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基于疾病的分类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四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分级标准
➢ 肯定:符合上述1 ~ 4 项标准 ➢ 很可能:符合上述第1、2、3 或4 项标准 ➢ 可能:符合上述第1 和2 项标准,但缺乏
辅助检查的证据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五页
评估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六页
中国专家共识2013
• 建议使用ID Pain患者自评诊断量表进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筛查
• VAS无痛︱—︱—︱—︱—︱—︱—︱—︱—︱—︱—︱极痛
•
0
100
• VAS无痛︱—︱—︱—︱—︱—︱—︱—︱—︱—︱—︱极痛
•
0
100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八页
DN4 问卷:医生他评量表
下面有四组问题,请在每一项后面的方框中选择“是”,或“否”,并打钩。
由病人自己选择
问题1:疼痛是否具有下述 一个或多个特征?
• 某些情况下,有必要行神经或皮肤活检以直接观 察神经纤维。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二页
诊断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疼痛及异常感觉区域应该符合躯体感 觉神经的解剖分布,与确定的病变部位一致。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尤为重要。神经 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等常规的电生理检查,对证实、 定位和量化中枢及周围感觉传导损害方面很有帮助。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页
症状、体征
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阳性和阴性的 感觉症状与体征。
非感觉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取决 于潜在的病因,其本身亦可引起 疼痛和残疾。
神经病理性痛
第十一页
诊断
• 神经病理性痛的诊断应根据病史、系统回顾、体格
检查、神经科体检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后者包括 血液及血清学监测、核磁共振影像和电生理检查。
《疼痛诊疗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47006

《疼痛诊疗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47006《瘗痛诊疗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I.痿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及诊断与处理的一门学科。
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
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的改变。
3.触诱发痛:是指在慢性疼痛的情况下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感觉。
4.外周敏化:组织损伤和持续性炎症是非常强烈和长期的有害刺激,一定强度的刺激在长期传入后增强了对疼痛通路的反应性,此现象称外周敏化,其构成了神经性“记忆和学习”的主要形式。
5.中枢敏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痛觉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可艱性变化。
可塑性是不同环境刺激引起神经系统调整其功能的能力。
神经元胞膜兴奋性与突触效能的增加以及抑制作用的降低,导致伤害感受性通路神经元和环路功能的增强从而引起中枢敏化。
6.视觉模拟■表VAS:通常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长10cm的粗直线,左端写“无痛”右端写“剧痛”。
被测者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标记,测量左端至标记点距离即为评分。
7.三叉神经病: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剧烈疼痛,或伴有同侧面肌痉O8.神经病理性疼痛: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如神经系统损伤受压,缺血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分型:①周围神经性疼痛;②中枢性疼痛;③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
9.痛觉过敏」是指伤害性感受器阈值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增强。
10.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疱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皮肤疱疹并伴严重疼痛。
II.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和损伤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12.不通则病:指某种或某些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使经络脏腑之气机痹阻,血脉瘀滞不通引起疼痛之症。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疼痛学(中级358)专业知识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疼痛学(中级358)专业知识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关于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大脑皮层下方B. 是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所在部位C. 是躯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D. 损伤后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答案:A解析:A. 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方,内、外侧膝状体之间,是感觉的高级中枢,故A选项正确。
B. 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主要位于脊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而不是丘脑,故B选项错误。
C. 躯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而不是丘脑,故C选项错误。
D. 内囊损伤后可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即“三偏”症状,这是内囊部位病变的典型表现,与丘脑损伤的表现不符,故D选项错误。
2、下列哪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A. 粪-口途径B. 呼吸道飞沫C. 母婴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D解析:A.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感染者粪便中排出的病毒污染了食物或水源,再被健康人摄入而感染,故A选项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B. 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尤其是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可能含有病毒,被健康人吸入后感染,故B选项也是其传播途径。
C. 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在孕期或分娩时将病毒传播给胎儿,虽然脊髓灰质炎病毒不是典型的母婴传播病毒,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母亲在孕期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仍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C选项可视为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D. 脊髓灰质炎病毒不通过血液传播,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飞沫,故D选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3、以下哪项不属于疼痛的三级阶梯治疗方案?A. 非阿片类镇痛药B. 弱阿片类镇痛药C. 强阿片类镇痛药D. 化疗药物答案:D解析:疼痛的三级阶梯治疗方案是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旨在通过不同强度的药物来满足不同程度的疼痛需求。
神经病理性疼痛1

5.P2X受体 最近的研究证实,伤害性感受与P2X受体有关。
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后,大约有50%的L4、5节段DRG的P2X3 受体亚单位表达减少,胶质细胞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逆转这 种受体下调现象。相反,慢性压迫损伤坐骨神经时,则可增 加中小型DRG神经元阳性P2X3亚单位的数量〔7〕。P2X受 体免疫反应性在脊髓后角同侧也增强,这与脊髓末端初级纤 维的受体上调有关。慢性压迫大鼠下牙槽神经也发现三叉神 经节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数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在神经 损伤位点,异位嘌呤能神经敏感性增强,导致P2X受体上调 所致。这种作用可被P2受体拮抗剂所阻滞。在神经病理性疼 痛时,交感神经可发新芽与DRG神经元接触,交感神经末梢 释放的ATP可激活DRG胞体P2X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ATP能够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共释放,激活DRG感觉神 经元引发疼痛。另外,ATP与GABA共释放也可能与痛觉过 敏和神经病理状态有关。
3.解剖重构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感受器的功能特性、轴
突大小、有无髓鞘、脊神经节细胞的化学类型及其中枢末 梢在脊髓后角内的分布等是相对高度有序的。正常情况下, 无髓C类传入纤维大多是多觉伤害性感受器,其中枢末梢 终止于脊髓后角浅层(Ⅰ、Ⅱ层);细的有髓Aδ纤维主要 是高阈值机械感受器和机械-热感受器,其末梢分布在脊髓 后角第Ⅰ、Ⅲ和V层。粗大的有髓纤维则分布于Ⅲ~Ⅵ层。 Aβ和Aδ的中枢末梢均达不到第Ⅱ层。研究发现,周围神经 损伤可导致初级传入末梢在脊髓后角分布的改变,从而导 致神经元回路的重组。低阈值的Aβ纤维末梢可异常地进入 脊髓后角第Ⅱ层(胶质区),并与该层神经元建立突触联 系。这些改变是Aβ传入纤维致痛的解剖和化学基础。Aβ纤 维占据C纤维的突触部位和原本与C纤维构成突触的神经元 发生新的突触联系,激活原本仅对高阈值C纤维传入反应 的神经元,从而改变了脊髓后角神经元对感觉信息的传递 和整合,导致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一种由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疼痛症状。
与其他类型的疼痛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是一种慢性的、持续存在的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疼痛通常由神经系统病变或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如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传导障碍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多样,可出现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背部、脚部、手臂等。
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刺痛、电击样的疼痛、烧灼感、麻木感或针刺感。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导致疲劳和情绪低落。
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常常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减少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神经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带状疱疹、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病因可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纤维的过度兴奋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
这些变化进一步导致疼痛信号的异常增加和传递,从而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出现。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通常是基于患者的症状描述和体征检查。
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疼痛有较大差异,因此药物治疗往往不够有效。
常常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或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
药物治疗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础,包括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局部麻醉药等。
镇痛药主要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如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消炎药等。
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则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来减轻疼痛感。
局部麻醉药常用于局部神经阻断治疗,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
除药物治疗外,物理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和物理康复等,可以通过改善神经血流和调节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症状。
神经阻断治疗通过给予局部麻醉药或药物注射,以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
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并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带来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神经性病例疼痛或许是很多人并不认识的疾病,因为大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神经病例性疼痛是和神经系统有联系的,并对对于治疗来说也是比较繁琐的。
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今天会在下面的资料里面作出相应的介绍,大家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保障。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顽固的病理性神经系统疾病。
其发病表现在面部的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突然出现的短暂的剧烈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前额、头皮、眼、鼻、唇、脸颊、上颌、下颌在内的面部神经痛,人称“天下第一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俗称“缠腰龙”,是典型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与伤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相比,其疼痛程度更剧
烈,治疗也更为棘手。
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
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颌面部,腰腿部也可累及。
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越剧烈,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
★幻肢痛
幻肢痛又称肢幻觉痛,系指患者感到被切断的肢体仍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
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烧伤样等。
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且呈发作性加重。
★臂丛神经痛
臂丛神经痛是指由颈5至胸1的神经前支组成的臂丛神经的各部受损时产生其支配范围内的疼痛的疾病。
以上就是和大家介绍的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疾病也是比较清楚的。
疾病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所以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不适的情况千万不要拖延病情,这样只会让自己的身体继续受到伤害。
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分类、诊断评估和管理

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分类、诊断评估和管理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疼痛性神经病变、带状疱疹、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头部创伤或中风等。
定义和分类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首次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由神经系统原发病变或功能障碍引发或诱发的疼痛。
2008年被修改为:由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引起的疼痛。
2011年以来神经病理性疼痛被正式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
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现被称为第三种疼痛类型,包括纤维肌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和肠易激综合征。
2017年,IASP对慢性疼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现已纳入世卫组织的《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11)。
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外周痛和中枢痛,包括9种情况,如神经原发性疼痛、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痛病变或脊髓损伤痛(图1)。
图1 神经病理性疼痛部分分类每种疾病都是更详细的内容模型的一部分,该模型描述支持明确诊断的调查,包含疼痛严重程度、时间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代码。
这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与炎症有关)包括术后疼痛,急性坐骨神经痛,或急性带状疱疹,以及其他少见的情况,如格林-巴利综合征。
COVID-19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在COVID-19大流行早期,除嗅觉和听力丧失外,还出现COVID-19相关的急性神经表现,包括癫痫、中风或脑炎。
尤其是在急性期,约70%的COVID-19感染者(包括轻度至中度病例)受到疼痛的影响,通常包括肌痛和头痛。
重症COVID-19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包括全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通过神经侵犯造成的直接神经损伤,使人体缺失神经保护和神经免疫调节作用。
COVID-19的长期神经后遗症在非住院患者中也有提到,包括疼痛、偏头痛和认知障碍,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外周神经系统障碍、癫痫、锥体外系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六)其他
❖对于顽固性疼痛患者,也可考虑脊髓电 刺激疗法,或鞘内给药甚至手术治疗。
❖PHN的预防重点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 的及时和彻底治疗,急性期在抗病毒治 疗的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控制疼痛, 如超激光照射、神经阻滞等,以期阻断 其向慢性期的迁延和降低PHN的发生率。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Ⅱ期(营养障碍期或缺血期) 受伤3 个月后,疼痛加剧,呈弥漫和持续性烧 灼痛,向周围扩散。皮肤发白、干燥, 皮下组织、关节以及肌肉均可出现萎缩, 头发脱落,指(趾)甲变脆和变形。
❖Ⅲ期(萎缩期) 各种治疗对疼痛均无 效,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和X线检查均 提示广泛性肌萎缩和关节挛缩。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一般先肌注弥可保500µg,每日或隔日1 次,1~2个月后改为口服弥可保500µg, 每日3次。不良反应少,偶有皮疹或胃 肠道反应,停药后消失。
❖另外,还可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 (或)氯胺酮。阿片类药物如美沙酮 (methadone)5~10mg在曲马多等无效时 可考虑应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定义及分期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的急性 痛(即带状疱疹性疼痛,HP)与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 neuralgia, PHN)是依据疼痛持续时间长短来划分 的。Dworkin and Portenoy于1994年提 出将HZ和PHN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二)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是治疗 PHN的有效方法,在给予药物疗法的同 时即应进行病变部位的神经阻滞治疗, 以迅速缓解疼痛。对颜面部、头颈部及 上肢的PHN,可选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胸腰段的PHN可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或同 节段交感神经丛阻滞,但应注意避免损 伤周围重要结构。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一、定义及分类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Study of Pain,IASP)于1994年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
2008年,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将该定义更新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europathic pain is defined as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disease o f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新定义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①用“损害”或“疾病”取代了“功能障碍”。
②用“躯体感觉系统”取代了“神经系统”,使其定位更加明确。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发病机制。
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见表1。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以上表内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并非毫无争议,例如,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CRPS-I)、纤维肌痛症(FMS)、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然参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NeuPSIG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3%~8.2%。
另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
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9000万。
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一、定义及分类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Study of Pain,IASP)于1994年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
2008年,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将该定义更新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europathic pain is defined as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disease o f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新定义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①用“损害”或“疾病”取代了“功能障碍”。
②用“躯体感觉系统”取代了“神经系统”,使其定位更加明确。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发病机制。
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见表1。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以上表内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并非毫无争议,例如,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CRPS-I)、纤维肌痛症(FMS)、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然参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NeuPSIG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3%~8.2%。
另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
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9000万。
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西医诊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西医诊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本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是由多种不同疾病和损害诱发的综合征,包含了一百多种临床疾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由于其病理机制复杂,患者因个人机体及其他因素影响发病机理更是复杂,在临床中经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治疗不恰当、不充分等问题,患者不能明确知晓问题产生原因,对治疗依从性较差。
只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分类、临床表现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晓中西医诊疗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分类及主要症状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 2008国际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提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为3.3%至8.2%,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包含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如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自身免疫异常、肿瘤、营养代谢异常等,不同疾病发病率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性的系统性研究。
按照其病因及病区可知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较为普遍,一般主要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三叉神经痛等;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有脑卒中后疼痛、缺血性脊髓病疼痛、幻肢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程较为漫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去除病因,疼痛症状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存在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感觉异常等表现,其中,痛觉过敏较为常见,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具体疼痛表现较为多样,包含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及牵拉样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痛苦。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标准(1)病史显示存在因神经损害导致的感觉异常;(2)疼痛区域在神经解剖分布范围内;(3)至少有一次检查证明疼痛区域符合神经分布;(4)至少存在一项辅助检查证实患者存在神经损害。
以上四种皆包含在内,可确定为该病;包含三种,则说明有可能,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诊断;符合前两种,也说明有可能,需要再次检查和诊断。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国专家共识

Part 2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常见pNeP的患病情况
不同疾病中pNeP的患病率
16%
糖尿病1
9-34%
带状疱疹3
38%
化疗4
10-50%
手术5
16%的糖尿病患者受PDN影响,其中许多未被诊断(12.5%)和未经治疗(39%)1 带状疱疹(HZ)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2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因化疗方案、暴露时间和评估方法而异3 不同手术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不同,截肢、开胸术和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的发生率最高, 可达30%-50%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患病率为182人/10万,发病率为3-5人/10万5
• 微创或手术治疗部分有新的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如周 围神经减压术
新版共识和2013版NeP共识的主要区别(1)
定义 分类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2013版共识 NeP的定义 周围性NeP和中枢性NeP
新版共识
NeP的定义以及根据损伤或者疾病的 解剖位置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NeP
常见的周围性NeP类型
NeP总的患病率
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离子通道的 异常改变
不同pNeP的患病情况
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离子通道的异 常改变、下行抑制系统
自发痛、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自发性疼痛、痛觉异常或超敏、痛觉
痛觉过敏、疼痛性质、感觉异常
过敏、感觉异常
IASP 2008诊断标准 筛查量表 辅助检查
睡眠紊乱
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生产力下降,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1. Colloca L, et al. Neuropathic pain.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02. 2. Schaefer C, et al. Clinicoecon Outcomes Res. 2014;6:483-96.
《神经病理性疼痛》课件

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通过感觉和观察无法获得的信息 进行体格检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使用影像学检查,例如核磁共 振和CT扫描等,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神经生理学检查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神经病理性疼 痛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有许多不同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 疼痛,包括镇痛剂、抗抑郁剂等。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从 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
靶向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特定类型的神经 病理性疼痛,例如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神经炎 性疼痛。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
有些患者必须通过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来缓 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
1
注意姿势和运动方法
了解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法,可以帮助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损伤性 疼痛
由于组织损伤等原 因引起的疼痛,例 如创伤后遗症引起 的疼痛。
神经压迫性 疼痛
由于神经被压迫引 起的疼痛,例如坐 骨神经受压疼痛。
神经缺血性 疼痛
由于血液循环不良 等原因引起的疼痛, 例如心绞痛引起的 胸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症状及疼痛史的收集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 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性质和强度等信息。
《神经病理性疼痛》PPT 课件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 巨大影响。本课件旨在提供关于疼痛的各种信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神 经病理性疼痛。
什么是神经病理性疼痛?
1 定义
神经病理性疼痛指的 是因神经系统结构和 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疼 痛疾病,与初始刺激 无关,可以持续很长 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Painful polyneuropathy
最常见的形式是一种对称的长依赖型多发性神经病变,其症状发生 在足部进展近端,影响下肢和手部。
而慢性长度依赖性感觉神经病只有一小部分。
一种特殊的急性多发性神经病,常发生于糖尿病和血糖控制不佳的 患者的血糖控制突然改善后。 典型的疼痛是一种严重的烧灼性疼痛,伴有痛觉过敏、超敏和自主 神经异常。人们对潜在的机制知之甚少。
这是一组不同的神经病理 性疼痛情况,由周围神经 损伤引起,例如在手术期 间或创伤。
B.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机制探讨:
(1)在手术等过程中发生神经损害的风险与发生慢性神经性疼痛 的风险之间有明确的联系,但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神经损害的类型 (横切、拉伸、挤压)和发生神经性疼痛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一 般情况下,尚不清楚为什么一些神经损害患者会出现疼痛,而其 他患者则不会。 在一项医源性下牙槽神经损伤研究中,相对于脱髓鞘损伤,部分 轴突损伤包括小纤维功能障碍是一个危险因素。 双侧截肢或开胸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与患者 相关的因素有联系,潜在的机制可能涉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 改变,以及遗传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机制探讨:
(3)周围神经损伤所引起的机体结构以及功能改变不仅仅局限于局 部与脊髓层面损伤,也发生于脊髓以上的高位中枢。 外周神经损伤后,扣带回皮质区域和丘脑的神经递质浓度代谢以及 参与情绪的区域边缘系统皮质激素释放信号因子均发生改变。 研究表明,丘脑、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及中脑灰质的神经元参与痛 觉过敏。 截肢后也可见脊柱上神经可塑性改变和皮质重组,但慢性疼痛和截 肢后重组之间的联系尚不确定。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Text 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C. Painful polyneuropathy
另一种类型的急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治疗后出 现的,使所有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可逆性神经病变,急性神经病变 在接受化疗期间或几小时内发生,以刺痛感、冷异位痛和肌肉痉挛 为特征,主要发生在手部和口腔周围区域。
神经传导检查正常,未见轴突有大的有髓纤维丢失,但显示神经肌 强直样重复运动放电。
实验汇报
转轮
软件 转轮松紧度 传感器计数问题 重启 实际活动量不佳数据能否使用,动物处理
转轮
脑电采集
固定方法(设备) 屏蔽措施、电极垂直 软件说明书 工程师 电极
脑电检测
脑电采集
固定方法、屏蔽措施、电极垂直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桥小脑三角是指脑桥、延髓、 小脑的交界处,位于后颅窝的 前外侧,是由前内侧的桥脑外 缘、外后方的岩骨内缘及后下 方的小脑半球外侧构成的一个
锥形窄小的空间。
1、A型神经纤维具有发达的髓鞘,直径最粗,一般为1-22μm。传导速
病因和发病机制度很快,每秒可达5-120m,大多数的躯体感觉和运动纤维属此类。这 类神经纤维对抗损伤的能力很低,损伤后恢复较慢。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 痛
残肢痛(幻肢痛)
三叉神经痛
多发性神经疾病的疼痛
根型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多发性硬化相பைடு நூலகம்性疼痛
周围神经病变
5
脊髓损伤神经性疼痛
基于疾病的分类
A. 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指在第五脑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分布 区域内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的电 击样剧烈疼痛,可伴有同侧面肌痉挛。
C. Painful polyneuropathy
最常见和最好描述的PPN类型是由糖尿病、艾滋病毒、化疗和麻风 病引起的。 其他原因包括Fabry病(法布里病),钠通道基因突变,自身免疫 性疾病,血管炎,慢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病,淀粉样变性,酒精, 非冰冻冷损伤和副肿瘤综合征。 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也是原因之一。 与严重营养不良有关的PP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远东战俘的 病例报告中有详细描述,很可能是由于缺乏B-维生素,急性或亚 急性形式可能被视为与减肥、饮食失调和减肥手术相关的营养缺 乏的并发症。 同一患者的PPN可能有多种原因,许多患者的病因仍不清楚。
在人类痛性神经瘤中,已经发现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3、1.7和 1.8的上调,以及增加和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化。 这些可能是疼痛的分子机制,因为这种钠通道的异常增加会导致 异位放电。
B.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Text 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29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Thanks And Your Slogan Here
Speaker name and title
在最新公布的ICD11分类中,神经性疼痛首先根据病变 或疾病在外周或中枢性躯体感觉神经系统中的位置被 分为外周和中枢神经性疼痛。
这篇综述中,将重点集中在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情况上,但其他情况未做详细描述,如腕管综合征和 其他单神经疾病,神经丛痛性病变,遗传红斑性肢痛 和其他功能获得性改。
4
V. DISEASE-BASED CLASSIFICATION
1、神经变性学说。 2、B型神经纤维也具有髓鞘,神经纤维较细,直径为1-3μm,传导速 该学说研究者对病变度抗三慢损,伤叉每的秒能神为力经稍3-1强5活m,。损检植伤物后后性神神发经经纤现的维节易有前恢纤复脱维。属髓此鞘类。及这类髓神经鞘纤维增对厚,轴 突损伤、萎缩或发芽等改变;此外在有症状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也 发现三叉神经后根有3传脱、导C速型髓度神很鞘经慢纤,,维每神因秒经为纤此2维m认最。细这为,类直神三径经仅纤叉0维.5神受-1损μ经m伤,后痛都很属易由于恢无神复髓,纤经由维于病。恢 变引起。 目前流行的理论认为复自过程发中不性生痛成髓觉鞘,发所以作再是生较由快。受损神经元自发放电引起 的,其重复放电阈值降低,并与过度兴奋的相邻神经元产生交叉兴 奋。 神经元之间的功能性交叉兴奋也可以解释触摸触发区引起的疼痛, 触摸激活A型神经纤维的髓鞘,引起邻近C神经元的去极化。由于持 续的异位放电,导致严重的神经根损伤,可能引起感觉丧失和持续 性疼痛的加重。
关于慢性多神经病患者疼痛的风险和机制,以及为什么有些患者 在相似程度的情况下仍然无痛的临床研究还知之甚少。
C. Painful polyneuropathy
研究一致指出,慢性感觉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是疼痛的危险因素。
假说: 疼痛是否与特定纤维类型的缺失有关?
依据: 一些研究发现的小纤维丢失与疼痛之间的关系一致,有时疼痛被 认为与小纤维丢失有关。
B.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机制探讨:
(2)创伤后神经损伤引起疼痛,包括截肢后的幻觉和残端疼痛, 主要机制,可能是在神经损伤部位或背根神经节产生的异位放电。
手术切除残端痛性神经瘤和周围神经阻滞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持续 性疼痛(包括幻觉疼痛) 和诱发疼痛的缓解效果支持了这一点。
神经病理性疼痛:从机制到治疗
————基于疾病的分类
张健强 2020年8月4日
CONTENTS
章节简介
基于疾病分类
实验汇报
章节简介
V. DISEASE-BASED CLASSIFICATION
2008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 ( Neuropathic Pain ,NPP)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 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争议:
尽管被分类为周围神经性疼痛,但病 变通常位于根部进入区,髓鞘主要由 延伸至脑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 质细胞产生,转变成由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产生的髓磷脂,病变也可能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干,因此三 叉神经痛有时是中枢性疼痛。
B.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好发于中年人,40以上患者占70-%80%。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指临床上无神经系统体征,同时不存 在器质性病变。
A. Trigeminal neuralgia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有神经系统指征, 有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通常是由三叉神经根入脑 桥区和沿三叉神经原核传入的三叉神经核之 间的桥小脑角的脱髓鞘性病变或肿瘤引起的。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变性和血管压迫并存。 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标本的电子显微镜显示三 叉神经根近端有脱髓鞘、胶质增生和炎症, 这可能是异位活动的一个来源。
Text 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Text 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01
02
03
04
小纤维多神经病的高频率疼痛可能是因为疼痛是导致患者就医的 症状,疼痛与特定疼痛表型和特定纤维缺失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
C. Painful polyneuro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