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精讲精练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作业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题5分,共80分。)

1.(2017·辽宁省试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推恩令”的作用。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王国势力受到削弱,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故答案为C项。A 项说法错误,并未废除分封制,分封制仍然存在;与宗法制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此项措施对土地制度没有影响,D项说法错误。

2.(2017·湖南省岳阳市试题)“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这一评论是针对()

A.西周分封制瓦解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西周分裂割据局面D.北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

答案 B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收回地方的兵权和财权,将地方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可见材料描述的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B项。其他均错误。

3.(2017·辽宁省试题)西汉推恩令,北宋知州担任地方长官,元朝行省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 D

解析材料所述均为不同朝代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通过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本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答案为D项。A、C两项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材料不符;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三项。

4.(2017·重庆一中试题)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又经历了几次大的分裂与统一,分裂时地方势力崛起,但地方割

据势力也在不断再统一的过程中逐渐弱化,封建社会初期曾出现了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导致地方权力的强弱出现过几次反复。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最终解决,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也与此相似,故C项正确;A项反映了地方势力不断壮大,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说明地方势力没有变化,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D项反映了地方势力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5.(2017·河南省信阳市试题)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

答案 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的“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近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

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D项错误。

6.(2017·黑龙江省大庆市试题)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且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答案 B

解析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不符合材料中“其权不操于君”的信息,故A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秦朝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其权不操于君”说明古代君主专制下有一定分权特点,故B项正确;君臣共治皇权削弱不符合古代政治制度特点,故D项错误。

7.(2017·河北省邢台市试题)朝廷凡有军国大事,则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受而行之,该“朝廷”应该是() A.北魏B.唐朝

C.明朝D.元朝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据材料“中书省出

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受而行之”说明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这是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明确了分工,各司其职,此项制度出现于唐朝,故B项正确;北魏没有形成三省体制,故A项错误;元朝、明朝时期仍然沿用三省体制,但分工发生较大改变,不符合史实,故C、D两项错误。

8.(2017·辽宁省试题)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B.西汉

C.唐朝D.宋朝

答案 D

解析北宋时期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另有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因此上图为北宋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故答案为D项。秦朝中枢机构为三公九卿,西汉形成内外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均不符合图示,排除A、B、C三项。

9.(2017·甘肃省试题)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开始于()

A.唐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实行三省六部制;B项是废除三省六部制,实行中书省,故答案选B项;

C、D两项不符合题意。

10.(2017·山东省平阴县试题)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品行、才学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

答案 A

解析由“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可以看出察举制的主要标准是品德和才学,故答案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2017·黑龙江省大庆市试题)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