高的盐分,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提取。
可以通过井筒深度调整、井眼深度分层取水等方式,减少地下水中的盐分含量。
2. 合理排水:盐碱地容易积水,导致盐分的积累。
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措施,以减少盐分的积累。
可以采用地下排水、开沟排水、种植沼泽植物等方式,加速盐分的排出。
二、土壤改良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性和保肥性,降低盐分对植物的影响。
可以使用厩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提高盐碱地的肥力。
2. 施加石灰: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碱性,减少盐分对植物的危害。
可以通过石灰石粉、石灰肥等方式,适量施加石灰。
3. 施加石膏:石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减少盐碱地的盐分含量。
可以通过石膏粉、石膏肥等方式,适量施加石膏。
4. 施加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改善盐碱地的肥力。
可以通过硫酸亚铁粉剂等方式,适量施加硫酸亚铁。
三、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在盐碱地改良的过程中,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盐碱地改良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仍然较高,因此需要选择耐盐碱的作物种植,如抗盐碱性强的小麦、玉米、红薯等作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盐碱状况。
四、合理轮作和休耕盐碱地改良后,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平衡,需要进行合理的轮作和休耕。
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分布,降低盐分累积的风险;休耕可以让土壤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恢复。
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利用的措施

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利用的措施一、背景介绍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土壤失去肥力,无法支持农作物的生长。
在全球范围内,盐碱地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因此,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盐碱地治理措施1. 土壤改良对于盐碱地来说,最基本的治理措施就是进行土壤改良。
这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磷酸等物质来实现。
这些物质能够帮助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并且能够降低土壤的酸性和盐度。
2.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对于盐碱地来说,过多或者过少的水都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因此,在进行种植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
3. 耕作方式调整对于盐碱地来说,耕作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
传统上,在种植作物的时候,人们往往采用深翻耕作方式。
但是这种方法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因此,可以采用浅翻耕作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
4.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适当地种植一些耐盐碱的植物,能够帮助土壤中的盐分得到有效地降解,并且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盐碱地改良利用措施1. 科学种植对于盐碱地来说,科学种植是改良利用的关键。
科学种植包括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品种、进行适当的耕作方式调整、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等。
2. 养殖业发展在盐碱地进行养殖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前景的。
例如,可以在盐碱地上养殖鸟类、鱼类等动物,以及进行蜜蜂养殖等。
3.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盐碱地改良利用措施。
在盐碱地上建设一些生态旅游景点,例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庄等,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综上所述,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水分管理、耕作方式调整、植被恢复等措施,以及科学种植、养殖业发展和生态旅游等改良利用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盐碱地问题,并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和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调节:通过改善土壤排水条件,调节土壤水分,减少地下水位对土壤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提高土壤的渗透性,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2.有机质添加: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或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抗盐碱能力。
3.石膏施用:添加适量的石膏,可以在土壤中形成团聚体,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减少盐碱的影响。
4.化学改良剂:例如硫酸亚铁、硫酸镁等,可以与土壤中的盐分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并沉淀下来,从而降低土壤的盐分浓度。
5.水分管理: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改善土壤的盐分平衡。
6.耐盐碱植物种植: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分泌作用,调节土壤盐分浓度,改善土壤环境。
7.分层配土: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层,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各自进行改良,使土壤层次更加合理,减少盐碱的扩散。
8.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特点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盐分的积累。
总之,盐碱地改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管理措施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常见于地下水位较浅、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中富含盐碱的地区。
盐碱地对土壤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植物难以生长。
针对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土壤通风排水:盐碱地土壤常常排水不良,需要进行通风排水改良。
可以挖掘排水沟或排水渠,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分的流动和排除。
2.淋洗法:通过淋洗法将盐分冲刷至地下水深层,将盐碱分散在大面积的浅层土壤中,逐渐降低土壤的盐碱浓度。
淋洗时要注意适量控制水量,防止溶解的盐分造成次生污染。
3.施用有机物质:有机物质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盐分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可以施用腐熟堆肥、有机肥料、秸秆等。
同时,有机物质还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4.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以选择一些化学改良剂对盐碱土进行处理。
例如,硫酸亚铁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使其变为中性或微酸性,提供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5.植物绿化措施:选择适应盐碱地条件的植物进行绿化,如碱蓬、盐蒿、沙棘等植物,它们具有耐盐碱性强的特点,能够适应盐碱地的环境,改善土壤质量。
6.良好的土地管理: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盐分累积。
通过适量的灌溉和排水管理,控制土壤湿度,减少盐分积累。
7.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改良技术,提高改良效果,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改良盐碱地需要长期和持续的努力,上述措施不能单独采用,应根据具体盐碱地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通过综合施策,逐渐恢复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盐碱地补救方法

盐碱地补救方法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过高,导致土壤碱性增加,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一种土地类型。
盐碱地的治理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盐碱地补救方法。
1. 施用石灰
盐碱地土壤的碱性较高,而石灰可以中和土壤的酸碱度,降低土壤碱性,使土壤逐渐恢复酸性或中性。
适量的石灰施用可以促进土壤中盐分的分解和沉淀,从而减轻盐碱地的污染。
2. 施用腐熟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加速盐分的分解和转化。
3.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可以改变盐碱地的环境条件,增加土壤的覆盖力和固土性,从而降低土壤的蒸发和汇出盐碱分的速率。
同时,树木的落叶和枝条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4. 利用地下水资源
在一些盐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较低,可以作为灌溉水源。
通过灌溉地下水,可以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提高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盐碱地补救方法的一些介绍,这些方法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类型等因素,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土壤类型。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质量,提高其农业生产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进行盐碱地改良。
下面将详细介绍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一、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盐碱地改良的关键措施之一。
适当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方法包括:1. 降水利用:合理利用降水资源,控制排水,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和流失;2. 灌溉管理:科学施灌,合理调控灌水量和灌水频率,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分堆积;3. 地下水开发利用:盐碱地多处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二、改良土壤结构盐碱地土壤结构松散,容易被风蚀,对水分保持能力较差。
改良土壤结构的方法包括:1. 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容重和透水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2. 翻耕深松:通过翻耕深松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减少盐分的积累;3. 添加矿质材料:如石膏、矿渣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三、盐分处理盐分处理是盐碱地改良的核心措施之一。
方法包括:1. 盐分排除:通过排水、冲刷等方式,将土壤中的过量盐分排出;2. 盐分干燥:通过蒸发和曝晒等方式,将土壤中的盐分浓缩并干燥;3. 盐分转移:通过植物吸收和迁移,将土壤中的盐分转移到植物体内;4. 盐分稀释:通过延缓灌溉、提高灌水量等方式,稀释土壤中的盐分。
四、植物改良植物是盐碱地改良中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可以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方法包括:1. 盐生植物: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进行栽种,如碱蓬、苦草等,可以抵御盐胁迫,降低土壤的盐碱度;2. 草本植物:选择具有耐盐、耐旱能力的草本植物,如苜蓿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3. 绿肥植物:适时选择合适的绿肥植物进行种植,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
五、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透水性和肥力。
盐碱地改良措施列举及形成原因

盐碱地改良措施列举及形成原因盐碱地是指盐类集积的一类地块,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所以很多植物不适合在盐碱地种植,需要改良才能种植作物。
那么盐碱地怎么改良呢?盐碱地改良措施举例:1、化学改良: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du指向土壤中zhi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
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生物改良盐碱土地贫瘠,土壤肥力差。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田,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盐碱土的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气候条件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2、耕作管理的不当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
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
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改良措施盐碱地指的是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过高的地区。
由于盐碱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
因此,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希望能对解决盐碱地问题有所帮助。
一、排水改良盐碱地往往伴随着土壤排水不畅的问题。
因此,改良盐碱地首先要解决排水问题。
常见的排水改良方法有开沟排水、埋设排水管道和建设排水渠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将积水排除,降低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含量。
二、石灰化改良盐碱地土壤通常呈碱性或中性,而植物对酸性土壤更为适应。
因此,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来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提高土壤的酸性,使其更适合作物的生长。
三、有机质改良有机质对改良盐碱地具有很好的效果。
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
常见的有机质改良方法有施用有机肥料、添加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等。
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四、盐分淋洗改良盐碱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土壤中的盐分过高。
因此,淋洗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方法之一。
淋洗是指通过大量的水来冲洗土壤中的盐分,使其溶解并被带走。
常见的淋洗方法有地表淋洗和地下淋洗。
通过淋洗,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改善土壤的质地。
五、盐碱地种植适应性作物在改良盐碱地的过程中,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作物也是很重要的。
一些耐盐碱的作物如碱蓬、糙苏等,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通过种植这些适应性作物,可以有效地利用盐碱地资源,改善土壤环境。
六、化学改良化学改良是指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盐碱地土壤的性质。
常见的化学改良方法有施用石膏、硫酸镁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土壤中的盐分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
通过以上的盐碱地改良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条件。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盐碱地指的是土壤中盐类和碱类过多的地区,这种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生长非常不利。
为了改良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1.淋洗法淋洗法是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将盐分洗掉。
可以利用自然降水量进行淋洗,也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来进行淋洗。
淋洗会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但同时也会冲走一些养分,因此在淋洗后需要施加化肥来恢复土壤肥力。
2.石灰石干垫法石灰石干垫法指的是在盐碱地表面铺设一层石灰石粉末,形成干垫。
干垫能吸湿,能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表面蒸发,减轻土壤盐分浓度,提高土壤的质地和透气性。
石灰石中的钙能与土壤中的盐分反应形成不溶性盐,从而减少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含量。
3.土壤改良剂添加添加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有机肥、石膏、腐殖酸等。
有机肥可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透气性。
石膏主要作用是减少土壤中阴离子的浓度,促进盐类的淋洗。
腐殖酸有良好的络合作用,可以与土壤中的盐类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盐分对植物的毒害。
4.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
在水分管理中,可以采用适宜的灌溉和排水技术。
灌溉时要注意水量和水质的控制,不仅要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还要避免过度浇水造成土壤过度湿润和盐分积累。
排水技术包括开挖排水沟和安装排水管等,目的是排除盐分和碱分积累的水分。
5.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种植也是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
盐碱地适宜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如碱蓬、苦草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盐碱适应性,能够在高盐和高碱环境中正常生长,起到控制盐分积累的作用。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注意土壤保肥保湿、适时施肥施水等基本农事管理。
通过综合的改良措施,可以逐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盐碱地改良8种方法方案

关于盐碱地改良8种方法方案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由于其土壤盐分过高,不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良措施,盐碱地可以转化为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
本文将介绍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排水改良排水改良是一种通过挖排水沟或建设排水系统,将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水分排出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雨水较多的地区,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排水改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见效快,但需要注意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灌水洗盐灌水洗盐是通过灌水来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再通过排水将溶解的盐分排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地改良。
灌水洗盐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但需要注意灌水量的控制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以避免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
三、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是一种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
水稻是一种耐盐作物,可以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来淋洗和排出土壤中的盐分。
同时,水稻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种植水稻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解决土壤改良和粮食生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水稻品种的选择和管理。
四、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一种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有机肥可以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同时也可以提供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
土壤调理剂则可以吸附和中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提高土壤的肥力,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的选择。
五、深耕深松深耕深松是一种通过加深耕层来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和提高保墒抗旱能力的方法。
深耕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运移。
同时,深耕深松也可以加速土壤中盐分的溶解和排出,有助于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深耕深松的优点在于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深度的选择。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引言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量盐分和碱分的土地,在全球范围内盐碱地的面积逐年增加,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通过采取合适的改良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和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耕作能力和作物产量。
本文将介绍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1. 改良方法1.1 淋洗法淋洗法是盐碱地改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淋洗有盐碱的土壤,使土壤中的盐分和碱分随水流被冲走,从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淋洗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进行预淋洗,即在改良前的一段时间内提前施用大量的水进行淋洗,使盐分被冲走;然后进行主淋洗,即将大量的淡水通过排水系统灌溉到盐碱地上,使土壤中的盐分被稀释和冲走。
1.2 排水法排水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通常会因为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土壤中盐分和碱分的积累。
通过修建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将过量水分迅速排出,降低土壤中盐碱的浓度。
排水法的主要措施包括修建排水沟和排水管道,以便将积水迅速排出盐碱地。
1.3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土壤改良剂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壤环境的物质。
在盐碱地改良中,适当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石灰、石膏和有机肥料。
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改善土壤的酸碱度;石膏可以促进土壤颗粒结合,改善土壤质地;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1.4 植物改良法植物改良法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生理特性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某些植物对盐碱环境耐受能力强,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繁衍,同时通过根系释放物质改良土壤环境。
盐生植物如碱蓬、碱蒿等可以耐受高盐环境并有效吸收盐分。
其他一些植物如黄秧草、小麦等则可以通过根系释放有机酸等物质,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2. 改良措施2.1 种植适应性作物在盐碱地进行农业生产时,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作物是一种重要的改良措施。
这些作物具有强大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产出。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盐碱地是指由盐碱化作用而形成的土壤,多分布于河谷、湖泊内部或干涸河流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土壤类型。
盐碱地的改良主要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其物理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其农业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一、改良思路1、物理性改良:物理性改良指的是采取物理方法,例如去除地表的盐碱质,进行减盐碱的工程,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2、生物化学性改良:生物化学性改良指采取生物化学改良方法,如改变土壤pH值,减少土壤盐分,改变土壤溶解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生物化学性质,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3、生态环境性改良:生态环境性改良指的是采取生态技术改良,如植物排碱技术、浅水湿地建设、植物植物培育技术等,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达到植物生长的最佳状态。
二、改良技术1、去除盐碱质:在去除地表的盐碱质技术方面,可采用以水淋淋浸法为主,加上淋澄、氧化、硝化、蒸化等一系列技术来深层次去除地表的盐碱,或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盐碱;另外,也可以利用生物的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土壤中的盐碱质,使其达到改良的效果。
2、土壤减盐技术:土壤减盐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改良技术,主要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改良手段,以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促使水分对地表及深层土壤的分布,使盐碱地土壤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植物植物性改良:植物植物性改良是一种利用适应性植物改善土壤质量的技术,主要方式有植物技术、培育技术、分布技术和植物护理技术等。
选用的植物要具有耐盐碱性,可以把土壤中的盐碱质净化、耗散减少,同时大量吸收水蒸气,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改良效果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改善土壤物理特性:通过土壤减盐改良技术,可以调整土壤的湿度、比重、表观密度、气孔容量等基本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吸收性,使其更适宜作物生长。
2、改善土壤化学特性:通过土壤减盐技术及植物排碱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特性,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物、腐殖质含量,改变土壤pH值,以提高土壤的生物生产能力。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一、盐碱地改良的背景和意义盐碱地是指土地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的土地。
盐碱地的存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为了很大的影响,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降低了农田的利用率,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因此,盐碱地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增加农田的产量,推动农业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1. 土壤疏理盐碱地改良的第一步是进行土壤疏理,即清除土层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
常用的方法有:(1) 淋洗法:利用水对盐碱土进行淋洗,将盐分和碱性物质溶解掉。
可以通过开挖排水沟或者利用喷灌设备进行淋洗。
(2) 化学法:使用一些化学物质来中和盐碱土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
常用的物质包括石灰、硫酸铝等。
(3) 生物法:利用植物的生长吸收盐碱土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
选用适合盐碱地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改良土壤。
2. 施肥改良过的盐碱地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常用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化学肥料可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匡助植物生长。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物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量。
3. 引水排涝盐碱地改良还需要进行引水排涝,保证土壤的湿度和排除地下水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
可以通过开挖排水沟、修筑排水管道、安装排水泵站等方式进行排水工程。
排水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盐碱度,改善土壤和植物的生长环境。
4. 配套措施在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科学合理的作物轮作制度、土地保育措施、水资源管理等。
这些配套措施能够提高改良效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改良先后土壤盐分和碱性物质含量的对照表格。
2. 盐碱地改良的实施计划表。
3. 盐碱地改良的经济效益评估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
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
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
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
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
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
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
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
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
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
5、规划效益计算按静态分析,水利净效益分摊系数采用0.6。
6、同灌溉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等专业规划紧密结合。
第二节治理标准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结合我市现状,对这次规划分了初治和高治两个标准如下表。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初治应同高治紧密结合,并为高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富裕的乡镇,最好一次高治到位;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乡镇,先进行初治,然后再进行高治。
初治、高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量减少由初治到高治的重复工程投资。
二、产量标准。
经调查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小麦为准,产量水平:中产>350㎏/亩;高产>450㎏/亩盐碱地治理标准表标准等级初步治理高标准治理工程要求田间灌排工程尚未配套齐全,仅有一定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田间灌排工程已配套齐全,具有显著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改盐标准不能控制地下水们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尚有返盐缺苗现象30~50% 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已无返盐缺苗现象.产量标准达到当地中产水平(按分区提出) 达到当地高产水平(按分区提出)三、盐化指标。
在1m厚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2%;重度盐碱地1.2%以上。
四、改良碱化型盐渍地的标准,可参照代换性钠初治≤15%,高治≤10%或在土壤中镁钙比值初治<3,高治第三节治理措施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措施与综合措施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治理盐碱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水利工程措施是先导,是基础,因为“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没有水字当头,即使搞好了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且难以巩固。
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措施中的关键措施,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
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措施跟不上,单产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要采取经济可行的有效的水利措施,综合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充分体现水利措施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排水工程排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份;控制地下水位,不使土壤返碱;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同时,结合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等。
根据我市盐碱地的成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治理。
一、水利工程措施1、排水出路排水首先要解决出路。
根据玉门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带。
2、明渠工程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沟一般很深,沟道边坡含水量高,边坡容易滑塌,沟道淤积严重,因此一般边坡陡于1:2的沟道,必须采取生物和工程防护措施固坡。
同时管理养护要求高,维修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所以明渠排水以在边坡土质较好不易滑塌,地下水位相对低一些的地段上和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
如:采用明渠排水时,沟道级数视排水渠的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毛、农、斗、支、干沟都齐全。
在地下水流不畅,水质较差、盐碱较重,同时还有洪涝危害的平川的坡地及二级台地上,为了兼顾排洪、排涝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就需健全干、支、斗、农、毛配套的深沟排水系统。
同时,根据灌区土质情况一些地方在田间布置浅沟,骨干排水沟则采用深沟。
3、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利用管道集流排水,既可解决深沟占用耕地多,排水沟道边坡容易坍塌堵塞的问题,也可利用机械开挖铺设管道。
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高标准治理盐碱地的目的。
管村先用硬塑料抗酸水泥管、混凝土管等。
暗管排水系统质量好,维修养护费用少,使用寿命长、治理一片成一片,治理增产效果好,但是一次性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我市高标准治理次生盐碱中、低产田的争取方案。
4、暗管明沟结合排水这种形式选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耕地土壤粘土含量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如赤金镇。
一般为干、支明沟排,斗渠发下几级暗管排水,克服了明沟暗管两者的缺点,适合我市市情,是这次规划主要采用方案。
5、竖井排水一般适用于井灌区和河滩地。
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和洗盐,既淋洗了土壤表层的盐份,同时也能降低地下水位,一举两得。
如果抽排的井水不利于灌溉,则可将抽排的井水集中到明沟流入选定的排泄区。
另外,井排灌还可与明沟相结合,组成一个灌排系统齐全的稳产高产灌区。
实行地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统一调节控制,成为一项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有效措施。
井排措施一般在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方采用。
其井的布置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定面积上要排水时,就均匀地布置或梅花形群井,以降低整个面积上的地下水位;二是如遇到地下水有补给来源的地方,又需要截断来流时,可呈线形布置。
二、农业措施1、平田整地。
平整土地可以消灭局部洼坡积盐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布均匀下渗,提高降水淋盐和灌溉洗盐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状盐渍化。
2、深耕深翻。
深耕深翻有疏松耕作层,破除犁底层,降低毛管作用,并能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能。
因此,对盐碱地深耕深翻后,可以加速土壤淋盐,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防止底层盐分的向上运行而导致表层积盐。
3、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施用农家肥,以肥改盐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改良和培肥的措施。
这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减少土壤蒸发,还可促进淋丰田,抑制返盐,加速脱盐。
4、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
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力。
土壤肥力的作用。
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5、压砂改良。
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壤,每公顷拉50-70立方米砂土,掺入耕层,防止返盐。
三、生物措施1、调整农业结构。
目前,盐碱地区农业结构中,林、牧业占的比重较小,不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集中力量种好基本农田,利用旱薄田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通过发展林业、畜牧业增加肥源,为培肥地力创造条件。
2、因地制宜布局作物盐碱地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要符合盐碱地特点,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耐盐、耐瘠薄、耐干旱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以利恢复和提高地力。
选种耐盐作物:大麦、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绿肥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
四、化学改良措施碱土因含有碱性盐类如重碳酸钠、碳酸钠,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或因土壤复合体代换性钠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通透性降低等,需要进行化学改良。
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
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施在耕地碱斑的改良土上。
第四节防止措施对盐碱地来说,防是前提,治是基础,对现有的盐碱地主要是治理,同时也要防止继续发展扩大,未出现次生盐碱地的灌区则主要是防止。
其具体措施有:1、今后新建灌区在规划设计中,先应该把排水工程列入计划,同等对待,排水工程可分稍后施工,防止有灌无排的现象,防止次生盐碱地的产生。
2、大力推行增产灌溉技术,提高现有灌区渠道的防渗能力,有效降低地面水位,增加产量,严防在现有的灌区再产生次生盐碱地。
3、重视和加强现有排水工程管理。
新建排水系统工程时要为管理创造条件,如明确管理组织机构,修建管理设施划给一定生产生活用地,划定干、支沟两侧保护区等。
4、新建盐改排水工程时要同时把灌溉系统的改建一并考虑,防止出现排水畅通而灌溉不便的新问题。
5、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这是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渠灌区水盐动态的监测预报,可及时掌握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第四节近期规划任务近期规划目标是:采取集中连片治理,治一片收效一片,到2010年四年间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初治万亩,提高万亩;高治万亩。
(见附表)第五节远期规划任务远期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在巩固近期治理面积达到中、高目标的基础上,再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提高万亩,高治万亩。
(见附表)将可利用和碱化土壤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多做贡献,并在盐碱土壤改造方面走出一条高效、经济、简便、易行的新路,发挥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