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的制备与应用.ppt
合集下载
《单克隆抗体》课件
![《单克隆抗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8184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7.png)
05
单克隆抗体的未来发展
新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单克 隆抗体的研发将更加活跃,以满足更 多治疗需求。
详细描述
新型单克隆抗体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手段进行设计和 优化,以改善其疗效、降低副作用和 降低生产成本。
单克隆抗体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将与其他治疗手段和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有效的疾病治疗和诊断 。
03
类型
IgG、IgM、IgA等。
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发展历程
1901年
Ehrlich提出“侧链学说”,认为抗体是 由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
1986年
FDA批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 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1975年
Kohler和Milstein首次成功制备出单克隆 抗体。
2014年
FDA批准第一个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 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物治疗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可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 疾病。
VS
详细描述
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免疫系统中 的特定分子,单克隆抗体能够发挥抗癌作 用。例如,针对某些癌症的单克隆抗体药 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在自身免 疫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也具有良好疗效 ,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缓解单克隆抗体的概述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实例 • 单克隆抗体的未来发展
01
单克隆抗体的概述
单克隆抗体的定义
01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具有 高度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抗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课件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fbbf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5.png)
抗体技术的挑战
抗体生产成本高
01
由于抗体的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细胞培养和纯化过程,因此
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抗体的广泛应用。
抗体特异性问题
02
抗体的特异性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抗体的
特异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抗体稳定性不足
03
一些抗体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影响其应用效果。
抗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生物制药
药物研发
抗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用于药 物的定向输送,提高药物的疗效
和降低副作用。
免疫检测试剂
抗体可以用于制备免疫检测试剂,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等,用于检测生物体内
的物质。
单克隆抗体药物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 体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低毒 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 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应用生物化学-抗体技术PPT 课件
• 引言 • 抗体的产生与种类 • 抗体技术的原理与流程 • 抗体技术的应用实例 • 抗体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抗体的定义与特性
抗体
指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能够特异识别并结合抗原,发挥 免疫效应。
特性
高度特异性、结合力强、种类多 样。
抗体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19世纪末发现抗体以来,抗体技 术不断发展,经历了免疫学、单克隆 抗体技术、基因工程抗体等阶段。
发展
目前抗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 、诊断、治疗等领域,为人类健康和 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生物医药
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 和治疗,如肿瘤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
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幻灯片PPT
![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24dda0a8956bec0875e3c5.png)
➢由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针 对同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高度均质。
➢由同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 同异质的抗体组成,是针对 抗原的单一决定簇抗体。
➢单抗纯度高,专一性强、重 复性好。无披次差异。
➢易于标准化。
➢能保证无限量供应。
免疫血清
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简称多抗。
➢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剂中生长
➢能无限地快速增殖 ➢既不合成轻链又不合成重链
HAT
小鼠脾细胞 (B-Cell ):
✓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无法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脾细胞-SP2/O融合细胞:
➢HGPRT+,能在HAT选择培养剂中生长 ➢能无限地快速增殖 ➢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幻 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单克隆技术的原理
骨髓瘤细胞 (SP2/O-Ag14 ):
➢丧失合成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 移酶(hypoxanthine guanos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HGPRT-)
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纯化; 细胞生物学——组织定位; 分子病毒学——结构分析; 特定生物分子的功能研究;
➢由同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 同异质的抗体组成,是针对 抗原的单一决定簇抗体。
➢单抗纯度高,专一性强、重 复性好。无披次差异。
➢易于标准化。
➢能保证无限量供应。
免疫血清
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简称多抗。
➢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剂中生长
➢能无限地快速增殖 ➢既不合成轻链又不合成重链
HAT
小鼠脾细胞 (B-Cell ):
✓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无法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脾细胞-SP2/O融合细胞:
➢HGPRT+,能在HAT选择培养剂中生长 ➢能无限地快速增殖 ➢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幻 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Fish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单克隆技术的原理
骨髓瘤细胞 (SP2/O-Ag14 ):
➢丧失合成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 移酶(hypoxanthine guanos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HGPRT-)
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纯化; 细胞生物学——组织定位; 分子病毒学——结构分析; 特定生物分子的功能研究;
《抗体制备技术》课件
![《抗体制备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48db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6.png)
解决方案
采用适当的免疫佐剂和免疫方式,如 使用特定的抗原组合、多次免疫和改 变免疫途径等,以提高免疫反应的效 果。
高亲和力抗体的制备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高亲和力抗体的制备需要经过多轮筛 选和优化,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
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通过 改造B淋巴细胞或使用噬菌体展示技 术等手段,快速筛选出高亲和力抗体 ,提高制备效率。
缺点是技术难度较高,需要专业的基因工程知识和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
0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 利用噬菌体展示抗体库 来筛选单克隆抗体的技
术。
02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 便、筛选效率高,可用 于制备治疗和诊断用的
单克隆抗体。
03
缺点是抗体库的构建需 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且 筛选到的抗体亲和力可
能较低。
蛋白质转导技术
数。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03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荧光信号的变化,测定亲和
力。
抗体特异性鉴定
抗原竞争试验
免疫荧光染色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竞争性抗原,观 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变化,确定抗体 的特异性。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对细 胞或组织进行荧光染色,观察抗原的 表达和分布,确定抗体的特异性。
噬菌体展示技术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能与目标抗原结合的抗体片段。
转基因抗体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体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表达并筛选 出具有所需特性的抗体。
抗体亲和力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通过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信号变化,计算出抗体的亲和力
常数。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02
采用适当的免疫佐剂和免疫方式,如 使用特定的抗原组合、多次免疫和改 变免疫途径等,以提高免疫反应的效 果。
高亲和力抗体的制备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高亲和力抗体的制备需要经过多轮筛 选和优化,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
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通过 改造B淋巴细胞或使用噬菌体展示技 术等手段,快速筛选出高亲和力抗体 ,提高制备效率。
缺点是技术难度较高,需要专业的基因工程知识和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
0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 利用噬菌体展示抗体库 来筛选单克隆抗体的技
术。
02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 便、筛选效率高,可用 于制备治疗和诊断用的
单克隆抗体。
03
缺点是抗体库的构建需 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且 筛选到的抗体亲和力可
能较低。
蛋白质转导技术
数。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03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荧光信号的变化,测定亲和
力。
抗体特异性鉴定
抗原竞争试验
免疫荧光染色
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竞争性抗原,观 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变化,确定抗体 的特异性。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对细 胞或组织进行荧光染色,观察抗原的 表达和分布,确定抗体的特异性。
噬菌体展示技术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能与目标抗原结合的抗体片段。
转基因抗体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体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表达并筛选 出具有所需特性的抗体。
抗体亲和力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通过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信号变化,计算出抗体的亲和力
常数。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02
抗体制备课件
![抗体制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7da3fa3169a4517723a3f1.png)
9
根据半抗原拥有的化学基团不同,连接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带游离氨基或羧基以及二种基团皆有的半抗原: 羧基可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法与载体氨基 形成稳定的肽键,带氨基的半抗原则可与载体 羧基缩合。 ②带有羟基、酮基、醛基的半抗原:不能直接与 载体连接,需要用化学方法如琥珀酸酐法、O(羧甲基)羟胺法等方法将之转变为带有羧基 的半抗原衍生物后才能与载体连接。 ③带有酚基的半抗原,可用一氯醋酸钠法或重氮 化的对氨基苯甲酸法,生成带有羧基的半抗原 衍生物。
是一类良好的载体,常用的有多聚赖氨酸。 (3)大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羧甲
基纤维素(CMC)等皆可与半抗原结合,加入福氏完 全佐剂可诱导动物产生良好的抗体。
8
2.连接方法
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吸附法将载体与半抗原连接,其
原理是通过电荷和微孔来吸半抗原,吸附载体主 要有PVP和CMC等; 化学法是利用某些功能基团把半抗原连接到白质 类或多肽类聚合物载体上。不同的半抗原应选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连接。
29
载体
SPA IgG 杂质
再生
载体 洗脱
图4 亲和层析纯化IgG基本过程示意图
30
四、免疫血清的鉴定 1. 效价的测定:颗粒性抗原可采用凝集试验,可溶性抗
原常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ELISA等方法。 2. 特异性的鉴定:抗体特异性鉴定常用双向免疫扩散法、
免疫电泳法。
31
3. 纯度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可采用SDS-聚丙酰胺 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扩散试验、免疫电泳 等方法。IgG含有重链和轻链,纯IgG的SDS-PAGE 结果应有两条蛋白电泳带(分子量约53kD和22kD), 若出现多条电泳带则表明制备的抗体混有杂蛋白,需 进一步纯化。
根据半抗原拥有的化学基团不同,连接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带游离氨基或羧基以及二种基团皆有的半抗原: 羧基可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法与载体氨基 形成稳定的肽键,带氨基的半抗原则可与载体 羧基缩合。 ②带有羟基、酮基、醛基的半抗原:不能直接与 载体连接,需要用化学方法如琥珀酸酐法、O(羧甲基)羟胺法等方法将之转变为带有羧基 的半抗原衍生物后才能与载体连接。 ③带有酚基的半抗原,可用一氯醋酸钠法或重氮 化的对氨基苯甲酸法,生成带有羧基的半抗原 衍生物。
是一类良好的载体,常用的有多聚赖氨酸。 (3)大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羧甲
基纤维素(CMC)等皆可与半抗原结合,加入福氏完 全佐剂可诱导动物产生良好的抗体。
8
2.连接方法
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吸附法将载体与半抗原连接,其
原理是通过电荷和微孔来吸半抗原,吸附载体主 要有PVP和CMC等; 化学法是利用某些功能基团把半抗原连接到白质 类或多肽类聚合物载体上。不同的半抗原应选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连接。
29
载体
SPA IgG 杂质
再生
载体 洗脱
图4 亲和层析纯化IgG基本过程示意图
30
四、免疫血清的鉴定 1. 效价的测定:颗粒性抗原可采用凝集试验,可溶性抗
原常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ELISA等方法。 2. 特异性的鉴定:抗体特异性鉴定常用双向免疫扩散法、
免疫电泳法。
31
3. 纯度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可采用SDS-聚丙酰胺 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扩散试验、免疫电泳 等方法。IgG含有重链和轻链,纯IgG的SDS-PAGE 结果应有两条蛋白电泳带(分子量约53kD和22kD), 若出现多条电泳带则表明制备的抗体混有杂蛋白,需 进一步纯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9c7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8.png)
阳性细胞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应用
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如利用同位素标记的 单克隆抗体,可定位诊 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2)运载药物
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
ADC的抗体和药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药物发挥治疗效应,如杀伤靶细胞。
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方案: 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能产生抗体)(能大量增殖)
融合细胞
(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米尔斯坦
科勒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探究一
小组合作利用太空泥模拟细胞融合的过程(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
随机融合后培养基中细胞的类 型有哪些?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探究二
已知细胞分裂过程中,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喋 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不能分裂增殖,其本 身也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 鼠骨髓瘤细胞中只有D途径,没有S途径,但 可以在体外无限增殖,如果它的D途径被阻断的话,它会因为不能合成 DNA而死亡。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3)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实例: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针对 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是第 一个被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单抗。进 入人体后能通过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 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抗体与 CD20分子结合引起的直接效应,抑制细胞 生长,改变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等方式杀死 淋巴瘤细胞。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传统抗体制备方法及缺陷 (1)方法: 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
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2)缺点: 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单克隆抗体制备》课件
![《单克隆抗体制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753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f.pn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1
免疫原选择
选择合适的免疫原,如细胞、蛋白或多肽。
2
免疫动物免疫
将免疫原注射到小鼠或其他动物中,激发其产生抗体。
3
融合细胞制备
将免疫细胞与癌细胞融细胞与癌细胞融合, 形成杂交瘤细胞,从而制备 出单克隆抗体。
重链变异法
通过重链基因的变异和筛选, 获得带有特定抗原亲和性的 单克隆抗体。
转基因动物法
通过将人类抗体基因转入小 鼠等动物,使其产生人类单 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应用
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 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
单克隆抗体制备与疾病治疗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靶向特定抗原或信号通路来抑制疾病的发展,为患 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单克隆抗体制备
欢迎来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制备流程、方法、应用、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以及制备过程中的挑战。让我 们一起开始探索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吧!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由一种单一的抗体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具有高度专一性和 亲和性。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挑战
• 免疫原选择的挑战 • 克隆纯化的困难 • 制备时间和成本的考虑
结论和总结
单克隆抗体制备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它为研究和治疗领域提供了丰富 的工具和机会。通过深入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 地应对疾病挑战,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单克隆抗体技术讲解PPT课件
![单克隆抗体技术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72abdaaa00b52acfc7cadf.png)
8
局限性 : (1)固有的亲和性和局限的生物活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 围 (2)反应强度不如多克隆抗体 (3)制备技术复杂、费时费工、价格较高
9
三、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1.检验医学诊断
(1)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试纸
(2)肿瘤抗原的检测
(3)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 (4)激素测定:早孕检测试纸、女性排卵检测试纸 (5)细胞因子的测定 (6)其他:吗啡类毒品检测试纸等
抗体工程制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制备原理, 制备方法及基本过程 熟悉: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2
主要内容
1.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2.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 3.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
没有单克隆抗体前人类所遇见的问题
银屑病
手口足病
陷细胞可以在此培养基中生存。是常用的骨髓杂交瘤细胞选择性培
养对筛选方法的要求: 多——大量样品一次检测; 快——迅速取得检测结果; 准——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灵——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常用筛选方法: ELISA、IFA等
15
6. 克隆化过程
方法:有限稀释法 克隆建立的标准:连续两次以上100%阳性孔 饲养细胞:同品系小鼠腹腔、胸腺、脾细胞
2.蛋白质的提纯
3.肿瘤的导向治疗和放射免疫显像技术
10
四、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致敏淋巴细胞的准备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细胞融合 选择性培养 抗体分泌细胞的筛选 克隆化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制取
11
1.致敏淋巴细胞的准备
动物选择:品系、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抗原接种:方式—体内、体外 剂量—0.5-100g 次数—视抗原而定 间隔—视抗原而定 佐剂—视抗原而定 收集时间:末次接种后72 h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ppt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ede3ac2e3f5727a4e962b9.png)
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结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 的、只作用于一个特定抗原表位的均一抗体。
动物免疫 细胞融合 HAT选择性培养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克隆化培养
建系与冻存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谢 谢!
Balb/c 6-8周龄
3天
免疫脾细胞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细胞融合
免疫脾细胞
+
PEG
SP2/0
骨髓瘤细胞(HGPRT-/TK-)
几种细胞类型? ?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选择性培养:HAT培养基
HGPRT-/ TK- 不能生长
死亡
HGPRT+, TK+ 能够长期生长
生长繁殖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由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作 用于一个特定抗原表位的均一抗体。
三个“一”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原理
致敏的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动物免疫
1 23
采用与骨髓瘤细胞系来源相同的品系动物。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杂交瘤细胞的建系与冻存
1、连续两次克隆化阳性率达100%; 2、体外连续传代三个月以上仍能稳定分泌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体外培养法(产量10-100μg/ml)
单克隆抗体制备
制备流程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动物体内诱生法 (产量3-10mg/ml)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抗体制备过程PPT课件
![抗体制备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0df5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8.png)
背部皮下,每处注射0.2 ml, 共2~4点。待肿瘤到达一定大小后(一般10~20天
)那么可采血,从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含量可到达1-10mg/ml。但采血量有
限。
+
② 腹水的制备 常规是先腹腔注射0.5mlPristane(降植烷)或液体石腊于
BaLb/c鼠,1~2周后腹腔注射1×106个杂交瘤细胞,接种细胞7~10天后可
+ 1. 有限稀释法的程序
+
① 制备饲养细胞悬液(同融合前准备)
+
② 阳性孔细胞的计数,并调细胞数在1~5×103/ml
+
③ 取130个细胞放入含饲养细胞完全培养液,即20个细胞/ml,100μl
/孔加A、B、C三排为每孔2个细胞。余下细胞悬液补加含饲养细胞的完全培
养液,细胞数为10个/ml,100μl/孔加D、E、F三排,为每孔1个细胞。余下
备的,与其它抗原无交叉反响性。与其它常规免疫 血清相比,单抗的特异性高、效价高、质地均一, 便于精制浓缩,应用单抗可以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同时,他又可作为提纯抗原、制备疫 苗、生产生物制剂和用于根底研究的重要手段。
+ 3 .生产简单,易于标准化 + 一旦选育成功一株高效价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
料离心管内用不完全培养液洗1次,1200rpm,8分钟。
+
(4) 弃上清,用滴管吸净残留液体,以免影响PEG的浓度。
+
(5)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使细胞沉淀略加松动。
+
(6) 在室温下融合可先以预热40℃:
+
① 30秒内参加预热的1ml45%PEG(Merek,分子量4000)含5%DMSO,边加
单克隆抗体制备(共44张PPT)
![单克隆抗体制备(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65e8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8.pn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
亲本细胞的选择与制备
骨髓瘤细胞 (NS-1)
骨髓瘤细胞需定期用
细胞株稳定,易传代培养;
细胞株本身不产生Ig
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 转换酶 缺陷株
(hypoxanthine-guanine phos phoribosyl transferase ,HGPRT)
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是NS-1 和SP2/0细胞株
PEG可导致细胞膜上 脂类物质的物理结构 重排,使细胞膜容易 打开而有助于细胞融 合。
常见的几种融合形式
细胞DNA合成途经
HAT选择培养基
三种关键成分:
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
氨基蝶呤(aminopterin,A)
胸腺嘧啶(thymidine ,T)
◆是根据细胞内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 生物合成途径设计的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
因此在传统抗血清中,都含有许多种不同的抗体,分别针对这些不同的eptope。
每 mL 含有100 个 但除非抗原来源困难或有其它目的,我们仍采用传统方法,因免疫反应的启动机制非常复杂,生物整体的免疫反应是最可靠的。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和应用
细胞,若只要取一个 试采血 确定有抗体产生后,即可取出 脾脏以收集脾脏细胞(大多为B 细胞) 与骨髓瘤细胞进行 细胞融合。
2)体外增量培养法: 把杂交瘤细胞在大型培养槽 中培养,收集培养液上清即得抗体,但每 mL 只得 约数 mg,浓度较腹水稀约一千倍。最近有一种细 胞培养瓶,可产生如腹水般浓度的上清,但价格极 为昂贵 (IBS Integra Bioscience: Integra Celline)。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种抗体;因此在传统抗血清中, 都含有许多种不同的抗体,分
《单克隆抗体应用》课件
![《单克隆抗体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afd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a.png)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由于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与特 定的抗原结合。此外,由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是高度控制的,因此其质量和 性能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02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领域
生物医学研究
抗体标记技术
利用单克隆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结 合特性,对生物样本中的抗原进 行标记,用于检测、定位和追踪 抗原的表达和分布。
利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免疫细胞对肿瘤进行攻击,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
03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肿瘤免疫治疗
利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肿瘤免疫治 疗的靶点,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
疗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 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单克隆 抗体可以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症 状。
《单克隆抗体应用》ppt课件
CONTENTS
• 单克隆抗体的基础知识 •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领域 •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单克隆抗体的挑战与前景 • 单克隆抗体的未来展望
01
单克隆抗体的基础知识
单克隆抗体的定义
总结词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
详细描述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这种细胞是由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 合而成。这种杂交瘤细胞能够大量繁殖,并且只产生一种类型的抗体。
免疫疗法
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免疫疗法结合,通过调节免疫 反应来增强抗肿瘤效果。
基因治疗
通过将基因导入单克隆抗体,可以实现更精确的 靶向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详细介绍抗体的生产制备ppt课件
![详细介绍抗体的生产制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cb8c0d580216fc700afd87.png)
20年10月9日14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离心分离法离心力和物质沉降系数的差别操作简单分辨率低蛋白质分离盐析法盐析作用操作简单成本低重复性较好分辨率低纯化倍蛋白质的分级沉淀凝胶层析法分子筛的排阻作用分辨力强不引起蛋白质变性成本高分子质量有差别的可溶性物质离子交换法离子基团的交换作分辨力强分离量大费时间酸碱用量可电离的生化物质亲和层析法分离物与配体间的亲和作用分辨力很强一种配体只分离一类物质局限性物质的带电性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辨率高成本高生物分子的分离定性定量纯化抗原的鉴定20年10月9日15含量测定
③人工合成佐剂: 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双链多聚腺苷 酸:尿苷酸(poly A:U);
④油剂:如弗氏完全佐剂、花生油乳剂等;
⑤纳米佐剂
5/6/2019
18
应用最多的是弗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 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卡介苗 弗氏佐剂:抗原=1:1 乳化成“油包水”乳液
常用载体:蛋白质类如: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清蛋白、兔血清清蛋白 等。多肽聚合物:如多聚Lys(赖氨酸)
大分子聚合物:如羟甲基纤维素;
半抗原-载体连接方法:常用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吸附的载体有羟甲基纤维素等,其借助电荷和微孔吸附半抗原;
化学法则是利用某些功能基团把半抗原连接到载体上。
5/6/2019
(2)细胞破碎:提取细胞可溶性抗原,需将细胞破碎,常用方法有冷热交替 法、超声破碎法,反复冻融法、自溶法和酶处理法等。
5/6/2019
10
(3)蛋白提纯
① 超速离心法:常用密度梯度介质有蔗糖、甘油;
② 选择性沉淀法(盐析沉淀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理化 特性的差异,采用各种沉淀剂或改变某些条件促使蛋白质抗 原成分沉淀,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如选用33~50%饱和度 的硫酸胺收集沉淀物;
③人工合成佐剂: 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双链多聚腺苷 酸:尿苷酸(poly A:U);
④油剂:如弗氏完全佐剂、花生油乳剂等;
⑤纳米佐剂
5/6/2019
18
应用最多的是弗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 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卡介苗 弗氏佐剂:抗原=1:1 乳化成“油包水”乳液
常用载体:蛋白质类如: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清蛋白、兔血清清蛋白 等。多肽聚合物:如多聚Lys(赖氨酸)
大分子聚合物:如羟甲基纤维素;
半抗原-载体连接方法:常用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吸附的载体有羟甲基纤维素等,其借助电荷和微孔吸附半抗原;
化学法则是利用某些功能基团把半抗原连接到载体上。
5/6/2019
(2)细胞破碎:提取细胞可溶性抗原,需将细胞破碎,常用方法有冷热交替 法、超声破碎法,反复冻融法、自溶法和酶处理法等。
5/6/2019
10
(3)蛋白提纯
① 超速离心法:常用密度梯度介质有蔗糖、甘油;
② 选择性沉淀法(盐析沉淀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理化 特性的差异,采用各种沉淀剂或改变某些条件促使蛋白质抗 原成分沉淀,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如选用33~50%饱和度 的硫酸胺收集沉淀物;
《基因工程抗体》课件
![《基因工程抗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1b29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2.png)
抗体药物长效化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进抗体的稳定性、半衰期等特性,实 现抗体药物的长效化,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基因工程抗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抗体的免疫原性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以降低免疫 原性,提高安全性。
生产成本
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可及 性。
《基因工程抗体》 PPT课件
目 录
• 基因工程抗体的概述 • 基因工程抗体的技术原理 • 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实例 • 基因工程抗体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基因工程Βιβλιοθήκη 体的概述基因工程抗体的定义
基因工程抗体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重组DNA或RNA技术制备的 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可以针对特定抗原或抗体,通过体外基因操作和表达,获得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流程
01
抗体基因的克隆
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中提取抗体 基因,经过PCR扩增后,将目的 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分子中。
02
抗体基因的表达
03
抗体蛋白的纯化
将重组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通过培养和筛选,获得能够表达 目标抗体的细胞株。
从表达抗体的细胞培养液中分离 出抗体蛋白,经过层析等手段进 行纯化。
监管政策
随着基因工程抗体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也需要不断完善,以确保安 全性和有效性。
机遇
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肿瘤免疫治疗
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 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将有 更多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
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进抗体的稳定性、半衰期等特性,实 现抗体药物的长效化,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基因工程抗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抗体的免疫原性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以降低免疫 原性,提高安全性。
生产成本
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可及 性。
《基因工程抗体》 PPT课件
目 录
• 基因工程抗体的概述 • 基因工程抗体的技术原理 • 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实例 • 基因工程抗体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基因工程Βιβλιοθήκη 体的概述基因工程抗体的定义
基因工程抗体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重组DNA或RNA技术制备的 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可以针对特定抗原或抗体,通过体外基因操作和表达,获得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流程
01
抗体基因的克隆
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中提取抗体 基因,经过PCR扩增后,将目的 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分子中。
02
抗体基因的表达
03
抗体蛋白的纯化
将重组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通过培养和筛选,获得能够表达 目标抗体的细胞株。
从表达抗体的细胞培养液中分离 出抗体蛋白,经过层析等手段进 行纯化。
监管政策
随着基因工程抗体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也需要不断完善,以确保安 全性和有效性。
机遇
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肿瘤免疫治疗
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 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将有 更多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
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稳定、产量低、人体不能随意免疫 3、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 4、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
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
易于获得稀有抗体; 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reaciton, HAMAR)低; 小分子抗体:渗透力强、HAMAR低、亲和
制备流程:免疫原(佐剂)免疫动物,分离抗血清, 鉴定,保存。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抗原 免疫
传统抗血清 (多克隆抗体)
31 2 4
BA LB /c
1234
脾脏 淋巴結 B 細胞
31 2 4
多克隆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制备流程简便,操作技术要求低; 制备周期短,一个月左右就能获得目的抗体;
C区的功能
• 激活补体 Immune complex(IC)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IgG 或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促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b-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嵌合抗体
3、嵌和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特异性强 亲和性高 具有全抗体的所有功能 半衰期长、疗效显著
缺点:
有10-50%发生HAMA 靶向性差
(二)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
1、概念 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嵌合抗体基础上,针对嵌合抗体仍然具有 较高的HAMA反应的问题,进一步对抗体进行CDR及FR区域置换。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抗体人源部分可达97%,又称为CDR移植抗体 (CDR grafting antibody)。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
1.亲本细胞的选择
-小鼠骨髓瘤细胞:不产生Ig的重链和轻链; HGPRT-;TK-;与提供淋巴细胞的动物品系相 同。能永生化。
-免疫脾细胞:经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脏。 不能永生化,但能分泌抗体。
2. 细胞融合
骨髓瘤细胞
PEG
杂交瘤细胞
脾细胞 融合后细胞的类型:
未融合的脾细胞 杂交瘤细胞 未融合的瘤细胞
基本原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纯化抗体基因或基因片段,在 最大限度保留其抗原结合活性,降低其异源性的原则指导下,按临 床或科研需要对抗体基因进行拼接组装,在转化适当的受体细胞表 达,制备具有不同大小和不同功能的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1、单克隆抗体的毒副作用 2、人杂交瘤技术未获真正突破:融合率低、建株难、
4、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克隆化
筛选: 免疫荧光 ELISA等
克隆化: 有限稀释法 单个细胞显微操作法 软琼脂培养法
5.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配制方案:杂交瘤细胞((1~5)x106/ml) + 细胞冻存液 (30%~40% 牛血清,50%~60% RPMI-1640培养液,10%DMSO ) “慢冻”:分步冷冻,30℃→-70℃→液氮 “快融”:取出立即浸入37℃~40℃水浴中,使其迅速融化、 复苏
MRU)
(一)Fab抗体
由V链的VH、CH1及完整的L链构成
优点:
分子小,HAMAR低 亲和性高 靶向性高于McAb
缺点:
仍然有一定的HAMAR发生 靶向性不如ScFv 稳定性差
(二)单链抗体(ScFv)
概念 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抗体分子VH和VL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只
通过同源蛋白三维结构模建技术预测抗体可变区三 维结构后,对鼠及人VH、VL表面容易引起较强 免疫反应的氨基酸进行比较分析,进行人源化分 子设计。
二、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
1.Fab 抗体片段 2.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 ScFv) 3.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 4.分子识别单位(molecular recognization unit,
多价微型抗体
双链抗体(diabody) 微型抗体(minibody) 三链抗体(triabody)
新型抗体分子
新效能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 胞内抗体(intrabody) 免疫黏连素(immunoadhesin) 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3) 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受体桥联细胞活化
• 穿过胎盘和粘膜 IgG通过胎盘;sIgA穿过粘膜
主要内容
概述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概述
第一代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抗体为全Ig,相对分子量过大,难以穿透实体肿瘤 组织,达不到有效杀伤浓度。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用作诊断试剂
1.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区分不同分化 阶段的淋巴细胞,鉴别淋巴细胞。 2.鉴定病原体,准确诊断传染病。 3.用于肿瘤的诊断和分型 4.激素类单抗用于测定体内激素含量,判 断内分泌的功能状态
第二代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GeAb)
姓名
国籍
获奖时间 主要研究成果
Behrin
德国/日本 1901
抗毒素
Ehrlich, Metchaikoff
德国/俄国
1908
效价高
使用一种抗原免疫动物,可以获得针对不同抗 原决定基的不同特异性的McAb。
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内外无限繁殖、传代,因此 产量高,可连续生产
缺点:
制备McAb成本昂贵,制备流程长,操作烦琐,技 术要求较高。
McAb为鼠源性,应用于人体将产生人抗鼠抗体 (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 治疗中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且疗效大大降低。
概念:通过小鼠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 抗体。这种杂交瘤细胞既具有骨髓细胞能大量无限增 殖的特性,又具有B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每 一个杂交瘤单克隆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 因此,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 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制备流程:免疫—融合—筛选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3.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采用筛选培养基:HAT培养基 H-次黄嘌呤、A-氨基喋呤、T-胸腺嘧啶
只有融合成功的细胞(杂交瘤)才能在HAT 培养基上长期A合成途径
内源性途径(主要途径) 利用谷氨酰胺(Gln)或单磷酸尿苷酸在二氢叶酸还原
酶的催化下合成DNA (氨基喋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因此能有效阻
性高、靶向性高、组织非特结合少等。
基因工程抗体的分类
1、全抗体
(1)嵌和抗体(chimeric antibody) (2)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
2、小分子抗体
(1)Fab (2)ScFv (3)单域抗体 (4)分子识别单位
3、其它抗体
T细胞决定基(T细胞表位):T细胞决定基主 要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 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 能被TCR所识别。
B细胞决定基(B细胞表位):BCR能直接识别 未经APC加工的天然抗原,其识别的B细胞表 位主要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与BCR具有易接 近性。
Antibod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6.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体内:BALB/c小鼠体内诱发含有单抗的腹水 体外: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等
7.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
离子交换层析 A蛋白-Sepharose亲和层析
单克隆抗体(McAb)的优缺点
优点:
成分、结构均一,特异性强。一种McAb分子的 所有区域完全相同,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基, 避免了交叉反应。
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抗原决定基-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 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 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也称为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基的位置、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抗原特异性。
根据抗原决定基由TCR还是BCR识别分类
抗体形成
Porter, Edelman
英国/美国 1972
抗体单体的结构
Kohler, Mistein
利根川进
德国/阿根廷 1984
日本
1987
单克隆抗体
抗体多样性机制及遗 传学基础
第一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polyclonal antibody,PcAb)
概念:采用含有多种抗原决定基(B细胞表位)的抗原 免疫动物,从而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 原表位的不同抗体。因此,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实际上 是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缺点:
制备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物,特异性 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
抗体来源于动物,应用于人体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应用:主要用于免疫学检测,被动免疫治疗和紧急预防。 其缺点限制了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Cross reaction
A
抗A
Same epitope
B
抗B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2、原理 首先利用计算机模建技术,模拟抗体立体结构。再根据同源性原理 从人抗体基因库中筛选人FR序列。通过分子模拟技术鉴别出与抗 原结合位点密切相关的鼠单抗FR上氨基酸残基,将这些残基与 CDR重组并一同移植到人FR上。
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
易于获得稀有抗体; 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reaciton, HAMAR)低; 小分子抗体:渗透力强、HAMAR低、亲和
制备流程:免疫原(佐剂)免疫动物,分离抗血清, 鉴定,保存。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抗原 免疫
传统抗血清 (多克隆抗体)
31 2 4
BA LB /c
1234
脾脏 淋巴結 B 細胞
31 2 4
多克隆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制备流程简便,操作技术要求低; 制备周期短,一个月左右就能获得目的抗体;
C区的功能
• 激活补体 Immune complex(IC)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IgG 或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促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b-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嵌合抗体
3、嵌和抗体的优缺点:
优点:
特异性强 亲和性高 具有全抗体的所有功能 半衰期长、疗效显著
缺点:
有10-50%发生HAMA 靶向性差
(二)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
1、概念 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嵌合抗体基础上,针对嵌合抗体仍然具有 较高的HAMA反应的问题,进一步对抗体进行CDR及FR区域置换。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抗体人源部分可达97%,又称为CDR移植抗体 (CDR grafting antibody)。
杂交瘤技术的原理
1.亲本细胞的选择
-小鼠骨髓瘤细胞:不产生Ig的重链和轻链; HGPRT-;TK-;与提供淋巴细胞的动物品系相 同。能永生化。
-免疫脾细胞:经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脏。 不能永生化,但能分泌抗体。
2. 细胞融合
骨髓瘤细胞
PEG
杂交瘤细胞
脾细胞 融合后细胞的类型:
未融合的脾细胞 杂交瘤细胞 未融合的瘤细胞
基本原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纯化抗体基因或基因片段,在 最大限度保留其抗原结合活性,降低其异源性的原则指导下,按临 床或科研需要对抗体基因进行拼接组装,在转化适当的受体细胞表 达,制备具有不同大小和不同功能的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1、单克隆抗体的毒副作用 2、人杂交瘤技术未获真正突破:融合率低、建株难、
4、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克隆化
筛选: 免疫荧光 ELISA等
克隆化: 有限稀释法 单个细胞显微操作法 软琼脂培养法
5.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配制方案:杂交瘤细胞((1~5)x106/ml) + 细胞冻存液 (30%~40% 牛血清,50%~60% RPMI-1640培养液,10%DMSO ) “慢冻”:分步冷冻,30℃→-70℃→液氮 “快融”:取出立即浸入37℃~40℃水浴中,使其迅速融化、 复苏
MRU)
(一)Fab抗体
由V链的VH、CH1及完整的L链构成
优点:
分子小,HAMAR低 亲和性高 靶向性高于McAb
缺点:
仍然有一定的HAMAR发生 靶向性不如ScFv 稳定性差
(二)单链抗体(ScFv)
概念 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抗体分子VH和VL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只
通过同源蛋白三维结构模建技术预测抗体可变区三 维结构后,对鼠及人VH、VL表面容易引起较强 免疫反应的氨基酸进行比较分析,进行人源化分 子设计。
二、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
1.Fab 抗体片段 2.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 ScFv) 3.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 4.分子识别单位(molecular recognization unit,
多价微型抗体
双链抗体(diabody) 微型抗体(minibody) 三链抗体(triabody)
新型抗体分子
新效能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 胞内抗体(intrabody) 免疫黏连素(immunoadhesin) 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3) 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受体桥联细胞活化
• 穿过胎盘和粘膜 IgG通过胎盘;sIgA穿过粘膜
主要内容
概述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概述
第一代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抗体为全Ig,相对分子量过大,难以穿透实体肿瘤 组织,达不到有效杀伤浓度。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用作诊断试剂
1.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区分不同分化 阶段的淋巴细胞,鉴别淋巴细胞。 2.鉴定病原体,准确诊断传染病。 3.用于肿瘤的诊断和分型 4.激素类单抗用于测定体内激素含量,判 断内分泌的功能状态
第二代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GeAb)
姓名
国籍
获奖时间 主要研究成果
Behrin
德国/日本 1901
抗毒素
Ehrlich, Metchaikoff
德国/俄国
1908
效价高
使用一种抗原免疫动物,可以获得针对不同抗 原决定基的不同特异性的McAb。
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内外无限繁殖、传代,因此 产量高,可连续生产
缺点:
制备McAb成本昂贵,制备流程长,操作烦琐,技 术要求较高。
McAb为鼠源性,应用于人体将产生人抗鼠抗体 (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 治疗中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且疗效大大降低。
概念:通过小鼠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 抗体。这种杂交瘤细胞既具有骨髓细胞能大量无限增 殖的特性,又具有B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每 一个杂交瘤单克隆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 因此,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 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制备流程:免疫—融合—筛选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3.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采用筛选培养基:HAT培养基 H-次黄嘌呤、A-氨基喋呤、T-胸腺嘧啶
只有融合成功的细胞(杂交瘤)才能在HAT 培养基上长期A合成途径
内源性途径(主要途径) 利用谷氨酰胺(Gln)或单磷酸尿苷酸在二氢叶酸还原
酶的催化下合成DNA (氨基喋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因此能有效阻
性高、靶向性高、组织非特结合少等。
基因工程抗体的分类
1、全抗体
(1)嵌和抗体(chimeric antibody) (2)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
2、小分子抗体
(1)Fab (2)ScFv (3)单域抗体 (4)分子识别单位
3、其它抗体
T细胞决定基(T细胞表位):T细胞决定基主 要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 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 能被TCR所识别。
B细胞决定基(B细胞表位):BCR能直接识别 未经APC加工的天然抗原,其识别的B细胞表 位主要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与BCR具有易接 近性。
Antibod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6.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体内:BALB/c小鼠体内诱发含有单抗的腹水 体外: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等
7.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
离子交换层析 A蛋白-Sepharose亲和层析
单克隆抗体(McAb)的优缺点
优点:
成分、结构均一,特异性强。一种McAb分子的 所有区域完全相同,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基, 避免了交叉反应。
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抗原决定基-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 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 特异性的物质基础。也称为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基的位置、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抗原特异性。
根据抗原决定基由TCR还是BCR识别分类
抗体形成
Porter, Edelman
英国/美国 1972
抗体单体的结构
Kohler, Mistein
利根川进
德国/阿根廷 1984
日本
1987
单克隆抗体
抗体多样性机制及遗 传学基础
第一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polyclonal antibody,PcAb)
概念:采用含有多种抗原决定基(B细胞表位)的抗原 免疫动物,从而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 原表位的不同抗体。因此,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实际上 是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缺点:
制备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物,特异性 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
抗体来源于动物,应用于人体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应用:主要用于免疫学检测,被动免疫治疗和紧急预防。 其缺点限制了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Cross reaction
A
抗A
Same epitope
B
抗B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2、原理 首先利用计算机模建技术,模拟抗体立体结构。再根据同源性原理 从人抗体基因库中筛选人FR序列。通过分子模拟技术鉴别出与抗 原结合位点密切相关的鼠单抗FR上氨基酸残基,将这些残基与 CDR重组并一同移植到人F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