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伐卢定抗凝机制篇共23页文档
比伐卢定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血管危重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演示稿件
![比伐卢定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血管危重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演示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507f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c.png)
CHAPTER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血管危重患者的现状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是一种利用人工心肺机进行辅助呼吸和氧合的技术,用于治疗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定义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辅助时间,可分为短期辅助、中期辅助和长期辅助。
分类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低血压、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联合用药
在应用比伐卢定的同时,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如肝素等,以增强抗凝效果。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体重、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个体化调整比伐卢定的使用剂量。
适应症选择
比伐卢定适用于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血管危重患者的抗凝治疗,特别是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
凝血功能改善
使用比伐卢定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表现为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
03
CHAPTER
比伐卢定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血管危重患者中的抗凝效果
抑制凝血酶生成
比伐卢定通过抑制凝血酶原酶的活性,减少凝血酶的生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
比伐卢定可以抑制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阻止其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比伐卢定可以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
需要进一步研究比伐卢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包括对患者生活质量、康复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需要关注比伐卢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比伐卢定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以实现最佳的抗凝效果和最小的出血风险。
需要对比伐卢定与其他抗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抗凝治疗方案。
THANKS
减少出血并发症
与传统的抗凝药物相比,比伐卢定导致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从而降低了因出血引起的死亡风险。
比伐芦定
![比伐芦定](https://img.taocdn.com/s3/m/fefe050d964bcf84b9d57bcc.png)
泰加宁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广州军区总医院牵头多中心试验
中国的第一个比伐芦定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 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与肝素作对照,观察比 伐芦定对择期PCI中国患者的疗效
泰加宁试验分组
218 例冠心病择期PCI患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R 1:1
108 例肝素
110 例泰加宁
疗效评价标准:1)PCI 手术成功率; 2)PCI 术后 30 天内无心脏事件生存率 安全性指标:1)术后 24 小时及 30 天的出血并发症 2)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和非血管并发症
试验结果(一)
试验结果(二)
P<0.05
结论
泰加宁具有至少不逊色于肝素的抗凝效果,但 显著地降低 24小时和 30天的出血事件。
信立泰药业使用国际先进技术研制的泰加宁可有 效、安全地应用于择期 PCI 术中的抗凝治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优选方案研究 》子课题 ID: NCT01696110
对照组血小板
肝素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12μg/mL)或肝素0.1 to 1.0 U/mL给药30分钟后的 健康受试者血小板
Anand SX et al. Am J Cardiol. 2007
40 15 5 Thrombin U/mL Schneider et al Cor Ar Dis 2006
颗粒分泌物
时间(分:秒)
时间(分:秒)
时间 (分:秒)
人血小板富集型血浆体外试验; 肝素浓度0.1-1 U/mL模拟治疗剂量范围; 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葵钠给药浓度相同
Adapted from Gao C. et al and supplemental data Blood 2011; 117(18):4946-52.
规范化应用比伐芦定 优化PCI抗凝治疗(全文)
![规范化应用比伐芦定 优化PCI抗凝治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a4eff72f60ddccdb38a0cf.png)
规范化应用比伐芦定优化PCI抗凝治疗(全文)在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今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己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救治手段。
PCI治疗使药物无法控制心绞痛得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降低,降低了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但自从PCI手术诞生以来,血栓及出血这一对矛盾复合体便像梦魇一样纠缠着PCI术者。
PCI过程中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病变血管,常使血管病变部位内膜撕裂,血管内皮暴露而激活凝血系统,诱发血栓形成。
目前的支架多为合金材质,与血液相容性低,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身高凝倾向,如抗凝不充分,则容易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甚至支架内血栓。
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虽然较低(30d 内发生率为0.6%,3年内发生率为2.9%),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45%。
充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PCI术中及术后血栓事件的保证。
上个世纪30年代,普通肝素问世,作为最早使用的抗凝药物一直应用至今。
普通肝素起效快,抗凝效果肯定,一直是PCI围手术期的首选药物,然而,随着应用经验的增多,肝素的不足也逐渐显现。
如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不完全且不稳定、抗凝效果不可预测、不同个体差异大、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及其血栓栓塞风险、对血栓内己结合纤维蛋白的凝血酶无效等。
在某些个体患者,肝素的应用反而会导致不可预测的临床后果。
2002年,比伐芦定的上市,给PCI围手术期抗凝提供了新的选择。
比伐芦定是由水蛭素中提取的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抗凝成分为水蛭素衍生物片段。
与肝素不同,比伐芦定与凝血酶的结合是可逆的,并且不需要其他辅酶的参与,能与凝血酶直接结合,是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不管是在血液中流动的凝血酶,还是已经和血栓结合的凝血酶,它都能够使药物本身的催化位置与阴离子结合位点产生特殊的结合,在根本上解决凝血酶的生物效能。
比伐芦定对凝血酶的作用可逆而短暂,停药后出血风险较小。
比伐芦定经静脉“弹丸式”注射2分钟即可达峰浓度,其抗凝作用呈线性药代动力学,若以0.75mg/kg的速度给予负荷量,再以1.75mg/kg/h维持输液,停止输液后1h左右抗凝作用消失,其抗凝效果可以预测,无需调整剂量。
比伐卢定抗凝机制篇
![比伐卢定抗凝机制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a9a90b6edb6f1aff001fb1.png)
治
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化药 物选择
出血危险
疗
3. 减少出血事件成为进一步提ຫໍສະໝຸດ 治疗结果的主要目标缺血危险
Steg PG, Huber K, Andreotti F, et al. Eur Heart J. 2011;32(15):1854-64.
传统抗凝药:第一代肝素分子量大,抗凝疗效不可预测
• 1916年发现,肝素分子量3000-30000ku的硫酸多糖(现称作“普通肝素”), 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肝素-抗凝血酶复合物,抑制凝血酶活性
人群
SCAD NSTE-ACS
STEMI
推荐内容
如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使用比伐芦定(一 次性静脉注射0.75 mg/kg,随后1.75 mg/kg/h维持 至术后4h) 高出血风险患者,使用比伐芦定(一次性静脉注射 0.75 mg/kg,随后1.75 mg/kg/h维持至术后3~4h)
PCI 术 中 使 用 比 伐 芦 定 ( 一 次 性 静 脉 注 射 0.75 mg/kg,随后1.75 mg·kg-1·h-1维持至术后3~4 h) 作为普通肝素合用GPI的替代治疗
比伐芦定血药浓度与ACT值成正比,疗效可预测
Biol. Pharm. Bull. 2011,34(12):1841—1848
10000
比伐芦定给药后即刻起效,半衰期短,血药浓度相对稳定
• 比伐芦定静脉给药后即刻起效,半衰期较短,约25min • 比伐芦定给药10min至静滴结束,血药浓度相对稳定,波动在3100~4500μg/L之间,
1
10
100
比伐芦定浓度(mcg/mL)
1000
对照组血小板
肝素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组血小板
比伐芦定在急诊PCI术中抗凝
![比伐芦定在急诊PCI术中抗凝](https://img.taocdn.com/s3/m/2c16a76b960590c69fc37614.png)
Primary endpoint: 30-day death or non-CABG related major bleeding Key Secondary endpoint: Death, Re-infarction or non-CABG major bleeding at 30 days
EUROMAX Trial
2218 patients with STEMI with symptom onset >20 min and ≤12h Randomized in ambulance or non-PCI hospital Intent for primary PCI
Aspirin + P2Y12 inhibitor
N Engl J Med,2015,373(11):997-1009.
重要研究中的主要出血:比伐芦定 vs 肝素
比伐芦定 vs 肝素± GPI:急性支架血栓
% P=0.007
P<0.001
P=0.007
为何BRIGHT研究 结果截然不同?
P=1.00
比伐芦定是否增加急性支架血栓风险?
PCI术后急性支架血栓主要发生在入选头4h内
Note: All P<0.05 (Bivalirudin Prolonged at High Dose vs. Bivalirudin Prolonged at Low Dose) All P>0.05 (Bivalirudin Prolonged at High Dose vs. Heparin ± GPI)
界标分析: HORIZONS-AMI和EUROMAX研究汇总数据
~ 4 hrs
STEMI患者服用P2Y12抑制剂起效延迟
比伐
![比伐](https://img.taocdn.com/s3/m/51d869d9910ef12d2af9e787.png)
抗凝特性
有相似的抗Ⅹa 与抗Ⅱa活性
3000普通肝素 15000d
法安明 平均 (达肝素) 低分子 4000肝素 依诺肝素 5000d 那曲肝素
抗Ⅹa大于抗Ⅱa 活性
戊糖
1728d
磺达肝癸钠
只有抗Ⅹa活性
水蛭 素类
2180.29
比伐芦定
对游离型或结合型凝血酶均有直 接抑制作用,其与凝血酶的结合 过程是可逆的
抗Ⅱa活性
UFH:
• • • • • • • 抗凝反应难以预测 治疗窗很窄 在血栓中无效 对凝血酶和Xa相关的纤维蛋白/血小板作用有限 促凝血作用 HIT风险 2011美国ACCF/AHA/SCAI PCI指南中评为I C级
肝素/低分子肝素作用机制
AT
凝血酶抑制需要肝素链“桥接” (至少18个单位)
比伐芦定: 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抑制血小板
凝血酶是目前所知最强的血小板激活剂
110% 凝血酶 (0.5 U/mL) 治疗血浆 水平范围
血小板活化百分率
血小板聚集率(%)
90 70 50 30 10 0.01 0.1 1
100%
P表达血小板百分比
80%
60% 40% 20% 0%
肝素 1.2 U/mL 肝素 2 U/mL 肝素 + 依替巴肽 比伐芦定
1. Hirsh J et al. Chest. 2001;119(suppl 1):64S-94S. 2. ANGIOX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The Medicines Company; UK Ltd. 2008.
磺达肝癸钠作用机制示意图
普通肝素
平均分子量15000d
泰加宁(比伐芦定)药效学特点
比伐芦定在择期PCI患者中抗凝治疗策略(全文)
![比伐芦定在择期PCI患者中抗凝治疗策略(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f1da13bb4cf7ec4bfed09f.png)
比伐芦定在择期PCI患者中抗凝治疗策略(全文)一、背景介绍多项研究显示,择期PCI患者数量要远高于急诊PCI。
德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约40%的SCAD(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选择择期PCI治疗。
瑞士一项真实世界注册研究表明,择期PCI占所有PCI患者的82%。
中美研究证实行PCI的患者病因构成中,NSTE-ACS比例最高,且较大比例患者需行择期PCI。
China-PEACE研究亦显示,2001年到2011年,我国行PCI患者数由9678例增加至208,954例(增加近20倍),且主要是因为NSTE-ACS行PCI比例增加[1]。
美国CathPCI注册研究显示,行PCI治疗的患者中约有45%的患者是NSTE-ACS[2]。
二、择期PCI病人抗凝药物的选择随着近20年来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新型抗血小板等抗栓剂的使用,ACS患者的缺血事件显著降低,但出血发生率却迅速上升,因此,在选择抗栓药物时,注重缺血与出血的平衡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CI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以及比伐芦定。
肝素不能直接和凝血因子结合,而需要与抗凝血酶III(ATIII)结合发挥抗凝作用[3]。
在没有肝素存在时,ATIII的功能位点没有充分暴露,其结合凝血因子(Xa IIa)的速度很缓慢。
肝素存在时,其通过其5*高亲和力的戊糖基,与ATIII结合,从而使ATTIII构象发生改变,暴露功能位点,与凝血因子共价结合。
ATIII与凝血因子共价结合后,肝素分子即脱离ATIII-凝血因子复合物,可重复利用。
但凝血因子仍与ATIII结合并处于失活状态,短期内不能分开,所以出血风险增加。
肝素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肝素与血浆蛋白、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结合,致生物利用度低,抗凝个体差异大,抗凝效果与其剂量并不能呈线性关系,无法准确估测,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其次,生物物理学方面,肝素只能结合游离的凝血酶,不能结合与血栓结合的凝血酶。
比伐芦定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比伐芦定药物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6f96e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a.png)
比伐芦定(无菌冻干粉针剂:每瓶 250mg。)
■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凝血药物,是水蛭素的20肽类似物,于2000 年获准在美国上市。其注射剂为白色疏松状物或无定形固体。比 伐芦定能与凝血酶催化位点和阴离子外结合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 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凝血酶所催化和诱导的反应, 其作用是可逆的。比伐芦定主要作为抗凝剂用于成人择期经皮冠 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比伐芦定的禁忌
1. 对比伐芦定或水蛭素过敏的病人。 2. 活动性出血病人。
比伐芦定的注意事项
1. 比伐芦定不能用于肌肉注射。 2. 出血: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或血压下降提示可能有出血,如果出现出
血或怀疑出血应停止给药。目前尚没有比伐芦定解毒药物。
比伐芦定的注意事项
3. 过敏:病人若患有荨麻疹、全身性荨麻疹、胸闷、气喘、低血压和过敏反应需提前 告知,在休克情况下,利用目前的救治方法治疗。接受γ射线近距离治疗的患者 使伐芦定的药理作用
■ 比伐芦定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与游离及血栓上凝血酶的催化 位点和阴离子外结合位点特异结合起抑制作用。
■ 体外研究表明,比伐芦定不仅能抑侧游离的凝血酶,还能抑制与 血块结合的凝血酶而不会被血小板释放出的物质中和,它能延长 正常人血浆激活的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原时间(PT) 和活化凝血时间(ACT)延长,并与比伐芦定的 浓度呈线性关系,但临床应用是否存在这种相关性尚不清楚。
比伐芦定的药物作用
■ 在静脉注射完肝素 30 分钟后或皮下注射完低分子量肝素 8 小时后可使用比伐芦定。进行了比伐芦定与血小板抑制 剂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阿昔单抗、埃替非 巴肽或替罗非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联合用 药没有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
2023常见的抗凝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全文)
![2023常见的抗凝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9687e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2023常见的抗凝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全文)血栓形成是指在—定条件下,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导致相应部位血供障碍。
血栓的形成是导致动脉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原因。
抗凝药通过阻止血液凝固而防止血栓形成,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抗栓药物,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等疾病。
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疾病,广泛应用千房颤、急性心肌梗死(AMI)、外周静脉血栓、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体外循环的抗凝等。
1凝血酶间接抑制剂1.1凝血酶间接抑制剂一一抗凝机制通过与抗凝血酶(AT田)的相互作用间接抑制Ila、Xa、IX a、XII a、Xla的活性,发挥抗凝作用。
1.2代表药物一一肝素(UFH)肝素为存在千肥大细胞分泌颗粒的氨基葡聚糖,因最早在肝脏发现而得名,后来证实肺含量最高。
药用肝素主要从猪小肠粘膜或牛肺提取,平均分子量15000Da。
肝素为带大量负电荷的大分子,在肠道破坏失活,口服无效,皮下注射缓慢而不规则,常用静脉给药。
肝素使用注意事项:0肝素不可肌肉注射给药;0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器质性病变、视网膜血管疾患、服用抗凝血药者、孕妇及产后妇女慎用应慎用;0对肝素过敏者、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禁用;0肝素代谢迅速,轻微过量停用即可,严重过量应用硫酸鱼精蛋白缓慢静注予以中和,通常1mg鱼精蛋白能中和100单位肝素,如果肝素注射后已超过30分钟,鱼精蛋白用量需减半。
1.3代表药物一低分子肝素(LMWH)低分子肝素是肝素解聚制得的一种低分子量氨基葡萄糖,平均分子量约4000~6000Da,包括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亭扎肝素、阿地肝素、瑞维肝素等,低分子量肝素,并不是一种药品的通用名,而是一类药品的统称。
低分子肝素使用注意事项:O不能用千肌肉注射,一般选择深部皮下注射;O慎用千有过敏史者、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风、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妊娠妇女等;0低分子肝素同肝素相比,可皮下注射,不需持续静脉滴注,生物利用度高达90%,半衰期较长,为3~ Sh,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约0.1 %),不良反应小,一般不需要实验室监测凝血指标。
最新点击下载减少PCI 出血与临床事件- 比伐卢定文档-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点击下载减少PCI 出血与临床事件- 比伐卢定文档-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a5f492fd0a79563c1e728a.png)
试验设计
13800 例具有中高危险度行介入治疗的 不稳定心绞痛和 NSTEMI 患者
Angiography within 72h UFH or Enoxaparin + GP IIb/IIIa Moderatehigh risk ACS
试验中的药物使用
• 抗栓药物 (造影前)
1 2
Target aPTT 50-75 seconds If last enoxaparin dose ≥8h - <16h before PCI; 3 If maintenance dose discontinued or ≥16h from last dose 4 Discontinued at end of PCI with option to continue at 0.25mg/kg for 4-12h if GPIIb/IIIa inhibitor not used 5 Bivalirudin option for off-pump same as PCI dose. For on-pump bivalirudin discontinued 2 hours before 6 Option to continue with pre-PCI anti-thrombotic regimen at physician discretion
主要临床终点: 30 天内死亡、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或住 院期间大出血 4 种症状的复合终点
Mehran R, TCT 2008
主要终点与大出血
缺血事件无差异,出血事件比伐芦定组减少22%
P=.40
22% difference P <0.001
比伐卢定
![比伐卢定](https://img.taocdn.com/s3/m/e7822935eefdc8d376ee32a2.png)
比伐卢定(ANGIOMAX )在HORIZONS-AMI实验当中,血管成形术後,无论是心脏病患的种族、年龄、糖尿病或肾脏功能高低,这些患者完成30天的疗程後,Angiomax促成负面的临床结果改善,并减少大出血情形,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一种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于2000年批准在美国上市,其有效抗凝成分为水蛭素衍生物片段,通过直接并特异性抑制凝血酶活性而发挥抗凝作用,作用可逆而短暂。
早期的临床研究显示:比伐卢定抗凝治疗效果确切,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和传统的肝素抗凝治疗相比使用更为安全。
为了证明比伐卢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设计了ACUITY临床研究。
日前,ACUITY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有关比伐卢定在对ACS病人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时机等问题,再次引起心脏病学家的关注以及争议。
甲方:有效降低ACS介入治疗的出血事件——比伐卢定值得一用ACUITY临床试验旨在对比研究比伐卢定与传统的肝素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治疗,在高危AC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的ACUITY研究结果表明(StoneGW, et al “Bivalirudi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Coronary Syndromes” N Eng J Med 2006; 355:2203-2216),单用比伐卢定的疗效与传统抗凝药物相当,在防止缺血事件的同时,能显著减低出血的发生。
ACUITY研究共入选17个国家、13,819名高危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病人被随机分为3个抗凝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糖蛋白Ⅱb/Ⅲa 抑制剂联用组,比伐卢定与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联用组以及单用比伐卢定治疗组。
主要观察终点为30天内发生的缺血性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或因缺血须行计划外血管再通术)、严重出血事件及总的临床结局(发生缺血性或严重出血事件的总和)。
注射用比伐卢定说明书
![注射用比伐卢定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fd7e37a98271fe900ef952.png)
注射用比伐卢定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注射用比伐卢定说明书【通用名称】比伐卢定【产品英文名称】 Bivalirudin【功效主治】本品主要用于预防血管成型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前后的缺血性并发症。
【化学成分】抗凝成分是水蛭素衍生物(片断),系一合成 20肽,相对分子质量 2 180。
结构式为 D-Phe-Pro-Arg-Pro-Gly-Gly-Gly-Gly-Asn-Gly-Asp-Phe-Glu-Glu-Ile-Pro-Glu-Glu-Tyr-Leu-OH【药理作用】本品为凝血酶(thrombin)直接的、特异的、可逆性抑制剂。
无论凝血酶处于血循环中还是与血栓结合,本品均可与其催化位点和阴离子结合位点(又称底物识别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1,其作用与肝素不同,它不依赖于抗凝血酶1V(NI1_Ⅳ)、肝素辅因子Ⅱ等。
凝血酶是凝血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它水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单体;激活凝血因子XⅢ;促进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稳定血栓的共价结构。
同时,凝血酶激活凝血因子V,Ⅷ;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颗粒释放。
因凝血酶可水解本品多肽顺序中Arg3和 Pro4之间的肽键,使本品失活,所以本品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而短暂的。
在体外实验中,本品以浓度依赖方式延长健康人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f T)、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1v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本品与游离型凝血酶或血栓型凝血酶的结合不受血小板释放物质影响。
健康志愿者试验显示:本品以剂量和浓度依赖方式延长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af耵,Prr和1vr。
注射用比伐卢定作为抗凝剂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研究
![注射用比伐卢定作为抗凝剂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8574c8f12d2af90342e647.png)
注射用比伐卢定作为抗凝剂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以肝素钠注射液为对照,评价注射用比伐卢定作为抗凝剂,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两组均在必要时给予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GPI)。
比伐卢定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
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普通肝素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
现综述比伐卢定的药理学特点及其与其他抗凝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比伐卢定;抗凝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109-01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栓病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位死亡原因[1]。
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抗凝药在该病的治疗中极为重要。
在目前众多的抗凝药中,比伐卢定是FDA于2000年批准上市的一种抗凝新药,其抗凝成分是水蛙素类似物。
受试人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7天内[含7天]的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负荷试验结果阳性和其它原因需要PCI的患者;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缺血综合征需要常规应用GPI的患者)。
样本量:共27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6例。
治疗方案:(参考2005年美国Medicines公司的注射用比伐卢定说明书和REPLACE-2试验)试验组:注射用比伐卢定:首先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静脉注射0.75mg/kg作为负荷剂量,然后立即静脉滴注1.75mg/kg/h至手术完毕;静脉注射5分钟后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如果ACT小于225秒,则需再静脉注射比伐卢定0.3mg/kg。
比伐芦定
![比伐芦定](https://img.taocdn.com/s3/m/81a542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7.png)
物化性质
基本信息
安全信息
中文名称:比伐芦定 中文别名:;三氟醋酸比伐芦定;比伐卢定; 英文名称:bivalirudin 英文别名:Bivalirudin;Trifluoroacetate;Bivalirudin;Hirulog;bivalirudina;Hirulog1;Angiomax;BG-8967; 化学名称:D-苯丙氨酰-L-脯氨酰-L-精氨酰-L-脯氨酰-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酰-L-天冬酰胺酰-甘氨 酰-天冬氨酰-L-苯丙氨酰-L-谷氨酰-L-谷氨酰-L-异亮氨酰-L-脯氨酰-L-谷氨酰-L-谷氨酰-L-酪氨酰-L-亮氨酸 CAS号:-60-0 分子式:C98H138N24O33 结构式: 分子量:2180. 精确质量:2178.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密度:1.52 g/cm3 折射率:1.675
海关编码:
药理作用
比伐芦定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与游离及血栓上凝血酶的催化位点和阴离子外结合位点特异结合起抑制作 用。比伐芦定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是可逆的,凝血酶通过缓慢的酶解比伐芦定Arg3-Pro4之间的肽键可使凝血酶 恢复原来的生物活性。
详细内容请参阅药品说明书。
适应症
作为抗凝剂用于成人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法用量
肾功能损伤患者
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需要减少剂量,同时监测患者抗凝状况,肾功能中度损伤患者(30-59 ml/min)给药剂 量为 1.75 mg/kg/h,如果肌酸酐清除率小于 30 ml/min,要考虑将剂量减为 1.0 mg/kg/h,如果是接受透析 的患者,静脉滴注剂量要减为 0.25 mg/kg/h,静脉注射剂量不变。肾功能损伤病人的药物半衰期详见药品说明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