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制药pa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酶工程制药技术 (2)PPT讲稿
3.有机相的酶反应——在含有有机溶剂的介质 中进行的催化反应。
增加疏水性物质的溶解度 热力学平衡向合成方向移动 可抑制有水参与的副反应 利于酶的回收再利用 容易从沸点低的溶剂中分离产物 酶的热稳定性高,pH适应性扩大 无微生物污染 能测定水介质中不易测定的常数 固定化酶法简单
(一)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 重氮化
酸酐活化法 异硫氰酸酯法 溴化氰活化法 硅烷基化法
迭氮化 酰氯法 缩合剂法 烷基化法纪
L-氨基酸 磷酸二酯酶
(一)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亲和层析
第二节 工程制药酶 一、工程制药酶的来源
一、工程制药酶的来源
微生物种类繁多
1
繁殖快、生产周 期短、培养简便
微生物生产酶 制剂特点
2
3
适应性强,能通 过遗传变异手段 培育高产菌株
一、影响工程制药酶活性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底物过量
温度
pH
C、常用的吸附剂
(2)离子结合法
A、离子结合法的优点----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的活 性中心不容易被破坏。
B、离子结合法的缺点----载体和酶的结合力较弱、常常发生 酶脱落的现象
C、常用的离子结合剂 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多糖类离子交换
剂、合成高分子类离子交换剂。每克载体能吸附50150mg酶蛋白。 DEAE-纤维素 Amberlite-CG-50 Amberlite-XE-97 Amberlite-IR-45 Dowex-50
(3)共价键结合法
酶分子上的氨基、羧基、羟基、咪唑基、巯基与载体表 面的反应基团形成共价键,因而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 方法。
A、共价键结合法的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酶不会 发生脱落。
增加疏水性物质的溶解度 热力学平衡向合成方向移动 可抑制有水参与的副反应 利于酶的回收再利用 容易从沸点低的溶剂中分离产物 酶的热稳定性高,pH适应性扩大 无微生物污染 能测定水介质中不易测定的常数 固定化酶法简单
(一)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 重氮化
酸酐活化法 异硫氰酸酯法 溴化氰活化法 硅烷基化法
迭氮化 酰氯法 缩合剂法 烷基化法纪
L-氨基酸 磷酸二酯酶
(一)酶工程的研究进展
亲和层析
第二节 工程制药酶 一、工程制药酶的来源
一、工程制药酶的来源
微生物种类繁多
1
繁殖快、生产周 期短、培养简便
微生物生产酶 制剂特点
2
3
适应性强,能通 过遗传变异手段 培育高产菌株
一、影响工程制药酶活性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底物过量
温度
pH
C、常用的吸附剂
(2)离子结合法
A、离子结合法的优点----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的活 性中心不容易被破坏。
B、离子结合法的缺点----载体和酶的结合力较弱、常常发生 酶脱落的现象
C、常用的离子结合剂 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多糖类离子交换
剂、合成高分子类离子交换剂。每克载体能吸附50150mg酶蛋白。 DEAE-纤维素 Amberlite-CG-50 Amberlite-XE-97 Amberlite-IR-45 Dowex-50
(3)共价键结合法
酶分子上的氨基、羧基、羟基、咪唑基、巯基与载体表 面的反应基团形成共价键,因而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 方法。
A、共价键结合法的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酶不会 发生脱落。
《酶工程的应用》课件
酶工程的主要应用 领域
药物代谢:酶催化药物代谢,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合成:酶催化药物合成, 提高效率和选择性
药物分析:酶催化药物分析, 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药物靶向:酶催化药物靶向,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污水处理:酶 工程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 如生物酶降解
有机物
废气处理:酶 工程在废气处 理中的应用, 如生物酶降解
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酶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如酶在植物生长调节、植物病虫害防治 等方面的应用。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酶在食品加工中主要用于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如酶在食品发酵、食品保鲜、食品 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酶在环境保护中主要用于降解污染物、净化环境,如酶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空气净 化等方面的应用。
酶的活性:酶的活 性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温度、pH 值等
酶的纯化:酶的纯 化过程复杂,需要 耗费大量时间和成 本
酶的筛选:筛选出 适合特定反应的酶 需要大量的实验和 数据分析
生物医药领域:开发新型药物,提高药 物疗效
食品工业领域:提高食品品质,降低生 产成本
环保领域:生物降解污染物,减少环境 污染
酶在药物代谢中的应 用:酶催化药物代谢,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安全性
酶在药物靶向治疗中 的应用:酶催化药物 靶向治疗,提高药物 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污水处理:酶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生物降解:酶可以降解塑料、橡胶等难以降解的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土壤修复:酶可以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能源:酶可以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来自标题酶工程包括酶的筛选、改造、固定 化、反应器设计、过程控制和产物 分离等环节。
酶工程制药.ppt
四、固定化酶的形状与性质 ⒈固定化酶的形状 ⑴颗粒状固定化酶 ⑵纤维状固定化酶 ⑶膜状固定化酶 ⑷管状固定化酶
⒉固定化酶的性质 ⑴酶活力的变化 ⑵酶稳定性的变化
①操作稳定性 ②贮藏稳定性 ③热稳定性 ④对蛋白酶的稳定性
⑶酶学特性的变化 ①底物专一性 ②最适pH ③最适温度 ④米氏常数 ⑤最大反应速度
第四节 酶的人工模拟
一、模拟酶的概念 所谓人工模拟酶就是指根据酶的作用原理,
用各种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 化剂,简称人工酶或模拟酶。它们一般 具有高效和高适应性的特点,在结构上 比天然酶相对简单。
二、模拟酶的分类
1.主-客体酶模型 主-客体化学的基本意义来源于酶和底物 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主体和客体在结合部 位的空间及电子排列的互补。 这一类模拟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糊精 。 它是一种优良的模拟酶,可提供一个疏水 的结合部位并能与一些无机和有机分子形 成包结络合物,以此影响和催化一些反应。
从菌种保藏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获得。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
目前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大肠杆菌: 其遗传背景清楚,可被广泛用 于遗传工程改造成为外来基因的宿主,而成 为优良性状的“工程菌”。 枯草杆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之 一,主要用于发酵生产-淀粉酶、-葡萄 糖氧化酶、碱性磷酸酯酶等。 啤酒酵母:生产转化酶、丙酮酸脱羧酶、乙 醇脱氢酶等。 曲霉(黑曲霉和黄曲霉): 糖化酶、蛋白 酶、淀粉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氨基 酰化酶和脂肪酶等。
第五节 酶的化学修饰
1. 酶化学修饰的概念 通过主链的切割、剪接和侧链基团的化学 修饰对酶蛋白进行分子改造,以改变其理 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这种应用化学方法对 酶分子施行种种“手术”的技术称为酶分 子的化学修饰。
2. 酶的化学修饰的目的和意义
六酶工程制药PPT学习教案
研究。
第1页/共68页
二、酶的来源
提取分离法:动物、植物组织、器官、细胞 生物合成法: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 化学合成法:实验室阶段,尚不成熟
第2页/共68页
微生物发酵生产酶的优势
1、微生物种类多,酶的品种齐全; 2、微生物繁殖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3、微生物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价格
第28页/共68页
2、偶联率及相对活力的测定
偶联率=(加入酶活力-上清酶活力)/加入蛋白活力 x100%
活力回收率=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的总活力x100%
相对活力=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总活力-上清液中 未偶联酶活力)x100% 偶联率=1时,表示反应控制良好;偶联率<1时, 扩散限制对酶活力有影响;偶联率>1时,有细胞分裂 或从载体排除抑制剂等原因。
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
第35页/共68页
二.模拟酶的理论基 础
1.模拟酶的酶学基础
酶先与底物结合,进而选择性地稳定某一特定反 应的过度态(TS),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 应速度。
2.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
主-客体化学的基本意义来源于酶和底物的互相 作用,体现为主体和客体在结合部位的空间及电子 排列的互补。
第29页/共68页
第三节 固定化酶和固定 化细胞的反应器
一、反应器的类型和特点
⒈间歇式搅拌罐反应器(BSTR) 用于游离酶反应后随即放料。
⒉连续流动搅拌罐反应器(CSTR) 连续进料、连续出料
第30页/共68页
⒊填充床反应器(PBR)
固定化酶填充于床层内。反应器内的流体的 流动形态为平推流形。
底物以恒定流速通过反应床。
第13页/共68页
⑴载体结合法 ①物理吸附法 ②离子结合法 ③共价结合法
第1页/共68页
二、酶的来源
提取分离法:动物、植物组织、器官、细胞 生物合成法: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 化学合成法:实验室阶段,尚不成熟
第2页/共68页
微生物发酵生产酶的优势
1、微生物种类多,酶的品种齐全; 2、微生物繁殖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3、微生物培养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价格
第28页/共68页
2、偶联率及相对活力的测定
偶联率=(加入酶活力-上清酶活力)/加入蛋白活力 x100%
活力回收率=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的总活力x100%
相对活力=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总活力-上清液中 未偶联酶活力)x100% 偶联率=1时,表示反应控制良好;偶联率<1时, 扩散限制对酶活力有影响;偶联率>1时,有细胞分裂 或从载体排除抑制剂等原因。
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
第35页/共68页
二.模拟酶的理论基 础
1.模拟酶的酶学基础
酶先与底物结合,进而选择性地稳定某一特定反 应的过度态(TS),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 应速度。
2.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
主-客体化学的基本意义来源于酶和底物的互相 作用,体现为主体和客体在结合部位的空间及电子 排列的互补。
第29页/共68页
第三节 固定化酶和固定 化细胞的反应器
一、反应器的类型和特点
⒈间歇式搅拌罐反应器(BSTR) 用于游离酶反应后随即放料。
⒉连续流动搅拌罐反应器(CSTR) 连续进料、连续出料
第30页/共68页
⒊填充床反应器(PBR)
固定化酶填充于床层内。反应器内的流体的 流动形态为平推流形。
底物以恒定流速通过反应床。
第13页/共68页
⑴载体结合法 ①物理吸附法 ②离子结合法 ③共价结合法
酶工程精品PPT课件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催化)
动力学 反应工程 反应器设计
采矿
药物 食品、营养 动物饲料 植物保护 造纸和纸浆 化学品
以生物催化法合成的主要产 品
产品名称
产量
丙烯酰胺
10万吨/年
聚乳酸
1.3万吨/年
阿斯巴甜
2万吨/年
生物柴油与汽油
1000万吨/年
抗菌素中间体6-APA
0.9万吨/年
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开发生物催化剂:催化性能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开发生物催化剂工具合:催化反应更广泛,功能更多
样 改善性能: 稳定性, 活性,溶剂兼容性 开发分子模型: 新酶的快速重新设计 创造新技术: 用于新生物催化剂的开发
生物催化剂工程技术瓶颈
对生物催化剂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 对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包括途径间相互关系)缺
新兴、前沿学科往往在学科交叉中产生
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
生物技术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材料生物技术
。 。 。 。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三个浪潮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至2000年已有基于48种重组蛋白的117种基因工程
乏理解 细胞工程化的方法十分有限(即代谢工程) 生产酶和辅因子的成本过高
当前生物催化的研究热点
新酶或已有酶的新功能的开发 根据已有底物开发新的酶反应 利用突变或定向进化技术改善生物催化剂性能 利用重组DNA技术大规模生产生物催化剂 利用有机溶剂或共溶剂开发新的反应体系 体内或体外合成的多酶体系 克服底物和产物抑制 精细化工品或医药合成技术的放大 辅因子再生 生物催化剂的修饰
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
酶工程制药pa课件
酶与载体结合牢固,稳定性好,一般不会因底物浓 度高或存在盐类等原因而轻易脱落。
缺点:
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而且由于采用了比较强 烈的反应条件,会引起酶蛋白高级结构的变化,破 坏部分活性中心,所以往往不能得到比活高的固定 化酶,甚至底物的专一性等酶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工程简介(Enzyme Engineering)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 成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 酶、应用酶的特异催化性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 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酶工程的名称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指自然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规模应用。
•酶工程制药pa
•31
微囊型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32
胶格包埋法
首先被采用的胶格包埋法是
• 固定化胰蛋白酶 • 木瓜蛋白酶 • β-淀粉酶
Enzyme+N,N-甲叉双丙稀酰胺,丙烯酰胺引发剂 ----inactiation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33
三、包埋法
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的条件温和,不改变酶的结构, 操作时保护剂及稳定剂均不影响酶的包埋率,适用 于多种酶、粗酶制剂、细胞器和细胞的固定化。
•38
3、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技术
⑴ 载体结合法制备技术: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与水不溶性 载体相结合。载体主要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 纤维素、聚氯乙烯。
优点:操作简单,符合细胞的生理条件,不影响细胞 的生长及酶活性。
缺点:吸附容量小结合强度低。 ⑵ 包埋法制备技术:与包埋法相同。 ⑶ 交联法制备技术:由于所用交联剂戊二醛等对细胞有 毒性,一般很少用。 ⑷ 无载体法制备技术:靠细胞自身的絮凝作用制备固定 化细胞技术。通过助滤剂或选择性热变性的方法实现细 胞的固定化。
缺点:
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而且由于采用了比较强 烈的反应条件,会引起酶蛋白高级结构的变化,破 坏部分活性中心,所以往往不能得到比活高的固定 化酶,甚至底物的专一性等酶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工程简介(Enzyme Engineering)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 成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 酶、应用酶的特异催化性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 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酶工程的名称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指自然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规模应用。
•酶工程制药pa
•31
微囊型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32
胶格包埋法
首先被采用的胶格包埋法是
• 固定化胰蛋白酶 • 木瓜蛋白酶 • β-淀粉酶
Enzyme+N,N-甲叉双丙稀酰胺,丙烯酰胺引发剂 ----inactiation
•2024/3/18
•酶工程制药pa
•33
三、包埋法
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的条件温和,不改变酶的结构, 操作时保护剂及稳定剂均不影响酶的包埋率,适用 于多种酶、粗酶制剂、细胞器和细胞的固定化。
•38
3、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技术
⑴ 载体结合法制备技术: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与水不溶性 载体相结合。载体主要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 纤维素、聚氯乙烯。
优点:操作简单,符合细胞的生理条件,不影响细胞 的生长及酶活性。
缺点:吸附容量小结合强度低。 ⑵ 包埋法制备技术:与包埋法相同。 ⑶ 交联法制备技术:由于所用交联剂戊二醛等对细胞有 毒性,一般很少用。 ⑷ 无载体法制备技术:靠细胞自身的絮凝作用制备固定 化细胞技术。通过助滤剂或选择性热变性的方法实现细 胞的固定化。
《酶工程制药》PPT课件
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本章重点: 产酶菌的要求;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本章难点:酶的人工模拟; 酶的化学修饰; 有机相的酶反应。
医学PPT
1
“绿色健康,“酶”力无限
医药、洗涤剂、纺织、淀粉制糖、发酵、酒精、食品
(包括果蔬汁、啤酒酿造、谷物食品、蛋白水解、和功
能食品以及食用油脂)、饲料、皮革、造纸和化工等工
22
使用戊二醛的酶固定化的交联方式:
医学PPT
23
酶分子之间共价交联和与水不溶性载体共价结合酶分子;
(a)酶分子之间用双功能基团的化学交联试剂相互交联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b)酶分子被结合到水不溶性载体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医学PPT
24
(3)包埋法 将酶包埋在凝胶的微小空格内或埋于半透膜的微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
医学PPT
9
固定化酶:是被固定在某一有限空间内不再能自 由流动而仍有催化活性的酶。
优点: • 不溶于水,易于与产物分离; • 可反复使用,反应易于控制; • 可连续化生产; • 稳定性好。
医学PPT
10
缺点: 固定化过程中往往会引起酶的失活。 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 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纯化过程 不适宜用于多酶反应
医学PPT
20
优点:此法制得的固定化酶,酶分子和载体间的 共价键较牢固,在介质组成发生改变和进行反应 时,都不会造成酶的脱落,因而可以反复使用。 缺点:制取固定酶较复杂,反应条件比较剧烈, 所以要制得酶活力很高的固定化酶较为困难。 制作方法:有重氮化法、烷基化和芳基化法、肽 法和戊二醛法等。
医学PPT
医学PPT
18
第一个离子结合法固定化酶: DEAE — Cellulose 固定化过氧化氢酶
本章重点: 产酶菌的要求;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本章难点:酶的人工模拟; 酶的化学修饰; 有机相的酶反应。
医学PPT
1
“绿色健康,“酶”力无限
医药、洗涤剂、纺织、淀粉制糖、发酵、酒精、食品
(包括果蔬汁、啤酒酿造、谷物食品、蛋白水解、和功
能食品以及食用油脂)、饲料、皮革、造纸和化工等工
22
使用戊二醛的酶固定化的交联方式:
医学PPT
23
酶分子之间共价交联和与水不溶性载体共价结合酶分子;
(a)酶分子之间用双功能基团的化学交联试剂相互交联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b)酶分子被结合到水不溶性载体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医学PPT
24
(3)包埋法 将酶包埋在凝胶的微小空格内或埋于半透膜的微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固定化酶)
医学PPT
9
固定化酶:是被固定在某一有限空间内不再能自 由流动而仍有催化活性的酶。
优点: • 不溶于水,易于与产物分离; • 可反复使用,反应易于控制; • 可连续化生产; • 稳定性好。
医学PPT
10
缺点: 固定化过程中往往会引起酶的失活。 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 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纯化过程 不适宜用于多酶反应
医学PPT
20
优点:此法制得的固定化酶,酶分子和载体间的 共价键较牢固,在介质组成发生改变和进行反应 时,都不会造成酶的脱落,因而可以反复使用。 缺点:制取固定酶较复杂,反应条件比较剧烈, 所以要制得酶活力很高的固定化酶较为困难。 制作方法:有重氮化法、烷基化和芳基化法、肽 法和戊二醛法等。
医学PPT
医学PPT
18
第一个离子结合法固定化酶: DEAE — Cellulose 固定化过氧化氢酶
《酶工程制药》课件
《酶工程制药》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酶工程制药概述 • 酶的分类与特性 •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 • 酶工程制药技术 • 酶工程制药的应用实例 • 酶工程制药的前景与挑战
01
酶工程制药概述
酶工程制药的定义
酶工程制药是指利用酶或酶的衍生物 来生产药物的过程。酶工程制药技术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所 需的产物,从而生产出具有治疗作用 的药品。
催化裂合反应,如醛缩酶、柠 檬酸裂合酶等。
酶的特性
0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化学反应高, 可加速反应速度。
不稳定性
酶在高温、强酸或强碱等条件下易 失活。
03
02
专一性
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 学反应。
活性可调节
通过调节温度、pH值、抑制剂和激 活剂等来调节酶的活性。
04
酶的活性调节
温度调节
酶工程制药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 全等优点,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酶工程制药的应用领域
抗生素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癌药物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癌药物 ,如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激素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激素类药 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生产效率与规模
酶工程制药的生产效率与规模有待提高,以满足 市场需求。
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酶工程制药需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以满足法规要求。
提高酶工程制药效率的策略
优化酶的筛选和改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酶进行筛选和改造,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和稳 定性。
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实现酶的重复利用和方便分 离。
目录
CONTENTS
• 酶工程制药概述 • 酶的分类与特性 •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 • 酶工程制药技术 • 酶工程制药的应用实例 • 酶工程制药的前景与挑战
01
酶工程制药概述
酶工程制药的定义
酶工程制药是指利用酶或酶的衍生物 来生产药物的过程。酶工程制药技术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所 需的产物,从而生产出具有治疗作用 的药品。
催化裂合反应,如醛缩酶、柠 檬酸裂合酶等。
酶的特性
0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化学反应高, 可加速反应速度。
不稳定性
酶在高温、强酸或强碱等条件下易 失活。
03
02
专一性
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 学反应。
活性可调节
通过调节温度、pH值、抑制剂和激 活剂等来调节酶的活性。
04
酶的活性调节
温度调节
酶工程制药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 全等优点,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酶工程制药的应用领域
抗生素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癌药物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癌药物 ,如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激素生产
利用酶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激素类药 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生产效率与规模
酶工程制药的生产效率与规模有待提高,以满足 市场需求。
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酶工程制药需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以满足法规要求。
提高酶工程制药效率的策略
优化酶的筛选和改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酶进行筛选和改造,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和稳 定性。
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实现酶的重复利用和方便分 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12.2020
17
2. 离子结合法
优点: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的高级结构
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易被破坏,能得到酶活 回收率较高的固定化酶。
缺点:载体和酶的结合力比较弱,容易受缓冲液
种类或pH的影响,在离子强度高的强度下进行反 应时,往往会发生酶从载体上脱落的现象。
30.12.2020
10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
优点;
1. 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使用,而且在多数情况下,
2. 酶的稳定性提高。
3. 2. 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产物中无残
留
4. 酶,易于纯化,产品质量高。
5. 3.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转化反应的连续化和
自
6. 动化控制。
7. 4. 酶的利用效率高,单位酶催化的底物量增加,用
30.12.2020
3
二、酶的来源和生产商
1、酶的来源:酶的生产目前只宜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 分离。 早期酶的生产多以动植物为主要原料,如激肽释放酶、
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近10年来,研究发展了动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但周期长、成本高。工业生产一般都以微 生物为主要来源。目前使用的千余种商品酶,大多数是微 生物生产的。其特点是: A. 微生物种类繁多,凡是动植物体内存在的酶,几乎都从
天然高分子载体:淀粉、谷蛋白、纤维素等
30.12.2020
14
1. 物理吸附法
• 静止法 • 电沉积法 • 反应器上直接吸附法 • 混合浴或震荡浴吸附法
30.12.2020
15
优点:操作简单,可选用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的载
体;固定化过程可与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活后载 体仍可再生。
缺点:吸附酶量无规律可循,对不同载体和不同酶
的吸附条件不同,吸附量与酶活力不一定呈平行关系; 酶与载体之间结合力不强,酶易于脱落,导致酶活力 下降并污染产物
30.12.2020
16
2. 离子结合法
离子结合法是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具有离子交 换的水不溶性载体上的固定化方法,此法的载体有 多糖类离子交换剂和合成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如 DEAE-纤维素。
a. 酶的分离纯化、大批量生产及新酶和酶的应用开发; b.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的研究,包括酶传感器、
反应监测; c. 酶生产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遗传修饰酶的研究; d. 酶的分子改造和化学修饰,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e. 有机相中酶反应的研究; f. 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g. 抗体酶、核酸酶的研究; h. 模拟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合成研究。
1953年,Grubhoger 和 Schleith 提出了酶固定化技 术。
1969年,日本人用固定化技术拆分了DL-氨基酸。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提出酶工程的主 要内容: 酶的生产、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酶及固 定化的反应器、酶和固定化酶的应用。
30.12.2020
2
现代酶工程的主要内容:
.2020
5
⑵ 生产菌的来源: a、菌种保藏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获得。
b、大量要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自然界是产酶菌种 的主要来源,土壤,深海,温泉,火山,森林等 都是菌种采集地。
筛选产酶菌的方法:采集、菌种的分离初筛,纯化, 复筛和生产性能检定等。 菌种改良的途径:应用遗传学原理进行基因突变,基 因转移和基因克隆。
微生物中得到; B. 微生物繁殖快,生产周期端,培养简便,并可通过控制
培养条件来提高酶的产量; C. 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各种遗传变异的手段,
能培育出新的高产菌株。
30.12.2020
4
二、酶的来源和生产商
2、酶的生产菌 ⑴ 对菌种的要求:
a、产酶量高、酶的性质符合使用要求,而且最好是 产生胞外酶的菌; b、不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与病原体无关,也不 产生毒素; c、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 d、能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养。
30.12.2020
6
⑶ 目前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A、E.coil:是应用最广泛的产霉菌。分泌胞内酶, 经细胞破碎分离得到。在工业上用于生产谷氨酸 脱羧酶,天门冬氨酸酶、青霉素酰化酶、β-半乳 糖苷酶。 B、枯草杆菌:主要用于生产α-淀粉酶、 β-葡萄 糖氧化酶、碱性磷酸脂酶。 C、啤酒酵母:用于酿造啤酒、酒精、饮料、面包 等。 D、曲酶(黑曲霉和黄曲霉):主要生产糖化酶、 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氨基酰 化酶和脂肪酶。 E、其他产酶菌:青霉菌、木霉菌、根霉菌、链霉 菌等。
要 7. 辅助因子的反应。
30.12.2020
12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与制备技术
① 物理吸附法
一、载体结合法 ② 离子结合法
二、交联法
③ 共价结合法
① 微囊型
三、包埋法
② 胶囊型
30.12.2020
13
1. 物理吸附法
用物理方法将酶吸附于不溶性载体的一种固定方法 此类载体很多。
无机载体:活性炭、多孔玻璃、酸性白土、 漂白土、高岭石、氧化铝、硅胶、膨润土、羟基磷 灰石、等。
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30.12.2020
1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工程简介(Enzyme Engineering)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形 成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的目的出发研究 酶、应用酶的特异催化性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 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
酶工程的名称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指自然 酶制剂在工业上的规模应用。
酶
8. 量减少。
9. 5. 30.12.2020 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11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
缺点:
1. 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 2. 增加了生产成本,工厂初始投资大。 3. 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而且较适合于小分子底物 4. ,对大分子底物不适宜。 5. 4. 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纯化过程。 6. 5. 与完整菌体相比不适宜用于多酶反应,特别是需
30.12.2020
7
第二节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一、什么是固定化酶?
30.12.2020
8
定义:
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 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 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 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制备固定化酶的过 程称为酶的固定化。
30.12.2020
9
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