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走进新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走进新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教学方法均是教师说了算,虽然课堂上也不乏师生互动的时候,但这种互动是按教师的要求来动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所谓的疑难也并非是学生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一相情愿提的。

对于学生自己到底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存有哪些疑问,教师却很少顾及。

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几乎均为教师占据,学生只有吸收,没有输出,完全成了被动接收的容器。

这种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但扼杀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贻误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变语文课堂学生沉闷倦怠,教学效果少、差、慢、费的现象,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观点,让新课程理念走进课堂,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角,在师生关系上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方法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努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习一篇课文有个基本套路:教师导入新课并解题——介绍作者与背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找答案。

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的预设为前提,以教师的安排为中心,学生仅仅围着教材转,围着教师转。

这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在很大水准上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自学水平极为低下。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摒弃了熟悉惯用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己学习,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质疑——个人探究——合作交流,如有问题,我再去教。

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对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记号,如果自己经过思考仍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向同学求助,共同解决。

有个同学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描写刘兰芝贤淑有教养,知书达理,能干勤劳且美丽,孝敬长辈守妇道,行为无偏差,为什么她婆婆要遣她?并把她说成是“此妇无礼节,行为自专由”?在自主探究无果,生与生交流认为是婆婆故意刁难,为何刁难却不明确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再到文中找答案。

文中谈到刘兰芝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就是没有谈到有小孩一事。

同学恍然大悟: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未能生育,可能是焦母认为刘兰芝不合礼节的直接原因。

我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实际上是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对话,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我要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我指导什么”,这样的教学才最具有针对性,真正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对学生的质疑,应该有个准确的引导。

比如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有的同学提出“朱自清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他爬栅栏,翻月台,这种做法是不守规纪的。

”正因为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有的老师就跟着附和,有的地方的教材编辑竟所以而将这篇在中学教材中用了几十年的文章删掉。

其实,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要明白本文学习的重点是体会父亲在家里遭遇丧事,自己又失业的极度悲哀无助的情况下,还能细心关爱成年的儿子这种恩重如山的父爱,本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感受亲情的美好;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当时交通不发达,半天没有辆车来,父亲那样翻月台去买橘子可能就是当时特定的情况造成的,在今天肯定不行。

再比如,鲁迅的文章现
在在教材中的比例下调了很多,理由是学生质疑鲁迅说话太刻薄。

老师和教材编辑的任务就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鲁迅是对谁刻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话刻薄。

同时引导学生去读鲁迅对进步青年深切关怀,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极度痛心的文字,就会明白一代文豪真正“横眉冷对”的是“千夫指”,而心甘情愿做的是“孺子牛”,他是爱憎分明的。

教师如果不做好引导,学生质疑出现偏差,就无法得到准确的引导,对疑惑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先学后教,让学生质疑探究,从学生学的角度看,这种自主学习模式,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过自学、质疑、探究,学生不但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而且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靠。

这正如孟子所说的:“自得之学能够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


二、尊重主体,以学定教
课前的教案,往往仅仅我们教师单方面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确立,则既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学习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持续加以调整。

因为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往往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水平。

目标过低,内容较浅,会引起学生的倦怠;目标过高,内容太难,又往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只有尊重主体,以学定教,课堂才会有开放性和生成性,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记得有一次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备课时我把指导朗读作为第一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致很高,我范读课文时让学生在底下轻声读,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大声朗读,而且比我还读得好。

我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变我的指导朗读为学生自己觉得该怎么读,并说出理由,作朗读示范,然后在朗读中品味诗的音乐美、意境美。

其它同学则对别人的朗读和理解实行评价、补充,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展示朗读。

如还有不到位的,我再作点拨。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机作点灵活变动,使之更合适学生的心智,学生的才情也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时很多学生不但读得声情并茂,对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处理得很到位,对诗人感情的把握,诗歌意境的体会也是相当准确的。

假如当时我对学生的表现捕捉不准,仍按预设的方式来教学,恐怕不但学生那很多精妙的见解、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不会闪现,而且会因目标低、内容浅,学生学得索然寡味。

只有尊重了每个主体的心智与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课堂才会常鲜。

三、鼓励体验,精讲少教
以前上课,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是精美的散文还是比较枯燥的说理文,也不管学生自己读不读得懂,我们很多人都是一讲到底,包办代替。

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刚开始上课学生还精神焕发,可十几分钟后学生竟焉巴巴的显得筋疲力尽,连45分钟都坚持不下来;二是学生说起概念来滚瓜烂熟,可要他具体阐述时却茫然不知所措。

在听很多教师讲课时也发现学生这个共性。

像有个老师教《胡同文化》时问同学:“文章的第5段起什么作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过渡段,承上启下”。

师又问:“怎么过渡的呢?哪里承上,承接上文的什么?启下又启什么?”半天竟没有一个同学能将这个简单的问题回答出来。

老师在分析语言特色时,说了句本文的语言是“地道的北京话,充满京腔京调。

”老师又问学生:“你能就文章的语言特色作点分析
吗?”学生鹦鹉学舌般重复道:“充满北京腔调。

”当老师要学生从文中找例句来分析时,台下一片哑然,竟不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带京腔京调的句子。

经过调查和反思,我发现以上现象都是因为平日课堂上讲得太多太滥,把一些概念硬塞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学习体验,让学生置身学习主体的事外,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造成的恶果。

孟宪承先生就指出过:“向来的国文课,只有老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老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实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因。


总结教训后,我试着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过程,鼓励亲自体验和感悟,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课堂气氛果然大为改观。

具体做法是:
1.重学生思维过程,不做概念灌输。

像学习《荷塘月色》时,有学生认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个句语言用得特别妙,比喻很奇特。

可具体奇特在哪却说不清楚。

我则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明白“清香”是嗅觉闻到的,而“歌声”则是听觉听到的,再引导学生探究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和“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探究后明白,前者“淡淡的而不浓烈,若有若无”;后者“飘渺不定,晃晃惚惚,若有若无”,两者有相同之处。

接着我稍做讲解:作者要写嗅觉的感受却用听觉来形容,这种写法就是通感。

紧接着我再让学生从文本和其它学过的文章中或生活中找出使用通感的句子加以揣摩分析,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他的话听起来很甜”等,最后让学生每人用通感的手法说一句话并谈谈感受。

本来一两句话就能给“通感”下个定义并把它讲清楚的,我却绕了一大圈,但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记住的就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2.重情感、角色体验,不用分析代替实践。

很多课文无论是语言揣摩还是人物形象分析,均需要学生情感、角色的体验,才能充分把握课文内容,而教材又给我们提供了可供朗读、对话、表演的资源。

于是我就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把表演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得到情感、角色体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像教诗歌、散文,我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实行朗读分析。

如教《乡愁》,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诗该怎么朗读?谁来做个示范?”一个学生主动起来朗读,一开始就读出一种深沉、悲伤的味道,我问他为何能读得如此有感情时,他说:“我家是从外地搬来的,望着到处是陌生人,我也体会到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再加上我的一个亲戚一直很疼爱我,离开故乡后我几年未见到他,可当我去年回故乡看望他时,却发现他在一年前过逝了,我就更能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生死离别之情。

”听完学生的话,台下为他响起热烈不息的掌声。

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对课文内容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教戏剧、小说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仔细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矛盾冲突所在,之后自己邀搭档实行分角色表演,然后问演员“为何这样演这个角色?”再请观众评价“他(她)演得怎样?你有什么建议?展示给大家看看!”
教师的教,应强调在点子上,在解惑上,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在激发学生的智慧上。

凡是学生有水平弄懂的,教师应尽量不讲,课堂上多留点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去探究、去感知、去体验、去思考,学生的认知水平才会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以有效地提升。

如果每个教师都能从根本上转变观点,让新课程理念昂首阔步走进我们的新课堂,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但能悉心呵护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发现,还能积极引导、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究,勇敢质疑,不唯书,不唯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定会是全新的人才,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也定会走向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