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合集下载

中药服用禁忌和煎煮方法

中药服用禁忌和煎煮方法

热性中药多用于治疗寒性疾病,但服药时要 注意忌口,避免食用油炸、烧烤、辛辣等食 物,以防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温性中药服用禁忌
凉性中药服用禁忌
温性中药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但服药时 要注意忌口,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 食物,以防耗伤阳气,影响药效。
凉性中药多用于治疗热性病症,但服药时要 注意忌口,避免食用油炸、烧烤、辛辣等食 物,以防助长热邪,加重病情。
浸泡药材
煎煮前要将药材浸泡一段时间, 以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特殊处理
对于一些质地坚硬、体积较大的药 材,需要进行切制或粉碎处理,以 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煎煮器具的选择
煎煮中药的器具应当以陶瓷、瓦罐、砂锅等非金属材质的器具为宜,避免使 用金属材质的器具。
煎煮方法
煎煮中药时要注意火候和煎煮时间,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维持微沸 状态一段时间,以便于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中药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顺序
存放位置
中药材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同时也要避 免与易挥发、易潮解的物质放在一起。
使用顺序
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循先检查后抓取的原则,根据处方或医生建议按顺序抓取,避 免浪费和混淆。
中药材的虫蛀、霉变和腐烂预防
虫蛀
中药材储存过程中要避免虫蛀, 可以在储存前进行晾晒、干燥等 处理,储存时加入花椒、八角等 天然抗氧化剂进行预防。
自来水
自来水经过处理后,可以保证 水质的安全和卫生,但可能含
有氯等消毒剂味道。
井水
井水属于地下水,水质较为天 然,但可能存在微生物和污染

自来水与纯净水
自来水
自来水一般来自自来水公司,水质较为安全可靠,价格相对 较低。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医在治疗疾病或疾病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但中医治疗是否能取得预期疗效,既有赖于医师对证的准确诊断、恰当立法、合理选方及精良用药,又有赖于中药煎服方法。

清代徐灵台指出:“病不治,不仅药方有病,即使药方有病,如果服用不当,非但无用,反而有害。

”由此可见,适当的服药方式可以加速病情的发展,本身并无大碍,但不恰当的服药方式会加重病情。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不仅要注意中药煎煮方法是否得当,还要根据不同疾病、病位而决定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疾病和药物的属性。

1、中药煎煮方法《论药之起源与发展》:“药之烹法,以其深说,药效与否,全在乎”。

“方药虽中病,但煎法不对,则药无效。

”中药煎剂法的意义可见一斑。

1.1煎药的容器在煎药过程中,选好煎药最重要,而厨具选得好坏对药液质量有较大影响。

陶弘景说:“烧汤不要用铁器。

”李时珍说:“煮药最好不要用铜铁器具,要用银器杯。

”煎药以平底锅和搪瓷锅为好,不适合不锈钢锅、铝锅和铁锅。

中草药中所含的鞣酸在遇到铁、铝等对身体有危害的金属时,可产生难溶在水中的鞣酸铁、鞣酸铝等鞣酸盐。

另外,由于单宁酸含量不足,草药中具治疗功能的生物碱也不易溶于水,因而使药效下降。

不锈钢锅内含有镍、镉等金属成分,加热时会与药材中的生物碱、鞣质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较多的有毒化合物。

砂锅以硅酸盐为主要原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加热均匀、传热缓慢、沸腾时水不易挥发,为沸腾首选用具。

1.2开水量大煎煮时加入适量的水,过多的水会使煎煮时间延长,过少的水又会使活性物质不易溶出。

不同中药材料吸水率差异显着,通常是药物重量5-10倍,庞海等单个材料吸水量可达到20倍。

所以,煎药水量,应视药物用量及质地而定,在相同重量药物中,质地轻者体积较大、吸水性好,质地坚硬者体积较小、吸水性较差。

煎煮花、叶、全草、质地较轻的药物,用水量应高于一般用水量,煎煮矿物质、贝壳等固体药物,用水量应低于一般用水量耗水量。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标签:杂谈分类:医药偏方,秘方,土方,佛医养生中药煎服法瞧似简单,实则中医对煎煮法很讲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药得煎服方法一、中药得煎煮法煎药用具有讲究: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

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得成份发生反应,而保证药物得疗效。

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得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控制火候“先武后文":煎药得火量大小、温度高低,中医称为火候,一般药物先武火后文火,简称“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急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火慢慢煎熬,保持微沸状态即可。

这样既可使药锅内保持适度温度,将有效成份煎出,又可避免将药熬、熬糊。

(注意:熬焦、熬糊药物得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ﻫ煎药方法需注意: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冷水浸泡药物(第一煎不能用热水),泡透以后再行煎煮(一般0。

5—1小时,过久则药物发霉变质),有利于有效成份得煎出,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适量用水: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以外,一般药物主要用洁净水,以自来水、甜井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高得矿泉水,因为个别金属离子可以与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

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得重量、体积、吸水能力与功效主治得不同而异,传统认为一般以浸泡药物后水面超过药物3-5厘米为宜。

灵活掌握煎药时间:一般药物煎煮两次,第一次(称“头煎)时间短,以开锅后15—20分钟即可、根据药物自身性质与疾病情况,煎煮时间可灵活掌握,如平常用于治疗感冒得解表药物煎煮时间可稍短,用于滋补营养类得药物可稍长一些、特殊煎法要切记:对一些性质特别得药物根据病情煎煮前需要特殊处理,医师一般都在处方上注明,负责调配处方得药师要特别嘱咐病家,并予以单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ﻫ先煎:对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钟;如附片超过10克时最好煎3小时,在煎药前放足够冷水,煎药过程中不能加冷水,附子煎好后不能放入冰箱等冷冻地方,服用前要加热,超过60克要分3-6次服用。

中药煎煮及服用禁忌

中药煎煮及服用禁忌

中药煎煮及服用禁忌一、煎药用具
可选择带盖陶瓷砂锅、搪瓷锅、玻璃烧杯、不锈钢锅等。

不可用金属铁锅、铝锅、铜锅、锡锅等煎煮中药,因有些药物用这些容器煎煮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二、泡药
煎药之前,宜先用冷水把药材泡透。

一般浸泡30-60分钟为宜。

三、煎药
将泡好的药材倒入容器,加水浸过药物2厘米。

煮至烧开,继续煮开30分钟左右,把药液倒出。

再加水至浸过药物2厘米,煮至烧开,继续煮开20分钟,到时间后将药液倒出。

然后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服用。

四、服药方法
早饭前,晚饭后服用,与用餐时间间隔半小时以上,失眠以及胃不好的患者早晚饭后服用。

五、服药禁忌
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激或助热,
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

煎服中药10忌(用药常识)

煎服中药10忌(用药常识)

煎服中药10忌(用药常识)1、解表祛寒药:不宜长时间(15-20分钟即可)煎熬,药汤宜趋温服,取药汤不可太少。

服后要避风,忌食生冷食物。

2、清热泻火、解毒、止血药:煎熬时间一般在滚沸后半小时,趋温服,忌食辛辣之物和鱼、虾、蟹、贝之类的腥味品。

尤其是吐血、下血、鼻血一类的出血病人,药液更应取其淳而服其温,因血得热则行,热服对止血不利。

出血病人服药后,禁烟酒等刺激物。

3、止吐药:宜凉服,但不可太冷。

如服后仍吐,可取生姜洗净捣汁加水略煮后温服。

忌食生冷腥秽之物。

4、理气药:煎药时要盖严药罐,沸后改用小火,以防走气味,如气味走失则减弱药效。

趁温喝完,忌食生冷和滞气之物。

5、滋补药:忌用大火急熬,宜用小火慢慢煎熬,时间宜稍长些(40-60分钟),熬好的药汤要浓。

如药汤水份过多,盛在碗内看起来又稀又淡,服后小便次数必多,药汤有效成份随尿走失,影响效果。

故服药时间以晚上临睡时服一次,不起夜为最好。

6、补血药:煎法同滋补药,忌凉服,宜温服。

7、利湿药:取药汤不可太少,一口气喝完,以增多尿量,使湿邪从尿中排出。

忌食酸涩之物。

8、收汗药:汗为心之液,汗多伤阳,乃至头昏无力、精神不振。

药汤宜在微温时服,心神一定要安宁。

忌思虑过度,忌食耗气动血之物。

9、治疮疖疱疾药:忌食辛散腥物,如公鸡、紫苏、鲜鱼、虾、蟹、蛙等。

10、煎药用具等:药罐以陶土罐为准,完好无损的搪瓷器皿也可以,忌用金属锅。

如用自来水煎药,最好是取水一壶静置一小时再用,并不要取含沉淀物的壶底水。

煎药用凉水,切忌用热水甚至开水,否则干药材中的有效成份久熬亦出之不尽,药力大减。

药汤熬干烧糊的药绝对不能再加水熬来喝,因为烧糊的药已发生药性变化。

中药的服用禁忌服药时间煎煮方法

中药的服用禁忌服药时间煎煮方法

中药的服用禁忌服药时间煎煮方法中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但是,中药在服用时也需要遵守一些禁忌和服药时间以及煎煮方法,以确保其疗效最大化。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中药的服用禁忌、服药时间和煎煮方法。

一、中药的服用禁忌:1.孕妇禁用:中药中常含有草药成分,一些草药成分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因此孕妇禁用中药。

2.儿童禁用: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不适宜长期使用中药,以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3.过敏禁用:对一些中药成分或草药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这些中药。

4.重大慢性疾病患者禁用:对于患有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等)的人群,应谨慎使用中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中药的服药时间:中药在服用时有讲究的时间,不同的中药在不同的时间段服用效果会更好。

1.饭前服用:比如一些帮助消化的中药,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以便提高其效果。

2.饭后服用:一些滋阴补阳的中药,应在饭后服用,因为这些中药可以在胃肠蠕动活跃后更好地被吸收。

3.睡前服用:睡前服用一些调节睡眠的中药可以帮助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三、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否被充分提取。

1.水煎煮法:这是中药最常见的煎煮方法。

将中药放入适量的水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煮约20-30分钟,最后滤去渣滓,取得中药汤液。

2.蒸煮法:适用于一些硬质中药,将中药放入蒸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蒸煮1-2小时,最后将中药取出,得到中药汤液。

3.沸煮法:适用于一些容易挥发的中药,将中药放入容器中,加水煮沸,然后立即关火,待冷却后滤去渣滓,得到中药汤液。

4.加糖煎煮法:适用于一些苦味较大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

将中药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煮,待水剩余少量时加入适量的糖,继续煮沸3-5分钟,最后取出中药渣滓,得到中药汤液。

总结:中药的服用禁忌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避免服药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药的服药时间和煎煮方法有助于提高中药的吸收和疗效。

包煎药的正确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包煎药的正确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包煎药的正确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正确处理包煎药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在中药治疗中,包煎药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分离出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后影响药效。

药的煎服法及饮食宜忌

药的煎服法及饮食宜忌

药的煎服法及饮食宜忌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器皿为宜,严禁用铁器、铝器。

二、中药入煎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药水用量一般浸过药面2---3厘米为宜。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的药在煮沸后再煮沸20---30分钟。

解表药、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煮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分钟左右。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煎最好用热水适量,煎药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汁量:儿童每剂汁50---150毫升,成人每汁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将该药物煮沸10---15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物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物煮至预定量时,再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烊、冲药:用煎好的药汁将烊或冲的药物加入,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另吞药物:用药汁或温开水吞服
六、服药时间:汤剂一般饭后1-2小时服用,一剂药一天分两次服完。

婴幼儿可少量多次服用,但不宜在饭前后即服药。

七、小儿感冒、咳嗽、哮喘、食积时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忌油腻、海鲜、鱼虾、生冷、饮料、巧克力等。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药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水煎,分温三服"者,先用水煎煮一遍,把药汁取出,再加水煎煮二遍,与第一遍药汁混在一起。

每一次服药时,取三分之一的药量,温服。

"水煎,分温两服"者,则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分为两次温服。

除非医生特别注明,服中药多取温服。

2、医生未嘱付于食前、食后服者,则食前后服皆可,与饮食时间隔半小时左右为宜。

但补阳药要求在饭后服药。

不要在非常饥饿时空腹服中药。

3、药方中注明"泡水代茶饮"者,用中药直接泡开水服用。

泡中药的开水,当为初煮开的沸水,泡后加盖闷闭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才可服用。

一次要服光,再加第二次水。

第一泡时水多放一些,因药吸水。

再加水时,也要用开水。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也就是说,一付药在早上开始第一泡,喝完,再加水,再喝完。

将药渣弃去不要。

4、药方中注明"煮水代茶饮"者,泡药后先在火上煎药至沸腾,再文火煎煮五分钟,而后把药汁连同药渣倒入保温杯中,闷半小后服用。

可带药出差。

再加水时,用开水即可。

一天服一剂,过夜不服。

这种方法比常规的煎药法要省事许多,特别是对需要外出的病人。

5、有大量制附片的方子,在服药时先小口尝一下,以不麻为度。

如果麻嘴,要再煎一会儿。

服药时要小口慢慢地喝,不要一口喝光。

也可以在煎药时加一两勺蜂蜜,一起煎两个小时。

如果制附片的用量在15克以下,一般不需先煎,也不需久煎,合计煮药半小时即可。

6、如服中药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小量频服。

用小勺慢慢地喝中药,并且,隔一会儿就喝一小口,以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7、服中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舌麻,或者手麻、头晕、腹部剧烈疼痛,或是排便次数过多,患者自觉难以忍受时,可以热水调蜂蜜服下即可。

一般如果服药中病,则可能会出现不少反应,甚至症状会短时加重或全身无力等,最好咨询医生,不可随意停服或者另服西药,否则疗效难以为继。

切切不可因病情变化,私找民间土医滥服激素,以致于病情反复。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考前须知中医以其中药汤剂医生能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宽、吸收好、副作用小而见长,所以汤剂的煎煮就显得很重要了。

所以我们要掌握有关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考前须知,保证汤药的质量和疗效,为临床用药效劳。

一、煎药的工作制度煎药是制备中药汤剂的一项专业技术操作过程。

汤剂的质量不仅与煎药器具、煎药热源、饮片规格、加水量、煎煮次数、煎药时间等有直接关系,也与煎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水平有关。

汤剂的质量对药物的疗效有很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汤剂的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煎药规程及工作制度。

1.煎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精神病、皮肤病,每年必须检查一次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煎药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熟悉煎药技能和煎药操作常规,经培训后在药师指导下上岗工作。

3.煎药人员在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所用煎药器具应随时刷洗干净,保持清洁。

经常保持煎药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4.煎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核对、记录及交接手续,防止过失事故的发生。

5.煎药宜选择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较牢固的器皿。

家庭煎药可选择砂锅,医疗单位或经营企业宜选用较牢固的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

煎药应防止直接接触铁、铝和有害塑料制品,防止发生化学反响影响疗效或污染药液。

剪液瓶必须洁净,不宜使用回收的旧平瓶。

二、中药煎药操作常规〔一〕煎前查对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后,应与处方药味、剂数、重量核对,查看是否有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核对瓶签所记科别、患者姓名、日期、取药号或病床号等是否与处方内容相符,发现疑问应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前方可加水煎煮。

〔二〕煎中留意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按特殊煎煮法处理。

注意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防止出现煎干煎糊现象。

如果不慎出现煎干煎糊现象时应另行调配,重新煎煮。

〔三〕煎后处理每剂药煎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煎液,以免温度降低后影响煎液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中药煎药与服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煎药与服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煎药与服药的注意事项中药是我国医学领域的瑰宝,不仅是在我国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使是今天,中药凭借其副作用较小的优势,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减轻了不少疾病的发展。

但你真得了解中药吗?中药煎药服药都有什么应该注意的事项呢?煎药注意事项1.中药浸泡前需要用水冲洗吗?许多患者认为药材表面有尘土污垢,在浸泡药材前往往会用水冲洗药材,但其实并不建议对药材进行冲洗,因为部分中药材在炮制时会加入蜜、朱砂、酒、醋等,如果使用水洗,辅料便会被水带走,此外,部分中药中有不少的粉末类,或者在配伍时需要捣成末,如果经过水洗,便会导致粉末类的药物流失。

2.中药浸泡时间越久越好吗?大部分的中药都是干品,用水浸泡能够使中药变得湿润膨胀,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但同时药材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在室温下,使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左右即可。

3.煎药应该加多少水合适呢?一般中药需要煎煮两次才能煎出药物中80%~90%的有效成分,在头煎时应该加水超过药的3~5厘米,二煎应该加水超过药面的1~2厘米。

煎药时应该使用凉水,不能使用开水代替,一般在煎好后,药液应该保持在200~300ml。

4.煎药可以使用金属器皿吗?铁、铝、铜等金属器皿的化学性质较不稳定,且十分易于氧化,在煎煮过程中很容易游离出大量金属离子,和药材产生强烈化学反应,很容易干扰药材的作用,故而不应选用金属器皿。

陶器与砂锅一般不能直接和中药产生化学反应,导热更加均匀,所以热力也比较缓和,是煎煮中药的首选器皿。

5.怎么把握煎药火候?煎药的火候通常就是指在煎药时的温度强弱,在家庭煎药中,通常都会使用直火进行煎煮,而在实际煎药过程中火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都关系到药液的质量。

如果火候过大,水份挥发的速率过快,药材就易于被煎干糊锅,而火候过小,则热度就不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就无法被煎出。

所以,为了提高中药的熬煮品质,在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先用武火,然后再用文火。

在刚开始,要先用武火加热,水温增高,提高药剂中的有效成分得以溶出。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方法1.准备药材: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处方,准确准备所需的药材,注意药材的保存,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2.洗净药材:将药材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注意不要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以免对药材产生污染。

3.切割药材:将药材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薄片状,切削时应注意刀口的清洁与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加水煎煮:用陶瓷、砂锅或炖盅等容器,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将火调至大火加热,待水开后改成小火焖煮,时间一般不低于半小时。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火候和水量,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药性不被破坏。

5.过滤药液:将煮好的药液通过棉纱袋或细糙布过滤,以去除杂质和药渣。

6.药液冷却:将煮好的药液放置在通风处,待其自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即可服用。

二、注意事项1.服用前的准备:服用中药前,应先洗净双手,不要碰触其他物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2.药材的选择与保存:药材的选择应注意完整度和质量,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购买。

已过期的中药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

3.药材的切割:切割药材应尽量避免手指与药材直接接触,以防止污染。

切削时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和稳定性,以确保安全。

4.煎药时的火候:煎药时,应注意人工调节火力,控制火候,避免煮沸过久或过短。

应根据药材的性状和药性,合理控制煎煮时间。

5.药液的过滤:药液过滤时,应使用干净的、无棉屑的棉纱袋或细糙布,以确保药液的净化。

6.药液服用温度:服用药液时,应注意药液的温度,不要太烫,以免烫伤口腔黏膜。

7.准确服用用量: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8.调整饮食: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9.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服用中药的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以提高康复速度。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如下:
煎药方法:
1. 煎药用具以砂锅为佳,搪瓷、不锈钢锅次之,禁用铁、铜、铝锅。

2. 中药应先用冷水浸20分钟左右再煎。

煎药用水一般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可适当增加用水。

3. 一般药物水沸后,文火煎30分钟左右,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先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动药料2—3次,二煎时间可略短。

4. 不同药物下药时间有别:先煎药: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后下药:在其他药将煎好时投入同煎5分钟;其他特殊药按医嘱煎。

服药方法:
1. 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2. 每天一剂,煎两次,每次煎汁150—200毫升(儿童50—100毫升)早
晚各服一次,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温服,或按医嘱服用。

3. 服中药期间,一般忌生冷、腥臭、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 给小儿喂药时,切勿捏鼻。

5.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

6. 药物与食物不宜同时服用,二者必须间隔一段时间。

因此一般中药方剂皆选在两餐之间服食,即上午九至十点或下午三至四点各服一次,如须服用三次,可在临睡前再加服一次。

7.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

以上为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供您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中药服用禁忌和煎煮方法

中药服用禁忌和煎煮方法

汇报人:日期:•中药服用禁忌•中药煎煮方法•中药储存与保质期目录•总结与建议01中药服用禁忌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慎用活血化瘀药禁用剧毒中药避免辛热滑利中药如蟾酥、斑蝥、水银等,毒性强烈,对胎儿有严重损害。

如大黄、芒硝、附子等,可能导致胎动不安或流产。

030201孕妇禁用中药生冷食物可能影响中药的吸收和疗效。

禁食生冷食物酒精与中药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影响药效。

禁酒辛辣、油腻食物容易导致中药药效降低,同时可能刺激胃肠道,加重身体负担。

忌辛辣、油腻食物服药期间禁忌体质虚弱者:慎用寒凉中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肝肾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的中药,如关木通、马兜铃等。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具有强心作用的中药,如附子、乌头等,以免加重病情。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在实际使用中药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服用中药,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

特殊人群禁忌02中药煎煮方法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对于中药的煎煮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砂锅、陶瓷锅或不锈钢锅等器具,避免使用铁锅或铝锅,以免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

砂锅是传统的煎煮中药的器具,因为它能保持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均匀地加热中药,并有助于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

煎煮器具的选择一般来说,首先将中药放入煎煮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大火煮沸。

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煎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处方而定。

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以免煮破或煮散中药,影响药效。

同时,在煎煮过程中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中药的气味过于浓烈。

煎煮完成后,要通过滤网将药液与药渣分离,取药液服用。

一般来说,一剂中药可以煎煮2-3次,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煎煮步骤及注意事项根茎类中药这类中药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煎煮,以便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首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慢煎煮,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这类中药煮煎时间相对较短,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

中药的古法煎煮及饮食禁忌

中药的古法煎煮及饮食禁忌

中药的古法煎煮及饮食禁忌中药煎煮方法(按古法《伤寒论》煎煮)1、任之堂中药一般只需煎煮一次。

《伤寒论》上煎药,大都也是只煎一道。

2、常规煎药,一包药加水1.5升(即三斤左右),相当于家庭常规用碗的六碗。

药多量大者,加水可稍多点,药少量小者,加水可稍减。

以水高处药面1到2厘米为准。

3、浸泡30分钟后,先用武火(大火)烧开,然后再改为文火(小火)继续煎煮约30到60分钟(具体时间请按取药时工作人员的交代)。

外感病的汤药,煎煮时间可稍短一些,滋补的汤药,煎煮时间可稍长一些。

4、有些药需要先煎的,如附子等,有些药需要后下的,如肉桂粉等,还有些要需要烊化的,如阿胶,这些都要按照要求来煎煮。

5、把药汁倒出来,大约剩下三碗(约750毫升),分成三份。

6、于三餐饭后半小时,各喝一份。

喝前要把药摇匀,沉淀物也要一起喝掉。

剩下的药,要注意放在冰箱里面冷藏,下次拿出来后要加热,然后再服用。

喝中药有哪些禁忌呢?(按古法《伤寒论》饮食禁忌)1、忌生冷。

凡冰冻饮料,生冷水果,凉水凉茶,都应该少吃或不吃。

因为生冷的东西都容易损伤身体的阳气正气,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这点,以为水果能润肠通便,补充维生素,结果长期吃水果,吃到手脚冰凉,消化不良,心慌心悸,尿频尿急、反复感冒等,还有人运动大汗过后,就开怀畅饮凉水或冰冻可乐,结果几年下来,就喝出风湿病来。

这都是寒凉伤了身体的阳气。

2、忌粘滑。

比如糯米、鸡蛋、鸡肉、鱼肉,这些属于粘性的食品,吃进身体难消化,容易生痰生湿。

这些粘糊糊的痰湿,很容易跟病气交结在一起,不利于用中药排出病气,所以不戒口的话,药效就很难充分发挥。

这些粘性的食品人吃了不单堵塞胃肠胆道,还阻塞血管,导致胆囊炎,慢性胃肠炎,食道炎,心脑血管梗塞等疾病。

3、忌肉面。

最好能清淡饮食,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

人身体要真正健康,最好是早餐跟晚餐都吃素。

因为早晨胃刚醒来,难于消化食物,饮稀粥最好,且多水分易消化吸收。

而晚上,人体将入睡,少吃肉的话,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是确保中药疗效的关键。

下面将为你介绍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和服用方法。

一、中药煎煮方法:1.煎药量和时间:(1)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合理调配药材的比例,按照药方中各药的煎煮时间确定煎药的时间。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药物,应先将其放入煎锅,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煎煮一段时间,再加入后期需要的药材。

煎煮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2.煎煮火候:(1)不同的中药材对火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根茎类、硬质草本和矿物质药材需高温煎煮,而叶、花、薄皮等柔软药材则需用中小火。

(2)煎药时要掌握好火候的控制,避免中药煎煮时过热或过焦,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3.煎煮前处理:(1)所有的中药材在煎煮前都需要用冷水浸泡,浸泡的时间因药材而异。

(2)对于粗纤维的中药材,需用刀片切割,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4.煎煮水量和次数:(1)煎煮水量要与药材的性质相适应,药材比较多、性质较粘稠的,水量适当增加。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中药,可以分多次煎煮,将每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饮用。

5.煎煮器具和注意事项:(1)煎煮时应选用耐火瓦罐或不锈钢锅,尽量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易氧化和溶解的容器。

(2)在煎煮过程中,应常用勺子搅拌,以免中药粘锅底。

同时,还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造成药液溢出。

二、中药汤剂服用方法:1.温热饮用:(1)中药汤剂服用时应保持温热,用热水冲服,不要用冷开水。

(2)饮用中药汤剂的时候,应该小口慢慢喝,以增加中药的吸收率。

2.慢慢服用:(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慢慢喝,不要一口气灌下,以免引起呼吸困难。

(2)服用中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宜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以免烫伤或噎到。

3.饮食禁忌:(1)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冷热不均的食物。

(2)服药期间忌烟酒,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就寝禁忌:(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当天晚上不宜马上就寝,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中医药常用知识煎药与忌口PPT精品医学课件

中医药常用知识煎药与忌口PPT精品医学课件

忌口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根据疾 病的性质而忌口,属于病性忌口。如各 种热证、上火的人及外感病,应忌食辛 辣、肥甘、油腻、煎炸食物;而寒凉病 证者,则应忌食生冷或性质寒凉的食物; 哮喘发作期间,忌食蛋、奶、鱼、虾等 高蛋白食物;痔疮、皮肤病者,忌食海 鲜、羊肉、狗肉等发物;水肿病患者, 忌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 等。
服为宜,如牛黄、羚羊角粉、三七粉、沉香末、紫雪丹、六神丸等。
服药方法
❖ 服药次数:一般情况下,都是煎好后温服,1剂 药一般早晚各煎1次,或将1剂药煎好1次后,将药 液倒于碗中,再加水煎第2次,然后合并二次药液, 分2次服。此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有些药物可 以2天1剂,也有的可以煎好后代茶喝,如各种药物 凉茶、六一散等等。
二是根据所服药物的特性和配 伍禁忌而忌口,属于药性忌口。如 服人参时,忌萝卜;服鳖甲时,忌 苋菜、薄荷;服茯苓时,忌醋等。
此外,服任何中药时都不要喝 浓茶,因浓茶中含鞣酸很多,与中 药同服会降低疗效,应以喝白开水 为主。
病案:一中学生因发烧不退住院治疗,一中医 老师被邀请去诊治。处方用药,只服2剂,烧即退。 发烧时,该学生没有食欲,待烧退后,食欲大增, 并要求吃肉,其母遂买几个猪蹄煮之。中午吃了以 后,当晚烧又复起。再处一方,并嘱饮食清淡,两 天后烧退。其母严格按照医嘱,饮食中不给孩子吃 肉,并准备出院。出院那天,有同学去看望,中午 吃饭时主食吃面条。一同学想到他病了一场,体质 虚弱,便给他盛了两碗很稠的面条吃,并在面中加 了个鸡蛋。岂料当晚又发起烧来,无奈再请该老师 治疗,并嘱烧退后不吃肉,面也只吃稀汤面,调理 一周,烧未再起。
这个病案很能说明中医治疗外感发 烧的忌口问题。《黄帝内经》对外感发 烧后的饮食护理早就指出:“食肉则复, 多食则遗”,意思是当外感发烧减轻或 退烧后,不能吃肉食,否则就可能复发。 即使是面食类食物,也不能多食,否则 就可能使发烧遗留不退,或出现许多感 冒后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标签:杂谈分类:医药偏方,秘方,土方,佛医养生中药煎服法看似简单,实则中医对煎煮法很讲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煎服方法一、中药的煎煮法煎药用具有讲究: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

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而保证药物的疗效。

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控制火候“先武后文”:煎药的火量大小、温度高低,中医称为火候,一般药物先武火后文火,简称“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急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火慢慢煎熬,保持微沸状态即可。

这样既可使药锅内保持适度温度,将有效成份煎出,又可避免将药熬、熬糊。

(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煎药方法需注意: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冷水浸泡药物(第一煎不能用热水),泡透以后再行煎煮(一般0.5-1小时,过久则药物发霉变质),有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适量用水: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以外,一般药物主要用洁净水,以自来水、甜井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矿泉水,因为个别金属离子可以和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

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而异,传统认为一般以浸泡药物后水面超过药物3-5厘米为宜。

灵活掌握煎药时间:一般药物煎煮两次,第一次(称“头煎)时间短,以开锅后15-20分钟即可。

根据药物自身性质和疾病情况,煎煮时间可灵活掌握,如平常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药物煎煮时间可稍短,用于滋补营养类的药物可稍长一些。

特殊煎法要切记:对一些性质特别的药物根据病情煎煮前需要特殊处理,医师一般都在处方上注明,负责调配处方的药师要特别嘱咐病家,并予以单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先煎:对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钟;如附片超过10克时最好煎3小时,在煎药前放足够冷水,煎药过程中不能加冷水,附子煎好后不能放入冰箱等冷冻地方,服用前要加热,超过60克要分3-6次服用。

后下:对于含挥发性成份如薄荷、青蒿、藿香、细辛等,还有不宜长时间煎煮的如钩藤、杏仁等药,应该在其它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包煎:对于一些花粉种子类如松花粉、蒲黄、葶苈子等,含粘液汁较多的如车前子等,含细小绒毛的如旋复花等,煎煮前须用纱布包好后与其它药物同时煎煮;烊化:对于阿胶、鹿角胶、蜂蜜等胶类或糖类粘性大的药物要用适量开水溶化,待其它药物煎好后兑入药液中服用;溶化:对于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另煎兑入:对于人参、西洋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它药液服用;冲服:对于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药汤冲下。

此外古代要求煎麻黄后要去药汁上面沫,否则令人心烦;苓桂剂要去头煎,服2煎,等等,仅作为参考;另外伤寒论中煎药时要求加水多少多少升,煎取多少升等等,也仅作参考。

不过大家千万要注意医生给开的煎煮法,煎煮法不对不仅仅是影响疗效的问题,更可怕的是错误的煎煮法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细辛不过钱,是粉剂服用不过钱,过钱可造成肾损害,如某位大夫开细辛10克,水煎剂一般没问题,要是研成末服用有可能出问题。

二、中药的服药时间古代医学家十分注意掌握中药的服用时间,认为在不同时间里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

因此,了解古人选择服药时间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服药时间,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

1.空腹法:空腹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

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

从部位上看,它适宜于治疗人体下部的疾病(心胸以及四肢、血脉)。

具体服药时间包括:鸡鸣时服(如鸡鸣散);平旦时服(如十枣汤);饭前服等。

2.饭后服法: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

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方法,能使药性留连于上。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后服药”。

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

如葛洪说:“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身之药以食后服之。

”3.顿服:病情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载的治急症吐衄的泻心汤、治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等属于此类。

目前,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4.睡时服:这是服用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常采用的服法,睡前服药能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5.昼夜服:一些急、慢性病,亦可昼夜服药,使药效持续发挥治疗作用。

对慢性病来说,人们多嫌麻烦,不易做到,但急、重证则常须这样。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常用银翘散治风热病证,他在所著的《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规定:“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

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

病不解者。

再作服”。

现在,用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十分普遍,但极少按此法服药,违背服药方法,焉望有佳效。

正如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中所说:“世人服药,多只日间服之,往往夜间不服,致药力不相接续,药不胜病,而冬日夜永,尤非所宜。

”再一种方法是根据人体自身固有的时间节律,择时用药,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有各种时间节律,如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时节律。

以日节律为例:一日中,人体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有一定规律,清晨之时,气血流注手太阴肺经,次为大肠、胃、脾、心、小肠等。

实验室研究及临床研究资料均表明:某个脏腑的病变,在其经气旺盛之时施治,会大大提高疗效。

目前中药服法普遍沿用一日一剂,上下午分服的方法,从时间治疗学看不尽合理。

辨证属阴虚的病证,使用补阴药可安排于傍晚一次服药。

阳虚病人使用补阳药可考虑在清晨一次服用,以简化给药次数,增强和提高疗效。

肺部疾病可在平旦之时服药,肾脏疾病则可考虑下午五时左右用药。

三、中药汤剂的10种服法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

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

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

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

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冲服:沉香、木香等贵重药物或芳香药,久煎影响药力,有时要冲服,即先将药物置入杯中,乘热将汤药冲入,温浸片刻再服。

肉桂、藏红花等热水浸泡后即可服用,以免久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

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或饭后半小时~1小时左右服,以免影响疗效。

与西药最好间隔1-2小时以上服用。

一般每日一剂中药,煎2次,通常服3次,病缓可服2次;病重病急的可隔4小时左右服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在应用发汗、泻下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服药方法汤剂一般都宜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

丸、散、片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

服中药的禁忌服中药的禁忌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中药配伍禁忌;②孕妇用药禁忌;③服药期间饮食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生毒副反应,故而禁忌同用。

根据中医古籍规定,常见属配伍禁忌的中草药有:乌头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甘草与海藻、甘遂、芫花、大戟,藜芦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芍药,以及硫黄与朴硝、水银与砒霜、狼毒与密陀僧、巴豆与牵羊、丁香与郁金、乌头与犀牛、人参与五灵脂、牙硝与三棱、官桂与赤石脂等。

孕妇用药禁忌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而设。

因孕后妇女多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故而相关药物必须忌用。

常见孕妇禁忌的中草药有:巴豆、牵牛、大戟、麝香、三棱、水蛭、莪术、斑蝥、虻虫、甘遂、芫花、商陆等;孕妇须慎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大黄、干姜、肉桂、枳实、附子等。

服中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也即俗称之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利于提高药效而设,它可分为某一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何首乌、地黄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常山忌葱,伏苓忌醋,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使君子忌茶等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细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上述各项服中药的禁忌,多为长期医学实践之经验所得,有相当的合理性,为中药应用所应当遵循,但也并非绝对。

在中药配伍禁忌中,古今都有“违规行事”者,如著名中成药“大活络丹”中,就有乌头与犀角同用。

但作为原则,在具体中药应用中,无特殊理由,上述禁忌还是应该认真遵守的。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

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

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

如清代章杏云所著《调疾饮食辨》一书中云:“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

”所以,病人服中药时有些食物应忌服。

1.如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2.在服温中类药治疗“寒证”时,应禁食生冷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