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分析
柯达战略失败分析
柯达战略失败分析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以下简称柯达公司)200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
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
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
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004年,柯达销售额达133亿美元,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411名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
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柯达照相机在1888年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
几经变化之后,伊士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伊士曼就意识到全球民用摄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积极向海外扩展业务。
伊士曼干版公司在美国成立5年后就开始在伦敦设立销售办事处。
随后,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1889年在伦敦成立,全面负责柯达产品的海外销售。
起初,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
不久以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
因此,伊士曼于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
企业战略联盟竞争力的瓶颈
企业战略联盟竞争力的瓶颈分析摘要战略联盟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思维,是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背后存在着障碍问题。
本文主要从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组织、技术、认知竞争能力四个方面来探析联盟的约束条件,便于联盟企业能找出问题,提高竞争力。
关键字战略联盟竞争力瓶颈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技术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战略联盟的数量与日俱增,伴随着联盟的持续、快速的发展,联盟的失败和终止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战略联盟的不稳定的比率高达30% ~50%。
影响其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在于企业开展战略联盟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受到的约束条件,即战略联盟竞争力的瓶颈。
这些约束条件严重制约了战略联盟竞争力的发展。
因此如何发掘瓶颈,找出问题是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本文主要从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组织、技术、认知竞争能力四个方面来探析联盟的约束条件。
1 相关涵义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合作研究与开发、共享资源和增强竞争能力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
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共享资源、获取知识和技术、进入新市场;可以实施优势要素互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扩大公司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基于整合的观点,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董事kevinp. cogne给出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核心竞争力是群体和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
”从这个定义来看,核心竞争力是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组合。
战略联盟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竞争力能否存在的关键。
企业运用战略联盟选择权提供的竞争能力是横向关系的竞争能力包括制度竞争能力和组织竞争能力;纵向关系的竞争能力包括技术竞争能力和认知竞争能力。
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
联盟失败的例子都 已充分说明, 但遗憾的是仍有一些
管理 者没 有 引起足够 的霓 视 。 14 联 盟 组织管 理不 善 .
实施联盟增加丁组织管理的难度, 使联盟管理受
收稿 日期 : 0 5 1 … 1 20 — 0 1
12 联 盟各 方 的收益不 对称 .
联盟所取得的利益~般根据合作协议 有一定 的 分配结构 , 中一部分可以共享 , 其 其他部分不能共享 。 但 是有 的企 业 受短期 利益 的影 响 , 惜损 害共 同利 益 不
而实 现 自己企业 利益最 大 化 , 而破 坏联 盟 的融洽 关 从
后, 认为本企业 已经没有继续联盟的经 济必要时, 有
时会甩 掉联 盟企业 , 了新 的战略 目标 去 寻找新 的经 为
维普资讯
14 2
湖北教育学 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报
到了管理滞后的严重束缚 。与所有战略在实施 中会 蜕化一样 , 战略联盟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扭 曲或削 弱, 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联盟企业 的管 理水 平。企业联盟是一种网络式的松散组织 , 其内部存在 市场和行政的双重机制, 因此对于单一企业 而言, 其 管理的难度更大。由于联盟各方的利益和冲突不能 以行政方式解决, 客观上要求联盟各企业一方面要保
等特征。根据企业结成联盟的动机不 同, 战略联盟可 分为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 的战略联盟 、 共享客户资源 的营销联盟 、 出于规模经济性考虑 的联盟以及优势协
同的战略联盟 。虽 然 战 略联 盟 有 可 能 为 所有 合 作 伙
系, 造成对方的不满。由于各个联盟企业面临的竞争 条件不同, 特别是属于不同国家或不同行业的企业 面 临的竞争强度 、 外部环境都存在差异 , 因而导致各 各 自优先 考虑 的问题 不 同, 意见难 以统 一。此 外, 由于双方资源投入 比例不平衡 , 造成 了收益分配 的难度, 对资源丰富的一方而言, 容易忽视联盟 的协 作性 , 而资源稀缺 的一方则 可能过分依赖 对方的资 源。如广州汽车集团和法国标致在广州的合资企业, 法国标致公司在向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时 , 有两种选
构建企业战略联盟问题分析
( )联盟内部往往缺 乏相互信任 五 战略联盟要求联盟成员应 当在战略联盟 与行动上积极合作 , 然而由 于战略联盟伙伴是独立实体 . 他们 习惯于以 自己的文化. 组织 . 战略 目 标来理解和看待联盟 问题 . 从而容易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 任。 另一方面 . 联盟各方在参与合作中 . 担心 由于联盟而将 企业机密暴
战略联盟的发展障碍分析 ( )联盟容 易产生路径依赖性 ,引发负效应 一
.
企业在结成 战略联盟时 . 很容易产生一种固化 的关系 . 形成路径依 赖性 。 谓路径依赖性是指与决策和成果相关的承诺 . 所 它通 常是 以高变 化成本为特性 的, 路径依赖性能放大那些管理者所熟知的具有潜在危险 的行为 。 战略联盟建立后在运行过程 中很容易产生路径依赖性 , 而一旦 形成较强的路径依赖性 .就会引发一系列 的负效应 。 ( 二)战略联盟容易引发不合作行为 战略联盟一般是 以联盟各方企业签署的共 同协议为基础 , 要求在具 体执行过程 中联盟成 员应当在战略与行动上都要合作 . 然而联盟本身的 松散性 . 员之间在战略 . 成 组织 、 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决定 了不合作 行为在战略联盟 中极容易产生 ,它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 情况 : 1 联盟各方竞争地位 的失衡导致联盟不合作的产生。企和防范措施 . 有保 留地进行合作 . 导致 联盟各方信任与亲密程度降低 . 使联盟 的效果受到极大的抑制。 二 战略联盟发展重要性分析
战略联盟是许多谋 求更 多发展机会 的企业所不可回避的 , 因为这种
战略 上 的新 思 维 对 企 业 经 营 有 着广 泛 而重 要 的意 义 。
面:
( )获取先进技术或实现 技术 资源 的共享 一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战略管理失败的背景
01
02
03
04
05
1. 技术转型失 败
在数码技术初露端倪的时 候,柯达公司就已经意识 到了这一趋势,但在实际 操作中,公司过于依赖传 统的胶卷业务,没有能够 及时进行技术转型
2. 组织结构问 题
柯达公司的组织结构过于 复杂,层级过多,导致决 策效率低下。这使得公司 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反应迟 缓,错失了转型的良机。
启示:企业应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行业变 革时期,应勇于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以保持
竞争优势。
建立有效的战略执行体系,确保战略落地
柯达公司在多次尝试调整战略后,仍未能有效执行。 一方面,公司内部对战略变革的接受程度不一,另一 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团队和制度保障,导致战略难 以落地。
3. 缺乏创新
随着市场的变化,柯达未 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 品升级。同时,在营销策 略上也缺乏创新,无法吸 引年轻消费者。
4. 对市场趋势 的误判
柯达的高层管理者过于乐 观地预测了胶卷业务的前 景,忽视了数码技术的崛 起。这使得公司在战略规 划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5. 缺乏合作与 联盟
柯达未能与其他公司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或联盟,以 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这使得公司在数码时代 的竞争中显得孤立无援。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案例背景介绍 • 柯达公司战略管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 柯达公司战略管理失败的后果 •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 总结与反思
01
案例背景介绍
柯达公司简介
• 柯达公司成立于1881年,总部位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影 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曾经在胶卷、相纸、相 机、影像输出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世纪90年 代达到了其巅峰时期。然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柯达公 司未能及时转型,导致其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分析
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分析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分析[摘要]企业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合作者创造一个双赢多赢的机会,在带来成功和收益的同时,要冷静地思考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
标签:企业;战略联盟一、前言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强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
战略联盟可以实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双赢模式,并具有合作行为的战略性、相互往来的平等性、合作关系的长期性、组织形式的开放性、整体利益的互补性等特征。
根据企业结成联盟的动机不同,战略联盟可分为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的战略联盟、共享客户资源的营销联盟、出于规模经济性考虑的联盟以及优势协同的战略联盟。
虽然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合作伙伴创造一个双赢的机会,但其失败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许多学者研究战略联盟后发现,联盟失败率介于50%~60%之间。
因而,在乐观地看到由于战略联盟的成功带来收益的同时,有必要冷静地思考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
二、企业战略联盟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战略联盟的寿命周期平均值为7年左右,许多联盟企业在运作中碰到过各种挫折,导致不少失败的企业联盟案例。
由此可见,联盟的内部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困难,联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这些不稳定很可能导致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盟企业间战略目标的变化,导致联盟失败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导致战略联盟企业各自的战略目标出现新的差异。
当有些企业借助初期的联盟获得了技术和资金,或者掌握了在目标市场开展营销的知识之后,认为本企业已经没有继续联盟的经济必要时,有时会甩掉联盟企业,为了新的战略目标去寻找新的经营机会。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引言: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是当今全球化经济中常见的合作形式,旨在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然而,不同的联盟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案例一: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成功合作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是一个成功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这两家公司在2008年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发和推广新的饮料产品。
这个联盟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 互补性资源:联合利华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牌、市场渠道和产品开发能力,而可口可乐则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两家公司的资源互补性使得合作更具竞争力。
2. 共同目标: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都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产品创新。
双方共同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相互支持,这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3. 灵活性和适应性: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协议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和资源分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案例二:戴尔与EMC的失败合作戴尔与EMC的合作是一个失败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戴尔在2015年收购EMC,希望通过这一合作扩大其在企业存储市场的份额。
然而,这个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如下:1. 文化差异:戴尔和EMC在文化、管理风格和组织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沟通和决策上的问题,影响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2. 整合困难:戴尔和EMC的业务和产品线复杂多样,整合过程异常困难。
双方未能有效整合各自的资源和能力,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3. 竞争压力:合作开始后,戴尔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这使得戴尔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发展战略,转而应对竞争,导致合作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经验教训和启示: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1. 确定共同目标和价值:成功的联盟需要双方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确保合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一、战略联盟的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中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自从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e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eI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战略联盟就成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所谓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如美国的IBM、摩托罗拉及苹果公司之间的联盟,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竞争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来开发和普及P0;er Pc芯片;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等电器公司通过各种产品不同定位的协议与合作,各自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我国,1998年8月,新科、上广电、熊猫、广东万燕4家在上海宣布成寺DVD联合体;2000年5月,中国最大的洗衣机生产企业小天鹅集团和中国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科龙集团宣布结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战略联盟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战略之一,它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战略联盟不仅包括股权合资企业,还包括生产、营销、分销、RInD的非股权协议;战略联盟与合并或兼并是有区别的;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并购意味着投人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风险很大;而战略联盟却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选择,组建不同类型的战略联盟,具有快速、灵活、经济等优势,因而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二、成功案例分析1.案例讲述英国罗弗汽车公司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战略联盟;罗弗公司最初是英国政府拥有的一家汽车厂,因多年亏损,英国政府不愿意再向其提供资助;此时世界汽车市场经过几年的增长之后达到稳定状态,如果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就要有能力生产新车型;罗弗公司曾寄望于Metr0车型,但由于质量不稳定没有达到目标销售量;此后罗弗公司想在它的生产线中增加新品种以填补中低档细分市场中的空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时间,也无法实施这一计划;世界汽车产业进入成熟期以后,被全球汽车生产巨头所控制;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销售网的强大销售能力,再加上对新型车的准确判断,都成了通向成功之路的条件;但罗弗公司恰恰缺少这些成功的因素,被美国政府视为英国工业的一只"瘸腿鸭";本田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它仍被视为摩托车制造商;尽管本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营业额增长了2倍,但仍未成为汽车世界中的巨人,它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仅占市场的1.2%,罗弗公司为3.1%,而大众汽车占到了15%,欧洲福特占了14%;虽然本田已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但在欧洲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它们知道欧洲人对汽车的兴趣和偏好与美国人不同,但是不知道自己对差别的判断是否正确,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自己的欧洲车型;正如本田的一位董事长所说,当时对欧洲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因此无法增加出口,欧洲的生产能力也严重过剩,无法在欧洲建厂;本田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务实的态度,有足够的财力与罗弗公司合作;罗弗公司认为未来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因为本田的规模与罗弗公司相当,罗弗的产品质量是最大的问题,而本田恰好在产品质量上具有很高的声誉,本田还以先进的管理而着称,这正是罗弗公司所缺少的;本田公司与罗弗公司的第一个许可证交易已于1979年12月签署,本田公司允许罗弗公司在伯明翰的长桥工厂中生产它的KD系列中的Triumph Aeelaim轿车,此车以本田的Accord车为基础,填补了罗弗产品系列中的空白;长桥工厂大约生产了13万辆Acclaim轿车,尽管该车是本田产品的翻版,但却成为英国十大畅销汽车之一;罗弗公司的工厂中有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本田公司能出售多少,就能生产多少;罗弗公司非常了解欧洲人的口味,因此有利于控制新车型的开发成本,把这个重要因素控制在两个公司财力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罗弗一本田联盟就是从非常有限的许可证交易开始的,随着伙伴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增进,联盟关系逐渐扩大到多方面的合作阶段,进而发展到双方相互交换20%的股权;这充分表明了双方伙伴关系将会长期存在;本田一罗弗的合作产品--"传奇"牌轿车为本田公司进入欧洲开辟了道路;罗弗公司的汽车内部装置设计能力和对欧洲消费者口味的深入了解对这一产品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罗夫公司已经成为本田公司欧洲战略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也许就是保证罗弗一本田联盟存在的主要条件;针对联盟需要作出较大幅度调整适应的是罗弗一方,它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它们花了很大努力才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管理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在文化差异上,它们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耐a来克服沟通的障碍,包括语言、文化、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它们知道,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两家公司的员工才能形成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并最终建立起朋友关系;双方成立了联合设计小组共同开发设计新车型,双方的工厂都在为对方生产汽车,为了满足对方生产上的要求,也各自作如了必要的调整;但双方的目标仍是不相同的:罗弗主要想在欧洲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而本田的目标仍然是全球市场,好在这两个目标并不冲突;1984年罗弗200型汽车的问世标志着双方伙伴关系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该车型总共生产了17.5万辆,是本田公司Ballade的姐妹车型;罗弗200型汽车以日本车为基础,安装了罗弗公司生产的挡泥板、车轮、保险杆及内部装置;罗弗200型汽车及Ballade都在长桥工厂生产,但装的是不同的牌子,此时的合作内容已经不仅仅是许可证交易了;1985年,本田公司宣布将在斯维顿建立一家工厂;英国媒介担心二罗弗一本田联盟套因此而衰落;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本田公司计划开"鬻只生产发动机,随后生产罗弗车和本田车;1986年,罗弗800车型和本田"传奇"问世,标志着双方的伙伴关尚系次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双方联合开发生产的第一个车型,双方在197设计上的紧密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两家公司之问的关系;当时罗弗公司与本田公司签署了一项理解备忘录来规范和扩展双方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了一些双方关系的准则;实际上,双方在共同工作中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远比任何法律文件更重要;1989年,双方推出了罗弗200/400和它的姐妹车本田Concert0,使双方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这是双方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同享用零部件的产品;1990年,罗弗公司以日本人接受的质量标准为本田套司生产了4万辆Concert0;虽然现在罗弗公司被宝马公司兼并,但罗弗公司与本田公司的合作仍在进行,这正说明了战略联盟的力量所在;2.战略联盟的动机就企业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说,企业实行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⑴.开拓市扬本田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仍未成为汽车世界中的巨人,它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仅占市场的1.2%,而且不知道自己对差别的判断是否正确,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自己的欧洲车型;正如本田的一位董事长所说,当时对欧洲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因此无法增加出口,欧洲的生产能力也严重过剩,无法在欧洲建厂;所以与罗弗公司合作会开拓本田汽车欧洲市场;⑵.获取技术随着技术创新及其推广速度的加快,企业在充分利用和改进原核心优势产品的同时,还必须拓展新的技术领域,而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没有哪个企业能长期垄断一切技术;并且,技术开发本身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企业通过战略联盟,不仅可以避免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而且还可以相互交流信息,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速度;⑶.减少风险企业之间实现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减少一方或双方的经营风险:同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产品组合多元化、更快进入市场和获取收益、减少投资成本等;另外,如果企业进行跨国联盟,还可以减少政治风险;当地公司可能有足够的影响力使合资企业免受当地政府的干预,或者合资企业本身就是政府产业政策的结果;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政府认为合资企业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支持它,从而使政治风险进一步降低;政府喜欢合资企业,不喜欢独资企业的情况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像日本这种发达国家也存在;⑷.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实现战略联盟可以很好地将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分工,强化技术进步,使不同企业之问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资源得以有效、灵活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⑸.实行人才交流本田的规模与罗弗公司相当,罗弗的产品质量是最大的问题,而本田恰好在产品质量上具有很高的声誉,本田还以先进的管理而着称,这正是罗弗公司所缺少的;他们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管理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3.战略联盟成功的原因信任,是战略联盟成功最关键的原因;一个战略联盟的管理活力取决于合作伙伴如何看待对方,联盟伙伴的任何一方都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基本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义务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管理条文或管理技巧所无法取代的;根据一些高级经理人员的经验,若想建立牢固、坚实的合作基础,就必须重视三条简单而又重要的原则,即:第一,平等相待;第二,主管领导支持;第三,求同存异,避免对抗;从案例中,本田公司和罗弗公司之间的信任,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三、失败的案例分析1.案例讲述对于目前已转危为安的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来说,2001年并购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事件最好演变成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并购之前,德国乃至全球金融保险业曾经一度为其高唱赞歌;然而,在并购过程中,一向以严谨闻名的德国人仿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注重调查与研究,德累斯顿银行非但没有给安联带来经济利益,反而导致其严重亏损;当时,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寡头们的共同选择;世界最大的保险业集团安联自然拒绝不了成为世界超级资产管理公司的巨大诱惑,何况是对于安联集团CEO 舒尔特-诺勒、一个形象鲜明的强权者而言――他身高1米9,脸上有一道疤,对大型收购乐此不疲;早在1991年上任之初,诺勒就通过以11亿美元买下福来曼基打入美国市场,六年后又做成当年保险业最大一笔并购:从对手意大利通用保险股份手中夺下了建于巴黎的法国Generale保险公司;1999年他又通过同样方式大举进攻中国、越南和朝鲜等亚洲市场;为了保障一系列并购顺利进行,舒尔特还启用原高盛公司熟悉德国企业并购的保罗-阿赫莱特纳作为安联的首席财政官;在积累了丰富的收购经验之后,安联开始打起了关于德累斯顿银行的算盘;诺勒初步认为,未来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银行机构将注入更多保险技能,保险代理机构则传入更多的银行业务技术;而时值德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养老金改革,安联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份长期的储蓄计划;借助与德累斯顿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安联可以顺利开拓德国个人和公司养老金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潜在市场,以成就其囊括保险、银行、证券、基金等业务的全能型金融霸主的地位;对一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银行业中寻找合适伙伴的德累斯顿银行来说,先后与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和德国第四大银行商业银行寻求合并却惨遭失败的经历也可就此一笔勾销;2001年7月,双方你情我愿地缔结了这场混业“联姻”:安联以240亿欧元收购了德累斯顿银行大部分股份,使其总资产达到了1万亿欧元;舒尔特-诺勒满怀信心地对公众表示:“我们期望双方全面合作的第一年就能创出增长收益;安联与德累斯顿银行合并的优势将在5年之内完全体现出来;我们的客户、雇员和股东们会从中获得长期的收益;”兼并德累斯顿后,安联无可奈何地发现,银行经营风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德累斯顿银行所借贷的许多小公司在当时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纷纷宣告破产,安联保险不得不用其自有资金去弥补银行经营中的亏损,从而导致自有资本金下降,信用等级随之被下调;另外,分属于保险和银行两类客户互相渗透的方式也没有得到德国法律的支持;就在舒尔特-诺勒还在执迷于他那伟大的交易计划时,安联核心的保险业务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受世界经济疲软和突然下滑的国际投资市场及全球性债务拖欠浪潮的影响,2001年国际股市普遍大跌,资本市场倍显冷清,这使得安联保险集团应得的佣金、手续费等收入明显减少;导致安联保险集团自身的股价一年中也下降了60%以上;2.战略联盟的动机泰吉T.T.Tyejee和奥兰德G-E.Osland等人提出了"战略缺口"假设,以解释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动机;他们认为,企业在分析竞争环境和评估自身的竞争力及资源时,往往会发现,在竞争环境中它们所取得的战略绩效与它们依靠自有资源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一个战略缺口缄略缺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走依靠自有资源能力自我发展的道路,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走战略联盟的道路;企业的缺口越大,参加战略联盟的动力就越大;而且,企业只要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就能够在技术研究开发、技能、产品、市场占有、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合作双方的竞争力;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商品、服务、技术和资本能跨越国界的流量越来越多,使世界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这就形成了国际战略联盟的外部条件;安联公司认为与德累斯顿银行结成战略联盟顺利开拓德国个人和公司养老金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潜在市场,以成就其囊括保险、银行、证券、基金等业务的全能型金融霸主的地位;3.战略失败的原因企业战略联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组织,许多研究发现,要使战略联盟取得成功,需要有成功的组织和出色的管理,如果组织管理不当,就会招致失败;据统计,令人不满意的战略联盟占总战略联盟数量的40%~70%,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单独从事研究开发活动比同一个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开发活动要容易得多;协调一个独立的供应商的交易关系比协调一组股权较差的复杂供应商或客户关系要容易得多;在自己的公司作决策比在合作伙伴中共同作决策要快得多;在一个企业内实施决议要比在战略联盟中实施决议要容易得多;因此,如何管理战略联盟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利用其优点、避免其弱点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⑴企业战略联盟环境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实施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客观地评价缔结联盟战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系统地分析企业内外部战略环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企业首先需要"照照镜子",客观地剖析自我,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其次,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环境分析,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企业的拉动作用;技术对企业的推动作用;竞争对手的冲击作用,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约束作用等,从而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企业发展机遇;内外部环境分析必将唤起企业对其战略、结构、过程以及人员等重新进行思考以便更快地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更好地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着的需求;⑵企业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3C原则一个公司一旦决定要组建一个战略联盟,那么它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考虑选择合作伙伴的各种因素和标准,这些标准的核心可以归纳为3c原则,即兼容compatibility、能力capability、投入eommltment;经过对战略联盟几十年的研究,ac理论已日臻成熟,跨国公司组建战略联盟的多年时间也说明,3C原则是公司寻找合作伙伴的关键条件;⑶投入1联盟的业务是否属于合作对方的核心产品范围或核心业务范围;如果拟设立联盟的业务范围对合作者的主要业务来讲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合作者就很可能不想联盟投入必要的时间和资源,同时合作对象还很有可能退出联盟,而使你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2确定合作伙伴退出联盟的难度;联盟面临的危险之一就是公司把合作已纳入其全球战略中,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而其合作的另一方却突然要求退出联盟,从而使公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所以,公司最终决定建立联盟关系前,必须测试:对方退出联盟的可能性有多大困难程度有多大本公司失败的代价有多高。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现战略目标。
然而,在我国的实践中,企业战略联盟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企业战略联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联盟建立初期,由于合作双方对彼此了解不足,信息交流不畅,往往无法充分了解对方的实力、资源和能力。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双方的决策和行动,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对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双方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交流和沟通,共享必要的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合作伙伴,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在企业战略联盟中,利益分配是一个敏感问题。
由于合作双方在资源、实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公平的情况。
这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对策:制定公平合理的合作协议为解决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合作双方可以制定公平合理的合作协议。
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益分配的原则和方式。
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多轮谈判和协商,确保协议的公正性和可执行性,从而构建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联盟是由多个企业合作组成的,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较高。
而且,由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善的管理经验和机制。
对策:建立有效的联盟管理机制为解决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联盟成员可以共同制定有效的联盟管理机制。
这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以及流程和规范。
同时,联盟成员还应注重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为联盟的有效运营提供保障。
四、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是企业战略联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国内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行问题探析
国内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行问题探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消费者需求个性化趋势,国内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抗衡国际企业竞争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环境重点分析战略联盟高效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签: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行问题供应链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开始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内企业直接面对全球企业的竞争,同时顾客需求多样化产生的个性化需求,加速了供应链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但是作为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供应链战略联盟在我国的实施成效较差,为此本课题在国内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供应链战略联盟在我国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概念供应链战略联盟是指在同一条供应链中企业之间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它们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都能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获得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或服务提供上的共同利益。
供应链战略联盟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供应链是一种企业之间的关系状态,而供应链战略联盟则是组成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为规制各自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供应链是由客户(或消费者)开始,贯通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业务活动,它是一种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态;而供应链战略联盟则是优化供应链,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流程均能有效操作的一种优良供应链管理模式,它的最终管理目的是要找出一个最能节省资源、减少库存和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的方案。
供应链战略联盟强调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在战略上的统一,把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提高到新的层次。
在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协调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应链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一个由多个战略和利益实体组成的复杂的分布式系统,缺少有效的协调,它将无法正常的运行。
通过供应链管理和战略联盟理论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合作和非正式组织的建立来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战略联盟高失败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高杲
■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第12期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战略联盟研究呈现出爆炸式发展势头。
人们分别从概念、分类、结构、成因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无不强调或暗示其优势所在。
然而,大量的研究又表明战略联盟的失败率非常高。
关于其原因,后续很多文献进行了深入挖掘。
本文梳理了相关经典文献,区分开经典研究和现代研究两个阶段,条分缕析,相互对照,引导出联盟高失败率原因分析的核心视角和关键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今后可行的研究方向。
二、经典研究战略联盟高失败率的经典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联盟不稳定性;二是联盟机制。
1.联盟不稳定性研究。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是指联盟中的巨大变化和解体,并且这些变化和解体是事先无法预料和罗列的。
相关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论述联盟的理论,如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战略行为理论;另一类是应用经济学的方法,如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联盟不稳定性理论研究有以下特点:①多基于一个逻辑起点展开,如交易费用、风险等;②在理论范围内逻辑自洽,如资源依赖理论从资源角度审视了本企业和其他企业资源类型、互补关系等,在资源层面能够很好地诠释企业之间的关系;③超出本理论概念、逻辑等范畴之外适用范围有限,如博弈论方法比较侧重于强调竞争关系,对合作、信任等关系解释力较差。
2.联盟机制研究。
(1)信任机制。
Sabel将信任定义为合作各方相信任何一方都不会去利用另一方的易受攻击的弱点去获取利益。
从本质上来说,信任是任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可预测性。
Zucker将信任分为过程型、特征型和规范型三类。
Lewicki,Bunker将信任分为计算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
信任分类标准来源于分析问题的角度:如行为特征、发展特征等。
关于信任机制的讨论,现有文章一般结合组织形式或具体案例,分析信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式。
如:潘旭明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运用关系联结、社会资本等理论分析了战略联盟中信任的作用以及构建信任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浅议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杨军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4期摘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跨国公司兼并的增多,使得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产生与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种种不确定因素,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组建可以规避风险,实现利益的扩大化。
这主要表现在贸易摩擦的协商规避,经营资金的获得途径增多,企业组织变革加快等方面。
当然,这样的战略联盟本质上仍旧是竞争的,除了联合应对外部竞争外,联盟内部本身也是竞争关系的结合。
要想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中国企业应当尝试更多的加入或者组建这样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这对于我们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增加利益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加以具体研究解决。
关键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问题与对策跨国公司问的战略联盟并不是新生事物,战略联盟的性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这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选择。
面对当今市场竞争的浪潮,需求互补的大型企业进行战略联盟,能够使得分工合作更加细致,共同达到所追求的目标。
以往那种依靠低成本和高效率赚取利润的公司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将失去很多的优势和竞争实力。
在公司内部就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或者全部生产经营链条的公司,比起由从事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公司组合起来的大型跨国战略联盟,似乎根本难以获得生存的余地。
但是,这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贸易现实,一方面,它为这样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提供了存在的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竞争形态;可另一方面,这样的新竞争形态残酷性更加严重,新游戏规则下很多“玩家”将没有资格进入比赛,直接被市场所淘汰了。
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概况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雏形,普遍认为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在汽车行业中,最先出现这样的经济竞争形式。
美国福特公司和日本的马自达公司通过合作,在科技研发、零部件供应等环节上减少了麻烦,每年至少节约30亿美元。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开始普遍形成。
一个公司战略失误的原因(2篇)
第1篇一、引言战略失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甚至陷入困境。
本文将以一家虚构的公司为例,分析其战略失误的原因,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公司背景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初期,公司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和技术,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逐渐陷入战略失误的困境。
三、战略失误表现1. 产品创新不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现有产品,忽视了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 市场定位模糊:公司未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对目标客户群体定位模糊,导致营销策略混乱,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
3. 组织结构僵化: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员工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公司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4. 财务管理失当: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成本控制不力、投资决策失误等,导致公司资金链紧张。
四、战略失误原因分析1. 缺乏前瞻性战略规划公司管理层在制定战略时,未能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动态,导致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公司管理层未能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导致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滞后。
(2)对竞争对手分析不足:公司管理层对竞争对手的动态了解不够,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应对。
2. 创新意识不足公司内部创新氛围不浓厚,员工创新意识淡薄。
这导致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缺乏动力,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1)研发投入不足: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低,导致新产品研发进度缓慢。
(2)激励机制不完善:公司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创新动力不足。
3. 内部管理问题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导致公司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决策机制不透明:公司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导致员工对决策结果不满。
(2)部门间协作不畅:公司内部部门间协作不畅,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不对称。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精选五篇)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精选五篇)第一篇: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柯达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2011年10月1日,拥有131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这一消息无不令人震惊!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样一个大企业也会倒闭。
曾今的柯达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翻看以前的旧照片,可以看到每张照片后面的Kodak标志,而现在柯达却落得个破产的局面。
柯达公司业务范围曾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何柯达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会失败呢?回忆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手段(1)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策略:柯达的民用摄影产品和服务很丰富,包括柯达彩色胶卷、相机、相纸和冲印服务。
这样的产品组合给柯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独特的销售渠道:柯达金典的广告语“柯达串起每一刻”深入人心。
柯达除广告之外还经常举办或赞助一些摄影大赛或文体活动。
例如1996年在中国举办的“柯达杯”奥运摄影比赛,2000年柯达公司与新浪网共同报道悉尼奥运盛会是其最近的一次。
此外柯达公开它的“傻瓜相机”的技术专利,让更多的厂家生产此种相机,以促进胶卷的销售。
(3)采取质量战略:柯达的质量很好用起来很方便,做到了令顾客满意,实现“人人都会用”的宗旨。
(4)发展好的品牌形象:柯达早期广告画面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场景。
这些镜头就是生活的场景,柯达正是通过这些亲切的画面来打动消费者的心弦。
“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从而将这些广告语映入了消费者的脑海,使消费者很自然地把享受快乐时光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
此外柯达还采取了本地化战略。
1998年3月23日,柯达公司在中国投资逾10亿美元,采用先进技术拓展在中国的产品生产和销售。
至2001年底,柯达公司在中国内地有6000家特许专营商店,并在厦门的海沧开发区兴建工业园,使之成为柯达胶卷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7年,柯达公司在中国销售额达2亿美元,1998年在中国的新的投资,使已处于困境之中的柯达公司取得新的庞大的市场。
公司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2篇)
第1篇在商业世界中,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然而,并非所有的战略都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战略失败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本文将深入分析公司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1. 目标不明确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指南,如果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就会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混乱。
一些企业战略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使得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无法集中资源,最终导致战略失败。
2. 目标不切实际有些企业设定的战略目标过于宏伟,超出企业当前的能力和资源范围,导致企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消耗资源,最终难以实现目标,甚至陷入困境。
二、战略规划不合理1. 战略规划缺乏科学性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基础,如果战略规划缺乏科学性,就会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一些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企业内部资源等因素,导致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脱节。
2. 战略规划缺乏灵活性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战略规划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就会导致战略失败。
一些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过于僵化,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最终导致战略失败。
三、战略实施不到位1. 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组织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混乱。
一些企业组织结构混乱,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战略无法有效实施。
2. 管理层执行力不足管理层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如果管理层执行力不足,就会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一些企业管理层缺乏战略执行力,无法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最终导致战略失败。
四、市场环境变化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一些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导致战略失败。
2.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一些企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战略失败。
企业战略方案企业国际战略方案联盟风险防范
★★★文档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主流竞争模式。
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统计,全球500强企业平均每家约有60个主要的战略联盟;在世界15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中,以不同形式结成战略联盟的高达90%;从1986年到1995年,欧洲、日本在美国的联盟企业数目递增了423%。
目前,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战略联盟超过3万个。
据有关专家预测,国际战略联盟每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
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暂时还不具备与国外大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能力。
一方面,国外大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方式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企业在规模、技术、产品等各方面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增加了我国产品输出的难度;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市场通过战略联盟与我国企业展开竞争,使我国企业在其最熟悉的国内市场面临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国企业要适时地与国外公司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营销能力等资源,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从而在全球市场获取一席之地。
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随着时间的推延,当国际战略联盟各成员方的贡献变得不平衡或联盟一方已经没有任何合适的资产和技能或其他资源可以用以贡献时,便会产生风险,使联盟的成员企业遭受损失,如失去核心竞争优势、被兼并等。
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可能丧失核心竞争优势国际战略联盟虽然不十分强调“强强”联合,但强调加盟企业必须具备自身的核心优势及与其它组织成员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企业加入联盟组织后,在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的合作过程中,有可能无意地将自身的核心技术或市场知识转移给其它组织成员。
而这些核心技术或市场知识正是企业在联盟前的竞争优势所在,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必要前提,是企业能与其它成员平起平坐的保证。
因此,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完全丧失后,联盟也将解体。
而当联盟解体后,成员间将展开新一轮的剧烈竞争,丧失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甚至成为其它企业兼并或收购的对象。
导致企业战略失败的三大原因
导致企业战略失败的三大原因企业战略的失败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然而,以下是三个常见的导致企业战略失败的原因:1.策略选择不当企业战略的选择是关键的决策环节。
如果企业在选择战略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并没有理解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消费者行为,那么制定的战略就可能会导致失败。
此外,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可能会过于乐观或保守,不能正确评估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匹配度,从而导致战略的不合理选择。
例如,企业可能选择进入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但又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与竞争对手抗衡;或者企业可能选择扩大产品线,但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导致新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2.实施不力即使战略选择合理,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实施计划和执行能力,也容易导致战略的失败。
企业在实施战略时,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例如资源不足、员工不理解或不支持战略、竞争对手的反击等。
此外,企业在实施战略时可能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根据市场和竞争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导致战略失去有效性。
例如,一些企业在实施新的市场扩张战略时,可能没有对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足够的了解,导致产品销售不佳。
3.组织文化和领导不支持企业战略的成功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如果企业的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不利于战略的实施,就容易导致战略的失败。
企业的组织文化可能存在与战略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员工可能对新的战略持怀疑态度或抵触情绪,导致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企业的领导层如果不能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支持,不能赋予员工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执行战略,那么战略的实施就会受到限制。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存在着保守的领导风格和层级化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创新和灵活性,导致战略变得难以实施。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的失败可能由于策略选择不当、实施不力和组织文化和领导不支持等原因造成。
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确保战略与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相匹配;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灵活、适应性强的组织文化和提供正确的领导方向,以支持战略的顺利实施。
公司战略失败原因分析(2篇)
第1篇一、引言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指南针。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战略失败的风险。
战略失败不仅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更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公司战略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战略制定失误1. 缺乏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
然而,许多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由于忽视市场调研,导致战略与市场需求脱节。
具体原因如下:(1)调研方法不当: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但这些方法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场。
(2)调研范围过窄:企业只关注部分市场或竞争对手,忽视其他潜在的市场和竞争对手。
(3)调研数据不准确:企业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导致战略制定失误。
2. 战略目标不明确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如果战略目标不明确,企业将难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略目标不明确的原因:(1)目标设定过高:企业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导致战略目标脱离实际。
(2)目标设定过低:企业过于保守,导致战略目标缺乏挑战性。
(3)目标设定模糊:企业未能将战略目标具体化、量化,导致执行过程中难以把握。
3. 战略规划不完善战略规划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蓝图。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略规划不完善的原因:(1)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企业未能准确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战略规划与市场实际脱节。
(2)战略规划缺乏灵活性: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导致战略规划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3)战略规划缺乏可行性:企业未能充分考虑自身资源和能力,导致战略规划难以实施。
三、战略执行问题1. 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战略执行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导致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原因:(1)部门间沟通不畅: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战略执行。
(2)权责不明确:企业内部权责划分不清,导致责任推诿,影响战略执行。
(3)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影响战略执行。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一、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企业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合作竞争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竞争而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具体来说,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全独立企业,以协议或股权参与等形式组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以追求企业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最终实现战略联盟内各成员企业的共赢。
通过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降低经营成本、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有助于企业进入新行业或新领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虽然企业战略联盟有诸多优势,但纵观其发展历程,失败案例仍然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企业战略联盟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盟风险仍是导致联盟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特点(一)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由于战略联盟是由完全独立的企业组建而成的,联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问题。
企业战略联盟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这种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容易给战略联盟内部的各成员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而发生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即为企业战略联盟风险。
因此,独立运营企业在加入某一战略联盟寻求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特别注意联盟风险。
(二)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的特点1主客观性兼具。
战略联盟内的企业面临的联盟风险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一方面,企业加入战略联盟,主观目标是为了获取联盟的利益,而其所承担的联盟风险并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而是客观上必须面对的风险。
如企业加入联盟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势必引起行业领军企业的关注,甚至打压,这种风险就是因联盟而客观存在的。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在加入某一战略联盟前,并未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或者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而作出了错误决策,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益,反而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这一风险是由企业自身决策决定的,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联盟失败原因分析[摘要]企业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合作者创造一个双赢多赢的机会,在带来成功和收益的同时,要冷静地思考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
标签:企业;战略联盟一、前言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强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
战略联盟可以实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双赢模式,并具有合作行为的战略性、相互往来的平等性、合作关系的长期性、组织形式的开放性、整体利益的互补性等特征。
根据企业结成联盟的动机不同,战略联盟可分为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的战略联盟、共享客户资源的营销联盟、出于规模经济性考虑的联盟以及优势协同的战略联盟。
虽然战略联盟有可能为所有合作伙伴创造一个双赢的机会,但其失败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许多学者研究战略联盟后发现,联盟失败率介于50%~60%之间。
因而,在乐观地看到由于战略联盟的成功带来收益的同时,有必要冷静地思考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
二、企业战略联盟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战略联盟的寿命周期平均值为7年左右,许多联盟企业在运作中碰到过各种挫折,导致不少失败的企业联盟案例。
由此可见,联盟的内部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困难,联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这些不稳定很可能导致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盟企业间战略目标的变化,导致联盟失败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导致战略联盟企业各自的战略目标出现新的差异。
当有些企业借助初期的联盟获得了技术和资金,或者掌握了在目标市场开展营销的知识之后,认为本企业已经没有继续联盟的经济必要时,有时会甩掉联盟企业,为了新的战略目标去寻找新的经营机会。
(二)联盟各方的收益不对称,导致联盟失败联盟所取得的利益一般根据合作协议有一定的分配结构,其中一部分可以共享,其他部分不能共享。
但是有的企业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不惜损害共同利益而实现自己企业利益最大化,从而破坏联盟的融洽关系,造成对方的不满。
由于各个联盟企业面临的竞争条件不同,特别是属于不同国家或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强度、外部环境都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各自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同,意见难以统一。
此外,由于双方资源投入比例不平衡,造成了收益分配的难度,对资源丰富的一方而言,容易忽视联盟的协作性,而资源稀缺的一方则可能过分依赖对方的资源。
(三)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不当,导致联盟失败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是联盟顺利发展的首要条件,如果联盟伙伴选择不好,必定不能达到企业联盟的目标,甚至还会对联盟各方造成损失。
这一点许多联盟失败的例子都已充分说明,但遗憾的是仍有一些管理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联盟组织管理不善,导致联盟失败实施联盟增加了组织管理的难度,使联盟管理受到了管理滞后的严重束缚。
与所有战略在实施中会蜕化一样,战略联盟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扭曲或削弱,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联盟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联盟是一种网络式的松散组织,其内部存在市场和行政的双重机制,因此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其管理的难度更大。
由于联盟各方的利益和冲突不能以行政方式解决,客观上要求联盟各企业一方面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和运行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并发挥联盟的功效。
这使得联盟组织和管理都很困难,协调和控制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联盟失败的可能性。
如美国的合资企业科宁——维特罗的联盟中,由于双方没有明确规定各自的管理责任和控制权,而该公司的行政委员会在重大问题和战略规划方面出现失误,导致企业损失超过2100万美元,双方只能依靠控制自己的业务来摆脱困境。
(五)联盟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导致联盟失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研究表明:跨企业经营中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战略联盟的失败也是如此。
企业间的企业文化由于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结成联盟企业时,表面合作相对容易,但文化融合相对很难。
不同企业文化可能会引起联盟双方冲突和意见分歧,从而引起双方在经营管理中的不一致,有的甚至“水土不服”,导致联盟的最终失败。
(六)联盟方案的不完备,导致联盟失败在方案判定时,联盟企业应该对方案实施作充分的利弊分析,特别是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周密研究。
这些问题中,一部分问题是在联盟判定时可以预见的,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制定对应的配套措施。
例如,尽管在谈判时双方对可能出现的异议达成共识,在实施任何协议中都存在一方违约的可能,但出于对联盟方的信任,没有以合同规范的形式加以确定,以致在问题出现时,对方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认可口头协议,造成联盟各方的矛盾。
另一部分是在方案制定时,双方对实施联盟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考虑全面,也不可能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旦这些问题出现时,联盟企业都应对不及,进而导致联盟的失败。
(七)联盟企业间缺乏相互的信任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战略联盟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许多研究证明,企业内部缺乏相互信任是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企业间的合作实际上是对未来行为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可以公开规定,也可以默挈达成。
联盟各方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担心由于联盟而将企业机密暴露给对方,导致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因而为了保守各自的商业秘密,避免不应转换的技术发生泄漏,防止不法竞争者以联盟的名义窃取商业和技术机密,会采取一些保护和防范措施,不会在本企业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联盟。
但同时,他们又希望对方能毫无保留的进行联盟,以使自己在联盟中得到最大的效益。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联盟企业都从自己利益出发,有保留地与对方进行合作,导致联盟企业间相互信任和亲切程度降低,使得联盟的层次和深度难以提高,影响到联盟的效果。
此外,由于多重联盟导致的公司间纷繁复杂的网络关系,使企业与彼此利益有冲突的企业寻求联盟,增加了联盟内部的不协调和矛盾;由于政治因素、宏观环境的影响,使许多联盟因所谓的“国家安全”而受到限制甚至解散。
三、加强战略联盟的日常管理,采取适当的对策避免联盟失败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失败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联盟企业间的联系,避免战略联盟的失败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避免企业联盟的失败,关键是加强战略联盟的日常管理,具体如下:(一)企业首先应该更新竞争观念,高度重视战略联盟的真实内涵任何有关战略联盟问题的讨论,必须明确什么是战略联盟、什么特性使战略联盟特别有效,并能认识战略联盟存在潜在的问题。
战略联盟有两个判定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战略联盟的目的,首先是战略性的;第二个标准是战略联盟通过联盟来达到其战略目的。
战略联盟的判定标准要求,要使一种合作关系成为战略联盟,其目的必须是为了追求公司的一个或多个战略目的。
战略联盟可能会给公司在战术上、运作上和财务上带来好处,但其首要目的是为公司战略服务。
企业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战略联盟的重要性,才可能从行动上认真对待。
(二)慎重选择合作伙伴由于战略联盟各方关系十分分散,其内部存在着市场和行政的双重机制的作用,而不像并购中主要靠行政方式来管理,因此合作各方能否真诚合作,对于战略联盟的成败有决定影响,在组建战略联盟时必须选择真正有合作诚意的伙伴。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合作伙伴能够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效益;二是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三是与合作伙伴的奋斗目标一致,核心价值兼容。
因此,合作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权衡利弊。
可利用SWOT法分析评测可供选择的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优劣势,从中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匹配企业。
(三)选择合适的联盟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战略联盟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是根据是否有股权参与这一标准,将战略联盟分为契约式和股权式。
契约式战略联盟没有股权参与或资产性投资,成员通过各种协议和契约结成联盟关系,在各种具体领域进行合作,常见有开拓型和技术合作型。
股权式战略联盟是由各成员作为股东共同创立的,拥有独立的资产、人事和管理权限的联盟组织,它一般不包括各成员的核心业务。
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选择哪一种联盟形式,应该考虑其自身资源、能力、战略目标等多种因素。
如中小企业资源、能力相对较弱,可以采取契约式,而大企业资源、能力较强,可以采取股权式的联盟形式。
(四)建立合理的组织关系,设计良好的管理机制战略联盟是一种网络式的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多层次组织,因此对其管理与传统组织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战略联盟设计之初应该针对合作的情况,确定合理的组织关系,对联盟各方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的界定,防止由于组织不合理而影响其正常运作。
战略联盟一般比较适用虚拟管理,应特别重视协作效应,并强调给合作各方都带来效益。
(五)加强联盟企业间的沟通,实现多层次的整合战略联盟各方由于相对独立,因此彼此之间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对双方的沟通、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战略联盟中,合作各方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对于联盟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许多战略联盟的失败都是由于各方缺乏沟通所致,因此各方应有意识加强沟通。
应通过多层次的多种联系保证交流、沟通、协调和控制,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整合:一是实现高层领导者之间持续接触,来共同探讨每个公司更广的目标或变革,实现联盟的战略整合;二是使中层经理人员或专家们一起制定特殊工程或联盟行动的计划,以识别那些将使公司间联系更为密切,或可转让知识的组织与系统方面的变革,实现联盟的战术整合;三是联盟应为工作人员及时提供信息、资源和人力等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要素,各方应相互参加培训计划制定,促进联盟在用语和技术标准上达成一致,实现操作整合;四是如果合作者之间不能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转,实现联盟的人际关系整合至关重要;五是不同的企业在文化层面上往往有各自的特点,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与形象活动等,只有实现联盟的文化整合,才能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