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 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 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 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下纵情地博弈,骑着骏马猎射驰 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那些无聊酒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徒有许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愿意隐居江边 。 做渔翁。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 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 光。 满蘋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 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炼字
•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 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 物或表情达意。
• 炼字表达效果 • 1、 动词——富有动态,生动形象,写活 画面,传递感情。 • 2、 形容词——形象特点,营造氛围,体 现意境。 • 3、 数词——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 ② 夸张渲染。 • 4、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 调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 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5 分)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 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所以,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 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 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 诗做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 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 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 全篇的字是“怀”。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 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
面的写梦之句,匠心独运,蕴含深情。 解析:A 项,“晓”“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 成冰的程度”;B 项,“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是说自己 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 项,应该是表 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
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返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返回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 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
[注] 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诗歌鉴赏 炼字

诗歌鉴赏 炼字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按要求回答, 按要求回答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 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 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 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解答分析
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 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可取的。 值。因此有字无句或无篇,是不可取的。 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 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符 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才能魅力四射。 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才能魅力四射。 所以答题的时候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所以答题的时候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 分析。
早梅
一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代诗僧,益阳人。早年曾 齐己,唐代诗僧,益阳人。 热心功名,而科场失利,不为人赏识。 热心功名,而科场失利,不为人赏识。
齐己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 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 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提问方式
(一)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 什么字?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二)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为它好在哪里?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 一树柳弯腰。 一树柳弯腰。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
无雨,空翠()人衣。(湿、沾) ---王维《山中》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 )。 (斜、飞)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两岸青山相对(),孤帆一片日边 来。(出、立)---李白《望天门山》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
拿一舟独往湖心亭,天 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 痕 点 湖心亭一( ),与余舟 芥 一( ),舟中人两三 ( )而已。 粒
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整首诗中作者情感抒发的关键。
例:

绿杨烟外晓寒轻, 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宋祁
[.江西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柔美之态
交融之状
“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
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 和形容词只有一个,这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一的句子、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唯一---最能准确描绘事物,
最能鲜明表达作者感 情。
诗(词)眼----
把握意象特征,准确分析。
2、形神兼备,全面分析。
形:表达技巧及效果。 神: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
方面的作用。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 的作用。(2分)

“割”字照应上句“剑芒”
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 愁苦之深。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字的答题范式(1)描景象——字放在原文中描述景象(2)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的作用(3)点情境——烘托怎样意境,表达怎样感情练习:2008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4分)天津卷【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赏析答案:A “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事物情状1分),B 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感情1分)C 同时与下句“稀”构成对比(作用或修辞1分)D 突出环境幽静(烘托意境1分)练习2: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凉”字好在哪里?同意。

(1分)“江风引雨入舟凉。

”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

(1分)情景交融的结合点(1分)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的伤感。

(1分)(2)“长”字妙在哪里?“长”字状猿声相当生动。

(1分)借助想象(1分)写出猿猴清幽的啼声,声声入梦(1分)这虚拟的情景表达朋友行旅在孤寂环境中的愁苦,也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

(1分)练习3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回归课本:1、《旅夜书怀》中“垂”“涌”的效果。

(6分)旅夜书怀三四句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联。

第三句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字反衬出原野广阔无边。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贵阳论坛
诗歌鉴赏复习
炼字
考点知能
炼字的定义
炼字,指锤炼词语,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 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 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 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炼字的类型
(1)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 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 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 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 入夜, 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炼形容词: 可以从形、 (2)炼形容词: 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 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炼副词: 使龙城飞将在, 教胡马度阴山。 (3)炼副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后练习
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释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描景象, 描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 情,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 ——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点情境/ 点情境 表感情/

诗词鉴赏——炼字

诗词鉴赏——炼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例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 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答案:(1)“空”字是白白的意思,主人公久久地站立 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 立盼望。(2)这个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寂寞惆怅的画面。(3)“空”字是主人公内心的 独白和描摹,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 (4)这个字更好的抒发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 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2.炼诗眼的字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
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请分析第×联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②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全诗“诗眼”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分析作用:(表现情感,营造意境、诗歌结 构) 第三步:分析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炼字角度
3.炼以动衬静的字
【答题步骤】 (1)指出诗句中动态和静态的景物,结合词语分析。 (2)分析动景和静景各自所写的内容。 (3)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的关系及其作用。

诗歌鉴赏——练字

诗歌鉴赏——练字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 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使云 月花影意象流动传神。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 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隐隐传出了 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
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 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如何鉴赏诗歌当中的炼字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 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 自照,却是衰鬓”已”先斑,两相比照,何等 悲怆?
问:请问本诗的诗眼是哪两个,为什么? 答:“逐”和“带”是诗眼。“逐”追逐的意思,带 是带着的意思, (步骤一)
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 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 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同样是化被动为 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 (步骤 二)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步骤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 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 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 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 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 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 似乎有声

诗歌鉴赏之炼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

你认为颔联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 “萧萧” 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了落木瑟 瑟飘落的声音, 以动衬静,突 出了周围环境 的凄清。“滚 滚”则状写出 长江汹涌澎湃 之状,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渲染出沉郁悲 凉的意境。
3、炼叠词:
表达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 围。 常运用的艺术手法:烘托,渲染,以动衬 静等。
请问后两句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赏析。
课堂演练:
。有
情 芍 药 含 春 泪, 无 力 蔷 薇 卧 晓 枝。 一 夕 轻 雷 落 万 春 丝, 日 霁 秦 光 观 浮 瓦 碧 参 差。
请问后两句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赏析。
答:
1、“含”饱含,“卧” 静卧之意。 2、一个“含”字,一 个“卧”字,运用拟 人手法。芍药带雨、 蔷薇匍匐在枝头上。 3、刻画了芍药、蔷薇 经雨后的娇艳妩媚姿 态,也传出了它们的 愁绪。将诗人对景致 的喜爱以及惜花之情, 也表达的淋漓尽致。
———————————————————————— (一)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句?哪个字?为什么?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 ——副词 2、渐行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动词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数词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拟声词 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形容词 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活用词 ——色彩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遮灯, 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诗歌鉴赏之炼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

三、特殊词: 1、叠词: 作者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 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中的音响,表达 杂的思想感情。 作用: 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 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 C、描摹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例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例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二、修饰语: 1、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 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 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作用: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例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 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例2: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其动 态,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 人。
“绿”字指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 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 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北来人二首(其一)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 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 国之痛,情景交融。
2、颜色词: 颜色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 情感。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 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 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 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 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 节奏感。 例2: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 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 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舞 摇 轻风 扶 细柳
隐 映 淡月 失 梅花
析:“扶”字把风人格化,描绘 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 与“轻”、“细”相宜,和谐自 然,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在月光照映下,晶莹的梅花 与月色融为一体。 “失”字勾画 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 ————严羽《沧浪诗话》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 字的表达效果。(4分) “入”表进入,“摩”字是擦、蹭的意思, 描写了黄河入海、山上达天的情景, (步 骤一,1分) “入”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峻。(步 骤二,2分)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之情。(步骤三,1)
问题?增分点?增分方法?
(1)“野渡波摇月”一句中的“摇”字 用得很妙,试作简要赏析。(3分) “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 在水中随波荡漾,(步骤一)以动衬 静,(步骤二)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 时环境的凄清冷寂。(步骤三)
增分方法:
强 化 三 大 意 识
• 1、主题统帅意识。真正读懂诗歌,准确 把握情感基调。炼字的目的是炼意,对诗 歌中炼字的答题,都要考虑到该字对意境、 主题的表达作用,最终归结在“主题”这 个终结点上。 • 2、答题全面规范意识。
例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穿”化静为动,描绘了陡峭不平的石 壁插入天空的景象,突出了乱石的陡峭、 险峻。
例四: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闹”写出红杏花满枝头,竞相绽放之热烈之灿烂。 “闹”有喧闹之意,不禁让人联想到杏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不仅有色,仿佛有声。春意为虚,红杏为实, “闹”字化虚为实,以实显虚。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规律:主要关照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颜色
词 )、特殊词(叠词、数量词)
设问方式:
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⒉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 定向赏析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⒊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赏析。 自助赏析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诗眼: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 ⒌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 比较赏析 简述理由。
请赏析诗中两个叠词的表达效果。 “凄凄”形容内心的愁苦、凄凉,“袅袅”形容 秋景的萧瑟、黯淡 。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 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 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 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 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荡气,与离人的心曲合 拍。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和”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 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唐】薛莹
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 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
试分析“寒”“微”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1.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动词)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形容词) (动词、形容词)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形容词) 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 (《声声慢》李清照) (数词) 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寒”指夜深天寒,“微”指织作不息, 以致筋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 苦和无奈。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 音乐美、修辞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 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解析 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中描写寒岩附近 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 序的变化,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 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三、先声夺人,既引起读者的注意又铺开全篇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时写过一首《咏鹅》:“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全诗笔调 清新活泼,诗人更是体察细致入微。其中,以响亮的声音开头 尤为后人称道。一声声响亮的啼鸣从远方传来,吸引了大家的 注意,循声寻去:啊,原来是鹅向天曲项高歌,它白色的羽毛 漂浮在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面,在水面上泛 起一圈圈波纹。此时,人们自然会被眼前的美景吸引。
5、叠词 叠词:叠词的作用不外两种,即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三句连用 了七个叠词。寻寻——词人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四处寻找,毫无着落; 于是进一步苦苦搜索——觅觅;然而寻觅无果,反倒增添了孤寂清冷的感 受——清清冷冷;一个闺阁寡妇,在国破家亡之后,又处于“冷冷清清” 的环境,凄凉、悲惨、忧伤之情怎能不一齐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 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 淋漓尽致,仅此三句,已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 声调看,这些叠词连缀成句,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 的音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炼字-诗歌语言鉴赏

炼字-诗歌语言鉴赏
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 析。(5分)
课后作业
我们来看秦观的《春日》,请在后两句空字处各 加上一个字,使之符合诗歌意趣,并简单解释一下用 此字的理由。
春日
秦观(宋)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 春泪, 无力蔷薇 晓枝。
再见
轻 风
淡 月
细 柳
梅 花
古人非常讲究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
两句三年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概念:诗眼
相传张僧繇(yóu )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 飞去。诗眼、词眼,有似于此。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 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 便是所谓“诗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 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淡”字“滴” 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 桐”。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 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 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 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炼字类型
一、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二、形容词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三、副词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四、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提问方式
1、这一句(联),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 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他好在哪里?这 个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某句中的字,有的人把它改为另一个字,你 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4、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解题步骤
(一) 解词(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二) 译句(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该句的内容) + (三) 意境(说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画 面),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炼字”的基本内容:1、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哪几个字比较传神?明确: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2:陶潜“悠然见南山”。

用“见”还是用“望”?为什么?明确:“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1、炼形容词。

诗歌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这一句中“直”和“圆”分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直: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又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

高一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一诗歌鉴赏之炼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照我何时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 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 “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 之下一下子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 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活了。作者借此景表 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 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①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 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 穿行。②“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 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③两个动作传神地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诗炼字的作用及炼字类型。 古人写诗“一花一叶见世界,一字一词总关情”,
(2)①“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
强烈的色彩对比,②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③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 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 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 要分析。 ①分别是“明”和“出”。②诗人在这里用了
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炼字,主要有以 下几种类型:
一、炼形容词 二、炼动词 三、炼数词 四、炼虚词 ……
一、炼形容词
(1)形容词具有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 的特点。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 格外醒目,“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圆:广阔的长 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 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 象。 (2)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 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 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考题的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南浦秋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答题:①、“看”在诗中指回望。

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3、鉴赏炼字类题目的一般角度①、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修辞手法、活用等)。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作动词,化静为动。

②、抓住景物的特征。

如: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诗人为什么要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月呢?→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一样,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起一样,故用一“涌”字,而“涌”字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中浮起,而是“涌”起,又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赋予春意以动感。

③、体会所写事物的情趣(情意)及情感。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一个“低”字赋予了景物以感情,诗人为何不说“人近月”而说“月近人”,除了要符合音韵、格律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暮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炼形容词
晴 景
王安石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蜂 纷纷 却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 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 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 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 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 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 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 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五、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王安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 声慢》李清照) 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杜甫)
20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 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 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 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 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 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熟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 白居易 王昌龄 李商隐 朦胧隐晦 雄健高昂 清新自然 通俗易懂 杜甫 李白 杜牧 王维 悲壮苍凉 悲壮爱国 沉郁顿挫 诗画一体 豪迈飘逸 清健俊爽
温庭筠
李清照
缠绵婉约
绮丽香艳
高适
陆游
六、拟声词:
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七、表颜色的词:
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 画面感,渲染气氛。
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 幽美却无人问津,对于描写蜀相祠堂 凄凉冷落的氛围和作者感伤叹惋的心 境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 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 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 含愁苦与无奈。
2006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 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 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 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 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 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1)看,在诗中指回望。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3)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 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 酸楚。
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 (2)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月光透过无尘 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显出一片澄明清 朗的境界,这是写景;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 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这是写情。二者 和谐统一。
三、炼数词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炼 句
解答炼句题的方法步骤:
• 1、翻译本句诗(指出手法); • 2、答出本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 3、答出本句在全诗思想内容方面的 作用。
2005年 (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 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 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 心理,在写法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 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 悲愤之情。
高考热点:
动词
修饰语:多为形容词 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
词、数量词、虚词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 为什么?(比较鉴赏)
齐己诗中三四两句原是这样写的“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中的“数枝开”, 改为“一枝开”,齐己对此佩服不已,尊称郑 谷为“一字师”。请你分析一下,这样改有什 么妙处。
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 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四、炼虚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
在这个知识点上高考考什么? 1、品味“炼字”(往往是“诗眼”) 的妙处。 2、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 3、品味语言风格。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 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 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 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 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 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三四两句的“护”、“送”两 个字,向来为人称道。他们究竟好在 哪里?请谈谈你的看法。 诗中的“护”“送”两个字,运用比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 拟手法, 将水绕田野、室对青山美景的如 用何种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画景观,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使自然 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景观富有人的感情色彩,也让读者隐约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 感受到主人自得其乐的情怀。
语言风格
•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 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 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 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 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 炼字题如何解答? • 答题步骤: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 法 ;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 象; •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炼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 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 “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 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 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 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 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 动的美写出来了。
2005年全国2(黑、吉、桂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 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 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 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 即可)
形容词“红”、“绿”,活用作 使动词,将桃变红、蕉叶转绿的过程 予以动态化的表现,抒写了作者对时 光流逝的惋惜。
练习
东坡① 苏轼 2006年 (辽宁卷)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很多人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 “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 理由。 我赞同。(1)“清” 既描写了月色和地面都很洁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