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及发展研究(3)
财务管理必修课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财务管理必修课的学习,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以及我国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涉及到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监督等环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许多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必修课程。
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必修课的学习,对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实践应用以及我国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二、财务管理理论基础1. 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一目标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财务管理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2)真实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可比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应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4)及时性原则:企业财务信息应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利益主体。
(5)稳健性原则: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稳健性原则,合理估计风险,确保财务稳健。
3. 财务管理内容(1)筹资管理: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2)投资管理:企业对内部和外部投资进行决策,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3)营运资金管理:企业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4)成本管理:企业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5)收益分配管理:企业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股东权益和员工利益。
三、财务管理实践应用1. 筹资管理实践企业筹资管理主要包括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
国内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应用和研究
国内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应用和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民用航空业的繁荣局面,三大航空集团、地方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依据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国外航空公司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在世界航空业低迷不振之时,对于在中国的业务扩展踌躇满志,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国内航空公司在探求应对的解决方案。
欧美航空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显示,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欧美航空业整体管理和经营水平的一次飞跃式提高,不仅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甚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亟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深入理解收益管理理论,完善收益管理系统的开发。
本文主要在成熟的收益管理理论基础上,吸取国外航空公司的成功经验,针对国内航空市场的实际情况,探讨在国内实施收益管理及开发收益管理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在对收益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收益管理的发展历程,提出国内航空公司实施收益管理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引入航空运输客运市场的经济特点,通过对需求细分和消费者决策的研究,多等级票价体系的应用成为收益管理的基础,以此成为航空公司销售的票价结构。
预测、超售和座位优化是收益管理的基本方法。
给出原始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结构以及依照数据特性调整数据的方法,重点讨论了不同的预测模型的应用及预测结果的经验评估。
虽然超售在国内应用起来比较谨慎,但超售可以带来收入,对航空公司超售的原因及超售手段做简单介绍,同时给出确定超售水平的模型。
分析运用嵌套理论和期望边际收益理论对多等级舱位的座位优化控制方法,分别介绍了基于航节和基于网络的座位优化控制方法。
以收益管理理论为基础,对符合国内航空市场环境开发的收益管理系统做出总体结构设计的介绍,并在系统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功应用收益系统成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收益管理的良好开端。
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及发展研究
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及发展研究引言收益管理是旅游、酒店、航空等行业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其在提高效益、优化资源利用、增强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以及其发展研究仍然亟待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从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基础问题及现状发展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收益管理是指通过对市场需求、产品定价、销售组合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以最大化企业利润为目标的管理策略。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实现收入和成本的合理平衡,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收益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需求预测、定价策略、销售渠道管理和容量控制等。
需求预测是指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市场需求情况。
定价策略则是根据需求预测和竞争情况,确定合理的产品定价。
销售渠道管理涉及到销售渠道选择、渠道合作以及销售促销等方面的决策。
容量控制则是通过对资源容量的管理,确保资源的最优利用。
2. 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在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存在一些基础问题需要解决。
2.1 需求预测准确性需求预测是收益管理的基础,准确的需求预测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需求数据的不完备性,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常常面临挑战。
因此,如何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成为一个基础问题。
2.2 定价策略的优化定价策略对于企业的收益管理至关重要。
传统的定价策略常常是基于成本和竞争情况进行制定,缺乏针对市场需求和目标客户的个性化定价策略。
因此,如何优化定价策略,实现个性化定价,是一个基础问题。
2.3 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覆盖范围。
传统的销售渠道常常是线下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如何选择和管理适合企业特点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和覆盖范围,是一个基础问题。
2.4 容量控制与资源利用率容量控制是收益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收益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收益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综述摘要:收入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一个飞速发展的分支,是对服务业中易逝性产品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
对收入管理理论的三个主要部分———价格策略、存量控制和超订的研究文献加以综述、评价;对收益管理动态定价问题的几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对国外动态定价基本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评述;介绍收入管理理论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强调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服务业,收入管理是一项亟待促进的商业策略。
关键词:收入管理;动态定价;存量控制;策略性顾客一、引言收益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航空业,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收益管理已经突破传统应用领域(航空,宾馆,汽车出租等)向其它行业渗透,如广播广告、医疗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制造业、体育比赛和娱乐事件管理等。
作为收益管理的重要方法,动态定价也随之得到广泛应用。
麦肯锡在对财富1000企业2001年的成本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定价是比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以及销售量更有力的提升收益的杠杆。
在定价方面1%的改进可以平均提高8。
6%的营业毛利。
Elmaghraby和Keskinocak[1]认为促成动态定价得以广泛应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1)决策者拥有大量销售数据可以用于辅助决策;(2)新技术的采用使价格调整变得更容易;(3)辅助分析需求数据和动态定价决策支持工具逐渐增加。
但是确定“正确”的价格仍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不仅要求决策者了解自己的运营成本和库存水平,还要了解顾客的品味以及对价格的反应。
因此动态定价策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他们提出大量价格优化方法。
这些动态定价模型又被集成到各种收益优化软件中,应用到多个行业来指导决策者制定更合理的价格从而提高收益。
目前已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动态定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Bitran和Caldentey[2]通过建立一个一般的动态定价模型对当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收益管理理论起源于美国,运筹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奠定了收益管理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以市场细分和预测为基础、以价格调节和资源存量控制为优化机制、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经营保障的收益管理理论体系。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思维变革和云技术的诞生,进一步推进了收益管理理论与应用方法的延展空间。
众荟信息收益管理高级顾问祖长生先生,为我们深度剖析有关收益管理理论以及落实到实践层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收益管理,提升酒店收益的利器饭店作为有限资源约束下的企业,存在着前期投资额较高、产品具有易逝性等特点,经常会面临着资源闲置或因潜在收益流失而造成收益下降等情况。
通过运用收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使企业提高饭店市场竞争力、发挥饭店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挖掘市场中潜在的收益并最终实现收入最大化。
这是饭店业面对汹涌澎湃的技术革新以及与之相关的消费者生活形态变革趋势下的必然走向。
因此许多饭店管理者把收益管理视为是可用来提升饭店收益利器。
收益管理系统的作用收益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价格预测、分析和优化控制等复杂数学模型的计算方面,帮助收益经理进行复杂的数据运算,把收益经理从复杂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准确率也有效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诚然,在价格优化或资源组合等方面的计算或配置依靠人工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易现实的,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
应用注意事项收益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单单是一种工具或者技术。
设立收益经理或者部门组织并与其他部门相配合,且能够共同建立和遵循科学的流程,做到组织化和系统化才能使收益管理发挥其效用。
收益管理工作的开展,最好由饭店总经理亲自挂帅,把控全局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使用适合的收益管理软件能有效的提高效率。
如果能够把人工智慧与计算机智能完美地结合起来,则会使收益管理工作的开展如虎添翼。
收益管理入门培训课件
响或者也许产生影响?市场上是否有供给增加(例如:新的 竞争者加入)需求强度如何?
32
定价 Pricing
竞争 查看你的市场份额报告并对过去酒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 绩效进行评估。相比去年,你的平均价格收益(RevPAR),是 增加还是下降了? 客户满意度 同竞争者相比,你的客人满意如何?征询客人意 见?在那些方面有改进,那些方面退步了?
33
评判性地衡量散客价格定位
价格的有效性 – 衡量我们的门市价格定位,例如:散客平均 房价/散客的门市价格. 酒店需制定出全年的日常市场目标并且
每个季度评估一次。即使价格评估体现出一个运作健全酒店的 行为,但是,评估结果对于某些酒店会有些其它的判断,例如 ,较多的公司合约客户的价格可能会是这种评估降低。
4
收益管理的原理
收益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酒店客源市场的细分, 对不同客源在不同时刻的需求进行定量预测,然后通过优化 方法来确定动态价格和预定渠道控制,最终使得酒店总收益 达到最大化,并保持公司的持续增长。当然对不同的酒店, 由于各自的市场定位,顾客来源,管理理念,控制机制的不 同,其价格和收益管理的方法及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20
5.超售或酒店即将满房
• 限制第三方网络订房 • 设置最大或最小居住天数 • 关闭员工价格和业主特价 • 严格预订担保和取消预订政策 • 房间销售应筛选高价位和重要的协议客户
21
5. 超售或酒店即将满房
• 前台、销售人员在接收新预订时,随时查阅电脑和价格 • 报价应由高到低 • 每天需密切留意并检查:
减少价格,并使其趋 于合理性
分析市场结构并进行 价格与客源的优化
酒店客房收益最大化
收益管理分析(民航)
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是亚洲航空运输市场的特色,因为在亚 洲,旅游团队在航空旅客中占有较大比例。 团队管理的起因是:团队可以给航空公司带来丰 富的客源,但团队旅客存在两个问题:1)往往成 行率较低;2)讨价还价能力强,往往票价较低。 如果团队占据了较多的座位,散客订不到票,结 果团队旅客不能都成行,造成座位虚耗,散客不 满意。从而减少了航空公司的收益,增加了航空 公司的成本。 团队越大,订票时间越早,票价越低,但成行率 越低。
二、利用多级票价结构增加航班收益阶段
由于旅客行为和需求特性的不同,航空运输市场 划分也变得越来越细,对于不同旅客收取不同的 费用。多级票价结构对航空公司和旅客都是有益 的。
单一票价结构和多级票价结构对比图 P 100 50 0 Q P 100 80 60 20 50 100 0 20 60 80 100 Q
可召回票制度
低舱位旅客需求先到,尽管根据嵌套控制法,高 舱位也同时开放,但少有到达,并且即使到达, 也是计划时间敏感型旅客,会流向低舱位。因此 以EMSR法确定的高舱位保护水平可能偏低,不 能满足需求,高舱位需求到来时已无票可买。这 样稀释了航空公司的收益,同时高舱位旅客的满 意度也受到了影响。使用召回票可解决该问题。 高舱位保护水平偏高,实际需求较低,则召回票 不必召回,可减少座位的空耗,增加收益。
三、利用流量控制使航线网络收益优化阶段
航空业放松管制后,随着中心辐射式航空运输网 络的成熟,研究的内容扩展为网络收益管理,收 益管理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使航线网络全程收益最 大化。
A
B (600)
C
收益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收益管理的几种方法 1.超售控制 2.舱位控制 3.团队管理 4.需求柔性管理
收益管理分析民航
二、收益管理的兴起
1、现代收益管理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航 空运输业,当时民航运输还处于价格管制 状态,为了应付旅客误机(No-Show)导 致座位虚耗流失公司收益,出现了“超售” 思想。
第一阶段:YM(Yield Management)阶段, 时间是1987年以前。直到Belobaba在博士 论文中提出“Revenue Management”的 概念
第二阶段:RM(Revenue Management) 阶段。理论上以1987年Belobaba在博士论 文中提出EMSR理论为标志,实践上以 1988年美利坚航空公司(AA)研制出世界 上第一套完整的收益管理系统DINAMO为 标志。
4、1992年,大陆航空安装并运行了“客运 收益优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收 益管理时代的开始。
5、现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已应 用了收益管理系统,收益管理已经成为航 空公司生存和赢利的重要武器。
三、收益管理的研究内容
收益管理的第一篇研究文章——《Decision and Team Problems in Airline Reservations》(航空公司订座过程中的决 策和团体管理问题),1958年由美国的 Beckmann发表。
YM强调每一乘客每公里或英里所创造的收 入,其计算方法是:YM=P*D/I。其中,P 为乘客总数、D为总飞行公里,I为总收入。
RM强调的是每一座位每公里或英里所创造 的收入,其计算方法是:RM=S*D/I。其中, S为座位总数,D为总飞行公里,J为总收入。
收益管理理论基础问题研究综述
【 摘要]收益管理理论是提 高企业收益能 力的 重要理论和 方法。文章对收益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本 内涵、 基 应用特征 以及
发展的必要 条件等基础 问题进行梳理 , 并提 出以协 同管理等理论 来深化收益管理理论的研 究。 【 关键词】收益 管理 ; 同理论 ; 协 管理 学
场 为主, 大企业所垄断。 被
的预期 边际座位值( M R) E S 理论 等 , 开启
了 收益 管 理 的定 量 研 究 。
2 世纪 7 年代 末 , 0 0 以美 国为首许多 国家政 府放 松航 空业管制 。低成本运营
的中 、 企业纷 纷涌入航 空市场 ( 小 如 P o l E pes , 成 航 空 业 的 恶 性 竞 epe x rs) 造 —
自第二 次 世界 大 战结 束 至 2 O世 纪 6 年代 , 0 由于飞机制造技术大发展 , 空 航 运输业不 仅采用大型喷气式 飞机 提高运 输能力 , 降低运营成本 , 而且其高速性 和
Ab ta t Th e r fr v n e ma a e n i sa mp o i g e tr rs r f a i t . h a e e iwsi a i s u s s c s s r c : e t o y o e u n g me t m t h e a i r v n n ep ie p o tb ly T ep p rr v e sb sc is e u h a i i t
[ 图 分 类 号】F 7 . 中 2 07 【 标 识 码 】A 文献 【 章 编 号 】0 2 7 6 ( 0 9 0 — 2 7 0 文 10 — 3 X 2 0 )10 0 — 3
收益管理文献综述 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运营管理收益管理文献综述目录摘要: (2)一、关于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 (2)(一)收益管理的定义 (2)(二)收益管理理论的行业应用特征 (3)1、企业具备相对固定产能 (3)2、具有需求可预测性 (3)3、产品或服务具有易失性 (3)4、市场具有可细分性 (3)5、具有随机波动性需求 (4)6、其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特点 (4)7、产品或服务具有可预售性 (4)二、收益管理的应用 (5)(一)收益管理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5)(二)收益管理在酒店领域的应用 (5)(三)收益管理在铁路运输领域的影响 (6)(四)收益管理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8)(五)收益管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领域 (8)三、总结 (8)参考文献 (9)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运营管理摘要:收益管理是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科学营运管理方法,起源于航空领域,是解决在资源约束下提高企业收益的理论与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制定一套灵活的且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价格体系,再结合现代的微观市场预测及价格优化手段对公司资源进行动态调控,目前,收益管理已经应用于航空、酒店、货运等行业。
本文对目前有关于收益管理的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关键字:收益管理;易失性;市场细分;产能;超额预定一、关于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①(一)收益管理的定义收益管理,是微观经济学差别定价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简单地说就是在恰当的时机、把恰当的产品以恰当的价格卖给恰当的顾客,以创造最大的收益。
收益管理的关键是,在制定价格时,以市场为标准;在营销过程中,要着眼于不同的细分市场,考虑到不同顾客类型的不同需求,对不同需求客户实行差别定价,从而提高总体的收益水平。
根据互联网维基百科的定义,收益管理,又称产出管理、价格弹性管理,英语称Revenue Management 或 Yield Management,是指在不同消费时段,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给予不同的折扣,从而实现总体收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收益管理起源与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效率 . 而且高额的单 一票价体 系阻碍了航空 客户需求的增长。二 理论研究几乎采用了运筹学 中的大部分理论概念和模型 .特别是 战后 . 术的发展使得航 空公 司的运输能力迅速增长 . 技 同时刺激 数 学规划 、动态规划和网络分析技术 。运筹学的每一项新的突破 了公众旅行需求并 降低航空公司行业进入和运营成本 . 推动航空 和发展都会及时地在 收益管理研究 中得到应 用。运筹学 为收益管
随着运筹学 、管理科 学等 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和计算机等技 大化 。
域也从航 空领域拓展到其它服务领域。 二 收益管理发展的理论基础
收益管理理论能迅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 .首先要有理论基础支 收入方面的应用将会 引起每个企业的高级执 行官关注 从 2 世纪 O 持。 收益管理是一个 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 的理论思想 . 筹学 决 e 年代 中期开始研究的 收益管理 技术 ”已经 改变 并且将会继 运 O
在市场竞争中保住市场份额. 而且当年还获得了1亿美元的额外 确和更接近实际结果 . 为科学成为收益管理研究 的一个新的有 O 行
收益 。美洲大陆航空公司成功经营案例使美国航 空界认识到收益 力工具 ;搏弈论等理论在收益 管理 中的应用 ,使得收益管理的研 管理 的重要性 , 使得收益 管理理论 以航空业为代 表的服务业领域 究不在局限在个体企业环境下的最优资源配 置和收益最大化 而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收益管理起源和发展
收益管理起源于 17年美国民用航空部放松对价格的管制之 的应用学科 .主要 由规划理论 ( 8 9 包括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和动
收益管理的理论及应用概述
收益管理的理论及应用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服务业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同时收益管理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本文在对服务业易逝性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收益管理的内涵及核心思想,并探讨了收益管理在诸多服务行业里的应用。
标签:收益管理服务业易逝性产品收益管理作为一项在国外运用超过40年的先进而成功的管理理念,近年来正被国内的企业逐渐认识和引进。
然而,全盘照搬国外收益管理系统在中国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在清楚收益管理的研究对象、深刻理解收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收益管理之路。
一、易逝性产品的五大特征易逝性产品是指产品不能储存、产品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快速递减。
它是服务行业的主要特征,也是收益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般说来,易逝性产品具有以下五大特征:1.存货时效性强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的保质期限或者销售期限。
一旦过了该保质期或销售期,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收益的机会也随之永远地消失了。
2.需求波动性大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随着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周中的各天、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而发生巨大波动。
3.生产或服务能力相对固定尽管市场需求波动频繁,但由于建设周期及技术操作的原因,产品或服务供给能力相对固定,短期内难以调节。
4.固定成本高,运营成本低最初的投资十分巨大,但是每额外销售一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却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在酒店、航空、广告业等。
5.需求可以按不同的市场分类由于不同的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偏好不同,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对服务或产品的价格敏感性以及消费时间、地点、方式的不同对产品市场进行细分。
二、收益管理的定义及核心思想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简称RM)是一种谋求收益最大化的新经营管理技术,主要通过建立实时预测模型,分析细分市场的需求行为以确定最佳销售或服务价格和存量控制策略,最终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
其核心思想是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价格销售给适当的顾客,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1.通过价格来平衡供需传统的方法是: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就增加产品的生产量;反之,就减少产品的生产量。
酒店业中的收益管理研究
酒店业中的收益管理研究收益管理理论和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国内航空业。
本文回顾了收益管理发展的历史,认为酒店业收益管理是指在市场细分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酒店管理者运用价格歧视的手段来引导需求,并对客房结构进行合理地调配,在满足各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使客房尽可能以顾客可以接受的最高价出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酒店的收入。
酒店业收益管理是一种精益营销管理方式。
酒店收益管理系统是基于收益管理思想方法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工智能的机制,是收益管理在酒店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和载体。
本文试图运用收益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酒店业自身的特点,探讨在酒店中实施收益管理的途径和寻求实用性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市场细分、需求预测、定价、客房结构控制、超售、大客户管理、淡旺季管理、酒店收益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效果评价等收益管理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对细分市场,论述了细分市场的定量方法并描述各细分市场的特征;对需求预测,介绍了定性和定量的预测方法,并实证研究了季节指数预测法和增量逼近法;在定价方面,应用价格歧视理论讨论需求差异定价法,指出酒店收益管理采用的是基于三级价格歧视的差异定价法,提出了确定折扣额的实用性方法;在客房结构控制方面,指出有两种客房分类方法:硬性分类和软性分类,酒店收益管理主要解决的是软性分类问题,提出用反向累积概率法可以确定客房的软结构;在超售方面,讨论了超售的原因、风险并提出确定超售额度的计算方法;在大客户管理方面,定义了大客户的范围,指出大客户的分类方法和对酒店的重要性,强调酒店要对大客户密切关注并进行评估;对于经营的淡旺季,本文认为,只要平时提前做好准备并不断挖掘需求,淡季给酒店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消除的;为了做好收益管理,酒店还应该建立收益管理系统并使之正常运转;在酒店收益管理的效果评价方面,本文认为以客房平均收入来对收益管理进行评价远好于收益率指标,并提出客房平均收入的计算模式。
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阐明了影响酒店业收益管理实施的内部和外部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阮咏华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实务讲解
务讲解学习目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China Appraisal Societyn 了解收益法的理论基础n 知悉收益法评估适用的技术规范n 关注收益法运用的重点难点问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China Appraisal Society主要内容一、收益法理论基础二、收益法评估适用的技术规范三、收益法运用重点难点问题四、收益法评估案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China Appraisal Society第一章收益法理论基础一、效用价值论n效用价值论是收益定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n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
它同劳动价值论相对立。
n效用价值论在17~18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中有了明确的表述和充分的发挥。
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
19世纪80~90年代,边际效用论的发展形成为两个支流,一是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派,一是以洛桑学派为二、收益定价理论的形成n埃尔文.费雪(Fisher)的资本价值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资产评估中收益法评估的基础n1906年出版《资本与收入的性质》n资本价值是收入的资本化或折现值;如果利息率下降,资本的价值将会上升,反之亦然三、收益定价理论的形成n约翰.布尔.威廉姆斯(Willianms)的股票投资分析法首次提出了以折现现金流为基础的估值模型,奠定了收益法评估所采用的折现模型的基础n1938年《投资估值理论》n股东从公司获得的收入的根本来源是股利,股东权益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所获得的股利的现值与未来股票现值之和三、收益定价理论的核心内容n收益定价就是以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现时价值,其中折现率是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报率三、收益定价理论的核心内容n马考维茨(Markowitz)在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对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
收益管理-收益理论论文传统收益理论论文 精品
收益理论论文传统收益理论论文: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问题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传统收益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收益表不再能够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全面收益理论的提出引发并推动了全面收益改革的国际趋势。
通过分析全面收益理论的优越性,并将其与传统收益进行比较,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政策建议。
认为,随着我国对全面收益理论关注的深层化及应用的广泛化,全面收益表在我国的推行必然能有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收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表1 传统收益理论的局限性分析1.1 历史成本受到挑战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性在于,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开始暴露其固有的缺陷,这不仅是因为许多金融工具的取得成本不明确,还可能因为在获取时只发生极少量甚至不会发生现金支出,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其真实价值或者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因此,历史成本会计不能对企业经济实态进行充分反映,于是公允价值引入到金融工具的计量。
由于其内在的风险和收益的正相关程度高,如何对公允价值的变化而产生的收益予以确认以及评价相关的风险,这都会涉及到收益表的变化和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对传统收益表进行补充和修正。
1.2 实现—配比原则受到质疑传统的实现原则所反映的收益只是已实现的收益,不包括未实现的收益。
这使得诸如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即使价值不断上升,其增值也不能及时得以反映。
同时,传统实现原则过于追求稳健,即只确认未实现的损失,而不确认未实现的利得。
如此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收益计算的混乱,也使得收益计量缺乏逻辑一致性。
另外,尽管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是一个公认的成本分配程序,但同样离不开主观预测,而且,在成本分配中收入与已耗成本间的相关关系往往极不明显,这样就导致了多种分配方法的存在。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1. 本文概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绩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背景进行梳理,包括绩效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足、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等。
在深入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加强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对策的有效性,并为企业提供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绩效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活动,旨在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达成共识,促进员工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取得卓越绩效。
在国有企业中,绩效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它涉及目标的设定、绩效的评估、反馈和激励等多个环节。
目标导向性:国有企业通常承担着国家和政府的特定任务和目标,因此其绩效管理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强调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
政治关联性: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与政治目标紧密相关,受到国家政策、行业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稳定性与变革性的平衡:国有企业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因此在绩效管理上需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复杂系统。
绩效管理应考虑组织的整体性,通过协调各个部门、层级的关系,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强调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
收益管理理论综述
收益管理理论综述目录第一章收益管理概述 (5)1.1.收益管理 (5)1.2.研究现状 (7)1.2.1.预测(FORECASTING) (7)1.2.2.超订(OVERBOOKING RESEARCH) (8)1.2.3.座位存量控制(SEAT INVENTORY CONTROL) (8)1.2.4.定价(PRICING) (10)1.2.5.实践部分的发展 (10)1.3.收益管理的发展背景和应用条件 (12)1.4.收益管理的应用范围 (13)1.5.收益管理的研究展望 (14)第二章机票定价 (16)2.1传统定价方法 (16)2.2定价中的需求影响因素 (16)2.3需求价格弹性 (17)2.4旅客群细分 (18)2.5差别定价理论 (18)2.5.1差别定价 (18)2.5.2差别定价的经济学原理 (19)第三章座位存量控制 (20)3.1座位存量控制方法 (21)3.2嵌套控制机制 (22)3.2.1嵌套控制与非嵌套控制 (22)3.2.2EMSR理论 (23)3.2.3虚拟嵌套和网络化控制机制 (24)3.2.4订座限制数量的确定 (27)3.3折扣票分配 (29)3.3.1折扣票分配的经济学原理 (29)3.3.2折扣票分配计算原则 (30)第四章航空客运中的超订 (33)4.1超订的概念 (33)4.2超订的原因及其风险 (33)4.2.1超订的原因 (33)4.2.2超订的风险 (34)4.3超订的基本原理 (34)4.4No-Show率预测 (36)4.4.1No-Show率预测中历史数据的选取 (36)4.4.2No-Show率的预测模型 (37)4.5超订量的确定方法 (38)4.5.1理想超订计划 (38)4.5.2航段优化 (39)第五章航空收益管理中的预测方法与评价 (40)5.1基本预测方法 (40)5.2预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41)需求预测流程图 (42)第六章收益管理在铁路中的应用 (43)6.1收益管理在国外铁路业的应用概况 (43)6.2铁路收益管理问题 (43)6.3SNCF的收益管理 (43)6.3.1SNCF收益管理的需求预测 (44)6.3.2SNCF收益管理的超订 (44)6.3.3SNCF收益管理的定价 (44)6.4对我国铁路实行收益管理的建议 (45)6.5实际应用实例 (46)6.5.1航空公司收入管理 (46)参考文献 (52)第一章收益管理概述1.1. 收益管理(1)定义关于收益管理的定义有很多种,以下是有代表性的几种:①收益管理是在微观市场水平上预测顾客需求并优化生产能力和价格的艺术和科学(Robert G. Cross)。
上海东湖酒店集团收益管理策略研究初稿
上海东湖酒店集团收益管理策略研究(初稿)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1.1 学术背景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RM)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航空。
如今己在现代航空公司营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有效的平衡需求和供给,它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客户,根据每个市场中客户的需求弹性不同,制定不同的产品价格,同时通过为高价值的客户预留产品,来不断改善自己的收益。
收益管理已在航空业,酒店业等多种服务型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成功,并逐渐扩展到生产制造行业。
第一个收益管理系统最早由美洲航空公司于1985年开发使用。
经过20多年实际运用和不断完善,收益管理系统己成为欧美各大航空公司不可缺少的决策管理工具,为航空公司创造了具大的效益。
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从不断完善的收益管理系统中使年收入增长了2一7个百分点,美洲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依靠先进的收益管理手段每年可增收5亿美元。
美国三角洲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s)在采用收益管理技术的第一年便增收了3亿美元,占其当年利润的一半多。
20多年来,收益管理技术己经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各个领域里迅速发展,Geraghty 与 Johnson(1997), Baker 和Collier(1999),Bermudezetal(2004), Kimes (1998, 2002, 2003, 2004a, 2004b, 2006),Johns 和 Rassing(2004),Cindy 与Seoki (2009)等学者对收益管理理论在航空业以外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目前,美国的收益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在宾馆饭店、汽车租赁、铁路客运、电视广告等行业,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誉之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边缘产业之一。
1.1.2 行业背景本文行文的研究背景将分为旅游业与酒店业两个层面,酒店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酒店业的发展垫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市场可细分性。
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以顾客为中心、竞争激烈和需求多元化的市场。
不同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敏感度各不相同,采用单一价格策略将会造成顾客流失或潜在收入流失。
比如,航空市场上存在两类顾客,一类是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时间和服务敏感的商务顾客,另一类是对价格敏感,而对时间和服务不敏感的休闲顾客。
如果采用高价策略,休闲顾客可能选择低成本的航空公司或其他交通工具,造成航空公司座位资源闲置。
反之,如果采用低价策略,商务顾客选择低价或因对服务质量不满而流失,造成航空公司潜在收益下降。
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为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制定不同价格和分配不同资源,是解决企业资源闲置或潜在收益流失的重要途径。
5.具有随机波动性需求。
如果顾客的需求确定且无波动,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和服务能力来满足顾客需求。
然而,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面临顾客需求不确定,呈季节性或时段性波动。
企业采用收益管理,在需求旺季时提高价格,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在需求淡季时通过折扣等策略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
6.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特点。
航空、酒店、银行等行业的经营属于前期投资较大的行业,短期内改变生产或服务能力比较困难,但增售一个单位资源的成本非常低。
以波音737-300机型的航班为例。
根据某航空公司1999年的机型成本数据,平均每个航班的成本如下:总成本大约6万元左右,其中固定成本大约5.5万元,而边际成本仅为0.033万元。
固定成本是边际成本的1833倍,因而多载旅客能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利润,提高企业的总收益。
7.产品或服务具有可预售性。
企业面对需求多元化的顾客采取收益管理,一方面通过提前预订,以一定折扣价格将资源预售给对价格敏感的顾客,降低资源闲置概率;另一方面设置限制条件防止对时间或服务敏感的顾客以低价购买资源,造成高价顾客的潜在收益流失。
同时,对预订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购买资源的概率分布情况,在确保资源不闲置的基础上,尽量将资源留给愿出高价的商务顾客。
尽管以上特征体现了企业有限产能、产品和需求特性、市场和经营等特点,却忽略了企业的技术特征。
笔者认为,由于收益管理的实施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计算和大量数据处理,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有效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应该还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
三、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
从收益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市场环境、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是促进收益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竞争性市场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前提条件。
面对封闭垄断的市场,垄断企业可以凭借对资源和价格的控制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企业缺乏对资源或价格管理的源在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放松行业管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竞争促使市场由以企业为中心向顾客为中心转变、由产品功能向顾客需求转变,产品或服务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
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再难以通过垄断控制资源或价格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收益,而是要根据市场和顾客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通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和价格,获取潜在收益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总收益。
也就是说,追求收益管理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开放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收益管理应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多学科理论交叉是保证收益管理应用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个新理论的形
成和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多学科理论的支持,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具有同样道理。
收益管理理论是解决航空等服务性企业资源和价格均衡,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它在传统的供求管理理论基础上,吸收和应用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协同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运筹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资源存量机制、差异化价格机制等收益管理的优化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解决市场细分、预测以及顾客行为等市场分析理论基础;博弈论推动了收益管理联盟资源共享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组织学、和谐理论以及协同学是形成收益管理协同运营环境的理论保障。
因此,收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学科理论支持的结果。
新型学科的吸收和引进,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