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历史悠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尉氏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
历经分并废置,隶属关系多变。
秦始皇三年(前219年)置县,隶属关系多变。
东晋为控制流民难渡,在南方侨置与北方同名的州、郡、县,安帝隆安元年(307年),改棠邑县(今江苏省六合县)为秦郡,将所属棠邑县改置尉氏县,至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废侨置尉氏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尉氏置尉州;武德四年(621年),改尉州为洧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洧州,尉氏县属河南道汴州陈留郡。
后晋尉氏属开封府;北宋属京畿路开封府;金袭宋制,尉氏属南京(汴梁)路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总督府;明归河南布政司开封府;民国初尉氏属河南省都督府豫东道;1928年,省下设行政区,尉氏属陈留行政专员公署所辖;1952年撤消陈留专区并入郑州专区,尉氏为郑州专区所辖;1958年9月,通许县并入尉氏县,至1962年2月析出;1983年9月1日,开封专区撤消,尉氏县划归开封市至今。
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7亿元,增长
12.8%,其中一产增加值31.2亿元,增长4.1%,
二产增加值90亿元,增长13.6%,三产增加值35.7亿元,增长16.7%;一般预算收入3.42亿元,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37亿元,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6亿元,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2元,增长13.3%;全社会用电量5.19亿千瓦时,增长15.3%,居全市县区之首;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83亿元、33.04亿元,分别增长16%、29%,其中新增贷款为9.6亿元,占全市五县新增贷款总额的70%。
尉氏县域经济总量和总体实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水资源
尉氏县城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的东端
和新华夏华系第二沉降带之华北拗陷复合
部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和地质条
件,为开采地下水资源创造了条件。
由于地表水及浅层水遭受污染,近年来供水水源主要是开采中深层水和深层水。
农作物品种
尉氏县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和优质棉双重基地县。
全县耕地面积131.89万亩,常年种植小麦90万亩,棉花30万亩,花生27万亩,玉米26万亩,瓜果、蔬菜43万亩。
常年粮食总产46万吨,平均单产380.16公斤。
矿产资源
尉氏县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洧川、三石、肖庄、邢庄四个区域,全县煤炭总储量为10亿吨。
洧川煤矿区:属国家两权项目,地下煤炭储备为6亿吨,煤层厚度约为6米,此区块煤层埋深为1300-2000米,大部分可作为煤炭后备资源,此区块隆起抬升的地块大约4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应在2亿吨以上。
三石煤矿区:该矿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
涵盖岗李、大营两个乡,其中岗李乡有西肖庄、窝沈、占庄、韩佐、老庄师、水寨高、聂家、打车周、祥府张、冉家、杨集等11个村,物探勘查结束后,在原项目区内西南方向又申报了3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为3亿吨。
肖庄土矿区:该矿区属企业投资项目,该矿区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共上了8台钻机,初步推断储量为1亿吨。
邢庄拐扬煤炭矿区:该矿区以邢庄乡拐扬村为中心约35平方公里,物探勘查已于2006年4月份结束。
地热水:地壳内岩石和流体中能被人类社会经济合理开出来的热量,共分为蒸气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岩浆型。
目前我县地热水分布在县委院内、人
民医院、棉麻工贸公司、三星花园、新新时代广场温泉等,主要是工作、生活、商业用水,井深平均在800-1200米,水温约在30-50度。
2009年,我县支柱产业逐步复苏。
把产业振
兴作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深入开展
“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
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支柱产业优化升级、规
模膨胀、做大做强。
新成立4家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公司,促进银企有效对接,全年为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
受金融危机和税收政策调整冲击最大的金属材料产业实现全面复苏,全年完成产值68亿元,实现利税6.6亿元。
机械制造、棉纺、橡胶化工等主导产业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恢复历史最好水平。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9.6亿元,增长16.9%。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北距黄河54公里,
开封46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西
南距许昌75公里。
全境东西长43公里,南
北宽41公里,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7.8万公顷。
尉氏县西依京广铁路、北靠陇海铁路,地方小铁路横贯东西,离新郑机场50多公里,220(开封--许昌)公路和102(郑州--周口)公路两条省道自县城西区交叉而过,省级干道四通八达。
南日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方公路直下乡村,纵横交织。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和优质棉双重基地县。
全县耕地面积131.89万亩,常年种植小麦90万亩,棉花30万亩,花生27万亩,玉米26万亩,瓜果、蔬菜43万亩。
常年粮食总产46万吨,平均单产380.16公斤。
2009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31.24亿元,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111元,增长7.4%。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夺取了抗旱救灾的决定性胜利,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增产。
大力发展集约化养殖,畜牧产业化进程加快,总投资3.9亿元的河南雏鹰集团种猪养殖基地开工建设。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5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66个整治村实现环境整洁。
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23亿元。
高标准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村推进任务圆满完成。
目前,我县特色农作物已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如张市镇的万亩优质大桃生产基地;庄头、水坡的10万
亩优质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庄头乡1万亩韭菜生产基地和千亩供港蔬菜生产基地;永兴万亩优质辣椒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
尉氏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普通高中教育成绩显著,高考成绩连续15年位居开封市五县之首。
职业教育结构日趋合理,专业设置更加齐全,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毕业安置率达98%。
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民开中学、新世纪中学、博文双语小学等一批民办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声望日益彰显。
目前,尉氏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2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43所,小学369所,县直幼儿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7所。
全县共有公办教师8092人,在校中小学生113418人。
尉氏县共有民办学校(园)74所,其中幼儿园57所,普通中学7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8所。
在校生总计17021人,其中幼儿园5853人,小学3260人,初中4442人,普通高中1747人,中等职业学校1719人。
尉氏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县级综
合医院3家(县人民医院、县第二、第三人民
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各一所、乡镇卫生院15个,全县设开放性病床1411张,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40余台(件),卫生技术人员19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8人,此外还有县、乡行政村卫生所523个,个体开业者594家,已基本满足了县群众的就医需求。
2009年,尉氏县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开展甲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防控诊治工作,大力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面。
尉氏县县城位于开封市南45公里处,是开封市跨世纪总体规划的次中心城镇。
近年来,县城的规划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县城建设管理进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县城的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
尉氏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拉大城市框架、发展建设城区为重点,提出“城建立县”战略,强力推进县城规划建设,修建了南北向主干道纺织路、建设路、滨河路、花园路、东西向主干道福星大道、人民
以及铁道北街、城北路、机校路、一中东路等次要道路,硬化道路46条47.3公里,使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4.3%;铺设供水管道46.2公里,新增排水管道26公里,完善了供、排水配套设施;对东湖、南湖进行了一期工程改造,建设新世纪广场,县城景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体育中心的建设,使县城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94公顷(不包括城东生态绿地),公共绿地12.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42%,人均公共绿地3.01平方米。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994年的4.5平方公里扩展到15.3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2.4万人增加到13万人,县城框架拉大到26平方公里,县城综合环境得到提高,县城功能得到优化,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得到增强。
各乡镇不断加大投入,完善
设施,改善环境,初步形成了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加强了城乡规划、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管理,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推进人口、产业及农村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城镇化进程全面加快。
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7亿元,增长12.8%;一般预算收入3.42亿元,增长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37亿元,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6亿元,
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76元,增长11.7%;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83亿元、33.04亿元,分别增长16%、29%,其中新增贷款为9.6亿元,占全市五县新增贷款总额的70%;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5亿千瓦时,居全市县区之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进步。
2009年,全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大力开展承接产业转移
大招商活动,招商机制更健全,招商思路更
灵活,招商实效更突出,全年引进各类资金3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3万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562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向上级申报各类项目53个。
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各类重点建设项目280个,完成投资5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加快。
中原皓月突破推进,福甬针织紧张施工,金久龙橡胶科技园、5万吨生物柴油、华地肥业等项目进展顺利。
2009年尉氏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
力实施职教攻坚计划,成功创建全省职业教育强县。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
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县电影公司、电影院事转企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任务圆满完成。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甲流感、手足口病和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参合率达96.2%。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省乡镇农民体育健身试点工程落户我县。
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被评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单位。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顺利通过验收。
民生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劳务输出和创业扶持力度加大。
及时救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家庭困难人员,大幅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积极开展生产救灾,困难及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平安尉氏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成果,大力整治烟花爆竹、城乡建筑、危险化工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在危机之年各类矛盾增多的形势下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太平兴国寺塔
太平兴国寺塔,又名东关塔,位于县
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建于宋初,历代累遭兵燹寺废而塔存。
塔体为
八层六棱重檐楼阁式砖塔,塔阶作盘旋式,现地表以上通
高三十米,直径七米零六,塔内外均嵌有佛龛和图案、假
门、假窗等造型,腰檐互饰斗拱均仿木结构,外观庄严淳
厚,为我县重要古建
筑。
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重修上三层,(塔顶刻有碑记)。
兴国寺塔于二零零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铜钟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
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
宋真宗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咸
平三年四月十七日悬挂。
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
尺,厚二寸五分,八齿。
形式浑厚,工艺精良。
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女士而保留。
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
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
堂”大院。
昔日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
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
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
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
刘青霞故居于二OO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洧川城隍庙
洧川位于尉氏县西南五十华里,金代称宋楼
镇,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县。
城隍为城市保护
之神,城隍庙即城隍办公审理阴间诉讼并接受香火之
地也,洧川城隍庙位于洧川镇城中心路北,据《洧川县志》载:该庙建于明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重修,在明嘉靖和清顺治年间又曾多次重修。
庙内原有大殿五间,拜殿五间,东西廊房各二十五间,戏楼一座,寝殿六间,大门三间,大门外有明弘治年间石狮一对,整个城隍庙占地约15亩,解放前为洧川县旧政府所在地,已将原东西廊房改建为东西排房。
解放后,洧川县人民政府设在这里。
尉、洧合县后,洧川县撤销,现在城隍庙为尉氏县人民文化馆洧川分馆所使用。
尉氏平原绿化掠影
来源:林业局
【关闭窗口】
2008年5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尉氏县调研平原绿化情况。
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在尉氏项目区调研林业工作
尉氏县大马乡村野小道
尉氏县康沟河
尉氏县水坡镇农田林网俯瞰图
庄头乡高寨村
林粮间作,大有可为
林产品加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这是新茂森木业公司的生产车间
积极防治林木病虫害。
每年初春,县森防部门都要组织病虫害调查,适时组织机动防治。
尉氏县林业部门加强树木管理,这是森防人员用喷雾机为大营乡项目区防治杨树虫害。
林下养殖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促进树木生长。
一道道绿色屏障守护着尉氏县万顷良田。
庄头乡项目区大范村2010年新栽幼树成保率达百分之百。
尉氏县张市镇农村观光游方兴未艾。
这是万亩桃花源胜景
庄头乡项目区2007年栽植的李梅杏已结出累累硕果。
造林之前,邢庄乡项目区沙岗起伏、连绵不断。
罗马尼亚商务代表团来我县考察
来源:
【关闭窗口】
县委书记曹法英陪同考察
参观考察我县千亩供港蔬菜基地
参观我县金三角市场
了解我县尉东市场发展情况
澳大利亚客人来我县参观考察
来源:
【关闭窗口】
澳大利亚客人参观考察我县中原皓月建设工地
澳大利亚客人参观考察我县新尉第二工业园区
参观考察工业园区
排练文艺节目闹元宵
来源:开封日报
【关闭窗口】
日,十八里镇马庙村夕阳红文艺队数十名老大妈聚在练文艺节目,准备欢欢喜喜闹元宵。
记者李俊生摄
尉氏县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来源:汴梁晚报
【关闭窗口】
尉氏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县城他们就拥城关镇小东门村村委会组建的英姿健美队,30多名退休、打腰鼓、舞太极扇样样都行,自编自演文艺节目30多为城关镇大西门村军乐队在文化广场为群众表演。
法国图瓦市政府友好访问团莅临我县参观考察
来源:尉氏网
【关闭窗口】
县长范付中陪同莉丝•帕特丽市长在千里拖车厂考察
籍诞辰1800周年纪念碑在尉落成
来源:尉氏网
【关闭窗口】
在观看阮籍诞辰1800周年纪念碑。
该纪念碑高七点五米,由碑身和台座两部分构成,面刻满了古今名人志士登啸台作下的诗词歌赋以及颂扬阮籍的铭文。
(方娜娜/摄)
尉氏汴绣
来源:
【关闭窗口】
尉氏汴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不断壮大,形成开封市最大汴绣加工基地,妥善安排下岗女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000多人,年产值达4000万元。
县城主要以“文萃汴绣”为中心,不断向城乡辐射,仅“文萃汴绣”一家就有近十家分厂。
2006年10月李文萃先后被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评“河南省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007年6月《光明日报》又对李文萃汴绣进行了报道,其绣品畅销国内外。
书画艺术
来源:文联【关闭窗口】
画艺术源远流长,从东汉创立书法“飞白书”的蔡邕到明朝靳於中、状书画家靳标嵩、清末民初的刘天章、当代尉氏籍在外书画家当代名画家周申明、赵根成、罗志安、王雨、王风、刘艳会、傅书中、梁志超、王去世的老一辈书法家邵平凡、王玉如、陈铭阁、郑登云、张国卿再到当书坛的焦汝湖、、刘景润、王海生、孙松山和后起之秀张英俊、孟祥云滑彦岭、候强、要永生、苏俊岭,还有去年刚刚去世的陈建设。
他们都出了不少的贡献。
氏籍著名人物
来源:文联
【关闭窗口】
当今著名艺术家
来源:文联
【关闭窗口】
川人,中国著名画家,以画梅花擅长,其作品曾作为本国会大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作为嘉宾曾得到张学良川人,国家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唐派唱腔》、《南阳关》等已成为河南乃至全国豫剧爱好者家喻川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其代表上银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戏剧丑角人物。
川人,全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书法家,五十年
洧川名胜赵家潭为背景的长篇叙事诗《赵家潭传奇》获全国大奖,文双花赏评》、《孙犁评传》、《孙犁的艺术风格》、《毛泽东文艺思想人论稿》等,并成为全国知名的孙犁研究专家;其书法作品在河北省
尉氏洧川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沙河调唱腔的代表人物,上曾多次在省城开封与常香玉对台演出,在观众中享有极高声誉,其弟河南乃至全国享有极高声誉。
尉氏南曹人,中国艺术研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尉氏张市人,全国著名书法家。
尉氏洧川人,著名剧作家。
尉氏蜜蜂赵人,信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人物画家。
尉氏人,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
唢呐
来源:文化局
【关闭窗口】
氏县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唢呐演奏时一笛),多至七八人均可,表演形式多样,曲目繁多,深受群众喜爱。
出身四代唢呐世家。
从小受父辈影响,3岁便开始跟父亲学吹唢呐,后业余学吹唢呐。
他心灵手巧,学什么象什么,7岁便跟班干活,12岁带,而且精通乐理,加上勤奋好学,在唢呐行当,
乐都能吹,如大笛、短笛、横笛、闷子、
丝、里管、长号、萨可司、电子琴,样
号称“全活一把手”,又称“唢呐绝活家”。
月23日由中央电视台七套《文化与生活》
土唢呐绝活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1年元
北市河南同乡会邀请,参加河南省综合艺
,获“乐艺精湛”奖。
2002年5月获开封
化旅游展“禹王杯”唢呐擂台赛一等奖,
开封市文化局、市天波杨府“天波杯”唢
等奖;2003年4月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联合举赛中获优秀传统节目奖;2003年在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化局举办的“荣勋杯”电视大赛唢呐独奏中获优秀节目奖;2005年2局、中国“翰园碑林”唢呐大赛中获特等奖;2006年7月,由中国文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唢呐)大赛,翟土技压群雄,荣获中国民间花奖”民间表演艺术奖,及全国吹歌(第一名)荣誉称号。
2001年成会会员。
刘青霞故居
来源:文化局【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