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大学写作复习题纲

大学写作复习题纲

大学写作复习题纲一、写作基础知识1. 写作的定义与目的-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旨在传达信息、情感和思想。

- 写作的目的包括交流、记录、教育、娱乐和启发。

2. 文章结构- 引言:吸引读者注意,提出主题。

- 正文: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提供支持材料。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主题,提出建议或展望。

3. 写作风格- 正式与非正式: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选择合适的风格。

- 客观与主观:保持客观性,同时表达个人观点。

二、写作技巧1. 词汇运用- 丰富词汇量: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复杂概念。

- 避免重复:使用同义词替换,增加文章多样性。

2. 句式变化- 长短句结合: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增强文章节奏感。

- 复杂句与简单句:合理运用复杂句式,避免冗长和晦涩。

3. 逻辑性- 明确论点:文章中每个段落应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 逻辑连接:使用逻辑连接词,确保文章条理清晰。

三、不同类型文章写作1. 议论文- 论点论据:明确提出观点,并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

- 反驳与回应:对可能的反对意见进行预测并给出回应。

2. 说明文- 清晰阐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事物或概念。

- 逻辑顺序:按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组织内容。

3. 记叙文- 故事叙述: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人物展开叙述。

- 情感表达:通过细节描写传达情感和氛围。

四、写作过程1. 选题与构思- 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质量。

- 构思框架:确定文章结构,规划写作流程。

2. 草稿撰写- 快速写作:不受干扰地完成初稿,避免过度修改。

- 保持连贯:确保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连贯。

3. 修改与润色- 检查语法:修正语法错误,提升文章质量。

- 润色语言:优化表达,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五、学术写作1. 引用与注释- 正确引用:遵循学术规范,注明引用来源。

- 注释规范:使用脚注或尾注,提供详细信息。

2. 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 结果呈现:清晰展示研究结果,合理解释数据。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

《基础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基础写作》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写作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文体写作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写作的本质、特点、作用,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写作过程中的感知、运思、行文等环节。

2、文体写作(1)记叙文能清晰地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写作方法。

(2)议论文能够提出明确的论点,运用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说明文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等,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应用文熟悉常见应用文(如书信、通知、启事、报告等)的格式和写作要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撰写。

三、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_____分钟。

四、考试题型1、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概念、原理、方法等。

2、判断题判断给出的关于写作的陈述是否正确,考查学生对写作知识的准确把握。

3、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要回答有关写作理论和方法的问题,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写作题给定一个具体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2)材料作文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1、写作基础知识(1)理解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

(2)掌握写作主体的素养(包括生活积累、思想修养、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等)对写作的影响。

(3)了解写作客体的构成要素(对象、材料、环境等)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选择。

(4)明确写作载体(语言、结构、文体等)的特点和要求,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表达思想。

(5)认识写作受体(读者)的需求和接受心理,做到写作具有针对性。

2、文体写作①能够围绕中心事件,合理安排叙事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使情节曲折生动。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绪论1、文章的原意是什么?P1答:本意是错综复杂的色彩或花纹。

《周礼·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合起来就是文章。

2、写作的含义是什么?P1答:人类个体性的创造性精神劳动。

写作运用书面语言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是重要的书面表达方式。

3、近几年兴起的新的写作形式有哪些?P5答: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生与发展,依托网络的新的写作不断发展,写作变得无处不在,或者说无所不能。

网络文学、网络blog、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短信写作、短信小说、订机票、买东西、做生意,所有利用网络要做的事情,都离不开文学写作,呈现一种写作的网络化趋势。

今天的写作是一个大写作的状态,大写作的意识。

4、写文章有基本的规律可循么?p5做文章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有法是写作有一些基本的规律,老师可以教给你写作知识,无法是只能靠自己去获得和提高写作能力。

5、中国文化与汉语写作有怎样的关系?P8答:中国文化乃汉语写作之根,如果我们不研究中国文化,不能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渊源,我们就会把人事物态简单化,我们就不会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

我们就不会中西比较,就不会有鉴别才有研究,有鉴别才有个性。

我们要继承优良,摒弃糟粕,弘扬壮大我中华民族文化。

6、暨南大学珠海学院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答:中西合璧。

总体风格:中式。

表现在:(1)中国典型的皇家园林坐落,坐南朝北,依山傍水;(2)封闭式,有围墙;(3)主建筑深藏不露,只有干道延伸。

部分风格:西式(如小罗马广场)。

但又大众普通化,有浓郁东方韵味。

第一章材料11、积累材料的第一步是什么?答:第一须观察2、观察生活应注意哪两个方面?P3答:观察要全面,观察要精细(观察要抓住特点)。

①观察要全面---全面观察就是要对事物的全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观察清楚。

观察事物时,必须从头到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

不了解事物的全貌,就不可能进行概括。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活动的主题今天网上教学活动的主题是:期末复习指导。

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一)一、材料积累与选择的要求(一)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二)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2、深刻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3、可读性——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二、思想提炼的要求与途径(一)思想提炼的途径: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二)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

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二)一、结构安排的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主要表现在: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

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二、结构的艺术手法1、分合与曲直;2、疏密与虚实;3、抑扬与张弛。

请同学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结构安排的环节1、层次与段落。

这是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

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用以区别段落(自然段)。

它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

段落,就是自然段。

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

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2、过渡与照应。

过渡与照应是使文本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照应,是指前后内容上的彼此配合、关照和呼应。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

常见的照应方式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3、开头与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本结构中的两个独立层次。

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对写作者,还是阅读者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大学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绪论1.什么是写作?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第一章散文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古代散文含义:指的是散行单句的文章西方散文含义:指的是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现代散文含义: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通常称为广义散文含义)当代散文含义:指的是短小精悍的记叙和抒情为主的散文(狭义散文)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几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记叙散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是散文的塔基)抒情散文(叙事抒情,借景抒情。

强调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注意用抒情的散文,是散文的塔尖)议论散文(内容强调发表作者的见解,表达方式以形象议论为主的散文,侧重理智与看法)3.散文文体有哪些特征?题材广泛(核心特征)、个性鲜明、写法灵活、文情并茂、篇幅短小4.散文叙事有什么特点?非虚构性(能不能虚构是散文与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抹杀了这个区别就等于抹杀了散文的特点)题材以小见大(对于散文来说,故事情节、冲突事件、诗的意境、固然是它的好题材,而那些小说、戏剧、诗歌也许不屑一顾的细琐、零碎、陋直、平凡,日常的小东西,也是它的好题材;散文擅长于写小题材,首先要选一些信息含量大信息价值高的小题材,而且要跟善于立意结合起来;许多好的文学作品常常是以小见大,而散文尤其看重这一点,在小题材里面蕴含着的内容和主题是思想深刻、旨趣高尚、感情纯挚、意境幽远的。

)个性鲜明(散文的内容都与作者直接相关,突出“我”)清人王夫之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题材广泛,文情并茂5.散文的笔法叙事散文写法一事铺陈法——孙犁《报纸的故事》线索串事法——冯骥才《书桌》记人散文写法人物二三事法——鲁迅《藤野先生》景物散文写法状物特写法——颜元叔《懒猫百态》抒情散文写法依事抒情法——巴金《怀念萧珊》象征散文写法象征寓情法——鲁迅《秋夜》议论散文写法联类推理法——秦牧《面包和盐》第二章诗歌1.诗歌有哪些分类?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和叙述诗主要关注朦胧诗(指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主题朦胧多义的一种诗歌)舒婷《船》2.诗歌的特征有哪些?1)注重情感的抒发(诗贵有情,情感的激流推动着诗人的创作,他们不仅用抒情的方式放映生活、表达意愿,而且以抒情的方式打动教育读者;诗最怕无情,无情的诗徒具诗的外表,却没有诗的生命,就像人没有灵魂一样)2) 注重意象的营造(诗歌的主题需要形象的表现,一首好诗,不讳徒具铿锵的外壳,也不会只有单调的说教)3)注重张力的扩充(一般我们把诗歌层面之间显示出来的聚合力叫做张力;首先要立意明晰,琦次要精心选材构象,再次要文字精美,形式精致)4)注重字句的锤炼(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是诗歌追求的一种艺术意境,在诗歌当中,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应该是为了构成意象而存在的。

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

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

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一、绪论1、写作与现代化(什么是数字化写作)数字化写作的时代的来临,使写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文字、文章、纸张、书籍等概念都可能被改写或异化,因此必须关注现代写作已经面临的挑战。

2、数字化时代对写作的影响A、写作主体的素质在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全能性思维空间的开阔性、思维节奏的高速性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性、对话性写作行文过程的非线性B、写作成品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写作的成品愈来愈表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非文章的写作,如题词赠语、标语口号、广告语、评语、鉴证意见等成品新模式比比皆是。

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新生了电子邮件、网络言论、网上聊天、手机短信等全新的“电子写作”书写工具也不一定是笔或键盘,媒介载体更不仅仅是纸和书C、写作文本的形式在日益超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写作的超文本存在提供了支持。

如网络媒体中“动漫新闻”的表现形态、教育教学中变“教案”为“课件”的时尚流行等等掌握多媒体表现技术,学会在一个文本里嵌入影像和声音等超文本“写作”,成为当下学习写作者急需更新学习的内容D、文体写作的手段在时刻变化3、最早提及写作理论的著作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总结写作经验,虽是片言只语,却不乏真知灼见。

如《易》:“言有物”、“言有序”,“修辞立其诚”,《尚书》中:“诗言志”。

孔子更提出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两汉的写作理论继承了先秦时期某些思想,其影响较大的是《毛诗序》、《淮南子》、《论衡》及《史记》、《汉书》等。

《毛诗序》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诗歌理论,以诗歌的性质、内容、作用及表现手法均有阐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写作理论建设的一个高潮,诞生了我国第一篇文章学论文《典论·论文》(曹丕),第一篇写作学论文《文赋》(陆机),第一部写作学专著《文心雕龙》(刘勰),第一篇文体论论文《翰林论》(李充),第一部文体论专著《文章流别论》(挚虞),第一部文选学著作《昭明文选》等,形成了我国写作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纲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纲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题纲第一章1·写作与工具的关系:思是写的基础,写是思的物化过程,写与思相互促进,互相推进。

2·写作与说话的关系:口头表达可以凭借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等因素,可以重复,还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但是到了写作时,这些都无法使用,只能运用书面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因此,语言使用的要求就是更高。

3·写作的完整过程:写作前:采撷,构思写作:表达写作后:修改,发布,阅读——反馈4·写作活动的五大特点:(1)人文性(2)综合性(3)个体性(4)创造性(5)实践性5·写作的作用:(1)纪录,传播,社会交流(2)发牢骚,创作文学,抒发个人心性(3)自我实现6·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二章第一节:主体1·写作主体主宰写作活动: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2·写作过程的主宰作用:(1)写作主体给写作客体赋予生命和灵魂(2)写作主体为写作活动确定方向和目标(3)写作主题将写作客体酿造成文章作品3·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1)思想理论要求(2)知识结构要求(3)思维能力要求(4)表达能力要求(5)审美能力要求4·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1)情感与情绪(2)责任与道义(3)素质与人格(4)经验与体验5·含义写作主体是写作活动的发动者,也是写作活动的谋划者、执行者,是写作活动的主宰。

第二节客体1·含义: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经过写作主体,整理和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2·构成因素:(1)对象化的自然景物(2)群体化的社会生活(3)个体化的人生状态(4)外在化的精神产品3·作用:(1)客体是写作的触发物(2)客体是写作的建言物4·客体与主体的关系:(1)滋养与反映(2)融合与距离(3)凭借与制约第三节受体1·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1)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2)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3)丰富的生活阅历2·写作受体的特征:(1)求知性(2)交际性(3)创造性3·受体的心理特征:求知受益心理猎奇探密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4·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和要素(1)阅读反馈的影响(2)年龄与性别意识的影响(3)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三章1·什么是材料,素材,题材和资料材料,是一种外延广泛的概念,他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和理论。

写作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美版)

写作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美版)

第一讲:让写作点亮我们的事的时代名家对自己时代的看法:⏹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一.内容提示:1、我们的时代发生了什么?2、考场作文是否远离了我们的时代?3、如何让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4、写作摸底:被嘉应学院录取前后的感受。

二.相关图片我们思考在时代的进程中雨我们息息相关的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1发生了和“我”息息相关的事情2发生了和“现场”息息相关的事情3发生了和“关怀”息息相关的事情4.发生了和“公共关系”息息相关的事情三.古今中外名人对写作的看法:1。

自由一样,写作也只是一种时刻--法国文学批评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2.写作是一种心态,其核心就是爱。

--黑龙江省阿城师范学校科研室-刘兴3.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4.读书时内心生活,写作则是个人表达。

--中国画家,文艺平论家陈丹青5.在写作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美国作家-海明威6.人需要写作和人需要爱情是一回事—中国作家-史铁生四.对于写作该怎么做:1.用“我”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2。

用“真实”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3.用“平视”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4.用“通变”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普通写作学教程》上对写作的表述:1、文章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具有写作能力的人制作文章的复杂的创新性脑力劳动。

(教材P3)2.写作学是研究写作主体制作文章这一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教材P3)3.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以及品德、审美的全面培养……写出格调高雅、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doc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doc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应部分同学要求,本人根据老师提纲讲解课上所讲内容而整理出该份资料,其中的红色字体代表了老师所讲的重点、讲解、补充及说明。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绪论(有些老师说这部分不考)1.什么是写作?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第一章散文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儿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3.散文文体有哪些特征?4.散文叙事有什么特点?5.清人王夫之说:“烟云泉石,花岛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补充:6.散文笔法P21第二章诗歌1.诗歌有哪些分类?2.诗歌的特征有哪些?3.情感对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诗歌情感有什么特点?(该点老师说吋以降低匝视度)4.什么是诗歌的意彖?举例说明诗歌意彖形成的过程。

5.诗歌屮架构意象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补充:6.诗歌的押韵P69-71第三章小说1.小说文体特征是什么?2.小说叙事有什么特点?3.按内容特征分,小说分为哪几类?P964.小说人物鴉造有那些主要技巧?P995.小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1096.小说情节的要求与主要因素是什么?P1147.小说为何耍巧用细节?P1208.小说两种叙事视角的特点是什么?第五章杂文1.杂文与一•般性议论文主要有哪些不同?(理解)2.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有哪些文体特征?P203 (“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指的是朵文边缘议论文与文学Z间)3.形象性议论对杂文写作冇哪些影响?(降低重视度)4.杂文形象性说理有哪些方法?P2115.试举例说明“就事论理法”的写作技巧。

第六章消息1.消息的文体特点是什么?2.消息的叙事特征是什么?3.如何理解消息事实的完全真实?4.什么是导语?导语有何作用?如何才能写好导语?5.消息的结构冇哪几种,各冇何优点?6.什么是消息背景材料?有些消息为什么要交代背景?7.消息标题有那儿种?有多少种配置方式?第七章通讯1.通讯的文体特征是什么?2.通讯与消息的异同是什么?3.什么是事件通讯?4.什么是风貌通讯?5.什么是专访?第十章学术论文1.学术论文与政论文有那些异同?(可以不理)2.熟悉学术论文这种文体,有那些途径?(可以不理)3.怎样理解学术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仓ij新性和理论性等的特征?(实际上考点是文体特征)4.选题、论题、标题、论点这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选题指作者选择的论题;论题是作者的研究对彖,并不代表作者观点;标题指论文的题目,有时可以等同于论题,但标题不一定是论题;点指作者对研究对象的观点和判断)5.选题为什么难?怎样解决?P4146.怎样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过程常遇到那些困难?怎样解决?7.怎样构建论文提纲?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那些内容?P4298.论文写作常用那些论证方法?怎样提高论证技巧?P435教材阅读与分析材料:第一章散文1.P15冰心《霞》2.P1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3.P27孙犁《亡人逸事》4.P39鲁迅《秋夜》5.P43钱钟书《论快乐》第二章诗歌1.P62纪弦《你的名字》2.P67余光中《当我死时》3.P70刘湛秋《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4.P78洛夫《边界望乡》5.P89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第三章小说1.P101高晓生《陈奂生上城》2.P109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3.P115契柯夫《柔弱的人》4.P125鲁迅《药》5.P132汪曾祺《陈小手》第四章杂文1.P208《叔叔的苹果和实践的地位》2.P211孙犁《我的位置和价值》3.P214张雨生《虎皮鹦鹉Z死》4.P216吴非《谁将是唐僧的二把手》5.P219毛志成《疑“儒”》第六章消息1.P246《生活改善人口增长》2.P255《难得的瞬间》3.P258《两名人学生玩命》4.P258《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明镜高悬》5.P270《著名女记者子冈默默离去》第七章通讯1.P294《她走进深深的小巷》2.P304《湖北人聂华苓》3.P320《金字塔夕照》4.P322《美哉,米脂婆姨》(3)具体论证) 5. P327《咅乐,幼儿心灵的体操》第十章 学术论文1. P430《古代文艺肖像与美学宗教意蕴》2. P438《精心组织高潮》3. P447 «论阿Q 性格系统》4. P451《关于v 鲁迅〉书话》5. P455《意境与非意境》(关于鉴赏题的答题思路:(1)文段是什么文体? (2)该文体的特征。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doc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复习提纲▲第一章写作准备I提高写作素质1、素质的内容:智能结构;非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往往通过三条途径:学历;经历;阅历。

非智能结构主要是:人的思想品德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等因素。

2、思想政治品德对写作的导向作川: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兴趣、动机、意志对写作的协同作用3、提高素质的途径: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广泛阅读,扩大阅历;要勤于内省,严于利己II培养写作能力4、写作能力包含的内容: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5、写作感知的特性:写作感知具有鲜明的口的性;写作感知具有较强的审美性。

6、思维能力概括为四个部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

7、抽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往往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8、形象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始终包含着作者的艺术情感;想象是形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艺术概括和艺术虚构是形彖思维的主要方式;概括富有特征的典型化人物。

9、艺术直觉的特征:整体性;独创性;模糊性10、表达能力:认字蓄词炼句是表达的基础;掌握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11、记叙的要素:(六要素)事件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发生?发生的地点在哪里?什么人参与其屮?起于什么原因?产生什么后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类型:从详略上分——概括记叙,记叙具体;从线索上分——合叙,分叙。

记叙的特点:主要在于陈述的过程,不专注于静止的细节,不做大肆渲染,铺陈;不做形、声、色、味的直观刻画;而在于陈述说人、事、景、物的实在情况。

记叙的要求:条理要清楚;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生动引人。

12、描写的类别:按对象分——人物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环境描写;按方法分——细描,白描;按描写角度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的写作耍求:冃的明确;突出特点;具体抒情。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整理完整版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整理完整版

文章是通过对语言(材料、句段)的选择、组织和表达、交流信息的秩序体。

2、写作定义写作是作者为实现写作功能而运用思维操作技术和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的修辞性精神创造行为;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生命存在自由秩序的建筑行为、活动。

3、主题定义主题是作者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所传达出来的基本思路或基本观点;同时,主题又是读者对文章中心内涵的一种自我了理解,这种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常常和读者本人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意识、情操境界等因素有关。

4、材料定义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的需要,从生活中提取、搜集到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简单来说,凡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事物与观念都可称为材料。

5、结构定义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

6、过渡定义过渡是指体现段落与段落、层次和层次等各种衔接关系的形式或手段。

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呼后应。

8、线索定义线索是把文章各个部分、各种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条线,是贯穿全文使结构井然有序的一种结构手法。

9、叙述定义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

10、描写定义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和刻画。

描写是文学中最基本、最生动的东西,是文学作品最感染人的地方。

11、抒情定义抒情是指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方法。

12、议论定义议论即评议论说、讲道理。

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13、说明定义说明是用言简易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释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的方法。

14、文学定义文学是艺术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显示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15小说定义小说是一种运用文学语言,以叙述为要表达方式,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典型形象的塑造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多方面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特别说明:本课程由中央电大命题,有关期末复习事项以中央电大印发的《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指导》为准。

1.考核目的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的理解与认识,检查学生把握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以及对写作活动的一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水平。

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地按照人类认识与思维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为今后进行“实用写作”、“论文写作”、“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3.适用范围、教材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张杰编写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第一版)一书。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以上内容见中央电大相关资料)及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文章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2%)简答题(18%);文章分析题(15%);作文(45%)。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掌握:1.写作的特殊属性:(1)写作的化生性特征;(2)写作的书面性特征;(3)写作的交流性特征。

2.写作的基本规律:(1)写作转化律;(2)写作整合律;(3)写作通变律。

二、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第二章言之有物——材料和思想一、重点名词: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二、重点掌握:1.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2.思想提炼的途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326-《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

326-《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

《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化生律整合律通变律二、简答题:简要说明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三、分析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思维整合层”的理解。

第二章材料和思想一、名词解释: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归纳概括法纵横比较法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2、说说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

3、文本思想的要求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结合具体例证,说明提练文本思想的途径有哪些,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

第三章结构一、名词解释:结构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过渡与照应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结构安排的原则。

2、说说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

三、写作题结合“结构的艺术手法”中的相关内容,选择一篇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根据其在结构安排上体现的某种特点,确定一个具体的分析角度,例如抑扬、张弛等等,写一篇赏析性的读后感。

第四章语言一、名词解释:感性美理性美朴素美华丽美二、简答题:简要说明语言与思维的相互联系。

三、分析写作题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含哪些方面?从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中选择一篇,从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对其所具有的文采之美进行赏析。

第五章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一、名词解释:叙述人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二、简答题:1、什么是第一人称叙述?2、谈谈说明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3、描写包括哪些基本类型?4、议论的要素有哪些?三、阅读分析题试选择一篇阅读文章,分析其运用了哪些不同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第六章文体一、名词解释:文体文体意识二、简答题:简要说明文体的三大类别。

三、分析论述题为什么说“题材”概念是文学创作的一个专门术语,不能简单地与“材料”概念通用。

第七章三种基本文体类型一、名词解释:说明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散文二、分析论述题应当怎样理解审美的超功利性特征、感性特征和情感征。

材料作文复习参考材料一: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

古往今来,诸如成功、失败、荣誉、毁谤、困难、挫折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专题一一.写作的生成的三个阶段:1.前语言媒介阶段 2.口语媒介阶段 3.语言符号媒介阶段二、写作的内涵(名词解释):写作是作者以书面语言文字作媒介,以社会生活为原料,以创制文章(或著作)为目标的一种精神劳动。

三.写作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8个):1.动力要素 2.写作主体要素 3.对象要素 4.方法要素 5.媒介要素 6.产品要素 7.读者要素 8.功能要素四.写作活动历时性的四个环节:1.采撷 2.构思 3.表达 4.修改五.写作活动的特殊属性(填空\论述,结合作品)务必看书 1.人文性 2.符号性 3.个体性 4.创造性 5.实践性 6.综合性专题二一.写作主体与作者的区别和联系写作主体:进行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作者:在多数情况下,“作者”就是该作品的实际撰写者、署名者,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作品”和“作者”名实分离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

如,秘书为领导写的发言稿等具体展开:“作者”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作品”而言的,“作者”的概念是从写作成品的角度来说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把从事写作活动的人称为“写作主体”是把写作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简而言之,“作者”和“写作主体”这两个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它们有时候是同一的,有时候又是分离的。

“作者”的意思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相对于文章成品而言的,他是文章或作品的撰写者、原创者,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该文章或作品的完整著作权的拥有者。

或者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文章或作品存在,就必然有其“作者”存在。

另一种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作者”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虽然文章或作品同样是由某个人完成的,但他是代表着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意志创作,该文章或作品的法律责任也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来承担。

所以也叫“拟制作者”。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公文写作活动。

无论公文是由哪个具体个人“执笔”完成的,他都是代表着机关单位的意志,该公文的责任由该发文机关负责而不是由“执笔”者负责。

08级(电商、艺术设计)大学语文复习提纲(1)

08级(电商、艺术设计)大学语文复习提纲(1)

08级(电商、艺术设计)大学语文复习要点一、考试相关说明(一)考试时间:6月22日上午9点至11点考试地点:(二)考试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状况)5%+平时作业与写作实训(课堂小测验、文章写作、课堂活动、应用文的写作实训)25%+期末卷面成绩70%:其中平时表现实行倒扣分制,有旷课记录者扣分,有几次记录扣几分,一直将5%的分数扣完为止。

平时作业与写作实训依照作业本上的得分记录记入其中。

教师在课堂上公布平时总成绩二、考试题型本次考试试卷分AB卷,各自的题型有:A卷:(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题中括号内。

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三)、修改与指错题(共6小题,共20分。

前5题修改,每题2分;第6题指错,每指明一处错误得1分,本小题最高得分为10分)(四)、按要求回答问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每小题5分,共20分)(五)、写作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写作,第1题10分,第二题20分,共30分)B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三)、问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四)、写作题(按题目要求完成,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25分,共40分)三、考试复习要点(一)语文部分1、了解《诗经》的表达方式(赋、比、兴),以及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出诗句运用的哪种表达方式。

2、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另外,楚辞作为一种新诗体得以产生,受到当地风土气候以及自然景物的很大影响。

3、熟悉《逍遥游》中七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4、《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

能熟悉文中出现的“不”字分别反映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修改版)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修改版)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修改版)第一篇:大学写作复习提纲(修改版)《大学写作》思考与复习提纲暨南大学人文学院王香平教授绪论1、文章的原意是什么?①本意是错综复杂的色彩或花纹。

②《周礼 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合起来就是文章。

2、写作的含义是什么?①人类个体性的创造性精神劳动。

②写作运用语言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是重要的书面表达方式。

3、近几年兴起的新的写作形式有哪些?网络文学、网络blog、电子邮件、短信写作、短信小说等,呈现出写作的网络化趋势。

4、中国文化与汉语写作有怎样的关系?①中国文化乃汉语写作之根,如果不研究中国文化,不能深刻理解其文化渊源,就会把人事物态简单化,就不会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就不会中西比较,就不会有鉴别才有研究,有鉴别才有个性。

②我们需要继承优良摒弃糟粕,弘扬壮大我中华民族文化。

5、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建筑文化风格是怎样的?第一章材料1、积累材料有哪些途径?观察、感受、勤读、勤写2、观察生活应注意哪两个方面?①观察要全面、精细、抓住特点②要经常培养3、有意感受与无意感受的区别何在?①无意感受是指主体随意的,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没有意识到本身的努力而获得的一种意外的感受。

②有意感受是主体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感受,它受主体意识和动机控制,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集中注意。

4、科学家是否像文学家一样需要感受能力?请举例说明。

是。

如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乘船经过地中海时,为美丽的大海陶醉了,他透过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认定深蓝色的海水是由于某种光散射引起的,由此发现了“拉曼效应”。

5、大学生应该怎样读书?①联系实际,有计划,有重点②结合专业③根据禀赋爱好兴趣④精读6、精读指的是怎样的阅读状态与效果?①精读是按顺序一字不漏地对阅读材料的仔细认读。

②不仅要“学求其训,句索其旨”,透彻理解所读内容,而且要在阅读时加强联想、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能够体会其情景,判断其真伪优劣。

③不仅要一字不漏地读,并且要将标点符号读进去,从而读出字里行间的语意来。

大学写作期末复习整理

大学写作期末复习整理

《大学写作》复习大纲第一章主题1.掌握“主题”的含义及作用2.熟练掌握主题的要求,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正确、深刻、集中3.熟悉在写作实践中提炼、限制、深化主题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写作实践中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新颖,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未曾发。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挖掘其思想和理论深度,更具思想哲理深度,体现社会意义,更具现实指导作用4.了解“主题先行”与“意在笔先”的区别5.了解应用写作主题生成的两大特点第二章、材料1.了解材料的含义及其构成,并能区分材料与题材、素材等概念的区别2.了解应用写作的材料与文学写作的材料的四个不同特点3.了解搜集材料的方法,逐步积累写作材料4.熟练掌握选择材料的三个基本原则,并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中真实、典型、新颖5.掌握准确认识材料的性质与价值的方法,正确选择材料6.了解写作中运用材料的技巧,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中第三章、结构1.了解结构一词的含义及作用2.了解应用类文章与文学类文章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3.熟练掌握写作中锻炼思路的四种方法(包括开拓思路、组织思路的方法)拓展法、挖掘法、控制法、梳理法4.运用锻炼思路的知识有效地拓展、组织写作思路5.了解思路组织的要求,并能将有关知识熟练运用于写作和阅读实践。

6.掌握文章思路组织的几种常见模式,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第四章、语言1.熟悉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锤炼良好的写作语言2.熟悉汉语写作的语言资源,熟悉文言、现代汉语、方言俗语三种不同语言资源的长处与短处,并能有效地加以整合,根据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熟练地使用写作语言3.了解积累写作语言的方法,熟悉“内语言”、外语言“的概念。

内语言:指写作者的内在语言,它存在于写作者的思维、感悟体验之中,表现在文章中,则体现为文章语感、文气、情调(如哀婉、高亢、激昂、幽默、诙谐、达观、悲戚等等)。

外语言:指写作者外在的语言表现,体现为作者对字、词、句、标点符号选择、使用方面。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修订版.doc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修订版.doc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下划线部分为重点,下划线文章要求能分析。

绪论1.什么是写作?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

写作是人类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之一,这些作品称为文学。

作品的情节可以是虚构或纪实的,可以表现为各式长短的文章、诗词歌赋、小说、剧本、书信等。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写作活动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征:1、目的性;2、创新性;3、综合性;4、实践性。

写作活动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在于: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写作作为一种复朵的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

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髙写作能力?第一章散文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散文是一种以优美语言非虚构地记叙人事,表达情意的文学体裁。

现代散文含义通常称为广义的散文含义,现代散文是个种文体,它包括了杂文,随笔,小品,序跋,日记,速写,素描,游记,风俗志,记事文,抒情文,散文诗,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四史”,人物传记和科普小品等等类文体。

当代散文含义是狭义的散文含义。

从现代散文中陆续分离出来的边缘文体有四种:(1)文学与政论的边缘文体一一杂文(2)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文体一一报告文学(包括通讯,特写)(3)文学与历史的边缘文体一一史传文学(大型的回忆录和人物传记)(4)文学与科技的边缘文体一一科普小品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几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一)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为主,是散文的基础文体)特点: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反映的范闱最广阔,出现的历史最悠久,写作模式最多种多样。

有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状物散文。

(二)抒情散文(内容强调抒发感情)特点:可以直接抒发感情,但主观的感情不论是产生还是转移都要依附于客观事物。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

大学写作复习提纲

《大学写作》复习大纲一、主题1、含义:指文章作品所要传达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形象或要强调的主要内容相关概念:义、理、意、旨、旨意、意旨、题旨、主旨、宗旨2、要求:正确、深刻、集中(一)立意要正确----主题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表现生活的本质、符合全民族、全社会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

主题要引发读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对丑恶的厌恶与唾弃。

传递正面的价值观,不应与法制相悖。

(二)提炼主题要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内部规律性,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未曾发。

立意深刻的关键:过人的、超前的胆识才力;刻意求新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反映主题要集中----主题集中可理解为主题单一3、写作实践中提炼、限制、深化主题的方法限制主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限制——缩小——确立主题) 深化主题:挖掘思想理论深度挖掘事物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挖掘现实指导作用4.立意方法因果思维: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相似思维:他相似思维,自相似思维二、材料1、含义广义:指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来的大量生活事实和生活现象,以及从各类媒介(书籍、报纸、杂志、电子媒介等)得来的理论、知识。

是写作准备阶段为文章写作所准备的砖石。

故亦称“原始材料”。

狭义: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写进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理论。

是砌在大厦上的砖石。

*题材、素材:是材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仅用于指文学、艺术创作中搜集、运用的材料。

指作者搜集来的各类原始形态的生活现象,是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材料。

*题材:广义:指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或一个方面。

如按横向区分的有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按纵向分有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等等。

狭义: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提炼、艺术加工甚至于变形后写进作品中的材料。

2、搜集材料的方法A、观察与思考、感受B、调查和采访C. 阅读和查找D. 上网检索3、选择材料的三个基本原则真实---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新颖---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所收获4、材料的性质与价值的方法5、写作中运用材料的技巧A、注意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注意材料引用角度与主题表达吻合注意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详略处理注意材料引用过程中某些细节的取舍B、注意结合主题对材料进行分析C、注意同类的材料使用时的灵活处理D、注意消除、转化材料的旁属意义E、注意对材料可靠性存疑时的技术处理三、结构1、定义: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分类:宏观结构:指文章的整体构思和框架微观结构:指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具体安排和布置*动词意义:文章思路的组织,即总体设计——构思*名词意义:指文章的框架2、过渡:指各层次、各段落之间在时间、空间和意义上的衔接和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基础写作08期末复习提纲一、绪论1、写作与现代化(什么是数字化写作)数字化写作的时代的来临,使写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文字、文章、纸张、书籍等概念都可能被改写或异化,因此必须关注现代写作已经面临的挑战。

2、数字化时代对写作的影响A、写作主体的素质在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全能性思维空间的开阔性、思维节奏的高速性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性、对话性写作行文过程的非线性B、写作成品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写作的成品愈来愈表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非文章的写作,如题词赠语、标语口号、广告语、评语、鉴证意见等成品新模式比比皆是。

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新生了电子邮件、网络言论、网上聊天、手机短信等全新的“电子写作”书写工具也不一定是笔或键盘,媒介载体更不仅仅是纸和书C、写作文本的形式在日益超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写作的超文本存在提供了支持。

如网络媒体中“动漫新闻”的表现形态、教育教学中变“教案”为“课件”的时尚流行等等掌握多媒体表现技术,学会在一个文本里嵌入影像和声音等超文本“写作”,成为当下学习写作者急需更新学习的内容D、文体写作的手段在时刻变化3、最早提及写作理论的著作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总结写作经验,虽是片言只语,却不乏真知灼见。

如《易》:“言有物”、“言有序”,“修辞立其诚”,《尚书》中:“诗言志”。

孔子更提出了:“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两汉的写作理论继承了先秦时期某些思想,其影响较大的是《毛诗序》、《淮南子》、《论衡》及《史记》、《汉书》等。

《毛诗序》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诗歌理论,以诗歌的性质、内容、作用及表现手法均有阐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写作理论建设的一个高潮,诞生了我国第一篇文章学论文《典论·论文》(曹丕),第一篇写作学论文《文赋》(陆机),第一部写作学专著《文心雕龙》(刘勰),第一篇文体论论文《翰林论》(李充),第一部文体论专著《文章流别论》(挚虞),第一部文选学著作《昭明文选》等,形成了我国写作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明清时期的写作理论是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丰富和总结时期,其主要标志是:1、作家文人自学结成派别进行诗文创作和理论研究;2、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出现;3、大批写作专著问世。

明清写作理论专著的大量出现是中国古代写作学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

明清诗词理论专著大都以诗话、词话的形式出现,影响最大的要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叶燮的《原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散文理论专著著名的有:明归有光《文章指南》、高琦《文章一贯》;清刘大櫆《论文偶记》、章学诚《文史通义》、林纾《春觉斋论文》等。

4、五四以后的现代写作学这个时期,白话“文章作法”终结了文言写作理论,完成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

这种“近代化”可以追溯到傅斯年1914年写的《怎样做白话文》。

正是这篇论文,奠定了白话“文章作法”的理论基础。

傅氏的“近代化”思想,主要有三点:一、引进西方分类理念,把白话文分为形状文、记叙文、辨议文、解说文四类,形成与传统“文类论”迥然不同的“近代文体论”。

二、移植“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章法”等,使白话文欧化。

即用西方语法学、修辞学指导白话文写作。

三、“成就一种欧化用语的文学”即“理想上的白话文”是“逻辑的白话文”、“哲学的白话文”和“美术的白话文”。

傅氏思想的核心是白话文欧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怎样写白话文”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叶圣陶的《作文论》等一大批白话“文章作法”应运而生。

不过,这些“文章作法”虽如汗牛充栋,但其目的是普及文体学、语法学、修辞学知识,而不是建构白话文写作理论。

5、50年代苏联理论的移入,对写作教学和科学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是“写作知识”的拓展与系统化时期。

“写作知识”脱胎于苏联文艺学的“作品构成论”,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总论)、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文风、修改,俗称“八大块”。

“八大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雏形期(50年代)——发展期(60年代)——成熟期(70年代)。

“八大块”更多地是从“文本”角度研究作者、创制、读者等因素,理论视野不开阔,论述力度不够。

“现代写作学的建设”是80年代提出的,80年代中期,刘锡庆的《基础写作学》第一次亮出了“写作学”的旗帜,标示着“现代写作学”的“奋起”。

“现代写作学”的“现代”包括三个内容:一、从现代写作实践中抽象出写作理论;二、以现代科学理论(如心理学、思维学、脑科学、语言学、传播学等)解释纷繁复杂的写作现象;三、对传统写作理论作“现代阐释”,对外国写作理论敢于借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全面综合。

90年代至今,现代写作学又有了新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集成式的著作。

二、实用写作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三、操作理论研究开始系统化。

李保初的《创作技巧学》首次打出了“技巧学”的旗号四、理论史研究的“零的突破”。

刘锡庆主编的《中国写作理论史》是此类著述的第一部。

二、写作主体论写作主体的的复杂性1、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写作行为中的人,是相对于客观世界的作者。

具备三个条件:A是否具有明确的写作主体意识、B是否具有能懂得创造性的表现、C是否具有持续写作的能力。

写作主体的能动作用表现A搜集筛选材料(知性能力)B观察感受事物(感性融入)C进行理性思考(理念抽象)D活跃丰富的想象(理念的感性显现)写作者思想修养的基本内涵(一)共同性思想修养A、普世的理想。

B、爱国精神C、政治热情D、科学思想E、现代意识:(二)个体性思想修养A、人品B、文德C、文风所谓文风,是指写作和说话时带有倾向性或特征性的作风或风尚。

文风的形成与时代特点、社会风尚和作者的思想、能力、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

”(刘勰)首先是思想和思想方法的问题,其次是准确、鲜明、生动、易懂。

情感的表现:首先,写作中的感情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反映、切实认识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感情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于提供足够的富于感情色彩的认识内容来引发读者的感情活动。

其次,文学写作应该十分注意用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

第三,必须充分利用通感、移情、想象等艺术方法。

第四,掌握抒发感情和再现感情的方法,如抒情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积累生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l、直接积累生活A积累个体生活所谓个体生活,指的是作者自我的生活阅历或生活经验。

个体生活的积累愈丰富,写作的准备愈充分、愈坚实。

一个作者有这种人生经验,他就会写出这种人生经验的作品。

B、积累社会生活社会是由人的群体结合组成的。

作者的个体生活必然与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他同样必须在社会群体生活的领域里积累思想,积累感情,积累信息,以及积累其他的写作素材。

矛盾《子夜》2、间接积累生活写作者积累生活的三点要求:1、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2、熟悉生活,洞察生活本质写作者积累生活的过程,是从对生活的陌生到熟悉再到洞察的行为过程。

关键在于作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里指出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记录生活,丰富生活积累学识对于写作的作用,写作者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

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强化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感情;第二,增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提高写作主体的学识水平;第三,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以备写作的需要。

文化意识修养即写作者在生活实践和学识修养过程中形成了文化心态、文化情趣、文化意识和贯穿思想精神中的文化气质,在写作过程中表现为写作者的文化品位。

文化意识决定和影响写作的境界和品位。

它既源自写作者的生存环境和生理心理,也深受文化传统的浸润。

文化意识修养的途径:(一)广泛涉猎人类一切文化创造成果,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在生活实践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文化判断和文化反思能力,建立普世的文化关怀意识。

写作主体能力的强弱,标志着写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作者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观察、感受、记忆、想象、思维等。

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一扩大生活领域,丰富人生阅历第二培养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第三掌握多种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第四注意观察步骤,选择恰当视角第五养成观察日记的习惯。

感受能力的培养第一,要五官开放,身心兼用。

第二,要五官开放,整体感受。

第三,要五官开放,具体感受。

第四,要五官开放,独特感受。

第五,要五官开放,通觉感受。

感受能力的作用第一,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第二。

能够激发写作动机第三,感受是文章立意的前提第四,感受可以奠定情感基调第五,感受能催生艺术形象记忆过程中的三种心理活动方式: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情绪记忆。

它们分别建立在意志、思维、情感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功能之上。

三者相互渗透,相补为用,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具备的素质。

一般地说,科技写作要求作者有较强的机械记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文学创作则要求作者有较强的情绪记忆能力。

而情绪记忆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情绪记忆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古老与原始。

第二,感性与新鲜。

第三,可塑与变形。

第四,无意与不自然。

情绪记忆“是哺育作家个性的摇”“是感情积累的库房”“是驰骋艺术想象的基地”、“是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琴弦“,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

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按其创造性来说则都是有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写作中的想象按其创造性的本质来说,则都是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科学写作中的想象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而文学写作中的想象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

较强的想象力表现为:善于控制想象的方向,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善于提高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善于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非现实的新形象;想象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次、多侧面的。

较强的想象力主要是由后天教育与环境熏陶,通过实践的锻炼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思维属于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写作思维能力主要有三种:第一、逻辑思维能力: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得出结论,以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能力。

又称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议论文、学术论文、文学评论、杂文写作所必需的,而且也是文学创作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形象思维能力:它是选取并凭借具体的有感性特征的事物,通过想象并伴随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舍弃非本质的东西,来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能力。

简言之,这是一种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进行思维的能力。

第三、灵感思维能力:是人脑在高度兴奋情况下所出现的信息纷呈并互相沟通从而取得预期结果和效应的心理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