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 配制
A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11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 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 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 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 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
A
12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实质
B.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A
15
列宁的逝世后,代之而起 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A
斯大林:
出生于格鲁吉亚 一个鞋匠家庭。20 岁就成为了一位职 业革命家。1905年, 他第一次见到列宁, 从此成为了列宁的 支持者。列宁逝世 后,斯大林开始领 导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
普遍义务劳动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
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A
6
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 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 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A
1
列宁的困惑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 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 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 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 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 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A
2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A
20
2、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①经济:高的度公有集制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 ②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个人
崇拜风盛行。 ③分配:平均主义严重。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 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 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这就是计划经济
A
22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 而被打断
A
25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第聂伯河水电站
A
26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 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 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原先 怀疑的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A
7
3、评价:
(1)集中了全国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 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脱离了当时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A
8
列宁的转变
(列宁)“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 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 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 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 侧重点是什么?
A
19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
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 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 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 防,巩固政权。
16
实验之三
斯大林模式
A
17
1、斯大林模式的建立途径
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是农业集体化 三是阶级斗争尖锐化
A
18
斯大林的选择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 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99%的耕种要靠 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说了这样一段话: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 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 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 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
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
A
13
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A
14
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A.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 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A
3
实验之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4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 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 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 主义的主要途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背景: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
5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 不允许私人买卖。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 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 量供应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

B
A
23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600%
243%
100%
75%
13%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32年
1937年
系列1
A
24
三、★斯苏大联的林五模年式计划 ★苏联的五年计划
1928年— 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 工业-农业国
1933年— 1937年
(转引自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A
9
实验之二
新经济政策
A
10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1年)
余粮收 集制
粮食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 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全面推行工 允许私人经营 业国有化 租让外资经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 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吸 收外国资金和技术
取消自 由贸易
实行配 给制
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
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
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