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讲授纲要
学前教育史单选题
单选题1.在中国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统称(三母)。
2. 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称为(保傅教育)制度。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4.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外象内感”。
5.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6. 贾谊的著述很多,辑为《贾谊集》,包括(《新书》)10卷。
7.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著作为(《颜氏家训》),这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8. 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提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9. 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朱熹)10. 亲自主持修复岳麓书院的教育家是(朱熹)。
11.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创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2.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思想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标志。
13. 王守仁在(《社学教条》)中拟订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日课表,课程安排包括读书、习礼、歌诗、考德和课仿,内容相当全面。
14. 1904年,我国颁布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15. 1844年,美国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女子学堂。
16. 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幼稚园。
17. 清末“癸卯学制”和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
18. 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在著作(《大同书》)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提出对儿童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律实行公养公育。
19. 1890年春,康有为在广州讲学,陈千秋、梁启超先后及门。
次年,(万木草堂)正式于广州长兴里开学,“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
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
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基础篇(30部)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2.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3.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4.《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6.《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27.《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2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9.《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0.《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拓展篇(70部)31.《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2.《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4.《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5.《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7.《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8.《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9.《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1.《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2.《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3.《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44.《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45.《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46.《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47.《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48.《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9.《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0.《过去的教师》,商友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5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52.《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5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54.《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5.《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6.《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7.《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8.《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59.《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0.《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1.《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62.《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63.《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64.《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65.《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6.《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67.《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68.《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69.《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71.《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72.《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3.《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74.《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5.《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76.《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7.《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著,戴欢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78.《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79.《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80.《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实践篇(20部)81.《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5.《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86.《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87.《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88.《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89.《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9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2.《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3.《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95.《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6.《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7.《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9.《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00.《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新课程篇(28部)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丛书(《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师德心语——教师发展之魂》、《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考研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考点综合
教育学考研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考点综合内容包括:赫尔巴特名言、历年真题、考点详解、考题解析四部分Ⅰ.赫尔巴特名言1.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
2.兴趣存在于有趣的事物之中。
3.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4.你的意志已准备好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
5.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
Ⅱ.历年真题1.简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及其影响。
2.简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3.名词解释:统觉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4.论述题: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和影响。
5.论述题:论述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及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6.论述题: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的特点和其在教育学发展上的地位。
Ⅲ.考点详解一、简介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其代表作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1.教育实践活动(1)家庭教师,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2)哥廷根大学,哲学教授;(3)哥尼斯堡大学,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创办教育学研究机构;(4)哥廷根大学(返聘),研究哲学、心理学、教育学。
2.贡献(1)《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本具有科学理论体系著作;(2)《教育学讲授纲要》;(3)第一个提出要建立教育心理学的人,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应该建立在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4)第一个建立教育学完善理论体系的人;(5)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培训教师机构。
因此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以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二、理论基础1.统觉论(心理学基础):个体在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到一个新刺激(可理解为新知识、新事物),并唤起我们大脑中意识阈下的已有相关经验,新旧经验融合形成统觉团,习得新知识的过程。
2.伦理学(哲学基础):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或报偿)是维持现存社会的永恒真理和道德标准。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
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
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
"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
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
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
"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
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教育目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陈为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多方面的兴趣立足于社会,是可能的目的或选择性目的,也是间接目的或意向目的,道德培养是最高目的和必要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
在教育起点上,他尊重人的个性,“即使对人类作最纯粹、最成功的描述,这种描述却同时也始终是对特殊的个人的说明”,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而使个性所具有的鲜明轮廓呈现出来。
从观念心理学出发,赫尔巴特论证了道德目的受五种力量支配,心灵只有具备五种力量才能引向至善的方向,即:内心自由(innerfreedom)、完善(perfection)、仁慈(goodwill)、法权(justice)、公平(equity)。
他所倡导的五种道德观念着眼于人的内心世界,关注改造儿童内部的心理结构,发展儿童明辨的见识及相应意志,促进心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种观念基于人性的现实基础之上,是“一种生活本身的原则”,体现了理性、自由与完善的品质,并逐渐扩展为相应的社会规则及秩序。
在道德养成上,赫尔巴特详细论述了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了智育与道德形成的关系,强调人之为个体的身心统一。
我们熟知,赫尔巴特在教育目的的论述中把伦理学作为重要的基础之一,但他没有因强调伦理学的社会需求而不顾人的个性发展,因心理本身也具有社会属性,他努力追求着二者的和谐统一,在教育目的中兼顾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
从教育的一般目的或间接目的即多方面兴趣的培养来看,多方面兴趣的平衡发展是实现道德的手段。
兴趣是内心活动的积极状态,当对事物产生兴趣时观念运动异常活跃,增强了心灵的同化能力,从而控制统觉过程。
因此多方面的兴趣可加速观念的贮存与积累,促进性格形成与心灵完善,由观念形成意志,由意志养成性格,达到培养美德的最终目的。
多方面兴趣理论体现了赫尔巴特对完整人格的尊重,这些平衡和谐的兴趣本身是符合学生天性的。
赫尔巴特
简要评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著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等,对世界的教育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其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思想意义深远。
赫尔巴特认为,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可以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
与此相应,他提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教学过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认为教学有以下四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明了,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思想仓库“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清楚明确的感知新教材。
(2)联合,由于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的期待状态,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虽然因为机械化倾向遭到人们的批评,但是其理论是在严格按照心理学过程规律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
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首先对教学最一般过程作出了如此详尽的描述,是有助于揭示教学过程的奥秘的,也是有助于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的。
所以说,赫尔巴特作为学科教育学的开拓者和大师,她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
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
没有专心,就不能正确和透彻地把握、领会"一切值得注意、值得思考、值得感受的事物"。
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说,"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
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接着再有另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
教师适宜于"采用简短的、尽可能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而在讲解之后,立即让一些学生(而不是全部学生)确切地重复出来,这常常是适用的方法"。
二是联想。
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这是统觉的初级阶段。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人专心"。
"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机会去尝试作出偶然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他来说恰恰是最轻而易举的,最不费力气的,同时可以获得机会去改变这种联想,使之多样化,并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学过的东西。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读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一书有感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归功于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
他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在建构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品质,开创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征程。
一、教育学的基础为此,赫尔巴特指出,一门科学的教育学应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伦理学明确,教育的全部目的和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
以下五种道德观念构成了道德的核心要素,它们分别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智育是培养道德的基础,因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源于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应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基础。
所以,要把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统一在整个教育活动之中。
二、教育过程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学过程必须有更为具体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目的可以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概括。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持久的或者不断更新、不断变化、不断增强的欲望。
这种有意识的情感、欲望或者说动机,都能在观念中找到源头。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呵护这“多方面的兴趣”呢?赫尔巴特提出,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观念有哪些,明确教学的起点以及教学的节奏。
其次,教学设计要设法引发学生的注意,只有那些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学习的意愿才会积极而强烈。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习惯于通过大声朗读来学习,有些通过抄写来学习,有些则通过绘画来学习。
第四,教学必须多样化,要因材施教,以此来改善青少年智力方面的差异。
三、教育思想有人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概括为一个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二个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非常简洁好记。
大学教育学(二)真题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建国以后,我们学习苏联,长期受____〈教育学> 的影响,认为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C.舒尔茨D.凯洛夫2.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教育学讲授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_____和_____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
”A.社会学、心理学 B?实践哲学、心理学C.社会学、逻辑学 D?实践哲学、逻辑学3.下列关于个体先天性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D.遗传素质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阶段4.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间,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神学论 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无目的论5. 徳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接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系统性B.创造性C.示范性D.学习性6.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7.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斯滕柰斯提出来的课程编制模式是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探究模式D.批判模式8. 提出了“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学习五阶段论的教育家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夫D.昆体良9. 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是A.讲解说明B.自主学习C?教学对话 D.示范展示10.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动态状况进行的评价是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11. 教育者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情境体验法12.“我的基本教育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人”,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家_____的名言。
古今中外主要教育家教育思想及著作
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韩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 C2、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
A.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B.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答案】 C3、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说明人格具有( )。
A.社会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答案】 D4、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远迁移D.近迁移【答案】 B5、下列不属于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的是( )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答案】 C6、表现在个体行为目的性、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A.认知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行为特征【答案】 C7、“班级”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埃拉斯莫斯B.杰克逊C.德鲁克D.夸美纽斯【答案】 A8、小学班级环境管理包括哪两个方面()A.文化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B.规范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C.规范环境管理和精神环境管理D.文化环境管理和制度环境管理【答案】 B9、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答案】 A10、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答案】 C11、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 )A.查找传染病原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 C12、研究表明,小学( )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
教育学必读书目
教育学必读书目一级书目:《理想国》(又译为《共和国》,《国家篇》)[古希腊]柏拉图(约前427—前347)著。
中译本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郭斌和、张竹明译。
本书讨论了多方面的问题,被称为是古代早期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丰富的教育学思想。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1592—1670)著。
1657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首次正式公开出版。
中译本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傅任敢译。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爱弥尔》(全名《爱弥尔,或论教育》)[法]卢梭(1712—1778)著。
1762年首次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出版,后被译成英、德、俄、意等国文字。
中译本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李平沤著。
18世纪中叶法国小说体教育著作。
《林哈德和葛笃德》(旧译《贤伉俪》)[瑞士]裴斯泰洛齐(1746—1827)著。
陆续出版于1781—1787年。
中译本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编译社译。
18世纪末瑞士教育小说。
《普通教育学》(全名《从教育目的演绎而来的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德]J•赫尔巴特(1776—1841)著。
1806年出版,原著为德文,后被译为英、法、德、意、日等多国文字。
中译本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其龙译。
教育理论著作。
《教育论》(全名《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英]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著。
1861年出版,原著为英文。
中译本196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胡毅、王承绪译。
教育理论著作。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1846—1908)著。
第一个中译本是20世纪20年代初,译者夏丏尊。
19世纪末以来广为流传的教育读物和儿童文学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约翰•杜威(1859—1952)著。
中译本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邹恩润译;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承绪译。
教育学重要著作。
《经验与教育》[美]约翰•杜威著。
中译本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姜文闵译。
教育学论著。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奴隶社会初期,当生产力发展至一定水平,可以存有一部分人瓦解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至了较为完善的文字形态后,便发生了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标志就是清朝末年的“废为科举,启学校”,以及施行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善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年的《修订本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年的《壬寅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随着学历社会的发生,制度化教育趋向明朗。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非制度化教育所尊崇的理想就是:“教育不该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发生改变的不仅就是教育形式,更关键的就是教育理念。
东师中外学前教育史16秋在线作业3
正确答案:
2.二战后苏联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是:
A.实施托幼一体化
B.《幼儿园教育大纲的修订》工作
C.《学前教育构想》的制定
D.培训学前教育师资
正确答案:
3.我国古代胎教积累的优秀经验有:
A.注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B.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C.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C.因材施教
D.发扬民主
正确答案:
2.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幼稚园的特点是:
A.一种慈善事业
B.通过教会组织
C.外国化严重
D.宗教色彩浓厚
E.真正促进儿童发展
正确答案: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办幼儿园包括:
A.国营企业幼儿园
B.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
C.城镇街道幼儿园
D.农村集体幼儿园
正确答案:
4.康有为学前教育思想包括: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裴斯泰洛齐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鼻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 1919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常设保育学校成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伊拉斯漠斯力主推行人文主义基督教化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的幼儿教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16秋在线作业3
正确答案:
9.乌申斯基代表作有:
A.《家庭和学校》
B.《儿童世界》
C.《人是教育的对象》
D.《祖国语言》
正确答案:
10.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为:
A.联想阶段
B.方法阶段
C.明了阶段
D.系统阶段
正确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创建于:A. 1932年B. 1936年C. 1930年D. 1933年满分:3 分2. 昆体良提出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A. 统治人才B. 商人C. 思想家D. 雄辩家满分:3 分3.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颁布于:A. 1922年B. 1903年C. 1912年D. 1904年满分:3 分4. 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是重视:A. 军事体育B. 生活常规C. 道德教育D. 知识教育满分:3 分5. 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A. 《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D. “壬寅学制”满分:3 分6. 我国保存下来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是:A. 《傅雷家书》B. 《训子语》C. 《颜氏家训》D. 《传习录》满分:3 分7. 康有为认为胎教的宗旨在于:A. 养胎B. 正本C. 保胎D. 强种满分:3 分8.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A. <<大教学论>>B. <<母育学校>>C. <<世界图解>>D. <<普通教育学>>满分:3 分9. 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是重视:A. 军事体育B. 生活常规C. 道德教育D. 知识教育满分:3 分10. 陶行知提出的儿童教育的口号是:A. 一切为儿童B. 尚自然,展个性C. 崇尚美育D. 爱满天下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1. 《托儿所组织条例》规定设立的托儿所的类型为:A. 长期托儿所B. 全日制托儿所C. 日托中心D. 季节性托儿所E. 半日制托儿所满分:3 分2. 《托儿所组织条例》规定托儿所的:A. 目的B. 环境C. 管理D. 服务对象满分:3 分3.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A. 顺应儿童性情B. 考虑儿童的特点C. 批判传统旧教育主张D. 因材施教E. 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的思想满分:3 分4. 夸美纽斯主张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包括:A. 体育B. 智育C. 美育D. 德育满分:3 分5.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 陶行知推行艺友制的方法培训师资B. 陈鹤琴根据观察纪录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C. 蔡元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D. 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主张E. 整个教学法的思想是陶行知进行的课程实验主张满分:3 分6. 昆体良主张老师应:A. 观察儿童B. 娇惯儿童C. 了解儿童D. 热爱儿童E. 溺爱儿童满分:3 分7. 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活动包括:A. 幼稚生生活经历的安排B. 课程实验C. 技能学习D. 行为习惯培养E. 幼稚园设备等满分:3 分8. 夸美纽斯把初步智力教育内容规定为:A. 外部世界的初步观念B. 语言能力C. 手的初步技能D. 初步的体育锻炼E. 健康和力量问题满分:3 分9. 雅典学前教育的特点是:A. 重视幼儿的体质B. 教育在家庭中进行C. 幼儿被灌输剥削阶级思想D. 婴儿生存权上由政府官员决定E. 婴儿生存权上由父母来决定满分:3 分10. 主要影响古印度的幼儿教育的思想是:A. 儿童生活B. 种姓制度C. 宗教神学D. 儿童经验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教育基础知识知识点——人物理论概括篇
第一部分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起源: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
能(英)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承认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二、教育学发展:1.萌芽期世界教育学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书集注(朱熹)、传语录(王守仁)、大学、师说(韩愈)、理想国(柏拉图)、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昆体良,西方最早研究教育法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详见P8)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雄辩)问答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或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得出结论)柏拉图(理想国):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本主义时期)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这一时期教育学主要著作: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尔(卢梭)、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奇)、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人的教育(福禄贝尔)、教育论(斯宾塞)、人事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学科建立】夸美纽斯(捷克):发表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观点主要有: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人性本善,要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或者远离社会影响才是好的教育康德:1776年,成为了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第三阶段:科尼斯堡时期(1809~1833年 第三阶段:科尼斯堡时期(1809~1833年)
这一时期,赫尔巴特对心理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 这一时期,赫尔巴特对心理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并且侧重于把 心理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过程中,1835年 教育学讲授纲要》问世。 心理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过程中,1835年《教育学讲授纲要》问世。
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
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 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 世纪末~19
• 1806年以前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1815 1806年以前全称为“ 年以前全称为 1867年 18日称为 德意志联邦” 1867年 日称为“ 年~1867年1月18日称为“德意志联邦”,1867年~1918 年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年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 内忧外患 • 邦国林立,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邦国林立, • 拿破仑1806年占领德国后,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拿破仑1806年占领德国后, 1806年占领德国后 • 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成为德国境内唯一可以结束 1866年 普鲁士击败奥地利, 德国混乱局面的邦国。 德国混乱局面的邦国。 • 1867年普鲁士击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 1867年普鲁士击败法国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年普鲁士击败法国, 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 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 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 全民教育,国家支持教育(柏林洪堡大学) 全民教育,国家支持教育(柏林洪堡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讲授纲要
教育学讲授纲要是以教育学为基础,采用系统的组织方法对教育学进行教学的一种文件。
它将教育学的内容按照教学的要求编排、分类,把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及课程的安排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教育学讲授纲要一般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教育学研究的总体目标
教育学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了解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对教育的需求,揭示教育本质特征,探索教育的理论原理,分析教育的实践成果,提出合理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政策,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1. 教育的概念、定义及其结构的探究:教育的概念是指教育的本质,它是对人类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总结,是研究教育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
2. 教育的作用及原理探究: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激励学习者在有意义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3. 教育的发展史:教育的发展史是对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实践、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
入了解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为改革教育提供宝贵的借鉴。
4. 教育政策及其法制研究:教育政策是指政府和社会在教育领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它是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是政府指导和控制各级教育的主要依据。
三、教育学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实习教学、讨论教学、解决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1. 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是教师通过讲解原理、概念、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来达到让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 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教师通过实际的练习,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3. 讨论教学:讨论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解决问题教学:解决问题教学是指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5.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案例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
四、教育学的课程安排
教育学的课程安排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它是根据课程内容的大小、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安排的。
一般来说,课程安排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学习基础知识,再学习深入知识,最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
总之,教育学讲授纲要是教育学教学的重要文件,它将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为学生提供全面、有序、系统的学习知识,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