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医院细菌鉴定药敏系统性能验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示例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1f684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f.png)
新的板条列表
测试板条说明书(附件形式)
菌种及耐药表型菌种列表
鉴定系统(适用时)菌株要求:
·实验室常规分离菌种
·新鲜或冻存菌株
·验证药敏检测系统的菌株应同时验证鉴定系统的性能
·鉴定数据库内菌种
菌种名称和数量(株)
药敏系统(适用时)菌株要求:
· 30个结果/每板条/每药物
· 18h~24h新鲜菌株
株。现有系统执行常规QC)和数量(株)
1.革兰阳性菌
2.革兰阴性菌
三、附加菌株(附加测试,具有已知耐药表型的临
床菌株)
待验证的板条列表或菌种列表
现有系统的新功能(如新的抗菌药物)
用于验证的补充方法
验证前程序
新系统或系统更改后是否匹配实验室信息系统和
电子病案系统的需求
验证人员名单
人员培训内容及日期
性能验证前QC菌株、结果(若失控,记录失控原
·冻存菌株测试前应在非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二次传代培养
·具有已知耐药表型的临床代表菌株
·应在同一天选取同一菌株的相同接种物在新系统和现有系统并行检测
·每天检测QC菌株
·保存所有菌株直到结果审核和验证通过
菌种名称(耐药表型)和数量(株)
一、临床菌株
1.革兰阳性菌(耐药表型)
2.革兰阴性菌(耐药表型)
二、QC菌株(新系统验证期间每天检测推荐的QC菌
因分析)
数据收集方式及分析方法
验证程序
测试参数和可接受标准
检测方法
结果
准确度(可接受标准:CA≥90%,EA≥90%)
评估每一种抗菌药物的CA和EA
精密度(可接受标准:EA(±1个梯度稀释度)≥95%)
矛盾结果的解决方法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校准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f06e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0.png)
引言概述: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校准是一项关键的过程,用于确保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临床诊断以及疾病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对于指导合适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校准的步骤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1 熟悉鉴定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手册:校准前需要详细了解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特别是系统的标准曲线构建和质控样品的使用方法。
1.2 确认校准所需的质控样品:校准前需要确认所需的质控样品种类和规格,并购买或制备足够的样品用于校准。
1.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备实验室条件:校准实验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包括工作台的清洁、温湿度的控制等。
一、校准微生物鉴定系统2.1 准备标准菌株:收集并培养已知的标准菌株,用于构建标准曲线和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2 实施标准曲线实验:根据操作手册中的说明,将标准菌株制备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悬液,并进行系统的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构建标准曲线。
2.3 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精确度:通过比较标准曲线与已知浓度的标准菌株的测量结果,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确保系统能够准确鉴定各种微生物。
三、校准药敏分析系统3.1 准备标准药物溶液:根据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药物溶液,并进行验证。
3.2 使用标准药物溶液进行系统测量:将已知浓度的标准药物溶液加入药敏分析系统中,根据系统的操作手册测量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抗菌浓度。
3.3 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较系统测量结果与已知浓度的标准药物溶液的预期值,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系统能够准确测量药物的敏感性。
四、质控测试4.1 设计质控样品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要求,设计质控样品实验方案,包括样品的制备、浓度的选择和实验的重复次数等。
4.2 实施质控样品实验:根据实验方案,制备质控样品并进行实验。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操作流程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1b36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f.png)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操作流程详解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是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关键性作用。
药敏实验的操作规程
![药敏实验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aa88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6.png)
药敏实验的操作规程药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试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
其操作规程如下:1. 准备工作a.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根据实验目的和细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Muller-Hinton (MH) 培养基和血琼脂基质(Blood Agar)。
b. 准备药物:根据研究的需求,选择要测试的药物,先进行浓度调节并制备药物试液。
c. 选择试验细菌:选择需要测试的细菌菌株,可选择多种细菌进行测试。
2. 制备药物试液a. 根据药物的浓度和用途,按照配制方法将药物试液制备好。
b. 对于不同药物,可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浓度梯度。
通常使用两倍稀释法制备浓度梯度。
3. 制备细菌悬浮液a. 从培养基中取出所需菌株,并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洗涤,以去除残余培养基或其他杂质。
b. 将菌株悬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眼镜划线计数法或光密度测定法调整细菌悬浮液的浓度至合适的范围。
4. 进行测定a. 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基质上均匀涂布细菌悬浮液,使其形成薄膜。
b. 将培养基上涂有菌株的培养皿分成数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加入一种药物试液。
c. 用无菌的扩菌针分别在每个区域上刺入药物试液,使药物试液与菌株接触。
d. 将培养皿孵育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一般为37℃,孵育时间根据实验目的而定,通常为24小时。
5. 结果判读a. 在观察期间,观察每个区域的菌落生长情况。
b. 比较不同药物试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评定其敏感性。
c. 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应参考标准,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中等敏感性或耐药性。
6. 数据处理和分析a. 统计每个药物试液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记录菌落生长情况。
b.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抑菌效果图或者计算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7. 实验注意事项a. 所有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细菌的污染。
b. 实验人员必须戴上手套,避免药物对皮肤造成刺激。
c. 严格按照药物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药物泄漏和误服。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a3c8f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6.png)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是用于确定细菌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的方法。
以下是一般的标准操作程序:1. 收集细菌样品:从患者体液样品(如血液、尿液、痰液等)或培养基中收集细菌样品。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样品转移至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确保培养基的pH值和营养成分适宜。
3. 细菌纯化:如果细菌样品混有其他细菌,需要进行细菌纯化步骤,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4. 制备药物溶液: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要求,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通常会准备一系列两倍稀释的浓度,以便进行扩散法或微量稀释法。
5. 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常见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扩散法(如Kirby-Bauer方法)和微量稀释法(如MIC法)。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室设备的可用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6. 施加药物:将制备好的药物溶液施加在培养皿上,通常是使用无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或药片,或者使用微量稀释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孔洞中。
7. 培养:将加药物的培养皿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允许细菌生长和观察。
8. 观察和记录:观察细菌在各个药物浓度下的生长情况,通常根据生长抑制圈直径或最低抑制浓度(MIC)来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9.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通常会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或已公开发布的敏感性解释表来进行分析。
10. 报告结果:将药敏试验结果报告给医生或临床实验室主管,以协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一般的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和实验目的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确保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b4ee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d.png)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某种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或抗性。
下面是药敏试验的一般操作方法:1. 菌株的培养与准备:首先,选择要测试的细菌株。
常用的菌株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将菌株从冻存状态中转移到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然后选取单个菌落进行继续培养。
2. 制备药物浓度梯度:为了测试细菌对不同浓度药物的敏感性,需要制备一系列药物浓度梯度。
可以选择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利福平等。
根据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所需药物的最高浓度。
3. 制备洗涤液:制备1倍洗涤液,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如要进行中药药敏试验,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提取液。
4. 制备菌悬液:从培养得到的菌落中选择单个菌落,接种到含有洗涤液的试管或培养皿中。
使用比例约为1:100(菌悬液:洗涤液),均匀混合。
5. 药物与细菌接触: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然后使用定量器将一定量的药物滴在琼脂平板上。
确定滴药量时应根据具体药物的MIC进行调整。
6. 培养与观察结果:将涂有菌悬液和药物的琼脂平板进行孵育,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菌株要求进行调整。
观察培养后的平板上是否出现菌落生长,以及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7. 结果解读与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分析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可以根据菌落的出现与否、数量的多少和生长的形态特征来判断细菌是否对药物敏感。
总结:药敏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性。
操作时需要注意菌株的选择和培养方法、药物浓度的制备、菌悬液的制备和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方法,以及培养和观察结果等。
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感染病情。
医院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2019年版)
![医院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e1af7e192e45361166f526.png)
医院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2019年版)目录1 范围 (2)2 术语和定义 (2)3 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 (4)4 药敏试验方法 (7)5 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 (12)6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 (17)7 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19)附录 A (资料性附录)临床各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23)附录 B (资料性附录)不常见苛养菌和非苛养菌药敏试验折点 (2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药敏试验方法、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常见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各级临床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指检测微生物(本行业标准特指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本行业标准特指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2.2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指在琼脂或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中能抑制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2.3折点Breakpoint能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用以判断敏感、中介、剂量依赖型敏感、耐药、非敏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者抑菌圈直径(mm)的数值。
2.3.1敏感Susceptible;S当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处于敏感范围时,使用推荐剂量进行治疗,该药在感染部位通常达到的浓度可抑制被测菌的生长,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2.3.2中介Intermediate;I当菌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处于中介时,该数值接近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达到的浓度,从而治疗反应率低于敏感菌群。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bbc246ccbff121dd36837a.png)
欢迎共阅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琼脂法进行,药敏纸片选择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药敏纸片,试验所选择药物必须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吩(CFT),头孢噻肟(CTX),庆大霉素(GEN),萘啶酸(NAL),诺氟沙星(NOR),四环素(TBT),利福平(RFA),复方新喏明(SMZ)。
1 操作方法:(1)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
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
(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
用棉拭子涂布整个M-H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
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
每个平板贴5张纸片,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
在菌接种后15分钟内贴完纸片。
(4)将平板反转,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附表5)。
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环,磺胺药在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生长,这些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
结果判断依据鉴定所药敏纸片判定标准。
2 注意事项:(1)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mm平皿,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注。
琼脂厚为4±0.5mm (约25-30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内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烤干平皿表面水滴。
倾注平皿前应用pH计测pH值是否正确(pH应为7.3)。
pH过低会导致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失效,而青霉素活力增强。
(2) 药敏纸片长期储存应于-20℃,日常使用的小量纸片可放在4℃,但应至于含干燥剂的密封容器内。
13细菌室药敏细菌标准操作规程
![13细菌室药敏细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bb96d3360cba1aa811dad4.png)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细菌室细菌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编码:SOP-JY-XJ-13 页数:5页制定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批准人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周期性审查:2 年一次修订登记:审查登记:I.目的:建立实验室细菌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性,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
Ⅱ.范围:适用于细菌室。
Ⅲ.规程:1 简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
2 仪器:2.1 35℃孵箱;2.2 纸片分离器;2.3 冰箱3 原理:K-B法纸片琼脂扩散法,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
4 试剂:4.1 MH平板,购自公司,2-8℃冰箱内保存;4.2 抗菌药物纸片,购自公司,-20℃冰箱内保存。
5 K-B法操作程序:5.1 用无菌棉签将平板上的细菌混悬于无菌生理盐水中,调至0.5麦氏;5.2 用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接种3次,每次旋转平板60º,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5.3 平板在室温下干燥3-5分钟,用纸片分离器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各纸片中心相距大于24毫米,纸片距平板内缘大于15毫米;5.4 置35℃孵箱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对甲氧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试验结果应24小时;5.5 结果判断,用精确度为1毫米的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抑菌圈的边缘应是无明显细菌生长的区域;5.6 当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药敏试验或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药敏试验,围绕纸片周围只要有极少细菌生长均提示为耐药;5.7 根据NCCLS标准,对量取的抑菌圈直径作出“敏感”、“耐药”和“中介”。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系统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7df7602e3f5727a5e9627d.png)
全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系统操作规程1.开机确认仪器所接电源符合要求打开交流电源(AC)开关在ON的位置仪器按程序进行初始化。
仪器孵育转盘温度上升(约需要5-15分钟),以达到测试卡培养所需要的温度。
2.卡片选择◆鉴定卡GN: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P:革兰阳性球菌鉴定卡NH:奈瑟嗜血杆菌鉴定卡YST:酵母菌鉴定卡ANC:厌氧+棒状杆菌鉴定卡◆药敏卡AST-GN:革兰阴性菌药敏卡AST-GP:革兰阳性菌药敏卡AST-YST:真菌药敏卡3.配置菌悬液◆悬浮液:0.45% NaCL,PH 4.5-7.2。
每管中加入3ml 0.45% NaCl溶液◆菌悬液的配置:1)鉴定卡GN: 0.5 - 0.63 麦氏单位GP: 0.5 - 0.63 麦氏单位NH: 2.7 - 3.30 麦氏单位YST: 1.8 - 2.20 麦氏单位ANC: 2.7 - 3.30 麦氏单位2)2、药敏卡AST-GN: 3.0ml 盐水+ 145µl 0.5 –0.63 麦氏单位菌悬液AST-GP:3.0ml 盐水+ 280µl 0.5 –0.63 麦氏单位菌悬液AST-YST:3.0ml 盐水+ 280µl 1.8 –2.20 麦氏单位菌悬液4.上机操作流程◆18-24小时分纯细菌(新鲜菌)。
◆根据细菌先卡片(参照表一)◆使用前将卡片和盐水瓶从冰箱取出,放室温15-20分钟,充分复温。
◆在载卡架上放一次性塑料试管,每管中加入3ml0.45%NaCl溶液。
◆用比浊仪校正管(Ref 93059)校正比浊仪,测定的数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按表一建议配制菌悬液,并用比浊仪测定菌液浓度。
◆将卡片按顺序放在载卡架上,输样管插入到菌液管中。
药敏卡应放在配对鉴定卡的后面。
◆进入仪器应用软件主界面,扫描载卡架条码(或者直接选取卡架号)。
扫描度卡条码,将鉴定试卡与药敏试卡链接,并输入标本信息。
5.结果处理◆鉴定卡的结果1)一般仅给出单一结果,无需进行补充试验,可给出结果的可信度评估。
龙华医院全自动血培养仪实验标准操作规程
![龙华医院全自动血培养仪实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a1ad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a.png)
全自动血培养仪性能验证操作方法1. 目的为了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全自动血培养仪运行正常, 阳性报警及时性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3. 验证项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的阳性报警及时性。
4. 验证频率1次/12个月。
5. 实验材料5.1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来自上海市临检中心。
5.2血培养瓶: FA成人需氧中和抗生素培养瓶、FN成人厌氧中和抗生素培养瓶, 生产厂家:法国梅里埃公司。
6. 操作人员经岗位授权的技术人员。
按照检测系统的检测程序、质量控制程序和维护保养程序等进行操作。
7. 操作方法成人瓶每种瓶验证3种细菌: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 儿童瓶验证1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步骤如下:7.1 向培养瓶加入1~2 ml 无菌血液。
7.2 使用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了18-24 小时已知标准菌株, 以胰蛋白酶肉汤Tryptic Soy Broth (TSB)配制浓度为0.5McF的悬浮液(108)。
7.3对此悬浮液进行以下连续稀释:7.3.1 稀释1:100: 从步骤7.2中吸取0.1 ml的悬浮液, 加入9.9ml TSB中。
7.3.2 稀释1:100: 从步骤7.3.1中吸取0.1 ml的悬浮液, 加入9.9 ml TSB中。
7.3.3 稀释1:10: 从步骤7.3.2中吸取1 ml的悬浮液, 加入9.0ml TSB中。
(此时浓度大约为103)。
7.4 将0.4 ml 7.3.3中的最终稀释液接种在合适的成人培养瓶内。
儿童瓶接种0.2 ml 7.3.3中的最终稀释液到培养瓶中。
7.5尽快将培养瓶加载到仪器上, 记录报阳时间并进行涂片确认。
8. 评价指标所有的需氧菌应该在48小时内呈现阳性, 若实验结果在此范围内, 则视为验证的检测系统性能符合要求;反之则需寻找原因, 解决问题后重新进行验证实验。
实验十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
![实验十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022ecce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1.png)
实验十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实验十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操作一.开机:打开读数仪背面的电源开关,并预热20分钟以上。
面板上有3个信号灯,从上到下分别如下状态指示:状态:当读数仪开机后经自检通过后,该信号灯应点亮。
读板:当读数仪正在工作读取板条时,该信号灯应点亮。
联机:读数仪与计算机通讯连接成功后,该信号灯应点亮。
二.进入主界面:在桌面上打开FB450R1文件,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三.切换至安装窗口:在数据输入方式栏选择读数方式为“仪器判读”,点击“初始化读数仪”使“否”转为“是”,在“把数据写到数据文件”栏选择“是”,单击“输出数据文件名称”栏,则出现一对话框,在C:\ FB450R1\Datafiles目录下输入文件名,按保存键保存。
在“自动写入到数据文件”栏选择“是”。
四.切换至药敏窗口:在左上方的蓝色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对话框,点击“建立新的病人和测试记录”对话框或选择“调用该病历号建立新的测试记录”,输入基本病人资料(病历号必须是唯一的)、就诊资料、检验追踪资料(样本号必须是唯一的),按保存键保存。
五.鉴定结果的读取:切换至鉴定窗口,输入板条号、板条格式,选择培养时间、板条类型、菌种类型,“板条类型”栏右方的L或R表示您要读取的是鉴定测试板的左边或与右边部分,(1)仪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时需要进行一次预读,点击“读取此条”,抽屉从仪器中弹出(2)将鉴定测试板条放入读数仪的抽屉中,板条左上方的A1标志对应抽屉左上方,确定板条已经正确放置后,点击“读取此条”,几秒后,鉴定窗口下方的表格栏将会出现结果。
点击“打印”按钮,可打印鉴定结果报告单。
按“保存到药敏”按钮,转入药敏窗口。
六.药敏结果的读取:确定检验设置栏中的板条类型是否与检测所使用的药敏板条类型一致,在“输入模式”一栏中选择“仪器判读”。
将药敏测试放入抽屉中,同样板条的A1标志对应抽屉得左上方,点击“读数”按钮,仪器开始读数,得出结果。
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3e71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1.png)
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方法标题: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引言:药物敏感实验是评估药物在活体系统或体外条件下的功效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这种实验,我们可以确定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了解其对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影响,并为药物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物敏感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该实验的执行过程和关键要点。
第一部分: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实验前的关键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
例如,我们可能想要评估某种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或者测试某种药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
明确的实验目的有助于设计实验方案和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2. 收集实验材料和设备:根据实验的需求,我们需要准备符合质量标准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这可能包括细胞培养物、试剂、培养基、培养皿、离心机、显微镜、试管架等等。
3. 选择适当的实验模型:选择适合研究对象的实验模型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一步。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评估药物对癌症细胞的杀伤效果,可以选择体外细胞模型(如细胞培养)或体内动物模型(如小鼠实验)。
第二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在明确实验目的、准备好实验材料和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药物敏感实验。
下面是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1. 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置: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将实验对象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药物处理,而对照组则不接受药物处理。
这样可以比较药物的效果和效力。
2. 药物制备和配制: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溶液或悬浮液。
确保按照指示或文献中描述的方法正确配制药物,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药物处理与控制组处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相应的药物溶液或悬浮液,进行适当的药物处理。
对照组应该接受与实验组相同的处理,但不加入药物。
4. 培养和观察:将实验对象放入培养条件下,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培养和观察。
药敏试验程序及步骤
![药敏试验程序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cd749c6f46527d3240ce0ea.png)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药敏试验要求比较严格,条件比较高。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一、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E 安全采集
2) 标本处理
2h送到检验处,部分菌应保温于一定环境中保存 注意安全尤其对烈性传染病。有时可
以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
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要保存于4?环境中,脑脊液保存于
25?
3) 各部位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A 血液
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 采血量 采血次数采血时间不同动物有所不同 血液应马上送检 室
二、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application; infection and antibacterial drug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ransfusion refers to levy; nutrition support of adapted car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common life support technology (as cycle breathing support, and nutrition support,) and emergency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common guardianship instrument using. Look: shock, cardiac respiratory arrest and acute organ failur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nd severe infe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severe disturbance of body fluid environment such as critical theory and progress of the illness. 2. basic requirements (1) species and cases of study requirements: severe pneumonia in disease-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3. high requirements (1) learning disease species: disease species disease species image radiation: rheumatic heart congenital heart intestinal Crohn's (Crohn) diseas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bile duct cancer chronic pancreatic inflammatory urinary system stone urinary system tumor adrenal disease thyroid disease cranial within infection nervous system tumor nuclear medical: Digest road bleeding explicit like brain blood flow perfusion explicit like testicular blood pool explicit like salivary glands explicit like (2)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ments: understand various image check
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检测系统性能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c5031b3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f.png)
1.全面验证:在3个工作日测试5个菌株,至少14个鉴定结果一致
2.部分验证:QC菌≥95%QC菌株的结果在QC规定的范围内
可报告范围
建议
厂商数据库提供的可鉴定菌种范围
不适用
矛盾结果解决
1.应重新检测CA不一致的菌株
2.宜使用相同的接种物同时在两个系统上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
②若仅检测有限的倍比稀释度(如2~3个),不评估EA
③若倍比稀释度>4个,且报告的MIC值可用于指导治疗时,应评估EA
检测方法
比较新系统和现有系统
应评估每种抗菌/真菌药物的CA和EA
菌种和数量
临床菌株或冻存菌株,实验室常规分离菌种占80%~90%
1.全面验证:应至少30个临床菌株
2.部分验证:应至少10个临床菌株
样品不纯
挑取纯菌落或重新分纯后进行鉴定
靶板、试剂导致交叉污染
·重新配置试剂·使用标准流程清洗后的靶板进行鉴定
质谱仪应用局限性
选取相应菌种进行补充试验或报告结果
图谱质量差/图谱无峰
样品未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样品采用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基质未添加或浓度过低
·重新添加基质·检查基质是否有结晶析出,超声重新溶解或重新配置新基质溶液
涂菌过厚或过薄
重新制备样品,挑取少量菌落薄膜状涂抹
粘液型细菌
重新制备样品,拂去表层粘液,取下层样品涂抹
菌种老化或低温保存
重新传代培养新鲜菌种
靶板不平或有刮痕
更换靶板或靶位
鉴定分值低
质量轴偏移
按照标准流程校准仪器
未选择正确的比对数据库
按照标准流程选择正确的数据库
样品不纯或交叉污染
重新分纯或重新配置试剂、清洁靶板
药敏试验及抗体检测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及抗体检测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d935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药敏试验及抗体检测试验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高压灭菌平皿、棉签,灭菌后放入培养箱中烘干。
2按照营养琼脂上的说明来配制固体培养基,115℃高压灭菌15分钟。
3 将试验台进行紫外灯消毒15~30分钟。
二试验方法1 先用酒精棉球擦拭试验台面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2 用酒精棉球消毒双手,将高压灭菌后的营养琼脂倒入玻璃平皿的三分之一高度。
3 将倒好琼脂的平皿水平放置在试验台上,让琼脂冷却凝固同时打开紫外灯消毒15分钟。
4 将采集好的病料如带菌棉签、肝脏、肠道、脾脏等直接涂于培养基上,涂抹均匀后直接贴药敏片。
5 将贴好药敏片的平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16~18小时。
6 观察试验结果测量抑菌直径。
三结果判定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一试验材料离心机及离心管、冰箱、微量振荡器、96孔v型板、微量移液器、一次性吸头、注射器、天平二试验用试剂1 抗凝剂用天平称量3.8g柠檬酸钠,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待溶解完全后即可使用。
2 生理盐水3 标准抗原4 1%红细胞悬液由鸡心脏采血或翅静脉采血,放入加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抗凝剂:全血=1:2的比例)。
2500转离心8分钟。
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沉淀上层白色沉淀层,将沉淀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混匀后离心,如此反复离心4~5次。
若要配制10ml的1%红细胞悬液需取0.1ml红细胞沉淀,加入9.9ml的生理盐水中混匀即可。
5 被检血清由鸡心脏或翅静脉采血0.5ml静置或离心,待血清析出后备用。
6 被检卵黄收集鸡蛋,用清水洗净蛋壳外表,取卵黄液1ml ,加生理盐水1ml,充分混匀后备用。
三实验方法(一)血凝试验1 向反应板的各孔加生理盐水25μl。
2 吸取待检测的抗原25μl于第一孔中并充分吹打混匀,吸出25μl 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到第11孔,弃去25μl。
3 吸取1%红细胞悬液依次加入各孔,每孔25μl。
4 置于微量振荡器上震荡1分钟左右。
5 室温静置20~30分钟,观察结果。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66eb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f.png)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对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敏感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一、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1. 培养基:根据要测试的细菌种类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并按照说明书配制。
2. 抗生素: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可以是已知的抗生素,也可以是待测的新药物。
3. 细菌悬浮液:从培养物中挑取单一菌落,转接到培养基中培养一夜,然后取一定量的细菌悬浮液用生理盐水调制。
二、药敏试验步骤1. 稀释菌悬液:将细菌悬液稀释至适宜浓度,通常为0.5 McFarland 标准浓度,以确保实验准确性。
2. 制备琼脂平板:将培养基煎化至液态,待温度降至45-50时加入相应抗生素浓度,快速混合后倒入培养皿中。
3. 扩展细菌:将含有药物的琼脂平板倒扣在灭菌台上,用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表面上。
4. 培养和观察: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18-24小时。
培养结束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5. 结果解读:根据菌落的生长情况和直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通常,抗生素有效抑制菌落生长的区域称为抑制圈,其直径大小与药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相关。
- 抗生素敏感(S):抑制圈直径大于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中度敏感(I):抑制圈直径仅略大于MIC;- 抗生素耐药(R):抑制圈直径小于MIC。
6. 结果记录和分析:将对应的药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
7. 实验验证:如果需要,可以对少数样本进行二次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 实验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外界细菌的污染。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等。
3. 实验仪器和试剂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4. 抗生素的选择要与实验目的和细菌种类相匹配,避免选择不当的抗生素。
5.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处置培养皿和含有抗生素的废弃物,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华医院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性能验证实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
为了保证本实验室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运行正常,所出具的鉴定报告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法国生物梅里埃生物有限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3.室间质控
3.1质控频率: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专业室间质控,2次/12个月;参加全国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专业室间质控,2次/12个月。
3.2质控内容: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的GN、GP、NH、YST、GP-67、GN-13鉴定卡对相关室间质控的菌株做鉴定。
3.3质控预期评价:结果正确。
4.室内质控
4.1质控频率:1次/每批次。
4.2质控内容: GN: 鲍曼不动杆菌(ATCC BAA-747)、产酸克雷伯菌(ATCC 70324)、
GP: 铅黄肠球菌 (ATCC 700327)、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9213)
YST: 光滑球似假丝酵母(ATCC MYA-2950)、葡萄牙假丝酵母 (ATCC 34449) NH: 流感嗜血菌(ATCC 9007)、嗜泡沫放线杆菌(ATCC33389)
GN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铜绿假单胞(ATCC27853)
GP6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粪肠球菌(ATCC29212)
4.3质控预期评价:结果正确,质控合格。
5.性能验证项目
5.1微生物鉴定的符合率;
6.性能验证频率:
1次/12个月。
7.性能验证实验材料
鲍曼不动杆菌(ATCC BAA-747)、产酸克雷伯菌(ATCC 70324)、
铅黄肠球菌 (ATCC 700327)、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9213)
光滑球似假丝酵母(ATCC MYA-2950)、葡萄牙假丝酵母 (ATCC 34449)
流感嗜血菌(ATCC 9007)、嗜泡沫放线杆菌(ATCC33389)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35218)、
铜绿假单胞(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
7.1细菌选择(上海临床检验中心、上海汉尼有限公司提供)
7.2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卡片:GN、GP、NH、YST、GN13、GN67
8.操作人员
经岗位授权的技术人员。
按照检测系统的检测程序、质量控制程序和维护保养程序等进行操作。
9.操作方法
9.1微生物鉴定的符合率
9.1.1共验证12种细菌鉴定及药敏的符合率
9.1.2每种细菌选择相应的鉴定卡片,完成定向实验(见附表1)。
9.1.3每种细菌根据卡片说明,配置菌悬液浓度。
9.1.4填充卡片,上机检测。
10.评价指标
符合性验证实验标准:所有项目均连续进行20天试验,若鉴定符合率和药敏符合率在制造商提供的允许范围内,则视为验证的检测系统符合性性能符合要求;反之则需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后重新进行验证实验。
各检测项目符合率允许范围详见附表1,附表2。
附表1:制造商提供的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鉴定项目符合性验证参数
略:
11.参考文献
1.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说明书。
2.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说明书。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07).2008
12.支持性文件
1、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系统性能验证方案及质控结果记录表
2、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性能验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