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活动教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中的活动教学

摘要:没有活动,学生是很难发展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主动地投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

关键词:活动教学;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11)8-105-001

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没有活动,学生是很难发展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主动地投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活动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地突出。

一、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唤起他们的主体活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所必须,而且也为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所喜爱。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熟悉的事例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一般学生都具有喜爱活动的特点,如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动脑探秘。学生心理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活动,而活动又应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心理感受,倾述自己的心声,从而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动教学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承担为家庭、为社会

做贡献的责任。例如:“家庭”一课,可组织学生开展家庭问卷调查、我说家庭、我和家庭、家庭乐趣的小设计、小制作等活动,使他们明确家庭的作用以及自己的责任。通过活动,让他们懂得“家庭为我们成长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可以充分享受着长辈的爱,我们也应该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使之开始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缓解家庭矛盾,创造家庭的乐趣。活动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尊重别人,善待生命。

因此,从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来看,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来讲活动也是必须的。

二、活动教学以活动为载体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就能解决的,必须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感受、去鉴别、去尝试。在课堂上,教者要设计出多种让学生主持、参与的活动,并以此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去引导和感化学生,从而更好地达到心理训练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表演、游戏、制作等活动,寓教育教学于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例如进行“你最喜欢的衣服是什么”的活动,教师可扮演成咨询员,学生扮演受咨询的人。表演完毕,可组织学生讨论,准确地概括出大多数的人喜欢什么衣服,其次是什么,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三、活动教学以互动参与为本

学生必须是各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接受者。学生只有借助活动的特殊机能,才能把自己纳入情节中,并把这种切身感受正真的体会出来,而同时在活动中还含有活动的动机与目的、活动的方法与方式。所以,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动机、明确的目的支配下,去适应教师安排的活动,按一定方式、方法精心组织的教育活动中,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吸收。

四、活动教学需要多样性

形式多样,方能吸引学生,而且活动本身就具备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活动教育切忌单一化、呆板化,要形式多样,并与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但如若让学生过多地进行游戏类心育活动,势必降低心育的功能,反之亦然。因此在考虑采取什么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形式内容的丰富,又要考虑年龄的层次。学生的活动形式很多,如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交往活动、劳动活动、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它们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催发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

五、活动教学的具体操作

每节课的目标不一样,活动的内容不一样,实现这些目标,完成这些内容的活动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应匹配最佳的活动形式。

1.游戏活动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增

进心理机能、领悟本领“做合格的听众”的游戏,要使学生控制住自己的动作不东张西望,不翻书,不打哈欠等。这类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促进学生产生与角色的心理的共鸣,从而模仿与学习角色的心理与行动。例如在“师生呼唤”中可设计“假如我是老师”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体验做讲话者的情感,进而产生心理位移。

3.讨论活动

大家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增强自我修养。

4.展示活动

展示自己的照片,展示自己的习作,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展示自己的藏品,展示自己的一切想展示的东西。展示,既是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又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途径。这类活动特别适宜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学生认知潜能等训练目标。但要注意:展示之前,要作充分准备。

5.自我陈述活动

一种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说,通过说来自觉调整做法。另一种是分成小组,同学旁若无人地自我陈述,陈述的同学是倾吐,而听的同学则可以从中了解他的心态,相互帮助,相互教育。

6.情境陶冶活动

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尤其适宜于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之类的教育。设计一系列“静心活动”,有的是置身于“静”的氛围之中练习静心,有的是在欣赏高雅的音乐声中静心,有的则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学习静心。

以上是活动策略的最佳匹配,需强调的是: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活动中要适机传授知识,要求一课一得;要适机传授方法,力求一课一法。总之,活动符合现代少年的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是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