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

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压力源的性质与特点压力源是引起压力的具体和人事,大致包括非人为的压力源和人为的压力源两种。

非人为的压力源及自然逆境。

自然逆境给人造成的挫折有时是很严重的,所以心理软弱者对这种非人为的挫折源无能为力,表现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低。

当然,对于心理坚强者,面对非人为的自然逆境虽然感到天灾不可抗拒,但会另辟蹊径重新开始,在绝处求生,表现出对挫折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例如,伤残人和绝症病人战胜残疾和病魔,顽强地活着、奋斗着,甚至能创造出健康人都不能做出的奇迹。

人为的压力源即社会逆境。

社会逆境这种人为的压力源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严重的,甚至有些可以置于死地。

与非人为压力源相比,人为的压力源(社会逆境)更难战胜,同样是心理坚强者,在自然逆境面前它能成为强者,但在社会逆境面前,他可能无能为力。

因为要战胜社会逆境不仅仅需要坚强的心理,还有许多因素是意志解决不了的,诸如:

政治因素、道德因素、盘根错节的人际因素、风俗习惯、人心难测等等。

1 / 7

可社会逆境这种压力对受挫者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较大的,不论是从挫折的强度、挫折持续时间上,还是改变挫折的可能性上都较严重;所以面对人为压力源,不少人会变得麻木、冷漠、躲避,这是一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畸变,实际上是一种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弱的表现。

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心理失衡的程度逆境强度是指引起逆境事物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体的打击程度;逆境的积累度是指逆境积累的次数;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是指个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主观和客观不统一引起的心理状态。

每一次心理失衡会产生一次逆境感,心理失衡的次数多了,也就是挫折的积累度增强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个体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降低或增强一般地说,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及心理失衡的程度与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逆境强度小、积累度大、心理失衡的程度不严重,个体对逆境尚有承受能力;相反,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的程度严重,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会降低即承受不了打击。

另一种情况是,逆境强度大、积累度小、心理失衡严重,会使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降低或增强。

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弱型、心胸狭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或没有目标可追求的人来说的。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强型、心胸宽阔的人来说,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也会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增强个体的气质和性格有关调查材料证明,在人的四种气质中抑郁质的人受到挫折易自杀,胆汁质的人容易轻生,只有相对平衡型的粘液质和多血质自杀者少。

这说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更能容忍挫折,即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

这是因为,从神经类型上看,抑郁质和胆汁质都属于不平衡型,遇到挫折产生负性情绪,平衡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

而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其神经类型是平衡型,所以逆境后否定情绪虽然也产生不少,但他们的神经系统自身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使得自身能够调节、抑制这些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发生,表现了对逆境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更是密切。

尤其是孤僻性格、依赖性格、脆弱性格、抑郁性格、暴躁型性格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更差。

按照性格的分类;这几种性格都有情绪型或缺乏意志型性格,而不是理智型性格。

因为理智型性格的人比情绪型性格的人更受理智支配,会理智、冷静地分析逆境原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对策,因而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

3 / 7

而情绪型性格者一切受情绪去支配,遇到逆境后必然产生许多否定情绪,如愤怒、悲伤、忧郁、焦虑等由于情绪型性格的人对这些否定情绪缺乏克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必然导致对逆境的承受力较差个体的需要与理想、信念 1. 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某方面的需要的满足特别强烈时,一旦没有实现特定目标而使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极强的逆境心理,相反,对某方面不太强烈或可有可无,一旦受到阻碍也不会产生逆境心理。

即使产生逆境心理也不会太强烈。

但是,当一个人的需要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希望结合时,需要越强烈,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越强。

2. 理想和信念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一个人对未来事物的需要就是理想,对特别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坚信不移就是信念。

所以理想和信念都来自需要。

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人,对自己理想中的奋斗目标充满希望,坚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在逆境前面就不会或绝望而能坚强地挺起来,继续奋斗。

只有那些无理想和信念的人才会在逆境面前萎靡不振,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归因倾向归因是指把行为和结果归于何种原因,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及因果关系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归因于四个方面原因:

个人努力;个人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最新资料推荐------------------------------------------------------ 这四种因素又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

一是内外因;二是稳定性;三是可控性。

从稳定性上看,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是易变因素;从可控性上看,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机遇和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能力是可控的,通过学习和锻炼是可以提高的。

1 . 个体把失败受挫归因于个人的努力不够这是个易变、可控的内因。

由此,他会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为只要努力,下次就会成功,所以,逆境不会使个体灰心丧气,只会内疚自己努力不够 2. 个体把失败受挫之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够这是个稳定的、可控的内因。

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认为能力是不可控的。

个体会认为自己是天生的能力差,就会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

(2)认为能力是可控的。

个体认为自己的能力只是暂时的差些,通过锻炼学习,增长知识,能力还能够得到提高,他就不会因为失败受挫而灰心丧气,反而能够增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3. 个体把失败受挫归因于任务的难度这是个稳定的、不可控的外因。

由此,个体就会产生很强的逆境心理,充满气愤、抱怨的情

5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