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研究一、现状分析1.学科发展现状工程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内很多高校已经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工程管理人才。

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在学科内容领域上,工程管理学科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已经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基地。

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他们在工程管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一些企业也开始与高校合作,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促进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国在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成果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提高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趋势1.跨学科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复杂化程度的增加,工程管理学科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

未来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将会是跨学科融合,与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度合作,形成更加丰富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撑。

2.国际化视野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需要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理论,适应国际贸易及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规则。

未来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将是走向国际化,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国际竞争力。

3.技术化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学科需要更加深度地融合技术创新。

未来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将是技术化创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面临挑战1.人才短缺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师资队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短板。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全文阅读链接:/management/managetopics/31487_2.html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推动管理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影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二大因素是与管理学相近的其他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科学的发展,都将为管理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影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广泛而深入地推进而发生的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之间的融合、借鉴,跨文化的管理理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实践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第一,信息化、知识化渗透于管理的各个层面。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动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信息网络的覆盖面日益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网络。

人们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获取这一网络内的广泛信息,这一变化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给管理带来的是一场全面、深刻的革命,信息化正逐步深入生产、经营战略和组织人事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了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

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的地位的提升。

信息管理渗透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和全部过程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

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
监管和管理。
医药产业领域
药事管理学在医药产业领域也有着 重要的应用,包括药品研发、生产 、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和优化 。
医疗服务领域
药事管理学在医疗服务领域也有着 重要的应用,包括医院药房、药店 等医疗机构的管理和优化。
03
药事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药品研发与注册管理
药品研发
药事管理学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新药发 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
注册管理
药事管理学涉及药品注册申请书撰写、药品注册申请书审核 、药品注册申请书审批等流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 量可控。
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
药品生产
药事管理学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对生 产工艺、设备、环境等进行全面管理 ,确保药品生产的合规性和质量稳定 性。
药品质量管理
药事管理学对药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 品检验等环节,确保药品质量符合相 关法规和标准。
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
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给药事管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同时也需 要药事管理学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创新管理方法
药事管理学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提高药 品管理的效果。
药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药品流通
药事管理学在药品流通环节中,对药品的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药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药品销售管理
药事管理学对药品销售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销售渠道管理、价格管理、促销活动管理等,确保药品销售的合 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

理论特点:管理从经验性走向科学化
突出贡献: 1.英国的厄威克 2.美国的古立克 The 8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Pla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Directing Coordinating O Reporting Budgeting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这一阶段又被称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霍桑试验”
2.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 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家关系理论。
马斯洛 赫茨伯格
理论特点: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 重 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
主要贡献: 1.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 2.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
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理论特点:现代管理理论呈现多样化特征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源于美国。 1957年,德鲁克出版的《未来的里程碑——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
MIT斯隆管理学院的马隆和布林约尔夫森“后现代管理”
一、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推论】 社会经济活动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 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 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通过组织内部
资源的合理配臵,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 如何合理配臵、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更好地完成组 织的目标。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周期起迄年代
科学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但由于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我们往往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往往都是综合了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两个发面的内容、相互交织而形成的。

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一般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研究,典型的理论包括六阶段论、五阶段论、四阶段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

此外,国内外学者在对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六阶段论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L.French(1998)提出:早在1900年初,现代人力资源管的内容已经形成,以后的发展主要是在观点和技术方面的发展。

并且,French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

在20世纪初,以泰罗和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

泰罗针对以前的企业管理实践的弊端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

泰罗及其后继者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理论对美国工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的推动了美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

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理论的方法和雏形。

在科学管理阶段,主要注重通过科学的工作设计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同时,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进行招聘和挑选,用企业的系统培训来取代以前的自我培训,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

并且,科学管理理论还创造出了最初的劳动计量奖励工资制度——“差异计件系统”,并最早提出了将生产率改进所获得的收益在企业和工人之间分享的思想。

这些理论都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工业福利运动几乎与科学管理运动同时展开。

管理沟通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管理沟通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管理沟通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企业管理沟通虽然如此重要,讫今为止,对它的研究却不理想。

由于时代、经济背景不同,在以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管理沟通一直没有获得独立和显著的研究与关注。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改变。

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管理学者开始从组织行为学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引伸出组织沟通研究,进而创造和发展出基本的管理沟通概念,并逐步细化研究,形成了沟通的一些初步理论。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沟通学的理论框架。

因此,真正的企业管理管理沟通学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管理学科出现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至今仍只是刚刚开始。

正如笔者所述,管理沟通学说的出现,是管理学理论在现代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发展。

事实上我们看到,整个企业管理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历史也很短,只有大约一百年的历史。

这还包括了古典管理学的发展期在内。

至于发源于美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学,真正开始从经济学中分离、独立出来,世界管理学界一般公认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在1954年《管理的实践》的出版为其标志。

管理沟通学理论作为现代管理学理论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新观点,必然只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时才能产生和发展。

但这并不表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就一直没有任何管理沟通的研究和论述。

其实管理沟通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管理实践,管理沟通理论也一直以其它的名词或方式或明或暗地存在于以往的各种管理思想、理论中,大量渗透和潜伏在管理的其它结构、功能元素中,如在管理的控制、领导、激励、员工关系、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之中。

在本论文第二章的论述中,通过回顾和分析古典和现代管理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以及其间各个管理理论对于管理的论述,就可以发现:管理就是沟通,管理一直与沟通紧密相伴。

对于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在美国,最早的管理沟通论述见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

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信息管理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信息管理学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信息管理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我国信息管理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也不断得到完善。

信息管理实践日益丰富。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政府和企业在信息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并且已经开始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

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国信息管理技术在不断创新,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管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推动了信息管理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

向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管理学将迎来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更加注重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加深。

未来,信息管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将进一步加深。

这种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信息管理学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更加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未来,我国信息管理学将更加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提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水平。

国际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信息管理学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信息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管理人才,为我国信息管理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完整word版)高等教育管理学(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高等教育管理学(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准备时期我国最早出版的专著是李冀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

作者认为高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组织管理的现象及其规律”,并把它落实在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上。

陶曾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一书开辟了高教管理的另一领域。

作者提出高教管理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高等教育事业管理和高校管理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王亚朴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一书在确认高教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的基础上,对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教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队高教事业的行政管理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领导者对学校的全部管理”。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初创时期198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认识,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初创时期研究工作严谨、活跃的特点。

余立、陶曾骈、王瑞庆、邸鸿勋、魏贻通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第二节学科理论体系与科学方法论理论体系研究的方法论1.思维发展的“两条道路”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

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的基本要求。

(1)思维的发展必须从获得完整的表象开始。

(2)理论思维构成逻辑体系必须从最抽象的范畴开始,即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必须通过中介范畴。

(4)理论思维所构成的体系的逻辑终点是概念的实践应用。

第三节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与本书的基本框架一、现代很多同志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对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的管理,又包括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和多种形式的部分时间制的高等学校的管理。

二、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高等教育系统是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现实存在。

(2)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在特定条件下由专业管理人员妥善组织管理的一种活动。

它包括机构规划、组织结构、职能分析、系统规划、权限分配、绩效评价、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机构为基础,由公民自治组成的长期的政治制度,其中君主制度也是由民主制度发展而来,它构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古典形式。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古典政治思想正在向现代政治思想转变,基本上有三个阶段:首先是180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无政府或官僚非营利组织政府化的过程,其次是1900年代初现代社会之间注重政府及其官僚组织的管治模式的发展,最后是1970年代以来政府精简管治、市场等新理念出现,公共事务管理也从管治模式转变为全新的政府精简、社会市场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在这一变革的历程中,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政治理论的深刻影响,如威尔逊的行政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管理学等,这些理论都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705公共管理学

705公共管理学

705公共管理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背景
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3.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
4.公共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5.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正文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背景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手段,实现公共目标的学科。

它起源于 20 世纪初,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部门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管理学应运而生。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学自 20 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公共行政阶段、新公共管理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

传统公共行政阶段主要关注组织结构和程序;新公共管理阶段强调市场机制和绩效管理;公共管理改革阶段则注重创新和网络治理。

三、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
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预算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以实现公共目标。

四、公共管理学的实践应用
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管理。

例如,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和预算,以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非营利组织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资源筹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五、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我国公共管理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践能力不足、公共管理改革不到位等。

第1页共1页。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会探索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陈小先[内容提要]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本文将对西方管理学理论做一回顾,并从其理论的人性假设、内在逻辑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理学 研究方法 人性假设 逻辑一、前言在管理学的历史上,泰勒(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的原理》(1911)以及法约尔(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是管理学诞生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还不到100年。

在不足100年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与学习者实践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的管理,研究方法以工业工程方法为基础,泰勒及其追随者鲜明的体现出这个特点。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及随后发展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研究的重心转向“人”,研究方法上注重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实验研究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的发展被孔茨描述成“管理理论丛林”的阶段,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各自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多样性和创新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

二、管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一)关于人性假设的嬗变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道德人”。

没有“经济人”假设,泰罗就不会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没有“社会人”假设,梅奥就不会提出人际关系理论。

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西方近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国药事管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药事管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药事管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药事管理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断加强临床用药安全、质量、经济性等研究,以及药品生命周期管理,药品定价机制等新技术的开发,以及政府对药事管理等领域政策的加强。

随着我国药物政策不断完善,药物监管机制不断加强,药物支付机制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药物质量越来越重视,药事管理学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药事管理学是指以预防和控制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通过设计、实施和评估各种管理方法,提升药物在医疗保健中的使用效率,并获得充分回报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我国药事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在带动药事管理的发展。

政府部门重视药事管理,不断完善药物政策,加强药品审批和监管,更新药品定价机制,完善药物支出机制,增强社会对药物质量的重视,积极推进实施药物用量控制,发挥药物管理的作用,是药事管理学发展的着力点。

同时,政府、医院和其他相关机构也在强化和改革药物管理,根据需要建立用药决策支持系统,更好地实施用药指导、联想用药,完善全程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药品营销监管,以及更多先进的药物管理模式,以提高药物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将为药事管理学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科门类很多,包括旅游经济管理类、旅游饭店特种经营管理类、旅游规划与管理类、旅游地理管理类、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类、旅游交通管理类等。

各种类别的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范围不同,但都是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和探究旅游现象,旨在培养旅游管理专家和服务型旅游人才,助力我国旅游业的新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以培养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类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专业设置和实际教育教学中着重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可以开设包括旅游经济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管理、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等方面的多个学科课程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与服务实际需要有一定的差距,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相对脱节,需要加强协调和融合,使专业教育更贴近实践需求。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后,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也面临着发展落后等问题。

三、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

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将继续开展深入探究研究,拓展教育和服务领域。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协调和融合,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旅游行业服务的协同发展;重视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人才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协同育人能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和科研体系,引入更先进的课程和研究方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方案与实践,打造旅游管理教育的最佳品牌。

综合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协调与融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实践创新,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近年来,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这一学科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产物,而是蕴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本文将讨论管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以期呈现一个全面的面貌。

1. 管理学的历史1.1 古代管理思想早在古代,管理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周礼》、《孟子》、《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中,都包含了对组织和管理的思考。

其中《周礼》更是研究国家制度和管理体系的重要著作。

另外,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合理处理人力资本”的思想。

1.2 工业革命对管理学的影响管理学真正迎来大规模发展的是在工业革命时期。

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生产的成长和扩张,管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也有了更加专业化的管理研究和论述。

这一时期,管理学重在研究如何将机械化制造和生产中的人力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1.3 战后时期的管理学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从此开始,管理学研究的焦点逐渐从提高生产效率转向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管理学的三大流派——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系统管理学派陆续涌现出来。

2. 管理学的现状2.1 突破常规近年来,管理学已经逐渐趋于跨学科的研究方向。

管理学家们开始突破常规,将传统管理思想与不同领域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例如,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管理学联系起来,研究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管理等。

2.2 时代变迁之下的管理管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因应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新的面貌。

近年来,随着经济强国的崛起,管理学的研究焦点也逐渐转向了跨国公司和全球战略管理。

管理学家们对于全球化时代下的管理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例如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协同、如何与各国政府进行合作等。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作者:陈海涛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12期陈海涛(秦皇岛市抚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河北抚宁 066300)摘要:管理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管理学学派呈现出丛林式的发展趋势。

如古典管理学学派、组织行为科学管理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目标管理学派等等。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挑战。

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一下管理学的发展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其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理学;现状;问题;趋势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89-02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陈海涛(1975-),男,河北抚宁人,党支部书记,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路经济。

一、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管理学现状概述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管理学产生的萌芽时期,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和劳动价值论,强调社会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巴贝奇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按照分工来支付工资,即劳动分工不同,支付的工资也不同,这些都是宏观层面上的管理的研究。

在19世纪末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管理运动,形成了以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开启了管理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的热潮。

当然,管理并没有放弃对系统、过程和社会关系等宏观方面的管理研究。

古典管理理论至今都是管理学学习中的必修课,其对管理的主要过程以及管理的职能和管理所需技能进行研究,是第一次把管理纳入到科学领域进行研究。

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在其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和拓展,使管理的丛林不断延伸,如之后的新古典管理理论、组织行为科学理论学派、决策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目标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等。

无论管理理论有多少学派,其研究方法和工具差异有多大,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在管理实践中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 4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 5把计划职能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 • 6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6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三 泰勒介绍:
4 主要贡献及缺陷:
• 1第一个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 • 2把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 • 3把人看成是经济人; • 4侧重于低层次管理; • 5科学管理的提出
• 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主要探讨了在工厂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制定出 所谓标准操作方法 工作定额原理 工具 机器 材料以及环境标准化原理 差别激 励计件工资制 雇主和工人协调与合作原理 还对管理的计划职能和职能 职能管 理制 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进行了研究 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 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特别委员会上对泰勒制和其它工厂管理制的听证 会上的听证词也是一篇重要文章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前言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阶段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
1
前言
管理的实践;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 但管理 作为一门学问;其产生 发展却不到一百年 的历史 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至20年代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20年代~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次大战~
33
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一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又称科学管理阶段;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20年代;是管理科 学创立的时期 泰勒第一次把数学运用于管 理;创立了管理科学
二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泰勒Fredenck Tailor 18561915;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Henrie Fayol;18411925;法国;经营管理之父
26
近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 代表人物:
除上面以外;还有组织行为学派 社会技术 系统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等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一、管理的意义、地位、作用1.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工作的地方,都需要管理2.管理是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3.目标是人、财、事、时间和空间4.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清朝末年学校管理学研究起步2.我国学校管理学研究繁荣3.低谷4.重新起步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性质:是一门边缘学科。

2.即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3.是一门应用科学4.实践性强、政策性强研究对象:如何充分利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校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四、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和学校管理学的共同点都是以教育对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理论:办好学校,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涉及其认识的程度、意志的强弱,感情的变化,其中均有规律可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3.学校管理学的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

提出了X—Y理论,X(积极)Y(消极)根据X理论的假设,Y理论:是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目标一致和自我控制1.厌恶工作不是一般人的天性,关键看在什么环境中工作2.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富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3.激励在各个需要的阶段上都起作用,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根据Y理论的措施:1.管理职能的重点: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环境,使其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标2.激励方式3.管理制度。

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评价XY理论:1.X理论的假设是静止的看人,已经过时2.Y理论以动态的观点看人,但也有局限3.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有积极地一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对人的乐观主义的看法,有助于争取职工的协作和热情支持4.现实生活中有人懒而不愿负责,对于这些人,应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效5.Y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发展和实现人的智慧潜能,要创造出合适环境,成本太高。

管理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管理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管理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管理学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管理素养和领导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社会需求。

然而,管理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学教育的现状1. 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范围广泛,知识体系庞杂复杂。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许多经典的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商业环境的需求。

此外,管理学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2.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传统的管理学教育注重理论教学,重视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的灌输。

然而,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兴起的时代,学生对于实际应用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教师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和实践训练等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管理学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缺乏与企业实践结合的机会,导致他们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运作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管理学教育应该积极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实习项目,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和与实际商业问题接触来提升专业能力。

二、管理学教育的挑战1. 国际化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管理学教育面临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

除了国内的高校竞争,国际知名大学的管理学教育也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生。

因此,国内的管理学教育需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文化素养等方式来应对国际化竞争。

2. 科技发展对教育产生影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和工具,如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管理学教育模式产生了冲击。

管理学教育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利用先进技术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资源支持。

3. 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管理学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演进和变化。

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核心关键词
3、实践:管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最初的泰勒制到现在的数字 化管理,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始终紧密相连。
二、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和现状
二、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泰勒的科学管理: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标准化 和计量化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理论为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内容摘要
然而,管理思想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后果。例如,过于追求效率可能导致员工 的过度劳累和心理压力;过于强调组织的层级和分工则可能削弱员工的创造力和 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如何在发挥管理思想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其消极后果, 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内容摘要
思想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思想家们就开始探讨人类的本 质和社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和丰富。现 代思想史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和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 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则强调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员工的潜力。这一领域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常见的人力资源管 理理论包括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等。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未来,西方管理学将面临全球化、数字化、创新管理等趋势的挑战。 全球化使得企业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运营,这要求管理学研究和实践更 加跨文化管理和社会责任。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则为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 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时代的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应用,以便 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
简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 势
目录
01 一、西方管理学理论 的核心关键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罗从小喜欢研究和钻研问题,对任何事情, 都想找出“一种最好的方法”。在米德维尔钢铁 厂工作期间,他感到当时的管理当局不懂工作程 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 具,大大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改进管 理,从 1880 年起,他开始试验和研究,逐步形成 后来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理 论和制度。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 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 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 理之父”。
14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 14 条管理原则,至今仍有重 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些原则包括: 1、劳动分工原则, 2 、权力与责 任对等原则,3、纪律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 统一领导原则,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7、员工报酬原则,8、集权原则,9、等级系列原 则, 10 、秩序原则, 11 、公平原则, 12 、人员稳 定原则,13 、首创精神原则, 14 、团结合作原则。
近代管理的发展
时期:本世纪三、四十年代 巴纳德——一般组织管理原理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巴纳德——一般组织管理原理

巴 纳 德 ( Chester I . Barnard , 1886-1961 ),美国人,出生于 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尔登地方。 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巴纳 德在读完了哈佛大学经济学课 程后, 1909 年进入美国电报电 话公司就职,先后担任很多管 理职务,直到任新泽西贝尔电 话公司总经理。巴纳德还曾在 若干公共机构任职。他的代表 作是 1938 年出版的《经理人员 的职能》。
一. 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1.管理产生的背景 2.管理思想史分期问题 3.史前的管理 4.古典管理理论 5.近代管理思想 6.当代管理理论 7.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8.管理发展的历史轨迹
管理产生的背景

广义的管理与狭义的管理
西方世界的 美国为主的
资本主义萌芽:商人的逻辑 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变革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制度层面
由非正式的接触和感情纽带联结在一起,企业中存在非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很多时候与管 理者的正式规定相冲突,影响劳动生产率。管理者要善于 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不能只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既 要有科学管理、理性分析能力,也要通晓人性,重视人际 关系协调。
行为科学


继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研究之后,有很多学 者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和探索。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理论通常被称 作人际关系学说,1949年起,该领域的研究成 果该称为行为科学,60年代以后,更多地使用 组织行为学一词。 行为科学的研究成为西方管理理论发展中一个 重要侧面。主要涉及到对个人需要、行为的研 究,团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激励方式 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等大的方面。
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指出,人们对前五种活动了解较多,但对 管理活动知之甚少。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 管理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 位和行政组织的一般职能。管理具有可概念化、 可理论化、可传授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管理教 育。他提出的关于管理五大要素或五大职能的思 想,成为人们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 框架。
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 马克斯·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科学观念
思辩的方法:黑格尔、马克思 分析的方法:牛顿、笛卡尔 科学观念:科学与学说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 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罗1856年出 生于美国费拉德尔菲亚一个富裕的律 师家庭。由于眼疾中途退学,进入一 个小机械厂当学徒工,从事机械和模 型制造工作。1878年起进入费拉德尔 菲亚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 到1890期间,从普通工人升至总工程 师。1890到1893年期间,在一家制造 纸板纤维的制造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后来独立开业,从事管理咨询和科学 管理的推广应用工作。
法约尔具有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 历,对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体会和 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 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 派的理论基础。

六种经营活动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 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 经营包含六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商业 活动(交换活动)、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 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 会计活动(记帐、算帐、成本核算和统计等)、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组织论的管理论

巴纳德理论总的特征:组织论的管理理论 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其理论结构为: 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 比起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来,更侧重于说明管理的 基础和管理的原理。
个体
协作系统
组织
管理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是原籍 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 家。他与罗特利斯伯格 (Fritz G.Roethlisberger, 1898-1974)通过霍桑试验, 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 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 究的道路。

管理史分期问题


《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缘起 总序:
史前的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 当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更正
史前的管理思想
时期:泰罗之前 来源:

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
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 始于战争
始于宗教
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
万里长城、金字塔、大运河等著名大型
马克斯·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 论


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1864-1920),著名德 国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提出的通常称 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 织”的理论,对工业化以来各种不同类型组织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 采用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 其他贡献:《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官僚制的优越性



1. 个人与权力相分离。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 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 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体现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 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转和 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 3. 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传统组织 过分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 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 管理的要求。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规模大,分工 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 秩序来保证。
霍桑试验的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
工厂的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和物质收入的“经济人”, 他们还有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感情需要,是“社会人”。 他们有诸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试验中 比起照明程度的变化来,工人受重视的感觉更能调动工作 的积极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工人作为社会人的需要。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权威的基础



人类组织管理历史上,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 段不同,曾经有不同类型的权威关系和相应的管 理方式。 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 威和“神授”的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理想的 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 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 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 理。 马克斯· 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 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 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实施管理。
泰罗制的要点包括: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 析,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最佳方法。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 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 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定 额。实行差别计件制: 5、 “精神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 比例也同时有利于双方。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 率努力。 6、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官僚制的特征


1. 分工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 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 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 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3. 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 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4. 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 位,原则上所有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 5. 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 行职能必要的权力;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 程和制度的规定。 6. 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 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官僚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企业发展史 事业单位趋势 政府部门 理性化、合理化精神

古典管理时期的基础作用



古典管理时期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为管理学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近代科学方法,开辟管理 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之先河。 法约尔明确管理是企业一种基本活动,其过程或职能 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为研究管理过程 打下坚实基础。 马克斯·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 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 织的“理想模型”。 古典管理时期管理研究的实践,为管理思想进一步发 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