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ρb=M s/V t=M s/(V s+V w+V 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2.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3.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1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选A项。第2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即土壤越肥沃,土壤容重越小,据此选B项。第3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选A项。
2.B
3.A
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第4~6题。
4.据图可知()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C.该土壤此时保温性可能不够好
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5.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A.增施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4题,理想土壤体积组成是固体颗粒约占50%(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余下的水分和空
气大约各占一半。如水分太多,则空气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如空气太多,会造成养分和
水分供应不足,植物枯萎。P点固体颗粒约占51%,水分约占39%,空气约占10%。因此土壤中空气不足,水分过多。故选C项。第5题,P是我国某地区土壤物质组成的体积分数,则其分布地区的气候类
型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多雨。A、B、C三项中的三种气候类型我国没有分布,故选D项。第6题,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会产生土壤盐碱化现象。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都
会使地下盐分上升,产生土壤盐碱化现象。故选B项。
5.D
6.B
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
而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
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
7.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覆盖度
B.海拔
C.降水
D.土层深度
8.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7题,图示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山地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海拔不同,水热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故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B项对。植被覆盖度、降水、土层深度不是主要因素,A、C、D三项错。第8题,图示中整体上海拔越高,有机碳含量越多,说明有机碳含量与温度有相关性。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C项对。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A、B两项错。高山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D项错。
8.C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优良的原因。
(2)三江平原的土壤类型是,为什么该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近些年来,该地区土壤利用出现了哪些问题?
(1)题,自然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一看生态破坏程度,二看环境污染状况。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第(2)题,三江平原气候冷湿,有机质长期累积较多,土地肥力高。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土壤肥沃”“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第(4)题,由于人类过度垦殖,导致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等。
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黑土该地气候寒冷湿润,有机物分解慢,有机质积聚多。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黑土肥力降低、水土流失、表层黑土层变薄等。
能力提升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据此完成第1~2题。
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雨林地区生物循环旺盛的表现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
C.养分保存在土壤中吸收慢
D.植物会很快变成枯枝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