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知识产权论文
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研究论文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行政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分析其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现状1. 制度框架与立法基础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制度框架上,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注册、审查、维护和管理。
此外,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网络。
2. 行政执法力度与效果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同时,行政机关也积极与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合作,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果。
二、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1. 侵权行为多样化与复杂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侵权行为日益隐蔽,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给行政执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2. 行政执法资源有限尽管我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投入,但相对于庞大的知识产权数量和复杂的侵权行为,行政执法资源仍然有限。
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效果。
3. 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不畅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
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在案件移送、证据认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顺畅,影响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果。
三、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1. 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效果。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10篇)
知识产权的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1[摘要]传统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用智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但是传统知识因为相传年代甚久,并且很多记载不明确,甚至追溯不到其源头,故不能确定其权利的主体。
便很难取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所以本论文以探讨我国的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研究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保护我国传统知识的利益以及民族的利益做贡献。
[关键词]传统知识;知识产权;民间技艺;恶意抢注一、传统知识概述1.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关于“传统知识”一词,虽然各国际组织和学者已经给出过相关的定义,可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有不少国际公约和国际机构,在狭义上使用传统知识这一概念,(1)即把传统知识界定为传统部族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技术诀窍和经验的总和。
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则是最早提出“传统知识,创新与实践”等这样一术语的。
当然,传统知识由于立足点不同,还存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界定。
目前各种界定都存在着将传统知识载体化的倾向。
以至于一提到传统知识,许多人感受到的是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产品或者是那些已经退出现实生活的古老知识,这种认识给确定传统知识的保护范围带来困难,无法满足为传统知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
总之,(2)基于传统之上的文学,艺术或科学著作,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和名称、符号,未透露的信息和所有其他一些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以传统为基础的由智力活动产生的一切创新和创造,都属于传统知识的范畴。
2.传统知识的特征(1)传统知识具有群体性:众所周知,传统知识是一群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人即传统部族世世代代创造的有着自己的经验的知识体系,是其实践与智慧的结晶。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兴流派,其基本观点是经济行为者与制度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探讨了产权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和属性,认为产权变迁是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因。
本文将介绍产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对经济物品或资源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许可权等。
产权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与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
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离不开产权的约束和规制。
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按照属权者、资源性质、产生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属权者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公有产权•集体产权2.按资源性质分类:•自然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知识产权•资本产权3.按产生方式分类:•创造性产权•转移性产权•附着性产权4.按使用方式分类:•产权的授权使用•产权的合作使用•产权的控制使用5.按应用对象分类:•生产要素产权•商品与服务产权•生态资源产权产权的作用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产权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产权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私有产权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使资源的使用者对自己的资源承担责任,同时对资源收益享有所有权。
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权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机制,它刺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鼓励了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产权促进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权关系的形成保护了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
[摘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
这应建立在国有企业实施了正确的产权改革的基础之上。
通过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以及权责利边界、调整产权布局结构、推动产权交易市场日趋发展和成熟,增强国有企业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产权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一、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产权内涵产权这一概念,既是一个古老的范畴,更是一个现代的范畴。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没有间断过对它的研究。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产权”都被当作已经存在的条件被排除于正统经济学以外。
虽然所谓正统的经济学承认“产权”的重要性,但是认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而关于“产权”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科斯为代表的一批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他们的产权理论,引起不小的轰动,产权问题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产权究竟是什么呢?制度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定义它的呢?《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是:“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所下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定义是从权利的可选择性和权利的实施来定义产权的。
另一位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定义产权,同时,他十分强调产权的功能和作用,他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
”“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鼻祖科斯则是从产权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产权的。
科斯指出:“人们通常认为,商人得到和利用的是实物(一亩土地或一吨化肥),而不是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力。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摘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以工具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应注意发挥我国在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工具主义;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传统文艺表达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上至政府层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元首会晤中,知识产权保护总是备受关注的议题。
下至企业层面,以3c和6c专利联盟向dvd生产商征收专利使用费为代表,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为应对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格局,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订工作。
本文就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提出几点意见,供政府和学界参考。
一、以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观为指导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首先应对知识产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有自然法权和工具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观。
自然法权的法哲学模式,承袭法哲学家关于一般财产权的论述,从劳动或人格的角度立论,论证知识产权伦理上的正当理据。
其要旨在于确立知识产权的自然权利地位,认为知识产权合乎自然理性,具有不可剥夺的属性。
依照这种观点,知识产权即是一种伦理上的善,其正当性具有先验的品格,具有某种天赋人权的特征。
而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观,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国家政策工具,其价值视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或阶层利益而定。
如果知识产权制度能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特定的功利目标,则为善的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性;否则,就是“恶法”。
换言之,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应完全以自己的国家利益或阶层利益为导向。
在国际知识产权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强调知识产权的劳动价值属性或人格关联性,有意无意地推广自然法权的知识产权观念。
如微软,为保障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以“知识产权海盗”比喻一些侵权行为,在伦理上丑化发展中国家形象。
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其既有优势的知识产权,维护其国家或产业集团的经济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
知识产权如同智慧的结晶,是创造者们辛勤努力的成果,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创新动力和经济利益,更是对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有力支撑。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激励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创造者们知道他们的成果能够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尊重时,他们将更有动力投入到新的研发和创作中。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持续繁荣。
以科技领域为例,一项新的发明专利,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可能会被他人轻易抄袭和模仿,这无疑会打击发明者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放弃进一步的创新探索。
而有了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明者能够放心地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技术突破,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从经济层面来看,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
以知名的科技公司为例,苹果、华为等,其核心技术和品牌都受到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反,那些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往往只能依赖模仿和抄袭,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浪潮中容易被淘汰。
此外,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许可也成为了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法的知识产权转让,企业可以获取所需的技术和创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保护创作者的权益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同样意义重大。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动人的音乐、一部精彩的电影,都是创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如果这些作品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创作者将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从而有条件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也鼓励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化创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精选19篇)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精选19篇)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精选19篇)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应该怎么写?尊重知识产权世界上,只要有了知识产权的存在,世界将得以公平公正;不少人,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地用一些不择手段的方法骗取金钱。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精选19篇),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篇1当世界上诞生了《知识产权法》的那一刻起,世界上就有了更多的“公平公正”。
因为当今人类已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了知识资源,谁就拥有了最宝贵的财富。
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保护知识资源的法律制度。
那“知识产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知识产权”就是对智力劳动的果实依法合法的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惩罚和收益的权利。
再简单点说,就是使用法律的手段来占有知识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抄袭作文、制作和贩卖盗版光碟、仿造正版手机、窃取电脑游戏等,这些行为全都是侵犯了知识产权,都是不劳而获的行为。
每当我看见人们在购买盗版光碟时,真的很想去阻止他们,因为这也是用实际行动在维护知识产权嘛!问起人们为什么购买盗版光碟,他们的理由是:因为盗版光碟便宜呗!我甚至还听说为了使盗版光碟播放得更加舒畅,从而生产了一种“纠错碟机”。
知道这些事之后,我仔细想了,觉得真的很可笑!这样做不就是间接地、甚至是直接地纵容盗版商家继续去侵犯知识产权吗?那样,盗版光碟在“纠错碟机”的支持下就更加有市场了!那么,卖正版光碟的商家,岂不是被贩卖盗版光碟的商家抢走了应有利润?这是极其得不道德的,也是极其不公平的!其实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在未经他人允许之下,转载或窃取别人成果的现象十分之多呢!例如:我们班有的同学,因为懒惰,不想自己开动脑筋,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就完全照抄别人的文章,这种行为十分的可耻!在某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有位同学偷看了同桌的答案,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其实文章和答案都属于智力劳动成果啊!这两位同学的行为都侵犯了知识产权!真是既害人,又害己!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时刻牢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篇2知识产权在我心如果说你有诚信,那么知识产权这死个字永远烙印在你的心底。
经济学视角下解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经济学论文-经济论文
经济学视角下解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经济学论文-经济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知识产权制度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认可,在知识产权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知识产权人提供了专有、独占的知识产权,同时也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因而,这种针对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体现出了较强的法定性和有限性,一般对知识产权中的经济权利进行重点限制。
知识资产既表现出了私人产品的属性,也具有公共性和排他使用性的特征,可以归纳到公共产品的范畴。
由此可见,以经济学视角对知识产权权利限制进行解读十分必要,可以揭示出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经济合理性,在知识资产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促进知识产品的再创造。
另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知识产品,以此推动社会科技的有效发展和进步。
因此,平衡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知识产权始终追求的目标。
而为了实现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价值目标,不仅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限制知识产权的权利,对知识产权的内容和范围展开合理地约束。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探讨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可以为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合理性存在提供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确保权利资源配置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一、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内容及特征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指的是对知识产权的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在保护权利人享有的专有知识产权的同时,也确保社会大众能够获得合理的知识产品,从而对社会大众与知识产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地调节和维护,最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科技、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因而,对知识产权的权利进行限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实现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
实际上,知识产权的限制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权能限制、时间限制以及地域限制。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对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包括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它们共同影响着个体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不完善和不透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着重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因此,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也强调了个体和组织在制度环境下的行为。
制度的变革会对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组织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以及制度变革对其行为的影响。
总的来说,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度变革对经济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制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洞察制度变革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其中,《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文由道格拉斯·诺斯以及奥利弗·威廉姆森两位知名学者共同撰写,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论文探讨了制度变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认识经济制度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奥利弗·威廉姆森的《市场和层次结构:分析经济组织》也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论文。
该文强调了市场和层次结构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并且分析了交易费用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组织形式下的变化。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新制度经济学 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强调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行为被认为是基于理性的个体决策,并且这些决策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背景,而且它们对于经济行为的塑造和影响至关重要。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规则、组织和激励机制,它们结构了社会经济活动。
因此,制度包括了法律、政府、合同、一般惯例和规范。
这些制度不仅仅影响了经济的组织形式,也影响了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对经济的表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些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而另一些则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
例如,存在良好的产权保护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国家,往往有更好的经济表现,而缺乏这些制度的国家,则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得到改革之后,投资者可能会更加愿意在该国投资,因为他们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更有信心。
这种变迁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并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深刻影响。
研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的根源,并且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和政策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安排及其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使我们意识到,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创新和整体经济绩效产生巨大影响。
这一洞察力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尤为重要。
由于这些国家的制度环境通常不够健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他们提供了改善制度环境、加速经济增长的指导。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强调了对于制度安排的演变和创新的关注。
制度安排是动态的,它们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要持续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就必须促进制度的革新和变革。
新制度经济学知识产权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知识产权的分析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一般以产权的定义及其地位为切入点来研究产权制度,进而延伸到知识产权制度,深入分析产权及知识产权的运行机制及模式。
正确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我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意义深远。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知识产权1.新制度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分析“知识产权”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巴泽尔将产权定义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
由此,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理解为一种个人对知识资产的权利束,所有者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支付其成本并享有其收益。
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一个人享用知识产品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因此知识产品是非排他性的;一个人使用知识产品不仅不会随他人对其使用的增加而减少,还会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因此知识产品是非竞争性的。
但知识需要个人的智慧来提供,即使是一群人研究的成果,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也可以视为个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又具有私人财产的性质。
由于公共物品性质及私人财产性质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思考,以及对其运行体制的需求。
对整个社会来说,知识的供给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学习,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对消费者来说,汲取别人优秀的智力成果可以激发自己思维的创造性,也可以减少研发知识所费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对于生产者来说,供给知识需要成本,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还面对知识可能无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风险。
正如信息悖论阐明的,在对知识研发进行投入之前,事先并不会明确其产品将来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一旦投入即为不可收回的沉没成本。
知识作为公共物品被提供出来之后,就会出现”搭便车”现象。
享受知识的人得到知识带来的效益却不用支付研发成本,而研发知识的人付出成本却没有享受到其带来的全部收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十七大”后的我国土地资源产权制度建设李思(中国地质大学20101003586 经济学)[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房地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同时农林牧副也都在技术的进步下不断的带来巨大效益。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加的土地资源需求与愈用愈少的土地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考虑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方针。
本文旨在从产权制度建设角度,通过考察土地资源现状,发现其中问题,而得出自己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土地资源十七大产权制度正文: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我国国土面积144亿亩。
其中,耕地不足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辽阔,总量巨大,但人均量偏低;地域跨度大、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专访时,用三个“难以为继”来描述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过度消耗低效用地的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忽视城乡土地权利主体平等的模式难以为继。
土地资源问题具体表现在:1.人地矛盾突出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只占世界人均数的29%。
全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比世界同类指标少60%-80%,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排在第120、第114位。
2.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比如,2004~2006年,我国粮食每亩平均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8年,据对我国17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地产出率不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产权制度理论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视⾓下的产权制度理论综述新制度经济学视⾓下的产权制度理论综述闫海峰【摘要】交易费⽤决定制度的选择和设计,⽽产权的合理安排会使交易费⽤降低,从⽽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中国国企中不乏产权制度效率低下的问题,从⽽由交易费⽤引出委托代理机制的设计问题,交易费⽤理论对改善制度结构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科斯对交易费⽤作⽤的重要性就做了很多论述.本⽂针对产权和交易费⽤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进⾏了综述.【期刊名称】⾚峰学院学报(⾃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2【关键词】产权;交易费⽤;委托代理;新制度经济学;激励相容1 产权和交易费⽤理论交易费⽤主要包括资源建⽴、维护、使⽤、改变制度和组织等⽅⾯所涉及费⽤,执⾏既定权利涉及的费⽤.[1]国有企业中企业家只拥有经营权⽽⽆所有权,政府则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政府依据⾏政命令向企业家下达指⽰需要⽀付费⽤,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也会产⽣交易成本.在权利转让⽅⾯也有典型例⼦,如劳动者将⾃⼰的劳动使⽤权转卖给企业家,企业家也需要⽀付交易费⽤,由此可见,正交易费⽤不仅存在,⽽且还普遍存在.企业产权界定清晰与否决定了交易成本的⾼低.交易费⽤是否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影响呢?科斯认为:当交易成本为零条件下,⽆论怎样的产权初始界定和配置都不会对资源配置产⽣影响,因为双⽅当事⼈通过相互协调交易便可实现,这种资源利⽤达到最佳效率的结果与产权界定⽆关.这便是著名的科斯第⼀定理.科斯⽤⼀个例⼦来说明科斯第⼀定理:⼀块养⽜地和⼀块耕地靠在⼀块,养⽜⼈养⽜可能会对农场主造成损失,此时养⽜⼈要给农场主赔偿损失,如果扣除赔偿费后养⽜⼈还有剩余且养⽜⽐牧改营更有利,养⽜⼈会承担赔偿责任,放弃牧改营本质上是⼀个关于机会成本问题,养⽜⼈放弃牧改营其实是考虑到了机会成本最⼩化.另⼀⽅⾯,农场主在获得养⽜⼈的赔偿后能够充分补偿他的损失,他便会继续农场经营.养⽜⼈和农场主通过谈判使各⾃的⾏为都能使⾃⼰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由此可以看出“科斯第⼀定理”的内涵:资源配置发⽣冲突时,产⽣损害的⼀⽅赔偿损失,并且定价制度正常运⾏,即定价制度运⾏不需要成本,资源便会实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科斯第⼀定理说明了:产权界定产⽣交易费⽤,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当然科斯第⼀定理中的零交易费⽤假定是不现实的.“科斯第⼆定理”:当交易费⽤不为零时,产权的初始界定和分配都将影响最终资源.当在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初始界定和交易费⽤⼜如何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呢?我们先来看⼀个简单地例⼦:当企业⽣产产⽣烟尘危害时,政府可以实⾏管制来规定企业可以⽣产什么或不⽣产什么,或应安置防烟尘设施或不得烧煤和油,当然这样会产⽣管制成本,但可能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尤其是烟尘。
浅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生 了什么新的资 产阶级 , 那 我们就 真是 走 了斜 路 了 " 0因此 在 我 国 国企 改 革 中 必 须 以马克思主义 产权理论 为指导 , 清除 科斯 产权理论 的消极影 响 , 保障 国家所 有权 ,落实企 业经营权 ,真 正做到产 权清
引人新古典经 济学之 中以修正 新古典经 济学 , 并用这种 被修正 了的新 古典经济
学去分析资本 主义制度 的构成 ! 运行和 效用 " 传统经 济理论 的三大柱 石是天赋 要 素 ! 术和偏好 , 而新制 度经济学 认为 技 制 度是经济学理论 的第 四大柱石 , 有关 制度对 经济行 为的影响 的分析应该 居于 经 济学的核心地 位 " 新制 度经济学将 制 度 视为经济发 展的 内生 变量 , 由此 制度 也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 " 产权理 论是新 制度经 济学 的主要 内 容之一 , 科斯是其创始人和领袖 " 科 斯的 产权理论是 关于产权 界定及 交易费用对 议定契约 的影响的理论 , 它是 由 /科斯定 理 0和 /科斯第二定理 0构成的 " 以工 厂 A 污染 其 周 围 的农 场 B 为 例 , 所谓 / 科斯 定理 0, 就 是说 , 只要 交易 费用为零 , 无论法律上要求 A 补偿 B 还 是 B 补 偿 A , 都 不 会 影 响 最 终 资 源 配置 ,
经 历着历史性 的社 会变迁 " 转型期 的中 国社 会, 市场经 济逐步 建立 与完善 ! 府 政 职能发 生转变 , 而在市场 与政府之 外 , 社 会 空间 不断扩 展 , 使 得政 府 ! 场 !社 会 市
三元 社 会 结 构 逐 渐 显 现 , 加 之 社 会 阶 层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标题: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管理的价值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对经济管理的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关注经济体制和组织结构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着重研究非市场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关注企业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环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通过研究交易成本、制度设计、权益保护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理解经济体制如何塑造经济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1.引言新制度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行为视为理性选择行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市场因素外,非市场因素同样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为了研究这些非市场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2.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制度环境、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会遵循其中一种特定的行为规则,并将这些规则称之为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的经济行为不仅要考虑市场交易的效率,还要考虑交易成本、规则和契约的约束等因素。
3.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企业行为受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企业在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合规性、制度环境以及规则执行力。
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还提供了制度设计和规则的理论指导,指出在制度设计中应注重交易成本的降低、权益保护的加强等方面。
4.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经济体制中,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制度方案,提高经济效率和公平性。
在企业管理中,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组织机构设计的重要性,并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和契约关系。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公共政策和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经济学视角下解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
经济学视角下解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
知识产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催生创新产业,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然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权利限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篇论文将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解读知识产权权利限制。
首先,知识产权的限制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权衡行为,它既可以保护原始权利人的利益,也可以通过强制授权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知识流通等。
在这种权衡中,政府必须通过明确的法律、政策制定来保障各方的利益。
同时,在制定政策时还需考虑到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以便实现效率、公正的平衡。
其次,知识产权的限制也影响到了创新行为的激励效应,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在一些情况下,限制知识产权的效果甚至是消极的,因为原始权利人可能会因此减弱自己的创新动力。
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交易等方式来刺激创新行为,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知识经济发展。
最后,知识产权权利限制被广泛用于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垄断等。
这些市场失灵可能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降低了经济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限制可以帮助政府通过强制授权、反垄断等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总之,知识产权限制是一个持续争议的话题。
在法律、政策制定以及创新激励等方面,政府需要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的
平衡。
只有这样,知识产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知识产权毕业论文 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和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毕业论文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和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毕业论文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和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保护了创新和创造性的成果,为创作者和创新者提供了利益保障。
然而,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反思的问题。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和法律保护,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重要性知识产权是指由人类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合法权利。
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形式。
这些权利的存在保证了个人和企业在创新和创造中的投入能够得到回报和保护。
因此,知识产权对于保护创作者的权益、鼓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1.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和实施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给跨国公司和创新者带来了矛盾和纠纷。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制度,推动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和协调。
2. 创新的推动力与障碍知识产权制度应该是创新的推动力,但有时也会成为创新的障碍。
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导致创新者的封闭思维和垄断行为,限制了创新的自由度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的关系,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对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数据保护和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困难。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确保数据的流通和利用,促进创新和发展。
三、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化和协调。
2. 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论制度的意义【内容摘要】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重要代表诺斯和威廉姆斯先后与1991年、1993年和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在西方,有人把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即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这一核心功能是通过制度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次级功能实现的,而制度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之所以能对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则在于它能对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的收益和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一种有效的制度必须据此进行设计与实施。
制度的功能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基本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科学认识制度的功能对深人认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有效的制度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核心功能交易费用一、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功能的揭示及其不足。
制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的。
制度功能的层次性是指制度的功能具有核心功能与次级功能之别,并且制度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次级功能实现的,最早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揭示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
他发现了交易费用并认为企业制度之所以代替市场就是因为它可以用一个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交易合约代替一系列短期市场交易合约从而节省交易费。
因此,降低交易费用显然是企业以其他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
德姆塞茨指出,产权制度具有两项重要功能,即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和外部性内在化。
他同时认为,外部性内在化功能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功能。
他说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舒尔茨认为,制度具有种功能,即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和提供公共品服务。
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产权问题
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产权问题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产权问题,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产权问题产权即财产权利,是财产权的泛称?由于人们研究侧重点和视角不同,对它的内涵与外延存在不同的理解?产权,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相关理论在经济发展与运行中的作用,它已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而产权问题的产生也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最早提出了产权存在的必要,其后继者,如德姆塞茨、诺思等又对产权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即将重点讨论产权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发展。
一、产权问题的提出制度经济学以研究制度本身的产生、演变及制度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为主,研究或倾向于制度与分配的关系,或倾向于制度与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流派,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不同,在于它从现实问题谈起,扩展了以往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它们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使得经济理论对现实有了更强的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把对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斯是其创始人和领袖,在他的《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等文章中体现了他对产权的理解。
在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前,经济学家一直认为:经济体制是自行运行的,生产要素受到价格支配而得到良好配置。
科斯由此提出质疑:如果价格支配是完美的,那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呢?又何须企业家发挥协调者的作用?鉴于现实和理论的差异,科斯尝试给出解释。
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而通过建立企业,不仅可以“签订一个较长期的契约以替代若干个较短期的契约,那么,签订每一个契约的部分费用就将被节省下来”,而且“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并且“有管制力量的政府或其他机构常常对市场交易和在企业内部组织同样的交易区别对待”。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析论文(精选多篇)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析论文(精选多篇)文章标题: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析论文摘要:知识产权体制的适宜性对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成功有重大影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它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必须重视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规制同时可能会阻碍知识的传播。
关键词:知识产权制度;国家创新体系;技术(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1]。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为保持和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世界各国都把自主创新作为主要方向来考虑,但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水平,因此各国纷纷寻求适合本国自身的创新道路。
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布了改善其创新绩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美国提出了在科技前沿全面领先的战略,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了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发展十分迅速。
考察这些国家技术创新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创新成功背后的强大的驱动力。
于是,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论被提出,首次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著名学者freeman。
他在1987年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得国家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
这说明,制度因素在推动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作用,从而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演变的结果。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范围引申国家创新体系迄今都难以得到准确的定义,它是一个国家复杂的制度和政策激励体系的统称[2]。
有关这个体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运用了多种不同方法,而每种方法的重点不同,并且都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已经解决,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知识产权的分析摘要:新制度经济学一般以产权的定义及其地位为切入点来研究产权制度,进而延伸到知识产权制度,深入分析产权及知识产权的运行机制及模式。
正确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我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意义深远。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知识产权
1.新制度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分析
“知识产权”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巴泽尔将产权定义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
由此,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理解为一种个人对知识资产的权利束,所有者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支付其成本并享有其收益。
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一个人享用知识产品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因此知识产品是非排他性的;一个人使用知识产品不仅不会随他人对其使用的增加而减少,还会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因此知识产品是非竞争性的。
但知识需要个人的智慧来提供,即使是一群人研究的成果,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也可以视为个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又具有私人财产的性质。
由于公共物品性质及私人财产性质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思考,以及对其运行体制的需求。
对整个社会来说,知识的供给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学习,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对消费者来说,汲取别人优秀的智力成果可以激发自己思维的创造性,也可以减少研发知识所费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对于生产者来说,供给知识需要成本,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还面对知识可能无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风险。
正如信息悖论阐明的,在对知识研发进行投入之前,事先并不会明确其产品将来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一旦投入即为不可收回的沉没成本。
知识作为公共物品被提供出来之后,就会出现”搭便车”现象。
享受知识的人得到知识带来的效益却不用支付研发成本,而研发知识的人付出成本却没有享受到其带来的全部收益。
如果是这样,那么,知识具有的正外部性,也就是研发知识带来的私人效益小于社会效益,势必会伤害人们的创造性,也会破坏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知识技术由国家投入经费来研发,国家提供知识的成本可以由全体社会成员以税收的形式支付。
但是,国家并非直接面向市场,并不能马上知悉市场需求的新兴技术,只有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是创新的主体,并且直接受利润的驱动,有创新的要求。
因此知识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之间的矛盾便要求国家来制定合理的专利保护机制,保护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
2.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知识资产管理群(intelldctual capital managemenl group,icmg)曾经整理出一套能有效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应用模
式,称为”价值阶层”(value hierarchy)。
将企业知识资产管理系统分为五个阶段,自下而上依次为:防御侵权期、降低成本期、创造利润期、内部整合期、愿景规划期。
中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防御侵权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专利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成本的增加,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要求企业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根据知识产权的特性和商业运作的要求,对不同的专利进行评估和检测,采取区别处理的方法,对不同的专利作出科学选择。
对不合时宜,不符合市场需求并且没有市场价值,或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远小于其维护费用的,应予以放弃。
其次,应积极转变专利的经营策略,将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经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
根据美国500家代表性上市公司的市值,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前者逐年下降,后者逐年上升。
可见,充分利用和经营知识产权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知识产权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启示,概括地说,就是要合理决策专利的去留以及转变管理专利的方式。
3.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对于国家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其职责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国的创造性和活力。
在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防止不利影响。
3.1垄断价格的形成对经济的影响
垄断价格即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利用其专有的知识技术,在关键
的技术领域减少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人为地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制定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高额垄断价格。
高额垄断价格很容易形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所有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扩张垄断权利。
此时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失灵,使资源配置扭曲。
一方面消费者为了消费该技术不得不支付不公平的价格,导致消费者福利恶化,损害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制定高额垄断价格,强化技术的垄断地位,会影响知识的正常转让和扩散,影响全社会知识总量的增长。
此时政府应该发挥其”有形之手”,行使其经济职责,根据市场要求限制不合理的垄断价格,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合理的配置。
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
我国虽已经颁布《反垄断法》,但针对知识产权垄断价格的法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零碎地散落于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制度,并切实保障其实施,改变知识产权被滥用而规制缺位的现象。
3.2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影响
一般而言,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可以区分为强保护和弱保护。
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更多地采用强保护,因为对知识产权的强保护,可以使其长时间地维持在国际竞争和交易中的比较优势,充分享受到知识专利给其带来的好处,然而这样显然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倾向于弱保护,希望通过这种战略来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学习不断壮大,从而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核心尖端技术还不成熟,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领先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任何发明都是基于前人优秀的成果之上的,并且”模仿是后进者技术学习的必由之路,是他们获得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的关键一步”。
发达国家的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保护着知识创新者的成果,维护着创新积极性。
对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新兴产业而言,其核心技术仍然源自于海外,若过度强调知识保护,就会受制于发达国家。
由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制度是置人于死地的。
发展中国家要突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而不能用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来禁锢自己。
实行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也不利于国内的技术传播与交流,提高技术研发成本,导致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从而影响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若是单纯地实行弱保护战略也不利于对知识创新的激励,并且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约束规则。
因此,我国适用于一种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弱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相结合的
方式。
具体说来,既要制定和完善严格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充分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又要设置一个相对较短的知识产权保护年限,使新技术新发明尽快进入市场,促使创新者不断地改进新技术,整个国家就会产生创造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思拉恩·埃格森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柯武刚,史漫飞.新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