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仲老眼中的清诗十大家 - 人物年谱 - 国学论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仲老眼中的清诗十大家- 人物年谱- 国学论坛

钱仲老眼中的清诗十大家

钱仲■王英志

(2009年9月)恩师钱仲联先生虽已仙逝五年有余。笔者忝列钱门弟子行,有幸亲睹了老人家对清代诗人与词人的宏观把握,鸿爪留痕,难以忘怀。

钱仲老评定清代诗与词之十大家之举,缘于2002年春拟为浙江古籍出版社主编“清诗词大家丛书”。当时该社总编由我北大同窗古典诗词专家王翼奇学兄陪同

专程来苏州,与我商量选题,于是策划了“清诗十大家诗选”与“清词十大家词选”两套丛书,并决定邀请钱仲老主编。丛书计划每家诗人与词人出版一册选注、评点本。对入选诗、词十大家的要求是:1.对清一代诗、词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大家;2.能代表清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诗、词创作成就,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重要诗人、词人;3.主要选以才情见长的天才诗人、词人,兼顾其他类型诗人、词人。

出版此两套丛书的首要工作是评选出各十位清代诗、词大家,承担此重任者自然非钱仲老莫属。虽然钱仲老当时已年逾九旬,身体也不佳(一年半以后即作古),但他不但慨然允诺,而且没几天就列出了各十余家名单,并召我去说还

要一起斟酌。各十余人的诗词大家名单是份草稿,纸上涂抹删改之处甚多,可见先生已几经斟酌;钱仲老用笔点着名单评介,说都是按要求而定的。为了满足“十大家

”的“定额”,钱仲老最后忍痛割爱各删了两三家,算是敲定了。可惜这两套丛书后来因故而搁浅,钱仲老白忙活了一番。事情未成,我很内疚,但收获却颇大。因为没有此次“逼迫”,就挖不出藏在钱仲老脑子里的清代大诗人与大词人的“点将录”。本文简介经钱仲老深思熟虑而确定的“清诗十大家

”。

钱仲老一直认为现今诗歌研究对清诗重视不够,持诗歌一代不如一代论者占上风。他说清诗继宋、元、明以后,自具特色,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裁新创,成就很大。清诗虽然不能说是超越唐宋以上,然而开出了超越元明、抗衡唐宋的新局面。他把清诗分前、中、晚三个阶段。自国初到雍正是前期,这时期的清诗,由明清之交的沧桑变革,到康熙盛世的社会趋于稳定,大家、名家辈出,选出了吴伟业(1609-1671)、吴嘉纪(1618-1684)、王士禛(1634-1711)、查慎行(1650-1720)四大家。乾隆、嘉庆到道光,清王朝由表面繁荣,逐步走向下坡路,诗人大多在艺术上争奇斗巧,思想性一般比较逊色,缺少清初作家的战斗锋芒。但诗坛创作繁荣,选了成就比较高的袁枚(1716-1798)、黄景仁

(1749-1783)、黎简(1748-1799)、龚自珍(1792-1841)四大家。道光末年到清亡,是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期,社会由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由改良进展到旧民主主义时代,诗歌与初、中时期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突出的有郑珍(1806-1864),还有提倡“诗界革命

”的黄遵宪(1848-1905),所以就选了这二大家为代表,算作一个光辉的结束。

以上十位诗人就是清诗史上钱仲老最欣赏的十大家。钱仲老对这十大家多有评述,从中也可以印证钱仲老对清诗的总体看法。我对钱仲老所选清诗十大家,比较注意的与有点意外是初期的吴伟业与中期的袁枚。

清初顺康诗坛,赵翼有“钱(谦益)、吴(伟业)二老,为海内所推,入国朝称两大家”(《瓯北诗话》)之说,论者于二老各有所好:朱庭珍说“以牧斋(钱谦益)为冠,梅村(吴伟业)次之”(《筱园诗话》);程衡穆则称“钱、吴并称,然钱有迥不及吴处。吴之独绝者,征词传事,篇无虚咏,诗史之目,殆曰庶几”(《鞏帨厄谈》)。而钱仲老并未轩轾过钱、吴,我只知其于钱谦益颇偏爱,不仅整理了《牧斋全集》,而且对牧斋降清“世因鄙其人,并及其诗”颇为不满,根据金鹤冲《牧斋年谱》,认为钱谦益降清为官仅五月耳,并非“输心清廷,热中富贵”,辞官后更协助其门下士郑成

功抗清,与海上遗臣暗通消息,毁家纾难,其家乡常熟红豆山庄成为联络志士的秘密机关地。对其人品给予正名。于钱诗钱仲老也有“牧斋七律,为清代第一”之评(详《梦苕庵诗话》)。在其所编《清诗精华录》中,曾引用陈文述评钱诗“沉郁藻丽,原本杜陵,逸清高致,远在梅村祭酒之上”语。但钱仲老对吴伟业的评价也甚高,称其“早期诗作风华绮丽,后经乱离,多感慨苍凉之音。各体皆工,尤长于七言歌行。纪事之作,学长庆体而自成面目,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清诗精华录》)。尤其对吴伟业开创“梅村体

”极为赞赏,认为影响了有清一代诗人,包括清初期陈维崧、吴兆骞,中期袁枚、陈文述,晚期樊增祥、王闿运、王国维、杨圻等,就是钱仲老本人也有不少反映抗战题材的“梅村体”之作。钱仲老对梅村体不仅肯定其艺术上革新元白长庆体,如用典、四句一转韵、多律诗句法等;更赞誉其纪事之作多反映国家大事,无愧“诗史之目”。钱、吴比较:从人格上看,钱谦益降清,吴伟业入仕新朝,虽都属于“贰臣”,但吴“贰心”的程度较钱轻,其忏悔的真诚度也较钱重;从诗歌艺术上看,钱、吴虽各有千秋,钱长于七律,吴擅七古歌行,但对后世的影响吴似胜于钱。权衡之下,钱仲老选择了吴伟业而放弃了他所偏爱的钱谦益。我认为很客观。

清中期乾嘉诗坛选了袁枚,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袁枚虽是乾隆诗坛盟主,性灵派主将,但自我1979年师从钱仲老起,到后来钱仲老很长时间给学生上课,对袁枚性灵诗都贬为“油腔滑调”、“流于浮华”。上课偶也说过袁枚诗代表了清诗的话头,但评价不高。后来钱仲老对袁枚其人其诗的评价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猜测是上世纪90年代钱仲老主编《广清碑传集》,收集到钱振锽的《袁枚传》而深受影响。此传记载了袁枚于碑传文中指斥雍正宠臣田文镜,赞誉被雍正批为“朋党”的谢济世,还上书训斥乾隆大臣黄廷桂等正义大胆之举,并评云:

“世但知枚以性灵为诗,不知枚以肝胆为文;但知枚有乐天之易,不知枚有史迁之愤。”1994年钱仲老与弟子严明合作《袁枚新论》一文就引证了此传,从而对袁枚其人其诗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只是把袁枚性灵诗提高到清中期四大家之一的地位,我还是感到了惊喜。

至于王士禛乃康熙诗坛主盟,论诗倡神韵说,创神韵一派,诗追王孟,中年以后诗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确是大家。尽管钱仲老对王诗不是很喜欢,说未能摆脱明七子拟古余习,但其地位摆在那儿故入选。查慎行,善用白描手法,钱仲老多有推重。赵翼曰:“梅村后欲举一大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慎行)才气开展,工力纯熟,鄙意欲以继诸贤之后。”赵翼于《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