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十年来语言性别差异研究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发展状况
[ 作者 简介] 亚静 (9 2一) 女 , 北武汉人 , 杜 18 , 湖 中南民族大 学外语 学院在 读研 究生 , 究方 向 : 研 英语语 言学与应用语言 学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2期
杜亚静 : 英语 中性别歧视现象及 发展状况
l3 l
称现象 , 当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词成对出现时 , 指男性 的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标 记的( n a e ) 而 um r d , k
通 过调查 以及运用 社 会语 言学 理 论来 分析男 女 性别语 言差异 。不管 是在 音韵层 面 , 法层 次 , 句 词汇
的现象很多 。人们往往习惯用他们来概指两性或不 确定 的性别。这不仅使表达不准确 , 而且明显地带 有性别歧 视 的烙 印。如 《 立宣 言》 独 中写道 : Al “l
象(s m t ) ay e y 是语言性别歧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m r
( ,04 例如 下表 : 杨 20 )
Ma ( 性 ) l 男 e F m l( 性 ) e ae 女
中有这样 的论述 : 性别歧视 的思想基 础是认为性 “ 别特征和男人统治女人是 自 然程序 的安排。这一信 念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中根深蒂固, 甚至我们的语
H s( 主人 ) ot男
A toes 女作者 ) uhr ( s
C uts( ones 女伯爵 )
H s s( 主 人 ) ot s 女 e
语 言是文化 的重 要 载体 , 是 维 持 社 会 秩序 的 也
At( c r 男演员 ) o P e( ot诗人 )
H i 继承人 ) e( r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发展状况113称现象当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词成对出现时指男性的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标记的unmarked而指女性的词语则要在表示男性的词语的基础上附加一个粘着词素变成有标记性的marked现实生活中大家往往把男性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
西方比较教育研究及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_李灵姝
第11卷第7期2011年7月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Vol.11,ɴ7July ,2011收稿日期:2011-06-01作者简介:李灵姝(1980-),女,重庆人,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西方比较教育研究及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李灵姝(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宜宾644000)摘要:近年来,西方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国际比较、性别与成绩、男女分校或合校三方面。
中国英语教育需要结合文化和体制的实际状况,发现本国英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求同存异,将比较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国的英语教育实践。
关键词:比较教育;成绩;性别;男校;女校;英语教育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65(2011)07-0119-03比较教育(comparative education )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历史仅短短几十年,而西方对比较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从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到二十世纪初的康德尔、施奈德和汉斯,现今已发展得较为完善。
比较教育即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及地区教育制度的比较来发现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趋势,用比较的方法总结他国的教育经验,以应用于本国的教育实践。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是“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17西方比较教育的代表者康德尔、施奈德、汉斯在比较教育的观点上基本一致,认为比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系统性研究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而且在于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最适合的改革方案。
〔2〕2从整体文化层面去描述、解释以及对比教育体制才是比较教育的最高目标。
〔3〕275不同国家存在的教育问题往往类似,学者应当深入探索,发现并总结能解决这些教育问题的方法。
曾有许多西方学者就比较教育优劣势展开过激烈讨论,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跨国收集数据的成本过高与不切实际;采集样本的不同导致关键指标的不一致;数据的可比较性;调查分析的充分性;数据的可靠性。
性别对英语学习能力的影响
性别对英语学习能力的影响摘要: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就本人所在社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与研究,来说明性别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因此得出在英语学习中,女性比男性的英语学习能力要更强。
关键词:性别左右脑发育英语学习能力一、引言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施太伦认为,女性的左脑发育要优于男性,也即女性的语言能力要强于男性。
这一理论被众多学者所认同,也有很多研究者为此做出说明。
大多数学者认为,女性在语言方面的感知能力要明显强于男性,例如说话、唱歌、阅读等方面。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真的有所体现呢?研究者就其所在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
二、理论基础1.生理上的左脑为语言中枢。
十九世纪,一对神经科学家Pierre Paul Broca 博士和Karl Wernicke 博士发现,那些为语言处理问题而苦苦挣扎的人倾向于为左脑特定区域的损伤。
研究人员对此做出总结并向世界宣布:语言生活在左脑。
2.女性的左脑发育要比男性更好,即女性的语言能力更强。
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他的著作《差异心理学》中认为在女性的大脑中,代表语言的左半球的发育往往要比男性好,而代表空间加工能力的右脑的发育则是不如男性。
因此女性的记忆能力中机械记忆要更强,而男性则是更擅长于理解记忆;且在创造能力中女性更擅于模仿,男性则擅长创新。
而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所需要的最关键的两大因素便是记忆与模仿,因此,女性在生理上对于语言的学习更有优势。
3.整体与部分的相关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由部分组成。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出发,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
本文将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将小部分融入整体,从而猜测整体的属性。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合作原则视角下口语语篇模式的性别差异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掌 报
J un o Be V iest o r ̄ f Hu i T Unv ri y
V 1 0 No 8 o . , . 3 Au u t 2 1 , 3  ̄ 1 6 g s. 0 0 1 5 3
合作原则视角下 口语语篇模式的性别差异
选择 《 学徒 》为研 究对象 ,主 要是出于 以下考虑 :1 ) 真 实性 。《 学徒》讲述 的是从数十万候选人 中精心挑选 的 1 6 位 商 界精 英 竞争 美 国地 产 大 亨唐 纳 德 ・特 朗姆 ( o  ̄d Dn Tu p rm )旗下公司一份总裁职位 的真人 电视剧。节 目从选手 们 的 日常起居 , 到为项 目工作 的整个过程 , 采用跟 拍、 偷拍 、 抓拍 等手段进行 了全程记录 , 以保证节 目的真 实性和现场 性 ,从而也保证 了本研 究语料 的真 实性和 可信 度。2 )时效 性 。《 学徒》的题 材与个人职业生涯及真实命运密切相关 , 剧 中语言基本上反映 了当代美国青年的 口语特征 , 因而具有 很强 的时效性 。3 )可操 作性 。《 学徒 》讲述 了两个 团队共
例: 例 1 maoa Ou a eh s0 o mu i  ̄ p w r O rs: r m a cc m nc n a o e…
Am y: Powe . r
Oma o a Un t .. r s : iy . E e a An o k rc : ds c . h
性。
一
1 6名选 手的职场竞争,其中前 4集 为男队与女 队的 比赛 , 记录 了大量 的单一性别话语 ;后 l 集 为男女混合 比赛 ,为 1 混合性别话语提供 了丰 富的语料 。 3 .合作原果, 笔者分别 就合作原则 中的四条准则在男性单一话语、 女性单一话语 以 及混合性别话语 中的遵守情况在第一季 ( 1 )中进行 共 5集 了语料收集 、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 31 数量准则 . 数量准则是指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量 , 要求会 话交 际 中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交际 目的所 需要的信 息, 不应少于或超 出所需信息 ,即信息适量 。 在数量准则 的指导下分别对单一 性别话语和混合性别话语进 行对 比分析后发现 :总体来讲 , 研究语料中违 反数量准 则的现象 较为普遍 , 男选手违 反次数 明显 多于女选 手。 同时,违 反数 量准 则的方式 也呈现 出较大 的性别差异 。 男性 言语 的详 尽程度往往达 不到谈话要求 , 时甚至 以沉默 有 来表 达一定的会话 含义 。 如在 为小组取名 时, 例 大家一致决 定选 用 “ escr ”这个 名字 以示 男士组 的多才多艺 。 c V raop Ni k 则沉 默以对 ,违 反了数量准则 ,隐含 了他对该名字的反对。 这在 随后 的采访 中直接流露出来 ,“ 这个名字不够深刻 ,唐 纳德不会喜欢 的,太笨 了! ”但在讨论 中他并未将 自己的意 见表达 出来 , 是选择违 反数量准 则。女性违反方式则和男 而 性不 同。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 在交 际中往往会信 息过量 ,如 使用重复 的修辞格 ,即重复对方话语 中的词或短语,或重述 同一种看法或概念 ,以便达到关心或强调的效果 。 但重复超 出了数量准则要求 的详尽程度 ,因而也违反 了数量准则。如
语言与性别差异初探
低 。 高 取 决 于 每 秒 声 带 振 动 的 次 数 , 门每 开 闭 一 次 就 音 声
振 动 一 周 。 般说 来 , 子 和儿童 的音高 在2 0 以上 , 一 女 0周 成 年男 子 和 老人 由 于声 带 较 长 、 松 弛 , 高 一 般 都在 2 0 较 音 0
周 以下 。 ( 两 性音 长差 异 。 2)
语
言
与
性
别
林
差
虹
异
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
( 尔滨 商业 大 学 广 厦学 院 , 龙江 哈尔 滨 哈 黑
摘 要 :当今人 们 越 来越 重视 比较 各 语 言之 间 的异 同 .
10 2 ) 5 0 5
理 和 心 理 现 象 .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社 会 现 象 , 直 接 记 录 了 更 它
思 维 活 动
二 、 言 与 语 言 学 语
( ) 么 是 语 言 一 什
物 理 属性 方 面 . 音 高 、 长和 音质 。 即 音 () 性 音 高差 异 。 1两
女 性 的 声 带 短 而 薄 , 弛 度 小 , 活 量 也 小 , 就 是 松 肺 这
男 女 发 音 方 面 产 生 差 异 的 主 要 原 因 。 它 首 先 体 现 在 音 高 上 。 高 是指 人 的听 觉所 能分 辨 的声 音 的高低 , 波振动 音 音 的 频率 决 定 了音 高 。频 率 越 高 , 越 高 ; 率 越 低 , 越 音 频 音
由 性 别 差 异 而 引 起 的 语 言 使 用 的 差 异 因 此 也 成 为 语 言 学 关 注 的 焦点之 一 。 它不仅 蕴 含 着语 言使 用者 的 文 化 、 心
语 音 与 一 般 声 音 有 相 同 的地 方 ,都 是 发 音 体 受 外 力
语言与性别_日本的相关研究与展望
語 虽然最开始仅仅在 遊女 之间使用, 但是由于
独具情趣, 逐渐为世人所知, 某些敬语如
、遊 、
等甚至沿用至明治时代,
成为当时上流社会女性的高雅用词。
对于日本的 女房詞 , 较 早进行归纳总结 的
45
是 国语学 家菊澤季生。菊澤季生( 1929) 从构词
方式以及品词分类等角度概括了 女房詞 的四个
管男女在语言和社会地位方面 的确存在差别, 但 是日本女性仍然需要 突破男女性别的束缚, 追求
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 井出 1979: 179) 。可以说
井出祥子的这本书反映出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
动的时代特色, 也体现 了日本学者对男性 居于中
心地位这一语言的社会图景的强烈批判。这种建
立于社会语 言学基 础上的 语言批 评富于 论战 性
语音现象, 例如女性常在句末使用 尻上
式
的句调来表现感情, 在词尾加上鼻腔发声如
、
、
、君
来撒娇等。其次, 词
汇方面, 女性用语显得 更加规范、标准和优雅, 例
如人称代词使用 使用较柔和的
、 、、
! , 感叹词多 ! , 终助词
多使用柔和悦耳、断定语气较弱、容易博得对方共
鸣和好感的 、 、
、、
等, 女性也常常在一些 词的前面加上美化 接头词
现女性特有气质的 位相語 , 后来演变成为社 会
上普遍使用的女性语。到了江户时 代, 又出现 一
种被称为 遊里語 ( 又被称 为 遊 女語 ) 的 位相
語 。 遊里 即为得到江户幕府许可而开设于日
本各地的妓院。在这些地方做营生的 遊女 之间
出现了一些故意让社会上的一般人听不懂的职业
性 隠語 以 及一些独特的敬语形式。这些 遊 里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探析-精品文档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探析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后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在美国首先形成、壮大起来,加上这一时期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得性别和语言的研究迅速升温,成为不少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70年代初期之前的研究大多是从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去考察女性用语与男性的不同之处,注意的主要是语言形式结构上的特征。
范围比较狭窄,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许多有关研究(Zimmerman&West,1975;koff,1975)的结果都表明,男女两性在话语风格和策略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个层面上的研究视野比以前大为开阔。
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许力生,1997)。
笔者将就跨性别交际的话题选择(topic choice)、话语量大小(the amount of talk)、打断话头(interruption)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1 话题选择的差异话题(topics)是在语言交际中位居首位的一个话语特征,因为话题涉及了交际内容,话题转换和话题冲突是语言交际的一大显著特征。
关于话题的选择,对各种情况的人群进行过调查,所有结果都显示,两性各自经常谈论的话题很不一样。
总的来看,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关系当前;而男性喜欢的话题则相反,较少直接坦露自我,与即时情景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李经纬。
1998)。
例如:Aries和Johnson(1982)调查的主要是中产阶级,调查发现,女性在朋友(尤其是同性朋友)之间较多地说起个人的情况、坦露自己的情感;而男性则很少这样做,他们谈得较多的是体育、政治、各种竞争以及各自的见闻(Aries,1982)。
Klein(1971)调查的是传统的工人阶级家庭,结果表明,男人们在一起主要谈与工作、体育等有关的事情,几乎从不说起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可女人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家庭,如:孩子、家务、夫妻关系等(Klein,1971:201-320)。
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异的形成与趋势初析
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异的形成与趋势初析王攸然外汉092 200930403046零、引言世界上每个国家,因性别差异而所使用的语言都略有不同,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东方国家更甚,而日语又是男女性用语差异较大的一种语言。
本文试图从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接头词、汉语词汇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日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不同。
与此同时,从男女性社会的地位不同、语言交际规则不同和社会对男女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分析了形成男女用于不同的形成原因,最后,给出了这种男女用语的差异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一、日语中男女用语的差异(一)人称代词差异例如:男女在街上的对话男:ぼくが行くよ(我去)女:わたしが行くわ(我去)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同样的一句话,在日语中男女说出来也不一样,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人称。
在例句中男性自称“ぼく”;而女性自称“わたし”,因而在日语中,一般凭听就可以判断说话者的性别。
在第一人称中,“ぼく、おれ”都为男性自称的用语,但“ぼく”更倾向于年龄较小的男性使用,“わし”为老年男性用语,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男女都使用;“わたし”是从稍为正式的场合到非正式场合都可以使用的范围最广的女性第一人称代词,“わたくし”更正式一些, 多用于比自己地位高、年龄长的人,“あたい”多为小女孩用语。
在第二人称中,“おまえ”用于同等地位或地位低于自己的人, 具有亲昵的语感。
它虽然是男性用语,但是古时也有女性用来称呼自己的后辈亲属,“きみ”用于地位与自己相同或低于自己以及年龄比自己小的人,男性也常用“きみ”来称呼自己的妻子,“てまえ”多用于吵架, 表示对对方的轻蔑;而女性没有特别的专用第二人称代词, 但女性使用“あなた”的范围比男性广泛,也有一种说法是“あなた”男女都使用,但无论是男性用还是女性用,都有一种上对下的傲慢的语气,至少是没有尊重对方的意思,所以大家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个词语,但女性常用“あなた”来称呼自己的丈夫,具有亲昵的语气,这同男性常用“きみ”来称呼自己的妻子是一样的。
独立学院男女生语言学习策略采用差异性研究
独立学 皖男女生语言学 习策略 采用差 异瞳 生 研究
西安 工业 大 学北方 信 息工程 学院 张 帼
[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交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 英语语 言教 育在我 国的教育体 系中所扮 演的角 色 也 越来越重要。然 而, 近年 来 该领域 的研 究却 明显不成比例 , 其 中, 有 关老 师如何教 学的调查居 多, 而 学生如何 学习却还 未引起 足够关注。 因此 , 本论文试 图对 独 立院校 学生如何使 用学习策略辅助 学习以及 学生在 学习策略使 用过程 中 表现 出来的 男 女性 别差异进行研 究, 以期 引起 更 多关注. . [ 关键词 ] 语 言学习策略 性 别差异 相 关性 对 比分析
前 言 合) , 4 ( 基本符合 ) , 5 ( 完全 符合) 。所给分数越高 , 表明该项策略使用 的 1 ) 背景分析 更为频 繁。 由于参 与者均为非英 语专业学生 , 所 以为 了保 证调查 的有 大学英 语课程是 独立学 院学 生必修 的公 共基础课 , 并且在课 程设 效性 , 该问卷采用 中文 的形式进行编写 。 置 中为独立学 院学 生参加大学英语 四、 六级考试提供 各种 辅导 , 其重要 3 ) 数据收集与分析 性 与基础性不 言而喻 。然 而 , 长期 以来我 国独立 学院大学英 语教学指 2 0 1 2 年1 0 月, 以班 为单位 , 发放 调查 问卷 。用 时 3 0 分钟, 当场收 导思 想过分强 调语言基础 知识的学 习 , 忽略语 言学习策 略的培养 。这 回。同时收集了参与者最近一次期末考试 的成绩 。所得 数据均输入 电 导致 了传统 大学英语教学上注重讲授词 汇 、 语 法和知识点 , 学生 以机械 脑 ,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分三 步进行 : 记忆 为主, 忽视 了对学 生英语 学习策略等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 。 ①对受试 者学 习策略使用 的整体情况进行分 析; 从学 生方面看 , 独立学院 的学生相 较于普 通高等院校 的学生而言 , ② 对性别 和英 语学 习策 略的使用进行 相关性分 析 , 比较不 同性别 入学成绩较低 , 对英语学 习的兴趣不 高 , 基础也 比较薄弱 , 大部分学 生 参与者 在使用学 习策略上 的差异 ; 学习英 语都采取背诵单词 、 语法 的简单 方法 , 从 历次期末考试成绩 中可 ③对英语 成绩 和学习策略的使 用进行 相关分 析。 以看 出 , 及 格率 依然偏 低 , 足以证明这样的学习方法收效不大 。 三、 研 究 结 果 与讨 论 从 教师方面看 , 由于独立学 院的学生基础 比较薄弱 , 对基础知识 的 1 . 对受试 者学习策 略使用 整体情 况的分 析 掌握 不够好 , 所 以大部分老师依 然把 精力放在强调学生记忆单词 , 阅读 表1 受试者学习策略使用整体情况分析表 课文等基础技 能上 , 在 教学方法 的改进 , 学 习策略的培养 , 教材 内容 的 研究上投入 的精力不够 , 这些也都 直接影 响着 大学英语 在独立学 院中 的教学效果 。 总体均分 8 8 1 . 9 0 3 . 8 4 2 . 8 6 l 8 . 4 2 3 8 1 2 ) 研究现状 二十世 纪末开始 , 在英语教学 上 , 中外 教育研究 者就开始从 “ 怎样 基于 O x f o r d ’ s ( 1 9 9 0 ) 的标准 , 学 习策 略使用情况均分可分 为三个 等 教” 转移到 “ 怎样学 ” , 即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影 响英语 学习效率的 级 : 5 —4 分 为频繁 使用 ; l 一2 分为 很少使 用 ; 2 . 5 —3 . 4 分为 中等 使用 。 各种原 因。 国外英 语学习策 略研究始于二 十世纪七 十年代 , 三十几年 从表 l 中可得知 , 本次 受试者使用学 习策略 的平均 分数为 2 . 8 6 , 属 于中 里产生 了大量有价值 的研 究成果 , 然而 , 国外 的研究 主要以英 语作为第 等使用 。这就 意味着受试 者在英语学习过程 中没有使用很 多学 习策略 二语 言的学习者 为研究对象 , 研究结果并 不能完全适 合我 国的国情和 来辅助学习或者他们还没有形成清晰的使用学习策略 的意识 。 学习者 的特点 。 2 . 对性别和英语学 习策略 的使用进行相关分析 我 国的学 习策 略研究虽然起步稍晚 , 始 于二 十世纪八 十年代 , 但是 表2 男、 女生六种学 习策 略使用情况及相关性分析表 起点并不低 , 尤其 是近年来涌现 了大量 的实证研究 , 研 究对象主要为在 性别 数量 平均分 标 准差 标 准 件伞 双侧检验 校大 学生 。如黄小华 ( 1 9 8 4 ) 、 文秋芳 ( 1 9 9 5 ) 和吴 一安 ( 1 9 9 3 ) 进行 了有 误差 t 值 相关 系数 关学 习策 略的研 究。这 些研究 成果 为促进 大学生学 习策 略能力 的培 男 4 1 2 . 5 7 7 2 . 5 0 0 1 4 . 0 7 8 1 1 养, 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 了极具价 值的参考 , 同时也为我 国学 p a r t 1 女 4 7 2 . 6 5 9 6 . 4 8 6 7 8 . 0 7 1 0 0 一 . 7 8 1 . 4 3 7 习策 略研究从 理论转 向实践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有关英 语学 习策略的研究 成果表 明, 学习策略 的正确使用 男 41 2 . 7 3 2 4 . 5 91 96 . 0 9 2 4 5 p a r t 2 与学生英语 学习能力 的培养 , 以及 素质教育 的全面实现有 着密切 的联 女 4 7 3 . 0 3 9 1 . 5 1 0 3 8 . 0 7 4 4 5 - 2 . 6 l O . O1 1 系。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 的同时 , 还 应加 强对学生学习策略 的培养 , 这 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减轻 他们的学 习负担 , 降低学 习难度 , 提 男 4 1 3 . 2 2 5 9 . 5 8 4 6 0 . 0 9 l 3 0 p a r t 3 高学 习效率。 女 4 7 3 . 4 0 3 1 . 5 4 3 9 2 . 0 7 9 3 4 一 1 . 4 7 2 . 1 4 5 虽然国 内外的教育研究者对 在校 大学生的英语学 习策略 的使用 情 男 4 1 2 . 8 0 6 2 . 4 5 8 0 5 . 0 7 l 5 4 况进行 了相 关的研究 , 但是独立学 院的学生具 有不 同于普 通高等 院校 p a r t 4 学生的独特性 。并且 , 独立学 院的英 语教学情况也具有特殊性 。此外 , 女 4 7 3 . 1 5 3 5 . 6 o 0 9 5 . 0 8 7 6 6 - 3 . 0 1 3 . 0 0 3 早期关于英语学 习策略 的研究 文献主要将注意力集 中于成功 的第 二外 男 4 1 2 . 6 1 3 2 . 5 7 8 7 4 . 0 9 0 3 8 语使用者 对于学 习策 略的使用 , 以及不 同阶段 的学生使用 学 习策 略的 p a r t 5 女 4 7 2 . 7 5 8 8 . 6 0 1 0 2 . 0 8 7 6 7 — 1 . 1 5 3 . 2 5 2 情况 , 即年龄与学 习策略使 用的相关性 。所 以, 对 于独 立学 院的学生而 言, 其英语学 习策 略的使用 对于学习成绩提高之 间的研究 , 以及英语学 男 4 1 2 . 4 7 5 6 . 6 0 8 1 9 . 0 9 4 9 8 p a r t 6 习策略的使用与性别方面 的联系 , 依然有很大 的空 间。 女 4 7 2 . 5 5 1 1 . 5 1 3 6 7 . 0 7 4 9 3 一 . 6 3 1 . 5 3 0 二、 研 究 方 法 本论文通过 问卷的方式对独立学院男女生 的英语 学习策略使用情 从表 2 中可以看 出, 女生使 用六种学习策略 的平 均分都 比男 生高 , 况进行 了相关 的了解 , 同时以学院期末考试 的成绩 为依 据 , 对男女生关 证 明相较 男生而 言 , 女生使用学 习策略更 为频繁 。这 可能是 由于 女生 于英语学 习策 略使 用情 况进行对 比, 得 出其相关性 , 为本论 文的进一步 对于语言 的学 习兴趣要 高于男生。同时 , 女生在语言学 习过程 中 , 也更 深入研究提供 了良好 的基础 。 倾 向于总结高效 的学习方法 。 1 ) 研究对象 另外 , 本文也采用 了独 立样本 t 检验对性别 和英语学 习策略的使用 本 次调查 的对象 是西安 工业大学 北方信 息工程 学院 2 0 1 1 级 光学 进行 了相关性分 析 , 以比较 不同性别受试 者在使用学 习策略上 的显著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性别差异在语言应用中的成因研究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性别差异在语言应用中的成因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性别差异在语言应用中的成因研究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主要手段,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萨皮尔-沃尔夫假设,语言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Hudson 97)。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由于男女之间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和心理性格一直以来的不同,因而引起了不同性别之间在语言应用中的不同。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话语性别歧视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的第二章为读者就语言性别差异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差异主要表现为语音,词汇结构和语用三个方面的不同。
第三章也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探索了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历史发展三大因素。
文章的最后一章主要是综述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综合概括总结。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性别差异在语言应用中的表现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二、性别差异在语言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在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男女之间在语言应用上都有着很大不差异。
而语言使用中性别差异很显然是表现在很多方面的。
总体来说它涵盖了语音,词汇结构和语用三个方面。
(一)语音差异忽略男女生理差异的不同来看,女性话语通常表现的更加标准与准确。
总体来说,女性的话语更加接近于标准发音,同时女性的发音较男性更高更快,但是男性的发音比女性更宽一些。
他们在话语中经常运用一些停顿与强调的方式。
在Trudgil的研究中,他就男女在辅音/r/的发音上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女性较男性就这个辅音发的更清楚更准确(Trudgil)。
在美国,辅音/r/正确而且准确的发音反映了发音者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同时在语调上,女性倾向于使用声调或疑问的语气表达尊敬与礼貌。
(二)词汇结构相比男性,女性在遣词造句方面更加地谨慎与精确,同时在词汇量更广泛。
中国性别语言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中国性别语言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口黄 千
摘 要:近些年来 ,随着女权主义运动 的兴起 ,性别语 言学 日益受到重视 。相对 于欧美学者的研究 ,汉语性 别语 言学的研 究虽然起 步较晚,但是仍取得 了不少研 究成果。笔者对 国内近 3年性别语 言学的研 究成果进行 了相 O
音 质 方 面 , 胡 明 扬 在 对 北 京 话 中的 “ 国 音 ” 的 调 查 女
国 内对 于 性 别 与 语 言 的 关 系 基 本 承 继 西 方 , 但 是 这 并 不 意 中发 现 北 京 一 些 年 轻 女 性 把 汉 语 拼 音 中的 J q 的 发音 部 、 、x
音 和 声 调 上 可 能 存 在 的差 异 。 而 8 年 代 以来 , 相 关 书 籍 都 O
究 的 代表 著 作 。作 为 一 个 大 的研 究 门类 , 性 别 语 言 学 也 逐 角度 切入 的研 究 模 式 ,研 究 对 象 不 再 仅 仅 局 限 于 汉 语 , 而
渐 发展 出 自己 的专业 期 刊G 出 a a J un l 一 n ora ,在 19 是 开 始 关 注 其 他语 言 中 的 性 别 差 异 现 象 ,如 杨 永 林 《 别 99 性 年 还建 立 了 国际 性 别 与语 言 协 会 ( 简称 IA A G L ),相 关 研 究 在 英 语 语 音 、 语 调 中的 表 现 》和 《 别 在 英语 语 法 句 型 中 性
课 堂 用 语 、 语 言 代 码 以及 语 言普 遍 性 研 究 等 不 同 的 研 究 领 对 汉 字 的研 究 , 关 注 汉 字 体 现 出的 性 别 差 异 现 象 。 学 者 们 域和 研 究 层 次 , 并 日益 与 人 类 学 、社 会 学 、心 理 学 、 历 史 吸 收 国外 新 的研 究 精 华 , 开 始 关 注 话 语 交 际 过 程 中体 现 的 学 、 文化 学 、 宗 教 学 、 地 理 学 、 民俗 学 相 交 融 ,其 研 究 视 性 别 歧 视 现 象 。简 而 言 之 , 这 一 时 期 ,性 别 语 言 学 研 究 开
性别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图 分 类 号 : O一 9 H 0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13 10 9 9一(0 6 0 —0 9 0 2 0 )3 0 6— 3
1 引 言
(tw r。16 ;Tug ,17 ) Se a d 9 4 rdi 9 4 。M.1 a 发 现 , 国 路 易 l ls a 美
上世纪 6 0年代 以来 , 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 以及社会语言学 、 语用学等新兴学科 的诞生 , 人们对性别 语言的研究产生 了浓厚 的兴趣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 , 运用 不同 的研究方法 ,得 出了有关语 言与性别 的不 同理 论构 建 。尤其是近 1 O年来 , 领域研究 范围之广 , 该 研究方法之 多样 ,使入门者感觉难 以理 出头 绪 .研究话题 又似 已穷 尽。本文在系统 回顾性别与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 探 讨 性别语言研究 的前景问题 , 抛砖引玉 , 供感兴趣的同行 讨论 。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期
20 0 6年 6 月
O URN
… , 一
雁 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Q 旦 !盟 M 蔓 旦 T
Vo 2 l 2 N0. 3
Jn 2 , u .0 6 9
性别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范宏雅
( 山西 大学外语 学院
语 言 研究 带来 新 的 生 机 和活 力 。 2 2男 女 性别 语 言 使 用风 格 研 究 .
男女性使用不 同的词语描述 同一现象 , 以及在玻利维亚的
奇基托语( hqi ) , C iut 里 男女性有各 自的亲属称呼语。以罗 q 宾 ・ 雷可夫 ( .Lkf 为代表的缺陷论者认为在词汇使 R ao ) 用上 ,女性多用表示 “ 赞同”和 “ 羡慕”的形容词 和副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摘要: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不同性别在英语语言习得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在日常会话中,女性更加喜欢使用反义疑问句,例如“The dress is pretty,isn’t it,众所周知,语言与社会紧密相联,社会现实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摘要:性别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性别差异在英语语言使用中的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英语语言;性别差异引言语言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在社会交往中需要使用语言,同时各种社会因素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和职业等因素都会影响语言的使用。
社会语言学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侧重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不同性别的语言使用者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话题选择和会话策略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不同性别在英语语言习得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性别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语言使用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以下主要从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话题选择三个方面来分析性别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
语音语调的差异在语音方面,一般来说,女性对语音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男性的发音相比,更加规范,更接近标准发音(RP)。
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非标准音,并不太注重细节变化。
在语调方面,女性喜欢使用升调,语调变化较多。
而男性偏爱使用平调和降调,并且没有太多语调变化。
语音语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性格特点的差异。
女性丰富的语调变化正表现出女性的情感丰富,礼貌委婉,同时也显得犹豫不决,缺乏信心。
现代汉语语气词最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对语气 词 的历 时研究
其意 义 的发 展变 化嗍 以及对 “ 、了” ; 的” “ 的虚化 机制 的说 明和历 时分 析f 9 】 。杨永龙 对 句末语 气词 “ 的 吗”
语 法 化过程 的阐述 ㈣; 东平 对 句末 语气 词 “ 雷 也好 ”
一
、
的功 能及语 法 化过 程 的描 述 【。黄 国 营把语 气 词 l l 】 现代 汉语 语 气 词体 系 与上 古 语气 词 体 系有 很 大差别 ,也 ”“ ”“ ”“ ”等上 古语 气词 没有 “ 、矣 、乎 、哉
韵 律及其 它语 用研究 等方 面进 行叙述 。
( ) 气 系统 一 语
作者 简 介 : 怡 (9 5 ) , 薛 18 一 女 山东 青 岛 人 , 州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语 用学 方 向硕 士 研 究 生 。 徐
7 0
现 代 汉 语 语 气 词 最 近 三 十 年 研 究 综 述
对 单 个语 气 词 的形 成 与发 展 的研 究 可 分 为两 类, 一类 是仍 然 按 照传 统 方法 进行 的考察 , 如钟 兆 华 通过 对 疑 问语 气词 “ ” 吗 在历 代 作 品 中出现 的句
收稿 日期 :0 0 1— 2 1— 2 6
与 功能 的研究 。 面我们 从语 气系统 、 下 连用 与分 布 、
历史渊 源进行 说 明阴 。
和 思考 可 以追 溯 到西 汉 毛亨 , 且 “ 古汉 语 虚词 而 在 的研究 中 , 以对语 气词 的研究 为重 点” 尤 。m 言 学界对 语气词 的关 注也 时而有 之 , 都没 有进 行 系 但
统全 面 的关 注 , 到最 近 三十 年 , 方功 能 主义 语 直 西
近三十年“她”字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她”字研究综述“她”字自从被提出后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她”字做出了新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运用归纳和对比手法,从“她”字的“创造历史、语法意义、新发展变化”三方面梳理了“她”字的各种研究。
标签:她创造历史语法意义新发展变化众所周知,第三人称代词有三个:“她”“他”和“它”。
一般情况下,“他”和“她”指人,“它”指物。
比如,“她轻轻地抚摸着那只小猫,它是他送给她的礼物”。
但不同的是,“她”除了指女性以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自从“她”字出现以后,就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
最近几十年虽然关注“她”的学者少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对“她”字做出了新的探索。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但时至今日,很多问题仍然处于纷争状态。
主要有:“她”字的创造历史问题;“她”字的语法意义;“她”字的新发展变化问题。
黄兴涛认为:“她字不仅仅关系到语法、音标等语言变革,也涉及到社会性别意识问题,并成为了新的现代性别观念的载体,激发了国人对个人与国家关系乃至国家性质新的想象和认知,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提供了情感动力。
”(黄兴涛,2009)一、“她”字的创造历史(一)“她”字的来源“她”字的来源问题,几十年来众说纷纭。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她”字最早是由刘半农先生提出的。
鲁绪才就刘半农如何提出“她”字进行了详细叙述:1918年初,刘半农在翻译一些外国作品的时候,发现英文中的“He、She、It”,在汉语中只能统一翻译成“他”。
在和周作人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用“她”专门指代女性第三人称、并用“牠”专指除人之外的第三人称的想法。
1920年6月,刘半农指出:”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果真的要,我们能不能用‘她’字?同时他还建议第三位的代词,除‘她’之外,再取‘牠’来指代无生物。
”同年8月9日,刘半农发表了另一篇题为《“她”字问题》的论述文章,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摘要:语言与性别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英语中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男女说话者使用语言时的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性别差异;语言学1. 引言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深厚的社会现实底蕴,因而反映出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民俗心态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本文将通过语言这面镜子,透视英语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提高我们对性别语言的认识, 防止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语言性别歧视。
2. 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2. 1 遣词用句差异女性用词有其独特性, 词汇要比男性丰富, 且女性用词往往比男性用词礼貌、委婉。
女子天性爱美, 对色彩缤纷的世界有格外仔细的观察,表现出惊人的鉴赏和分辨能力。
较之男子,她们对表示颜色的词汇掌握得更多,使用得也更讲究、准确。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Lakoff 197 3 ) 的研究表明, 英语中某些表示颜色的词汇限于女性使用, beige , aquamarine , lavender, magenta等常活跃在女性的词汇里。
她认为,女性比男性对颜色的辨别更精确,掌握的词汇更丰富。
在日常生括中, 女性常用chane(淡黄绿色) ,而男性只粗略地讲greenish , yellow; 女性说beige (淡棕色) ,而不说light , brown ; mauve , (淡紫色) 也是女性青睐的颜色词, 而男性多用pale purp le 一词。
还有一部分形容词大都限制在女性的言语中, 如great, ter2rific , neat属女性专用,而绝大多数男性不太使用。
许多研究都表明,女性在语言中频繁地用夸张的和强调的形容词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加强语意效果,如so , such , quite , always , perfectly, awfully, extremely,absolutely等。
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性别
Trudgill provides a series of related explanation
a. b. c. d.
child- rearing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social position occupation
e.
f.
working-class speech
covert prestige
4.3 The "Sociolinguistic Gender Pattern" (社会语言学性别模式)
本小节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1)A description of the gender pattern(‚性别模式‛简述) 2)In search for an explanation(原因探索) 3)Sex-based versus class-based difference(性别差异与 阶层差异)
Chapter 4 Language and Sex
Presented by Luo Lingyu
Contents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Introduction Men's and Women's Language Forms The "Sociolinguistic Gender Pattern" Sex Difference in Language Use Terms Related to Sex in Language The Default Gender in Language and in Nature Other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ex Summary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ptyuyan/36951.html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2、社会语言学论文题目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粤语提示词“呢嗱”的语用特点关于词类多功能性的思考跨语种交际中话语的解码--无共同使用语言前提下以俄汉语为例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马丁内的功能语言学体系网络语言中的方言因素中西民族语言对话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正名》篇管窥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符号与跨文化交际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研究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俚语与美国文化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礼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动态研究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公益广告用语的社会语言学探析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试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权势关系与话轮转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的会话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面子: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中西文化中的礼貌探究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3、应用语言学论文题目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论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法的关系语言的机制与第二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中几组二分概念的评价与反思认知语境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研究从语言的同一性与特殊性看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韩礼德的机器翻译思想初探翻译中的语言刍议探究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普通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英语语言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探究试析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结构主义在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应用与应用语言学语境顺应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及英汉翻译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功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20世纪应用语言学评述应用语言学还是教育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热点及前沿问题探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谈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的定量型研究方法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建构的设想从网络语言研究看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和性质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关于复杂系统与应用语言学--拉尔森·弗里曼访谈国内法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综述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看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体裁分析“应用语言学”与“语用学”术语辨析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应用语言学中的术语翻译问题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英语阅读能力及其测试:理论与实践隐喻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特点及运用应用语言学论文各部分中的高频词块分析基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多维研究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四词词串的研究4、比较语言学英汉主语和话题使用方式的对比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论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意义英汉书写系统比较与普通语言学再思考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趋势透析英汉对比、汉语危机和语言理论话语权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与比较语言学新时期中国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回顾历史比较语言学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英汉语语法的临摹性和意象性对比英汉对比语言学在我国的最新发展十九世纪中外语言学比较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汉英网络语言比较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论类型学及其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比较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英汉文化动物词语的内涵差异对比分析试论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关于中日数字的对比研究--以“一”到“十”为中心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蒙汉语色彩词“白”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的对比分析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不同的象征意义谈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日文语序对比分析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漫话俄汉成语语义及结构的对比分析当代比较语言学与原则-参数理论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关于英汉对比词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汉维颜色词对比研究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演变比较研究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的中西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影响英汉对比研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评《汉英语对比纲要》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跨文化的对比语言学浅论满蒙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及特点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汉语语言的任意性汉日反义词的对比研究汉藏语系诸语言关于动物量词“头”的来源从英汉比较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习语特征英汉语味觉词“酸”的语义特征之比较英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研析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兼从产生背景,出处,构词法,修辞法与汉语比较德语状语从句、英语状语从句与汉语偏正复句的对比研究5、心理语言学论文题目语言态度对语言行为的影响《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人类语言的精神导航:汉语视角--论洪堡特语言思想的时间轴和空间轴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汉英语言差异的蕴含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汉英禁忌语的文化对比分析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年龄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任务型方法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词汇联想与心理词库:词汇深度知识研究现状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性格倾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形容词、动词重叠对语义认知的影响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二语习得年龄与高熟练度中英文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输出假设的心理语言学基础汉语主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从双语心理词汇结构论述词汇学习策略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试论句子理解中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乔姆斯基心理语言学理论概述英语复合词在英汉心理词典中存储单位的实验研究心理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近二十年国内外心理语言学研究综述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中式英语成因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互解释初探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因素的心理语言学分析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听力教学策略英语听力及其心理语言学依据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关于心理语言学:由来、现状与展望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表征学习主体的认知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6、汉语言论文题目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结构主义视阈下的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象声词的语言性质和运用特征语言科技新思维与汉语史研究的现代化基于语言经济原则阐释下的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角度看汉语补语问题从洪堡特论汉语语法看汉民族文化精神“字本位”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中文危机拷问语言学理论关于古代汉字所体现的语言与意义的关系问题的一点思考洪堡特对汉语及汉民族精神的错误论述民族精神决定汉语的价值取向--洪堡特语言学评介浅谈汉语的句子类型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舌尖后音的语音变异研究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从东方学到汉学--艾约瑟的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现代汉语“才”与“就”的母语习得我看汉语的词类汉语体貌系统研究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研究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论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汉语言隐喻特质现代汉语歧义研究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汉字背景与汉语认知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词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7、其他语言学论文题目从学理演变视域看20世纪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阶段英语语言学课程动态评价探究苏联语言学汉译历史分期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问题小论林语堂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播谈公文写作中的“死线抽象”现象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关于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试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荀子对语言的约定性与强制性的认识商务英语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分析从暧昧表达看日本人的“和”意识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从敬语表达看日本人的敬语意识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中国式英语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和思考论量词的合并与简化广告语言的间接表达近十年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综述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实验语音学、生成音系学与汉语轻声音高的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语言接触中的文化潜移与认同法语保护政策对我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三十年来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摘要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它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女权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有关性别差异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进行历时性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该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最近三十年性别差异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它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女权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对象之一。
这些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出发,探讨了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于是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术语:“女性语言”(women’s language)、“女性语域”(the female register)、“性别语言”(genderlect)和“与性别相关的语言”(gender-related language)等等。
otto jespersen(1922)的著作拉开了英语性别差异研究的序幕,但继他之后的研究却大多采用了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模式。
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术界才更多地采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
正如杨永林所说:“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作为社会语言学有别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显着标志之一,在70年代风靡西方世界的女权运动的激励和影响之下,如高屋建瓴之势,一发而不可收。
”社会语言学借鉴和吸收了社会学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对英语里的语言变体进行了科学而又详尽的分析,通过准确的数据资料直观地反映出英语性别差异的方方面面。
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的文章越来越多。
二学术专著与论文综述在学术专著方面,陈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1980)是国内第一步社会语言学专著。
陈原在“语言与社会”一章中专辟了一节研究性别语言与文化。
此外,在“委婉语词”一节中,他也对性别语言进行了描述。
除了陈原以外,陈松岑(1985)、祝畹瑾(1992)、王德春、姚远、孙汝建(1995)、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1997)、郭熙(1999)、朱文俊(2000)、赵蓉晖(2003)、游汝杰、邹家彦(2004)、戴庆厦(2004)、杨永林(2004)、孙丽霞(2007)等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都以独立的章节对性别语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这些著作中,赵蓉晖的《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2003)是我国第一部以俄汉口语为素材写成的关于男女言语对比的专著,它填补了国内俄汉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空白。
杨永林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2004)一书对性别差异进行了社会语言学上的分析,并着重讨论了社会学的性别歧视现象,是研究语言性别差异的重要文献之一。
从国内著作的研究情况来看,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尽管在不同的书籍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但是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性别语言是社会语言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
在论文综述方面,中国期刊网上自1980年以来最早出现的关于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的综述文章是戴炜栋的《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1983)。
戴炜栋的论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言语中的性别差异:一是剖析女性言语的特点;二是归纳描述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三是分析造成差别的原因。
该文的内容和结构对后来的文章都有较大的影响。
杨永林(1991、1993)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十余年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和评介,并分析了阐述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赵蓉晖(1999)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将语言学中的性别因素研究划分为两大阶段:零散研究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和系统研究时期(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
并且指出:“在研究人的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是,除了结合社会与心理因素之外,多采用了社会学的统计调查方法,这里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新型语料库的建立和计算机手段在语言研究中的采用,必将推动这项研究的开展,未来的语言、话语研究有望建立在科学的统计结果之上,使语言学走出过多依赖于感性经验的阶段。
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也一定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看来,赵蓉晖在十几年前对语言学发展的预测非常准确。
现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更多地借鉴了社会学的调查方法,而语料库的建设也使得语言学的研究更为科学和严谨。
2000年以来综述类的重要学术论文还有,苏文瑾(2000)、钱进(2004)、史耕山、张尚莲(2006)、施栋琴(2007)、赵学德(2008)等。
从国内的文献综述来看,我国学术界对于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正向纵深方向发展,研究的重心放在理论阐释方面,提出了一些解释性的理论,对未来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三语言性别差异的理论阐述通过阅读中国期刊网以及国内著作的相关文献,笔者总结出国内学者对于造成语言差异的原因有如下见解:覃明(1996)从社会分工、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因。
李经纬(1998)从语言政治途径、社会文化途径、社会心理途径、神经生理途径等四个途径,对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苏文瑾(2000)介绍了阐释语言性别差异成因的四种理论:女性保守论、地位意识论、男性群体意识论和社会网络论,并针对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提出了三种论点:不足理论、控制理论和差异理论。
施兵(2003)概述了语言使用中性别差异形成的四种原因:入侵说、禁忌说、声望说和保守说。
邓莉(2004)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一共总结了六点原因:1、男女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权力;2、男女心理发展特点的原因;3、男女生理方面的差异;4、语言环境的影响;5、传统观念的影响;6、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
钱进(2004)文中介绍了三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男女语言行为差异现象的解释:一是“女性卑微观”;二是“男性统治观”;三是“文化差异观”。
从杨永林(2004)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导致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理论阐释。
杨永林在书中一共列举了十种理论:天赋差异论、个性差异论、文化阐释论、劳动分工论、男性支配论、价值体系论、语言剧变论、社会关系协变论、同等意识确认论、社团实践论。
杨永林的归纳非常全面,并在其著作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是研究本课题的重要著作之一。
施栋琴(2007)在综述中介绍了自lakoff之后影响较大的三个解释性理论:缺陷论、支配论和差异论。
如此多的理论众说纷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么多不同的理论呢?首先,我们从这些理论中可以看到社会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交际民族志学、女性主义学等学科对于性别语言理论建构,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们看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来分析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
正如李经纬所说:“语言性别差异的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现象。
它涉及到语言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言态度、职业性质、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方式、活动范围和神经心理等诸多因素。
因此,上述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无法单独地圆满解决这一问题。
在研究语言性别差异时,我们应当采取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方法,以便更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根源。
”第三,语言中存在着性别差异是客观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抹杀男女之间在使用语言方面的共性方面。
在语言使用上,更多的方面还是无标志的。
第四,国家、社会、民族的不同,会使语言性别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对这些表现形式进行理论上的阐述时,不宜照搬西方的理论,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国家和社会情况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比如,在汉语的研究中,一些引进的西方的研究成果就未必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四语言性别差异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学者在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近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
以前所进行的语言性别研究大多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而现在对更高层次的言语交际和话语风格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了。
在对书面语的研究方面,尤以赵丽明(1990,2007)对于“女书”的研究最为突出。
此外,正如从上文中所列举的学术论文和研究实例所反映出来的那样,理论性的阐述比以前更加全面,研究方法也比以前更加科学。
但是笔者还是要更多地分析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为弥补这些不足正是学术界同仁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一,国内在最近三十年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性别差异的文章虽多,但学风浮躁、急于求成的情况十分明显。
不少论文作者都忙于借鉴和转载,疏于理论创新,在将国外的理论与国内语言事实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方面做得还不够。
第二,理论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开展对本课题的研究,挖掘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深层机制,以期得出更加可信的结论。
笔者看到,不少论文都在重复援引一些旧例,缺乏新意和原创性,而这些例证有些几十年前就都已在西方学者的文献中出现过了。
第三,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兼顾英语言性别差异的对比,但是对于日、法、俄、德等其他语种进行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第四,在对中国境内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是对汉语的研究,对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比较薄弱,这一点值得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总而言之,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中,西方语言学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对我国有着较深的影响。
尽管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学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来完善和丰富本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1] jespersen,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22.[2] 杨永林:《现代英语性别差异研究综述》,《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第2期。
[3] 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三联书店,1980年版。
[4] 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外国语》,1983年第6期。
[7] 赵蓉晖:《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外语研究》,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