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_李国新
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临床体会
![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767e09567ec102de2bd89d9.png)
•专家论坛-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临床体会李强缪骥李强,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南京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
从事普通外科、胃肠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治,精于胃肠道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先导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项目近10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包括Biomaterial、中华消化內镜等国內外核心刊物发表论著数十篇。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全球发病率第三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185万例。
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化学和靶向治疗及相应治疗的合理组合,虽然这些治疗方式的组合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其病死率仍逐年升高,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结直肠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预后也有不同,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转归明显差于左半结直肠癌患者,右半结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左半结肠癌患者&1-'%Bufili[3]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右半结肠肿瘤患者与左半结肠肿瘤患者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差异%近年的流行病学统计发现,右半结肠肿瘤患者在结肠肿瘤患者中的比例约占33.5%,而左半结肠患者约占61.7%O右半结肠肿瘤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左半结肠肿瘤患者(76岁比70.6岁,'<0.001)"5'%右半结肠癌患者相对分期较晚,其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⑷。
因此,右半结肠癌患者可能具有更差的生物学行为,同样也为根治性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首要手段,随着腔镜外科的进步与发展,以及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方式逐渐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导%自1991年Jacobs 等[8]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其创伤小,便于患DOI:10.3877/cma.j.imn.1674-6899.2019.04.005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结直肠外科通信作者:李强,Email: 者恢复,有利于患者尽早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⑼%《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于2006年以2A类证据推荐,可R0切除的结肠癌采用腹腔镜手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的肿瘤复发,德国的Hohenberyer等[10]于2009年提出了结肠癌手术中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ia mesocolic excision,CME),进一步规范了结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在手术质量控制上提出了更客观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右半结肠手术的解剖层面较左半结肠和直肠更为复杂,而且右半结肠的血管解剖变异较大,呈现网络化交叉的立体解剖关系,给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带来新的挑战&11'%国内腹腔镜右半结肠肿瘤切除术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化术式,其中手术入路就包含了外侧、中间、尾侧及头侧入路%①外侧入路:是传统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入路,首先切开盲肠侧韧带进入右结肠后间隙,然后由外及内游离,最后处理中央血管;外侧入路的安全操作性好,但其因不符合肿瘤根治中的"nv touch"原则,目前已较少应用&12'%②中间入路: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较多的入路,以肠系膜上动静脉为航标,逐步处理右半结肠血管,再显露并拓展Toldi间隙;在辨认解剖标志、解剖肠系膜上静脉(SMV)、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方面有优势,更有利于根治性手术的进行&13'%但是,中间入路的难度高,易走错解剖层面,术中易出血,风险较高,不适合初学者[14]o③尾侧及头侧入路:是近年被逐渐使用的新的手术方式,尚未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笔者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结直肠外科开展的腹腔镜尾侧联合中央入路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的手术经验,简要总结此类手术的临床体会,供同行参考。
胃结肠静脉干解剖学研究的系统评价及其临床意义_赵丽瑛
![胃结肠静脉干解剖学研究的系统评价及其临床意义_赵丽瑛](https://img.taocdn.com/s3/m/d686702f10661ed9ad51f3c7.png)
结肠癌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价值
![结肠癌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4a010a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6.png)
结肠癌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价值
丁洪波;赵爽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7(008)00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纳入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可较好提高淋巴清扫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创伤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丁洪波;赵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5
【相关文献】
1.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J], 李朝辉
2.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评析 [J], 戴阳义;曾业宏
3.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J], 刘建伟;李子汉;邢东;魏春龙
4.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J], 刘建伟;李子汉;邢东;魏春龙
5.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分析 [J], 胡金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辅助“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1例体会
![腹腔镜辅助“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1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0f012617e21af45b307a8c5.png)
第 re ni otwet ia V 11 , . , et 2 1 ora Mitr ug o nS uh sChn , o. 4No 5 Sp. 0 2 o i ,
・ 73 ・ 5
性 的染 色体 异 常 tx1 )p1 ,l.)使 位 于 1 号 染 (;8 (l. q1 , 2 2 8 色体上 的 S YT基 因 融 合 到 x染 色 体 上 的 S X基 因 , S 其 编 码 特异 性 mR NA和表 达 相 应蛋 白质 。在 滑膜 肉 瘤 治 疗 中 , S -S 基 因为靶 点 , 用 s NA技 术 以 YTS X 利 i R
t nl . K ra Ne rsr o 0 74 : -0 i tJ J oen uougS c2 0 ;26 7 e J 7 [ Sn e , a ii H, e t , l c e J C r n 9 ig rS B l n J d E D mer GD Fe h r A, os i t o
w 1 J. acr 937 :6—7. a 『 ]C ne 19 :249 7 l 4
[ Si sj Maa o i o aY sk r t , rsi 5 e iTui J j , sn r H s k,ou e Moi s Hi h i a miu o
H a hi ot e a1 D ee to s m o, t . t c in of SY T- SSX Fuso Tr n— in a
56 5 . 4— 66
sz , r i fr s c i n a d mi tc a t i o u v v l ie ma gn o e t , n t i ci t f rs r i a e o o vy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08c5e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哎,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大话题,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听到“手术”这两个字,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仿佛要上战场一样。
可是别紧张,咱们来把这个过程说得轻松点,毕竟谁不想在病床上也能哈哈大笑呢?想象一下,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患者小李在医院的床上醒来。
哎呀,昨晚的梦可真让人心惊胆战。
他梦到自己是一颗小小的豆子,被医生像剥豆皮一样给剥了个精光。
嗯,醒来后,他才发现其实只是一场梦,今天的主角可不是豆子,而是他的右半结肠。
医生可是神勇无比,准备好要和这小怪兽好好“交手”呢。
手术前,医生像是个故事讲述者,开始给小李讲解这场“战斗”的计划。
用腹腔镜,医生就像个狙击手,从小小的孔里进去,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手术。
哎,科技真是越来越先进,想当年可没这么方便,动个手术得开个大口子,留下一道伤疤,像是打仗留下的印记,现在可好,几乎看不见,真是上天眷顾啊。
到了手术室,环境一改往日的喧嚣,安静得像图书馆。
小李被麻醉,心里一阵紧张,毕竟谁也不想在梦中就“出局”。
不过,不用担心,麻醉师可是个老江湖,保证你在手术期间就像小熊猫一样,沉沉入睡,连打呼噜都不知道。
嘿,这还不算,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们个个都是技术控,像打游戏一样娴熟,时而低声交流,时而微微一笑,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的团队配合。
小李的肚子上,只需几个小孔,医生就开始了他的魔术表演。
嘿,什么“割、切、缝”,样样在行。
小李在梦中可能还在幻想自己变身为超人,手术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旁边的护士小姐姐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记录数据,一边随时准备递工具,手脚麻利得像飞舞的蝴蝶。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小李心里默念:“快点,快点,别拖太久!”一小时过去了,医生终于宣布:“任务完成!”这时小李才慢慢醒来,感觉自己像从长途旅行中归来,困得很却又有些不知所措。
周围的护士们像是在庆祝,轻声地说着:“你做得很好!”哎,听到这句话,小李心里美滋滋,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中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探讨
![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17e447669dc5022abea004f.png)
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探讨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的疗效,旨在为结肠癌的治疗探寻一种安全和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案。
方法纳入的52例患者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組,26例采用中间入路设立为中间入路组,26例采用侧方入路设立为侧方入路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比较分析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的差异。
结果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入路组与侧方入路组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间入路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明显多于侧方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中间入路以及侧方入路均具有较好的手术疗效,两种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中间入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淋巴结清扫[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resection of the right hemicolon carcinoma by medial approach and lateral approach, aiming at exploring a safe and most eff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Methods 52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who were given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resection of the right hemicolon carcinoma. They were assigned 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26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medial approach were assigned to the medial approach group, and 26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lateral approach were assigned to the lateral approach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 disse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between the medial approach group and the lateral approach group(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dial approach group and the lateral approach group in the total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 dissection(P<0.05). The total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the medial approa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ral approach group, and the dissection of lymph nodes in the medial approach group was more thorough. Conclusion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resection of the right hemicolon carcinoma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through the medial approach and the lateral approach.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peration time,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but the medial approach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the lymph node dissection, which is able to achieve the dissection of lymph nodes more thoroughly.[Key words]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resection of the right hemicolon carcinoma;Medial approach; Lymph node dissection结肠癌是消化系統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步骤(引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学池畔李国新杜晓辉主编)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步骤(引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学池畔李国新杜晓辉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844e9d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9.png)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步骤(引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学池
畔李国新杜晓辉主编)
首先病情评估,设计切除范围
第一步,牵平展开乙状结肠糸膜
设计切割线
打开内侧黄白交界线,进入左结肠后间隙
向左侧,头侧充分拓展间隙
达IMA根部,清淋巴,断血管
视情况,打开血管鞘,高选择性离断血管
保留IMA主支,高选择离断左结肠和乙结肠动脉
根部断肠糸膜下静脉
第二步,上提展平横结肠糸膜
于胰腺下缘打开横结肠糸膜,进入小网膜囊
显露中结肠血管根部,清淋巴,断左支
第三步,偱外侧游离左半结肠
偱外侧游离脾曲
第四步,向下游离乙结肠,直肠上段
第五步,断胃结肠韧带
完全游离脾曲,体外切除,吻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李国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李国新](https://img.taocdn.com/s3/m/0135d7606f1aff00bed51ee7.png)
胃左动脉及腹腔干 第7、9组淋巴
肝胃韧带 第3组淋巴结
十二指肠切断
胃网膜右血管 第6组淋巴结
肠系膜上血管 第14v组淋巴结
胃胰皱壁
横结肠系膜
胃体切断部 第1组淋巴结
网膜囊后壁
脾动脉 第11p组淋巴结
胃短血管 第4sa组淋巴结
胃网膜左血管 第4sb组淋巴结
胃结肠韧带 大网膜
15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普外科 李国新
1
位置
病人
2
戳孔位置
3
第一步. 分离大网膜左半部分
1. 分离胃结肠韧带左半部 分。
2. 切断胃网膜左血管,清 扫第4sb、10组淋巴结 。
3. 切断胃短血管及胃脾韧 带,清扫第4sa组淋巴 结。
4. 沿胃大弯分离胃结肠韧 带右半部分。
胃短血管、 第淋巴结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胃韧带
3. 解剖幽门部及十二 指肠壶腹部水平以 上。
第3组淋巴结 第1组淋巴结
12
13
第六步. 切除与吻合
1. 切断胃体 2. 切断十二指肠球 3. 胃十二指肠吻合
切断十二指肠
切断胃体
14
胃右血管 第5组淋巴结
肝固有动脉 第12a组淋巴结
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十二指肠动脉
肝总动脉 第8a组淋巴结
胃网膜左血管、 第4sb组淋巴结
胃结肠韧带 大网膜
4
5
第二. 分离大网膜右半部分
1. 分离胃结肠韧带 右半部分。
2. 解剖肠系膜上血 管,清扫第14组 淋巴结。
3. 离断胃网膜右血 管,清扫第6 组 淋巴结。
胃网膜右血管 第6组淋巴结
肠系膜上血管 第14组淋巴结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4cf29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png)
20(27):120-123.[17] SUSANNE E,LENA K,JEANINE V H,et al. Theeffectiveness of a low-dose Esketamine versus an Alfentanil adjunct to Propofol sedation dur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 Eur J Anaesthesiol 2020,37:394-401.[18]外力·麦麦提明,于青树.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138,156.https:///Paper/Detail/PeriodicalPaper_lcyydzzz202007118.(收稿日期:2023-03-20) (本文编辑:马娇)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 福建 南平 353000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万里亮①【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中间入路及完全头侧入路3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择期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尾侧联合中间入路患者纳入A 组,中间入路患者纳入B 组,完全头侧入路患者纳入C 组,各28例。
比较三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手术时间短于C 组,且A 组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三组疼痛起始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6c58a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8.png)
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郭久冰;李国新;庄建民;纪程宏;陶国全;刘峰;王东明;颜松龄;张道建【摘要】目的探讨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结肠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2组: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35例)和开腹组(传统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30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的开腹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肠梗阻和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肠梗阻、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中间入路法,无论行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还是行传统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均具有手术视野和解剖层次清晰、容易游离、损伤小、并发症少及安全、有效等优点,且腹腔镜辅助下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的开腹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3(014)008【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结肠癌;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外科手术;开腹手术,传统【作者】郭久冰;李国新;庄建民;纪程宏;陶国全;刘峰;王东明;颜松龄;张道建【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广州510515;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广州510515;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广州51051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180;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厦门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R616.5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技巧的一些体会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技巧的一些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d9a2af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a.png)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技巧的一些体会
李文宏
【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5(020)007
【摘要】随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腹腔镜持镜技巧可从最近几年的文献中找到,如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团队总结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持镜技巧八字诀"泡、擦、平、中、进、退、旋、跟"[1],辽宁省肿瘤医院宋纯教授团队发表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体会[2]等,均值得我们年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医师学习与借鉴。
自2009年我院开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至今已有5年多,共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120多例,其中笔者作为持镜手施术86例,现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方面的个人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准备或正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医生有一定帮助。
【总页数】2页(P527,531)
【作者】李文宏
【作者单位】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广东广州,51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相关文献】
1.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相关持镜技巧及经验总结 [J], 游清;龚航军;韩刚;王以东;曹羽;张云
2.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持镜技巧 [J], 王亚楠;余江;张策;胡彦锋;程侠;李国新
3.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持镜体会 [J], 汪富涛
4.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持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体会 [J], 王永鹏;张庆彤;闫晓菲;宋纯
5.持镜医师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及技巧 [J], 邱立新;伍冀湘;梁杰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例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例](https://img.taocdn.com/s3/m/217621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6.png)
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提高手术根治效果,有助于准确分期和预后评估。
术后病理分期与生存率预测
病理分期
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明确肿瘤分期,为患者 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生存率预测
结合病理分期、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预测患者生存率,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估
生理功能恢复
关注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如排便、排尿 等功能是否恢复正常。
呼吸功能监测
关注患者呼吸频率、呼吸 深度和呼吸音,预防肺部 感染及呼吸衰竭。
引流管管理及并发症预防
引流管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 流通畅,防止脱落、受压 及扭曲。
引流液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 质及量,警惕出血、感染 等并发症。
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 清洁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及愈合不良。
VS
吻合口制作
确保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采用间断 缝合加固吻合口。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 管。
03 术后管理与注意事项Leabharlann 患者生命体征监测01
02
03
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低血压 等异常情况。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警惕发热 、寒战等感染迹象,及时 采取保暖或降温措施。
淋巴结清扫与血管处理
淋巴结清扫
清扫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 结肠动脉周围的淋巴结。
血管处理
结扎并切断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保留左 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的分支。
肠道重建与吻合口制作
肠道重建
将游离的升结肠或横结肠下拉与直肠残 端吻合,或使用吻合器进行端端吻合。
腹腔镜两种中间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两种中间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be07a0676eeaeaad1f330f7.png)
腹腔镜两种中间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中间入路法与腹腔镜完全中间人路法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番禺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联合中间人路(CMA组),腹腔镜下完全中间入路(CIA组),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MA 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为6.6%和3.3%,CIA组为10.0%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A组术中术中出血量少于CMA组,手术时间短于C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完全中间入路法,更符合肿瘤操作原则,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腹腔镜;联合中间入路;完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的技术与方法与日俱增,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腹腔镜下进行已发展为较为成熟的手术途径。
历史上,德国学者Hohenbenberger于2009年提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经总结,目前完成CME有两种手术径路,即外周径路与中间径路,前者多在开腹手术使用,而中间径路方式则在腹腔镜下有明显的优势;而细分下来,中间径路CME也可分为两种具体人路:联合中间人路(CMA)与完全中间入路(CIA),目前手术的入路选择优势尚无定论,现对我院60例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联合中间方人路和完全中间人路,对其手术相关指标和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对60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中间入路(CMA 组)与完全中间入路(CIA组),每组均为30例,均为右半结肠恶性肿瘤,其中排除:(1)由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及肠穿孔手术的患者。
《CME理念下腹腔镜不同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CME理念下腹腔镜不同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812079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9.png)
《CME理念下腹腔镜不同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比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CME(循证医学)理念下,腹腔镜不同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
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入路手术的临床数据,比较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CME理念强调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要求医生在临床决策中充分考虑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患者需求。
右半结肠癌作为结肠癌的常见类型,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腹腔镜不同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近五年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
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经腹入路组和经腹膜间隙入路组。
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手术效果比较:经腹入路组与经腹膜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但经腹膜间隙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
2. 术后恢复情况:经腹膜间隙入路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且早期可恢复正常饮食。
3. 并发症发生率:经腹膜间隙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腹腔积液等轻度并发症。
而经腹入路组在术后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肠梗阻、肠瘘等较严重并发症。
四、讨论根据CME理念,我们比较了不同手术入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疗效。
结果表明,经腹膜间隙入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这可能与该入路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较小、手术创伤较小有关。
然而,两种手术入路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在技术难度上相当。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位置、大小、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五、结论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在CME理念下,腹腔镜经腹膜间隙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实际应用评价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实际应用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a400d0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7.png)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实际应用评价陈镇贵【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中间入路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瘘6例,肠梗阻4例,并发症发生率43.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更加安全可靠.【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6【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腹腔镜;D3根治术;结肠癌【作者】陈镇贵【作者单位】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腹腔镜技术、D3根治术等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应用于结肠癌治疗。
以往有研究将该技术用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手术治疗[1], 右半结肠应用较少, 主要与其操作范围较广、解剖层次够不稳定、手术风险较大有关。
本文对右半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中间入路D3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 术前评估重要器官功能能耐受手术, 为盲部、升结肠、肝区结肠等单发肿瘤, 未出现肺、肝脏等远处转移。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
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86±8.94)岁;回盲部癌16例, 升结肠癌20例, 结肠肝曲癌8例。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https://img.taocdn.com/s3/m/25fdbd11c1c708a1294a4467.png)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摘要】随着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内容凸显出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临床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果的时候,对该项手术方法做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4-021.前言作为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在近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实践应用效果,从而有效优化该项工作的整体效果。
2.概述目的:探析腹腔镜中间入路路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侧方入路途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中间入路途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镇痛时间等一般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并发症、病理分期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1.94%。
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对结肠癌的根治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3.临床资料和方法目前,关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对肿瘤根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尚无较多报道,本文以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行中间入路腹腔镜下D3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显著。
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22e88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5.png)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5.034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价值张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山东济宁2720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行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指标。
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两组应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r、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两组TSGF、CE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SGF、CE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 vs 3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局部复发率(2.50%)、远处转移率(0.00%)低于对照组(3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3、19.140,P<0.05)。
结论临床治疗右半结肠癌可采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方式,机体应激反应更小,疗效、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回字型右下入路;中间入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c)-0034-05Clinical Value of the Right Hemicolonic Carcinoma Treated by the Lower Right and Middle Laparoscopic ApproachZHANG XinDepartment of Surgery, Ji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right hemicolonic carcinoma treated by laparoscopy through the lower right and middle rotatory approache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right hemicolon carcinoma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Ji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middle approach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lower right circle approach surgery. Perioperative indexes, stress indexe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tic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erioperativ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surger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mergenc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operation, Cor and 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surger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SGF and CEA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SGF and CEA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0% vs 30.0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2.50%, 0.00%)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0.00%, [基金项目]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XNS088)。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b62e2e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0.png)
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5例临床体会史建中;钱山青;孙卫东;王家兴;陈啸;姚彪;万焕真;吴卫东【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1)010【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echnique and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ight hemicolectomy in medial-to-lateral ap-proach.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5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from Jan.2008 to Jan.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l-eocolonic vessel was initial approach marker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was anatomic marker,the right surgical plane was established for anatomy of mesenteric vessels and dissection of lymph nodes.Results:Fifty-four cases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radical right hemico-lectomy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one case was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1.82%).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113.5 ± 13.8) mi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75.2 ±16.5) ml,length of resected specimen was (15.4 ±5.26) cm.The total number of removed lymph nodes was (16 ±3).The average time for exhaust,eating liquid food and hospital stay was (3.5 ±1.8) d, (3.2 ±0.85) d,(9.75 ±1.5) d respectively.No injury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duodenum,ureter or genital vessels occurred. No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such as incisional infection,anastomotic leakage,intra-abdominal abscess.The 55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 to 40 months with a me an of (25.5 ±2.3) months,no anastomotic recurrence,implantation or metastasis at thepuncture site or assisted incision,distant metastasis.Conclusions:The medial-to-lateral approach with the ileocolonic blood vessels as a surgical mark is quicker and more accurate to enter the Toldt gap and pancreatic duodenal anterior fascia gap.The procedure is safe and guarantees the radical cure of the tumor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中间入路与尾侧入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率的影响
![中间入路与尾侧入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23ec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中间入路与尾侧入路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率的影响刘国利【期刊名称】《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22(32)3【摘要】目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治疗过程中采用中间入路与尾侧入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CME的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尾侧入路,n=40)和对照组(中间入路,n=35)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手术标本质量分级评价手术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良好率和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术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CME患者采用尾侧入路的方式有良好的术后效果,安全性高。
【总页数】2页(P28-29)【作者】刘国利【作者单位】武陟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9【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中间入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2.尾侧入路法与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3.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中间尾侧联合入路与开腹中间入路的疗效对比4.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肿瘤转移、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5.尾侧联合中间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Meta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式讨论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6-0538-0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年 6 月 第 31 卷 第 6 期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李国新,赵丽瑛,张 策
【关键词】 中间入路;结肠切除术;腹腔镜;结肠癌 Keywords medial-to-lateral approach;colectomy;laparoscopic;colon cancer
由于肠系膜下静脉止点高于肠系膜下动脉起点,并且 两血管之间宽约 2~3cm 的区域中可能存在淋巴结,因此, 此区域的结缔组织应仔细清除。解剖肠系膜下静脉直至 胰腺下缘,并于此处离断血管。此部分操作是整个手术游 离过程的重点,也是技术难点。做好以下 3 点对安全实施 手术有重要意义。(1)走正确的平面。左侧 Toldt 筋膜间隙 是左半结肠手术的天然外科平面,我们体会,在直视下操 作,保留完整的肾前筋膜是维持正确外科平面的重要方 法[6]。(2)准确定位肠系膜下动、静脉。腹腔镜下以主动脉 分叉为标志及 IMA 的特殊外观,是定位 IMA 的可靠方法。 十二指肠空肠襞是定位 IMV 的特异性标志。(3)保护输尿 管及性腺血管。以上述正确平面为出发点,以肾前筋膜为 标志。有学者认为单独游离和悬吊是保护输尿管的方法,
解剖学研究[5-6],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针对结肠癌的腹 腔镜中间入路操作法,现以根治性乙状结肠切除术为例, 详述如下。
1 建立操作平台与腹腔探查 1.1 体位 低截石位。 1.2 腹壁戳孔 5 孔法。观察孔直径 1.2cm,置入 trocar 后 维持气压 13~15mmHg(1mmHg=0.133kPa)。术者主操作 孔位于麦氏点或兰式点,直径 1.2cm(戳孔时避开腹壁下动 脉)。术者副操作孔位于右腹直肌外缘脐水平线交点,直 径 0.5cm。助手主、副操作孔位于左侧腹部,与术者操作孔 位置对称,直径 0.5cm。以上戳孔位置可根据肿瘤具体部 位进行微调。 1.3 探查顺序 (1)腹膜、网膜和脏器表面(肝脏、胆囊、 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直肠)。 (2)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 浆膜浸润及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7] Lee SD, Lim SB. D3 lymphadenectomy using a medial to lateral approach for curable right-sided colon cancer[J]. Int J Colorectal Dis , 2009,24(3): 295-300. (2011-03-02 收稿)
Jacobs 于 1991 年报告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结肠癌切除 手术,随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 与传统开腹手术取得同样的肿瘤根治效果[1],且具有创伤 小、对机体干扰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已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并实施。腹 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路径主要有两种,早期多以侧方 入路法(lateral-to-medial approach)为主,如左半结肠切除, 首先从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与左侧腹壁之间的纵向融合线 即 Toldt 线开始向头侧结肠脾曲游离肠管,然后分离结肠系 膜与肾前筋膜,最后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等血管。从技术 上讲,这一路径存在如下缺点:(1)外侧入路不易鉴别外科 平 面 。(2)游 离 后 的 肠 管 妨 碍 系 膜 根 部 的 处 理 。 为 此 , Decanini 等首先提出以肠系膜下动脉(IMA)为标志的中间 入路法(medial-to-lateral approach)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即 首先于中线侧结扎肠系膜下血管,然后向外侧游离结肠系 膜直至 Toldt 线,完成切除组织的游离过程。关于以上两种 路径的比较,Liang 等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出结论是两者在术 后恢复、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数等方面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间入路法的手术时间、住院总 费用和代表炎性反应的血清学参数(红细胞沉降率和 C 反 应蛋白)等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中间 入路在确保肿瘤根治的前提下优于侧方入路。此外,Poon 等[2]在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得出中间入路法获得淋巴结 数目多于侧方入路的结论。鉴于中间入路法在结肠癌手 术中存在操作技术和临床结果方面的优势,2004 年欧洲内 镜外科医师协会会议正式将其确认为腹腔镜下各类结肠 切除术的推荐径路。
[1] Veldkamp R, Kuhry E, Hop WC, et al .Colon cancer laparoscopic or open resection study group (COLOR). Laparoscopic surgery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short-term outcomes of a randomised tria[l J]. Lancet Oncol ,2005,6(5):477-484.
[5] 李国新, 丁自海、张策,等. 腹腔镜下肠系膜下血管的临床解 剖学[J]. 解剖学杂志,2006, 29(8): 624-626.
[6] 李国新,丁自海,张策,等.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 平 面 的 解 剖 观 察[J]. 中 国 临 床 解 剖.
对此我们持保留态度,因为此过程可能反而增加其损伤的 风险。在肾前筋膜上方填塞纱布可起到“隔离”输尿管的 作用。
3 降、乙状结肠外侧游离 向右牵引乙状结肠系膜,以乙状结肠第一曲末端外侧
缘与左侧腹壁间固有存在的粘连带为起点沿黄白交界线 (Toldt 线)向头侧切开左结肠旁沟腹膜返折。将乙状结肠 向右侧翻转,在其系膜后方向右侧游离,使乙状结肠外侧 与中线侧外科平面完全贯通,并向上方延伸至结肠脾曲水 平(图 1-⑤)。乙状结肠第一曲末端外侧缘肠壁与左侧腰 大肌筋膜及其表面腹膜之间存在固定粘连带。自此粘连 带开始,沿着 Toldt 线切开左结肠旁沟腹膜返折,只需轻柔 分离就能将左半结肠向中线侧翻转, 进入无血而充满疏松 结缔组织的 Toldt 筋膜间隙,从而保留结肠系膜及其后方肾 前筋膜的完整性,符合肿瘤学安全、基本无血操作,符合微 创原则。
2 降结肠、乙状结肠中线侧游离并离断肠系膜下动、静脉 2.1 进入左侧 Toldt 间隙 寻找外科平面是解剖的第一 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于骶岬处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根腹膜 反折,向头侧延长至胰尾下缘,向尾侧延伸至直肠右侧腹 膜反折。在助手牵引力的作用下,位于结肠系膜和腹后壁 之间的间隙自然呈现,此即左半结肠癌手术的外科平面 (图 1-①)。在此平面内由中线侧向外侧解剖,注意保持间 隙后方肾前筋膜的完整性,即可避免损伤输尿管和性腺血 管,顺利游离降、乙结肠系膜;在此平面内向头侧游离,即 可定位肠系膜下动脉。 2.2 离断肠系膜下动脉 操作的关键是定位肠系膜下动 脉血管蒂[5]。IMA 根部位于主动脉分叉头侧 4cm 左右的腹 主动脉前。在左侧 Toldt 间隙内向头侧扩展,可发现 IMA 血 管蒂是联系降结肠、乙状结肠系膜和腹后壁的纽带(图 1②)。仔细解剖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显露肠系膜下动脉 主干,即可于血管根部用 Hem-o-lok 止血夹和钛夹双重夹
综上所述,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的游离程序可以 通俗地概括为:找入口、循层面、断血管、清淋巴、游结肠。
技术要点突出表现为由近及远、从后到前、层面优先,这套 方法很好地利用了腹腔镜技术特点,使得术野显露好、解 剖标志清晰、操作更加顺手,其临床优势也得到较多研究 证据支持,业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标准术式。
参考文献
国内外文献对中间入路结肠切除术的描述不尽相 同[3-4],笔者医院结合腹腔镜肠系膜下血管和腹膜后筋膜的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7300474);广东省科 技计划项目(2008A030201017)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东广州 510515
通讯作者:李国新,E-mail:gzliguoxin@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年 6 月 第 31 卷 第 6 期
· 539 ·
闭,在两夹之间切断动脉,同时清扫其周围脂肪组织和淋 巴结,并注意保持肾前筋膜的完整性。透过肾前筋膜,可 观察到潜行的左输尿管和性腺血管(图 1-③),此时在系膜 和肾前筋膜上方之间填塞纱布作为标记,有利于保持外科 平面,降低损伤输尿管的风险。 2.3 离断肠系膜下静脉(IMV) 显露十二指肠空肠曲及附 着于其左外缘的十二指肠空肠襞。以此为标志,可见走行 于脊柱左侧腹膜后,向上汇入胰腺后方的深蓝色肠系膜下 静脉(图 1-④)。
至此,中线入路法的降结肠、乙状结肠游离顺利完成。 此过程中的外科平面从左侧 Toldt 间隙移行为直肠后间 隙[6]。同时,上腹下丛也移行为腹下神经。术中始终保持 肾前筋膜及其延续骶前筋膜的完整性,既可保护输尿管、 盆腹腔神经丛等重要结构,又可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率。
腹腔镜技术不仅是一门技术,也不仅是传统开腹手术 的器械替代。依靠视觉的腹腔镜技术,在特定的场景下, 其镜下组织的解剖特点也异于传统解剖学。在腹腔镜手 术中,寻找正确的解剖标志和外科平面是独立于单纯操作 技术之外的重要部分。而技术与解剖结构的结合则是手 术安全成功的重要保证。
4 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后外侧游离 向尾侧延长乙状结肠两侧腹膜切口至直肠两侧腹膜反
折。从骶岬水平开始,在乙状结肠系膜后方的疏松结缔组 织间隙中向尾侧扩展外科平面至直肠后间隙,上述操作中
· 540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年 6 月 第 31 卷 第 6 期
注意保护骶前筋膜的完整性,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和骶前静 脉丛。
(上接 537 页)
[2] Tong DK,Law W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fight hemicolectomy for carcinoma of the colon[J].JSLS,2007,11(1):76-80.
[3] Zheng MH,Feng B,Lu AG,et a1. Laparoseopic versus open fight hemicolectomy with curative intent for colon carcinoma[J]. World J Gastreenterol,2005,11(3):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