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合集下载

脾经的位置图

脾经的位置图

足太阴脾经经络穴位图脾经的位置足太阴脾经最全穴位: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脾经循经位置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中极穴、关元穴,属于脾,络于胃(腹哀穴;会下脘穴、日月穴、期门穴),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会中府穴),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脾经穴位足太阴脾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1、隐白穴SP1 Yǐn bái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浅刺0.1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大都穴SP2 Dàdū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太白穴SP3 Tài bái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足太阴脾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足太阴脾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附注] 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 太白 SP3 Tài bái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足太阴脾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相关,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因此,脾经一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尿量少,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脚部容易冰冷、浮肿、身体有倦怠感。因为经常失眠,故身体感觉不适,不活跃。若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只要刺激经上的穴道,就能改善不适的症状。脾经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个,列举如下:胸、腹部分有大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大横、腹结等。下肢部份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等。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附注] 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18) 天溪 SP18 Tiān xī
[配伍]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针灸穴位经络介绍足太阴脾经

针灸穴位经络介绍足太阴脾经
针灸穴位经络介绍足太阴脾 经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足太阴脾经简介 • 足太阴脾经与针灸 • 针灸穴位经络的实际应用 • 足太阴脾经与健康 • 结论
01
足太阴脾经简介
定义和路径
足太阴脾经
中医经络系统中足太阴脾经的简称,是十二正经之一,与胃经相表里,连接 足阳明胃经,沿下肢内侧中线走行,经过腹、胸等部位,止于大趾末端。
虑等神经精神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保持三餐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食 物,少吃油腻和高热量食品。
适当运动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不 良生活习惯。
预防和自我调节方法
保暖
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邪侵入 足太阴脾经,引起身体不适。
留针
保持针在穴位中一段时间,以增强治疗效 果。
施针
将针刺入所选的穴位,并根据不同的针刺 深度和刺激强度进行施针。
常用针灸穴位
足三里
调节气血,治疗脾胃不和、食 欲不振等。
脾俞穴
调节脾气,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和贫血等。
中脘穴
调节脾胃功能,治疗消化系统 疾病。
三阴交
调节生殖系统功能,治疗月经 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按摩
经常按摩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 如三阴交、血海等,可以缓解疲 劳、促进血液循环。
控制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对足太阴脾经的影响 。
05
结论
针灸穴位经络的未来发展
全球接受度提升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医学对针灸疗法的认可,全球范围内对针灸的接受度和需 求量将不断增加。

十二经络高清动态图,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赶紧收藏!

十二经络高清动态图,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赶紧收藏!

⼗⼆经络⾼清动态图,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赶紧收藏!发布:2019-01-13⼗⼆经络,经络分类名。

指⼗⼆经及其脉络。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经络之所终始。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纵横交错,遍布全⾝。

了解⼈体经络-⽇之中循⾏运转规律,把握⽣命中的每⼀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经脉者,皆系于⽣⽓之原,⽓者⽣之本也,时者⽣之⽤也!先收藏,再群发!再也不怕找不到⽳位了!1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脏脾胃⾏不通;上连乳腺下⼦宫,万⼀不通变⽼翁。

任脉长于胞中,包围着⼥性的⼦宫和软组织部位,直线上升,经肚脐的神阙⽳到腹腔、到咽喉,到承浆⽳,连接脉络绕嘴唇⼀圈于⾯部,任脉属于阴脉之海,连接着⼈体的⼿三阴,⾜三阴,也就是六条正阴经:⼼经、⼼包经、肝经、肺经、脾经、肾经。

任脉长于胞中御五脏所相连,循环全⾝。

当⼀个⼈亏⽓亏⾎了,⽓⾎循环不畅任脉不通或⾎液⾥有毒素了就会导致五脏六腑功能慢慢下降:刚开始⼼律不齐、胸闷⽓短、⼼慌、时间长了⼼脏就不好了。

⼼⽕旺的⼈就会⾆尖上长红刺长溃疡:⼼理压⼒⼤的⼈眉⼼会长痘痘,影响肝功能后眼睛开始雾、⼲涩、看不清、痒痒、⽼花眼等;肝油炎症的⼈,眼睛周围就长斑:肝阳虚的⼈眼睛上⿎,肝阴虚的⼈眼睛内凹。

所以当你眼睛有⼀点点不舒服的时候,你就应该明⽩肝功能开始下降了,要调理了。

影响脾功能以后,⽪肤松弛没有弹性,严重者造成脏腑下垂,功能下降。

十二正经经脉动画 12时辰经络运行状态图

十二正经经脉动画 12时辰经络运行状态图

十二正经经脉动画12时辰经络运行状态图十二正经经脉动画12时辰经络运行状态图这是网上已被转载多次的既漂亮又实用的东东现对原帖作二次整理转帖于此供同道学习参考。

说明各图中蓝色按钮为重播键绿色按钮为播放键红色按钮为暂停键黄色按钮为循行路线说明键标注有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是对本经循行线路的分段标示。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太阴肺经穴位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主要穴位说明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聚集的中央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气虚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阂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医治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医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会聚的穴位。

主管一切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绝对凹点。

医治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惹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里面骨头边缘。

医治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十分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医治热性病。

咳、喘无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医治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本经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妨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手阳明大肠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主要穴位说明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理便秘。

合谷健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男性人体穴位图

男性人体穴位图

男性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2012-12-27 21:18:02 穴位密码网阿牛哥文章浏览:( 346506)次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

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阴脾经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1个,共42个: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 8、地机穴: • 位置:位于(wèiyú)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
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 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 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所以(suǒyǐ)揉 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 主治病症:1、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腰痛,遗精,精液缺乏;3、其它:胃痉挛,乳腺炎 ,下肢痿痹。
• 方法:1、此区域为应租地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坚 持按揉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
• 2、在商丘穴外敷云南白药粉,能有效调缓解顽固性咳嗽。将胶囊内的粉末均匀地撒 在商丘穴上,然后用医用胶布封好,每次贴12小时揭下,休息12小时再贴新的。这个 方法一周左右,咳嗽有明显减轻,为了巩固疗效,可继续贴几个星期,每次晚上贴, 早上取下。但如果您觉得咳嗽的症状没有好转,那说明咳嗽不能用商丘穴解决,得赶 紧尝试别的方法。
第四页,共40页。
脾经异常(yìcháng)时的疾病症状
•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 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 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 会出现舌根部发强或痛,吃了就要呕,吃不下, 胃脘痛,腹胀,心胸烦闷,大便(dàbiàn)溏,腹有 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 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 运用,得到大便(dàbiàn)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 身感到沉重无力。

第十六页,共40页。
3、经常按压商丘穴能有效保养乳腺,治疗因身体能量大量消耗导致的乳腺疾病 ,提高受孕机会。有的女性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上不如意,导致心情郁闷,大量 消耗了身体的能量。此时,脾脏如果不能及时将营养物质送去弥补身体的损耗 (sǔnhào),对女性来说,很容易出现乳腺系统的毛病,严重的还会影响受孕。在这 个问题上,经常按压此穴,对乳腺的保养以及提高受孕的机会有很大好处。 4、商丘穴是一个能预防和治疗痔疮的穴位,每天按两次,每次按足5分钟。和肾经 的复溜穴结合使用,效果会更明显。 5、治疗感冒后的恶心、呕吐:每个人感冒后的症状不全相同,有的人感冒后最明显 的表现就是恶心、呕吐。这样的人一般都脾胃不太好,一感冒,最先受害的还是脾 胃。这时,需用商丘穴搭配百会穴,以及心包经的曲泽穴、间使穴、劳宫穴解决上 述问题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脾经腧穴按摩大全及功效

脾经腧穴按摩大全及功效

脾经腧穴按摩大全及功效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

古有《灵枢·经脉》记载: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共42穴,左右各21穴脾经腧穴一、隐白快速止血隐,隐蔽;白,白色。

穴在隐蔽之处,其处色白。

【主治】调经统血,健脾宁神。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腹胀、便血、中风、昏迷。

【部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取穴】足大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

【按摩】月经过多或崩漏可用艾条灸隐白,一般15分钟可见效。

该穴位还可治慢性崩漏,每天灸1次,每次3分钟,掐按10~20次。

二、大都抽筋不怕按大都大,大小之大;都,都会。

穴在大趾,为经气聚散之处。

【主治】健脾利湿、和胃镇惊。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便秘、胃痛、小儿惊风。

【部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前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

【按摩】常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大都,每次300下,可有效缓解抽筋。

三、太白健脾化湿太,甚大;白,白色。

穴在大趾白肉上;此处之白肉更为开阔。

【主治】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腹痛、腰痛、肠鸣。

【部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

【按摩】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太白,每次2~3分钟。

可治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肠鸣、便血、便秘等症。

四、公孙摆平胸腹疾病公,有通的意思;孙,孙络,在此特指络脉,脾经之络脉是从此通向胃经的。

【主治】健脾益胃、通调冲脉。

主治呕吐、腹痛、胃痛、失眠、小儿腹泻、小儿厌食。

【部位】在跖区,当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内侧,弓形骨后端下缘凹陷处即是。

【按摩】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以有酸痛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经络畅通全身轻松《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

人体的经络必须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换句话说,经络既是人体的总控系统,又是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阳光,空气,水,电,磁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当人体加以按摩,温灸,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刺激时,这些功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使人体达到一种经络畅通,阴平阳秘的核心状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是累了休息,而是有规律休息,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如一年的节候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人体的经络运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的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12条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络子午流注。

1、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时间:早05~07点,最宜排便)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缓解头痛。

生理功能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肤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主要穴位及作用商阳: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作用便秘合谷: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温溜(牙痛):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曲池:位置肘横纹外端点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jīngmài)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jiànkāng)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cānyù))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高清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

高清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

循行路径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内脚眼),并沿着大腿及小腿的内侧直上,进入腹腔,与脾相联系,在体外,经脉上行至胸部,直达喉咙及舌根,在体内,经脉则从脾分出,上至心经。

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 寸(指寸)。

大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 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太白: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 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 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漏谷: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地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 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箕门: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冲门: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 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府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 寸,冲门上方0.7 寸,距前正中线4 寸。

腹结:在下腹部,大横下1.3 寸,距前正中线4 寸。

大横:在腹中部,距脐中4 寸。

腹哀: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 寸,距前正中线4 寸。

食窦:当第5 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 寸处。

天溪:在胸侧部,当第4 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 寸。

胸乡:在胸侧部,当第3 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 寸。

周荣:在胸侧部,当第2 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 寸。

大包: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 肋间隙处。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6、足太阳脾经循行图(9—— 11 时)足太阴脾经穴位图2013-01-04 14:27:21人体穴位网阿牛哥文章阅读:( 13798) 次导读: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共21 个穴位。

以下详解足太阴脾经穴位图的地点、作用、主治功能等。

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阴脾经所属穴计有:腧穴有:隐白穴、多数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共21 穴。

隐白穴2014-02-24 16:01:10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阅读:( 16202) 次导读:按摩隐白穴的作用与利处拥有调经统血,健脾回阳的功能,缓解治疗月经过多、带下、腹胀、便血、多梦等,隐白穴位的地点详细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隐白穴位地点图和详细按摩手法。

【隐白穴位地点图】【图解隐白穴位的地点】隐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 0.1 寸。

【按摩隐白穴位的作用与利处】缓解治疗腹胀、泄泻、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癫狂、多梦、惊风等按摩隐白穴的功能: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温馨提示】隐白穴位配伍:隐白穴配三阴交穴、地机穴缓解治疗出血症。

针刺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斜刺0.1-0.2 寸,或点刺出血。

艾灸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艾条灸5-10 分钟,隐白穴艾炷灸 3-5 壮。

按摩隐白穴的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大趾末节双侧,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天按摩 2 次。

多数穴2014-02-24 16:15:34人体穴位网穴位密码文章阅读:( 5605) 次导读:按摩多数穴的作用与利处缓解治疗腹胀、呕吐、便秘等,多数穴位的地点详细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多数穴位地点图和详细按摩手法。

【多数穴位地点图】【图解多数穴位的地点】多数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多数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 1 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脾经穴详解

脾经穴详解

脾经穴详解第七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第一节足太阴经络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系:一足太阴经脉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旁主要循行下肢内侧前面、腹部、胸部(脾大络:分布于胸胁部)。

循行要点:属脾络胃与心、咽、舌有联系。

支脉:条(十二经脉中唯本经有条“大络”)。

气血多寡:本经属多气少血之经。

盈衰时间:本经气血旺盛于巳时(~时)衰落于午时(~时):实证迎而夺之巳时泻本经五输之一“经金”:商丘实则泻其子虚证随而济之午时补本经五输之一“荥火”:大都虚则补其母不虚不实或补泻时间已过可开取与本经同一性质的经穴本穴、原穴:太白(土)。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掌面的边界核骨:指第跖骨的头部突起踹:指腓肠肌部厥阴:指足厥阴肝经交出:与足厥阴“交叉换位”入腹:进入腹部但应时“立体的”咽:指食道舌本:指舌根部。

重点名词注释:主脉:(起)大趾内侧端→内踝前→小腿内侧→股膝内侧前缘→腹→(属)脾→(络)胃→膈→咽→舌根→舌下支脉:胃→膈→心大络:(出)腋下寸→胸胁经脉循行示意:二经脉病候脾经舌强食则呕嗳气厌食动即愁腹胀痛泻黄疸现循经疼冷肿不用。

三络脉病候实证:腹中绞痛厥气上逆:上吐下泻虚证:腹部胀气取穴:公孙。

小结与思考本讲主要内容:足太阴经脉循行及病候、络脉、经别、经筋。

本讲思考题:足太阴在腹部循行有什么特点?足太阴大络、络脉有什么区别?足太阴络穴善于治疗什么虚实病候?实证腹中绞(切)痛厥气上逆挥霍缭乱上吐下泻虚证腹部胀气取穴:公孙。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经穴概述一腧穴数量:穴:隐白~大包。

二腧穴分布:穴下肢内侧穴侧胸、腹部。

三重点穴: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横。

四危险穴:食窦~大包穴。

【腧穴取穴要点】~穴(隐白~商丘)分布于足部此穴取穴应掌握的主要解剖标志为:趾甲根角、跖趾关节、舟骨小头、舟骨结节、内踝尖。

~穴(三阴交~箕门)分布于下肢部。

此穴取穴应掌握的主要解剖标志为:内踝尖、胫骨内侧髁、髌骨、股四头肌。

~穴(冲门~大包)分布于胸腹部。

06足太阴脾经概述

06足太阴脾经概述

足太阴脾经腧穴
? 隐白*、大都、 太白*、公孙*、 商丘、三阴交 *、漏谷、 地机 *、阴陵泉 *、血海*、箕门、 冲门、府舍、腹结、 大横*、 腹哀、食窦、天溪、胸乡、 周荣、大包* 。
1、足部 5穴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2、小腿部 4穴 三阴交 漏谷 地机 阴陵泉
3、大腿部 2穴
血海 箕门
?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 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足太阴之筋
引膺中、脊内痛 下引脐两胁痛 阴器纽痛 阴股引髀而痛 膝内辅骨痛 转筋痛 内踝痛 足大指支
其内者,著于脊 循腹里,结于胁,散于胸中 上腹,结于脐 聚于阴器 结于髀
病候 厥气上逆则霍乱。 实则腹中切痛, 虚则鼓胀
入络肠胃 别走阳明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足太阴经别
?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 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 舌中。
上结于咽,贯舌中 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
足太阴经筋
?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上结于 膝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 结于胁,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 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 用。
是动则病
舌本强, 食则呕, 胃脘痛,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
舌本痛 体不能动摇 食不下 烦心,心下急痛 溏、瘕、泄 水闭、黄疸 不能卧,强立
膝股 内前廉 胫骨后
内踝前 大趾端
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十二条正经图解和文解

十二条正经图解和文解

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穴位名称: 太渊主治: 肺炎百日咳咳血位置: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其他功能: 静脉曲张早搏房颤等和血管、脉络相关的疾病气虚者补气效果好说明: 本经腧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穴按摩手法: 拇指点按揉稍用力穴位名称: 鱼际主治: 感冒咳嗽失音位置: 拇指本节后凹陷处其他功能: 有退热效果心烦燥热咳嗽效果好说明: 本经荥穴按摩手法: 拇指点按揉稍用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名称: 合谷主治: 百病大药箱:外感发热结膜炎角膜炎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牙周炎口腔炎扁桃体炎咽喉炎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上肢关节痛半身不遂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晕动症失语症闭经皮肤病小儿惊风等位置: 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其他功能: 心血管疾病、脑中风治疗和防治要穴,治疗牙痛效果显著,合谷配合太冲可清大肠之热(便秘)、泻肝火。

说明: 本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按摩手法: 拇指按揉稍用力(孕妇禁针)穴位名称: 迎香。

主治: 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位置: 面部鼻翼外援中点旁说明: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为之交会穴按摩手法: 食指或中指按揉稍用力足阳明胃经穴位名称: 承泣主治: 迎风流泪青光眼位置: 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其他功能: 眼皮跳说明: 胃经第一个穴位按摩手法: 点按稍用力穴位名称: 四白主治: 防治近视老花眼黑眼圈眼睛胀痛发涩发痒位置: 面部瞳孔直下眶下凹陷处其他功能: 三叉神经痛面部神经鼻窦炎按摩手法: 点按稍用力足太阴脾经穴位名称: 太白主治: 健脾补脾原穴主治和脾有关的病症位置: 足内侧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其他功能: 睡觉流口水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止舌边齿痕糖尿病降血糖说明: 本经原穴主治和脾有关的病症糖尿病实为脾经问题按摩手法: 按揉穴位名称: 阴陵泉主治: 祛湿要穴化痰要穴(脾湿生痰)位置: 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其他功能: 湿气大则生菌、水肿、皮炎、皮疹、及各种炎症说明: 本经合穴从根本上解决生痰问题按摩手法: 点按揉稍用力手少阴心经穴位名称: 极泉。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中极穴、关元穴,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穴、日月穴、期门穴),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会中府穴),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隐白穴、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1) 隐白穴SP1 Yǐn bái[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 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 大都穴 SP2 Dà dū[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 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 太白穴SP3 Tài bái[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足太阴脾经-带循行动图

足太阴脾经-带循行动图

脾 1 2
• • • •

• • • • • • •
9、阴陵泉* (SP9)合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胫 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 肠肌内侧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 皮支,大隐静脉和膝降动脉分支。深层有 膝下内侧动、静脉。 [主治](1)腹胀,水肿,小便不利, 泄泻,尿失禁,黄疸。 (2)茎中痛,遗精,妇人阴痛。 (3)膝痛。 [配伍] (1)、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 主治腹寒。 (2)、配水分,有利尿行水消肿的作 用,主治水肿。 (3)、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 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脾 1

• • • • • • •

• •
8、地机* (SP8)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 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 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 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 (1)腹痛,泄泻。 (2)小便不利,水肿。 (3)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1)、配血海,有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 调。 (2)、配肾俞、中极、三阴交,有补益气血, 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痛经。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现代研究](1)地机配血海,埋针治疗功能性 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2)有实验资料表明, 针曲池、地机等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增强, 但针足三里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地机等穴与胰岛 β细胞的分泌功能有21穴,左右 42穴) • 1、隐白* (SP1)井穴 •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 底,在足大趾末节内 侧,距 趾甲角0.1(指寸)。 • [主治] • (1) 便血,尿血,月经过多, 崩漏。 • (2)癫狂,多梦惊风,昏厥。 • (3)胸痛, 腹胀。 • [刺灸法]斜刺0.1寸,或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正经之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图6、足太阳脾经循行图(9——11时)足太阴脾经穴位图2013-01-04 14:27:21 人体穴位网阿牛哥文章浏览:( 13798)次导读: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共21个穴位。

以下详解足太阴脾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足太阴脾经穴,归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阴脾经所属穴计有:腧穴有: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共21穴。

隐白穴2014-02-24 16:01:10 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浏览:( 16202)次导读:按摩隐白穴的作用与好处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回阳的功效,缓解治疗月经过多、带下、腹胀、便血、多梦等,隐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隐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隐白穴位位置图】【图解隐白穴位的位置】隐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隐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泄泻、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癫狂、多梦、惊风等按摩隐白穴的功效: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温馨提示】隐白穴位配伍:隐白穴配三阴交穴、地机穴缓解治疗出血症。

针刺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艾灸隐白穴的方法:隐白穴艾条灸5-10分钟,隐白穴艾炷灸3-5壮。

按摩隐白穴的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大趾末节两侧,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大都穴2014-02-24 16:15:34 人体穴位网穴位密码文章浏览:( 5605)次导读:按摩大都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呕吐、便秘等,大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大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大都穴位位置图】【图解大都穴位的位置】大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大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大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呕吐、胃痛、泄泻、便秘、手足逆冷、热病无汗等按摩大都穴的功效:散发脾热。

【温馨提示】大都穴位配伍:大都穴配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腹胀。

针刺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直刺0.3-0.5寸。

艾灸大都穴的方法:大都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都穴艾炷灸3-5壮。

太白穴2012-12-11 16:11:47 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浏览:( 13890)次导读:按摩太白穴的作用与好处有瘦大腿、治疗便秘、腹胀、胃痛、脚气、消化不良、呕吐腰痛等。

太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太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太白穴位位置图】【图解太白穴位的位置】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太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痢疾等;2、缓解治疗体重节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3、缓解治疗脚气、脚气红肿等;4、瘦大腿等。

【温馨提示】按摩太白穴的手法:手法一:可以只是通过双脚的互相踩压就可以起到按摩的功效.在按摩的时候,最好就是在吃饭之前,用一只脚的脚跟踩压着另一只脚太白穴的位置.一直踩压3分钟就可以了。

手法二:用手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公孙穴2014-02-24 16:30:35 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浏览:( 13865)次导读:按摩公孙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胃痛、肠鸣、胸闷、心痛、脚气等,公孙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公孙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公孙穴位位置图】【图解公孙穴位的位置】公孙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公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腹痛、食不化、胃痛、呕吐、泄泻、肠鸣、痢疾、胸闷、心痛、脚气等按摩公孙穴的功效:散发脾热。

【温馨提示】公孙穴位配伍: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主要缓解治疗呕吐、眩晕;公孙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主要缓解治疗胃脘胀痛;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缓解治疗胃酸过多、胃痛。

针刺公孙穴的方法:公孙穴直刺0.5-1寸。

艾灸公孙穴的方法:公孙穴艾条灸5-10分钟,公孙穴艾炷灸3-5壮。

按摩公孙穴的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商丘穴2012-12-14 14:38:09 人体穴位网雨蒙蒙文章浏览:( 40633)次导读:按摩商丘穴的作用与好处治疗便秘、痔疮、百日咳、消化不良、便血、黄疸、脚气等。

商丘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商丘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商丘穴位位置图】【图解商丘穴位的位置】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脚面翘起,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处)【按摩商丘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黄疸、痔疮、便血等。

2、缓解治疗足踝痛、脚气等。

3、缓解治疗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

【温馨提示】按摩商丘穴的特效:按压此穴每天3-5次,每次2-4分钟,可以治疗各种炎症,而且经常按压商丘穴能有效保养乳腺,提高受孕机会。

按摩商丘穴的功效:补足气血、保养乳腺、治顽固性咳嗽人体穴位配伍: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配阴陵泉穴、曲泉穴、阴谷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腹胀;配三阴交,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主治脾虚便秘;配天枢穴、阴陵泉穴,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主治腹泻,腹胀。

刺灸法:直刺0.5~0.8寸。

三阴交穴2012-10-31 21:37:33 人体穴位网阿牛哥文章浏览:( 254070)次导读:女性经常在家按摩三阴交穴位有很多的好处和作用,如你的父母给你存的一笔几千万的财产,如果你不知道用,那就非常可惜了。

那三阴交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三阴交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三阴交穴位位置图】【图解三阴交穴位的位置】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在脚踝处偏偏有了一个交叉点。

【按摩三阴交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胀,大便溏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等;2、缓解治疗肾炎、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乳糜尿、疝气等;3、保养子宫和卵巢、改善性冷淡,缓解治疗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带下、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异常、子宫下垂、难产、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萎、阴茎痛等;4、缓解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等;5、缓解治疗高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6、缓解治疗膝、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糖尿病、脚气、更年期综合症等;7、紧致脸部肌肉、去斑、去皱、祛痘,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等。

常揉三阴交穴位,健脾化湿,疏肝益肾,终身不变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保养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却眼睁睁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脸庞和身体。

内心充满了愤怒、失望、怅惘……其实,三阴交穴位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

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三阴交穴位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1、保养子宫和卵巢。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

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

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

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

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

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

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

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

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穴位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

三阴交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

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

肝藏血,肾精生气血。

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

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

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

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三阴交穴位,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

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

4、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

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

三阴交穴位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

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穴位,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

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

三阴交穴位是脾经的大补穴。

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

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位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

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

只要按揉三阴交穴位,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6、保持血压稳定。

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

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穴位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我家邻居王教授是位退休的老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