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01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由 骨和软骨组成,内部有 粘膜覆盖。
02
喉位于气管上方,由软 骨和肌肉组成,喉腔内 有声带。
03
气管和支气管是由肌肉 和粘膜组成的管道,逐 级分支进入肺部。
04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由肺泡组成,是气 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02
鼻腔
鼻腔的组成
01
02
03
辅助吞咽功能
喉能够提高吞咽时的保护性反射,防 止食物进入鼻腔或气管。
喉的疾病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 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状。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过度发声或不当发 声导致声带损伤,形成小结 状突起。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 性肿物,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 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表 现为持续声音嘶哑、咽喉异 物感等症状。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成
气管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软骨、结缔组织和粘膜 组成。软骨环呈“C”形,保持气管的开放状态;粘膜表面覆 盖着粘膜上皮,分泌粘液,清除进入气道内的尘埃颗粒和异 物。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的通道。左、右支气管在肺 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支气管同样由软骨、 结缔组织和粘膜组成。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交 换,然后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
防御机制
气道粘膜上皮和粘液分泌共同构成呼吸道的防御机制,能 够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细菌等,防止其进入肺 组织。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61
3.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 肋相交,在肩胛线与11肋相交。
62
二、纵 隔(mediastinum) 1、概念: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63
2、分部:上纵隔: 下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64
学习要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喉的位置、软骨的组成、喉腔的结构特点。 3、气管的位置、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结构特点。 4、肺的位置、形态、左右肺的形态结构特点。 5、肺的组织结构特点;气血屏障。 6、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肋膈隐窝。
25
第三节 肺 (lungs)
•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 1、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分居

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
26
• 2、形态:
• 一尖:肺尖
• 一底:肺底
• 三面:膈面

胸肋面

纵隔面:

肺门

肺根

27
纵隔面:肺门、肺根
28
左右肺的形态区别: 左肺狭而长,前缘有心切迹。以斜裂分上、下两叶。 右肺宽而短,以斜裂、水平裂分上中、下三叶。

易患上颌窦炎。

蝶窦:前组、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筛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7
鼻旁窦: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
8
鼻旁窦
开口部位
蝶窦
蝶筛隐窝
筛窦 后组 上鼻道
前中组 中鼻道
额窦
中鼻道
上颌窦
中鼻道
9
二、喉(larynx)
• 喉的位置: • 位于颈前部的正中,平对第4—6颈椎,上通咽 • 腔,下接气管。

系统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

系统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

杓缩 斜小 肌喉
口 杓缩 横小 肌喉

缩环 小杓 声侧 门肌


甲 杓 肌
声 带 、 缩



16
四、喉腔 --喉腔上通喉咽,下通气管 喉口:喉腔的上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朝向后上方。
会厌软骨上缘 杓状会厌襞 杓间切迹
17
• 前庭襞、前庭裂;声襞、声门裂(喉腔最狭窄处) • 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
筛骨 犁骨
3
额窦
蝶筛隐窝 上、中、下鼻甲
蝶窦
上、中、下鼻甲(道)
鼻旁窦/副鼻窦: 含气颅骨的腔洞,开口于鼻 腔,共4对。 额窦 筛窦 蝶窦 上颌窦 (主要作用:温暖、湿润空 气,发音共鸣等。)
4
额窦 筛窦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上Fra bibliotek窦蝶窦
5
* 蝶筛隐窝 上鼻甲的后上方与 蝶骨体之间的凹陷/ 窝。
鼻旁窦在鼻腔内的开口: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 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鼻泪管——开口下鼻道。
额窦
筛窦前、 筛窦后群 中群开口 开口
蝶筛隐窝
鼻泪管开口
上颌窦开口
6
嗅区: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两者上方鼻腔顶部的鼻粘膜区域。
环甲正中韧带
13
(五)方形膜、弹性圆锥 (环甲正中韧带穿刺)
方形膜
弹性圆锥的中部纤维增厚 称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 阻塞时可行穿刺。
前庭韧带 声韧带
弹性圆锥
14
弹性圆锥
甲状软骨
声 韧 带
环状软骨上缘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右主支气管短、粗较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较横平。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呼吸系统课件
鼻阈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腔外侧壁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蝶筛隐窝
鼻腔粘膜分部
嗅区 呼吸区
(三)鼻旁窦
额 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 窦: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 组开口于上鼻道
蝶 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 起共鸣作用。
二、喉
呼吸的通道,发音的器官
平对3~6颈椎高度,后方是 喉咽,下通气管,两侧邻甲状腺 侧叶、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喉腔:上、中、下三部分:
喉前庭:喉口至前庭裂之间
喉中间腔: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
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以下
喉前庭
喉室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三、 气管及主支气管
连结喉与肺之间的管道,以“C”型软骨为支架, 软骨缺口向后,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封闭, 相邻软骨间借环状韧带连结。
(一)气管
胸腺区
心包区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第10胸椎棘突 第12胸椎棘突
第四节 纵 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分部: 上纵隔
前纵隔 下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 感谢阅读
上起自环状软骨下缘, 并与喉相续,向下分为左、 右主支气管。
气管杈、气管隆嵴(偏左)
(二)支气管
左 主 支 气 管 : 细 、 长 , 4-5cm , 走向倾斜,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的 夹 角 为 35~40° , 经 肺 门 入左肺。
右 主 支 气 管 : 短 、 粗 , 2-3cm , 走向陡直,与气管中线延长线 间 形 成 22~25° 角 , 经 肺 门 入 右肺。

人体解剖学3-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3-呼吸系统
作用:吞咽食物—喉升高—会厌 关闭喉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 环甲关节
• 组成:
甲状软骨下角下端关节面
环状软骨弓和板交界的外侧面
• 运动:
前倾: 紧张声襞 复位:松弛声襞
环甲关节
2. 环杓关节
• 组成:
环状软骨板上缘
杓状软骨底
• 运动:
旋内:缩小声门裂 旋外:开大声门裂
环杓关节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三)喉肌
环杓后肌、环甲肌、 环杓侧肌、杓横肌、 甲杓肌、杓斜肌
功能 :
1、紧张或松弛声带; 2、开大或缩小声门裂; 3、缩小喉口。
紧环 张甲 声肌 带
喉肌
开 大环 声杓 门后 、肌 紧 张 声 带
缩 杓小 斜喉 肌口
缩 杓小 横声 肌门
缩环 小杓 声侧 门肌


甲 杓 肌
声 带 、 缩
一、 外鼻
第一节 鼻
二、 鼻腔
三、 鼻旁窦
一、 外鼻 构成:骨和软骨覆以皮肤。
鼻根 鼻背 鼻尖 鼻翼
By Zhang Hailong3/32
二、鼻腔
右侧鼻腔
鼻中隔
左侧鼻腔



鼻中隔:



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覆以粘膜构成。
分部:
鼻前庭 鼻阈
固有鼻腔
鼻前庭 鼻阈
(一) 鼻前庭 由鼻翼围成,内面衬以皮肤。 1. 鼻毛可净化、滤过吸入空气。 2. 缺少皮下组织,与软骨膜连 接紧密,故疖肿时疼痛剧烈。
脏、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形成的封闭腔隙,左右各一。 呈负压。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壁胸膜分部: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

气管炎
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咳嗽等。
气管炎是指气管发炎、肿胀和痉挛,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胸闷等。
04

肺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肺由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等组成, 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功能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 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人体 正常的新陈代谢。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鼻腔与口腔 • 喉与气管 •肺 • 胸膜与纵隔 • 呼吸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 过滤、加湿和调温空气的功能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 具有发声和保护下呼吸道的功
能。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管 道部分,负责传送空气到肺部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负 责气体交换,将氧气供应给血 液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气 体交换,即氧气进入血液 和二氧化碳从血液排出的 过程。
免疫防御
呼吸系统中的粘膜和淋巴 结等结构具有免疫防御功 能,能够抵御病原体入侵 。
胸膜与纵隔的疾病
胸膜炎
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可能是由 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损伤引
起的。
胸膜肿瘤
胸膜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 恶性的,它们可以起源于胸膜本身 ,也可以是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 胸膜。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嵴下角
第四节 肺
一、肺的形态
肺尖 肺底 肋面 纵隔面 膈面 前缘 心切迹 后缘 下缘
斜裂 水平裂 肺叶 左2 右3
肺门 肺根
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右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二)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弓 环状软骨板
(三)会厌软骨 会厌
气管软骨
声带突 肌突
二、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麦粒软骨 甲状舌骨正中韧带 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
(四)方形膜 前庭韧带
(五)弹性圆锥 又称环声膜 声韧带 声带 环甲正中韧带
鼻孔 鼻后孔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阈 鼻中隔
鼻甲 上,中,下鼻甲 鼻道 上,中,下鼻道 最上鼻甲 蝶筛隐窝 半月裂孔 筛漏斗 筛泡
呼吸区 —其它区有丰富的鼻腺
三、鼻旁窦
1.肋膈隐窝 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此。
2.肋纵隔隐窝 3.膈纵隔隐窝
五、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中线 8肋 6肋 腋中线 10肋 8肋 肩胛线 12肋 10肋
四、喉 腔
(一)喉口 杓状会厌襞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 (二)喉前庭 (三)喉中间腔 喉室 声带 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 声门裂 膜间部 软骨间部 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 (四)声门下腔 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

气管
第一节 鼻
01.
鼻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鼻尖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内脏学呼吸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内脏学呼吸系统
、中、后三部分。
胸膜与纵隔生理功能
胸膜腔负压的维持
胸膜腔是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为负压状态,对维 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纵隔的生理功能
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心脏泵血、气 管和支气管通气、食管吞咽等。此外,纵隔还具有保护胸腔内重要器官免受外 力损伤的作用。
肺的组织结构
肺实质
为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肺泡呈半球 形,其壁薄,由单层肺泡上皮构成,上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肺间质
为肺泡壁上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其主要 功能是连接和支持肺泡,以及营养肺泡上皮和发挥免疫作用 。
肺的生理功能
胸膜分为脏层和壁层,二者之间的腔隙为 胸膜腔;纵隔位于两侧胸膜之间,包含心 脏、大血管等重要结构。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通气功能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即 空气在呼吸道内的流动。
换气功能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 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 换。
防御功能
呼吸道具有清洁、湿润、温暖 空气的作用,同时可通过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排出异物。
06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病理变 化
上呼吸道感染及病理变化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流 涕、咳嗽等。
咽炎
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为咽部疼痛、红肿等。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等。
支气管炎及病理变化
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黏膜长期慢性炎症,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等。
化碳。

呼 吸 系 统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精品PPT课件

呼 吸 系 统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精品PPT课件

连接环状软骨 下缘与第一气 管软骨环
声带:声韧带、声带肌、粘膜
喉连结
呼吸系统--喉 WebZIP 6.0.8.918
三、喉肌
环甲肌 紧张并拉长声带 环杓后肌 声门开大
声带紧张 环杓侧肌 声门裂变窄 甲杓肌 声襞变短而松驰 杓肌
缩小喉口 杓会厌肌
喉肌
WebZIP 6.0.8.918
呼吸系统--喉
四、喉腔
WebZIP 6.0.8.918
呼吸系统--鼻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额窦
位置
开口
额骨体内 中鼻道骨迷路 上鼻道
上颌窦
上颌骨体 中鼻道(半月裂

孔)
蝶 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鼻旁窦
WebZIP 6.0.8.918
呼吸系统--喉
喉 larynx
二、鼻腔
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固有鼻腔 筛骨垂直板部
内侧壁 梨骨 (鼻中隔) 鼻中隔软骨
顶:鼻骨、额骨、筛骨、蝶骨 底:腭 外侧壁
鼻:外鼻、鼻腔
固有鼻腔
WebZIP 6.0.8.918
呼吸系统--鼻
外侧壁
鼻腔
上中下鼻甲
半月裂孔
中鼻道:筛漏斗
上中下鼻道
筛泡
下鼻道:鼻泪管
蝶筛隐窝
鼻粘膜: 嗅区、呼吸区(易出血区)
一、喉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前角 喉结 上角 下角 弓、板 会厌
声带突、肌突
喉:喉软骨
WebZIP 6.0.8.918
呼吸系统--喉
二、喉连结
甲状舌骨膜 位于舌骨与甲状软骨上缘间
环甲关节 调节声带紧张度
环杓关节 开大或缩小声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裂、水平裂
分叶 前缘
上、下叶 上、中、下叶 水平裂
额窦
蝶窦
额窦
筛窦前、 筛窦后群 中群开口 开口
蝶筛隐窝
鼻泪管开口 上颌窦开口
9
喉 Larynx
C1
C2
C3
C4
C5
喉的位置
C6
喉位于颈前部中份,上借 C7
甲状舌骨膜与舌骨相连,下与
气管相续。
成人喉平对第 4~6 颈椎体。
10
喉的软骨
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 会厌软骨 epiglottic cartilage 杓状软骨 arytenoid
舌骨 甲状舌骨膜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气管
杓状软骨
前面观
后面观
11
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上切迹
上角
喉结
右板 前面观
左板 下角
右板
后面观
12
• 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 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 杓状软骨 arytenoid

肌突
声带突 关节面
环状软骨板
前面观
4
鼻腔 Nasal Cavity
• 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盖皮肤 和肌,內覆皮肤和黏膜。
• 被鼻中隔 nasal septum 分为左、右 两半。
• 鼻孔 nostril — 向前通外界; 鼻后孔 choanae — 向后通鼻咽部。
• 鼻域 limen nasi 将鼻腔分为: 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
声门裂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前庭襞 声襞
软骨间部 声门裂
膜间部
声韧带 声带肌
22
气管 Trachea
• 上起于喉(C6下缘), 下至气管杈(胸骨角 平面)。分为 颈部
胸部 • 气管于胸骨角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分叉处称气管杈,其 内面有气管隆嵴。
“C”形气管软骨
23
支气管 Bronchi
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支,一级分支为: 右主支气管 right principal bronchus 左主支气管 left principal bronchus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1
呼吸系统组成
• 呼吸道 respiratory track
上呼吸道: 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 肺 lung
肺实质: 支气管树和肺泡。 肺间质: 结缔组织、血管、
淋巴管、淋巴结和 神经等。
2
鼻 Nose
鼻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 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
环状软骨弓
13
后面观
会厌软骨 epiglottic cartilage
后面观
内面观
侧面观 14
喉的连结
• 环杓关节 开大或缩小声门 • 环甲关节 紧张或松弛声带 • 弹性圆锥和方形膜 • 甲状舌骨膜 •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环甲正中韧带
前面观
15
后面观
杓会厌襞 plica aryepiglottica
• 右主支气管:粗、短、直,嵴下角小。
右主支气管
• 右主支气管:细、长、斜,嵴下角大。
左主支气管
24
肺 Lungs
肺的位置
• 位于胸腔内,膈的上方, 纵隔两侧。
• 肺表面覆盖脏层胸膜。
25
肺的形态
• 肺尖:钝圆,在锁骨中内1/3 交界处高出锁骨上方约2.5cm 而突入颈根部。
• 肺底:位于膈上方,呈半月形 凹陷。
• 外侧壁 paries lateralis
上、中、下鼻甲 nasal concha,最上鼻甲。 上、中、下鼻道 nasal meatus,总鼻道。
6
鼻腔 Nasal Cavity
鼻黏膜嗅区 鼻黏膜呼吸区
鼻黏膜嗅区 鼻黏膜呼吸区
7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 是鼻腔周围含气骨内的腔, 额窦 开口于鼻腔。
前缘 后缘
肺尖
• 肋面:与胸廓前、外、后壁 相邻。
下缘 肋面
• 纵隔面:与纵隔相邻,中央为
肺门 hilum of lung。有支气管、
肺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它们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肺根
root of lung。
• 三缘:前缘、后缘和下缘。
内侧面 (纵隔面)
肋面
肺底(膈面)
26
肺的形态
左肺
右肺
叶间裂 斜裂
筛窦
• 窦内衬以黏膜,并与鼻腔 黏膜相续。
• 共有4对: 额窦 frontal sinus 筛窦 ethmoidal sinus 蝶窦 sphenoid sinus 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上颌窦
• 温暖湿润空气,发音产生 共鸣。
蝶窦
8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上、中、下鼻甲
环甲肌 紧张声带
环杓后肌 开大声门 紧张声带
杓斜肌 缩小喉口
杓横肌 缩小声门
环杓侧肌 缩小声门
甲杓肌 松弛声带 缩小声门
18
喉腔 Layngeal Cavity
• 喉腔上起喉口,与咽相通;下通气管,与肺相连。 喉口: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朝向后上方。
会厌软骨上缘 杓会厌襞 杓间切迹
19
方形膜 quadrangular membrane
前庭韧带 vestibular lig.
声韧带 vocal lig. 弹性圆锥 conus elasticus
16
弹性圆锥
甲状软骨
上面观 superior view
声韧带 环状软骨上缘 杓状软骨
17
喉肌 Layngeal Muscles
• 喉肌属横纹肌,可紧张或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并可缩小喉口。
易出血区(Little or
Kiesselbach area)
5
鼻腔 Nasal Cavity
• 顶 vertex
弓形,由后向前为: 蝶骨、筛骨和额骨鼻部及黏膜。
• 底 basis
前3/4为上颌骨腭突及黏膜, 后1/4为腭骨水平板及黏膜。
• 内侧壁 paries medialis
鼻中隔 骨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软骨部:鼻中隔软骨。
• 外鼻 External Nose
• 鼻腔 Nasal Cavity
•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3
外鼻 External Nose
• 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 外被皮肤,內覆黏膜。 可分为:骨部和软骨部。
• 软骨部皮肤富含皮脂腺和 汗腺。
• 鼻根、鼻背、鼻尖、鼻翼。 鼻翼扇动—提示呼吸困难。
喉腔 Layngeal Cavity
• 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
前庭襞: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至杓状软骨声带突上方的前内侧缘, 矢状位,粉红色黏膜皱襞。
声襞: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至杓状软骨声带突,由声韧带、声带肌 和喉黏膜构成,即临床所称声带 vocal cord。
前庭裂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