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鱼鳖生态混养技术
广西稻田鱼鳖混养技术——三江侗族自治县模式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第38卷 第5期Vol.38,No.52023年10月October,202342广西稻田鱼鳖混养技术—三江侗族自治县模式荣仕屿1 张讯潮2 李岚3* 李文红4 韦领英5 黄恺1 罗璇1 李黄川1(1.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九农咨询策划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3.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站,广西 南宁 530022;4.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5.三江侗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州 545500)摘要: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资源丰富,为充分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本研究根据县域稻田特点、气候环境、种养经验,摸索出适合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生态种养模式。
通过鱼坑(鳖池)、鱼沟(鳖沟)建设、防逃设施、稻田消毒、养殖及种植品种选择、稻田施肥、投饵管理、田间巡视等种养技术,开展“水稻+本地鲤鱼+黄沙鳖”混养及示范。
根据测产结果,在不影响稻谷产量的前提下,黄沙鳖平均产量达1995 kg/hm 2,本地鲤鱼达540 kg/hm 2,较传统稻田养殖新增利润约210000元/hm 2,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关键词:稻田;鱼鳖混养;技术;模式中图分类号:S964.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5-0042-05The Polyculture Technology of Fish and Soft-shelled Turtle in Paddy Fields of Guangxi:The Mode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Rong Shi -yu 1, Zhang Xun-chao 2, Li Lan 3*, Li Wen-hong 4, Wei Ling-ying 5, Huang Kai 1, Luo Xuan 1, Li Huang-chuan 1(1.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sh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2.Guangxi Jiunong Consulting Planning Co., Ltd.,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3.Guangxi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vestock Station,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4.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5.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Liuzhou, Guangxi 545500, China)Abstract: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of Guangxi is rich in paddy field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expand the space of aquaculture,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cal farmers and help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nty paddy field, climate environment, planting and breeding experienc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ish pit ( soft-shelled turtle pond ), fish ditch ( soft-shelled turtle ditch ), escape prevention facilities, paddy field disinfection, breeding and planting variety selection,paddy field fertilization, bait management, field inspection and other planting and breeding techniques, the polyculture and demonstration of “ rice + local carp + Huangsha soft-shelled turtle” were carried out. 收稿日期:2023-05-10 修回日期:2023-05-2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大石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21YFD1100100);三江侗族自治县稻鱼螺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21YFD1100107)。
稻渔综合种养五种模式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五种模式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在稻田中同时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农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同时
还可以达到生态农业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第一种是传统的稻鱼共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鱼苗直接放养在稻田中,依靠稻田的
生态环境提供养分和庇护。
这种方式适合于水稻生长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鱼共生,不仅可
以提供稻田所需的养分,还可以减少害虫和杂草的侵害。
第三种是稻鱼共生与鱼虾共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除了放养鱼苗和虾苗,还会放养
一些其他种类的鱼类。
这种种养模式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农田利用,提高鱼类的品质和产
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农田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生
产效益,还可以调节农田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种养组合,可以实现农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民的收益。
8、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技术概述: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蟹、甲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迭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蟹、甲鱼)共生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蟹、甲鱼)双丰收。
这种方式有利于稻田除虫、除草、保肥、增肥、松土,减少了除草等劳动力投入和农药化肥的支出,有效减缓了农业面上污染,进而提高种养品种的质量安全,不仅降低了种稻成本,同时通过稻田养鱼,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在养鱼上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渔民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稻积极性,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
同时,随着各地城镇化的发展,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实施,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推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一水两用、一地多收”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确保我国基本粮田的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有重要意义。
建立上述稻-鱼、稻-蟹、稻-鳖、莲-鱼等养殖模式,可实现鱼亩增产100千克,亩增收1000元以上,蟹亩产75千克(3两以上),莲增产10%。
技术要点:(一)稻田养虾技术1、开挖虾沟1)挖沟利用稻田来进行小龙虾的繁殖、孵化、苗种培育和健康养殖,都需要进行挖沟开溜,一般开挖成回形沟和田形沟。
稻田面积较小时挖回形沟,较大时挖田形沟。
无论是回形沟还是田形沟,都要求沟宽3-6 m,水深1.5-2.0 m,最浅不低于1 m。
2)筑埂利用开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
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
稻田之间田埂顶部宽0.5-1.0 m,稻田主干田埂顶部宽2-3 m。
3)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
防逃措施主要是防小龙虾逃跑,主要采取尼龙网或石棉瓦进行防逃处理。
4)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
浅谈鱼鳖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方 平 时养 得 挺好 ,但 因不 留 意越 冬 管理 , 鱼、 鳖越 冬期 死亡严 重 , 造成 很大 的经 济损 0 江苏省 盐城 市建 湖县建 2
阳 农 业 中心 )
4 一 4
漓 紫致 富指南 2 22 0 — 1
喂鳖 饲料为 主. 包括成鳖配 合饲料 、 蚬 、 螺 蚌 肉及 动物 内脏 等 .则每 亩放养 2 0 2 0 0 — 5 g的 鳖种 2 0 3 0只 . 5 —5 亩产可达 1 0 10 g 0—5k。
鱼病 。鳖能 吃掉行动 迟缓的病鱼 或死鱼 。 从 而防止 了病 原体的扩 散和传播 , 少 了鱼发 减 病的机会 。( ) 5 能加速 淤泥 中有机 物的氧化
其 他成鱼。每亩水 面放 养规格 2 e 0 m以上 的 大鱼 种 5 0尾左右 .其中鲢鱼 2 0~ 0 尾 , 0 0 30 草鱼 6 ~ 0 0 1 0尾 , 鳙鱼 5 ~ O尾 , O7 鲫鱼 5 ~ O O 7 尾。 日常投 饵重点对象 是草鱼 、 鱼 、 鲤 鳊鱼 , 还可在混 养池 中投放 怀胚的活 螺蛳 , 即在 当 年 4月底至 5月初 ,每亩水面投放 3 0 g成 0k 螺。 这样能增 殖新螺 10 g 不断供应成 鳖食 5k,
中溶解氧 , 有利于鱼的生长。( ) 4 有利 于防治
要将泥 浆夯平整 , 样既利 于捕捞也利 于维 这 持好 的水质 。否则淤泥很 厚 , 池塘面积又大 ,
就很难在需要销售 的时候大批捕捞上市 。淤 泥很 厚 . 池底 又不平 的池底 , 易发 生缺 氧 还
泛池 . 接影 响鱼类 和鳖 的健康 养殖 , 重 直 严 的会造成死亡减产 。 二、 控制鳖 的放养密度 。如以利用 池塘 中的养 鱼饵料为 主 , 当增投 一部分螺 、 、 适 蚬 蚌 肉等动物性饵 料 ,每 亩放养 2 0 2 0 的 0 —5g 鳖种 5 — 0 0 10只 , 亩产 成鳖 2 - 0 g 如 以投 0 4k ;
稻鱼混养工程方案
稻鱼混养工程方案一、前言稻鱼混养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通过在水稻田中同时培养鱼类,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污染,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稻鱼混养的原理、技术及实施方案。
二、技术原理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主要是依靠稻田外的池塘或河流来养鱼,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又难以管控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问题。
而稻鱼混养则是利用稻田内部的水域来养殖鱼类,在池塘、河流等外部水域减少养殖密度,减轻了外部水环境的压力,也能够有效利用水稻田的水资源。
稻鱼混养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随粮养鱼: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而这些养分正好是鱼类生长所需要的,通过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的分解,可以为水稻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实现“稻肥鱼、鱼肥稻”的良性循环。
2. 生态浮筏:利用生态浮筏可以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为鱼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加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3. 水质调控:合理控制鱼类的密度,防止饵料残渣的过多积累,利用水稻的根系吸收有机废物,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4. 配套设施:在稻鱼混养中,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水体形态,选择适当的配套设施,如生态浮筏、水利设施、渔具饲料等,提高养殖效益。
三、技术实施1. 选址选择: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周边环境无污染源的农田作为稻鱼混养基地。
2. 土地准备:清理农田、修建水田坝、整平水田地,为后续的养殖和种植工作做好准备。
3. 水稻种植:根据水稻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水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灌溉、植保等管理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4. 鱼类引种:选购鲫鱼、鲤鱼等适合水稻田混养的鱼类种苗,适时投放到水稻田中,并定期投喂饲料,控制养殖密度和水质调控。
5. 配套设施:根据需要安装生态浮筏、水利设施、渔具饲料等配套设施,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
6. 定期管理:定期对水稻田和鱼类进行管理,如除草、防治病虫害、水质调控等,保证水稻和鱼类的生长健康。
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现在种养结合的农业技术非常流行,很多大规模养殖户朋友都已经开始推行了综合种养技术,今天要来一起学习学习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一)主要做法1.田间工程防逃围栏建造:鉴于中华鳖攀爬、逃逸能力强,采用内壁光滑、坚固耐用的砖墙作为防逃围栏设施。
防逃围栏下沉50厘米以上,墙高150厘米,顶部采用10~15厘米的防逃反边,四周转角处做成弧形,以防止中华鳖外逃。
鳖沟(坑)建设:为便于中华鳖日常管理和水稻收割,利用农田水利冬闲时节在稻田相对安静的田角处或中间建设鳖沟(坑),每块田数量1-2个,形状呈长方形,四周用铝塑板、石棉瓦等材质围成一圈,底部用砖堆砌20~30厘米以防中华鳖攀爬坍塌,总面积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5% -10%,深度50~70厘米。
2.生产模式的确定与准备中华鳖室外养殖条件下生长较慢,从稚鳖到养成商品鳖大多需要3 年。
因此,需要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模式。
根据放养鳖的规格,可选择当年养殖稚鳖,或放养经保温大棚培育的1冬龄小规格鳖种,或放养2冬龄大规格鳖种,或放养亲鳖。
根据生产时节,可选择先种植水稻后放养中华鳖,也可选择先放养中华鳖后种植水稻。
确定生产模式后,及时做好田间生产准备工作,包括田问清整、消毒、注水等。
3.水稻品种的选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根据播种时间及插秧密度,选择感光性、耐湿性强的,株形紧凑,分蘖强,穗型大,抗倒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主。
目前公司已自主或联合培育筛选了一批适宜稻鳖综合种养的水稻新品种,如清溪系列香米、嘉禾优系列、嘉优5号、秀水555、甬优12等。
育秧技术: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和生产计划,合理确定育秧时间,一般在4-5月。
为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全面推广水稻机插技术,选用机插泥浆苗床育秧方法。
根据机插秧苗秧龄弹性小的特点,须根据所接茬口和插秧进度按照秧龄18- 20天推算播种期,浸种的落谷期为移栽期向前推21天,宁可田等秧苗,不可秧苗等田。
以营养土为载体培育标准化秧苗,一般单季稻机插秧播种量要根据品种的发芽率和千粒重等因素调节,一般常规稻100~120 克/盘,杂交稻为70~100 克/盘。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稻鱼共生”是一种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的生态农业模式,鱼儿在田里找虫吃,水稻就减少了虫害,同时鱼排出的粪便形成有机肥,向稻田提供养料,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稻鱼共生综合种养系统,有效提高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一、“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的优点1、增加收入“稻鱼共生”系统可实现每667m2水稻增收50~80元;收获成鱼50kg左右,按市场价2.5元/kg计,产值可达500元上下,除去成本,每667m2纯收入300~400元。
2、充分利用物质能量稻田里的野草、虫类等都是对水稻有影响的自然资源,而资源对鱼种而言,基本上都是较好的天然饵料。
发展稻田喂鱼可以对稻田开展立体式运用,完成稻鱼共生,既节约用水和土地,又可灵活运用稻田中的很多物质能量,废物利用。
3、改善水稻生产环境稻田的除草一直影响着稻农和决定着水稻生长,一直以来要用人力和用化学剂除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资金,选用有机化学除草,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并且破坏环境和谷粒。
实践经验证明,稻田喂鱼能够完全解决地里的野草浮游动物和落入水中病虫,变害为利,可习惯性除草,具备人力除草相提并论更有效化除不可以相比的无污染化,既节省成本又优化了水稻生长自然环境。
4、减少鱼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肥水水体中寄生虫和病原菌比瘦水水体中寄生虫和病原菌成倍增加,肥水环境更利于寄生虫和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池塘底泥,更被称为寄生虫和病原菌的温床。
通过稻鱼共生技术,池塘底泥可装入种植钵中,既固定秧苗,又为秧苗早期提供营养,减少了池塘底泥的危害。
同时水稻生长中必将大量消耗水中氮磷等营养,必然使水体变瘦,瘦水则不利于寄生虫和病原菌滋生,客观上减少了寄生虫和病原菌密度,降低了鱼发病的风险。
5、提升鱼产品的品质稻鱼共生系统中,鱼在养殖过程中用药量较少,产出的鱼产品清洁无污染,鱼肉美味紧实。
6、获得优质大米“稻鱼共生”技术所产大米,由于水稻在生长全过程中不施肥不打药,米质特好。
甲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
甲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甲鱼形似乌龟,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煲汤,随着人们的肆意捕捞,野生甲鱼数量急剧减少,现在人工养殖甲鱼是的好项目,下面来介绍甲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
甲鱼养殖模式1、稻田套养甲鱼现在稻田套养技术非常的流行,有很多的水产养殖都有采用稻田套养的技术,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小龙虾、螃蟹等,而甲鱼常见的一种养殖模式也是稻田套养,但是甲鱼对稻田的要求有点高,就是要靠近水源,并且田间的储水能力要较强,水质要比较干净,稻田的泥土至少要有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的厚度,因为甲鱼它是需要长期有水的,所以种植的水稻要比较耐湿,抗性较强。
最后就是在稻田中养甲鱼就要做好防治甲鱼逃跑的准备,那就是加高田埂,同时要在田外挖一条水沟用于排水,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甲鱼逃跑。
2、池塘养殖甲鱼池塘养殖甲鱼是最传统的一种养殖方式,基本上的水产养殖最开始都是采用池塘养殖的方法,池塘养殖甲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池塘的结构,其中就包括池塘的面积、池塘的形状、池塘的水深以及池塘四周及底部的建造以及防逃跑措施。
池塘一般最好是长方形的最好其次就是池塘的面积不能太大,最多也就五亩左右,然后池塘中的水位不能超过一米,最好就是五十厘米左右最好。
为了防止甲鱼逃跑,池塘周围可以设立防护栏,当然如果用水泥建设也是可以的,但是池塘中还需要倒入适量的泥浆,不然甲鱼无法生存。
3、网箱养殖甲鱼网箱养殖甲鱼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养殖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立体养殖方法中的一种,网箱养殖主要就是要注意网箱的卫生处理,我们要不定期的将那个网箱刷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未税养殖的环境,第二就是减少病菌的感染,而且网箱养殖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管理,以及在打捞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只要将网箱提起来即可。
4、仿野生养殖甲鱼仿野生甲鱼的养殖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甲鱼的口感能够更加的接近野生甲鱼,其实也就是施行放养的方式,但是唯一的区别的就是防野生养殖甲鱼并不是完全的放养,它需要在养殖地做好防护做事,以防止甲鱼逃跑造成损失,其余的大部分时间甲鱼它都是自由的,只是不定时的给甲鱼投放一点精料,其余时间靠自己觅食水中的小鱼小虾以及各种浮游生物之类的,所以仿野生的甲鱼成本很低,但是销量最好,应为大家都觉得这样放养的质量上面更加有保障,更接近自然。
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措施
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4期练小琴近年来,东台市顺大水产发展公司利用无公害养殖示范区,采取与农户合作,土地流转,租用稻田等方式,进行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合理利用水体生态空间,采取天然饵料和人工投饵模式,通过稻、鱼、虾、蟹、鳖、鳝、鳅等多品种混养,发挥各养殖品种相互促进、综合利用、快速生长的优点,达到了淡水养殖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目的。
对此,现将高效生态水产养殖应抓好的几点技术措施简述如下:一、科学套养多种模式增加效益1.稻田种养:稻田养鱼是一种种养结合,实施稻鱼、稻虾、稻蟹共生、稻鱼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养殖产量从50㎏增加到150㎏;养殖效益从1000元上升到3500元左右。
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具有增粮、增肥、增鱼、增收和节地、节肥、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优良、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
稻田养鱼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合理地改善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实现稻鱼双丰收的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鱼、蟹等养殖水面套养青虾。
一般亩套放抱卵青虾2-3kg,或放养1-2cm的虾苗1万尾,可收获成虾10-20kg,亩多增效100-2000元。
3.高效养殖乌鳢。
亩放养50-150g的乌鳢鱼种3000-5000尾;搭配放养50-150g的花白鲢150-200尾,50-100g的异育银鲫500-800尾。
可生产商品鱼1000-2000kg,亩效益5000元以上。
4.利用内塘、围栏精养河沟等养殖水面,尤其是养蟹水面,套放鳜鱼、鳖、黄颡鱼等名特优品种。
这些套养品种可摄食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水体的野杂鱼、虾,每亩仅增加50-100元的苗种费用,不再增加其它投入。
一般亩套养5-8cm的鳜鱼种20-25尾,或50-150g规格的幼鳖10-15只,或10cm以上的黄颡鱼种60-80尾。
池塘水稻与中华鳖轮作生产技术规程
DB43/T xxxx-2022池塘水稻与中华鳖轮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池塘水稻与中华鳖轮作的池塘条件、早稻栽培、鳖的养殖和生产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于我省池塘稻鳖轮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4404.1 粮食种子禾谷类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SC/T 1107 中华鳖亲鳖和苗种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DB43/T 265.1食用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优质早稻栽培技术规程DB/T 436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DB43/T 1509 池塘鱼稻轮作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池塘稻鳖轮作运用种养平衡原理,池塘上半年栽培早稻,下半年养殖中华鳖,依次轮作的生产模式。
4 池塘条件4.1 产地宜选择交通方便、地域开阔、阳光充足的池塘。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4.2 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3838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 池塘要求4.3.1 面积(0.33~0.67)hm2,池深(1.8~2.0)m。
池塘有适宜收割机行驶的机耕道。
4.3.2 底泥深(20~50)cm,底质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3.3 池底修筑环型排渍底沟,沟深(0.4~0.5 )m,沟宽(1~1.5)m,且与池外进、排水沟系相连贯,能够顺畅进排水。
每口池塘配备(1-2)个功率为2千瓦的小型潜水泵。
4.3.4 应不受旱灾、洪涝影响。
4.4 食台与晒台参照GB/T 26876的规定执行。
鱼—蟹—稻综合种养技术
鱼—蟹—稻综合种养技术摘要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将河蟹养殖引入稻田,建立鱼—蟹—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鱼;蟹;稻;综合种养1稻田的选择和改造1.1稻田的选择利用于养殖的稻田要地势平坦,保水力强,水源充足无污染,土质以壤土为宜,面积0.33~0.67hm2。
我们进行养殖试验用的稻田位于五河县武桥镇老张村,紧靠进水渠北边,东西走向,田块面积0.47hm2。
1.2稻田的改造利用原田块现有的田头沟略加改造成暂养沟,沟口宽6~10m,深1m,坡比1∶1.5,在田地的四周距埂边50cm开挖环形沟,沟宽1.5m,深0.6m;同时在田的中间开挖“十”字沟2条,沟宽、深各50cm。
暂养沟、环形沟、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10%,面积过大则会影响稻谷的产量。
田埂要加高加宽加固,内侧用玻璃钢瓦埋置围栏防逃,高60cm。
进出水口一定要有网栏设施防鱼蟹逃逸。
2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品种宜选择茎秆粗壮、不宜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
我们选用的是协优64。
3养殖品种的选择3.1鱼类养殖鱼类宜以肥水鱼或杂食性鱼为主。
我们放养的是鲢鱼夏花鱼种。
3.2河蟹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苗种,目前我们养殖的品种是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该蟹种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生产效益高。
在养殖过程中切记,不要购买辽河蟹、瓯江蟹、闽江蟹等劣质蟹种。
在选种时一是选正规的河蟹生产场家;二是选用本地自繁的品种,这样养殖才有保障。
我们在养殖投放中选用的是我县沱湖自繁自育的幼蟹。
4栽种与放养4.1栽种水稻采用薄膜覆盖育秧技术,4月25日栽插,施基肥7 500 kg/hm2,一次施足,日后不补。
在田的环沟及田间沟边侧秧苗采用密植技术,充分利用田地的边缘效应,夺取水稻高产。
4.2放养(1)鲢鱼苗于5月底投放2万尾。
鱼种经调节水温、食盐消毒,缓慢放入鱼沟。
(2)蟹种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放养的幼蟹规格应以160只/kg左右为好。
鳖、鱼混养
鳖、鱼混养鳖、鱼混养是主养鳖、套养鱼的一种养鳖方式,试验证明,鳖、鱼混养比其它混养方式效益要高出1倍甚至几倍。
以下就其动物学习性、养殖方法等简述如下。
1 混养的动物学原理鳖、鱼混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鳖与鱼的混合养殖生产。
从动物学上来看,鳖、鱼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学循环,又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鳖、鱼不仅可以共存,而且能够互相促进,且由于投资少、资金周转快,能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是高效益养殖技术的新途径,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1 鳖、鱼混养能增产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吸取水中的溶解氧,必须经常地浮到水面上吸收空气中的氧;而鱼类在水中用鳃呼吸。
因此,鳖、鱼在同一水体中,在主要生存环境因子-溶解氧上不发生矛盾,而且由于鳖经常性地“换气”活动,可使表层水与底层水的溶氧量均衡,既可防止由于水体中浮游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氧向空气中逸出,又可弥补深水层的“氧债”;既有利于鱼的代谢,又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
同时,由于鳖在池底的活动,使沉淀在池底的有机物能经常性地进行分解,即使遇到了池水缺氧,也可减轻或者避免鱼的“泛池”危险。
鳖、鱼混养池水体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其月平均值比对照的成鱼池高35%。
在鳖、鱼混养池中,因鳖的代谢所产生的氨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不利于鳖的生长发育。
但由于浮游植物对氨的大量利用,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就不易出现水质严重污染而影响鳖、鱼的生长。
鳖不会伤害健康的鱼,但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和死鱼。
因此,鳖、鱼混养还能起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减少鱼病发生的作用。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鳖、鱼混养池中鱼的成活率比单纯养鱼池中的鱼成活率高。
另外,鳖亦可捕食池塘内的蚌、螺狮等底栖动物,减少池塘内的无效消耗。
2 混养方法混养有主养商品鳖,套养商品鱼;养幼鳖、鱼苗;育后备亲鳖、套养商品鱼;主养成熟亲鳖产卵、套养鱼苗等方法,以下介绍主养商品鳖、套养商品鱼的混养模式。
2.1 混养池面积不宜过大,最好2~3亩(667平方米),池深1.5~2m,池坡3∶1,池底淤泥不宜过厚,池底平坦。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摘要】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水稻与甲鱼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以及该技术的优势,包括提高产量、减少投入成本和保护水稻生长环境。
接着探讨了该技术的关键技术、市场前景和示范效果,显示了其在养殖业中具有巨大潜力。
总结了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加了解这种先进的养殖技术,并看到其对农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水稻、共生、优势、关键技术、市场前景、示范效果、推广意义、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促进水稻与甲鱼共生的生态系统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友好的养殖方式。
传统的甲鱼养殖往往需要大量使用药物和化学添加剂,对水质和环境造成污染,而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则通过水稻与甲鱼相互配合,使得水稻秸秆和甲鱼粪便能够相互循环利用,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还可以有效改善水稻田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稻产量,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能够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发展现状方面,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技术创新,甲鱼的生长周期得到了缩短,产量和养殖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稻田与甲鱼的生态共生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水稻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和饵料,而甲鱼也起到了清理水体和肥料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有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为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稻鳖共生种养模式
巡鳧歩种养天地稻鳖共生种养模式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10153)丁德明稻鳖共生是指在一季水稻田养殖河鳖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
此模式下,稻田能为鳖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使其生长发育快;鳖可疏松土壤,吃掉部分害虫,且其代谢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
稻田养鳖每667平方米可产优质稻谷450千克以上、鳖年增重达150千克以上,综合效益好。
—、场地准备1.选定稻田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电路畅通,保水保肥性好的水田,面积以3335-6670平方米为宜。
2.开挖鳖沟在稻田两头开挖上宽2~3米、下宽1.5米、深1.5米的横沟,在田中开挖上宽1米、下宽0.5米、深1米的竖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
若条件允许,可在稻田合适位置建1~2个南北向,长5米、宽1米,高于稻田正常水位0.8米的沙滩,供鳖产卵繁殖和晒背用。
3.设置饵料台沿横沟每隔10米左右设置1个长2米、宽0.5米的饵料台。
饵料台一端放置在田硬上,另一端没入水下5~10厘米,也可作晒背台用。
4.建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g,田燮向内倾斜呈45度角,田境外侧建高出地面0.5~1米,埋入地下0.3-0.4米的水泥砖墙,顶部压沿要内伸15-20厘米。
稻田进、排水口呈对角线布局,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包扎好。
5.水草移植在鳖沟内栽植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植物,栽植面积占鳖沟面积的30%左右。
二、养殖管理1.鳖沟消奉在鳖苗放养前10-15天,以鳖沟为重点,每667平方米稻田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水泼洒消毒。
2.螺坏投放4—8月,在鳖沟内每667平方米投放活螺Wf150-200千克,以降低稻田浮游生物量,净化水体。
活螺娜用3%~5%食盐溶液浸泡3分钟后下田。
3.鳖苗放养在插秧后15天,每667平方米放养体质健壮、大小基本一致、2龄以上(50~100克)的鳖苗400-600只,以自繁自育的中华鳖为佳。
另可放养少量大规格鏈鱼苗,以净化水质。
放养前,鳖苗用3%食盐水浸泡8~ 15分钟。
广西稻田鱼鳖混养技术—全州县模式
广西稻田鱼鳖混养技术—全州县模式
荣仕屿;李文红;冯丹;王剑芳;黄章连;何金钊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24()1
【摘要】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稻田资源丰富。
为充分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团队在全州县开展稻田鱼鳖综合种养示范,根据稻田条件,优化稻田工程、水稻管理、防逃设施设置、鱼苗鳖种放养比例、投饵管理、田间巡视等综合种养技术,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供相关地区进一步推广。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荣仕屿;李文红;冯丹;王剑芳;黄章连;何金钊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岑城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平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稻田鱼鳖混养技术初探
2.稻田鱼鳖生态混养技术
3.稻田鱼鳖混养技术初探
4.广西稻田鱼鳖混养技术--三江侗族自治县模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稻田甲鱼生态养殖技术
稻田甲鱼生态养殖技术在稻田里养殖甲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
它是利用稻田的自然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水生动物资源及其它能源物质更加充分地被甲鱼所利用,并通过甲鱼的觅食活动,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达到一田(水)两用,资源共享和稻、鱼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之目的。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积极引导渔(农)民在稻田里养殖甲鱼,取得了稻、鱼双丰收的喜人成绩,受到了当地渔(农)民的欢迎。
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稻田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田埂厚实、地势平坦、保水性好、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电力配套的田块,面积以10×667㎡左右为宜,土质以粘性土壤为佳、泥层深度为15-20㎝。
二、防逃设施甲鱼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习性,具有较强的逃逸能力。
因此,防逃设施建设是稻田养殖甲鱼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田埂四周内侧,用钙塑板建防逃墙,进排水口用50目双层钢丝网封牢,以防甲鱼逃逸。
钙塑板高80㎝,埋入土下20㎝(压紧夯实),土上部分为60㎝,在钙塑板外侧每隔1.0-1.5m用一根木棍或竹篙做固定桩,将钙塑板打上孔眼,用细铁丝固定在桩上,稍向池内倾斜,四角做成圆弧形。
这种防逃墙防逃性能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且投资少,建造方法简单,是当前渔(农)民较为常用的一种防逃设施。
二、田间工程建设沿田埂四周内侧,距埂50-80㎝处开挖环形沟, 沟宽为1.5-2.0m、深为80㎝左右。
3亩以上的稻田要加挖“十”字或“井”字形田间沟,沟宽50㎝、深30㎝ , 沟沟相通,田沟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
在开挖环形沟时,应在西侧或东侧田埂内建一南北向沙滩“运动场”,供甲鱼上岸活动和晒背,另外,需在水陆交界的沟坡上搭建长方形食台,食台长度为2m、宽度为60㎝,露出水面部分为40㎝,倾斜的一侧延伸至水面以下20㎝,一般每667㎡搭建3-4个。
鱼鳖混养效益高
2018年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的示范户朱美霖实施了以鳊鱼为主养对象的鱼鳖混养模式,取得了亩均4524元的利润。
在鱼价持续低迷、鱼病频发的环境下,其养殖模式值得推广。
现将主要技术方法及投入产出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交通方便,水源充沛,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面积27.3亩,保水深度2.1米,池底淤泥厚35~40厘米。
池塘已有30年精养史,配备3千瓦增氧机2台、投饵机2台,每亩池塘配有150米2左右(含可利用的池埂)的青饲料种植地。
四周用净高70厘米的玻璃钢瓦围栏。
2.放养前准备(1)每五年左右进行一次全面清淤和池埂维修,每年冬放结束后进行不间断的局部维修,干塘后在短时间内需要放水放鱼,不具备冻晒及彻底清塘消毒的条件,一般只在局部范围内少量使用漂白粉泼洒,集中杀灭野杂鱼。
(2)加注新水:鱼种放养前池塘加注新水,保持水深1米以上。
3.鱼种、鳖种选择与放养(1)鱼种、鳖种选择:要求无伤、无病、无畸形、良种化。
(2)放养时间:鱼种放养时间为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所放鱼种(除黄颡鱼和青鱼外)均需消毒,用3%~5%食盐水加1%晶体敌百虫浸浴鱼体。
鳖种放养时间为春季,2月至4月,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浸浴消毒。
(3)规格、数量:主养品种为鳊鱼,数量约占总数量的48.6%,配养草鱼、鲫鱼、白鲢、花鲢等,约占51.4%,每亩鱼种、鳖种放养规格与数量见表1。
4.饲料投喂鱼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
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8%,青饲料投喂黑麦草和苏丹草。
塘口配套种植青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四表1放养规格与数量品种鳊鱼草鱼青鱼鲫鱼黄颡鱼白鲢规格(克/尾)5025015005020300密度(尾/亩)816151*********重量(千克/亩)40.837.87.520.42242019.1率高;二是鳖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鳖的粪便经微生物制剂分解后生成氨氮有利于水稻生长。
本次示范水稻种植采取一次施足基肥,生长过程中不施肥、不使用农药杀虫;鳖的养殖主要投喂冻鱼,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中途只使用水体消毒剂(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水质调节剂(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有益菌类)改良水质。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了稻、鱼、虾、蟹等多物种共生互利,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1、稻鱼共生模式稻鱼共生是稻田综合种养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在稻田中开挖一定比例的鱼沟、鱼溜,投放适量的鱼苗,如鲤鱼、鲫鱼、草鱼等。
鱼类在稻田中觅食害虫、杂草和浮游生物,其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
同时,鱼类的活动还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稻虾共作模式稻虾共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小龙虾。
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和腐败有机物为食,其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水稻生长期间,适当降低水位,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在水稻收割后,加深水位,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稻蟹共生模式稻蟹共生模式是在稻田中养殖河蟹。
河蟹喜欢在稻田中栖息、觅食,能够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设置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逸。
同时,要合理控制河蟹的放养密度,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稻鳅共养模式稻鳅共养是将泥鳅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模式。
泥鳅具有钻泥的习性,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氧量。
泥鳅以稻田中的昆虫、杂草和微生物为食,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
在稻田中设置一定的遮阴设施和防逃网,为泥鳅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稻田综合种养的技术要点1、稻田选择与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
在稻田改造方面,根据不同的种养模式,合理开挖鱼沟、鱼溜、环形沟等。
鱼沟一般宽 05-1 米,深 03-05 米;鱼溜的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的5%-8%,深度 08-1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5
10 5
10 2
2水方 便 、不 易受 外界 干扰 的 沟为主 沟 ,挖 深 加 崮 ,并连 接
食 台 ,宽 1 12 ~ .m,深 06 08 .- .m。
瓯 汀彩 鲤 13 ~
鱼 草鱼
13 1~ 6 ~ 3 l
3设置 好 食 台 与晒背 台 :在 稻 田 主沟 上 方设 置 鳖 食 台 . 兼 晒 背 台 3 6个 ,一 般 I 距 2 m,每 只 台 长 2 3 m,宽 - ' i f J 0 — l~15 . m,用 石 棉 瓦 、松木 板 或 竹 片 做 成 ,一 边 在 水 下 51c - 0 m,另一边离水面 5 1 c ~ 0 m,形成一个朝南向阳的坡度 。
一
32饵 料投喂 :鳖 以甲鱼配 合饲料 为主 ,可 以培 育 福寿 . 螺 、投 放小杂 鱼等 为辅 。鳖苗 放养 后 ,驯化 l 0天左 右 ,待
摄饲 正常 ,逐 步掺 投小 杂鱼 、福 寿 螺 、屠宰 场下 脚 料和 青 菜 、米 糠 等原 料 以减少 配合 饲料 用 量 。 日投 饵量 一 般掌 握 在 鳖体 重 的 4 6 - %,分 上下 午 二 次 投 喂 。 鱼 倒料 以麦 麸 、
种 鲫 鱼 l3 一 6 7 - 花白鲢 1 1~6 3 1 小 汁 夏 瓯 江彩 鲤 4 5  ̄
花 蓖 囱 小 计 56 —
34  ̄
34 —
2 0 2 5 1 5 20 l 2( 0)
1( O) 30 0
4) ( 4 0 2 0 3( l ) 2( 0)
l( 5 ) 30 5
6 0 6) ( 2 5 45 1 20 0
2( 0) 4) () f
二 、鱼 鳖 放养 和 饲 养 管理
1消毒 与施肥 :稻 田鱼鳖 放 养 7 】 以前要 进行 翻耕 . ~ 0天 平 整 曝 晒 ,用 02 02 k / .~ .5 gm3用 量 的 生 石 灰 或 5 l) m ~( g/ 用 量的漂 白粉 消 毒 ,然后 注水施足 底肥培育 水质 7天左右 , 般施发过酵有机肥 2 0 3 0 g 亩 ,无机肥 l - 0 g 亩。 0—0k/ 2k/ 5
体重 的 3 ~ 0 0 4 %。按 “ 定 ”投 饵原 则 灵 活掌 握 ,鱼 和 鳖 四 1建好 防 逃墙 :稻 出四 周用 空 心砖 堆 砌 或者 用 水泥 预 分 点投喂 ,先 喂鱼 后喂 鳖 ,确保 鳖 安静 摄 食 ,一般 以 2小 . 置板 剧 成一 层 防逃 墙 ,高 08 l .~ m,墙 顶部 安 装 “ "型 压 时 内 吃 完 为 佳 。 厂 表 1鱼鳖种 放养参 考模式 u,并 留好管 理通道 。
2 1 年 第 7期 0 1
XN 0 G U IN N C N
稻 田鱼鳖生态混养技术
张 时 祥 ’ 林 加 平 陈 瑜 。
(. 县农业局 ,浙 江永嘉 1 永嘉 2永嘉县 农 业局 ,浙 江永嘉 . 3 50 ; 2 1 0 35( ; 2 1 ( ) )
3永嘉县 陡 门 乡农技 站 ,浙 江永嘉 .
时 放养规格 不 产量模式的放养数量 ( 尾或只 ) 间 (m/ c 尾或 鳖 3 k/ 0g 亩 鳖 4 k / 0g  ̄ 鳖 5k/ 0g 亩 ( ) g只 ) 月 / 鱼 4 k/ 0 g亩 鱼 6 kf 0 g ̄ 鱼 8 k/ O g亩
4 S l 0 20 ~ 5 - 0
3 50 ) 2 10
摘 要 :稻 田是一个独特的生 态系统 ,在永嘉这个稻 田养鱼产 业大县 已充分 实践 。从稻 田选择 与设施 改建、鱼鳖放养与管 理 、水稻种 植与管理 、病 虫害防治以及 收获等各 环节 系统介 绍与分析 了其技术要点 ,并列举 了成功的参考数 据 ,以期充分开发 利用稻 田生态优势 ,发展 鱼鳖生态混养。 关键词 :稻 田 鱼鳖混养 技术 利 用稻 田开展 稻 鱼鳖 生 态混 养模 式是 在 不增 加 耕地 面 干 的情 况下 ,将 养殖业 和种植 业的 结合 ,既 充分 利用水 面 , j J 稻秸 秆 增长 逐 步 提 高 ;水 稻收 割 后 提 高 水位 到 4 ~ 0 m。 05c 山区稻 田水质 P H值 偏低 ,一般 2 ~ 0日泼 施生 石灰 一次 , 03
33鱼 病防治 :以防为主 ,苗种 放养做 好清 塘消 毒与苗 . 种体 表 消毒 。平 时除调 节 好水质 外 ,还 要经 常进 行 食 台清 洗消 毒 、药物 预 防和治 疗 。高温 季 节 ,每半 个 月左 右在 鱼 沟用 生石灰 (0 p 2 p m)和 强氯精 ( .p m)轮 换泼洒 一次 , 05 p 2鱼鳖苗 种放养 . 并结 合 中草 药防病 ,方 法是 每个 月 或者 发现 鳖 有发 病迹 象 苗 种 入 田前要 体 表 消 毒 ,一 般 用 高锰 酸 钾 浸泡 2 0分 时按 118 1 ::~ 0比例把 黄岑 、鱼 腥草 煎汤 拌饲 料投 喂 ,连 喂 ( 度 2 p m) 浓 0 p 、漂 白粉 ( 度 1 p m) 浸泡 2 浓 0p 0分钟 或 食
每次 用量 5 8 g 亩 。 -k/
提 高 经济 效益 ,又提 高 r鳖 、鱼和 稻谷 的 品质 ,迎 合 了 当 前 人们 对农产 品质 量的较 高要求 。发展稻 田鱼鳖 生态 混养 , 设 备投 资 少 ,技术 简单 ,管 理 方便 ,是 当前 水产 养殖 中值
得 推广 的新模式 。
、
稻 田 的选 择 与 建设
稻 田宜选 择 在距 离村 庄 较 远 ,环 境 幽 静 ,避 风 向 阳 , 水源 充足 ,水 质 良好 ,排灌 方 便 ,旱 涝保 收 的地 方 ,面积 2 5亩 ,以东南 向为宜 。 - 稻 田需 经过改 造
豆饼 、米糠 、鱼粉 等混 合饲 料 为主 ,投 少 量青草 、浮萍 为 辅 ,精 料 日投 饵 量 一般 掌 握在 鱼 体 重 3 5 - %,青料 为草 鱼
2设置 好鳖 鱼沟 : 田内根 据 稻 田形状 开 “ ” “ 、 . 十 、 出” “目 ” 字 型 沟 , 沟 面 积 占 稻 田 总 面 积 的 1 ~ 5 , 深 0 1% (2 m~ .m,宽 06 08 ) 5 03 . .~ .m。选一 条光照好 、通风 好 、进排
品种
鳖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