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用法

替莫唑胺用法
替莫唑胺用法

通用名称:替莫唑胺胶囊

英文名称:Temozolomide Capsules

【成份】

替莫唑胺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

本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

[收起]

【规格】

20毫克

【用法用量】

本药第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 m2 ,一日一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连续服用5天。如果治疗周期内,第22天与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

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下一周期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200mg/m2,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在治疗期间,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在任意

治疗周期内,如果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0×109/L或者血

小板数为<50×109/L时,下一周期的剂量将减少50mg/m2,但不得低于推荐剂量100mg/m2。

本药第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 m2 ,一日一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连续服用5天。如果治疗周期内,第22天与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

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下一周期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200mg/m2,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在治疗期间,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

≥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在任意

治疗周期内,如果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0×109/L或者血

小板数为<50×109/L时,下一周期的剂量将减少50mg/m2,但不得低于推荐剂量100mg/m2。

[收起]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呕吐。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但可恢复,病人应定期地检测便秘和眩晕、呼吸短促、贫血、发热、免疫力下降等。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呕吐。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但可恢复,病人应定期地检测便秘和眩晕、呼吸短促、贫血、发热、免疫力下降等。

[收起]

【禁忌】

1.对本品及辅料过敏者禁用,对达卡巴嗪过敏者禁用;

2.未成年人慎用;

3.哺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或即将妊娠妇女禁服本品。

1.对本品及辅料过敏者禁用,对达卡巴嗪过敏者禁用;

2.未成年人慎用;

3.哺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或即将妊娠妇女禁服本品。

[收起]

【注意事项】

有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绝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检查。在治疗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

(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肝、肾机能损伤病人慎用本品。替莫唑胺影响睾丸的功能,男性病人应采取避

孕措施.女性病人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时应避免怀孕。

有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绝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检查。在治疗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

(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肝、肾机能损伤病人慎用本品。替莫唑胺影响睾丸的功能,男性病人应采取避

孕措施.女性病人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时应避免怀孕。

[收起]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未成年人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哺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或即将妊娠妇女禁服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雷尼替丁不改变替莫唑胺及MTIC和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

使替莫唑胺消除率降低5%;不明确服用地塞米松、丙氧拉嗪、苯妥英、

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对口服替莫唑胺消除率

的影响。

服用雷尼替丁不改变替莫唑胺及MTIC和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

使替莫唑胺消除率降低5%;不明确服用地塞米松、丙氧拉嗪、苯妥英、

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对口服替莫唑胺消除率

的影响。

[收起]

【药理作用】

服用雷尼替丁不改变替莫唑胺及MTIC和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

使替莫唑胺消除率降低5%;不明确服用地塞米松、丙氧拉嗪、苯妥英、

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对口服替莫唑胺消除率

的影响。

服用雷尼替丁不改变替莫唑胺及MTIC和Cmax及AUC,服用丙戊酸可

使替莫唑胺消除率降低5%;不明确服用地塞米松、丙氧拉嗪、苯妥英、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对口服替莫唑胺消除率

的影响。

[收起]

【贮藏】

遮光,密封,在冷处保存。

【包装】

20毫克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10153

【批准日期】

2011-12-19 0:00:00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高科技园区中园路9号

药理作用编辑

替莫唑胺在生理PH条件下经快速非酶催化转变为活性化合物MTIC,MTIC主要通过DNA 鸟嘌呤的O6和N2位点上的烷基化(甲基化) 发挥细胞毒作用。

8药代动力学编辑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1.0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进食高脂肪早餐后服用本品,平均最高血药浓度与AUC分别减少32%与9%,Tmax增加2倍(从1.1小时到2.25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8小时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平均表现分布容积为0.4L/kg(%CV=13%)。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15%。在生理PH条件下,本品能迅速地分解为活性物质5-(3-甲基三嗪-1-基)咪唑-4-酰胺(MTIC)和酸性代谢物。MTIC进一步的分解为5-氨基-咪唑-4-酰胺(AIC)与重要甲烷,AIC为核酸与嘌呤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而重氮甲烷则为活性烷基化物质。在替莫唑胺及MTIC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很小。MTIC及AIC的AUC 分别为替莫唑胺的2.4%及23%。7天后,可回收大约38%的替莫唑胺,其中37.7%由尿液

回收,0.8%由粪便回收。尿液中大部分为替莫唑胺原形药物(5.6%)、AIC(12%)、替莫唑胺酸代谢物(2.3%)及不时代谢物(17%)。替莫唑胺清除率为5.5L/hr/m2。

3不良反应编辑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但可恢复,病人应定期地检测血常规。其他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惫、便秘和头痛、眩晕、呼吸短促、脱发、贫血、发热、免疫力下降等。

4禁忌编辑

1、对本品及辅料过敏者禁用。

2、由于替莫唑胺与达卡巴嗪均代谢为MTIC,对达卡巴嗪过敏者禁用。

5注意事项编辑

1、有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绝对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检查。在治疗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 1.5 109/L,血小板数为100 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

2、肝、肾机能损伤病人慎用本品。

3、替莫唑胺影响睾丸的功能,男性病人应采取避孕措施。

4、女性病人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时应避免怀孕。

6药理毒理编辑

药理作用替莫唑胺在生理PH条件下经快速非酶催化转变为活性化合物MTIC,MTIC主要通过DNA鸟嘌呤的O6和N2位点上的烷基化(甲基化)发挥细胞毒作用。

7药理作用编辑

替莫唑胺在生理PH条件下经快速非酶催化转变为活性化合物MTIC,MTIC主要通过DNA 鸟嘌呤的O6和N2位点上的烷基化(甲基化) 发挥细胞毒作用。

8药代动力学编辑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1.0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进食高脂肪早餐后服用本品,平均最高血药浓度与AUC分别减少32%与9%,Tmax增加2倍(从1.1小时到2.25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8小时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平均表现分布容积为0.4L/kg(%CV=13%)。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为15%。在生理PH条件下,本品能迅速地分解为活性物质5-(3-甲基三嗪-1-基)咪唑-4-酰胺(MTIC)和酸性代谢物。MTIC进一步的分解为5-氨基-咪唑-4-酰胺(AIC)与重要甲烷,AIC为核酸与嘌呤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而重氮甲烷则为活性烷基化物质。在替莫唑胺及MTIC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很小。MTIC及AIC的AUC 分别为替莫唑胺的2.4%及23%。7天后,可回收大约38%的替莫唑胺,其中37.7%由尿液回收,0.8%由粪便回收。尿液中大部分为替莫唑胺原形药物(5.6%)、AIC(12%)、替莫唑胺酸代谢物(2.3%)及不时代谢物(17%)。替莫唑胺清除率为5.5L/hr/m2。

抗肿瘤药:烷化剂抗肿瘤药替莫唑胺

抗肿瘤药:烷化剂抗肿瘤药替莫唑胺 物名称替莫唑胺 药物别名 Temodar 英文名称 temozolomide 说明 本品有4种规格,分别为每粒胶囊含替莫唑胺5,20,100或250mg,药用墨水印记,印记颜色依次为绿色、棕色、蓝色和黑色。琥珀色玻璃瓶装,各规格均有5粒和20粒装两种包装。 功用作用患顽固性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 用法用量本品剂量必须根据上一治疗周期的中性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谷值和下一周期开始时的中性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调整。以150 mg.m-2为起始剂量,28d为一治疗周期,在头5 d连续给予本品,每日一次。若在第29天即下一周期给药的第1天,绝对中性白细胞计数(ANC)谷值≥1.5×109/L(1500/μl),血小板计数≥100×109/L(10万/μl),应将本品剂量增至200mg.m-2.d-1。在治疗第22天(第一次给药21d后)或该天的48 h内必须进行完整的血液计数,并且每周一次,直至ANC>1.5×109/L(1500/μl),血小板计数>100×109/L(10万/μl)。在ANC和血小板计数超过这些数值之前,不得开始下一周期治疗。如果在任一周期中,ANC低于1.0×109/L(1000/μ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5万/μl),下一周期的剂量应减少50 mg.m-2,但不得低于最低建议剂量100 mg.m-2。 在病情恶化前可持续本品的治疗。在临床试验中,治疗最长可持续2年;但治疗持续时间未知。 注意事项对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对本品胶囊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禁用。同时本品还禁用于对达卡巴嗪(DTIC)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因为这两种药物都代谢为MTIC。 以妊娠的危险等级为D类。动物实验表明,替莫唑胺可能引起胎儿伤害。如果在妊

医院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根据《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精神,为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根据《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南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根据抗肿瘤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临床试验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一)特殊管理药物: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 (二)一般管理药物:指未纳入特殊管理和非临床试验用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 (三)临床试验用药物:指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药物。 (四)医院“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南原则》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了部分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中药,新品种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 临床试验用药物: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2. 一般管理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 特殊管理药物: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 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处方权、配制权和调配权的获得

(一)处方权的获得 1.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主治及以上医师; 2. 在上级三级甲等医院的化疗专科等相关部门指定的抗肿瘤治疗培训基地连续工作或进修学习6 个月(含6 个月)以上或在我院抗肿瘤治疗等相关科室从事相关工作2 年以上,并经科主任科同意、医务科考核和主管院长同意后,由医务科授予抗肿瘤药物处方权。 (二)药师抗肿瘤药物调剂权的获得 1 、药师需取得药学专业师级以上技术职称。 2 、药师在单位需连续从事西药调剂工作 3 年以上。 3 、药师经培训审查通过后,由医务科授予药师抗肿瘤药物调剂资格。 四、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学部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肿瘤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化疗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情况、住院病历治疗用药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四)对违规滥用抗肿瘤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 严重者,将降低抗肿瘤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漠沙比利片说明书

漠沙比利片说明书 篇一: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Mosapride Citrate Tablets 汉语拼音:Juyuansuan Moshabili Pian 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枸橼酸莫沙必利,化学名4-氨基-5-氯-2-乙氧基 -N-[[4-(4-氟苄基)-2-吗啉基]甲基]苯甲酰胺枸橼酸盐 结构式: 分子式:C21H25ClFN3O3·C6H8O7·2H20 分子量: 【性状】 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类白色。 【药理毒理】 本品为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 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

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胃肠道症状,不影响胃酸的分泌。本品与大脑突触膜上的多巴胺D2、5-HT1、5-HT2受体无亲和力,因而没有这些受体阻滞所引起的锥 体外系的副作用。毒理试验中,小鼠口服莫沙必利的LD50为20XXmg/kg,腹腔注 射的LD50为587.77mg/kg。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主要从胃肠道吸收,分布以胃肠、肝肾局部药物浓度最高,血浆次之,脑内几乎没有分布。健康成人空腹一次口服本品5mg,吸收迅速,血药峰浓度为30.7ng/ml,达峰时间为0.8小时,半衰期为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0%。本品在肝脏中由细胞色素P-450中的CYP3A4酶代谢,其主要代谢产物为脱-4-氟 苄基莫沙必利,本品主要经尿液和粪便排泄。 【适应症】 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不良反应】

蒂清-说明书及功效

蒂清详细说明书 商品名:蒂清 通用名:替莫唑胺胶囊 英文名:Temozolomide Capsule 汉语拼音:Timozuo‘an Jiaonang 【蒂清简介】 蒂清(替莫唑胺胶囊)是目前唯一治疗脑胶质瘤的口服胶囊制剂,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可透过血脑屏障,是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的特效药。两年多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工作显示,蒂清治疗脑胶质瘤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治疗脑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一线用药。它的上市改变了国内尚没有针对胶质瘤疗效较好的化疗药、特别是口服药的现状。通过临床研究表明,蒂清毒副作用低,可有效保护患者靶器官,更为重要的是,蒂清在体内不需经过肝脏代谢即可分解为药物活性物质,作用强、安全性好。 本次医药界的盛会探讨了脑胶质瘤的最新发展和治疗方案,研讨了蒂清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并深入汇报了蒂清的临床试验成果。为蒂清的使用疗效及临床应用的交流开辟一个具有专业深度的平台,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论证依据,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治疗武器,更为被病魔所困扰的广大患者提供更新、更加有效的治疗药品和更加优秀的治疗方案,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与会专家指出,蒂清的问世是国内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广大脑瘤患者福音,必将推动我国癌症治疗领域研发的进程,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蒂清背景资料】 癌症被誉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据统计,恶性脑肿瘤占人类所有癌症患者的2%,却占儿童全身肿瘤发病率的2O%-25%。欧美的临床统计表明,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1/10万,胶质瘤约占60%,其中高度恶性的胶质瘤占70%-80%。在我国,脑胶质瘤并不少见,据有关调查,脑胶质瘤发病率8-10/10万。恶性的胶质细胞瘤由于分化不全,且深入神经细胞深处,手术不可能全部切除,复发率IO0%,必须结合放疗和化疗进行控制。 蒂清(temozolomide)是一种新型的口服二代烷化剂-咪唑四嗪类衍生物,口服后迅速吸收,具有近100%的生物利用度及广谱的抗肿瘤活性。蒂清进入体内不经肝脏代谢广泛分布于全身,并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蒂清性状】 蒂清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 书 1 2020年4月19日

诺氟沙星胶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诺氟沙星胶囊 英文名称:norfloxacin capsules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它沙门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 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它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 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2 2020年4月19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 14~21日。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 心或呕吐。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 眠。 3 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 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3)静脉炎。(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5)关节疼痛。 5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当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 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 2020年4月19日

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时间:2016年 3月 31日 地点:江北医护办公室 主讲人:张永红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胰岛素、注射用抗凝剂、 及细胞毒性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不同的高 危药品分开放置,并设醒目的警示标识,有“高危药品”警示牌 3、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4、调剂高危药品时要使之与普通药品区分,并明确告知领药者该高危药品 的名称、规格、存放等必要信息。 5、高危药品的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高危药品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发 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按规范处理,并上报药学部。 7、新引进高危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8、护理站除抢救车和当日使用的药品外,不得存放高危药品,特殊需要的 需经护理部和药学部批准。 起草人:批准人: 年月日年月日 1

附表 1: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荐2012.3)A级高危药品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 ) 2、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 ) 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 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 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 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 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 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 等级较 A 级低。3、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20%或以上) 4、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 5、硫酸镁注射液 6、浓氯化钾注射液 7、100ml 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 8、硝普钠注射液 9、磷酸钾注射液 10、吸入或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等) 11、静脉用强心药 (如地高辛、米力农 ) 12、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 (如胺碘酮 ) 13、浓氯化钠注射液 14、阿片酊 1、抗血栓药 (抗凝剂,如华法林 ) 2、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3、放射性静脉造影剂 4、全胃肠外营养液 (TPN) 5、静脉用异丙嗪 6、依前列醇注射液 7、秋水仙碱注射液 8、心脏停搏液 9、注射用化疗药 10、静脉用催产素 C级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 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 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 较B级低。11、静脉用中度镇静药 (如咪达唑仑 ) 12、小儿口服用中度镇静药(如水合氯醛 ) 13、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 14、凝血酶冻干粉 1、口服降糖药 2、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 3、阿片类镇痛药,口服 4、脂质体药物 5、肌肉松弛剂 ( 如维库溴铵 ) 6、口服化疗药 7、腹膜和血液透析液 8、中药注射剂 2

药物管理制度

药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根据药物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含义: 1.特殊药物:是指麻醉药物、精神药物、医疗用毒性药物、放射性药物,国家对特殊药物 实行特殊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管理法》第三十五条。 2.高警示药物: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身体严重伤害或导致死亡的药物 3.重点药物:包括特殊药物、高警示药物,各专科根据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在特殊药物、 高警示药物基础上制订专科重点药物。 三、制订依据: 1.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管理 法》 2.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静脉用药病区分散调配管理制度》、《住院患者自带 药品管理制度》、《高警示药物安全管理制度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四、适用范围: 临床各护理单元 五、内容: (一)病房药物管理制度 1.护理单元根据收治病种配备一定量的备用药,由专人管理。病区内除抢救车药物、备用 药物外不得有多余药物。 2.病区备用药柜应保持清洁和整齐。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性质,做到分类定位保管,不得将不 同类型或同类不同规格药物混放。一般固体药放上、中层,液体放下层。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不常用的放边缘处。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外用药与消毒剂分开,配制后药液和原液要分开。易燃、易爆、剧毒、剧麻药物加锁保管。 3.药物标识清晰,使用规范,内服药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为黑色边,字迹 清楚。 4.各类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妥善保存。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封瓶中, 放阴凉处,或用黑纸遮盖。易挥发、潮解、风化药物,瓶盖必须盖紧。易燃烧药物如:乙醚、酒精,应放远离明火处,以防燃烧。易被热破坏的生物制品,如:抗毒血清、疫苗、胰岛素等,应放冷柜保存,定期检查,避免过期。 5.麻、毒、精神类药物管理专人管理,专柜放置,专册登记,遵医嘱、凭处方使用,帐物

诺氟沙星片

诺氟沙星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诺氟沙星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Norfloxacin Tablets 汉语拼音:Nuofushaxing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 其结构式为: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淡黄色。对光、热、湿较稳定。 【药理毒理】 本品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作用。细菌对本品不易形成耐药性,在同类药物及抗生素之间也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特别是肠道杆菌科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变形杆菌属、产气肠杆菌、沙雷氏菌属、枸橼酸菌属等对本品高度敏感,最低抑菌浓度一般低于0.5μg/ml。流感杆菌对本品亦高度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它假单孢菌亦有作用,但需要较高的浓度,最低抑菌浓度在4~32μg/ml;由于在尿中浓度超过上述浓度数倍至十多倍,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泌尿系统感染仍然有效。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较敏感,抑制90%细菌的最低浓度约为1~2μg/ml,对肠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抑制90%细菌的最低浓度约为4μg/ml和16μg/ml。 【药代动力学】 健康成人空腹一次口服本品0.4克,1~2小时血药峰浓度(C max)为1.32μg/ml,8小时后尚有0.33μg/ml,吸收半衰期为0.41小时,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41小时,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54小时。12小时内尿中平均排出量占给药量的27.88%,其中22.56%在6小时内排出。 大鼠口服本品后,迅速分布各组织间,肾、肝、淋巴结、脾、颚下腺、血浆等的药物浓度均较高,上颚扁桃体及兔的皮肤也有分布。

替莫唑胺用法

通用名称:替莫唑胺胶囊 英文名称:Temozolomide Capsules 【成份】 替莫唑胺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 本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 [收起] 【规格】 20毫克 【用法用量】 本药第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 m2 ,一日一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连续服用5天。如果治疗周期内,第22天与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下一周期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200mg/m2,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在治疗期间,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在任意 治疗周期内,如果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0×109/L或者血 小板数为<50×109/L时,下一周期的剂量将减少50mg/m2,但不得低于推荐剂量100mg/m2。 本药第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 m2 ,一日一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连续服用5天。如果治疗周期内,第22天与第29天(下一周期的第一天)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下一周期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200mg/m2,一日1次。在28天的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在治疗期间,第22天(首次给药后的21天)或其后48小时内检测病人 的全血数,之后每星期测定一次,直到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5×109/L,血小板数为≥100×109/L时,再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在任意 治疗周期内,如果测得的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1.0×109/L或者血

现有靶药与化疗药和化疗方案

一、靶向分子药 1.多吉美(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vemuafinib)Bayer HealthCare AG1、治疗不能 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治疗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原发肝细胞癌。 2.安维汀(阿瓦斯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瑞士罗氏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3.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用于治疗复发或化疗耐 药的惰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4.达希纳(尼洛替尼胶囊)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用于对既往治疗(包括伊 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慢性期或加速期成人患者。 5.泰欣生(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 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 6.索坦(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Pfizer Italia S.R.L. 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 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RCC)肝癌。 7.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本 品联合NP化疗方案用于治疗初治或复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Schwarz Pharma Manufacturing Inc. 厄洛替尼可试 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 9.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瑞士罗氏Roche药厂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 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类药物合用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10.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适用于复发或化疗抵 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人。 11.万珂(注射用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 治疗,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并在最近-次治疗中病情还在进展。 12.易瑞沙(吉非替尼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 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化学治疗主要是指铂剂和多西紫杉醇治疗。 13.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Novartis Pharma Stein AG 用于治疗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14.泰克泊(拉帕替尼)GlaxoSmithKline 葛兰素史克用于联合卡培他滨治疗ErbB-2 过度表达的,既往接受过包括蒽环类,紫杉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15.克唑替尼辉瑞制药EML4-ALK高效率达到80%以上 16.AZD6244 阿斯利康ROS1 17.Afatinib 乳腺癌 二、化疗药 1.希罗达(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2.优福定片-尿嘧啶替加氟片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药物别名】Temodar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为3,4-二氢-3-甲基-4-氧代咪唑并[5,1-d]-1,2,3,5-四嗪-8-酰胺。原料药为白色或浅棕色/淡粉色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194.15。pH<5下稳定,pH>7时易分解,因此可口服给药。 【制剂规格】本品有4种规格,分别为每粒胶囊含替莫唑胺5,20,100或250 mg,药用墨水印记,印记颜色依次为绿色、棕色、蓝色和黑色。琥珀色玻璃瓶装,各规格均有5粒和20粒装两种包装。 【药理毒理】替莫唑胺用于治疗成人顽固性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于1999年8月11日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替莫唑胺不直接发挥作用,在生理pH下,它经非酶途径快速转化为活性化合物MTIC[5-(3-甲基三氮烯-1-)咪唑-4-酰胺]。人们认为MTIC的细胞毒性主要源于其D NA烷基化(甲基化)作用,烷基化主要发生在鸟嘌呤的O6和N7位。 【毒理作用】遗传毒性:替莫唑胺对体外细菌有致突变作用(Ames试验),对哺乳细胞染色体有致裂变作用(人外周血清淋巴细胞试验)。生殖毒性:目前尚未进行替莫唑胺的生殖毒性研究,但大鼠和狗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表明,大鼠和狗给药剂量分别为50mg/m2和125mg/m2(按体表面积计算,分别约相当于最大推荐人日用量的1/4和5/8)时,本品对动物睾丸有毒性,表现为合胞体细胞(即未成熟精子)出现和睾丸萎缩。致癌性:尚未进行替莫唑胺的常规致癌试验。给大鼠每隔28天连续5天给予替莫唑胺125mg/m2 (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最大推荐人日用量相当),给药3个周期后,雌性和雄性大鼠均产生乳腺癌。以25、50、125mg/ m2 (按体表面积计算,大约相当于最大推荐人日用量的1/8到1/2)给药6个周期后,所有剂量组动物均出现乳腺癌:高剂量组在心脏、眼、精囊、唾液腺、腹腔、子宫及前列腺等组织出现纤维肉瘤,还出现精囊癌、心脏神经鞘瘤、视神经癌、哈德氏腺癌,另外可见动物皮肤、肺、垂体、甲状腺等组织产生腺瘤。 【药动学】口服给药后,本品快速而完全地吸收;血浆药物浓度于1 h内达峰。食物可减少其吸收速率和程度。本品消除迅速,平均半衰期为1.8h,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动力学。平均表观分布容积为0.4 L.kg-1。与人血浆蛋白微弱结合,平均结合百分数为15%。 在生理pH下,替莫唑胺自发水解为活性片段MTIC和替莫唑胺酸代谢物。MTI C进一步水解为5-氨基-咪唑-4-酰胺(AIC)和甲基肼,前者是嘌呤和核酸生物合成中的中间体,后者被认为是烷基化的活性片段。细胞色素P450在替莫唑胺和MTIC的代谢中仅起次要作用。与替莫唑胺的AUC相比,MTIC和AIC的暴露程度分别为2.4%和23%。给药后7 d,总放射活性剂量的38%被回收;37.7%在尿中,0.8%在粪便中。尿中回收放射活度的大部分是原形替莫唑胺(5.6%),AIC(12%),替莫唑胺酸代谢物(2.3%)和未知极性代谢物(17%)。替莫唑胺的总体清除率约为5.5L.h-1.m-2。

2021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XXX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各部门: 为加强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经院相关部门研究,特制定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2021年2月26日 XXXX医院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 年版)》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抗肿瘤药物的定义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级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分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限制使用级 是指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抗肿瘤药物: 1.药物毒副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证严格,禁忌证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 2.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3.价格昂贵、经济负担沉重的抗肿瘤药物。 (二)普通使用级 是指除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外的其他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供应目录详见附录。 三、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组织及职责

蒲地蓝消炎胶囊说明书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蒲地蓝消炎胶囊说明书,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蒲地蓝消炎胶囊说明书 蒲地蓝消炎胶囊(心宝)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下面是我们整理的,欢迎阅读。 蒲地蓝消炎胶囊商品介绍 通用名:蒲地蓝消炎胶囊 生产厂家:广东心宝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xx0027 药品规格:0.4g*12粒*3板 药品价格:¥35元 【通用名称】蒲地蓝消炎胶囊 【商品名称】蒲地蓝消炎胶囊 【拼音全码】PuDiLanXiaoYanJiaoNang 【主要成份】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

【性状】蒲地蓝消炎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或有少许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 【规格型号】0.4g*12s*3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4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药师或医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xx0027 【生产企业】广东心宝制药有限公司 蒲地蓝消炎胶囊(心宝)的功效与作用蒲地蓝消炎胶囊(心宝)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 蒲地蓝消炎胶囊使用常见问题 对于很多药物,经过临床应用,存在一些患者用某药会出现

肿瘤专业理论考核试题2

抗肿瘤药物理论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A 型题,请在下列5 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30 分) 1. 患者,男,56 岁,诊断为弥漫大B 淋巴瘤。该患者临床表现中区别于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是B A. 以浅表淋巴结为首发症状 B. 病变扩散为跳跃式播散以血行播散多见 C. 较多见发热、盗汗、发福瘙痒等全身症状 D. 淋巴结肿块较软、较活动 E. 脾脏受累较多见 2. 患者,男,46 岁。诊断为肺鳞癌,行GP(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化疗后一周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再次化疗前,推荐预防使用的5-HT3 受体拮抗剂是D A. 托烷司琼 B. 格拉司琼 C. 阿扎司琼 D. 帕洛诺司琼 E. 多拉司琼 3. 患者,男,29 岁。1 月前发现左锁骨上肿块、质硬、活动性差,患者自发病以来有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约5kg。实验室检查:LDH178U/L。胸部CT 示纵膈、双侧肺门、颈部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找到R-S 变异细胞。该患者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证据为D A. “B”症状 B. LDH 升高

C. 浅表淋巴结肿大 D. 存在R-S 变异细胞 E. 深部淋巴结肿块 4. 患者,女性,46 岁。诊断为结肠癌Ⅳ期。患者长期口服羟考酮缓释片止痛,用法用量30mg,q12h。3 天前患者诉腹痛腹胀,大便未解。行相关检查示:肠梗阻。临床药师建议将该患者 镇痛方案调整为:B A. 芬太尼透皮贴,4.2mg,q72h B. 芬太尼透皮贴,8.4mg,q72h C. 芬太尼透皮贴,16.8mg,q72h D. 吗啡片,20mg,q4h E. 吗啡片,10mg,q4h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产品品名:诺氟沙星胶囊 主要原料:本品主要成份为诺氟沙星。 主要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适宜人群:不限 产品规格:0.1g*10s*5板 用法用量:口服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3日。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0.8~1.2g(8粒~12粒)。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0.4g(4粒),一日2次,疗程28日。6.肠道感染:一次0.3~0.4g(3粒~4粒),一日2次,疗程5~7日。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0.8~1.2g(8粒~12粒),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生产企业: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 哪些人不适合服用诺氟沙星胶囊? 1家庭护理实用问答 疑问:哪些人需慎服诺氟沙星胶囊? 解答:诺氟沙星胶囊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药。具有抗菌谱广、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适应证广的特点,但并非适合所有人,如老人、小儿、孕妇、乳母、肝、肾功能减退者就应慎用或不用。 2详解 诺氟沙星胶囊属“沙星”类抗生素药物,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以及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诺氟沙星胶囊作用稳定,使用疗效好,已是常用药之一。成为医生和家庭治疗拉肚子的必用药,有些家庭还将诺氟沙星胶囊作为备用药。 任何药都有适应证和禁忌证。在服药时,看清说明很重要。有些人拉肚子,可服用诺氟沙星胶囊,有些人服了诺氟沙星胶囊,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以下提到的人群,在使用诺氟沙星胶囊时就要格外当心。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观察和护理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观察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6-12-29T13:48:49.4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4期作者:周玮炜 [导读] 总结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护理经验。 湖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总结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35例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患者,分析治疗期间的效果及毒副反应,对发生的毒副反应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精心的护理。结果: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便秘、恶心、睡眠障碍、骨髓抑制等,而最严重的是颅内压增高。结论:对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预后效果等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脑胶质瘤术;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护理 星型胶质细胞瘤主要有三大类:星型细胞瘤、恶心星型细胞瘤及胶母细胞瘤,目前在临床上将恶性星型细胞瘤及胶母细胞瘤两组肿瘤统称为恶性胶质瘤[1]。脑胶质瘤不仅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的肿瘤,还是预后较差的原发肿瘤,占所有胶质瘤78%,由于其神经系统的特殊解剖性、复杂性及浸润生长的生物学行为,在临床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手术中将肿瘤完全切除较难,因此术后复发率较高,该种原因是治疗脑胶质瘤失败的主要原因,故术后对患者进行放疗已经成为治疗标准方法,放疗的过程中可以将残余的病灶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对防止该肿瘤的再次复发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的意义重大。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咪唑四嗪类药物,对控制和遏制肿瘤的增殖、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2],我院自采用脑胶质瘤术后采用替莫唑胺药物联合强调放疗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特将相关材料详细的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取的35例脑胶质瘤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星型胶质细胞瘤,WHO Ⅲ级25例,Ⅳ级1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1.3±2.2)岁;所有患者无睡眠障碍和习惯性便秘,并且全部接受化疗;外周中性粒细胞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100g/L、肌酐、尿素氮正常范围,转氨酶<2倍正常上限[2]。 1.2放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后4周后将强调放疗靶区勾画:GTV(肿瘤靶区)还有磁共振T1加权增强图像上的强化区+术腔;CTV1(GTV外扩 1cm),CTV 2(GTV外扩 2—3cm)必须包括T2加权水肿区;PTV(计划靶区)在各靶区位置的基础上再外扩3mm左右;PTV剂量 =60Gy/28F,PTV2剂量=50 Gy /28F。 1.3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将口服药物替莫唑胺药物,用量:剂量mg/m2,1d/次,用法:睡觉前空腹/清早空腹,时间:连续服用42d。 1.4结果 所有脑胶质瘤术后强调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过程中,27例患者发生恶心(77.14%),13例发生便秘(37.14%),12例发生睡眠发生异常(34.29%),6例患者发生Ⅰ-Ⅱ骨髓抑制(17.14%),5例患者发生头痛(14.29%);以上所有患者经过我处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部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患病后,已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向患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尽可能的得到患者的信任,多给患者带来有积极意义的话语,使患者减少负面心理,身心放松,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用药护理 替莫唑胺药物由医护人员进行保管,每次用药时需要护士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监视患者服药的整个过程;在服用在该药前30min,应常规口服枢丹(4mg),如反应严重的患者可增加该药物的剂量至8mg,分两次服用。替莫唑胺口服后吸收完全,腹中的食物(高脂肪)能降低该药的吸收程度,故在口服该药时,一定确保口服时空腹。在口服该药后,应2h以内禁食及禁水。因术中和放疗对脑神经带来一定的损伤,增加患发癫痫的可能,在治疗中,可以给予患者保护脑神经和抗癫痫类药物,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是不能擅自增加药量和减少药量,一定在主治医生的医嘱下服用;如患者发生癫痫时,及时让患者的体位平卧,头部要侧向另一方,将患者的舌头拉出,立即放入压舌板等材料,避免患者将舌头咬伤;同时对抽搐的身体进行保护,防止坠伤的发生等。 2.3恶心和呕吐 替莫唑胺对胃部有刺激的作用,能抑制黏膜的生长,另外还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延髓化学感受区有一定的影响[3],因此在服用后,恶心、呕吐的反应常常发生。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喷射呕吐并伴有头痛,应立即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快速的静脉注射,还可预防脑疝的发生。本次所有患者中,有2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患者,经过注射胃复安后,恶心的症状明显缓解。 2.4头痛的护理 由于化疗的药物直接的进入颅内,内部的容量增加及药物的刺激可引起颅内压的增高,故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所有医护人员要增加巡视的次数,并向患者及患者的家属讲解发生头痛的原因和告知患者如发生异常的头痛立刻通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的变化、意识的等情况,如果发生以上的情况,可能是早期脑疝的表现,应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2.5骨髓的抑制 所有患者在放疗中对其进行血常规、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根据检查的结果[4],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要增加摄入食物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及减少外出的次数。

病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1]

病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2010年7月修订版) 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是指当一个药物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机率对患者造成明显伤害或危险的药品。未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患者伤害,参考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及参照药学部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制定如下病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定(“麻、精”药品除外)。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吸入或全身麻醉药等列为二级管理高危药品(具体品种见附录一)。 2、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疗药品及部分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列为一级管理高危药品(具体品种见表1)。 3、由科室组织学习一级、二级管理高危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护士对一级、二级管理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4、一级管理高危药品必须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高危药”警示标识。一级管理的高浓度电解质高危药还另设醒目的提示警示标识。 5、执行一级管理高危药品医嘱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双人核对,提高一级管理高危药品的安全性。在执行一级管理高危药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暂停使用和报告医生,按医嘱对症处理,并按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流程上报。 6、需皮试的高危药品管理同时参照我院药学部制定的《药物过敏性试验管理办法》。 7、无论是否未高危药品,如药品包装内配有专用溶媒、专用加药器或专用输液器等,都必须使用该药品包装内的专用产品。 表1:一级管理高危药品目录及注意事项(1)

表1:一级管理高危药品目录及注意事项(2)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2020年10月整理).pdf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本文是本人精心收集的诺氟沙星胶囊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产品品名诺氟沙星胶囊主要原料诺氟沙星。主要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适宜人群不限产品规格*10s用法用量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生产企业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诺氟沙星胶囊 商品名称:诺氟沙星胶囊 英文名称:norfloxacin capsules 【主要成份】诺氟沙星。

【成份】 化学名: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分子式:C16H18FN3O3 分子量: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颗粒或粉末。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规格型号】*10s 【用法用量】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