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神经痛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或视力减退,甚或一时性同侧偏盲。头 痛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此病发 作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难以确诊时可 行口服麦角胺帮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支疼痛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支疼痛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支配颌面部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的主要脑神经之一,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第3下颌神经,左右对称,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等多种感觉,三叉神经是左右对称的一对脑神经,因此三叉神经痛左侧、右侧、双侧均有可能发生!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额头、太阳穴、眉毛、眼眶、眼睛、头部、耳朵前方等疼痛),第2支上颌神经(脸、鼻翼、腮部、上嘴唇、上牙齿、上颚等),第3下颌神经(舌头、舌根、下牙齿、下嘴唇、耳朵下方、颌关节等),三叉神经痛有40个不同疼痛部位!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所有部位均有疼痛可能性,牙齿疼,牙根疼,牙龈疼,牙床疼,牙槽骨疼,舌根疼,舌边缘疼,舌中疼,舌咽疼,上腭疼,口腔壁疼,下巴疼,人中疼,嘴唇疼,嘴角疼,鼻梁骨疼,鼻孔内疼,鼻翼疼,脸颊疼,颌面疼,上下颌疼,眼眶疼,眉骨疼,眉头疼,眼皮疼,眼睛疼,眼角疼,眼睛下方疼,太阳穴疼,鬓角疼,额头疼,耳前疼,耳周疼,耳内疼,耳后疼,耳朵上方疼,耳朵下方疼,耳朵内部深处疼……三叉神经痛高危人群有哪些?生活不规律(熬夜、长期疲劳、昼夜颠倒工作、久坐辐射、长期用手机等)、不注意饮食(辛辣、暴食爆饮、极度减肥、长期素食)、40岁以上、精神紧张、自闭抑郁、三高中老年、脑力劳动者、脑动脉硬化、更年期妇女、缺少运动、耳鼻喉五官科疾病、脾气大性格不好、大悲大喜、家庭不和睦、社会关系不和谐、外伤、美容(面部美容针、美容手术、填充)、头面耳部带状疱疹治疗不当、反复牙痛以及拔牙镶牙、面瘫治疗不当、高考+考研类学生、偏正头痛、大城市长期压力大、海边经常吃海鲜、高寒吃牛羊肉过多、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的人群。

三叉神经痛不经正规的系统治疗很少会自然好转,它的程度会一步步加深,发作一次严重一点,往往由其中1支或者2支疼痛发展到1-3支全部疼痛,由几天疼1-2次,每次几秒钟发展到24小时都疼痛,由单侧疼痛发展到双侧都疼,患者身体、心理、精神都受到折磨、打击,痛苦不堪!真定堂叁岔清外用滴耳疗法,我们更懂您的痛!。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1.神经源性疼痛,包括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 (slude综合征),面神经痛,耳颞神经痛
2.牙源性疾患 3.邻近组织的疾病,如外耳道炎,鼻窦炎 4.慢性头疼 5.非典型面痛 6.颅内病变 7.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8.神经症性面痛
(一)神经源性疼痛
舌咽神经痛 • 男性多见 • 疼痛性质相似——阵发性剧痛 • 疼痛部位:咽后壁 舌根 扁桃体
• 病变部位:三叉神经感觉根
半月神经节
周围支及末梢
• 致伤因素:压迫
脱髓鞘性变
损害
• 伪突触形成
短路
传入冲动
轻微触觉刺激
总和
中枢传出冲动
疼痛发作
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 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受侵犯/受压
胆脂瘤、小的脑膜瘤、血管畸形、 异常血管的压迫、牵引/扭曲
• 解剖结构异常(局部压迫) 尖锐小骨刺 颞骨岩部肥厚 岩嵴过高 局部硬脑膜增厚
软腭 咽部 外耳道等 • 诱 因:吞咽 讲话 睡眠时 • 喷表麻药疼痛部位可止痛 • 可同时发病,应注意鉴别
(一)神经源性疼痛
蝶腭神经痛
• 蝶腭神经节受刺激 • 继发蝶窦感染 • 阵发性疼痛 部位:一侧眼眶及其上下区域
程度:剧烈
性质:灼痛/钻痛 时间:持续数十分钟 / 数小时 • 与咀嚼、吞咽 / 触压痛区等动作无关 • 无扳机点 • 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Horner 征——眼结膜及鼻
中枢病变学说:感觉性癫痫发作
• 三叉神经 脊束核
• 脑干
三叉神经感觉核,网状结构
总和
病理刺激
兴奋性增高
轻微刺激板机点
剧痛发作
• 丘脑损害:强烈的自发性痛
• 中枢的病毒性感染
反应过敏
中枢病变学说:反对意见

颌面神经痛PPT医学课件

颌面神经痛PPT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 居多,男多于女,且多为一侧性, 起病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 于数小时或1~2日达到发病高峰。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 痪。
体征有:
1.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皱眉, 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 全。当作闭眼动作时,瘫痪侧眼球 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眼巩膜,此 称为贝尔现象。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包括: ①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内病变; ②头面部创伤累及三叉神经; ③病灶感染和牙源性病灶感染; ④其他:如三叉神经麻痹等。
治疗
三叉神经痛治疗有多种方法,应根据病人 情况进行选择,对首发病例和病史短、症 状轻的病例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药物疗 效不佳者可采用三叉神经阻滞或伽玛刀治 疗。对顽固性疼痛或病史长、症状重的病 人需用射频热凝或局部注射神经破坏药 (如无水乙醇或酚甘油)治疗。此外,对 反复神经阻滞不见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 治疗。
(一)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药物。 首选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此药可使 2/3病人疼痛缓解。开始每天100mg, 1日3 次,每隔1日增加100mg,直到每天600mg, 然后以此剂量维持1周,若疼痛不缓解,可 增加到800mg/d。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 面肌痉挛 课后思考题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多 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为特发性三叉神经 痛,病人主观症状严重,但是临床上可以 没有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在临床上发现有神经 性体征,或经有关方面检查发现有器质性 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为外科治疗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 方法
四、射频热凝术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分支。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呈持续性。三叉神 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病理症状,如角膜反射的减 低或丧失,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温度 觉与触觉障碍,可出现咀嚼肌力减弱与肌萎缩。 怀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应进一步作详细 的临床检查,按需要拍摄颅骨X线片(特别是颅 底和岩骨),CT、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病理
脱髓鞘改变,表现为神经髓鞘受损,层次结 构丧失,髓鞘增厚或破碎,轴突节段性不规 则断裂,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 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刺激“扳机点”引起。 “扳机点”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 块皮肤或粘膜,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扳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病员不敢触碰。 表情呆滞,颜面及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少、身体消瘦。
颌骨内的埋伏牙、颌骨或上颌窦肿瘤压迫神 经时也可引起神经痛,行X线检查确诊。
其他牙源性感染如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 以及拔牙术后创口感染等有明显病灶可查,不受 外界刺激的影响,无“扳机点”存在。
3.副鼻窦炎: 有感冒和急性鼻炎病史,有脓性鼻涕、鼻阻
塞。持续性疼痛,眶下区皮肤可有红、肿、压 痛,可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等。X线摄 片可见副鼻窦腔密度增高,呈普遍性模糊阴影, 有时可见液平面。抗生素治疗有效。
• 第一支:封闭眶上孔及其周围。 • 第二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性地封闭眶下孔,切牙孔、腭
大孔、上颌结节部或圆孔。
• 第三支:封闭颏孔、下牙槽神经孔或卵圆孔。 • “扳机点”位于颏神经或舌神经分布区域时,还应作此两神
经的封闭。
• 封闭先由末梢支开始,无效时再向神经近心端依次封闭。 封闭后疼痛停止或者刺激扳机点无诱发疼痛则可确定发病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闪电式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于40岁起病,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可能因三叉神经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

主诉患者突发性面颊、上下颌及舌部闪电式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诊断1.临床表现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常持续数秒,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

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

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以诱发,这些点称为触发点。

通常洗脸、刷牙易诱发第2支三叉神经疼痛,咀嚼、哈欠和讲话诱发第3支三叉神经疼痛发作,以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为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

2.辅助检查(1)颅脑CT、MRI检查:可发现颅脑肿瘤、炎症等。

炎症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在肿瘤中脑桥小脑角肿瘤占多数,其中胆脂肿瘤占首位,炎症是指脑桥小脑角的蛛网膜炎。

(2)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三叉神经病变者BTEP有异常变化,且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病变BTEP表现各异,故可用其作为一种新的可靠的评价三叉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方法。

治疗要点 1.基本治疗(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否则无法达到根治目的。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对病程短、病情较轻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镇静剂。

有的学者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癫痫样神经痛,其发作性质与癫痫相似,故在临床上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酰胺咪嗪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这些药物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药物治疗无效时,则可采用无水乙醇作封闭治疗,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一般情况较差或不愿手术者。

经上述治疗无效,发作频繁或复发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1)卡马西平:0.2~0.6g/d,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都可以滴耳疗法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都可以滴耳疗法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是一种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理性神经痛,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支配颌面部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的主要脑神经之一,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第3下颌神经,左右对称。

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额头、太阳穴、眉毛、眼眶、眼睛、头部、耳朵前方等疼痛),第2支上颌神经(脸、鼻翼、腮部、上嘴唇、上牙齿等疼痛),第3下颌神经(舌头、舌根、下牙齿、下嘴唇、耳朵下方、颌关节等疼痛),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等多种感觉。

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区域(还包括耳周、舌根,甚至头顶),右侧为多,占60%左右,双侧疼痛约8%,左侧疼痛者较少32%。

疼痛多在第三支,约占40% ,第二、三支同时发病者最多约50% ,第一支发病较少约5% 。

三叉神经痛扳机点:约有 1/3 以上,三叉神经分布区存在敏感点,稍加触碰就可引起疼痛发作,此区域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触发点常位于疼痛受累支别所支配的范围内,如唇、鼻旁、齿龈及舌部、眼眶、腮部、胡须、眉毛、嘴唇等。

也有很多没有明显的扳机点,呈现不定位疼痛。

三叉神经痛有40个不同疼痛部位!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所有部位均有疼痛可能性,牙齿疼,牙根疼,牙龈疼,牙床疼,牙槽骨疼,舌根疼,舌边缘疼,舌中疼,舌咽疼,上腭疼,口腔壁疼,下巴疼,人中疼,嘴唇疼,嘴角疼,鼻梁骨疼,鼻孔内疼,鼻翼疼,脸颊疼,颌面疼,上下颌疼,眼眶疼,眉骨疼,眉头疼,眼皮疼,眼睛疼,眼角疼,眼睛下方疼,太阳穴疼,鬓角疼,额头疼,耳前疼,耳周疼,耳内疼,耳后疼,耳朵上方疼,耳朵下方疼,耳朵内部深处疼……中医讲到:左脸断阴,右脸断阳,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筋结合于“角”(侧头部);足三阳经筋合于“鸠”(面颊部),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内因有血虚、肝阳、淤血、肾虚等造成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三阳经筋受邪、受阻造成三叉神经功能失常,引发三叉神经痛。

中医针灸对面部神经痛的疗效

中医针灸对面部神经痛的疗效

中医针灸对面部神经痛的疗效面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麻木感和神经性头痛等。

而中医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代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包括面部神经痛。

针灸是中医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特定的刺激,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面部神经痛的治疗中,中医针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的疗效。

首先,中医针灸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气血不通所致。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通过调整气血的流动,疏通堵塞的经络,从而改善病情。

例如,人中穴位位于鼻唇沟中央,是治疗面部神经痛的重要穴位之一。

经由中医针灸的刺激,可以改善该穴位的气血循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其次,中医针灸可以舒缓肌肉痉挛与张力。

面部神经痛常伴随着肌肉痉挛和张力增加。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使肌肉松弛,缓解痉挛,减轻张力,从而改善面部神经痛的症状。

例如,颧颌下穴位位于耳廓下方,是治疗面部肌肉痉挛的重要穴位之一。

通过针灸刺激该穴位,可以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感。

此外,中医针灸还可以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

面部神经痛通常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整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体内的免疫力,改善疾病的发展。

例如,太阳穴是面部神经痛的常见穴位,经由针灸的刺激,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免疫功能的抵抗力。

最后,中医针灸对面部神经痛的治疗还具有相对较少的副作用。

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的治疗过程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需要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对面部神经痛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通过疏通经络、舒缓肌肉痉挛与张力、调整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面部神经痛的症状。

然而,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适应症。

面部三叉神经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部三叉神经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部三叉神经痛可能是原发性的神经痛,确切的病因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引起神经脱髓鞘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异常放电。

患者可以出现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疼痛,可以表现为一侧眼眶眶周,额颞部,上颌部位,下颌部位疼痛,也可能会出现牙痛,一般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为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可以突然停止,也可能会缓慢缓解。

如果考虑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数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颅内器质性病变,包括颅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脑炎等等,是由于占位性的病变压迫神经而导致。

面部神经痛,一般也叫“三叉神经痛”,也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

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

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

病常不同,然而病理机制多有相同者,可以运用中医异病同治法,一方
疗多疵。

”叁岔清,针对各种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神经性头痛、耳颞神经痛、眶上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牙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滴耳疗法或者耳后涂抹,抓住了“牛鼻子”,止疼康复一体,营养修复神经,一步到位,源头康复! [三叉神经痛,百般疼痛,痛不可忍!我们更懂您的痛,真定堂叁岔清,给家人多一份疼爱,让亲人少一分痛苦!。

口腔颌面外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讲义

口腔颌面外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讲义

颌面部神经疾病一、单元脉络梳理1.三叉神经痛(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3.舌咽神经痛(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二、知识内容细讲三叉神经痛概述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

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分类两种: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且应用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症状性)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

病因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主要学说: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

病理表现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意见不一。

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

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

“扳机点”: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患者不敢触碰。

疼痛: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特殊动作发作时: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

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唾液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

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起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

在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要求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牙史。

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罹患的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

面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第2支上颌神经支疼痛是一回事吗

面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第2支上颌神经支疼痛是一回事吗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性神经痛,是一种身心危害较大的疾病,除了面部疼痛外,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都有可能出现疼痛,但是由于大家对三叉神经痛缺乏了解,因此不少人没有做好三叉神经痛的防治而导致自己受到了三叉神经痛反复困扰,甚至出现误诊误治,我们就见过很多患者误诊为“牙痛”而将牙齿误拔的病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叉神经痛的危害。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三叉神经痛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患者心理会逐渐出现心情焦虑、烦躁易怒,还有一少部分人会悲观失望、情绪低落、不能容忍痛苦,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的状态,更有甚者还有轻生的念头。

二、三叉神经痛一旦发作不管是急性还是长时间的疼痛,都会引起消化系统、起机体神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

它会不断出现发作性的疼痛,进而逐渐刺激头部,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发生巨大变化。

三、三叉神经痛发作的这些都是疼痛感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且发作的时段也是比较频繁的,有些患者朋友常常因为害怕进食、洗脸、漱口、刷牙等一些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而感觉到很艰难,更不要说是什么营养不良和面容污秽,这些都是不必说的。

另外的话,还有很多患者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四、三叉神经痛患者如果长时间出现一些郁积心理会使患者对外界的一些变化情况,反应表现的会非常的迟钝和没有活跃性,甚至自闭、精神疾患。

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亲友关系淡漠疏远。

三叉神经痛严重造成身体健康失衡、心理情绪失衡,疼痛应激反应失衡,社会关系失衡,甚至引起失眠、抑郁等多种疾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折磨、打击,痛苦不堪!现在大家对三叉神经痛的危害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了吧?在现实生活中当三叉神经痛发作之后患者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只有把握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时机才可以更好的防治三叉神经痛病情加重。

石家庄真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研真定堂叁岔清,滴耳疗法,国家发明专利,个性保养康复方案,三叉神经痛康复关键节点把控,管控疼痛,感同身受,大家一起努力走出三叉神经痛,收获无痛健康的快乐生活!。

了解一些疼痛方面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了解一些疼痛方面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了解一些疼痛方面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概述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三叉神经痛病,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疼痛疾病,其特点是剧烈而突然的面部疼痛,通常为一侧面部,可能延伸至颞部、下颌、甚至喉咙和牙齿。

这种疼痛往往以突发和短暂的发作为特征,可能会一直持续数秒至几分钟。

虽然三叉神经痛不是一种致命疾病,但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症状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主要是严重而突然的面部疼痛,有以下一些常见特征:1.剧痛发作: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往往以突发和剧烈的方式出现,有时可以被形容为一种刺痛、电击痛或剧痛。

这种痛感可能是周期性的,或者几分钟内连续发作多次。

2.疼痛位置:三叉神经痛主要影响面部的一侧,特别是下颌、颞部和眼区。

有时疼痛可能还会扩散到牙齿、喉咙和耳朵。

3.触发因素:触摸或刺激一侧面部的特定区域,例如洗脸、化妆、进食、说话等,都可能触发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

有时,甚至微风或轻微触碰也足以触发疼痛。

4.发作持续时间: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可以很短暂,通常为几秒钟到几分钟。

然而,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可能因人而异。

5.痛觉分布:根据三叉神经的分支位置,疼痛可以局限在特定的颜面区域。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三叉神经痛被分为经颞支(V1)痛、经颧支(V2)痛和经下颌支(V3)痛。

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延伸到其他面部区域。

6.伴随症状:三叉神经痛通常在发作时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但有时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抽搐或颜面畏寒。

疼痛发作后,可能会有疲倦、疼痛持续感或头痛。

需要注意的是,三叉神经痛往往是一种临床诊断,没有明显的可见病理损伤。

因此,症状本身对于确诊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三叉神经痛及其症状根据疼痛的位置以及疼痛的传递途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三叉神经痛,每种类型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1.经颞支(V1)痛:这种疼痛影响的是面部的上部区域,包括额头、眼睛和顶部。

患者可能感到剧烈的刺痛或电击样疼痛,很少有触发因素,可能会导致患侧眼睛出泪或眼睑下垂。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三叉神经痛发病,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具体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们的专家来为您详细讲解。

三叉神经痛发病时疼痛骤然或突然发作,无任何先兆。

但是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时患者主诉疼痛如刀割样、针刺样、闪电样、烧妁样、撕裂样、电击样,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严重者昼夜发作,患者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

三叉神经痛多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以第2,第3支的发生率最多见,首发第一支或双侧同时发病者极为罕见。

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明显。

部分病人在发病时为了减轻疼痛常以手掌按压或用力揉搓面部,病久则出现皮肤粗糙,眉毛脱落等现象。

三叉神经痛持续时间比较短暂,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至2分钟后突然停止,也有极个别持续8-10分钟,但疼痛不甚剧烈。

该病病初发作次数较少,可数日一次,随着疾病发张疼痛逐渐增多并加重,病程愈长发作愈频繁。

三叉神经痛发病主要诱因有因洗面、刷牙、咀嚼、吞咽、说话、进食等动作刺激,以至患者不敢做这些动作。

上唇外侧、鼻翼、颊部、口角、犬齿、舌及口腔黏膜等处是非常敏感的激发点,称“扳机点”稍加触动即可诱发。

患者多表现为精神抑郁、面色憔悴、情绪低落等。

以上就是我们专家为您介绍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网站的其他专题,或者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颌面神经痛PPT课件

颌面神经痛PPT课件

沿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区域出现 反复短暂的发作性剧烈疼痛;疼痛 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前无任 何先兆;发作期间疼痛极为尖锐 , 每次发作数秒至1~2分钟。
上页 目录 下页
三叉神经痛
(三)诱发因素与触发点: 触发点或触发带是指某些特殊的 非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某些局部即可 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如触摸面 部、咀嚼、谈话、吞咽、刷牙、漱 口、面部皮肤受风、受凉等。触发 点位于疼痛的同侧,但可在三叉神 经痛的不同分支区。
上页
目录
下页
三叉神经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诊 断的依据主要点如下: I.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 区内,单侧性,少数病人疼痛可扩 展到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分布区。
上页 目录 下页
三叉神经痛
2.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一般突然发 作,突然停止,持续时间短暂,每 次发作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往 往十分剧烈,呈刀割、电击、火烧 样痛,常以手托住患侧面部。 3.触发点或触发带常有触发点或 触发带。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一)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药 物。首选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此药 可使2/3病人疼痛缓解。开始每天 100mg, 1日3次,每隔1日增加100mg, 直到每天600mg,然后以此剂量维持1 周,若疼痛不缓解,可增加到800mg/d。
上页 目录 下页
三叉神经痛
(二)三叉神经阻滞疗法 1.眶上神经阻滞:适用于三叉神经第 1支疼痛。 2.眶下神经阻滞:适用于三叉神经第 2支痛。 3.上颌神经阻滞 4.颏神经阻滞 5.下颌神经阻滞 6.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
上页 目录
下页
三叉神经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31
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o 三叉神经感觉根和半月神经节受侵犯或受压是 致病的主要原因。胆脂瘤、脑膜瘤、血管畸形 和异常血管的压迫、牵拉和扭曲。 o 解剖结构的异常。有些病例可发现三叉神经 压迹处有尖锐的小骨刺。颞骨岩部肥厚、岩嵴 过高、局部硬脑膜增厚等,均可造成对神经根 和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压迫。
2020/3/31
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 或数月。有的发作期与气候有关,春季及冬季容 多易发作。
有的病员因用力揉搓面部而引起面部擦伤 继发感染,不少病员有拔牙史。
2020/3/31
检查
目的:是确定罹患分支,明确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
定分支检查:
各分支常见扳机点部位: (1)眼支;上眼睑、眶下孔、眉、前额、颞部等。
2020/3/31
下颌神经前干——
• 运动纤维:颞深N、咬肌N、翼外肌N • 感觉纤维:颊神经
翼外肌上下头之间---颊肌---
2020/3/31
下颌神经后干——
• 感觉纤维: 耳颞神经:TMJ后方—颧弓根--舌神经:--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下颌骨内面—舌
下区—舌尖
• 混合性:下牙槽神经
蝶下颌韧带与下颌支之间---下颌孔--下颌管—颏神经 --切牙支
2020/3/31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
• 在电子显微镜下,在半月神经节和感觉 根内可观察到节细胞的消失,由炎性浸 润,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及脱髓鞘改变。 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 痛主要病理基础。
2020/3/31
临床表现
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 然发生闪电式极为剧烈的疼痛, 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引起。
2020/3/31
周围病变学说
发病机制:病变发生在周围部: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
神经节、或其周围支及其末梢.---------(某种因素)使其发生 脱髓鞘性变------------轴突与邻近的无鞘纤维发生“短 路”-----轻微的触觉刺激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 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 快达到一定的总和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
(2)上颌支;下眼睑、眶下孔、鼻唇沟、鼻翼、上唇、口角、鼻孔下方、 上颌结节、腭大孔等
(3)下颌支;下唇、口角、颏孔、颊粘膜、舌颌沟、耳屏前等 检查时的刺激强度:
1、拂诊 2、触诊
3、压诊 4、揉诊
2020/3/31
三叉神经功能检查:(判断原发还是继发) 1、感觉功能 触觉痛觉 2、 角膜反射 3、腭反射 软腭上提 4、 运动功能
• ---眶下裂---眶 • ---穿过“蝶腭神经节”---鼻支—鼻腭神经 • ---翼腭管---腭前神经
腭中神经 腭后神经 • ---上牙槽后神经—翼上颌裂---颞下窝—上牙龈支
—分支---牙槽孔
2020/3/31
下颌N
半月神经节 • 外侧---感觉根 • 下方---运动根
卵圆孔---颞下窝
脑膜支 翼内肌神经
热的敏感性高,一定温度下可破坏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 纤维。
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神经损伤、颅内感染,常 发生
咀嚼肌功能 减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
宜用此法。
2020/3/31
(三)针刺疗法 (四)封闭疗法 (五)理疗 (六 )注射疗法 (七)近来有激光、冷冻等方法 (八)手术疗法
2020/3/31
2020/3/31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 口腔颌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
• 咀嚼肌的运动及本体感觉神经
• 感觉纤维:
• 半月神经节— 中枢突---长支:触压 觉

短支:痛温觉

周围突---眼N、上颌N

下颌N
• 运动纤维:三叉N运动核——下颌N
2020/3/31
上颌N
半月神经节前缘中部——
颅中窝段:脑膜中神经 翼腭窝段:
(一)药物治疗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1%丁卡因或 4%丁卡因涂抹咽部可暂时止痛
(二)封闭疗法
1%~ 2%普鲁卡因加维生素B12、B1或激素 注射于扳机点周围或舌咽神经干
(三)手术疗法 颅外舌咽神经干切断术或颅内舌咽神经根切断术
(四)病因治疗
查有无扁桃体、鼻咽部肿瘤,颅底肿瘤,茎突过长等
2020/3/31
偏瘫性头痛:
头痛发作前偏侧轻瘫、偏侧麻木,数十分钟后对 侧或同侧头痛。偏瘫可完全恢复。
青年女性,与月经有关, 弥散性血管运动功能紊乱型偏头痛: 有视觉先兆,数十分钟后
枕部剧痛,跳痛。
耳颞神经痛: 耳颞神经受损,一侧耳颞部痛,常有咀嚼食物引起。
2020/3/31
(2)牙痛和 其他牙原性疾患:
牙髓炎:
(一)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有眩晕、嗜睡、
1、卡马西平:
白细胞减少,可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 能损害,用前查血象及肝功能,并定期检查。
2、苯妥英钠:大视仑力丁障碍,等中。毒牙症龈状纤有维头性晕增、生走。路不稳、 3、中成药: 汉桃叶片,七叶莲
2020/3/31
(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原理: 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细纤维比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对
2020/3/31
诊断
根据病史,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表现及神经系统有无阳性 体征,诊断较易。
确定分支的方法
查找“扳机点”,初步确定分 支后,进行诊断性封闭
麻醉时先由末梢开始、 无效时再向近中枢端注射
1%~2%普鲁卡因阻滞 神经孔,若疼痛消失1小时
2020/3/31
鉴别诊断
(1)头痛 偏头痛
2020/3/31
2020/3/31
• 颈内动脉管前端 的骨质缺陷,使该 动脉与半月神经节 十分接近,搏动长 期影响半月神经节 和感觉根,是指发 生脱髓鞘变而引起 疼痛。
o 神经分支经过的骨孔因骨膜炎而发生狭窄, 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2020/3/31
o 面部遭受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原因 o 高血压病,供应神经血运的动脉硬化, 血管张力的破坏等也可能导致本病
一般有神经系统体征。
2020/3/31
病变在脑干内,与脑干中三叉神经感觉核的兴奋性改变 有直接关系。
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丘脑损害的特 点是强烈的自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被其他非伤害性刺激引 起,如触觉、声响、光亮等。
以三叉神经中枢的病毒性感染引起它的反应过敏来解释扳机 点现象。
中枢病因学说不能解释许多临床事实,如为何延髓的许多 病变,如延髓肿瘤、延髓空洞等不引起三叉神经疼。
髓石:
其他: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拔牙创感染等,持续深在钝痛, 有病灶,去除病灶疼痛消失,无扳机点。
(3)鼻旁窦炎: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5)舌咽神经痛:
疼痛性质和三叉神经相似。咽后壁、舌根、软腭、扁桃体 及外耳道。睡眠时可发作。1%~2%利多卡因喷雾可止疼。
2020/3/31
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的治疗
2、一般性偏头痛 最多见,先兆或前驱期不明显,症状和典型偏 头痛相似,常伴胃肠道症状。常为双侧性头痛, 持续时间更长,达数小时至数日。 病因:精神因素,疲劳和紧张
3、神经官能症头痛
较多见。头顶中央或不固定。压迫性钝痛,有 时呈灼痛或刺痛。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加重或减 轻。过度疲劳、焦虑、精神紧张等原因。
2020/3/31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内病变,在颅内肿瘤中,特别 是位于脑桥小脑角部、三叉神经根部及半月节的肿瘤。 鼻咽癌、上颌窦癌及各种转移癌等也可导致神经疼。
鼻窦炎、骨膜炎、中耳炎、化 脓性岩鼓炎等都可引起三叉神 经痛。
骨腔病灶常说:上颌骨或下颌 骨出现病变性骨腔,慢性炎症 病灶,为血管丰富的骨组织的 异常愈合反应。骨腔中还可发 现碎骨片、钙化物和较多的神 经纤维。
(2)继发性
脑桥小脑角的血管异常和肿瘤、蛛网膜炎、椎动脉病, 发生于颈动脉、眼、喉和扁桃体等的脑外肿瘤, 颅外血管疾病,如颈内动脉闭塞、颈外动脉狭窄等
临床表现
年龄:
30~50岁
部位:
扁桃体区、咽部、舌根、颈深部、耳道深部
发作时间规律: 早晨或上午频繁,下午或傍晚减少,也可在睡眠时发作
诊断
疼痛性质:
刺戳样、刀割样,也可表现为痛性抽搐
--下颌舌骨肌神经---肌
• 下切牙神经丛
2020/3/31
三叉神经痛
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概念 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可由口腔或颜面的
任何刺激引起检查未发现和发病有关的
分类
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所致,除疼痛外,
疼痛剧烈,病员常作出各种动作,如紧按面部、用 力揉搓、伸舌、咂嘴等,还常有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 抽搐。
有时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 出汗、流涎、鼻腔粘液增多等,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一般在白天,每次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 分钟骤然停止。间歇期无任何症状。随病情发展发 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缩短。
高血压性头痛、枕神经痛、肌紧张性头痛、炎症性头痛等
1、典型偏头痛: 先兆期:发作前半小时或10余分钟出现视觉先兆, 视野内闪辉性暗点,如火花、异彩、光环等,有时 单眼全盲。持续10~40分钟,迅速消失。 头痛期:突发搏动性头痛,视觉先兆的对侧额颞 部 、眶后、头顶部。逐渐加重,成持续性剧痛, 成钻通或搏动性,常伴恶心、呕吐、厌食、畏光, 数小时后缓解,次日可恢复。
手术疗法 1、病变性骨腔清除术 2、三叉神经周围支斯脱术 3、颅内手术
2020/3/31
刀口长5CM
在下颌角至下颌最后磨牙 远中连线中点,直径1.5CM
眶下缘下1CM, 长22C02M0/3横/31弧形切口
尖牙窝处,粘膜转折处, 长4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