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一、研究社会的不同方式
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2、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画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1、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指的是采用自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
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
A、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研究方式。
B、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1、社会调查的分类
a、收集资料的方法:自填问卷和结构访问
b、调查研究目的:描述性和解释性
c、调查研究时序: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d、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生化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
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四、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1、普遍调查概念和方式
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逐个进行调查。
方式:a、统计报表b、直接登记
2普查的特点
A、工作量大、费事、费力、费钱
B、高度集中的组织和统一的安排
C、调查项目不能多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优点:a、节省时间、人力、财力b、迅速获得资料c、详细收集信息d、范围广泛
e、准确性高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一、调查课题的类型
1、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
2、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
二、选题的重要性
1、决定调查的方向
2、体现调查的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力、社会经历经验等)
3、制约调查的过程
4、影响调查的质量
三、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
2、创造性(独到、新颖)
3、可行性
4、合适性
四、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3、从现有的文献寻找(A、在阅读文献时,带着审视、提问、评论的眼光,不要过于恭敬、崇拜。
B、进行广泛的联想)
五、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化抽象为具体,化宏大为细微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六、文献查阅与选题
1、文献查阅的作用
A、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接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
B、提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查阅文献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查找相关文献(相关的著作、论文、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
对文献进行选择(柑橘文献的相似性、发表的时间(近)、研究者在领域的权威)、
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每项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
3、文献综述
第二章调查设计
一、明确调查的目的
1、描述性调查
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的分布状况,要求系统性和全面性。
结果可以反映总体水平和趋势。
(人口普查)
注意方面:描述的全面性、描述的概括性。
2、解释性调查
解释现象的原因,比描述性更严谨、针对性更强。
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二、确定分析单位(被描述的对象)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
1、层次谬误:又称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是一种与分析单位有关的错误。
他
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三、设计抽样方案
1、调查对象(个体)、研究对象(分析单位)与抽样对象
调查对象:指的是我们在调查中访问的对象。
抽样对象:也称抽样单位,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所采用的对象或单位。
2、抽样设计
A、明确调查的对象和总体,并根据总体的结构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资源、条件等因素选择
和决定合适的抽样方法。
B、决定样本的规模
四、设计收集资料的工具和方法
1、基本变量确定及操作化
2、设计调查问卷
3、设计资料的收集方法
五、制定实施方案
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调查的内容
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说明调查的的理论假设
5、说明调查方案
6、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7、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第三章抽样
一、抽样的意义及作用
1、抽样的概念
A、总体:构成所有元素的集合
B、样本:从总体按一定的方式抽出一部分的元素的集合。
C、抽样
D、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元素有时相同、
有时又不同。
E、抽样框:又称抽样范围。
F、参数值:又成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
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总体某一变量的平均数。
需要说明的是,参数值只有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
G、统计值:也成样本值,他是相应参数值的估计量。
H、置信水平:又称置信度,他只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
反映的
是抽样的可靠度。
I、置信区间:误差范围
2、抽样的作用
3、抽样的类型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二、概率不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一般程序:1、界定总体
3、制定抽样框
4、决定抽样方案
5、实际抽样样本
6、评估样本质量
三、概率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随机数表)
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
他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在计算出某
种间隔,然后按着以固定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K(抽样间隔)=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职业或
地域等)划分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在各种类型中抽取一个子样本,合起来组成总体的样本。
4、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若干个小群体的所有元素
构成的调查的样本的方法。
,与其它抽样方法最大差别,他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元素,而是成群的元素。
5、多样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
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适合于范围大、总体对象多的社会调查。
在同等条件减少多段抽样的误差方法: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6、PPS抽样:叫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设的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被同
样机会抽到的概率。
每一个元素被抽到的概率=所抽取的群数*群的规模/总体规模*平均每个群中所抽取的元素/群的规模
7、户内抽样:Kish选择法(67页)
四、非概率抽样方法
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
(街头拦人)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或目的抽样,根据研究者的主观选择决定。
3、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
研究者要就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各种因
素对总体分类,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法去选择调查对象。
第四章测量
一、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测量的四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2、测量的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特征或属性
3、测量法测,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二、测量的层次
1、定类测量
也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属于”或“不属于”(或者“等于”与“不等于”),定类测量有两种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2、定序测量
也成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
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等级及次序。
他的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比定类测量高一层次。
3、定距测量
也称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
他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定距测量所测出来的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0不具备有数学意义。
(例如:温度0度)
4、定比测量
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
可以进行加减和乘除运算。
还具有绝对的0点(有实际意义的0点)。
三、操作化
1、概念、变量和指标
a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b 变量: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得概念,则叫做常量。
要求:构成变量的各个值必须是穷尽。
(即每个被调查者情况都应能归于的某个取值中)。
构成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诉的。
(即每个调查者的情况仅属于一个取值)
c 指标:现象的概念或变量的测量工具,实质是现象属性的差别的标志。
四、量表
1、总加量表
也称总和量表或总和评量,他是有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分别计分,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该回答者在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的得分。
2、李克特量表
是总价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
分为五类,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或者“赞成、比较赞成、无所谓、比较反对、反对。
分辨力的计算方法:先根据受测对象全体的总分排序,然后总分最低的25%的人和取出总分最高的25%的人,并计算这两部分人在这每一条陈述上的平均分,将两个平均分相减,所得出就是这一条陈述的分辨力系数。
3、语义差异量表
也称语义分化表。
主要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语义差异表的形式是又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相容词组成,每一对反义词中间分为7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分数从左到右分别为7、6、5、4、3、2、1,也可以计为+3、+2、+1、0、-1、-2、-3.
语义差异表所采用的数对形容词能够考察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感觉和态度的各种要素或各种维度。
五、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
即可靠新,它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事物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的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就是说一致性或稳定性。
大部分指标都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具体类型分为3种:
A、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
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
缺点是容易受到时间的限制。
B、复本信度:就是同一对象同时接受两个相同的复本测量。
复本: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
该一致。
C、折本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
着两组之间分数的相关系数。
2、效度
也称为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
三种类型:
1、表面效度: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
合性和逻辑性相符性。
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2、准确效度:也成为实用效度、预测效度、共变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
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做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来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效果,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确效度。
3、建构效度:建构效度涉及一个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评价和选择的标准是:确实在准确度和一致性上程度更高的方法和指标,就越是好的测量方法,就越是高质量的测量指标。
4、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A、有效度的测量一定是有信度的测量
B、有新都的测量既可以是有效度的,也可以是无效度的。
C、无信度的测量一定是无效度的
第五章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1问卷的类型: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2、问卷的一般结构
1、封面信,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
首先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其次,要说明调查的大致
内容。
再次,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
最后,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2、指导语,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3、问题及答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4、编码及其它资料,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5、还有在封面印上访问者姓名、访问日期、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地等有关资料。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1、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自然要考虑调查者的需要,多从回答者的角度考虑,尽量为他们填答问卷提供方便,减少困难和麻烦。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a主观上的障碍(没有兴趣,有顾虑等)
b客观上的障碍(理解能力的限制)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
2、调查内容
3、样本的信息
4、问卷的使用方式(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1、探索性工作
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情况,通过交谈,常常可以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出现许多含糊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设计初步符合客观实际的答案来
2、设计问卷初稿(111页)
一是卡片法,二是框架法。
3、试用
一种是客观检验法,另一种叫主观评价法
A、客观检验法检查和分析的方面有:
1、回收率。
如果回收率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上有较大的问题。
2、有效回收率,及扣除各种废卷的回收率。
3、填写错误。
有两类,一类是答非所问,另一类是填答方式错误。
4、填答不完全。
有两种形式,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
后面部分都未回答。
B、主观评价法:送给该领域研究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直接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
4、修改定稿并印制
四、题型及答案的设计(113页)
1、问题的形式
○1填空式
○2二项选择式
只有是和不是(或者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根据回答者情况选择其一
○3多项单选式
○4多项限选式
○5多项排序式
○6多项任选式
○7矩阵式
○8表格式
○9混合式(开放式和封闭式一起)
2、答案的设计
穷尽性和互斥性
五、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117页)
1、问题的语言尽量简单
2、问题的陈述尽可能短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要用否定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着急接询问感性问题
六、问题的数量与顺序(118页)
1、问题的数量
一般来说,问题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20分钟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30分钟。
2、问题的顺序
A、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复杂的放在后面
B、不能够引起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C、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
D、一般先为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E、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F、若有开放是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3、相倚问题
指的是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有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
前一个问题称为”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则称作”相依问题“
七、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122页)
1、概念抽象
有时由于研究者对概念或变量的操作化不够
2、问题含糊
指的是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者问题有歧义
3、问题带有倾向性(中立、客观)
4、问题提法不妥
5、问题有多种含义
即在一个问题不能同时询问几个不同的事情
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7、语言的毛病(通俗易懂,语言通顺)
第六章资料收集
一、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与特点(129页)
1、资料收集方法的分类
A、自填式问卷法
B、结构访问法
2、自填问卷法语结构访问法的不同特点
1、自填问卷法
优点:a、更加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b、具有更好的匿名性
c、可以避免人为误差
缺点:要求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2、结构访问法
优点:a、对被调查的文化水平没有要求,适用的范围更广
b、质量往往比较高
缺点:费事、费力、费钱
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二、自填问卷法(130页)
1、个别发送法(比较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调查范围受到限制)
2、邮寄调查法(特别省事、省力、省钱;不受地域限制;需要调查者的地址和姓名,回收
率难以保证)
3、集中填答法(比个别发送法更为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比邮寄填答法更能保证问卷填
答的回收率和质量;样本根本不可能集中,团体压力或相互作用)
4、网络调查法(方便快捷、节省费用;只限于上网对象)
三、结构访问法(137页)
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方法。
1、当面访问
基本做法:研究者选择和培训一组访问员,有这组调查员携带访问问卷分别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要求,与选择的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和交谈,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
要求:在访问中,调查员严格依据调查问卷提出问题,并严格按照问卷中的问题顺序来提问;调查员不能随意改变问题的顺序和提法,也不能对问题随意的作出解释。
答案的记录也完全按问卷的要求和规定进行。
优点:
1、能够对调查过程加以控制,可靠度高。
2、回收率高
3、可以对调查资料的质量加以评估
缺点:
1、费用高
2、时间长
3、调查的范围和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
2、电话访问
是指调查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被调查者联系,并在电话中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访问的方法。
优点:
1、十分迅速
2、十分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监督和控制
缺点:
1、被调查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困难
2、调查的时间不能太长
3、调查的拒访率比较高
结构访问的原则
1、完全按照题目提问
2、适当的追问
3、完整记录答案
4、保持立场中立
5、训练被访者
四、资料收集要点提示(140页)
1、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
2、第一印象
3、进门和开场白
标准: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亲和力强
4、接触被调查者之前的准备
进行调查访问前,要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基本特征、调查访问的程序要求、调查问卷的内容等等,有可能明确的认识。
准备好所用的问卷(和纪念品)外,调查员应随身携带个人身份的有关证件和标志。
5、提问
开始访问是一种艺术,全部资料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员在这方面的表现。
可以先谈谈调查对象比较熟悉的事情、以消除拘束感。
五、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145页)
1、调查员的一般条件
一是诚实认真、二是兴趣与能力、三是勤奋负责、四是谦虚耐心
六、调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148页)
1、合理组建调查队伍
2、建立监督和管理的办法及规定
3、实地抽样的管理和监控
4、实地访问的管理和监控
5、问卷回收和实地审核的管理与监控
第十二章撰写调查报告(231页)
一、调查研究报告及其类型
1、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
学术性调查报告则以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于对社会想象的理论探讨
应用性调查报告中往往更强调对调查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
2、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报告
3、综合性调查报告与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多用于反映某一个方面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个方面的内容。
4、(数据)定量研究报告与定性(文字)研究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232页)
1、确定主题
2、拟定提纲(理清思路、明确调查报告内容,安排好调查报告的总体结构)
3、选择材料(调查资料往往都与调查主题有关。
并非所有的调查资料都能成为撰写调查报
告时所用的材料)
4、撰写调查报告
三、应用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234页)
1、标题
生动、明确、针对性强
(1)陈述式。
缺点:千遍一律,太一般化,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术性报告用得比较多。
(2)结论式。
即用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警句、格言、判断句等做标题。
优点:具有针对性强、且十分醒目。
缺点:不够活泼,且理论色彩较浓。
学术性调查报告用得比较
多。
(3)问题式。
优点: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双标题式。
主标题和副标题。
2、导言部分(简要介绍整个调查的有关背景)
最主要的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1)直述式。
(2)悬念式。
(3)结论式。
3、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
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正式容纳大量材料和结果的部分。
(1)纵向结构式。
时间顺序
(2)横向结构式。
内容顺序
(3)纵横结合式。
4、结尾部分
语言精练、陈述明确,看法和观点。
四、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236页)
1、导言部分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
对自己研究的介绍
2、文献回顾部分(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在已有的研究及其结果进行总数和评论
3、方法部分
(1)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
(2)有关调查对象的介绍
(3)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4)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
(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4、结果与分析部分
原则:先总体,后个体;先一般,后具体。
分析、加工、提炼资料和证据。
可以适当用图表
5、小结与讨论部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6、摘要(是一种简明扼要的小结,通常不超过200字)
7、
8、参考文献
9、附录
五、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250页)
1、行文要则
A、
B、用简单平时的语言写作
C、
D、陈述事情要求客观,避免使用主观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句。
尽量不用第一人称,笔者认
为;作者发现;这一结果表明;
2、
3、引用与注释
引用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引用别人的原话、原文时,要用引号引起来,在作上记号注明;二是只援引别人的观点、结论但并非别人的原话、原文时,则不用引号,只需在其后作上记号注明即可。
注释的形式:夹注、脚注和尾注。
调查报告常见问题
1、
2、标题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3、
4、没有明确的主题
5、议论太多,喧宾夺主,缺乏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