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及腧穴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一、隐白穴(脾经) yǐn bái别名: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取穴方法:隐白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解析:1)隐白。
隐,隐秘、隐藏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2)鬼垒、鬼眼。
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
垒,堡垒也,土堆也。
眼,孔眼也。
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
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穴。
阴,地部也。
白,气也。
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
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隐白穴意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二、三阴交穴(脾经) sān yīn jiāo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取穴方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足太阴脾经
循行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内脚眼),并沿着大腿及小腿的内侧直上,进入腹腔,与脾相联系,在体外,经脉上行至胸部,直达喉咙及舌根,在体内,经脉则从脾分出,上至心经。
主治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
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本经腧穴:1.隐白(Yǐnbái, SP 1)井穴【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的爪甲根部)【功能】健脾宁神,调经统血【主治】月经过多,过时不止,崩漏;便血,尿血、吐血等慢性出血;癫狂,多梦、烦心善悲、尸厥,惊风(慢);腹满、腹胀、暴泄、善呕、心痛、胸满、咳逆、喘息。
【操作】浅刺0.1寸。
2.太白(Tàibái, SP 3)输穴;原穴【定位】第1蹠骨小头後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赤白肉际处取穴【功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主治】腹痛、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胃痛,便秘、痔漏、脚气、心痛脉缓、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痿证。
【操作】直刺0.5~0.8寸。
3.公孙( Gōngsūn, SP 4)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於冲脉)【定位】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在太白後约1寸;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处取穴【功能】健脾化湿、和胃理中【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多饮、霍乱、水肿、烦心失眠、发狂妄言、嗜卧、肠风下血、脚气。
【操作】直刺0.6~1.2寸。
4.三阴交(Sānyīnjiāo, SP 6)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呕噎阴交不可饶,死胎阴交不可缓【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功能】健脾利湿,兼调肝肾【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难产、产後血晕、恶露不行、阴挺、赤白带下、症瘕,阴茎痛、遗精,阳痿、疝气、睾丸缩腹,小便不利、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下肢痿痹;阴虚诸症。
足太阴脾经—强大的后备力量
足太阴脾经—强大的后备力量作者:杨力来源:《科学养生》2017年第05期足太阴脾经共有21个穴位。
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足太阴脾经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
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
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由中部转向前部)、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痛、呕吐、肠炎、腹胀、噫气、黄疸、水肿、自觉身体沉重、行动困难、不能平卧、舌痛、舌根强直、小便不通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患足太阴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以胃肠疾病为主,如,食后呕吐、胃痛、腹胀、嗳气、便后或屁后腹中宽舒、身体粗重、面目身发黄等。
本经腧穴可治疗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
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穴位名如下: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第一,经血过多,艾灸隐白穴有特效。
该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此穴对于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等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常有一些女性朋友在经期会出现血崩现象,严重的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两脉不固,脏腑失调。
因此在治疗上应着重补肝健脾益肾,调养冲任,其中又以健脾最为重要。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照经络学说的原理,刺激隐白穴有健脾统血、补中益气的功效。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既简便易行,效果又明显。
露出两脚,把艾条的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15~2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
先灸一侧,然后灸另一侧,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
足太阴脾经
(四)本经腧穴
本经单侧共21穴,首穴隐白,末穴
大包。其穴位依次为:隐白、大都、太
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
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
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
周荣、大包。
经穴歌诀
二十一穴脾中洲,隐白在足大趾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灸,
2.取穴要点
足大趾内侧甲角旁0.1寸取隐白。
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取公孙。
内踝尖上3寸取三阴交。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取阴陵泉。 髌骨内上缘上2寸取血海。 腋中线第六肋间隙取大包。
3.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 阴病及脾不统血的血证。 隐白治脾不统血之崩漏、月经过多。 公孙治胃痛、呕吐。 三阴交治失眠、妇科病、前阴病。 阴陵泉治脾不运化水湿之证。 血海治皮肤病。 大横治大肠病。
阴 陵 泉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作用: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主治: 腹胀,泄泻,黄疸; 水肿,小便不利或失 禁;膝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附注:本穴为健脾利湿要穴。配水分、中极、 足三里、三阴交治癃闭、腹水。
足太阴经之合穴。
血
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
简便取穴法:屈膝,医生以左手掌心置于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候,
胸乡周荣大内侧,趾甲角旁约0.1
作用:开窍醒神,益气统血。 主治:便血,腹胀; 尿血,月经过多,
崩漏; 癫狂,多梦,惊风,晕厥。
刺灸法:浅刺0.1寸; 治血证多用灸法。
附注:本穴常用于脾不统血所致的崩漏、便血、
尿血。配大敦治崩漏; 配三阴交、血海、关元、
4.操作要点
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腹 部腧穴注意少提插。
【基础】中医助理-针灸学-足太阴脾经、腧穴
第十单元~第十二单元合并讲解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一、经脉循行起始:大趾端(隐白穴)体表循行:大趾——下肢内侧前(内踝上八寸以下是)——胸腹联系脏腑:属脾络胃、注心中连接下经:心中——接心经。
连舌本,散舌下二、主治概要1.脾胃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
2.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等。
3.前阴病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胸胁痛等。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5穴)1.隐白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泄。
2.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3.三阴交【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病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眩晕;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⑦湿疹,荨麻疹。
4.阴陵泉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脾湿证;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患;③膝痛、下肢痿痹等下肢病证;④阴部痛、痛经、带下、遗精等妇科、男科病证。
5.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外科病;③膝股内侧痛。
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应选的腧穴是A.隐白B.公孙C.内庭D.丰隆E.阴凌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隐白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泄。
经络腧穴各论-4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操作:直刺1~1.5寸。 局部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 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 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 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 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腹结(SP 14)
定位:府舍穴上3寸,大横穴下1.3寸。
主治: (1)腹痛、腹泻、积食; (2)疝气。
大包(SP 21)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 (1)气喘; (2)胸肋痛; (3)岔气; (4)四肢无力; (5)全身疼痛。
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局部解剖:在第6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6 肋间动、静脉;布有第6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阴陵泉(SP 9)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主治:(1)腹胀,腹泻,水 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 运化水湿病证(2)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局部解剖: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血海(SP 10)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局部解剖:在第4肋间隙,胸大肌外 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 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 腹壁动、静脉,第4肋间动、静脉; 布有第4肋间神经。
胸乡(SP 19)
定位: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胸胁胀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 脏,不可深刺。 局部解剖:在第5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神经内、 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5肋 间神经外侧皮支。
足太阴脾经
脾
8
(SP6)(为足三阴经交会穴 )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6、三阴交*
是治疗男女生殖泌尿系病、血证和妇科病 常用穴。
局部:下肢病 远治:脾病——脾虚所致肠鸣泄泻、消化不良。 特殊: A、妇科病:经、带、胎、产。 B、血证:肝藏血、脾统血、肾主藏精,精生 血;本穴有摄血、凉血、补血、活血功效;对各种 原因而致的出血、 血虚、瘀血、血热等病症有效。 C、生殖泌尿系病 D、皮肤病:皮肤病与风、湿、血有关,本穴 能凉血、补血、活血、祛湿,对血热、血虚兼湿所 致的病症有效。 面部黑变病,面部色素沉着,眼睑下垂,面肌痉挛 脱发,浮肿,神经性皮炎等。 E、孕妇禁针。与合谷相配
14、腹结
(SP14)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大横 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15、大横 (SP15)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 中4寸。 16、腹哀 (SP16)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 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 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主治](1)腹痛,腹泻,大 便秘结。 (2)腹哀还可治疗泄 泻,痢疾,消化不良。 [刺灸法]直刺0.8~1.2寸;腹 哀直刺0.5~0.8寸;可灸。
2、词 解:
[1]白肉际—足底或手掌面的边界, 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第一跖趾关节隆突。 [3]腨—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4]咽—指食道。 [5]舌本—舌根部。
3、体 表 路 线
起 于 足 大 趾 端 的 隐白穴 →内踝前→小腿内侧中 间→内踝上 8寸处交于肝 经之前→膝股内侧前缘
→腹(前正中线旁开4寸)
脾经穴详解
脾经穴详解第七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第一节足太阴经络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系:一足太阴经脉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旁主要循行下肢内侧前面、腹部、胸部(脾大络:分布于胸胁部)。
循行要点:属脾络胃与心、咽、舌有联系。
支脉:条(十二经脉中唯本经有条“大络”)。
气血多寡:本经属多气少血之经。
盈衰时间:本经气血旺盛于巳时(~时)衰落于午时(~时):实证迎而夺之巳时泻本经五输之一“经金”:商丘实则泻其子虚证随而济之午时补本经五输之一“荥火”:大都虚则补其母不虚不实或补泻时间已过可开取与本经同一性质的经穴本穴、原穴:太白(土)。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掌面的边界核骨:指第跖骨的头部突起踹:指腓肠肌部厥阴:指足厥阴肝经交出:与足厥阴“交叉换位”入腹:进入腹部但应时“立体的”咽:指食道舌本:指舌根部。
重点名词注释:主脉:(起)大趾内侧端→内踝前→小腿内侧→股膝内侧前缘→腹→(属)脾→(络)胃→膈→咽→舌根→舌下支脉:胃→膈→心大络:(出)腋下寸→胸胁经脉循行示意:二经脉病候脾经舌强食则呕嗳气厌食动即愁腹胀痛泻黄疸现循经疼冷肿不用。
三络脉病候实证:腹中绞痛厥气上逆:上吐下泻虚证:腹部胀气取穴:公孙。
小结与思考本讲主要内容:足太阴经脉循行及病候、络脉、经别、经筋。
本讲思考题:足太阴在腹部循行有什么特点?足太阴大络、络脉有什么区别?足太阴络穴善于治疗什么虚实病候?实证腹中绞(切)痛厥气上逆挥霍缭乱上吐下泻虚证腹部胀气取穴:公孙。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经穴概述一腧穴数量:穴:隐白~大包。
二腧穴分布:穴下肢内侧穴侧胸、腹部。
三重点穴: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横。
四危险穴:食窦~大包穴。
【腧穴取穴要点】~穴(隐白~商丘)分布于足部此穴取穴应掌握的主要解剖标志为:趾甲根角、跖趾关节、舟骨小头、舟骨结节、内踝尖。
~穴(三阴交~箕门)分布于下肢部。
此穴取穴应掌握的主要解剖标志为:内踝尖、胫骨内侧髁、髌骨、股四头肌。
~穴(冲门~大包)分布于胸腹部。
03常用腧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①心病、心烦、惊悸、 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② 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备注】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配内关、三阴交、大陵治健忘、 失眠。
29
五、手少阴心经(9穴)
少冲 Shàochōng(井穴)
32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听宫 Tīnggōng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 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 ②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 针时要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备注】配翳风、中渚治耳鸣、耳 聋;配颊车、合谷、下关治齿痛。
33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26
五、手少阴心经(9穴)
体表路线: 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 →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 体内联系:属心,络小肠。并与肺、咽 喉、眼有联系。 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志病和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如心痛、心律 不齐、癫痫、失眠、昏迷、咽干、口 渴、上臂内侧痛等症。 常用穴位:少海、神门、少冲。
【定位】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 甲角旁开0.1寸。 【主治】①心悸、心痛、癫狂、 昏迷;②热病;③胸胁痛。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备注】配太冲、中冲、大椎治 热病、昏迷;配合谷、太冲、人 中治小儿惊风;配内关、心俞治 心悸、心痛。
30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体表路线: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上肢外 侧后缘→ 头→止于耳中听宫穴。 体内联系:属小肠,络心。并与食道、 横膈、胃、眼有联系。 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 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 证。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 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 外侧后缘痛等症 。 常用穴位:后溪、听宫。
足太阴脾经-带循行动图
脾 1 2
• • • •
•
• • • • • • •
9、阴陵泉* (SP9)合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胫 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 肠肌内侧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 皮支,大隐静脉和膝降动脉分支。深层有 膝下内侧动、静脉。 [主治](1)腹胀,水肿,小便不利, 泄泻,尿失禁,黄疸。 (2)茎中痛,遗精,妇人阴痛。 (3)膝痛。 [配伍] (1)、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 主治腹寒。 (2)、配水分,有利尿行水消肿的作 用,主治水肿。 (3)、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 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脾 1
•
• • • • • • •
•
• •
8、地机* (SP8)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 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 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 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 (1)腹痛,泄泻。 (2)小便不利,水肿。 (3)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1)、配血海,有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 调。 (2)、配肾俞、中极、三阴交,有补益气血, 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痛经。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现代研究](1)地机配血海,埋针治疗功能性 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2)有实验资料表明, 针曲池、地机等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增强, 但针足三里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地机等穴与胰岛 β细胞的分泌功能有21穴,左右 42穴) • 1、隐白* (SP1)井穴 •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 底,在足大趾末节内 侧,距 趾甲角0.1(指寸)。 • [主治] • (1) 便血,尿血,月经过多, 崩漏。 • (2)癫狂,多梦惊风,昏厥。 • (3)胸痛, 腹胀。 • [刺灸法]斜刺0.1寸,或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下肢局部疾病:下肢痿痹。 ④阴虚诸证。 ⑤心悸,失眠 高血压。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禁针。
➢
4.阴陵泉*Yīn líng quán(SP 9)合穴 【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脾不运化水湿病:腹泻,水肿,
➢
四、足太阴脾经及腧穴
(一)经脉循行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
第一跖骨基底部后,经内踝前下方往上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 即胫骨后缘,至内踝8寸处交出足厥阴经之前,经膝股部内侧 前缘往上循行至腹部。内行线入腹属脾络胃(分支从胃注心) ,上膈,循咽止于舌,散布于舌下。
外行线沿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往上行,至胸部循行于前 正中线旁开6寸,至锁骨下而后折向腋下,络于大包穴。
内踝尖前下方凹陷处
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后缘 阴陵泉下3寸 血海穴直上6寸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 冲门穴外上方0.7寸 大横穴下1.3寸 肚脐旁开4寸 大横穴上3寸 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天溪 Tiān xī(SP 18)
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胸乡 Xiōng xiāng (SP 19)
小便不利,黄疸等。 ②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
5.血海*Xuèhǎi(SP 10) 【定位】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肌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主治】①血虚或血瘀性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②血热性皮肤病:风疹,湿疹,丹毒等。 【操作】直刺1~1.5寸。
➢
脾经其他腧穴
腧穴
定位
主治
大都 Dàdū (SP 2) 荥穴
足大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①脾胃病;②热病,无汗
太白 Tài bái (SP 3) 输穴;原 足背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穴
商丘 Shāng qiū (SP 5) 经穴 漏谷 Lóu gǔ (SP 7) 地机 Dìjī (SP 8) 郄穴 箕门 Jī mén (SP 11) 冲门 Chōng mén (SP 12) 府舍 Fǔ shě (SP 13) 腹结 Fùjié(SP 14) 大横 Dàhéng (SP 15) 腹哀 Fùāi (SP 16) 食窦 Shídóu (SP 17)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 他病证。
➢
(三)常用腧穴 1.隐白*Yǐn bái(SP 1)井穴 【定位】足大趾内侧端,距趾甲根角0.1寸。 【主治】①脾不统血之出血证:月经过多,便血,尿血等。
②神志病证:癫狂,多梦,惊风。 【操作】浅刺0.1寸,可灸。
➢
2.公孙*Gōng sūn(SP 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肠胃病证: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
②冲脉病证:胸闷,逆气冲心。 【操作】直刺0.5~1寸。
➢
3.三阴交*Sān yīn jiāo(SP 6) 【定位】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①脾胃虚弱诸证:腹胀、腹泻、肠鸣。
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周荣 Zhōu ròng (SP 20)
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大包 Dàbāo (SP 21) 脾之大络 腋中线上,第6胁间隙处
①脾胃病;②体重节痛
①脾胃病;②内踝痛 ①小便不利;②下肢痿痹 ①痛经、崩漏;②水肿 ①小便不利;②腹肌沟肿痛 ①疝气;②胎气上冲 ①腹痛;②疝气 ①腹痛,食积;②疝气 腹痛,腹泻,便秘 ①脾胃肠腑病 ①胸胁胀痛;②胃气失降性疾病 ①胸胁疼痛;②乳痈,乳汁少 胸胁胀痛 ①咳嗽,气逆;②胸胁胀满 ①全身疼痛;②岔气;③四肢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