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走进生活精修订
c理运用地理为生活谈新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凤琴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750011
地理教育 EDUCATION OF GEOGRAPHY 2005,""(5) 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ljy200505004.aspx 授权使用:咸宁学院(xnxy),授权号:03b6e3d2-cfbc-4fe5-9b85-9da7010e45e5,下载时间:2010年7月2日
一、走进生活寻地理,生活处
课改热线I厉心
忒 夕
、、~—一
处有地理
生活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 理。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情,都, 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人类的衣食住行都
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怎样使学生感 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 我们的身边,使学生产生一种对地理知 识的需求感和地理学习的内驱力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生活中的
2024最新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育质量,教育部对初中地理课程进行了修订。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旨在让学生通过地理研究,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具备初步的地理探究能力,为终身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共分为四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乡土地理。
1. 地球与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认识、地图的绘制和运用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地图阅读和绘制的初步技能。
2.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人类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的了解,提升乡土情怀。
3.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乡土地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和发展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2. 评价建议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材编写教材应遵循课程标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五、附录附录1:课程标准编制说明详细介绍课程标准的编制背景、原则、过程和主要内容。
附录2:课程标准编制参考文献列出课程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的主要文献。
附录3:课程标准修订历史梳理课程标准从起草到修订的过程。
结束语本次修订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素养的人才奠定基础。
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论文
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无疑是一种能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快速、有效学习的策略。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将生活知识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兴趣诚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靠手中的那本教材,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的日益革新,我们要想跟得上教改的潮流,切实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让学生在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情境之下,唤起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兴趣,提升他们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完善他们已有的地理知识体系。
譬如,我们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很多人都反映冬天的天气预报相对比较与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实际情况吻合,而夏天则出入较大,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对于考察学生对于地区与气候间的关系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深化,是一个地理知识具体应用方面能力的考察。
二、激活生活情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所谓激活生活情景,就是要教师把教材中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一定的情景设置,让学生理解并感悟地理知识的一个过程。
譬如,在讲授海洋知识的导课环节,笔者就学生所知道的世界著名海洋有哪些,你知道这些海洋的哪些知识,面积,大小,深浅,各自所蕴藏的矿产金属是什么,我们又怎样的开发手段,受限于哪些技术限制等等。
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茫然之中拉到课堂知识的氛围中来,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此一来,课堂进行得顺利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极度的彰显,因为,我们的生活化导入环节的设置从目的上来讲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方法上来讲是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以联系地理知识。
如何将地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何将地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理与我们息息相关。
它不仅局限于地图或课堂,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活动、思维方式及决策过程。
将地理与生活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首先,让我们从居住环境谈起。
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还是乡村的宁静,地理环境塑造了我们所居住的地方。
选择居住地时,交通便利性、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生活方式。
例如,住在海边的人可能会参与更多的水上活动,而山地区域的人则可能享受徒步旅行和滑雪。
这种对地理特征的敏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其次,地理知识也在日常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选择食物时,我们往往会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
在不同的季节,市场上盛产的水果和蔬菜各不相同,消费者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当地气候选择最适合的食材。
此外,了解地理分布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美食的探索欲望,例如,尝试不同国家的特色菜肴,这不仅丰富了饮食体验,也培养了对世界的认识。
在旅行中,地理的影响尤为明显。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基于地理特征、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通过研究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人们不仅能发现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例如,前往山区,游客可以体验到与海滨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如农舍、传统手工艺和当地民俗。
这样的经历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对地理环境的感知。
教育也是将地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重要领域。
地理教育不仅限于课本知识,更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社区的地理特征,了解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的进步也为地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现代科技,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智能手机应用,使得人们能够实时获取地理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如,在规划旅行时,使用地图应用能够轻松找到最佳路线,了解沿途的景点和餐饮选择,以便充分利用旅行时间。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湘教版2024)
02 重 难 点 巩 固
1.2我们怎样学地理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易错点】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 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相同时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5.选择合适的地图
1)根据使用的目的来选择地图
使用目的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 了解中国省区分布
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状况 了解某区域地形特点
外出自驾旅行,确定行程 去公园浏览,需要寻找景点
选择地图
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 人口分布图
地形图 交通图 导游图
5.选择合适的地图
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
8.如果扩大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查找某居民小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扩大 ②示意图显示的实地范围缩小
③示意图的内容更详细
④示意图的内容更简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03 把 握 核 心 考 点 中考真题—图例
4.(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小张同学在手绘地图的过程
中,画到公路时需要参照的图例是( )
A.
B.
C.
D.
03 把 握 核 心 考 点 中考真题—选择适用的地图
(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3年 冬,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
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以及对区域发展的思考。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活化地理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定义、实践方法以及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定义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地理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三、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践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例如,在讲解城市交通规划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地理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湖泊进行考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并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类型时,可以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代表性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融入跨学科知识,拓宽视野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解农业地理时,可以引入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收获。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1. 新课标下新教材特点
3.增设“发现”“探究与实践”等栏目,创新教材呈现形式
通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享有学习的获得感是本次教材修订 的重要理念。教材编委会大胆创新栏目设计,通过在每节开篇增设“发现” 栏目、每章末增设“探究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栏目,突出教材的科学性 、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1.新课标下新教材特点
首先,在“发现”栏目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源自真实情境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有的问题在学生联想前置知 识后,再认真分析,可能迅速得出正确结论;有的问题可能需要学生在完成 整节、甚至整章的学习后,才有所收获。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 怎样学地理”的“发现”栏目中,通过设置“你认为玲玲的朋友拿到图1-22 ,能认清校园里的各个景物吗?为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绘制 地图时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要素,从而引出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反映时 代性。依据新课标要求,加强德育教育,体现地理学科本质,反 映现代科技进步,综合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新教学目标 新教学关系
新
新育人方式 新内容组织
目录
第一部分
《第地二理部新分 教材(2024湘教版)》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4.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实验、调查、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能够 在校内、校外的真实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通过地理实践活 动,观察和感悟地 理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尝试解决实际地理问 题,增强信息运用、实践操作等行动能力;能够养成在实践活动中乐于 合作、勇于克服困难等品质。
(三)课程内容
(一)核心素养
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 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 程内容蕴含 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 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建立人地协 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 、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 分 析和解决地理实践问题时所具备 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
(完整)初一地理上册笔记(已修订)
地理笔记年级:七年级姓名:员宇扬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的意义:1、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
2、学习地理,有助于将来参加生产建设。
3、学习地理,有利于了解异地环境。
4、学习地理,有利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练习:①公元前5世纪成立《易·系辞》,里面有“仰以关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②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注《地理学》。
§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好地理,要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也是第二语言。
学好地理,要学会搜集地理信息。
(如:上网、查资料、咨询等。
)学好地理,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学好地理,要结合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二、地图。
1、什么是地图: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并注上必要的文字的图画。
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的种类:按性质划分: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4、地图的方向: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北、南、西、东。
(1)方向有八个(2)没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3)有指向标,先找到北方,在进行判断。
5、比例尺(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4)判断比例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简单的记为:大小详,小大略。
)6、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
(2)什么是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3)常见的图例:①洲界②中国首都③外国首都④主要城市⑤铁路⑥公路⑦长城⑧运河⑨山峰⑩沙漠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 认识地球一、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1)“盖天说”――天圆地方。
地理课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地理课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地理学是与地球相关过程和现象的科学研究。
地理课程是对地球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化、政治等的研究,并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文化。
地理课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地理课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几个实际应用。
1. 环境保护地理课程帮助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面临威胁,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环境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保护地球,并掌握环保知识的技巧。
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建设建筑物、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为城市创造更具可承受性、可适应性和适应性的城市。
地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这是决定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地理课程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生态特点和资源分布,从而更好地规划城市和保护城市的环境。
3. 旅游和商业随着旅游和商业的全球化,地理课程帮助人们了解全球的不同文化和历史遗产。
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可以帮助商人在决定进入新市场之前对市场的需求和环境进行更好地了解。
同样,了解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到地方的特点和文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之,地理课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范围广泛,它是我们了解世界和保护地球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地理课程,我们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我们所在的地方及其环境、资源分布和文化特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作者:徐磊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年第09期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要想轻松跟上新课标的步伐,必须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利用乡土资源以扩充地理知识比如,教材要求学生会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一些现象和事情,安排生产和生活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学完中国的自然环境之后,我要求学生讨论:淮河是一个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都有哪些地理事物以淮河为分界?对这个鲜活的生活事例,学生极为感兴趣,分别从气温、降水量、自然带、水系、有无结冰期、热量带、气候、农业耕作等方面分析总结,效果很好。
再比如讲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时,以桐柏淮河源风景区为例,让学生讨论其开发条件的评价。
他们分别从游览价值、交通的通达性、市场距离、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发言,学习积极性很高。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然后通过实际巩固理论,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提高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开展实践活动以应用地理知识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迫使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家乡的生态。
比如,在学习“水资源”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参加了“淮河源环保协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调研等活动,了解我们桐柏县的几大污染源,并要求他们提出治污的合理化建议。
学生们特别提出了龙潭河水库的污染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县城镇居民的增多,生活用水越来越紧缺,为此县政府修建了龙潭河水库,目的是解决县城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家乡的地理特色4.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5.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地图、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身边自然地理现象的图片,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探究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现象。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这些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3: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教师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如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2. 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4:家乡的地理特色1. 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色,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乡地理特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tep 5: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展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交通规划、农业生产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案例中地理知识的作用。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6: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点评。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有趣的实例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并给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案例。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地理知识时,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在讲解地图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地图来说明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位关系。
在讲解人口分布时,可以用学生所在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来说明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可以通过组织户外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
在讲解山地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地进行考察,并让他们观察山地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
在讲解城市规划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中心地带进行考察,并让他们观察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这些实地考察和观察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地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地理知识的规律和原理。
在讲解地理气候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水规律。
在讲解地理灾害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地震的发生和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地震的危害性。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化的地理案例和故事。
在讲解环境保护时,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环保公益广告和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在讲解城市交通规划时,可以通过观看一些城市交通改造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规划的原理和实施方式。
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知识,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
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解读【含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解读“课程内容”(原为“内容标准”)的修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 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第二,降低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调整(删除或新增)部分内容标准;第三,对活动建议进行全面的调整、删减。
一、“地球与地图”部分的修订1.地球和地球仪(1)增加了一项内容标准一一“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明确这是一项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建议”。
(2)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将“观察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2 .地图(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后面增加了“判读经纬度”的要求。
(2)在“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后面,增加了“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要求。
(3)“定向行军”修订为“定向越野”。
(4)删去该单元表格下面一段不一定十分必要的关于电子地图的“说明"o(5)删去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活动建议。
二、世界地理部分的修订1.“海洋和陆地”、“气候和居民”(1)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修订为“天气”。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改为“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改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3)删去“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0(4)将“活动建议”进行了整理、归并,删去了“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活动。
2.“地区发展差异”(1)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 o(2)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地理走进生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与同学们谈地理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充分预习,熟悉活动题内容,以备上课集中讨论。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小组讨论:1、今天是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的第一节地理课。
同学们了解地理吗知道在地理课上会学习哪些内容吗2、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对“地理”的理解,列举一些属于“地理”的事物和现象。
活动一、完成读图活动。
活动二、完成读图活动。
活动三、完成读图活动。
2、表达交流: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二、怎样学好地理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善于观察。
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并积累知识。
3、勇于探究主要应注重哪两个环节。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你们认为地理有用吗能否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理”。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各种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形状存在着“”与“”的假说。
2、读图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 出发,经过? 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洋,1521年3月到达?群岛,向西穿过? 洋,绕过非洲南端的角,终于在155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地球的形状是个?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
D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任上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4.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 6375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5.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沿地球最大周长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总结。
五、布置作业:六、预习指导:1、了解经、纬线的定义。
2、观察地球仪了解经度、纬度的特点。
3、能根据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复习要求:1理解和初步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
2运用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概念,并能归纳和比较经、纬线与经、纬度的划分及特点。
4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情况,并用事实说明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首先大家一起来了解本节的学习要求。
(2分钟)2、过渡: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对照手中的学案,完成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比一比,谁最快!(5分钟)3、针对学生完成的内容查漏补缺(15分钟)(1)对经纬线特点以习题形式考查。
①一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朝北能否飞回北京考查点:经线指示南北,所以朝北飞即顺经线飞;经线是半圆,所以一直朝北只能达到北极点。
②10°S、20°N、40°S三纬线圈最长的是考查点:纬线长短的变化规律。
(2)对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重点补充讲解和习题考查。
①当我们5月13号早上的时候,美国纽约大约是什么时候考查自转导致地方时差;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
(5月12日晚上)②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二分二至日时间及太阳直射位置以及北半球四季划分。
③我国的纬度范围是:4°N--54°N,请据此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
考查点:温度带划分界线及范围。
4.过渡: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大家感到最难的知识点是地球上经纬度的判读。
我们先通过读世界地图来了解经纬度数字变化特点。
(以坐标形式展示和归纳)再合作完成今天的第二个环节:练一练,找规律!(15分钟)5、小组合作讨论。
6、巡查后针对问题讲解。
并提示地球上重要经纬的掌握:赤道;0度和180度经线;20°W和160°E;--半球划分。
7、知识考查:读世界海陆分布图,说出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大洲。
考查点:判读经纬度能力和半球划分。
8、课堂小结:以板书形式列出本节知识体系。
(2分钟)9、拓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即学案的第三个环节。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一、自学内容:“降水与我们”和“降水的季节变化”(53—55页)二、学习目标:1、记住降水的概念2、降水的季节变化3、绘制降水柱状图三、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绘制降水柱状图四、自学过程(一)自学53页“降水与我们”部分内容。
1、自学53页下面的四行文字,完成下列要求⑴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
⑵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并画出它们相应的表示符号、、、。
2、读54页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降水量的测量”,完成下列要求。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单位是。
⑴完成54页活动1的,把降水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补充完整。
你能说出降水可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吗。
⑵小组合作完成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理解。
(二)、自学55页“降水的季节”变化1、读图,回答:提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的柱状图上作直观判断。
主要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的降水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地的降水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地的降水较少,主要分布在季。
(2)通常把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图来表示。
2、读图中表示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哪个月份降水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3、(二)通过阅读下列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认识世界主要集中降水季节变化的类型。
新加坡;北京;罗马;阿斯旺;(三)、.用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下表是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绘图。
五、建构知网:1.全年多雨2.夏季多雨3.冬季多雨4.全年少雨六、学效检测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2、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通常把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图来表示。
4、测量降水一般使用_________(仪器),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_。
5、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该地最热月是月,气温约℃,最冷月是月,气温约℃,年较差为℃,该地位于五带中的带。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量约毫米;最少的月份是月,降水量约毫米。
(3)该地年降水的规律是。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降水,区别降水和降雨两个概念。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3、根据降水统计资料,绘制出降水量柱状图。
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
【学习重点】: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和世界降水的分布【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63-64页,掌握降雨的条件,降雨的类型。
基础知识:降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水过多和过少,都会带来灾害。
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一般用年降水量来衡量一个地区的降水的丰沛程度。
从以上资料中,你可以获得这些信息:1、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固态的、等,其中降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注意:雾因为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不属于降水!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称为,测量单位一般采用。
3、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就是年降水量,它影响着当地的干湿程度。
例如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区,会比较;而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很。
4、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可用逐月降水量图表示。
5、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
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学习任务二:看课本P65,读图4-1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探究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的地区分布在__,__,__等大洲的__﹝纬线﹞附近。
2、沿120°E经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年降水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1,2题,说说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沿纬度变化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亚洲,南美洲或澳大利亚为例,对比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__,西岸降水__。
5、沿45°N纬线,从欧洲西部到中亚,东亚地区,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欧洲西部年降水量_____,中亚地区年降水量_____,东亚年降水量_____。
6.根据第5题,说说北半球温带大陆地区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7、世界的雨极是亚洲印度的_______,形成雨极的原因是:______。
学习小结: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一般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三多三少)二、达标训练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降2、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A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B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 C 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两极地区三、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