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简要知识点总结一、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的热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并凝结成雨、雪、露、霜或冰,在地表和地下流动,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形成水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能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
2. 凝结: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积聚成为云块。
3. 降水:云块中的水滴因为重力作用而落下,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露、霜或冰。
4. 表面径流:降水流向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等。
5. 地下径流: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最终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水体中。
三、水循环的意义1.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再利用。
2. 促进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对陆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陆地上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
3. 人类生活和生产:水循环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
四、水循环的影响因素1. 太阳能:太阳能是水循环的动力源,是水蒸气的主要来源。
2. 表面特征:不同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都会影响地表水蒸发和降水的分布。
3. 气候条件:气温、湿度、风力等气候条件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4. 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污染等都会影响水循环的进行。
综上所述,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对地球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和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水循环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维护地球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简述水循环的含义(3篇)
第1篇一、水循环的含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不同空间位置之间不断转移和转换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植物蒸腾等环节。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持续存在和利用的基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支持生命活动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地表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等)受到太阳辐射能量的作用,水分逐渐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降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冷空气或凝结核时,凝结成云滴,当云滴达到一定大小后,因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地表径流:降水后,部分水分沿地表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形成地表径流。
4. 地下水流:降水过程中,部分水分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在地下岩石孔隙和裂隙中流动,形成地下水流。
5. 植物蒸腾: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使水分从地表植物体内蒸发到大气中。
三、水循环的类型1. 海洋水循环:海洋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海洋表面,包括蒸发、降水、海流等环节。
2. 地球大气水循环:地球大气水循环包括水蒸气在大气中的输运、凝结、降水等环节。
3. 地球地表水循环:地球地表水循环主要指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分转移和转换,包括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环节。
4. 地球内部水循环:地球内部水循环主要指地下水在地球内部的流动和转换,包括地下水流动、地下水化学作用等环节。
四、水循环的影响因素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水循环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2. 地形因素:地形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径流的流向和地下水的流动方向。
3. 植被因素:植被可以影响地表水分的蒸发和渗透,进而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
4. 土壤因素:土壤的渗透性、持水性等特性对水分的迁移和转换具有重要影响。
5.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如农业灌溉、城市化、工业用水等,对水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水循环的意义1.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物理
水循环知识点总结物理一、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体在海洋、陆地、大气等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自然界水的迁移和再分配过程。
水循环包括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等一系列过程。
在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能的热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使得水体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中,然后形成云,最终通过降水的形式回到地表。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球上气候、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重要要素。
二、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水受热后,会由液态变为气态,从地表蒸发出去,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中。
蒸发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冷却后,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这个过程就是凝结。
凝结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达到一定大小后,会由于自身重量而下落到地表,形成降水,包括了雨、雪、冰雹等形式。
4. 地表径流:降水后,在地表上形成的水体会沿着地势,流向低处的水体,这个过程就叫做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水循环中水体在地表上流动的一种方式。
5. 地下径流:部分降水会渗入地表,形成地下水,这个过程叫做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是地下水与环境中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6. 蒸腾:植物通过其根系吸取地下水,并将其蒸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做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是地表水向大气中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上可以看出,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环节。
这些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三、水循环与环境的关系1. 水循环与气候:水循环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的多少和分布对于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冷暖空气的相遇也是降水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循环对于地球上气候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水循环对于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运转也有重要作用。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设想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
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除重新蒸发升入空中的水汽外,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壤中流与地下径流。
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
为全球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概化图。
整个过程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等5个基本环节。
这5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乂交错并存、相对独立,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组合,在全球各地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区水循环。
水循环机理笫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
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环节。
在蒸发环节中,伴随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是热能的消耗,伴随着凝结降水的是潜热的释放,所-----------------------------------------------------------以蒸发与降水就是地面向大气输送热量的过程。
据测算,全球海陆日平均蒸发量为1. 5808万亿立米,是长江全年入海径流量的1.6倍,蒸发这些水汽的总耗热量高达3.878X1021焦耳,如折合电能为10. 77X1014千瓦时,等于1990年全世界各国总发电量的近100倍,所以地面潜热交换成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
曲降水转化为地面与地下径流的过程,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这些动能成为水流的动力,消耗于沿途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直到注入海洋才消耗殆尽。
水循环的七个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七个主要环节水循环是指水在向上及向下的不断循环过程及在大气层、水体层、地表的流经过程,它是地球的水资源的持久维持的重要过程。
水的循环主要分为七个环节:一、淡水和海水交换淡水和海水的交换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或表面水)和大洋含盐率极高的海水之间的交换过程。
其中,淡水可以通过净化技术用于食品、饮用、渔业和工业用水,而得到的海水则可以用作补充活性盐源,例如硫酸盐等。
二、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湿气凝结成水滴,而由高处落到地面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雨滴或冰雹,当其落在陆地上后,又由表面或地下滑入大海或河流,就形成了陆地水循环系统。
三、表面洪水表面洪水是指降雨时陆地上的洪水流向大海或河流的过程,它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决定了水流是否能够有效地流入河流或大海。
四、河流河流是指从山脉和高山流出的淡水河流,它的功能相当重要,河流可以将水从山谷和其它区域向着较低的地区输送,便于水的聚集和充分利用。
五、地下水涵蓄地下水涵蓄是指地下的水向上流入,而使湿地获得水汽和水的过程。
它又可分为基本水平涵蓄、限制性层涵蓄和活性涵蓄,其中活性涵蓄是指地下水向上涌流,常用于湿地恢复、治理水域污染等。
六、地表水蒸发地表水蒸发是指地表水释放水汽进入大气,常在早晨或冷天出现,而在热天会有更多的地表水蒸发,这是一种重要的再循环过程,它可以使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从而形成更多的云朵,有助于降雨的形成。
七、汽水转化大气中的水汽通过冷凝等过程,转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从而形成汽水转化的水循环过程。
它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水的在大气中的流动,更多的是大气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等因素所影响,从而产生水循环的结果。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1
1 概述 2 水量平衡 3 蒸发 4 水汽扩散与输送 5 降水 6 下渗 7 径流
1
1 概述
1.1 水循环基本过程 1.2 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1.3 水体的更替周期 1.4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2
1.1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 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 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c.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P外 P内) (E外 E内) R
如以 P陆 P外 P内 ; E陆 P外 E外代入上式,则有:
P陆 - E陆 R
各大洲水量收支
大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全球陆地 内流区 外流区
面积 (×104km2)
1050 43475 3012 2420 1780
水汽分子的垂向扩散
垂
水
向 扩
汽
散
水平面
水
68
大气垂向对流运动
使蒸发 面水汽 不断送 入空中
水平面
水
上空的 干空气 下沉到 蒸发面
69
空气紊动扩散作用 影响蒸发面的蒸发速度
水平面
水平运动
涡
流
水
70
3.1 蒸发的物理机制——土壤蒸发
71
3.1 蒸发的物理机制——土壤蒸发
克服水分子的内聚力和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 本质:土壤干化过程
36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
1 概述 2 水量平衡 3 蒸发 4 水汽扩散与输送 5 降水 6 下渗 7 径流
39
2 水量平衡
2.1 概述 2.2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式 2.3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 水循环概述 • 水量平衡 • 蒸发 • 水汽扩散与输送 • 降水 • 下渗 • 径流
• 水循环基本过程 • 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 • 水体的更替周期 •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
1、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 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 断地产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机理 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 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 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 些物质一起运动,这些物质不可能象水分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 系统,所以通常意义上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
蒸发
• 蒸发的物理机制 • 影响蒸发的因素 •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是水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亦是海洋与陆地
上的水返回大气的唯一途径。由于蒸发需要一定的热量,因而蒸发
不仅是水的交换过程,亦是热量的交换过程,是水和热量的综合反应。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
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式中,Ep为蒸发能力;R为辐射平衡值;△t为时段长;L为蒸发 潜热。
2.影响蒸发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因素 (1)动力学因素.影响蒸发的动力学因素主要有水汽分子的垂向 扩散、大气垂向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和湍流扩散三方面。 (2)热力学因素.从热力学观点看,蒸发是蒸发面与大气之间产 生的热量交换过程。影响蒸发面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和 平流时的热量交换。 3.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土壤蒸发与植物散发。
水循环的四个过程
水循环的四个过程嘿,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地球上的水就像一个超级旅行家,一直在不停地跑来跑去,而且还有一套特别有趣的旅行路线呢?这就是水循环啦。
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好好讲讲水循环的四个过程,可有趣了呢!第一个过程是蒸发。
你看,太阳就像一个超级大火炉,每天都在烘烤着大地。
这时候,江河湖海里面的水啊,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娃娃,被太阳的热情感染了。
水娃娃们变得越来越活跃,然后就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气,向天空飞去。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的时候,锅里的水开了,会冒出很多热气一样。
那些水汽就是水娃娃们开始它们天空之旅的第一步啦。
这时候的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就像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
你说神奇不神奇?而且啊,不只是大海、湖泊里的水会蒸发,地面上的水洼里的水,甚至植物叶子里的水也会蒸发呢。
植物叶子里的水蒸发这个过程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蒸腾。
就像植物在出汗一样,是不是很有趣?那这些水蒸气飞到天上之后呢,就开始了第二个过程——凝结。
天空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冷空气库,那些热热闹闹飞上天的水蒸气娃娃们,一遇到冷空气,就像热情的火焰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
它们开始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小水滴或者小冰晶。
这就像一群小伙伴在寒冷的冬天抱在一起取暖似的。
你看,天空中的云就是由这些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组成的。
这些云啊,有的像棉花糖,白白软软的;有的像骏马,奔腾在天空之中;还有的像龙,威风凛凛。
云的形状千奇百怪,其实都是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的杰作呢。
这时候,水从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者固态,是不是感觉大自然这个魔术师又变了一个更酷的魔术?接下来,就是水循环的第三个过程——降水啦。
当云里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时候,天空就像一个装满水的大口袋,已经装不下啦。
于是,这些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就会落下来,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可多了,有时候是温柔的小雨,就像天空在轻轻地洒下细细的丝线;有时候是倾盆大雨,那可真是像有人在天上泼水一样,哗啦啦地就下来了。
水的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水的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水的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从液体到气态再到液体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生命运行的基础,也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循环的过程。
1. 蒸发水循环的第一步是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地表的水体上时,水体中的部分分子能够吸收足够的能量,转化为气态水蒸气,并进入大气层。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植被覆盖的土地上。
蒸发速度受到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影响。
2. 凝结当水蒸气升入大气层后,会遇到冷空气,此时水蒸气会冷却下来并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朵。
云朵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温度和气流有关。
云朵主要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不同类型的云朵形状和高度不同。
3. 降水云朵中的小水滴会继续增长,当水滴足够大而无法被空气支撑时,就会落下为降水,如雨、雪、冰雹等形式。
降水的形式和量取决于云层的特征和气温。
降水可以补充地表水源,润湿大地并维持生物生长。
4. 下渗和径流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通过土壤孔隙进入地下水系统,形成地下水。
这种过程称为下渗。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生产。
另外,一部分降水在地表形成溪流、河流,最终进入海洋,这种过程称为径流。
径流可以带走地表的污染物,同时也能为河流和湖泊提供水源。
5. 蒸发和蒸腾水从地表和植物表面蒸发回大气层的过程称为蒸发。
而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经过植物体内的输送系统,将水分蒸腾到大气层。
蒸发和蒸腾共同作用,被称为蒸散作用。
蒸散作用是水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植物的作用,将地下水和降水再次输送到大气中。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水循环不断地进行着,维持着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和生命的运行。
水循环的平衡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通过蒸发、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以及蒸发和蒸腾等步骤,水在地球上变换其状态,完成循环。
水循环的平衡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后到达海洋上空,其中90%冷凝又降落到海洋,其余10%,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冷凝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表面。
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在从陆地流回海洋。
简单的说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这么几个主要的环节。
(2)陆地水循环:很简单陆地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降落到地面。
再蒸发再凝结,实现水的循环。
(3)海洋水循环:同理海洋水蒸发到高空,遇冷凝结降落回海洋,然后循环运动。
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
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海洋水循环是三个循环中,水量循环最大的一个。
水在自然循环中的净化水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和改变着形态。
风吹日晒,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升入蓝天。
动植里的水就是这样不停地循环着(图4-12)。
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为人类提供了净化的水,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依靠分散了许许多多的物质。
例如,矿藏中的盐分、矿物质,空气中的气体,乃至土壤中的泥沙。
与此同时,水在循环中也不断地除去污浊和杂质,保持着自身的洁净,这就是水的自然净化。
水的自然净化有多种途径。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逸入大气,水蒸气再化为雨、雪、冰雹降落到地面,流入江河,渗入地下。
雨、雪、冰雹可以看作比较纯净的水,所以水的蒸发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
分散在水中容易挥发的杂质,当地表水流经岩石或溪流时,它们会从水中释放到空气中去,使水得到净化。
这样的过程叫做曝气。
分散在水中的固体小颗粒在江河、溪流中缓缓流动时,会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而除去。
有些固体小颗粒在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也会被土壤、沙层吸附和过滤,故从地下渗出的井水、泉水晶莹清澈。
水即使经过蒸发、曝气、沉降、过滤、吸附等过程,但水体中总还有一些自然污染物。
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水分在地球上循环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循环之一,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蒸发。
蒸发是指水在受热的条件下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太阳能是驱动蒸发的主要力量,它将水体表面的水分分子能量增加,使其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液态转变为气态。
水的蒸发不仅发生在海洋、湖泊和河流等大水体表面,也发生在植物叶片的气孔中。
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云团。
接下来是凝结。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遇冷或遇到凝结核的情况下,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大气中,水蒸气会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碰撞形成云团。
云团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云朵。
云朵的形态和高度与大气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
然后是降水。
降水是指云朵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从大气中下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式多样,包括雨、雪、雾、露、霜等。
降水是水循环中最直接的环节,它将大气中的水分带到地面,为陆地上的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水资源。
最后是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后未被陆地吸收或蒸发的水流在地表流动的过程。
地表径流会沿着地势高低形成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最终返回到海洋。
地表径流对于地球上的水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平衡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差异,维持水循环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环节,水循环还与地下水和植物蒸腾密切相关。
地下水是地球内部的水资源,它来源于降水渗入地下并在地下岩石层中储存起来。
地下水可以通过渗透、地下水流和泉水等方式与地表水互相交换。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
植物蒸腾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地下水,并通过茎和叶的导管系统将水分输送到叶片,然后通过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植物蒸腾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调节陆地表面的水分蒸发和降水之间的平衡。
总的来说,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界最至关重要的循环之一,它控制着地表、地下以及海洋中所有水体的水量,支撑着全球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地球的水循环和全球气候关系密切,因此,对水循环的研究对于人类对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是一个全球性的过程,它描述了水在地表和地下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取水,运输和排放。
这三个阶段形成了水循环的基本运作机制,构成了下面的过程:取水阶段:1.水的汇集:水可以通过降水和冰雪融化等方式汇集。
降雨时,水从大气中汇集到地表,形成暴雨和洪水,从而将水引入水循环。
此外,冰雪融化也会增加水的供应,冰川可以持续地向湖泊、河流和海洋提供水。
2.水的蓄存:地表水、湖泊和河流等水域不仅可以提供水,也可以蓄存水,可以帮助地表水保持平衡和反映气候变化。
3.植被利用:植物会释放水,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水循环。
4.水的运输:水可以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河流和海洋动力系统,从旱地转移到湿地,使地球的大部分地方都能被浇灌,其运输量约占汇集量的95%。
运输阶段:1.水的湍流运动:水在河流中运行时会产生湍流,它们的性质以及水的运动方向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固体颗粒等物质得以运动,而这些物质会随着水的运行而被带动,进入下一个水循环阶段。
2.水的沉积:当河流流经地表时,会带走一些悬浮颗粒,沉木等物体,这些悬浮物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沉积下来,形成河床和河滩,这些沉积物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排放阶段:1.水的排放:水经过源头、河流和地下运动后,最终会流入湖泊、河口和海洋,最后排出海洋,成为排放水,海水会带走植物和动物等生物,最终回到大气中,形成新的水循环。
2.水循环中的物质:水循环过程中,源头和河流中的物质会被带入海洋,而大气中的物质也会被河流携带到海洋,亦或是由植物的吸收而变为其他物质,随着水循环的流动,源头和河流中的物质会随着水一起到达湖泊、河口和海洋,最终被排放到大气中,形成新的水循环。
水文地质学基本知识
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 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时,地下水在其它 类型透水岩石中的运动 • 不仅适用于垂直方向,也适用于其它方 向的运动 • 对于地下水而言,V并不是单个水质点的 流速,而是流量相同,过水断面全部被 水充满条件下的平均流速
渗透系数(K)
与介质性质有关(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状况等)
地下水动态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华北地区
降水稀少,且比较集中 (在7~9月),冬春降 雨稀少。地下水水位过 程线为不对称的单峰形 式,水位差异较大,低 水位出现在春夏之交, 高水位出现在8-9月份。
地下水动态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东北地区
降水多于华北, 但冬季较长,冰 雪期长达5-6个 月,存在季节性 冻土层,地下水 动态过程线表现 为较缓的单峰形 式。
表示方式--持水度(Wr)
Vr Wr V
式中:Vr为饱水岩土经重力排水后所保 持水的体积;V 为岩土总体积。
3 岩石的给水性
定义 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水的 性能。
表示方式--给水度(u)
Vg V
式中:Vg为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 由排出水的体积;V 为岩土总体积。
容水度、持水度与给水度关系
等水位线图 确定潜水流向 确定潜水面的水力坡度 确定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关系 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
潜水面
潜水与地表水的互补关系
• 周期性水力联系
位于大中型河流中下游冲积、淤积平原上。河槽底部位 于潜水含水层之间,从而提供了周期性水力联系的条 件(双向联系)。
• 单向水力联系
位于山前冲积扇、河网灌溉区、干旱沙漠区。河流水 位常年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常年补给地下水。
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过程
1.引言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
在大气层中,水以不同形式存在并不断进行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中的水循环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冷却后凝结成云,并随后形成降水,如雨水、雪等。
降水之后,一部分水直接返回海洋或湖泊,但另一部分会渗透进入地下水层,供给植物和动物使用。
此外,地表径流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降水后未被渗透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3.大气层中水循环的重要性3.1.保持地球的水资源平衡大气层中的水循环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关键。
通过蒸发和降水,地球上的水分得到重新分配,确保各地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资源。
这对于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非常重要。
3.2.调节地球的温度大气层中的水循环还参与调节地球的温度。
在太阳能照射下,水蒸气吸收热量并上升,形成云层。
当云层移动到其他地区时,降水释放出热量,使得该地区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温度调节有助于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3.影响降水模式大气层中的水循环也影响着降水模式。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类型取决于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和气候条件。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洋水汽的蒸发,通常拥有更高的降水量。
而内陆地区则可能受到山脉的阻挡,导致降水相对较少。
了解降水模式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气候预测都非常重要。
4.大气层中水循环的影响4.1.农业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对农业至关重要。
适量的降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它为植物提供了水分和养分。
同时,从地下水层获取的水也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
水循环的异常变化,如干旱或洪涝,可能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农民的生计。
4.2.水资源管理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对水资源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过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和河流等环节。
下面将对水的循环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 蒸发蒸发是指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表水或植物叶面时,水分子加热并获得足够的能量,逐渐脱离液体,形成水蒸气。
蒸发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等表面。
2. 凝结凝结是指水蒸气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
当蒸汽遇冷后,水蒸气中的水分子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小水滴。
这些水滴通过云层的形成,最终形成云团。
凝结过程是水循环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3. 降水降水是指水从大气中以雨、雪、雪花、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当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大小时,不能再支持住,就会落下来形成降水。
降水是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为地球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
4. 地下水降水经过地表流动、渗透等过程,一部分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在地下岩石和土壤中流动,为地下水系和河流提供水源。
地下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为人类的生活和农业提供了水源。
5. 河流地表水通过河流的形式向海洋流动。
降水和地下水经过山川的集水作用,形成了众多的河流。
河流贯穿大地,将水运输到海洋。
河流水量的多少受到地理状况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它们扮演着承载水资源的重要角色。
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不断重复着水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和河流的流动。
这一过程保持了地球上水的平衡,同时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应该注重环保、节约用水,并采取措施减少水污染,共同维护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
水的循环过程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循环,它保持着水的平衡,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通过深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和环境,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结起来,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自然循环系统。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
其主要过程包括:
1. 蒸发:太阳照射地球表面的水体,将水体中的水分转化为水蒸气,从而升华到大气中。
2. 凝结:水蒸气遇冷遇凉,会重新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露、霜等水蒸气的凝结体。
3. 降水: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无法负荷自身重量时,开始下落,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4. 地表径流:降水落到地面上,一部分会迅速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形成地表径流。
5. 渗漏和下渗:降水渗入土壤中,一部分渗入地下层次,形成地下水。
6. 蒸散:地表的水体,如湖泊、河流、植物叶面等,经太阳照射和风的作用,会发生蒸发和蒸散作用,将水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这些过程共同组成了水循环的循环过程,它们构成了地球上水分的自然循环,不断地促进着水资源的再利用和更新。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将水从大气中吸收,然后将其转移和洒落到地球表面,最后又回归到大气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几乎涵盖了我们熟悉的所有水的形态,包括液态的水,气态的水和固态的水,也包括水的吹散和再组合,以及水的微观结构改变,这都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活力和活力。
本文将对水循环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水循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蒸发、气溶胶、降水、潜水和冒泡。
蒸发是由太阳辐射直接加热水面,将水转变为水蒸气,使水分子高处化为气态,随风飘至大气中,形成气溶胶,并最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在地球上。
降水的形式可以有雨、雪、冰雹和沙尘等,有的被地表吸收,有的可以流入某些河流。
河流由两个相反的方向组成,一种是上游流向下游,另一种是下游流向上游,在这两种流向中,水穿越地表和地下,回到大气中,这种过程被称为潜水和冒泡。
此外,水循环还会改变水的数量和微观结构。
在大气中,水蒸汽因温差和压力差而进行蒸发、沉淀和混合形成气溶胶,由此得到降水。
降水落在地表,河流输送,大气中的水形态发生变化,有的是液态的水,有的是固态的水,两者之间的微观组织也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污染物。
然后,地表对水进行平衡,又会发生交换,水渗透到地下,再回到大气,完成整个循环。
水循环过程为地球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使生态系统得以生计。
水循环除了滋润土壤,滋养地表植物外,还能帮助人类获取淡水,并在海拔变化中产生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循环的过程丰富多样,它对地球的表层大气、地表和地下的水的不断流动,是最常见的水环境发生的变化,在研究地球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水循环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的自然现象。
它使得水能够在大气中循环,在地球表面上和地下不断流动,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活力,对人类重要的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能更好地理解强烈的水循环现象,以及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地球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一 水循环基本过程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
(二)水循环机理 1 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2 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其基本动力 3 是个复杂巨系统,循环路线和尺度不同 4 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局部开放 5 水文 循环仅指水分循环,不含物质循环
二、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
• • • • • • • • • • • 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 大循环 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特点:1)蒸发与降水垂向交换;水汽输送和径流横向 交换 2)海洋的有效水汽输送=还向陆输送水气-入海径流 2 小循环 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 程 1)海洋小循环 2)陆地小循环
五、水量平衡
• (二)研究意义 • 1 是水文、水资源学科的重大基础研究课题 • 2 是研究水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 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 本规律的主要方法 • 3 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 核心 • 4 在流域规划,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与设计 中的实际指导
五、水量平衡
• (三)、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 1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P---降水,E----蒸发 • •
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 • • • • • (一)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 (二)水循环与全球气候 (三)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 (四)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五)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六)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量平衡概念 • 定义 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 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 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 蓄水的变化量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表达式 • 收入(I)-支出(Q)=变化量(△S)
• 4)水汽输送场垂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 850 百帕气层上(1500米),一年四 季水 汽输送场形势比较复杂;在 700 百帕气层 上(3000米),在淮河流域以北盛行西北 水汽流,淮河以南盛行西南水汽流,两股 水汽流在北纬 30°—35°一带汇合 后东流 入海;在 500 百帕高度上(5500米),一 年四季水汽输送呈现纬向分布;而低层 大 气中则经向输送比较明显,因而自低层到 高层存在经向到纬向的顺钟向切 变。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个主要过程。
(一)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输送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汇集回到海洋。
这种循环又称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就是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二、水循环的意义(一)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二)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三)调节全球热量的收支平衡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四)塑造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科普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科普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球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星球,它独特的水循环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蒸发再循环等环节。
通过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蒸发和蒸散发蒸发是指地球表面水分因受到太阳能热量的作用而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太阳能的热量使得水分分子的动能增大,足以克服液体表面的吸引力,脱离液体变为气态。
蒸发主要发生在水体表面,如海洋、湖泊、河流等。
蒸散发是指水分从植物叶面通过气孔蒸发的过程,也是蒸发的一种形式。
蒸发和蒸散发蒸发会使地面的水分减少,使蒸发后的水分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二、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云的形成蒸发后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
水蒸气在空气中随着气流的运动,向上升高时逐渐冷却导致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云。
云是由许多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漂浮在大气中。
云的形成是水循环中重要的一步,为后续的降水提供了前提。
三、降水和径流云中水滴或冰晶之间的碰撞和聚集会增大颗粒的体积,使云滴或冰晶变得足够大而沉重,无法被空气支撑住从而落下,形成降水。
降水形式多样,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后的水分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地面吸收,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一部分通过河流流入湖泊、海洋,形成径流。
四、地下水和地表水地下水是指通过降水渗透入土壤后存储于地下的水分。
当土壤中的孔隙已经饱和无法再吸纳更多水分时,地下水形成。
地下水储量庞大,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地表水主要指河流、湖泊、海洋等地表的水体。
降水在地表的汇聚形成河流,河流中的水流经过长距离的流动最终流入海洋。
五、蒸发再循环经过降水后,地表和地下的水分最终又会重新经历蒸发的过程,形成蒸发再循环。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循环利用的,没有浪费和消失的现象。
蒸发再循环的过程维持着水资源的平衡。
六、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设想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
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除重新蒸发升入空中的水汽外,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壤中流与地下径流。
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
为全球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概化图。
整个过程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等5个基本环节。
这5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交错并存、相对独立,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组合,在全球各地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区水循环。
水循环机理
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
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环节。
在蒸发环节中,伴随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是热能的消耗,伴随着凝结降水的是潜热的释放,所以蒸发与降水就是地面向大气输送热量的过程。
据测算,全球海陆日平均蒸发量为1.5808万亿立米,是长江全年入海径流量的1.6倍,蒸发这些水汽的总耗热量高达3.878×1021
焦耳,如折合电能为10.77×1014千瓦时,等于1990年全世界各国总发电量的近100倍,所以地面潜热交换成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
由降水转化为地面与地下径流的过程,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这些动能成为水流的动力,消耗于沿途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直到注入海洋才消耗殆尽。
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此动力不消失,水循环将永恒存在,水的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液态、气态、固态三相变化的特性是水循环的前提条件;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貌形态等则制约了水循环的路径、规模与强度。
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其循环路径并非单一的,而是通过无数条路线实现循环和相变的,所以水循环系统是由无数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局部水循环所组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因为地球与宇宙空间之间虽亦存在水分交换,但每年交换的水量还不到地球上总贮水量的1/15亿,所以可将全球水循环系统近似的视为既无输入,又无输出的一个封闭系统,但对地球内部各大圈层,对海洋、陆地或陆地上某一特定地区,某个水体而言,既有水分输入,又有水分输出,因而是开放系统。
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不过这些物质不可能象水分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所以通常意义上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
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
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
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
中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