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课件-3
水稻栽培学PPT课件
![水稻栽培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098a7998fcc22bcd10d9a.png)
2019年6月19日
第6页
2.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海拔相近,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 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北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 种的生育期缩短,通常减产。
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 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且能安全齐 穗的话,通常可增产。
2019年6月19日
第10页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2
营养生长:稻株扩展自身营养器官的生长。稻谷萌发 和根、茎、叶、蘖的生长都是属于营养生长。其开始 的标志是稻谷萌发,包括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等。
幼苗期:稻谷萌动到3叶期
分蘖期:从第4叶抽出,分蘖发生,直至拔节期。移 栽稻由于秧田期密度较大,一般不发生分蘖,而从移 栽至大田分蘖才旺盛发生。
2019年6月19日
第3页
1. 感温性
品种感温性的鉴定,一般在不同温度下栽培,以 高温出穗促进率表示。高温出穗促进率大者为感温 性强,促进率低者为感温性弱。
高温出穗促进率(%) = (低温下播种倒出穗的天数 - 高温下播种倒出穗的天数)/低温下播种倒出穗的 天数×100 早、中、晚稻的感温性都较强,但在短日条件下, 以晚稻为最强,早稻次之,中稻又次之。
①早稻的感光性一般属弱。其中籼稻为1-3级, 粳稻为1~5级。②中稻感光性一般属弱到中等。其 中籼稻为1~5级,粳稻为2~7级。③晚稻的感光性 最强。其中粳稻为7-8级,籼稻为7-9级。
2019年6月19日
第5页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 在栽培方面的应用 施
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
早稻因其感光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短,秧龄不能长,以防 早穗减产,但可短秧龄翻秋栽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e3be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7.png)
03
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品种或种质的优良性状进行组合,
创制新的高产优质品种。
智能农业装备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使用
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数据,实现自动精准灌溉,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无人机植保
利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减少农 药使用量和残留。
精准施肥装备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求,实现精准变量施肥,提高肥 料利用率和产量。
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和农业交流,水稻逐 渐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后来又被 带到非洲、欧洲和美洲。
水稻在全球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01
02
03
产量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年产量居世界 首位。
营养价值
水稻富含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多种营养成分,是人类主 要的能量来源。
经济价值
水稻种植在许多国家都是 重要的农业产业,对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高植株抗 病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超 标。
温度变化 光照不足 水分胁迫
极端气候事件
高温会加速生长发育,但可能导 致结实率下降;低温则延缓生长, 影响产量。
干旱或洪涝会影响根系发育和养 分吸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03
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Chapter
《水稻栽培》幻灯片PPT
![《水稻栽培》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78a3e690c69ec3d4bb75ad.png)
勤翻动,使种子枯燥度一致。 ❖ 晒种的目的: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从而提高秧苗整齐
度。 ❖ 主要原因: ❖ 〔1〕晒种可促进种子的后熟和提高酶的活性。经过晒种,可以增强
种皮的通透性,使之在浸种时吸水呼吸作用一致均匀,增进酶的活性, 出芽较整齐。 ❖ 〔2〕晒种可促使氧气进入种子内部。 ❖ 〔3〕晒种可降低谷壳内胺A、谷壳内胺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物质的 浓度,这些物质浓度高时对发芽有抑制作用。 ❖ 〔4〕太阳光谱中的短波光如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因此,晒种有一 定的杀菌作用。
行插秧机因行距宽,通风透光条件好平均每株分蘖在3—4 个,较八行插秧机多一个分蘖。那么每平方米有效成穗数 六行比八行多40—50穗。
themegallery
二 插秧
❖ 2 小苗移栽 ❖ 水稻属于禾本科作物,具有分蘖特性,且分蘖与主茎叶片
数存在n—3的数量关系,即水稻在第四片真叶抽出时,第 一个分蘖从分蘖节抽出。并且移栽时的叶龄越小,稻苗的 生长优势越强 ,返青越快。四叶一心以后,秧苗都带有分 蘖,返青时自身需要吸收的养分多,而根系受损,吸收率 下降那么返青慢,所以适宜的移栽的叶龄为三叶一心至四 叶一心时。
十三连科技之冬
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LOGO th一 育秧 ❖ 1 种子准备 2 秧床准备 3 营养土计算 4 双膜育秧 5 秧床管
理 ❖ 二 插秧 ❖ 1 插秧机选择 2 小苗移栽 3 插秧后水层管理 4 芽前除草 ❖ 三 田间管理
themegallery
一 育秧
themegallery
一 育秧
❖ 4 双膜育秧 ❖ 双膜育秧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保持湿度,预防霜冻,从而
水稻作物栽培学课件
![水稻作物栽培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e861ef18583d04964596d.png)
2015年4月19日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1
3 水稻的生育类型
• 水稻的生育类型是指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 期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品种和栽培条件下的反 应。
– 营养生长期主要标志是分蘖 – 生殖生长期的主要标志是穗分化。 – 分蘖终止期(拔节始期)与穗分化始期并不总是 衔接的,依品种、播插期及其他栽培条件而变化。
2015年4月19日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2
(二)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
• 1 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带
• 2 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带
• 3 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带 • 4 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带 • 5 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 • 6 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带
2015年4月19日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3
作物栽培学
第四章 水稻栽培
主讲教师:李雁鸣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015年4月19日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第四章 水稻栽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水稻育秧
第四节
2015年4月19日
水稻插秧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第五节 水稻本田管理技术 图片来源
– 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矛盾,是限制高产稳产 的因素之一。水稻根部有通气组织,可以从 地上部取得空气,因此可以在水层下栽培。 通过水层管理,既可以满足生育要求,又可 以调节小气候,改善生物环境,促控生长发 育,因而可以获得高产和稳产。
2015年4月19日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6
(一)水稻的栽培特点
1 水稻的生育阶段
• 插秧稻的 幼苗期在 秧田(含 部分分蘖 期)。 • 分蘖期、 长穗期和 结实期在 大田(本 田)(图 4-2)。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教材PPT(共 73张)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教材PPT(共 73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05465aa6c30c2259019e71.png)
柱 头
第三节 水稻育秧
一、水稻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温、氧的要求 二、水稻育秧方式 三、播种期、秧龄、播种量 四、育秧技术要点:
种子处理、浸种催芽、秧田整理 播种操作、肥水管理、防止烂秧
一、水稻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温、氧的要求
1、水分 • 干燥稻种含水量12-13% • 稻种吸水量达种子重量40%左右发芽最适宜 • 种子吸水速度与温度有关,早季浸种时间比晚季增加一
• 断乳期秧苗抗逆性弱
水肥管理
• 确保促根、炼苗,促壮苗 • 施好两肥:断奶肥(二叶一心前施用)
送嫁肥(移栽前3-5天施用)-4-5公斤尿 素
病虫害防治
• 防烂秧、死苗 • 药治恶苗病、立枯病,供水防青枯死
苗,保胚土提苗,延长秧龄。 秧苗期注意防治稻飞虱,有效控病 (移栽前3-5天使用送嫁药)
第二章:移栽期
天左右 • 吸水速度与品种类型也有关系,粳稻比籼稻浸种时间可
延长一天 • 发芽和幼苗生长表现对水分较强的适应性:耐湿性和耐
旱性
一、水稻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温、氧的要求
2、温度 • 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温度35℃左右 • 幼苗生长最低温度12-14℃,最适26-32℃ • 随幼苗生长,耐寒性变化,三叶期耐寒性低 • 苗期低温引起生理失调,病菌入侵,烂秧死苗 • 温度明显受到水分的调节
四、我国水稻品种(籼稻、粳稻、糯稻)
• 糯稻:是水稻的粘性变种,其谷粒平滑,粒饱满,稍圆,脱 壳后称糯米,外观为不透明的白色,食物如粽子、八宝粥等。 在贵州省从江、黎平县等侗族地区有着稻鱼鸭复合种养的 “饭稻羹鱼”的传统糯稻文化。
糯米
第二节 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的一生)
发芽
出苗
分蘖
拨节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9ac1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5.png)
全球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 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和北美洲。
主要产区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 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 产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 种皮,形成幼苗。
营养生长期
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 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 累养分。
THANKS.
丰富等特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2
原理
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
温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
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 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 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 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 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3
实践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选用高产、优质、抗 病虫、适应性广的水 稻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 标准,保证发芽率和 纯度。
注意品种的熟期选择 ,确保能在当地安全 抽穗和成熟。
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具有环保、持效长 等优点。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综合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和预测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
05
术
《水稻栽培》PPT课件
![《水稻栽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0531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8.png)
光照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条件有一
定的要求。在生长季节,需要保证充
足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干
物质积累。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水稻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土壤中生长。壤土或砂壤土
是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土壤酸碱度
水稻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过酸 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 产量。
06 水稻栽培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栽培管理不当问题及对策
播种量与密度不合理
应合理确定播种量,调整种植密度,确保水 稻生长空间充足。
施肥不当导致营养失衡
应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 均衡供应。
水分管理不科学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 灌溉时间和水量。
耕作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
应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 长。
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 件下生长;高产稳产,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水稻的起源与传播
起源
水稻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地区,距今已 有约一万年的栽培历史。
传播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交流,水稻逐渐传播 到世界各地,成分类与品种
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遗传特点等,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出种皮。
根系生长
02
幼苗期水稻根系逐渐生长,形成较为发达的根系系统,为吸收
养分和水分打下基础。
叶片发育
03
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逐渐展开,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分蘖期
分蘖产生
水稻主茎基部节上长出分枝,称为分蘖。分蘖的 多少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根系扩展
分蘖期水稻根系继续扩展,吸收能力增强。
《水稻栽培》课件
![《水稻栽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fde4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1.png)
水稻栽培课件,探讨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水稻 的重要性、生态特性和栽培历史。
引言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通过本节课件,将介绍 水稻栽培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水稻基础知识
水稻的生态特性
了解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水稻的品种分类
介绍水稻根据形态特征、生育期和用途等方面的分类。
水稻的生长周期
探究水稻从播种到成熟的不同生长阶段。
水稻的栽培管理
1
地块选择和准备
评估土地的地力,并了解土壤改良的要性。
2
水稻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和种子。
3
水稻田的布置
了解稻田的畦型、畦距以及稻苗的绿化技术。
4
水稻田的种植管理
总结水稻栽培的关键点,展望未来的水稻栽培技术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表,提供更多关于水稻栽培的深入阅读资源。
学习水稻的栽培技术、灌溉和肥料管理。
5
病虫害防治
识别和预防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并推广有效的防治措施。
收割和储存
1 收获时间和方式
了解水稻的最佳收获时 间和不同的收获方式。
2 稻谷的储存和保鲜
学习稻谷储存的方法和 保鲜技术,确保稻谷的 质量。
3 稻草的利用
探讨稻草在农业和其他 领域的多种用途。
结束语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7713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f.png)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 力和气候条件,确定适 宜的种植密度,保证群
体结构合理。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 稻需肥规律,合理施肥 ,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
分。
水分管理
掌握好灌溉和排水时间 ,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促进水稻正常生长。
高产水稻种植案例分析
1 2
案例一
某地区高产水稻种植模式介绍,包括品种选择、 种植密度、施肥和水分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需肥 规律,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损
失。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追肥管理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促进水稻高产。
灌溉管理
水层管理
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 调节水层深度,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
排水晒田
在水稻生长后期,适时排水晒田,促 进根系发育和抗倒伏能力。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全球分布
水稻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 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 形态和生长习性,水稻可分为籼 稻和粳稻两大类。籼稻株型较高,米 粒较细长;粳稻株型较矮,米粒较圆 润。
品种繁多
全球范围内有众多不同的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长习性、适应性、产量 和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水稻的生长 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和产量。
降水
适量的降水对水稻生长有 利,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 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品质 。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ppt课件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d329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7.png)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6)追肥除草:播前一星期可撒施除草剂,并保持一星期左 右薄水层,使之杂草萌发,提高药效。齐苗后施用苗肥,一叶 一心期 适量施用断奶肥,移栽前2一4天左 右,根据秧龄,移 栽时天气,拔秧或铲秧形式施好起身肥。
(二)分蘖阶段
1、主攻目标:足苗,早发,争足穗。 2、措施内容:平整大田,施足基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浅 水勤灌,及时追肥。 3、措施要求: (1)平整大田:耕耙必须做到土层深、松、平、软。为水稻根 系创造一个水、肥、气、 热状况良好的上层。 (2)施足基肥: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促使土壤熟土层加厚, 保肥保水,而且利于水稻 根系和分蘖生长。基肥要施足,肥料 要腐熟,氮、磷、钾的比例为2:1:2。 (3)合理密植:必须保证获得适宜的穗数和提高光能利用率为 原则,早稻分蘖期短、分蘖 期气温低,密度宜高一些。 (4)适时移栽 :常年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以 上早籼稻即可 移栽,后季稻的栽插期一般 应保证移栽本田后到幼穗分化还能 抽出2片叶以上。
内容提要
水稻生育期简介
各生育期栽培管 理技术
育秧阶段 分蘖阶段 抽穗阶段 结实阶段
一、生育时期的划分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
(1)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期。 (2)分蘖期 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 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3)穗分化期(抽穗期) 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 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4)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 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三)抽穗阶段
1、主攻目标:叶片挺秀,根系发达,壮秆大秆大穗,穗多粒饱 ,结实率高。
2、措施内容:适时烤田,施好穗肥,防病治虫。 3、措施要求: (1)适时适度烤田:有抑制无效分蘖,促使根系生长,达到根
2024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PPT课件
![2024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51c8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4.png)
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
育秧方式与秧田管理
育秧方式
主要有水育秧、旱育秧和湿润育 秧三种方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
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 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提前进行 耕整和施肥。
播种与覆膜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播 种后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
秧田管理
包括温度管理、水分管理、施肥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秧
苗健壮生长。
04
插秧与田间管理技术
插秧技术要点
选用优质秧苗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 秧苗,保证插秧后能够
快速生长。
适时插秧
合理密植
插秧深度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 件,选择适宜的插秧时 间,避免过早或过晚。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 力,确定合适的株行距,
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亚洲、非 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成为全球最 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分蘖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形成 幼苗。
幼苗长出分蘖,增加地上部叶面积和 地下部根系。
幼苗期
幼苗生长迅速,形成根系和茎叶,开 始光合作用。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拔节期
分蘖生长加快,节间伸长,株高 增加。
纹枯病
观察病斑形状、颜色,掌握发生条件,采取农业 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白叶枯病
识别叶片病斑、枯死症状,选用抗病品种、加强 肥水管理、及时喷药保护。
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稻飞虱
识别成虫、若虫形态,了解发生规律,采取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
作物栽培学-水稻3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作物栽培学-水稻3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afbf9f6915f804d2a16c11d.png)
3/2
1/4 7/0
2/3 1/1-1 4/1
2/2
6/0
1/3
3/1
1/2
5/0
5/0
2/1
4/60/0
1/1
1/1 3/0
3/1 3/0 2/1 1/23/0 2/2
4/0 1/2
1/0
2/0
1/0
芽鞘
不完全叶
水稻单秆突变体 正常水稻
主控基因MOC1
XY Li, Q Qian, ZM Fu, et al. Control of tillering in rice. Nature, 2003, 422: 618-621
精核+极核初生胚乳核3-4天,游离的 胚乳核在胚囊形成两层10天左右,分裂结束, 进入充实阶段淀粉、蛋白质充实到胚乳细胞。
米粒的生长
②灌浆路径
米粒灌浆路径
1. 腹 2. 背 3. 珠心突起组织 4. 维管束群
水稻子房发育为米粒的形态变化
水稻的收获适期
水稻的成熟度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具有重要的 影响,特别是对碾米品质。水稻在最适时期收获可获 得高的精米率和好的蒸煮品质。不适时采收将造成水 稻产量的降低和稻米品质的下降,从而影响商品价值。
以稻穗分化 作为此期开 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分蘖数的增加和 植株的增高,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两个生育时期。 移栽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由秧田期(从落谷到栽插) 和分蘖期(由栽插返青至开始拔节)组成。
生殖生长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稻穗的形成和谷 粒的灌浆充实。这一阶段包括两个生育时期:长 穗期和结实期。长穗期在一般约30天左右。结实 期从出穗到稻穗成熟,一般30~50天。
①水分 ②温度 ③氧气
(4) 发芽与幼苗生长过程
水稻栽培学讲义
![水稻栽培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aaa3f708a1284ac85043a8.png)
水稻栽培学第一节我国水稻生产概况一、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4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3,总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1/2。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安全全国近2/3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世界市场稻米贸易量少。
因为在世界水稻生产国较少,并多集中在东南亚人口密集的国家。
表1 2003年世界稻谷面积和产量◆提高单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以上在我国淮河以南各省经济发达,稻田被占用量大,无法用北方的旱粮来弥补,而且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存在。
确保总产,只有不断提高单产。
二、我国稻作科技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史书(《诗经》《淮南子》《周礼》《战国策》《史记》等)记载,距今5000年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开始稻作栽培。
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稻生产停滞不前1936年全年播种面积3.45亿亩,单产仅165公斤,为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最好年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稻生产飞跃发展(1)50年代治水改土(2)60年代矮秆品种,陈永康、崔竹松高产经验推广应用(3)70年代杂交稻,小群体、壮个体高产技术推广应用 (4)80年代叶龄模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5)90年代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6)本世纪超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图1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1502002503003504004505060708090本世纪年代单产(公斤/亩)图2 水稻单产变化趋势第二节 稻种起源和类型一、栽培稻种的起源图3 栽培稻种的起源二、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图4 栽培稻种的演变和类型籼稻(亚种)普通栽培稻普通栽培稻晚季稻 早、中稻陆 稻水 稻糯 稻 粘 稻 糯 稻 粘 稻 陆 稻水稻 糯 稻 粘 稻 糯 稻粘 稻 晚季稻早、中稻陆 稻 水 稻 糯 稻 粘 稻 糯 稻 粘 稻 陆 稻水 稻糯 稻 粘 稻 糯 稻粘 稻 粳稻(亚种) 气温高→低日长短→长 水分多→少直链淀粉多→少一年生栽培稻南亚、(印度、中国) 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第第内颖外颖小花梗糙米小穗梗副护颖2护颖1护颖第三节 水稻的形态结构一、水稻种子种子→稻谷 糙米→颖果果皮糙米 种皮胚乳 胚胚芽鞘不完全叶幼叶胚根鞘 第1叶幼叶 茎生长点胚吸收层第2叶原基 胚根冠胚根生长点图6图5图7二、水稻幼苗不完全叶(叶片退化)叶完全叶(真叶)叶片完全叶叶枕、叶舌、叶耳叶鞘种子根(初生根)根不定根(次生根)a 图8图9图10叶背面有明显的叶脉三、水稻分蘖分蘖由叶腋芽发育而成一次分蘖分蘖分级 二次分蘖三次分蘖分蘖结构叶茎分蘖鞘根图11图12 图13图14四、水稻茎茎的组成:节+节间其中:基部节间不伸长,密集在一起,长分蘖和次生根,称分蘖节。
水稻栽培学(第三节)
![水稻栽培学(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c427ce3deefdc8d376ee320f.png)
3.源库互作型
源库特征
其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
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
增源或增库均可增产。
栽培策略
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措施的回旋余地
也较大,栽培策略上应据具体条件而定。
三、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
(一) 群体质量指标
群体质量,即是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
质积累,使抽穗期达到适宜值,着眼于大力提高后期的群体光合生 产积累量。
2、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
适宜LAI对群体质量的意义:水稻高产须有一个适宜的最大LAI,因为
它是协调源、库关系和各部器官平衡发展的基础。
抽穗期群体适宜LAI值要通过合理的叶面积发展动态来实现:群体拔
节前后的叶面积增长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例。
1、群体质量调控的技术模式
第一,高产群体的培育,着重放在结实期群体的高光效、高
积累;
第二,尽可能压缩群体的起点和前期总生长量,为经济器
官分化形成期各部器官的健壮发展让出空间;
第三,充分发展个体,合理利用分蘖在群体发展中的自动调
节作用。在前期小群体的基础上,通过壮个体实现物质的高积 累,满足高产群体具备的各项质量指标的要求。
4、较高的单茎茎鞘重
水稻单茎茎鞘重把茎秆的综合性状联系在一起,是对
抽穗后水稻群体质量的一个全面反映。
抽穗期茎秆壮实,平均单茎茎鞘重高的群体,能起合
理配置光合系(叶)和受容系(穗)、提高群体光合和物
质运转能力的作用,在高水平上协调源库关系。因而在适
宜LAI条件下,单茎茎鞘重愈高,群体质量愈高。
效氮肥,有效防止颖花退化,同时,有效提高穗
期叶片含氮及茎鞘中淀粉的含量,有利于后期向
《作物栽培学水稻》课件
![《作物栽培学水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4eef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a.png)
3
稳定市场供应
水稻作为主粮之一,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 价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主粮来源
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来源,对于保障人们的温饱需求具 有重要意义。
战略储备
在粮食储备中,稻米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 保障人们的口粮需求。
应对气候变化
水稻种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 缓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02 水稻的栽培技术
栽培前的准备
01
02
03
选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 和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
整地
深耕细作,清除杂草和残 茬,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 保水能力。
浸种催芽
将种子浸泡在药液中消毒 ,然后进行催芽处理,提 高发芽率。
播种与育秧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 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 时间。
生长阶段
水稻的生长阶段包括萌发、分蘖 、拔节、抽穗和成熟等阶段,每 个阶段对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
施的要求都不同。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 常生长,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 的进行。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对水稻的生长至关 重要,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要充足且 均衡,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05 水稻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水稻的营养价值
碳水化合物
水稻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蛋白质
水稻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 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铁、锌等,对维持 人体健康有积极意义。
水稻的工业用途
酿造业
稻米经过发酵可以制成米酒、黄酒等,具有丰富的风味和营养价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7月2日
第1页
2. 叶的生长-叶位分工
本田(大田)期叶片分为3组(崔继林):
第1组为第7~12叶,与分蘖、长根关系密切
第2组为第13~15叶,对茎、穗的影响最大
第3组为第16~19叶,主要影响灌浆结实
2014年7月2日
第2页
3. 分蘖的生长
主 茎 分 蘖
2014年7月2日 第3页
(1)分蘖的分化与生长
第38页
2014年7月2日
(1)抽穗开花过程-2
2014年7月2日
第39页
(2)米粒发育-胚的发育
1精核+卵→合子,数小时静止→第1次横向 分裂→ 2天后形成→ 梨形细胞块→至4-5天, 分化出生长点、胚芽鞘原基等→ 6-8天,第1 叶原基分化形成→ 10天左右,胚形态完成, 基本具发芽能力。
2014年7月2日
第12页
(1)茎的结构与功能-3
b. 茎内输导组 织走向和联络n-2叶、n-1 号分蘖大维管束联 系最密切
2014年7月2日 第13页
(1)茎的结构与功能-4
茎节是稻体内输气系统的枢纽。在茎节与叶鞘基部的连接处, 有一群细胞间隙很大的薄壁通气组织。其上方与上位节间及 叶鞘的通气腔相连,下方与下位节间的通气腔相连。节网维 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以及横隔壁的细胞间隙均较大,经这些 组织使叶鞘基部的通气组织和髓腔相连。节部的通气组织还 与根的皮层细胞间隙相连。这样,构成了一个从叶到根的相 当完善的输气系统。从气孔进入叶部的氧或光合作用放出的 氧,就依赖这个系统输入根部,供根部呼吸和向环境泌氧之 用。
2014年7月2日 第32页
穗分化的过程-6
颖花的长度接近最终长度1/2时,其花药内大量的花粉 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当颖花长度达最终长度85% 时(5mm左右),大量四分子出现,减数分裂完成。 此期伸长迅速,穗长由3~4cm伸长到10cm。2天左右。 此期对逆境最敏感。
2014年7月2日 第33页
自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后期起颖花 原基不断增加,至雌雄蕊形成中期前后达最 大值。 减数分裂期间,因部分颖花原基停止发育而 退化,分化发育颖花数减少,约至出穗前7- 10天,不再退化,颖花稳定。
第36页
2014年7月2日
7. 开花受精与结实
2014年7月2日
第37页
(1)抽穗开花过程-1
抽穗:穗上部颖花的花粉及胚囊成熟后1-2天,穗顶露出顶叶 鞘1~2cm,称为抽穗。全穗抽完5-7天。水稻抽穗即可时开花, 第3天左右开花最旺盛。全田15%、50%、85%的茎蘖抽穗则 分别称为始穗、抽穗和齐穗。
开花过程:适宜温度23-35℃,湿度50-90%。开花时花丝伸 长,浆片由于CO2作用形成酸性环境,吸水膨胀可达原大小的 3倍,推开内外颖。 花时:一般籼稻10-11时,粳稻约迟半小时至1小时 活力:一朵花开颖约30分钟,柱头活力可延续数天,但花粉 离开花粉囊5分钟即可能失活。
2014年7月2日
第7页
(2)分蘖的有效与无效
有效分蘖:主茎开始拔节时,具有独立根系、可自 养的分蘖(>4叶),最终可成穗。
无效分蘖:主茎开始拔节时,无独立根系、不能自 养的分蘖(<3叶)。 动摇分蘖:有3张叶的分蘖,条件好可最终成穗, 条件不好则死亡。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此期之前长出的分蘖有效, 其后长出的一般无效。N(品种总叶数)-n(伸长 节间数)。
2014年7月2日
第9页
4. 茎的生长
茎由节和节间(两个相邻节的中间部分)构成。
叶片均着生在节上,每片叶包括芽鞘、不完全叶均各 自对应一个节。 水稻的前中期,节与节聚在一起,距离很近,或者说 前面大部分节间都不伸长;自拔节期开始,最后几个 (一般4-7个)节间陆续伸长,株高迅速增大。 稻株上的叶、分蘖和不定根都由茎上长出,茎具有支 持、输导和贮藏功能。
2014年7月2日 第30页
穗分化的过程-4
穗上部发育最快的颖花原基,其内、外颖原基上方 分化出6个雄蕊原基突起和一个居中的较大雌蕊原 基突起。此后顶部的颖花外颖原基长成风雪帽状, 包裹花器大部。此期幼穗长5~6mm。3~4天。
2014年7月2日 第31页
穗分化的过程-5
颖花进一步发育,当颖花长度达最终长度的四分之 一(1.5~2mm)时,造孢细胞分裂形成花粉母细 胞,同时雌雄蕊原基上出现柱状突起。此时幼穗长 1.5~3.0cm。2~3天。
茎端生长锥基部,顶叶原基的对面分化出环状 突起-穗颈节,其上是穗轴。持续2天左右。
2014年7月2日 第28页
穗分化的过程-2
生长锥上出现新的横纹-从第一苞的腋部起,由下 而上各苞的腋部长出圆头状突起,为一次枝梗原基。 4~5天。
2014年7月2日 第29页
穗分化的过程-3
一次枝梗原基逐渐长大,其基部出现很浅的苞的横 纹和小突起,即二次枝梗原基。其上再分化出小突 起为颖花原基,二次枝梗原基和颖花原基着生的部 位,长出许多白色苞毛。 5~10天。
拔节期:倒(n-2)叶抽出期,n为品种的伸长节间数。
2014年7月2日 第16页
拔节期公式的推算
基部向上第 n伸长节间伸长= 基部向上第 n-1伸长节间伸长= 基部向上第 n-2伸长节间伸长= 抽穗 孕穗 倒1叶抽出
………………………………………………….
基部向上第 1伸长节间伸长(拔节)= 倒?叶抽出
2014年7月2日
第40页
(2)米粒发育-胚乳的发育
1精核+2极核→初生胚乳核→ 3小时左右, 分裂,此后约每小→ 时分裂一次(无细胞壁) → 3-4天,游离的胚乳核→在胚囊形成两层 靠胚的地方胚乳细胞长出胞壁→ 外层细胞不 断分裂增殖向内推挤→ 10天左右,分裂结束, 进入充实阶段 淀粉、蛋白质充实到胚乳细 胞。
第25页
2014年7月2日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圆锥花序,由穗轴、一次枝梗、 籽粒 二次枝梗、小穗梗、小穗组成。
二次枝梗
一次枝梗
2014年7月2日
穗轴
第26页
(2)穗的分化发育
a.
穗分化的过程 整个分化过程持续24-36天,江苏省中稻 品种多在30天左右。
2014年7月2日
第27页
穗分化的过程-1
第20页
根、叶生长的同伸关系
n叶抽出=n叶节根原基分化=(n-1)-(n -2)叶节根原基发育=n-3叶节发根=n-4 叶节根出一次分枝根=n-5叶节根出二次分枝 根
注意: 拔节后,发根盛期与其上方的第4叶抽出期相当
2014年7月2日 第21页
根系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离土表0~10m的土层中(约占80 %),特别是0~5cm的表土层分布最多,耕 作层以下分布很少。 自移栽初期至生育中期,根系主要向斜下方 发展;抽穗期根系的分布与中期相比分布在 土表和深层的根系增加。
2014年7月2日
第5页
水稻叶、蘖的的发生有以下规律:
n叶抽出≈n-3号分蘖的第1叶抽出
分蘖的第1叶抽出后,其出叶速度与 主茎叶片大体同步 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为一次分蘖,一 次分蘖上可再发生分蘖(二次分蘖), 其抽出与母茎的关系,也同于主茎与 分蘖 叶蘖 同伸 关系
2014年7月2日
第6页
叶蘖同伸示意图
分蘖的概念:由稻茎基部的节(分蘖节)上的 腋芽(分蘖芽)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的。
一般芽鞘节和不完全叶上不发生分蘖
茎秆节上的芽一般不萌发(潜伏芽),特殊 情况下发生,成为高位分蘖。
2014年7月2日
第4页
分蘖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发育:
第n叶组织分化后期,其上位风雪帽状幼叶的叶缘 下方出现小突起即分蘖原基 细胞分裂殖,依次 形成分蘖鞘原基、第1、第2叶原基,成为分蘖芽, 此时其母茎同节位叶抽出 母茎同节位叶向上 的第4叶抽出时,分蘖的第1叶抽出。
穗分化的过程-7、8
四分子分散→小球状花粒→经1次有丝分裂生成1 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1个生殖核再经1次有丝分 裂生成两个精子。 颖花抽出前1~2天,花粉粒充实完成,呈淡黄色。 8~12天。
2014年7月2日 第34页
穗分化时期的鉴别
叶龄余数
剥穗,观察
2014年7月2日
第35页
颖花分化数的消长
2. 叶的生长-出叶
稻株营养生长期(幼苗期除外),相邻的各 叶片分化进程保持着大体稳定的顺序关系, 即:心叶内包着3个幼叶和1个叶原基。
心叶(正在抽出的叶,假定为n叶)正在抽出 =n+1叶(心叶后面1张叶)叶片伸长 =n+2叶处于组织分化后期 =n+3叶处于组织分化前期 =n+4叶处于原基突起状
黄根、褐根:在根的中部和基部的老熟部分,泌氧 能力减弱,使得根际氧化圈缩小到到根的表面,使 被氧化成的水合氧化铁化合物沉积在根的表面,故 根表有黄褐色或赤褐色的铁膜。
第24页
2014年7月2日
稻根的颜色与活性-2
黑根、水渍根:在土壤还原性极强的情况下,因土 壤有机质种类不同,会大量产生有毒的硫化氢等有 害有机酸,而根系的泌氧能力不足以氧化这类物质, 这些物质沉积于根表或侵害根体,使根呈现黑色、 青灰色或被毒死呈水渍状。 因此,是否具有黑根、灰根、水渍状根及其数量多 少,常被作为根系是否健康和土壤通透状况是否良 好的重要指标。而把黄白根的比例作为根系活力状 况诊断的指标。
2014年7月2日
第41页
(2)米粒发育-灌浆路径
2014年7月2日
第42页
(2)米粒发育-两种灌浆类型
水稻因品种不同,有同步灌浆和异步灌浆两种 类型:
同步灌浆:一般在小穗型品种中出现,如武育粳3号 等。其强势粒、弱势粒在启动灌浆、迅速灌浆和灌浆 结束等时间上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