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重点(七校班,经供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课后所有关键术语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

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时,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

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单位劳动投入: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第四章

充裕要素: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多的生产要素。

稀缺要素: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少的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指每单位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给所有者带来的收入。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

要素比例理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又因为各国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要素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

要素价格均等化:各国生产要素将因国际贸易而趋于相等。

要素富裕度:一国所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里昂惕夫悖论:资本充裕的美国的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预算约束:一国国家能够进口的产品是有限的,受到其出口产品数量的限制。

特定要素:锁定在产业中的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生产函数: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生产要素的组合与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技术关系的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价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继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五章

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

出口偏向型增长: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出口产品。

进口偏向型增长: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进口产品。

福利型经济恶化: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设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

内部价格:国内市场上的价格。

外部价格: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等价值线: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关税:对本国的进口商品进行征税。

出口补贴:国家对出口商品给予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梅兹勒悖论: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造成贸易条件的强烈改变,反而使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下降。

标准贸易模型:指通过对世界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的研究来确定世界贸易均衡点,并将各种传统贸易模型视为其特例的一般化贸易模型。

收入转移:一个国家的居民把其收入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所有消费品的不同组合所描述的曲线。

第六章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行业的规模。

不完全竞争:一个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主要厂商,厂商制定价格。

完全垄断: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没有任何竞争。

边际收益(MR):厂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的收益。

边际成本(MC):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时所花费的成本。

平均成本(AC):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成本。

劳动市场共享: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倾销: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行为。

学习曲线:表明企业生产成本与企业人员学习过程相互关系的曲线。

动态收益递增:动态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于行业的累计产量增加,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作用导致行业中每个单独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形。

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单个企业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

向下倾销的供给曲线:一条描述产出与价格反向变化的曲线,即行业产出越大,厂商愿意销售其产品的价格就越低。

垄断竞争: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既有垄断,又存在竞争。一个行业中存在多个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属于差别产品,企业的产品差别越大其垄断程度越高。不完全竞争:在市场结构中,除了完全竞争外的其他三类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