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宫颈封闭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宫颈封闭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刘安杏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0(007)028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注射液配伍阿托品注射液对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2月自愿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组、利多卡因组、对照组,对术中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组镇痛效果最高,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应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无需特殊监测设备,值得基层卫生院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刘安杏
【作者单位】679100,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80例临床观察 [J], 李萍;杨清
2.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宫颈封闭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J], 王莉
3.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120例临床观察 [J], 吴晶晶;周云清
4.丙泊酚配伍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J], 饶瑞林
5.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80例临床观察 [J], 李萍;杨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阻滞应用于人工流产观察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阻滞应用于人工流产观察摘要】目的:减轻人流时负压吸引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妊娠6-12周行人工流产孕妇4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4例,对照组188例。
观察组将2%利多卡因5ml加阿托品0.5mg混合,分别在宫颈6.12点或3.9点处相当于宫颈内口水平呈35°进针,各注入药液半量,1~2min后行吸宫术。
对照组按传统人工流产方法施术。
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效89.35%,有效7.14%,无效2.13%,恶心、呕吐甚至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阻滞麻醉在人流术中,对宫颈平滑肌有良好的松弛作用,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流产;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颈阻滞麻醉【中图分类号】R68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72-02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是目前我国最广泛使用的计划生育手术方法之一。
为减轻负压吸引人工流产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阻滞麻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门诊妊娠6-12周采用人流镇痛孕妇共214例,年龄18-48岁,初产妇120例,经产妇94例,无手术禁忌症及内外科合并症,随机抽取188例按传统人工流产方法施术进行对照研究。
1.2方法: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mg混合备用.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钳夹宫颈前唇,充分暴露阴道穹隆,在宫颈6点、12点或3点、9点处与宫颈内口水平呈35°进针回抽无回血后注药,每个点注药半量,出针后如有出血,置一棉球压迫止血,1-2分钟后行吸宫术.手术操作及观察登记均由专人负责.1.3观察项目:402例孕妇手术前后均由专人观察并记录血压、脉博、表情、腹痛、宫颈扩张情况、子宫出血量等指标.1.4效果判定:①术后血压无变化或收缩压下降10mmHg以内、脉搏增快或减慢10~15次/min为正常;②术中基本无疼痛,表情自如,血压、脉搏正常者为显效;③术中仅有轻度疼痛,血压、脉搏正常者为有效;④术中疼痛难忍,呻吟不安,出汗,恶心呕吐,脉搏减慢,血压下降者为无效。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局部麻醉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分析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局部麻醉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设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术前于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硫酸阿托品,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
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
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和漏吸,术中出血亦较少;试验组术前、术后脉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脉搏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术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药过敏及不良反应。
结论此法简单、安全,能有效地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并发症;利多卡因;硫酸阿托品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门诊早孕妇女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
所选患者均为有人工流产要求,符合人工流产适应证,孕龄40~70 d,无心血管疾病及过敏史的正常早孕妇女。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
于术前5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2 ml加硫酸阿托品0.5 mg,多点注射(2、7点处各2 ml),并用棉签浸润2%利多卡因液插入子宫颈内口,2 min后取出棉签,行人工流产术。
对照组术前不予以任何麻醉药物,按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1.3.1 疼痛按WHO规定:无痛:腰腹酸胀轻,稍感不适。
疼痛:腰腹酸胀明显,伴出汗,呼吸急促或辗转不安,喊叫[1]。
1.3.2 血压、脉搏改变。
1.3.3 人工流产综合征[1] 术时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心律不屈、面色苍白、头昏、胸闷、恶心、呕吐、出汗、昏迷、抽搐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及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
2 结果2.1 镇痛结果见表1。
2.2 血压、脉搏变化见表2。
2.3 人工流产综合征见表3。
观察组孕妇术前脉搏与术后脉搏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在人工流产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在人工流产的应用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加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旁注射在人流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门诊自愿人流者280例,A组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加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旁注射98例,B组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旁注射92例,C组单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90例,观察宫颈扩张度,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药物副反应。
结果A组所用方法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及阿托品在人工流产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标签: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阿托品,人工流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2011年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内孕6~10w,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280例,年龄,孕产次无差异性。
术前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白带正常,无手术禁忌症及药物禁忌症。
1.2方法A组: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破碎的200ug米索前列醇,术时以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1 mg于宫颈旁3,5,7,9点注射各1.5 ml,注射前回吸无血,深度1cm左右,2min后施术;B组: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1mg,注射方法同前;C组:阴道后穹窿放置破碎的200ug米索前列醇。
手术由专人操作,专人观察和记录。
1.3观察指标①宫颈扩张度:充分软化:宫颈口能顺利通过7号以上扩张棒;部分软化:宫颈口能通过6号扩张棒;软化不良;宫颈口需从4号扩张棒开始扩张。
②阴道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从扩宫开始计算手术时间到停止吸引时间。
出血量:术后测量过滤组织后的血量。
③镇痛效果:显效:吸宫时安静无疼痛;有效:轻度疼痛,轻度呻吟,较安静;无效:疼痛明显,大声呻吟或有人流综合征中心率、血压下降,心慌胸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其中两项者。
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方检验和χ2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宫颈扩张度宫颈扩张情况:A.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子宫收缩,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子宫收缩幅度在A.C组较小,是因为应用米索后,在术前子宫已有收缩,术前探宫腔深度较同孕周B组小。
阿托品、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发作期 、 严重 的全 身性 疾病 ( 如心力 衰 竭 、 症状 明显 的 高血 压、 伴有高热 的肺 结核 以及 严重 贫 血等 ) 不能 承受 手术 者。 () 2 急性 生殖器官炎症 , 阴道 炎、 如 重度宫颈糜 烂、 盆腔 炎等。 () 3 妊娠剧烈 呕吐引起的酸中毒尚未纠正者 。 14 治疗方法 . 试 验组 : 受术 者排空 膀胱 , 取膀 胱截石 位 , 常规消毒 、 巾, 妇科 检查 , 铺 行 用窥 阴器暴 露官 颈 , 官颈 消毒 后, 持宫颈钳固定好 宫颈 , 于宫 颈旁 4 8点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分别用 注射 针筒扎入 0 6m深 , 吸未见血后 , .c 抽 试验组注入 2 %利多卡 因 2m 及阿托品 0 2 g 1 .5m 。对照组注入与试验组 等量 的生理盐
阿 托 品 、 多 卡 因在 人 工流 产 术 中 的 应 用 利
苟 霞
( i 四JI 省德 阳市 旌 阳 区计 划 生 育 服 务 站 ,10 0 6 80 )
【 摘要】 目的 :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应用与宫颈注射 在人工流产术 中的作 用。方 法: 将 1 0 0例 自 愿进行 人工流产
适宜 临 床 推 广 。
【 关键词】 人工流产 ; 利多卡因; 阿托品
人 工 流 产是 指 妊 娠 1 内 用 人工 方 法 终 止 妊娠 的手 术 。 4周
颈扩宫棒为扩张宫口有效 ; 4 需 7号扩宫棒依次扩张宫 口且宫
口仍 然 较 紧 者 为 扩 张宫 口无 效 。
用来作为避孕失败 的补救措施。常用 的方法有 负压吸引人工 流产术 、 钳刮人工流产术 和药 物流产术。人工流产 目前 使用 较多的方法是手术刮 宫和药物 流产… 。1 2周以内 的妊 娠流 产一般都可用刮宫术 , 用吸引器 和手术钳清除子宫 内胚 胎组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局部麻醉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分析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局部麻醉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合运用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价值,为积极推广该简易适宜医疗技术。
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在我疾病控制中心采用2%利多卡因+阿托品作宫颈局部阻滞麻醉的76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既往常规人工流产术5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宫颈扩张顺利,患者痛苦小,无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手术较顺利,3例宫口较紧,扩张稍困难,总有效率达到96.1%。
对照组55例患者,Ⅱ疼痛41例,Ⅲ疼痛14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23例,占41.82%。
结论: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简便易操作,费用相对低,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怀孕;人工流产;利多卡因;阿托品随着国内性观念的改变,初次性行为明显提前,婚前性行为普遍化,节育措施不到位,计划外妊娠呈逐年增长趋势,导致人工流产越来越多。
目前意外懷孕的补救措施是流产,分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药物流产因其有时间限制、流血时间长、流产不全等现象,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人工流产。
早期的人工流产都是在无麻醉镇痛的情况下进行,受术者比较紧张痛苦,随着无痛流产术的开展,解除了孕妇手术痛苦,但无痛流产也有一定弊端:无痛人流费用较高,一般人群经济条件不容许,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普通打工族及农民;必须由麻醉师亲自操作,在基层医院没有专业麻醉师的情况下将得不到开展;如果手术中出现子宫穿孔,病人会因为被麻醉而毫无反映,等到医生察觉可能会为时过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我疾病控制中心自2011年10月—2012年9月以来采用2%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行人工流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我疾控中心就诊的意外怀孕妇女76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为23.45±1.23岁,孕40—70天。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宫颈旁注射2%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在经产妇再次妊娠者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孕10周以内的经产妇再次妊娠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对照组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手术,观察疼痛,出血和宫颈松弛情况。
结果:宫颈松弛程度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16%。
术中镇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经产妇再次妊娠者,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注射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方便安全、有效、药物价廉,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关键词】利多卡因;阿托品;子宫颈;人工流产【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6—02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重要补救措施,在妇产科中虽属小型手术,但手术时的疼痛及其并发症较多见,使用麻醉镇痛,减少受术者痛苦,是医师们应重视的问题,而麻醉镇痛又分为静脉、局麻等多种,静脉麻醉风险大,需要专业麻醉师操作及监护且费用贵。
用2%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方便且安全有效,药物便宜,已成为基层医院人工流产术,尤其是经产妇再次妊娠者常用的镇痛方法[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妇产科门诊中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手术禁忌症,对麻醉药物无过敏者100例,孕10周以内的经产妇再次妊娠,产次1~3,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50例,观察组用2%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对照组不用任何解痉镇痛药。
1.2方法[2,3]观察组术前常规测体温,脉搏,血压,受术者排空尿液,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作双合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钳夹宫颈,观察组用2%利多卡因2ml加阿托品0.5mg于宫颈旁侧3、6、9、12点处各注射0.75ml,注射深度达宫颈内水平,3分钟后行人流术。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局部注射对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本组研究表 明: 人工流产术前小剂量
资 料 与 方 法
于未用 药者 ( P<0 0 1 , .0 ) 两组 对 比宫 颈
管松 弛程度 也 有 显著 差 异 ( P<0 0 1 , .0 )
利多卡 因加 阿托 品宫颈局部 注射麻 醉 , 镇 痛效果 明显 , 颈松 弛程度 提高 , 宫 降低 了 迷走神经兴奋性 , 使脉搏 、 呼吸平稳 , 波动 小 , 工流产综 合征发生率明显减少 。该 人
应。
两组宫 颈扩 张情况 比较 , 表 3 见 。 两组人 流综 合征发生 比较 : 见表 4 。
di 1. 9 9 j i n 0 7 —6 4 . 0 9 o:0 3 6/. s .10 s 1 x 20
0 0 9. 46
无 明显 不 良反 应 , 过 敏 。 无
研究结果 显示 : 人工流产前 宫颈注射
00 。 见 表 2 .5 。
利多卡 因对子宫 颈局 部麻 醉有轻 微
的血管扩张作用 , 可致血压下降。曾有作
者报道 因注药过快 出现 头昏、 眼花 中毒现 象 。本组在推 注药物 时 , 缓慢 注入 , 3~4
分钟注完 , 避免 注入 血管 内 , 同时仔 细询 问病人有无头 昏、 心慌 、 呼吸困难 等不适 , 并严密 观察 生 命 体征 有 无异 常 等 情 况。 故在临床操作 过程 中未 出现 明显不 良反
利 多卡 因、 阿托 品 宫颈 局 部 注射 对 人 工流 产 术 的 镇痛 效 果 观 察
心率 、 后 的血 压及 心率 、 中疼 痛 、 术 术 呕
万 优 萍 790 10 0陕 西榆 林 市 中 医 医 院 妇 产 科 的抑 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托品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实施人工流产术孕妇580例,随机分成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290例,用药组应用阿托品利多卡因行宫颈表面麻醉,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麻醉剂及镇痛剂,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宫颈扩张情况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用药组镇痛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21%,对照组发生率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组宫颈扩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意义。
结论: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有明显的镇痛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阿托品利多卡因宫颈麻醉人工流产综合征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综合征是在行人流刮宫术中及手术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1],其发病率高,12%~13%[2]。
这对受术者和手术操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
1992年开始在人工流产术中联合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减轻孕妇的痛苦。
2009年5月~2011年4月对在人工流产术中联合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行宫颈表面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
进行研究,并与同期290例人流术中不使用任何麻醉剂及镇痛剂的孕妇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行人工流产术早孕妇女580例,既往无心肺疾病,无严重贫血及慢性肾炎,术前未使用任何药物软化宫颈。
排除药流清宫流产、自然流产、稽留流产及葡萄胎清宫者,将580例孕妇随机化分成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290例,其中用药组年龄18~45岁,停经40~79天,初孕120例,经孕170例;对照组年龄19~44岁,停经41~80天,初孕128例,经孕162例。
两组孕妇在年龄、停经天数、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p>005)。
方法:术前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告知孕妇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均采用电动负压吸引人流术,负压维持在40~
53kpa。
宫颈扩张器5-81/2号,扩张宫颈顺序按照从大到小,若不能顺利通过,则换下一个号数的宫颈扩张器。
从能通过的宫颈扩张器号数开始依次从小到大扩张宫颈。
根据停经天数及宫颈扩张情况选择6、7、8号吸管。
用药组在常规暴露宫颈及消毒后,在宫颈3点、9点处进针注入阿托品各025mg,之后将浸有2%的利多卡因的棉签塞入宫颈管内,保留1~4分钟后开始手术,而对照组则不用任何麻醉剂和镇痛剂,手术步骤同一般常规手术[3]。
镇痛评比标准:①显效:孕妇手术中自诉完全无痛苦,而且表情自如,安静合作;②有效:孕妇术中有轻微下腹疼痛,但能忍受,对手术能合作;③无效:孕妇感腹部疼痛,术中出现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出汗及呻吟体动等全身症状中1项者,孕妇不能耐受手术。
人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术中有心率改变,心率低于60次/分或高于120次/分,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呻吟体动等全身症状中3项以上者。
②术中血压改变,血压下降超过25kpa(mmhg),并全身症状中3项以上者。
③术中有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但有全身症状中4项以上者。
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
两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用药组发生人流综合征6例(21%),对照组发生36例(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用药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
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比较:用药组能顺利通过6号以上扩张器者180例(621%),对照组仅28例(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用药组能顺利通过7号扩张器的有32例(110%),而对照组仅6例(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均不多,无1例超过30ml,经统计学处理,术中出血两组无差别。
讨论
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一般不采用麻醉剂和镇痛药,孕妇常因疼痛而造成精神紧张,同时由于宫颈的扩张牵拉及宫壁负压吸引等机械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发生人流综合征。
本世纪20
年代就提出用神经阻滞方法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多年来采用了许多方法,如骶管麻醉,穴位注射,盐酸布比卡因宫腔喷雾麻醉,丙
泊酚静脉麻醉等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6]。
但是以上镇痛方法均需要其他专科医师操作及监护,有创且价格较贵,术前准备需禁食,操作麻烦且风险大,不适合基层医院。
利多卡因毒性弱,作用快,持续时间长,弥散面积大,是一种理想的局部麻醉剂[7]。
子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采用利多卡因使宫旁神经阻滞,使来自宫颈,宫体的异常冲动不能上传至丘脑及大脑皮层而产生痛觉。
本资料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有差异,说明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后的镇痛效果明显。
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兴奋呼吸中枢[8]。
宫颈肌注阿托品使宫颈平滑肌松弛,并拮抗迷走神经兴奋,同时将浸有利多卡因的棉签植入宫颈管内,起到一定的扩张宫颈的作用,多数能直接通过较大的宫颈扩张器。
由于减少了因扩张宫颈的机械刺激,及手术时间,孕妇精神状态良好,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了。
术中出血量不多,均未超过30ml,说明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后虽使宫颈松弛,但并不影响子宫收缩。
综上所述,采用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底低,这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经济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970.
2 韩字艳.人工流产的有关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2,4:293-295.
3 苏应宽,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 刘传圣,李慧霞,刘丽芝.骶管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9(3):135-136.
5 菜利珊,赵素华,孙琰,等.穴位中、usher东莨菪碱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12):716.
6 刘兴均,张全云,丁月东.丙泊酚联合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3(8):120-122.
7 余学尧,舒华蒿.利多卡因阿托品对减轻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临床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7,7(2):115-116.
8 鞠秀清.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医学,2001,3(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